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7.3淘气的作息时间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二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时间的基本概念,但他们对时间单位和时间顺序的认知还不够深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知识,我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7.3《淘气的作息时间》为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进一步理解时间单位“小时”和“分钟”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学会将一天的时间划分成不同的段落,如上午、下午和晚上,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描述自己的作息时间。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首先,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时间单位“小时”和“分钟”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学会将一天的时间划分成不同的段落,如上午、下午和晚上,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描述自己的作息时间。
其次,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你早上7点起床,中午12点吃饭,那么你中午吃饭用了多长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情境创设中,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天的时间段,如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时间段的特点和重要性。此外,我还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模拟制定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在实题导向教学策略是一种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我提出了几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你通常是如何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的?”“你觉得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呢?”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呢?”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们在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得出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策略。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本节课,我将结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这一课题,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时间知识,提高他们的时间观念和规划能力。
一、教学内容1. 认识时钟:学习钟面的数字、小时和分钟的认识;2. 时间的计算:学习时间的加减法,如1时30分加30分等于2时,1时减30分等于45分等;3. 作息时间的规划: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如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认识钟面数字,理解小时和分钟的关系;2. 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加减运算;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钟面的数字认识,小时和分钟的关系,时间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挂图、卡片、小动物手偶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故事情境:小猴子早上7点起床,吃早餐、洗漱、整理床铺需要30分钟,然后去上学。
学校8点上课,小猴子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学校?学生讨论:小猴子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学校?2. 认识时钟(1)教师出示电子钟,引导学生认识钟面数字,了解小时和分钟的关系;3. 时间的计算(1)教师出示例题,如1时30分加30分等于几时几分?1时减30分等于几时几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4. 作息时间的规划(1)教师出示小动物手偶,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2)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各自的作息时间表;5.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1时30分加20分等于几时几分?1时减40分等于几时几分?等;(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解答,点评并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钟面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小时: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分钟: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时间计算:1时30分 + 30分 = 2时1时 30分 = 45分作息时间规划:起床 7:00吃早餐 7:30上学 8:00放学 12:00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76页的练习题;2. 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和家长分享。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读法,能够正确书写时间,并能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时钟,总结出时间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读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取时间,掌握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2. 时间的书写:让学生学会如何书写时间,掌握小时和分钟的书写格式。
3. 时间的应用:让学生学会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能够根据时间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读法、书写和应用。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时间卡片、教学PPT。
2. 学具:时钟模型、时间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时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关注。
2. 新课:讲解时间的读法、书写和应用,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表达方式。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时间的理解,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4. 应用:让学生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时间。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读法: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2. 时间的书写:小时和分钟的书写格式。
3. 时间的应用: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七、作业设计1. 书写练习:让学生书写不同时间的时间表达方式。
2. 应用练习:让学生用时间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认识时间,并学习用钟表刻画时间。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并能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时间的基本概念•用钟表刻画时间•分析和归纳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地用钟表刻画时间,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作息时间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如何让学生进行团队协作。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日常生活场景来学习时间的概念与应用)。
•实验教学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学习时间的概念与应用)。
•合作学习法(通过团队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小组名称。
2.学生与老师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作息时间,例如早晨起床时间、吃早餐时间、上学时间、午餐时间、放学时间、晚餐时间、上床睡觉时间等。
3.将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
(注意:提醒学生要注意作息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各个时间点之间的关系)4.利用钟表进行时间表述,让学生掌握钟表读法。
5.给学生出示一些钟表图形,让他们在众人面前把时间表述出来。
6.分组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在某些时间点上标注钟表时间。
第二节课1.学生经过两个到三个人一组的讨论,来制作一张可挂在教室里的作息时间表。
2.学生通过在班上问询的方式,可以获取到和自己组不同时间的作息表。
3.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合作,用时间标点工具进行作息时间表的分析和比对。
4.老师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分析和比对一个时间段里各种活动的名称和时间,最后再汇总起来。
5.老师再给学生集体安排几个“作息时间学校日”,让学生可以按照时间表上的时间来进行活动,并模仿班级集体点名的方式,来学习时间的记录。
六、教学工具•钟表•画纸•色笔和铅笔•显示时间的投影仪或激光指针七、师生活动老师1.主持讨论。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淘气的作息时间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能正确读出时间。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2. 时钟的认识和时间的读法。
3. 时间的推算和计算。
4. 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的读法、推算和计算。
2. 教学难点:时间的推算和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时间的基本单位,让学生认识时钟,学会读时间。
3. 案例分析:分析淘气的作息时间,让学生学会推算和计算时间。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钟,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淘气的作息时间2. 板书内容:时间的基本单位、时钟的认识、时间的读法、时间的推算和计算、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时间的题目。
2. 提高题:推算和计算给定的时间,分析作息时间的合理性。
3. 拓展题: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解释其合理性。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课后作业要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管理能力,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意识。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钟的构成,认识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学会看钟表,并能准确地读取时间。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钟:让学生了解时钟的构成,认识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
2. 认识整点和半点:让学生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3. 认识分钟:让学生学会读取分钟的时间。
4. 淘气的作息时间:让学生根据淘气的作息时间,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并能准确地读取时间。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淘气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淘气的作息时间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备时钟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时钟:教师讲解时钟的构成,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
3. 认识整点和半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读取整点和半点的时间,并进行实际操作。
4. 认识分钟:教师讲解分钟的读取方法,让学生学会读取分钟的时间。
5.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师展示淘气的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根据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6.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读取时间,并讨论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进行课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1. 时钟的构成: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2. 读取时间:整点、半点、分钟3. 淘气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份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2. 家长监督学生按照作息时间表执行,并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钟面,学会看钟表,并能用普通计时法正确表示整时和半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时间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钟面: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2. 认识整时和半时:整时的表示方法,半时的表示方法。
3. 普通计时法:上午、下午的表示方法。
4.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钟面,学会看钟表,并能用普通计时法正确表示整时和半时。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普通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时间单位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课件、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用钟表模型、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并了解它们的运行规律。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淘气的作息时间,让学生了解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以及普通计时法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钟表模型操作,学会看钟表,并能用普通计时法正确表示整时和半时。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认知。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钟面的认识: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2. 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整时的表示方法,半时的表示方法。
3. 普通计时法:上午、下午的表示方法。
4.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时针、分针、秒针的位置。
2. 判断题:判断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是否正确。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教案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认一认,连一连。
2.算一算,填一填。
8时-2时=()时45分-30分=()分20分+40分=()分=()时1时30分-30分=()时1时+45分=()时()分=()分二、导入新课师:随着当代社会节奏的快速转变,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是保障我们健康状态的不二筹码,也是提高我们工作、学习、生活效率的基本要求。
你瞧,淘气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淘气的作息时间一、淘气的作息时间师:闹铃响了,淘气的一天开始了。
课件出示:师:先认一认各钟表上的时间,然后填入方框中。
师:根据图上的信息,说说淘气什么时间干什么?反馈:淘气早上6时30分起床。
淘气6时55分吃早餐。
淘气7时15分收盘子。
淘气7时30分去上学。
师:像6:30、6:55、7:15、7:30这样的时间,在数学上叫做时刻。
二、计算经过的时间师: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呢?要求用了多长时间,需要知道什么?反馈:需要知道起床的时间和开始吃早餐的时间。
师:那么怎样计算呢?分组交流。
反馈:(1)借助钟面数格子:从6:30开始,5分5分地数,数到6:55刚好是25分。
(2)借助线段图计算:5,10,15,20,25,一共经过了25分钟。
师指出:还可以怎么算?反馈:我用吃早餐的时间减去起床的时间:6时55分-6时30分=25分师揭示:淘气起床的时刻是6:30,也就是开始的时刻,淘气开始吃早餐的时刻是6:55,也就是结束的时刻。
这里的25分是指一段时间,是经过的时间。
所以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师:淘气吃早餐又用了多长时间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反馈:需要找到吃早餐的时间和收盘子的时间。
师:你会算吗?用不同的方法算算。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反馈:(1)借助钟面数格子:从6:55开始,5分5分的数。
5、10、15、20,一共花了20分。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了解时间单位和时间计算的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并能解决一些与时间有关的生活问题。
教材以淘气的一天作息时间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计算时间、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时,还需要加以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生活情境的数学应用兴趣浓厚,通过实际情境让他们学习时间计算,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并能解决一些与时间有关的生活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
2.教学难点: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时间单位进行时间计算,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时间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作息时间相关的课件,展示淘气的一天。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时间计算有关的生活情境,如起床、吃饭、上学等。
3.学习工具:为学生准备计时器、钟表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淘气的一天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引导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时间。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整合思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
谈话
导入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亲爱的同学你们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吗?
生: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的作息时间。
北师二下第七单元《时分秒》
第4课时 淘气的作息时间
课题
淘气的作息时间 第4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再说一说作息时间表中一些活动所用的时间,从而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提问题的意识。并且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难度控制在分针指的时间是5分的倍数,如,10:05到10:40经过了几分?9:00到9:30经过了几分?不要求列式。
学情分析
学生对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会容易。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学生的兴趣会充分调动起来,参与意识增强,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选自己喜欢的作息时间来安排。
教学策略
1、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2、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策略 为学生创设从事探索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利用画图方式解决问题,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揭示课题)
板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的作息时间
二、新知探究
二、新知探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七章第三节《淘气的作息时间》。
我们将通过有趣的故事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用时钟和计时器表示时间,并能够简单计算经过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时钟和计时器,了解时间的单位是小时和分钟。
2.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时钟和计时器,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3. 训练学生能够计算经过的时间,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时钟和计时器,学会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难点:计算经过的时间,理解时间的递进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计时器、教学卡片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故事《淘气的作息时间》讲述一个关于淘气的小故事,引导学生们理解作息时间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讲解时钟和计时器的认识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们能够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例如:开始时间是3点10分,经过25分钟后是几点几分?4. 随堂练习学生们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填写时间表格,写出每个时间点对应的小时和分钟。
5. 小组合作学生们分组进行合作,互相练习计算经过的时间,并互相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小时:分钟:3 103 354 25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填空题:一个小时有____分钟,一分钟有____秒。
2. 选择题:下面哪个选项表示3点30分?(A. 3:30 B. 3:03 C.3.30)3. 计算题:开始时间是2点45分,经过1小时30分钟后是几点几分?答案:1. 一个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2. 选项A表示3点30分。
3. 开始时间是2点45分,经过1小时30分钟后是4点15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今天的教学中,学生们对时间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少数学生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时还存在困难。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淘气的作息时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自己的一天的作息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时间管理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时钟的读取和作息时间表的制定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读取任意时刻的时间,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作息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怎样合理安排课间休息时间”。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制作一个简易的作息时间表。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将所学时间知识应用于生活。
在难点解析部分,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我讲解得还不够细致,或者需要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打算利用更多的实物模型和动态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时间的流逝和钟表的运行规律。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和分享成果时表现得比较害羞,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答案不够自信。为了鼓励这部分学生,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营造轻松、包容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每个人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时钟的认识和读取时间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了时钟的构成和读取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看到了时间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1.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用多长时间指的是经过的时间,即一项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所经过的一段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分享。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淘气起床的时刻是6时30分,吃早餐的时刻是6时55分,我在钟面上5分5分地数一数,5、10、15、20、25,一共花了25分。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知道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明确了1时等于60分。教学时,要借助情境图,多举一些实例,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从家出发的时间和到校的时间,算一算自己从家到学校经过的时间,目的是让他们了解计算时间的经过。时间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本节课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自主探索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计时间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备注
一、情境导入(4分钟)
师:说一说淘气在什么时刻分别在做什么?
生1:淘气早上6时30分起床。
生2:淘气6时55分吃早餐。
生3:淘气7时15分吃完早餐,收拾餐具。
生4:7时30分去上学。
师:完全正确,淘气每做一件事,之间都会经过一段时间。
本环节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看图说出并写出各项活动的时刻,体会每项活动之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生2:我在数线上画了画,也是5分5分地数了数,一共经过了25分。……
2.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这里的经过时间指的是什么?
生:从开始吃早餐到吃完早餐所经过的一段时间。
师:没错,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淘气开始吃早餐的时刻是6时55分,吃完早餐的时刻是7时15分,我在钟面上5分5分地数一数,5、10、15、20,一共花了20分。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认一认2.看图讲故事师:听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吗?二、导入新课师: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我们宝贵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一天却过得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去看看淘气安排的作息时间好吗?一、淘气的作息时间师:闹铃响了,淘气的一天开始了。
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师:观察的真仔细!要想更加准确的描述淘气的作息时间,想想还缺什么呢?师:说的真好!老师找来了他的作息时间,你们看!课件出示:师:这些钟表上是什么时间呢?认一认,把时间填在方框中。
师:谁来说说淘气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事情师:原来是求经过的时间,想想6:30到6:55经过了多长的时间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师:有答案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得出的?反馈:我是利用钟表得出的:从6时30分开始,5分5分的数,数到6时55分,刚好是25分。
我是利用画图法得出:一小段表示5分钟,5、10、15、20、25,一共花了25分。
师: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25分,这里的25分是指一段时间,在数学中叫做经过时间。
大家看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师:是的,利用5分5分的数,这样既简便又准确。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反馈:(1)10+10+5=25(分)(2)30-5=25(分)师:大头儿子看到大家帮忙解答了这个难题,非常的高兴,于是他炫耀的去考棉花糖了,我们去看看他出的是什么问题好吗?课件出示: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师:这可把棉花糖给难住了,我们还是帮帮她好吗?师:要求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需要找哪两个时间?师:经过了多长时间呢?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反馈:(1)从6:55开始,5分5分的数,5、10、15、20,一共花了20分。
(2)6:55到7:00是5分,7:00到7:15是15分,5+15=20,所以一共花了20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4课时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4课时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第七单元的第4课时——淘气的作息时间,这是一节关于时间安排的数学课程。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七单元的《时间与生活》这一章节。
我们将通过淘气的一天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的概念,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如何看时间,如何安排时间,并且能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看时间,能够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能够将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将时间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钟表模型、时间卡片、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关于淘气的小故事,引入今天的话题——时间。
2. 讲解:我会利用钟表模型和时间卡片,为学生讲解时间的概念,让他们了解小时、分钟的关系。
3. 实践:让学生通过操作钟表模型,学会看时间,并尝试着自己安排一段时间的活动。
4.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关于时间安排的题目,让学生们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时间的概念、小时和分钟的关系、时间的安排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时间表,以及一些关于时间安排的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课程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时间的安排,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一、时间的概念时间是抽象的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时间的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在讲解时间的概念时,我使用了钟表模型和时间卡片,希望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淘气的作息时间1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淘气的作息时间1 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淘气的作息时间1 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淘气的作息时间1。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时和分钟,学会读写小时和分钟,以及理解时间间隔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小时和分钟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表达时间间隔,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读写小时和分钟,能够理解时间间隔的概念。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一个钟表模型,一些时间卡片,以及一些时间间隔的示例。
学具包括学生们自己的钟表模型,以及一些时间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引入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情景,比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早上8点钟吗?”通过这样的情景引入,让学生们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2. 讲解:然后,我会向学生们讲解如何读写小时和分钟。
我会使用教具和PPT来展示小时和分钟的读写方法,并让学生们跟着我一起读写。
4. 应用:然后,我会让学生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现在是什么时间?离放学还有多长时间?”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使用板书来展示时间的读写方法,以及时间间隔的概念。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板书内容,让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的文章。
要求包括早上起床、吃早餐、上学、放学、吃晚餐、睡觉等时间点,并尽量运用时间间隔的概念。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小时和分钟的读写方法,是否能够理解时间间隔的概念。
如果学生有困难,我会考虑采取一些额外的教学措施,比如再次复习时间知识,或者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节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节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节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的第3节《淘气的作息时间》。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用小时和分钟来表示时间,并能够进行时间推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够用小时和分钟来表示时间。
2. 学会通过观察时钟,推算出具体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够用小时和分钟来表示时间,并能够进行时间推算。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时钟,推算出具体的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电子时钟:用于展示和观察时间。
2. 小时和分钟的卡片: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3. 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了解到作息时间的重要性。
2. 讲解:我会用电子时钟展示不同的时间,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对应的小时和分钟。
同时,我会讲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让学生们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练习: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通过观察电子时钟,推算出给定的时间。
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小时和分钟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小时和分钟来表示时间。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答案:7:30表示七点三十分钟,3:45表示三点四十五分钟,12:00表示十二点整。
答案:9:00 + 1小时30分钟 = 10:3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小时和分钟的概念,并能够用小时和分钟来表示时间。
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时钟,推算出具体的时间。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掌握钟面的构造和读法。
2.让学生学会根据钟面上的时间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钟面的构造和读法。
2.根据钟面上的时间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秒针、分针和时针的运动规律。
2.学生需要能够将掌握的时间转化成对应的小时和分钟。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PPT演示文稿•钟面模型•时钟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引入新课:老师将时钟或钟面模型放到台上,让学生观察。
2.问答环节:老师问学生,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3.解释课文:讲解钟面的构造和读法,包括秒针、分针和时针的运动规律和不同的读法。
第二步:教学重点讲解1.让学生弄清楚各针的读法和运动规律。
2.通过PPT演示讲解钟面上各个时间的读法和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第三步:综合练习1.老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和填写正确的时间。
2.分组比赛,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比较成绩,推选分组胜利者。
3.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经验和心得。
第四步:巩固及拓展1.让学生口算一天中不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2.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字钟和电子表,分别读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并报出时间,增强学生计时的能力。
3.让学生学习制作闹钟,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来进行教学评价。
同时,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知识掌握:学生是否掌握和理解了钟面的构造、读法和计算方法。
2.应用能力:学生能否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问题解决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发言和讨论,是否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加强课前准备,认真备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时钟读数的方法和技巧。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读出不同小时数的时间。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时间感知和时间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时钟读数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时间计算和时间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仔细观察时钟,了解时钟的构造和特点。
–学习具体的读数方法,如整点、半点、一刻钟等。
–练习读取不同时间的时钟数值,如7:20、11:45等。
–使用时间概念和时间计算方法,如求两个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间等。
2.教学方法:–观察、举例、实践、探究的方法结合。
–分组探究、小组合作和互动辅助等多种教学方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内容方式时间导入通过讲述日常生活中对时间的认知了解不足,时常会迟到和错过重要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的重要性。
讲述10分钟详细讲解1、观察时钟,介绍时钟的构造和特点。
2、介绍时钟读数方法,如整点、半点和刻钟。
讲解20分钟举例演练阐释时钟读数方法,配合实际时钟进行实际读数,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分组练习30分钟合作练习练习读取不同时间的时钟数值,如7:20、11:45等。
小组合作练习20分钟巩固练习和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求两个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间等。
课堂小测验20分钟五、课堂评价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学生应能够掌握时钟读数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读出不同小时数的时间,并且提高对时间感知和时间计算的能力。
课堂完成情况和测验结果可以为下一步教学方向指明方向。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因此教学设计要尽可能的生动活泼。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搞笑有趣的时钟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时钟读数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 二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作息时间。
2.知道如何用时钟来记录时间,并会读取整点时间。
3.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词汇。
二、教学重点1.时、分的概念及读法。
2.整点时间的读法。
3.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词汇。
三、教学难点1.分钟的概念及读法。
2.时间的转换,如:半小时、15分钟。
四、教学准备1.教师:钟表,图片,课件。
2.学生:绘图纸,铅笔,橡皮,毛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导入前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现生活中的作息时间,并询问学生们对于作息时间的认知。
2.通过各种方式调查学生对时间概念的掌握情况。
2. 新知讲解1.教师对于数字0~60的数字进行简单的解释,并用时钟示意出不同时间的时刻。
帮助学生们理解分钟的概念。
2.修改时间过程的讲解,引导学生们理解时间的转换。
3. 练习与巩固1.带领学生们一起翻阅课本,认识并标注出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时间词汇。
2.教师请愿学生们画出不同时间点的时钟图,并让学生们互相检查,找出钟表错误所在。
3.选择不同的时间点,与学生们进行数学游戏,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游戏。
4. 课堂总结1.针对学生们的强化练习,收集反馈,并进行同步检查。
2.通过讲解让学生们对关键概念记忆加深。
3.总结整节课程,使学生们理清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六、教学评价1.测验作业:通过情节练习及课堂交互形式,进行教学评价。
2.编写教学纪实:对于教材设计再次深入分析,并进行改革优化。
七、教学反思1.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有些时间概念可能出现了不同的理解,为了让学生们对于时间有更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多方运用各种图片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2.从教学反馈情况来看,与学生互动的形式明显更高受欢迎,虽然在这一课中增加交互形式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对于教学效果是有明显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淘气的作息时间》
教材首先呈现了淘气的作息时间的故事情境,通过填一填淘气起床、吃早餐、上学时的时间,让淡定生进一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再让淡定生用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探索淘气从起床到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从某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过时间的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根据钟面得出简单的经过时间。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作息时间和各项活动的经过时间,发展时间观念,逐步形成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根据钟面得出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
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应课件、演示教具
一、复习、激趣,引入
1、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每天起床、上课、放学、休息都有一定的时间。
时间就像生命一样,我们要爱惜它,科学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认识这张表吗?
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3、组织观察:你能从表上看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集体交流:把你们看到的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我们可以看出来,学生上学时间是8点20,过了8点20就迟到了。
老师引导谈话,引入新课:知道作息时间表的用处吗?
你想自己编一张作息时间表吗?(板书课题。
)
二、新知探究
师:(出示主题图)看一看,想一想。
你知道淘气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吗?
师:谁来说一说。
预设:生1:淘气6:30起床。
生2:淘气6:55开始吃早餐。
全班齐说:7:15收拾盘子;7:30出门上学。
师:刚才全班都很认真,所以每人都加1分。
还想加分的同学,请好好珍惜接下来的时间。
师:那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生1: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边评价边板书)问题一:能干!你还能提出别的数学问题吗?
生2:淘气从吃早饭到收拾盘子,用了多长时间?
(师边规范语言边板书)问题二:也就是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生3:淘气从收拾盘子到上学,用了多长时间?
师评价:这个问题也提得好!
师: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想解决它吗?
师: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淘气从起床到吃早饭,用了多长时间?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淘气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开始吃早餐?你能找到这两条信息吗?
师:谁来说一说?
预设:生1:6时30分起床,6:55吃早餐(板书:6:30——6:55)
师:实际上我们就是要解决6时55分到6时3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运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小组派代表汇报。
预设:生1:我用的是数钟面的方法。
在钟面上用数格子的方法,分针从6到11,走了5大格,是25分。
师:到前边来数一数。
预设:生1:从6:30起,5分钟、5分钟地数到6:55,5、10、15、20、25
师:数得真好!谁还想来数一数?
预设:生2:5、10、15、20、25.
预设:生3:5、10、15、20、25.
师:这种方法叫数一数。
(板书数一数)
师:那还有别的方法吗?
预设:生4:我是画线段的。
师:把你的图拿上来,大家一起看看。
(投影)
师:很多小朋友能看懂这幅图是不是?谁想说?
预设:生5:从6:30到6:35经过5分钟;从6:35到6:40又经过5分钟;这样一直到6:55分一共5个5分钟,五五二十五。
师:谁还想说?你一边说,老师一边把它画在黑板上。
预设:生7:……
师:这种方法叫画一画。
(板书:画一画)还有别的方法吗?
预设:生8:55-30=25。
(板书:6时55分—6时30分=25分)
师:你是用什么时间去减什么时间的?
预设:生8:淘气吃早餐的时间减起床的时间。
师:回答得很好,也就是结束的时间减开始的时间。
这种方法叫算一算的方法。
(板书:算一算)
8、小结
师:我们不但可以利用种面数一数,还可以把数的过程画在旁边。
(老师演示)全班一起数一数。
所以6:30——6:55,经过了25分钟。
(25分钟)也就是……(淘气从起床到吃早饭,用了25分钟)
师:刚才我们想到了哪些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预设:生1: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
师:在什么地方数?怎样数?画什么图?什么时间减什么时间?
预设:生1:在钟面上5分5分的数;可以画线段图,也可以在钟面上画;用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
师:总结的很好。
三、巩固新知
1、投影书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教师读题,给学生思考和动手寻找答案的时间,再请学生回答。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拨钟,时针走了2圈,就经过了2个小时。
2、投影第2题:
请仔细看看两个钟面上指针有什么不同?时针和分针指的地方不同。
这中间经过了多少时间?
1小时30分(90分钟或1个半小时)
引导学生说一说:昨天这段时间你正在干什么?
3、投影第3题:
先组织学生看懂上面三副图的意思,先估计一下,每幅图发生在几点钟?再联系图意认读钟面时间,填写在书上。
最后借助学具钟拨一拨,算出中间经过的时间。
要求:学生完全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孩子)
做完的同学在小组内订正,相互批改,给能干的小伙伴画上一颗☆。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本课重点是关注学生对“经过时间”的理解,关注得出经过的过程。
学习经过时间的计算这节课时,我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思考——自主学习,观察交流——动手实践,互动分享——归纳总结,建立模型来引领学生学习的。
我首先出示情境图,创设“淘气的作息时间”这一情境,让学生说说淘气早晨几时几分在做什么,体会每项活动之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再提出问题:“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看书中示意图,说说你对示意图的理解。
师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数或画示意图的方式体会什么是经过时间,以及怎么得到经过时间。
再让学生带着问题:“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自己动手实践,拨一拨、画一画计算出经过时间。
最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但是在实际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如果通过拨钟面,能够计算出经过时间,但是离开钟面,学生却不知所措,尤其是经过时间
超过1时的,学生就更不懂了。
而有的学生是喜欢用几时几分-几时几分的方法来计算经过时间,但在遇到分减分,不够减时,学生容易把1时当成100分来计算。
对此,我是针对个别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然后结合生活问题进行更多的练习,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