哈耶克
如何看待哈耶克的名言“其实,我早就是中国人了”?

“其实,我早就是中国人了”这句名言出自于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哈耶克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经济和文化,并在中国留学一年,对中国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他认为中国文化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原则是相似的,因此他自豪地说:“其实,我早就是中国人了。
”哈耶克的这句名言,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究竟哈耶克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他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和启示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哈耶克之所以说自己早就是中国人了,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了中国文化和自由市场经济的相似之处。
他认为,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和尊重,而自由市场经济也是以个人自由和尊重为前提的。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市场也会自然地调节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这种自由市场经济的原则与中国文化中的个人自由和尊重是相通的,因此哈耶克认为自己早就是中国人了。
哈耶克的这句名言也反映了他对中国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哈耶克曾经在中国留学一年,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中国人民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哈耶克在研究中国经济和文化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中国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思考。
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哈耶克的这句名言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信仰和追求。
哈耶克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倡导者和捍卫者,他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经济体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高效运转。
他的这种信仰和追求,也是他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研究和思考的重要动力和指导。
哈耶克的名言“其实,我早就是中国人了”具有深刻的含义和启示。
它反映了哈耶克对于中国文化和自由市场经济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信仰和追求。
这句名言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和启示,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反对集体主义,认为集体主义会剥夺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导致社会的 僵化和停滞。
政治改革与社会进步
政治改革
哈耶克认为政治改革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通过政治改革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
哈耶克认为社会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政治改革和个人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 进步。
04
《通往奴役之路》中的重要概念
05
哈耶克思想的当代意义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反对计划经济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批判了计划经济的缺陷,认为它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反而会导致经济停滞和人民生活水 平的下降。这一思想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经济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重视市场经济
哈耶克在书中强调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认为它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推动创新和经济发展。这一思想为现代社会市场经 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汇报人: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哈耶克其人 • 《通往奴役之路》概述 • 哈耶克的政治哲学 • 《通往奴役之路》中的重要概念 • 哈耶克思想的当代意义 • 哈耶克与其他学者的对话 • 总结与评价
01
哈耶克其人
哈耶克的生平与著作
生平
哈耶克出生于奥地利,后移民英国,是20世纪著名的经济学 家、政治哲学家,被誉为“自由主义思想大师”。
。 • 对政府干预的批判不够全面:哈耶克对政府干预的批判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未能全面考虑政府在其他领
域的职能和作用。
对后世的影响与传承
影响
对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哈耶克的思想 成为自由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后来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发展。 后世的学者在研究中经常引用哈耶克的思想。
对哈耶克“自生自发”社会秩序原理的几点认识

对哈耶克“自生自发”社会秩序原理的几点认识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被誉为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等对经济学和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提出了“自生自发”社会秩序的原理,下面是我对这一原理的几点认识。
1.自由秩序的形成哈耶克认为,社会秩序不是由于中央计划或者人为干预而形成的,而是由个体的自由行为和互相合作而自发产生的。
他将这种自由秩序称为“自生自发”的秩序。
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通过市场交换、合作分工等形式,完成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组织。
这个自由秩序可以自发调整和适应环境变化,并有效地满足个体的需求。
2.分散的知识与信息哈耶克认为,社会中的知识是高度分散且无法由任何个别机构完全掌握的。
每个个体只能掌握其所在环境和局部的知识,并根据自身的判断和信息作出决策。
因此,中央计划是无法运用这些分散的知识进行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
只有通过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和利润的信号,才能将个体的分散知识有效地整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知识与力量的分离哈耶克强调,自由社会的秩序要求将知识与权力相分离。
权力的集中会导致知识与信息的流通受限,从而阻碍了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
相反,个体的自由行为和私人财产权的保护可以促进知识和信息的广泛流通,并促使创新和进步。
因此,政府的角色应该是保护个体权利和公正的法律制度的维护者,而不是干预市场的资源配置。
4.演化的市场秩序哈耶克将自由市场比作一种演化的现象,类似于生物进化的过程。
市场机制通过竞争和选择机制,不断调整和演化,形成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秩序。
这种市场秩序具有自我修正的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和应对挑战。
与之相比,中央计划的特点是僵化和不灵活的,无法及时根据变化的需求做出调整。
5.自由秩序的局限性哈耶克也承认自由秩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哈耶克的知识分工

一、引言哈耶克(F﹒A﹒Hayek,1899-1992)是被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在其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对各种形式的计划经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极权主义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是坚定的自由主义捍卫者。
由于对自由市场的坚定信奉和市场经济的深刻洞见,哈耶克荣获了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除了是集众多二十世纪伟大的自由主义者的“朝圣山学社”(theMontPelerinSociety)的创立者外,哈耶克还是数个领域的精神领袖,一生涉猎的科学领域包括:经济学、心理学、政治理论,法哲学等。
并且在所涉的每个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对众多领域作了跨学科的研究之后,哈耶克建立起了一个庞杂而坚固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正如J.Gray所说:“哈耶克的论著阐发了一个思想体系,其抱负之宏大完全可与穆勒(John﹒Mill)(由于翻译原因,后文的约翰﹒密尔指同一个人)和马克思(K﹒Marx)的思想体系相媲美,但是却远不如它们易于受到批判,因为哈耶克的体系乃是一种在哲学上站得住脚的有关理性之范围和限度的观点为基础的……。
”凯恩斯(J﹒M﹒Keynes)说“这个世界其实是由思想统治的”这一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在我国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了解和研究哈耶克的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兴起了一股学习和研究哈耶克的热潮,已翻译出版了哈耶克的几乎所有的重要著作。
本文的目的在于理出其思想体系的基石。
在我看来,作为哈耶克思想体系基础的是他于1936年发表的《经济学与知识》(EconomicsandKnowledge)中提出的“知识分工”的思想。
由于“知识分工”的存在,使人们必然对现实世界中的很多事件处于必然的无知状态。
每个行为主体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信念和所掌握的信息作决策。
作为传递信息的系统的市场协调着不同的行为主体的行动。
市场和其它的制度要有效的运行和发挥应有的作用,个人必须能自主的做各种决策。
因此,自由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是哈耶克的生日,重温他的22条金句

今天是哈耶克的⽣⽇,重温他的22条⾦句哈耶克(1899年5⽉8⽇-1992年3⽉23⽇)历史上的今天,也就是1899年5⽉8⽇,弗雷德⾥希·冯·哈耶克出⽣于奥地利维也纳。
很少有经济学家能像他⼀样深刻的影响时代的进程,⼆战结束后的欧美舆论都倾向于计划-⼲预型经济,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为当时的欧洲敲响了警钟,让⽆数⼈从狂热的迷梦中清醒过来。
丘吉尔在竞选中引⽤他的观点,撒切尔夫⼈推荐议员们读他的书,⾥根总统声称从他的著作中受益匪浅。
他的理论对世界各国产⽣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也极⼤的扩张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影响⼒。
好的思想常常令⼈不安。
哈耶克的著述在⾝前⾝后都是充满争议的,凯恩斯认为他的经济理论全是垃圾,弗⾥德曼认为他的《价格与⽣产》漏洞百出,同时他们也对哈耶克的许多观点不吝赞美。
时⾄今⽇,哈耶克的⾃发秩序理论、商业周期理论、货币⾃由竞争的构想,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同,在时光的长河中⼤放异彩。
时间并不会把哈耶克这样的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相反,⽤奥地利学派的后继者朱海就⽼师的话来说:“前浪后浪和年龄⽆关,也和年代⽆关,⽽唯⼀地和思想有关。
”在今天,作为⼀种思想资源,哈耶克的著作,依然激励着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去对抗那些错误的反市场观念,在时代的洪流中像他⼀样挺⾝⽽出,捍卫以私有产权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类⽂明。
从我的阅读哈耶克的笔记与书摘中,摘录了他的22条⾦句,分享给⼤家。
哈耶克的22个洞见01.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忘记了私有财产制度是⾃由最重要的保障。
02.控制了财富的⽣产,就控制了⼈的⽣活本⾝。
03.如果没有经济上的⾃由,我们就不可能享有⼈⾝和政治⾃由。
03.在每个⼈都在谈论的、最终将使⼈类融为⼀个整体的、⼈⼈互相依赖的状态,只能是市场秩序的产物,⽽不可能通过任何其他⼿段实现。
04.在任何时代,热爱⾃由的⼈总是罕见的。
⾃由的胜利靠的是少数⼈。
05.从长远来看,⼈类的事务是受思想⼒量指引的。
哈耶克PPT

18
货币保持“中性”的三个条件 第一,在货币贸易系数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货币总流量保
持不变。 第二,一切价格随着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完全伸缩自如,即在完
批判的理论基础:(1)有限理性 (2)自发自生秩序 (3)自由主义观
计划经济缺陷:(1)计划经济与经济效率 (2)计划经济与政治 (3)计划经济与思想
16
2.4 货币理论
哈耶克的货币中性理论发展了维克赛尔的观点:
(1)货币数量变化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总产出 (2)货币数量的变化会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影响现实经济
1950年,哈耶克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思想委员会。 建构自由哲学的完整体系 著作: 《约翰 斯图亚特 密尔与夏洛特 泰勒的友情与后来的婚姻》(1951) 《自由宪章》(1960)
9
第四阶段 :弗赖堡大学 (1962-1992)
1962年,哈耶克离开美国来到德国,接受了弗赖堡大学一个教职。 探讨和阐述经济社会行为中的“自发”秩序 1974年,获得诺贝尔奖 著作: 《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研究》(1967) 《法、立法与自由》(1973-1979) 《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论》(1988)
著作: 《储蓄的“悖论”》(1929) 商业周期理论
6
第二阶段 :伦敦经济学院(1931-1949)
1931年哈耶克进入伦敦经济学院。 追随坎南,与凯恩斯进行论战
“哈耶克并没有带着‘善意’读我的书。假如他确实有善意,那他起码
也没有看明白我的意思,或者不清楚我是否正确。显然,有一种激情驱使 他挑中了我来发动攻击,但我搞不明白,这种激情到底是什么。”
关于哈耶克的几点思考

关于哈耶克的几点思考哈耶克,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字,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他是一位普遍认可的哲学巨人,曾为人类智慧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的学术成就无可比拟,令人敬仰。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关于哈耶克的一些思考。
哈耶克的哲学是什么?哈耶克的哲学源自他所探究的问题,以及他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
他关注的重点是问题本身,而不是解决方案,他对问题追求完美,想要解决每个问题,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认为,每一个问题都应被彻底探究才可以推出完整的结论。
哈耶克认为,哲学能够提高人类的智慧,进而促进人们的思考和创新。
他认为,通过哲学的思考,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答案,这种思考能帮助人们找到更多的方向,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哈耶克总是建议学生们多多思考,思考能帮助人们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以及更好地为准备未来。
另一个哈耶克认为重要的概念是“解答的对错性”,他认为,对于某些问题,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而这一答案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这意味着,哈耶克强调,如果一个解答的准确性没有得到保证,那么这个解答就不可取。
这一概念可以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甚至是解决政治及其它复杂问题上,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解决问题,这也是哈耶克笔下普世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哈耶克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哲学思考和创新来学习,以及克服自身的限制,让人类可以更好地发展。
他认为,只有跳出旧的思想模式,接受新的观点,才能激发更多的思维及解决方案,让人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实现和社会的发展。
从上文可以看出,哈耶克的思想和哲学对于我们的当代社会非常有意义,因为他的思想指导着我们的社会发展方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哲学思考和解决方案,这让我们可以在既定的方向上,不断进步,也可以不断寻求新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因此,哈耶克的思想和哲学理念仍然是未来的发展动力。
未来,人们仍然可以从哈耶克的思想中学习,激发新的思想,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发展。
哈耶克的经济学说

《通往奴役之路的影响》 通往奴役之路的影响》
1925年出生。英国 保守党政治家和首 相(1979-1990), 欧洲历史上第一位 女首相。主张个人 应该有更多的独立, 少依赖政府,政府 对经济不做过分的 干预,减少公共开 支和货币印制
撒切尔夫人
货币理论
哈耶克认为,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数量 的变化,不会影响经济总量,但有可能 导致价格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相对变化。 1、强制储蓄有利于资本积累。 强制储蓄会形成低利率,进而使生产资 料增长快于消费品的增长,导致价格的 上升快于工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增加 实际资本。
哈耶克的经济学说哈耶克的经济学说哈耶克18991992奥地利经济学家伦敦学派芝加哥学派弗莱堡学派的代表人1974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自由主义学者
哈耶克的经济学说
哈耶克简介
哈耶克(1899-1992) 奥地利经济学家、伦 敦学派、芝加哥学派、 弗莱堡学派的代表人 物。 1974年,成为第一个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的自由主义学者。
经济周期理论
哈耶克以货币非中性和与会生产的观点 来解释经济周期。 迂回生产过程中利率的变化引起经济波 动。 迂回生产过程中的储蓄和货币供给也会 引起经济波动。 他认为要避免经济波动,必须坚持货币 的中性与价格的灵活。
理论评价
他对不同经济制度的效率的分析是他对 经济理论的最重要贡献之一,对后来的 比较制度经济学产生显著影响。 他将商业周期归于货币膨胀的理论影响 了战后的货币论。 他将经济学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使经 济学有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并且,他将 经济学和心理学、政治学联系起来,打 破了专业的界限,使经济学的研究视野 更加宽广。 他的自由主义过分极端,很难得到实施。
主要著作
经济学著作:1929年《货 币理论与经济周期》; 1931年《物价与生产》; 1941年《资本的纯理论》 社会哲学类著作:1944年 《通往奴役之路》;1960年 《自由的宪章》;1973、 1976、1978年的《法律、 立法与自由》
哈耶克对自由的定义

哈耶克对自由的定义
哈耶克(FriedrichHayek)是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之一,他对自由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哈耶克认为自由是一种个体的状态,即个人在没有遭受强制或威胁的情况下,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判断行动的自由。
他强调,自由并不是一种无限制的状态,而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规则和约束,以保护个体的自由和权利。
其次,哈耶克认为自由是一种进化的结果,是基于人类经验和知识不断发展和演变的。
他主张自由市场经济,认为市场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资源,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同时,他也警告说,政府干预经济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分配。
最后,哈耶克认为自由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念,需要社会的支持和保护。
他强调社会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独立性,反对过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他认为,自由和个体权利是创造繁荣和稳定社会的基础。
总的来说,哈耶克对自由的定义强调自由市场经济、个体自由和权利、社会多样性和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他的思想对于当今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1 -。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的基本原理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对自由和秩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认为,自由不仅仅是指个人行动的自由,还包括一种秩序,即自由秩序。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知识分散原理哈耶克认为,知识在社会中是分散、不完全和局部化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或团体能够掌握全部知识,也无法预测未来发展的情况。
因此,中央计划者无法有效地管理整个经济体系。
相反,个人和企业通过市场交换信息和知识,并根据自身利益作出决策,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性。
2. 自发性秩序原理哈耶克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存在着大量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个体行为。
这些行为在没有中央指导或计划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自发性秩序。
这种秩序不是出于某个人或团体的意志,而是由无数个体的自主决策和相互合作所形成的。
这种自发性秩序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市场是个体之间自由交换的场所,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来调节资源的分配。
3. 规则与秩序原理哈耶克强调,一个自由社会必须建立在一系列规则之上。
这些规则不仅仅是法律和法规,还包括传统、习俗和道德准则等非正式规范。
这些规则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框架,在其中个体可以自由地行动,并使得不同个体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和合作。
这种规则与秩序的结合使得社会能够在无中央计划的情况下实现稳定和繁荣。
4. 自由与正义原理哈耶克认为,自由并不是一种目标或价值观本身,而是一种手段,用于实现正义。
他将正义定义为“按照公平原则对待每个人”。
在一个自由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并根据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回报。
自由的市场经济能够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从而实现正义。
5. 限制权力原理哈耶克强调,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和秩序,必须限制政府的权力。
他认为,政府应该只扮演一个规则制定者和仲裁者的角色,而不是直接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哈耶克名言警句

哈耶克名言警句引言哈耶克(Friedrich A. Hayek)是20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要代表。
他提出了许多深具启发意义的名言和警句,这些名言不仅影响了经济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也对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哈耶克的名言警句,分析其背后的含义和影响。
哈耶克的名言与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理念自由主义是哈耶克学派的核心理念之一,他认为个体的自由和市场的竞争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哈耶克把自由主义定义为:“通过遵循普遍规则保护个体自由,并在这些规则框架内的竞争中激发创新和发展的一种体系。
”他坚信市场经济能够在没有中央计划的情况下,最有效地分配资源,并推动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竞争是我们的创新之母”这是哈耶克最著名的名言之一,也是他对市场经济的高度评价。
竞争在经济领域起到了推动创新和进步的作用。
只有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才会不断改进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竞争还能够促使企业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因此,竞争不仅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也是创新的源泉。
“未知的知识”哈耶克认为,人类的知识是分散在整个社会中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或组织能够完全了解和掌握所有的知识。
他将这种知识的分散和无法集中的特点称为“未知的知识”。
基于这个理念,哈耶克强调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自由的市场竞争,才能够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中的知识资源。
这也是他反对中央计划的重要理由之一。
哈耶克对政府的警示“以防万一”哈耶克在《致法国年轻人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以防万一”的观点。
他认为,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以免滥用权力对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造成危害。
他警告说,如果政府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和制衡,就会导致专制和权力腐败。
因此,必须建立起一种体系,能够限制政府干预个人和经济活动的范围。
“公共利益的幻像”哈耶克对政府追求“公共利益”的观点持怀疑态度,他认为“公共利益”往往只是少数人的利益被伪装成全体人民的利益。
哲学家家哈耶克是谁

哲学家家哈耶克是谁哈耶克是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
以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凯恩斯主义和集体主义而著称,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哈耶克是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哲学家家哈耶克简介经济学家哈耶克1899年出生在奥地利。
哈耶克的父亲是一名贵族,哈耶克中学是在一家贵族学校上的。
当时的奥地利是东欧大国,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是欧洲的文化中心。
哈耶克生活在维也纳,从小感受到了学术方面的氛围。
哈耶克的大学是在维也纳大学读的,哈耶克在维也纳大学读的经济学。
维也纳大学有很多著名的学术人物,哈耶克在维也纳学到了很多经济学的知识。
后来,哈耶克成为了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之一。
哈耶克的妻子是他在工作后认识的。
哈耶克在大学毕业后,去了英国的伦敦大学任教。
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哈耶克加入了英国国籍。
他的妻子也是英国人。
哈耶克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哈耶克在伦敦大学教书的时候,很喜欢逛大街。
当出现想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哈耶克就会去大街上转转,然后在大街上思考问题。
据哈耶克称,好多问题都是在大街上思考出来的。
哈耶克在1962年的时候去了德国教书,在1968年退休。
经济学家哈耶克在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哈耶克在经济学方面有很多的主张,对于经济计算问题,哈耶克认为政府不要过渡干涉经济。
哈耶克认为商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周期,这个周期就是后来所说的经济危机,也就是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崩溃,然后重新再来。
哈耶克于1992年去世。
哈耶克的影响有哈耶克是一位非常有名气的英国人,他被人们称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最为伟大的人员之一,同时对法学和科学方面也有着非常伟大的贡献,是一位影响深远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
他还曾经得到过诺贝尔经济学奖项,在1991年的时候又获得了总统亲自颁发的自由勋章,因此哈耶克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在1947年的时候哈耶克和一些人一起组织了培勒林山学会,主要进行一些学术上的研讨,在1974年他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曾经表明自己认为人类的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制度方面之所以会出现非常多的错误,主要是因为经济学常常被人们所误导,所以在他看来必须要加强精密科学方面的研究,否则将会出现更难以解决的灾难。
哈耶克

哈耶克从否定的方面阐述了反驳社会主义的 论据:知识的不完备使集中控制经济根本不 可行。 问题随之而来,在没有发号施令者的情况下, 社会秩序如何形成? 哈耶克又从正面对竞争性市场的优势做出了 论证:浮动的价格及与其相伴而来的种种制 度,乃是克服知识不完备的最好的、或许是 唯一的途径。
存在于不同人头脑中的分散的知识之结合, 如何生成了看似通过深思熟虑得到的结果? 决策的个体化:私有财产、契约、交换 竞争性市场:无人可以控制资源和信息 价格的信息传导机制
人的集体行为实际上是信息传递问题,自利的个人透 过法律确立的竞争性市场中的种种社会制度——包括 私有产权、价格、利润、契约和交换等——传递零散 信息。 把掌握不同知识的行动者协调起来,价格机制作为人 类社会最伟大的发现,担当着这一职能。人们不需要 知道某种产品的详细的生产情况,不需要知道需求者 对该产品的喜好程度,也不需要知道这种产品的原材 料的稀缺程度,该种产品在市场中的价格传递了足够 的信息,这些信息指导着企业家们是增加对这种产品 还是减少对这种产品的生产;同时指导着消费者增加 或减少对商品的购买。
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扩大自由。 法则按其真正的含义而言,与其说是限制,不如说是 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力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 认为法律并非是经刻意识设计的产物,而是本身就存 在的规则。人们只能是去发现这些规则,而不能改变 它们。这些规则才是真正的法律或哈耶克称之为的 “内部规则”。 法律的恰当目标是为生活于其中的人创造一个私域, 使他们能按自己的意愿活动。 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 承 认 我 们 的 无 知 乃 是 开 启 智 慧 之 母 ”
—— 苏 格 拉 底
弗雷德里希-哈耶克生于1899年,1992年辞世,经历了 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了自由主义的衰落和复兴,以及 极权主义的兴起和崩溃。他自己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 自由主义思想家从观念上参与了这两种思潮的斗争, 并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 The Serfdom)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 《自由宪章》(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法律、立法与自由》(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 《致命的自负》(The Fatal Conceit)
哈耶克与凯恩斯

哈耶克与凯恩斯哈耶克与凯恩斯:经济学界的两位巨擘引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学科,而作为经济学界的两位巨擘,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20世纪的经济思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两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增长、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观点和理论。
本文将重点介绍哈耶克与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并对两位经济学家的观点进行比较与评析。
哈耶克的经济思想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市场和自由竞争的重要性上。
哈耶克认为,自由市场是经济繁荣和个人自由的基石。
他提出了知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强调个人知识和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重要性。
哈耶克对中央计划经济持批评态度,认为自由市场和价格的竞争能够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并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
他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发地调整资源分配,而政府的干预只会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和歧视。
哈耶克主张小政府和限制政府干预,认为市场自由更能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潜能。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凯恩斯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经济思想主要关注宏观经济和经济周期。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往往无法自己调整和恢复,需要政府通过干预来稳定经济。
他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理论,主张政府应该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管理经济,以消除失业和保持经济稳定。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受到了大萧条和经济衰退的影响,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和就业率。
他对市场经济的信心较弱,主张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活动,以防止经济过热或过冷。
哈耶克与凯恩斯的比较尽管哈耶克和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存在一定的冲突,但两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增长和政府干预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哈耶克的自由市场思想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能够自发地调整资源分配。
但他在对政府干预的反对上有时过于绝对,忽视了市场失灵和公共物品的提供。
简述哈耶克的法治观

简述哈耶克的法治观
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是20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思想家,他的法治观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哈耶克的法治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治的本质:哈耶克认为,法治是一种制度,其核心是法律的普遍适用和平等保护。
法治的目的是保护个人的自由和财产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2. 法治与自由:哈耶克认为,法治是保障个人自由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法治的保护下,个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法治的作用是限制政府的权力,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侵犯个人自由。
3. 法治与市场经济: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的天然伴侣。
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的保护,才能发挥其效率和公正的作用。
法治的存在可以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
4. 法治与宪政:哈耶克认为,宪政是法治的最高形式。
宪政制度可以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个人自由和财产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宪政制度需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保证法律的普遍适用和平等保护。
5. 法治与传统:哈耶克认为,法治是一种传统,是人类社会长期经验的积累。
法治的建立需要考虑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不能简单地把外来的制度强加于人
民。
法治需要建立在社会的共识和信任之上,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总之,哈耶克的法治观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和平等保护,认为法治是保障个人自由和财产权利的必要条件。
法治需要建立在市场经济和宪政制度的基础上,考虑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得到社会的共识和信任。
哈耶克

在座的各位同学应该肯定听说过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我今天就讲讲哈耶克这个人和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哈耶克作为最彻底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被新奥地利学派、伦敦学派、芝加哥学派、弗莱堡学派推崇为本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著有《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通往奴役之路》等一系列著作。
是自由主义经济学承前启后的大师级人物。
自由是哈耶克永恒的理想。
他在理论上坚持最彻底地经济自由主义,认为自由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人权,是比物质更为珍贵的东西。
人们宁愿牺牲物质利益也要维护自己的自由。
他认为计划经济必然引起集权和专制,埋没个人自由,是一条走向奴役的道路,因此他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
在分析方法上注重规范经济学,轻视实证经济学。
他在货币方面坚持中立货币说。
但与维尔塞尔不同,哈耶克认为仅关注货币数量与一般物价水平的关系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关注数量的变化对相对价格的影响,进而对现实经济的影响。
他认为货币中立是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动态经济中,变动货币供应量,势必引起货币失去中立性,导致经济失衡,甚至经济危机。
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和大规模失业。
而以东莞为代表的企业倒闭潮以及今天中国的制造业危机,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
他认为货币非国家化是货币发行制度改革的根本方案,又私营银行竞争发行取代国家垄断发行才能解决当代货币制度的所有弊端。
政府垄断货币发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是无法保证货币中立性的,而这是经济问题的根源。
只有货币非国家化,由私人银行发现货币,才能向经济社会提供稳定可靠的货币,解决通货膨胀和高比例失业等表现为代表的经济问题,才能建立一个没有通货膨胀、没有失业、没有垄断和集权的问题、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即永远不会通往奴役之路。
我讲的就这些,谢谢。
哈耶克思想简介

哈耶克思想简介哈耶克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者,也是20世纪罕见的社会科学家。
虽然哈耶克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
他毕生发表了130篇文章和25本专著,涵盖的范围从纯粹的经济学到理论心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哲学,从科学哲学到思想史。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方方面面,哈耶克绝不是玩票,而是见解卓著。
不过,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于,作为一位自由主义者,坚持和重申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
英国学者伯林的划分。
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
哈耶克自己也曾划分过两种类型:本专业中的万事通,和困惑型人物。
前者对自己的专业了如指掌,熟悉古往今来各种见解,大多数成功的教师、作家和演说家,都属于这类人物。
哈耶克也将这类人称为记忆型的天才。
困惑型人物则凡事都要自己问个为什么,他们获得知识的过程,是自己思考的过程。
他们记不住别人说了什么,他们总是把别人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思考中。
他们总是让六经注我,他们固执己见。
他们从各个方面思考,进行探讨,经常是围绕着一个主题。
哈耶克就是这类天才的典型。
第一部分、哈耶克的思想谱系哈耶克1899年5月8日于出生在维也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92年3月23日去世。
他足够长寿,经历了整个20世纪,经历两次世界大战。
亲眼看到了自己所钟爱的观念,自由主义的衰落,及复兴的全过程。
看到极权主义兴起和崩溃的过程。
一、哈耶克的生平第一阶段:维也纳时代维也纳哈耶克思想成长的时代,是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维也纳。
他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结束之后,在维也纳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1921-1923)。
从思想、知识的角度看,这个时代的维也纳是维也纳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也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非常生动地描述了19世纪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那段岁月奥地利、主要是维也纳的气氛。
他在回忆录的第一段话就是“倘若要我今天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千我长大成人的那个时代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那么,我希望我这样说:那是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
哈耶克 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

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是20世纪重要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于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观点和贡献。
以下是哈耶克关于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的主要观点:
知识的分散性:哈耶克认为,知识是分散在社会的各个个体中,没有任何一个集中的机构或个人能够完全掌握全部知识。
因此,他提出了知识分散的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个体应该自由地运用和传递自己的知识,而不依赖于中央计划或权威。
自由市场与竞争:哈耶克主张自由市场和竞争机制是有效利用分散知识的方式。
他认为自由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机制将分散的个体知识整合起来,通过竞争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创新的产生。
他强调市场经济的自发秩序和价格体系的信息传递功能。
受限知识与计划经济:哈耶克批评了集中计划经济的模式,认为中央计划者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导致资源的低效配置和经济的失调。
他强调了受限知识的概念,即个体只能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的一小部分,无法全面把握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复杂性。
法治和个人自由:哈耶克主张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社会秩序,保障个体的自由和财产权利。
他认为自由的个体能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创造力,为社会创造繁荣和进步。
综上所述,哈耶克的思想强调了知识的分散性和个体自由,主张自由市场和竞争机制作为有效运用和整合分散知识的方式。
他的思想对于理解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影响。
哈耶克对集体主义的看法

哈耶克对集体主义的看法哈耶克对集体主义的看法,真的是个有趣的话题。
他可是个大思想家,特别是在自由和个人主义方面。
先说说他的背景,哈耶克出生在奥地利,后来搬到了英国,目睹了二战后的种种事情,心里可不是滋味。
他觉得,集体主义就像个黑洞,吃掉一切美好的东西。
大家可能会想,集体主义不就是为了大家好嘛?可是哈耶克说,这种思维方式把个人的自由和创造力压得死死的。
他认为,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
想象一下,如果大家都在同一个锅里炖,那不是一锅粥吗?每个人的味道都被混合在一起,根本没法尝到个中滋味。
哈耶克认为,集体主义就像是把每个人的梦想都封印起来,结果大家都变得像一群木偶,听从一根线的牵引,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自由市场就像一块丰盛的自助餐,每个人都可以随意选择,品尝自己喜欢的菜肴。
而在集体主义的盛宴上,可能你想吃的那道菜就没有了,或者必须接受不喜欢的味道。
再说说经济问题,哈耶克可真的是个专家。
他认为,集体主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分配。
你想,相关部门一手掌控所有的资源,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吗?未必。
很多时候,资源分配就像抢椅子游戏,最后能留下的,往往是那些最会走后门的人。
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能连个机会都没有。
哈耶克就想提醒大家,只有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才能让每个人都获得自己应得的东西。
哈耶克也没有忽视社会责任。
他并不是说让每个人只顾自己,完全不管别人。
他反而提倡一种自愿合作的方式,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基于信任和互助的。
他觉得,集体主义把这种美好的关系搞得面目全非,大家只关注利益,不再关心彼此。
换句话说,集体主义就像是一根无形的绳索,把每个人绑得紧紧的,大家都不能自由地去探索和体验。
有人可能会觉得,哈耶克的观点有点极端,似乎不太现实。
但实际上,他提倡的是一种理想的状态,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像是调色板上的每一种颜色,只有搭配得当,才能画出美丽的画卷。
他的核心思想就是,给每个人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华,最终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都是哈耶克批评的目标。 哈耶克认为,判断一个社会好坏的标准不是经济福利,而是人的自由程度。哈耶克特别反对把经济福利作为理想社会的目标。他认为追求经济福利的目标必然导致国家干预经济。理想社会是通过法治实现的。理想社会要通过法治才能实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实现思想解放,把人的思想从崇尚国家的现代蒙昧主义下解放出来,自觉地为实现这种理想而奋斗。
《法律、立法与自由》简介:此书乃是本世纪最重要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哈耶克①历经17年的思考而分别于1973年、1976年和1979年发表的最后一部系统性的学术巨著②。这部重要著作大体上依据“法律、立法与自由”这个总标题所关涉的庞大主题而相应地被分成三卷:第一卷为“规则与秩序”(RulesandOrder)、第二卷是“社会正义的幻象”(TheMirageofSocialJustice)、第三卷则是“自由社会的政治秩序”(ThePoliticalOrderofaFreeSociety)。哈耶克的这部著作乃是他经由社会理论到自由理论再到法律理论的阐发而试图达致宏大的自由主义社会哲学体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简介:此书是哈耶克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这部著作不同于以往,在某种程度上,它实际上是“哈耶克对自己毕生所反对‘极权社会主义’的思想努力的总结”。正是由于本书集中体现了哈耶克全面而系统地批判他所谓的“社会主义”的主题,认为“社会主义”的思想主张是一种“致命的自负”、“一种谬误”,它的译介出版势必会在中国读者中产生影响。
哈耶克在维也纳大学期间并未与米塞斯谋面。在毕业后才由他的老师威塞尔把他引介给米塞斯。从此开始了哈耶克与米塞斯的合作。在一个政府机构中,哈耶克在米塞斯手下干了五年。1927年,哈耶克成为他们二人共同组建的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该所旨在从理论和经验角度探讨经济周期。
根据米塞斯的《货币和信用理论》(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1912),哈耶克详尽地分析了资本合作的技术问题及信贷政策的制度性细节,在随后的研究课程中则研究了货币理论和商业周期理论。哈耶克的第一本著作是《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 Monetary Theory and the Trade Cycle ,1929), 分析了信贷扩张对于一给定经济体资本结构的影响。这本书出版后,Lionel Robbins就要求他到伦敦经济学院举办讲座。这次讲座最后就结集出版为他的第二本著作《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价格与生产理论》(Austrian Theory of the Trade Cycle," Prices and Production ,1931),1974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就提到了这本书。1930年到1931年间在伦敦经济学院的这个讲座大受欢迎,32岁那年,他被伦敦大学看中,任命他为Tooke经济科学与统计学教授,至此,哈耶克已达到经济学职业生涯中的顶峰。
个人主义出发, 强调维护人的自主。这种自由包括政治自由,思想自由和经济自由。其中,经济自由是自由的基础。实现经济自由的途径是实行市场经济,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让人们在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因此,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由个人主义出发而形成的,能保证人的自由的“自然秩序”,是一种最符合人性的经济制度。
事实上,哈耶克的“所谓‘极权社会主义’是指20世纪上半叶出现在欧洲的那种‘社会主义’,它与20世纪后半叶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崛起的‘第三世界社会主义’有本质的不同。欧洲的社会主义,与它的对立物―欧洲资本主义一样,被韦伯定义为‘理性社会主义’,与‘理性资本主义’构成一对政治范畴。在这样的思想视角下,哈耶克以这本书的副标题―‘社会主义的谬误’挑明了对‘社会主义’的批判,就应当被理解为是对‘理性社会主义’及其思想根源―‘建构理性’的批判”。哈耶克的矛头所向实际上是指韦伯等代表人物鼓吹的西方国家中的多数“左派”政党所吹捧的那个“社会主义理想”。
作品简介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简介:在当今的世界上,提倡任何一种条理分明的社会秩序原则,几乎总会被冠以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者这一薄名。一个人在社会事务中不附合于固有的原则,而是“按其是非曲直”决定每一个问题,并且他往往不固执己见,随时准备在相互对立的观点之间寻求妥协,这已经被视为明智的象征。可是,即使没有明确地被人们所认识而仅仅暗含在具体的决定之中,或即使稍有显露而仅仅呈现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模糊思想,原则仍有其自己的表现方式。因此,在“既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幌子下,事实上我们正在从一个自由主义的社会向具有完全集体主义特征的社会迅速迈进。
弗里德里克·A·哈耶克(Hayek)于1992年3月23日去世,享年92岁。他可能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学者。虽然他1974年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他毕生发表了130篇文章和25本专著,涵盖的范围从纯粹的经济学到理论心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人类学,从科学哲学到思想史。在这方方面面,哈耶克绝不是玩票,而是见解卓著。他对我们至少关于三个领域的理解作出了重大贡献:政府干预、社会主义的经济后果及社会结构的发展。我们恐怕再也看不到如此对人类科学兴致广泛的学人了。
《通往奴役之路》简介:本书致力于分析市场经济的衰落,大篇幅集中於历史的"时代精神分析"。这一分析不仅是对当时现状的总体描述,而且植根于一种主要针对19世纪面貌的较长距离的历史透视。海耶克把这一历史发展理解为人们在走下坡路。
《通往奴役之路》与乔治欧威尔《1984》,波柏《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相媲美海耶克把他的书献给“所有政党中”的社会主义者,如果基於人道考虑的社会主义者所追求的目标从根本上看与自由主义者同出一辙,海耶克把"多数社会主义者"列入"坚定地"信仰"自由主义的自由理想",分歧应当在於那些人的手段和方法,1979年海耶克创立了国家社会主义解释学派,他的解释与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较大的解释形成了对照,国家社会主义是一种市民资产阶级的统治形式——就像自由主义那样。由此,国家社会主义只会成为自由主义的一种反常形式,它出现於资产阶级看到他们的统治受到了过分剧烈的社会改革的威胁从而动用暴力确保他们的统治的时候。
Hayek,Friedrich August
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 人物 。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科学博士学位 。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 。先后任维也纳大学讲师 、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等。1938年加入英国籍。
《自由秩序原理》简介:我们达致当下境地之道路为何,当下崇高成就的实现所依赖的政制形式(form of government)为何,以及生发它的民族习俗又为何?……如果我们将视角转向法律,便可发现它们为存在着种种差异的各种人等提供了平等的正义;……我们于政制层面所享有的自由(freedom),亦扩展到了我们的曰常生活层面。……但是,我们私人关系中的这种安舒自在,并不能使作为公民的我们可以无法无天。对这种无法无天的忧虑,乃是我们的主要防卫屏障,因为这一屏障告诫我们要遵守法律和法官的裁判(尤其是有关保护被损害者的规定),而不论它们事实上是制定法,还是属于只要违反就必定使违反者蒙受大耻辱的不成文法。
米塞斯-哈耶克的商业周期理论廓清了关于商业周期的“无数错误”。 很可能由人为的维持低利率造成的信贷扩张会误导商人,使他们热衷于冒险,而不管是否能够赢利。信贷扩张给出的错误的信号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生产和消费计划的失调。这种失调首先会表现为某种"繁荣", 紧接着就由于生产的节奏(time pattern)要适应经济中储蓄和消费实际的节奏而发生 "泡沫破裂"。
1899年5月8日,哈耶克出生在维也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博士学位也是从维也纳大学获得的(1921-1923)。20世纪初由门格尔的《经济学原理》所开创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已经由波姆、威塞尔及米塞斯等人发扬光大。哈耶克在维也纳大学就读时,曾听过米塞斯的课,他发现米塞斯的反社会主义的观点深合他的胃口。威塞尔是一位费边社会主义者,他的思路一度深深吸引哈耶克,哈耶克成了他的学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米塞斯1922年出版的彻底批判社会主义的著作最终把哈耶克从费边社会主义思潮中拉了出来。
在避免注入效应的货币政策和避免价格收缩的货币政策的选择上。哈耶克心情始终是矛盾的,为了防止==出于政治利益,利用货币的发行来扰乱经济,哈耶克建议实现货币“非国家化”,即货币发行权归竞争的私人所有。
哈耶克将经济知识分为两类:一是经济学家们掌握的经济理论知识,一是由社会上所有个体所拥有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条件下的知识。
哈耶克治理理论导论
弗里德利希·冯 ·哈耶克的名字对于中国学界早已不再陌生,但凡西方哲学史或政治法律思想史或经济学思想史的著作或详或略都会提及哈耶克。邓正来、刘军宁、秋风、冯克利等先生的译著或研究专著在其中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加给这位已故的长寿老人的“头衔”实在是不胜枚举:从“一个失败的经济学家”、“极端自由主义者”、“自由至上主义者”、“保守自由主义者”、“保守主义者”、“新右派”、“自由主义者”到“古典自由主义者”、“先知”、“伟大的思想家”,甚至“自亚当·斯密以来最伟大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这些“标签”对于中国人来说,要去认真读他一生为批判极权社会主义而作的那些著作,实在是很多人在心理上难以接受的。即使最中性的称呼“自由主义者”,也成为阻碍国人了解他的思想和理论的阻力,以致于在笔者就读的国内著名的以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中,一些同学甚至不屑于提起哈耶克,事实上,他们中很多人只道听途说过哈耶克的批评者的一些片面之词而根本没有读过哈耶克的著作,更不用说仔细阅读。但毋容置疑的是他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自由主义大师,“从任何合理的标准来衡量,哈耶克都算得上一位举足轻重、影响广泛的知识分子,他的影响超越了社会科学的学术圈子,进入了公共政策领域。”[①]哈耶克对公共政策领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正是笔者撰此文的目的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