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课教案(精品WORD文档)

合集下载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认识到个人和社会经济决策的重要性,掌握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技能和工具。

教材:教师将根据学生年级和水平选择合适的经济学教材,如《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导论》等。

时间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一到两节课进行教学。

下面是每个单元的大致时间分配:单元一: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1节课)- 介绍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分类- 引导学生思考经济活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单元二:供求关系和市场交易(2节课)- 解释供求关系的概念和原理- 讲解市场交易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组织学生参与模拟市场交易活动,以加深对供求关系和市场交易的理解单元三:消费与储蓄(2节课)- 教授消费与储蓄的概念和原理- 分析消费与储蓄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帮助学生制定个人的消费与储蓄计划,培养理性消费的意识单元四:投资与经济增长(2节课)- 介绍投资的概念和作用- 讲解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培养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单元五:经济政策与社会福利(2节课)- 探讨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分析经济政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培养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小组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评估方式: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个人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估,以衡量他们对经济生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注意事项:1.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应提前准备充足的教案材料和教学资源。

2. 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3. 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经济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经济生活第一课教案

经济生活第一课教案

经济生活第一课的教学目标:
1. 认识经济概念,了解经济的定义和范畴。

2. 掌握经济的基本规律,理解经济的基本要素。

3. 了解经济的作用和意义,培养经济思维。

教学内容:
1. 经济概念:什么是经济?经济的定义和范畴。

2. 经济的基本规律:经济的基本要素(生产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的基本规律(市场调节,供求关系)。

3. 经济的作用和意义:经济的作用(提供生活品,促进社会发展),经济的意义(促进人的幸福,保障人的权利)。

教学方法:
1. 讲解法:通过讲解经济概念、基本规律和作用意义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

2. 讨论法:讨论经济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经济模拟实验,加深对经济的理解。

教学过程:
1. 讲授经济概念和定义,引入本课的主题。

2. 讲解
3. 经济的基本规律,包括经济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规律。

3. 通过实例和模拟实验,让学生理解经济的基本规律。

4. 讲解经济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教学材料:
1. 经济学教材:包括经济概念、基本规律和作用意义的讲解内容。

2. 实例和案例:包括经济中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

3. 经济模拟实验材料:包括经济实验所需的模拟市场、模拟产品等。

4. 作业材料:包括经济问题的练习题和相关任务。

《经济生活》第一课

《经济生活》第一课

(二)价格
高考必背知识
1.影响价格的因素
2.六个量的关系及计算规律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4.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5.稳定物价的措施
政府①在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市场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
控,抑制价格上涨势头。②实行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保障供
B.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联系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3)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也会影响消费行为。 ①消费心理:求实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
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性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
2.如何提高消费水平,保障民生?(建议:对症下药)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就业,增加居民 收入。(第二单元)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 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第九课),稳定物价。③发挥财政 的作用(具体表述第八课),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 保障制度,提高未来收入预期,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和生活质量。 ④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 ,缩小收入差距。(第七课促进公平的相关措施) 如坚持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保证两个合理比重;再分配更加注 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通过 调整税收(第八课个人所得税)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 会公平,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等。⑤引导消 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⑥整顿规 范市场秩序,治理消费环境,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第 九课) ⑦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十课相 关措施)

《经济生活》开学第一课

《经济生活》开学第一课

经济生活开学第一课一、介绍自己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咱们班这个学年的思想政治课老师。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我们能够走在一起是一种缘分,我希望在未来的半(三)年时间里面大家能够一起努力,一起把思想政治课学好。

二、随堂调查1、通过初中阶段对政治课的学习,你觉得你喜欢政治课吗?2、你觉得学习政治课有没有用?3、在初中阶段是如何学习政治课的?总结学生发言得出:因为刚接触政治,而且中考政治的开卷考试给你们带来的印象就是政治课类似于休闲课,政治课很好学,只需要多翻翻书,就能拿分并且拿高分;第二个误区就是认为政治课没有用,不需要学习。

那么我现在告诉你,高中没有开卷考试,只要考试,一定是闭卷。

以后考试前不要再问开卷不开卷。

三、综述政治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科的兴趣。

1、突出政治科在高考中的重要性(1)在高考中实行的是“3+文(理)综”的模式,其中的文综就有政治科,是高考的必考科目;(2)即使不选择文综,但是我们要取得高中毕业证,必须进行学业考试,也有政治科。

(3)研究生考试必考科目2、政治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生活处处皆政治,政治时时现生活“(1)了解高中政治课的设置:高一经济生活、政治生活;高二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

(2)经济学不但是一门赚钱的学问,而且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哲学:哲学不能烤面包,但是能增加面包的甜味;哲学不能当饭吃,但是能使人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

学习政治课,一半是为了考试,一半是为了做人。

(3)生活中的经济学:什么是经济?你家里种地、开店、上班、开工厂是经济;你自己花钱买饭、衣服、文具、旅游都是经济。

你知道花钱买的东西在经济学里叫什么吗?花钱去买东西的行为叫?买来东西用的过程叫?家里买房子、买股票、基金、保险,搞投资,这些都是经济现象。

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关于肉、鸡蛋、蔬菜的价格,为什么有时高有时低?肉价高时达……尤其是过年过节的时候。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009版)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009版)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009版)教学设计汕头市潮南区井都中学江象平【教学依据】兴趣,是人的一种无意识的精神投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轻松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是新课改顺利进行的必经之路。

作为思维科学的逻辑,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金钥匙和有效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逻辑是基础的基础,工具的工具,因为逻辑和政治及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在政治课中,商品、货币、民主、文化、物质、意识等学生都比较难理解,但弄清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就比较好理解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这一课是初中学生升入高中阶段的第一堂政治课,因而其重要性超出了其本身在教材中的地位,更为重要地表现在通过经济学中商品、货币等最基本知识的学习,了解高中政治的学科逻辑;从对生活中与之经常打交道的经济现象分析中,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学科理性,为经济生活乃至整个高中政治的持续学习播下种子。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商品内涵的理解及商品发展到货币的过程的分析。

(2)货币职能(包括两个基本职能和三个其他职能)的分析和比较。

(3)对货币的发展过程及对纸币的内涵和纸币发行量的认识。

(4)能正确运用上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题。

2、过程与方法:(1)逻辑演绎法:通过对课文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推理分析,让学生明白课文中的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整课的知识是一个整体。

掌握一课的知识不是仅仅靠背背书就行的,还要对课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

(2)设问法:通过设问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理性思考;在讲解完知识点后设问,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得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新的知识点;通过回到课文中的综合探究的设问,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逐步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破除对货币的迷信思想。

(2)学生能够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经济生活学案第一课

经济生活学案第一课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学习目标】1、了解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3、了解纸币的含义并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4、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5、理解外汇与汇率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自学导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1)【预习填空】一、商品1、商品必须具有两个条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商品的基本属性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二、货币1、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其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货币的其他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__________的货币,只需要________的货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不能用___________上的货币,只能用_______的货币。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探究一:昨天中午,张三从超市买了一瓶冰茶饮料(物品A),喝完后把饮料瓶(物品B)扔到路边就上学去了。

张三的父亲是马路清洁工,他捡起了这个饮料瓶,并把它和其他废品卖给了收购站,这个饮料瓶(物品C)卖了一角钱。

张三的父亲回家时想到儿子昨天做作业时没有铅笔了,就顺路用一角钱给儿子买了一支铅笔(物品D)。

晚饭后,张三的父亲把铅笔(物品E)送给张三,叮嘱张三认真写作业。

(1)材料中的物品A、B、C、D、E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物品、劳动产品、商品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练一练:下列哪些物品是商品()①收购站里的废品②母亲为你织的毛衣③商店售货架上的食品④农民自己种的供自己食用的粮食⑤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⑥汶川地震中国家捐赠给汶川地区的物资⑦联通公司为客户提供的彩铃服务探究二:商品交换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同商品要按一定比例交换?练一练:辨析下列观点正误(1)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

(经济生活)开学第一课

(经济生活)开学第一课

2
设定时间限制
为每个任务设定合理的时间限制,以增加效率。
3
避免拖延
采用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克服拖延倾向,保持专注。
提高学习效率
1 有效复习
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归纳总结、解 题、讲解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注重休息
定期休息和放松,有助于提高专注力 和学习效果。
3 寻求反馈
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技巧。
结语和鼓励
通过学习态度和技巧,适应新学期的方法,以及目标规划和时间管理,我们 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大的成就。祝愿大家在新学期取得优异的成绩!
树立目标和规划
明制定计划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和任务 安排。
监督进度
定期监督自己的进度,确保按计划进行学习。
追求成就
通过努力学习和实现目标,追求个人和学术成就。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1
理清优先级
确定重要任务并优先处理,避免浪费时间。
经济生活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是我们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态度和技巧,积极适 应新学期,以及规划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学习态度和技巧
1 积极主动
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寻求学习 的机会和挑战。
2 专注集中
充分集中注意力,并采用合适的学习 技巧,如记笔记和复习。
3 持续学习
培养每天学习的习惯,并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积极适应新学期的方法
制定计划
为新学期设置清晰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学习 计划。
寻求支持
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合作,寻求学习和生活方面 的支持。
社交互动
与新同学建立联系,参与课外活动,拓展社交 圈子。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做出理智的经济决策。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学基本概念:资源、生产、消费、交换、市场、价格、价值、供需等。

2. 经济生活的重要性: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

3. 经济决策:消费观念、投资理财、职业选择等。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应用。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模拟经济活动,提高学生的经济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经济生活的意义。

2. 基本概念讲解: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资源、生产、消费、交换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典型的经济案例,如价格变动、市场供需等,让学生体会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经济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经济生活的认识。

5. 经济决策指导:讲解如何做出理智的经济决策,如消费观念、投资理财、职业选择等。

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经济活动,如模拟市场交易、投资理财等,提高学生的经济实践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模拟经济活动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正确经济观念的树立: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经济行为,评价学生树立正确经济观念的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经济生活》2. 案例素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案例3. 模拟经济活动道具:如货币、商品等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经济学的重要性。

2013经济生活教案

2013经济生活教案
(3)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一种基本职能,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强调商品如何交换。但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于有了货币,才有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而货币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
(4)判断货币职能的技巧:
②形成的原因不同: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发行量过多或纸币的流通速度过快而造成的。而后者则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③结果不同:通货膨胀使物价高涨,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了,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从而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通货紧缩由于物价普遍下降暂时可以使消费者得到一定的实惠,但从长远看,市场流通不畅,企业利润减少,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处于徘徊状态,不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弄清几对关系:
(3)概括四个结论:
A.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B.影响单位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C.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时间,而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D.社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都会增大。
达标测评
【高级目标---应用知识提升能力】
完成《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练习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步步高》学案导练设计
【课后反思】
总课时数
5、6
课时
组长
签审
课题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课型
新授课
框题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课时计划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题教案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题教案
②价格的含义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价格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个职能的表现。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价格并不需要拿真正的货币放在旁边,
(2)、流通手段(板书)
①流通手段及商品流通的含义
如果,现在我需要一辆自行车,就需要拿380元去买,而车主拿了这个钱就可以去买其他的东西。这样,货币就不再固定地在某个人手上,而是在运动了。这个运动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交换的媒介。(板书)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有用性)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缺一不可。
最初,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一般等价物各有不同,比如有牲畜、贝壳、布等等。后来人们发现,牲畜等不便分割、保存等,于是开始寻找一种更好的等价物,人们发现了贵金属金银(优点看书P3)。从此,一般等价物的任务就固定在金银身上了,货币就产生了。(含义P3)。所以说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只不过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不随时、地的变化而变化。
(3)、纸币的发行。(板书)
纸币的发行要遵循货币的流通规律(回顾P7相关1)否则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看P8名词点击。这两者产生原因主要是纸币发行量和实际需要量不符或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符造成的,结果对经济都不利。
(4)、电子货币。理解货币的发展:金银—-纸币—电子货币
教 学 小 结
课 后 反 思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3、纸币的含义(板书)
(1)、纸币的产生及与金属货币相比的优点(板书)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过程中,其形态是不断变化的;金银条块——富商的打上印记的金银条块──铸币。铸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减轻了重量,变成了不足值的货币。铸币的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出现了分离,预示着可以用某种东西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由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商品交换者手中的作用瞬息即逝,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不关心它是否足值,这要就产生了作为货币的纸币。纸币产生过程如图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职能、纸币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本质2、能力目标: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待货币以及认识的正确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

2.纸币本质和优点三、教学过程探究点一、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这就是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的作用。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探究:价值尺度活动:说说钱的单位: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

古时候在纸币没出现之前,货币的单位有哪些?黄金万两。

“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

纸币出现以后,货币单位就更多了。

注意:“货币名称”不等于“货币单位”(比如,一美元,美元是货币名称,元才是货币单位)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备课札记备课札记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备课札记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比如,一台电脑价值5000元,商家卖电脑的时候不需要将5000元的现金放在电脑旁边,只需用数字表明即可)2探究:流通手段。

活动:同学演示教材第6页图片,另一组演示原始人直接的物物交换,思考①这种商品交换活动有什么不同?②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③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总结: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经济生活课教案

经济生活课教案

经济生活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经济生活的定义和特点经济生活的重要性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经济生活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经济生活的概念。

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经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个人财务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2 教学内容个人财务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储蓄和投资的方法2.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个人财务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个人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个人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对个人财务管理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消费与消费者权益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和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保护自身消费者权益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消费的定义和特点消费者的权益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方法和途径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消费和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消费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消费经验,并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对消费和消费者权益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就业与创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就业和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

4.2 教学内容就业的定义和重要性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就业和创业的挑战和机遇4.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就业和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就业和创业的重要性。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年级:八年级学科:政治教材:《经济生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认识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和地位。

2. 使学生掌握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4. 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

教学重点: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和地位。

2. 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3. 正确的消费观及理财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2. 掌握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或事例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经济制度吗?它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和地位。

2. 举例说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1. 出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学生要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吗?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呢?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包括五项权利和要营造好的消费环境。

2. 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等。

四、情景模拟1. 设计情景,让学生模拟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维权过程。

经济生活第一课教案

经济生活第一课教案

《经济生活》前言、第一课课堂教学实录广州市第七中学陈吉君【教学内容】《<思想政治>①——经济生活》(人教版20XX年4月第2版)第一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①经济的含义。

②商品是用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⑤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⑥商品流通。

⑦货币流通规律。

⑧纸币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理解:①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②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商品流通及其公式。

④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

⑤纸币产生的必然性以及纸币的本质。

(3)运用:①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来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②联系我国人民币最近小幅升值的情况,运用汇率的有关知识,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2、能力目标(1)比较能力:通过对商品与劳动产品、商品与货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纸币与货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金结算与转帐结算、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2)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能力:①透过商品交换发展的复杂历史,看清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②通过价值、价格的关系,看清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辨证思维能力:①通过货币的产生及其形态的发展的教和学,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物物交换的困难、纸币产生的原因、电子货币的优点的教和学,初步培养学生辨证否定的初步思想。

③通过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信用工具的教和学,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对人民币利弊的分析,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4)信息素养:通过货币发展各种历史形态的教和学,引导学生去搜集古今中外各种货币的形态的实物或图片,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德育目标(1)通过对前言(致同学们)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一课中“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的教和学,使学生树立对劳动、对人类劳动成果的热爱的情感。

经济生活第一课 教学案1

经济生活第一课 教学案1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4 1收益1.15万元,是改换品种前的6倍。

今年,“玉露香梨”进入盛产期,预计全年产量将达4万公斤。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玉露香梨”是商品吗?为什么?(2)西牛峪村的村民以价格打开市场,用品牌(质量)抢占市场份额,这体现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3)上述材料对商品生产者有何启示?No.1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1)编写:赵长荣 时间:2012.9.1 使用时间: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通过货币的产生理解货币的本质;掌握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知识自主探究】一、货币的本质1. 商品:自主解决并课堂展示课本第4页第一则虚框内的问题并体会商品的含义。

自主解决并课堂展示课本第5页第一虚框内的问题。

2.做好准备,课堂上能够简单描述货币的产生过程(揭开货币的面纱)。

思考: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不是原始的无物交换消失了?3.准确表述货币的含义和本质:货币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货币的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2 3【探究案】【拓展案】1. 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A. 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 .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 .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经济生活第一课

经济生活第一课
注意:
1、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环节中哪一个更重要?为什么? 为此我们用如何应对?
2、正确区分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其中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价格
高考模拟
1、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一些消费者在境外 消费以信用卡美元帐户支付,在最后还款日以人民币还 款,享受美元贬值带来的“隐性折扣”。人民币在此执 行的职能是( )
考点5:结算与信用工具(见教材) 考点6:外汇与汇率
1、外汇:是用外汇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
段。(外币≠外汇)
2、汇率:又叫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一般我国汇率的表示方法:100元外汇=X元人民币
如:2012年2月16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29元 2011年2月16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58元
4、货币与纸币的比较:
定义不同 产生原因不同
产生过程不同
属性不同 本质不同 职能不同
联系
货币
纸币
物物交换有困难和不便
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分离 出来的 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金属货币在流通中易 磨损和不便
从货币充当流通职能 中产生的
有使用价值没价值
一般等价物
价值符号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 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高考真题:
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
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
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
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A.属于公共物品
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
C.使用价值不大
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
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 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前言、第一课课堂教学实录广州市第七中学陈吉君【教学内容】《<思想政治>①——经济生活》(人教版2005年4月第2版)第一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①经济的含义。

②商品是用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⑤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⑥商品流通。

⑦货币流通规律。

⑧纸币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理解:①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②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商品流通及其公式。

④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

⑤纸币产生的必然性以及纸币的本质。

(3)运用:①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来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②联系我国人民币最近小幅升值的情况,运用汇率的有关知识,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2、能力目标(1)比较能力:通过对商品与劳动产品、商品与货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纸币与货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金结算与转帐结算、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2)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能力:①透过商品交换发展的复杂历史,看清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②通过价值、价格的关系,看清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辨证思维能力:①通过货币的产生及其形态的发展的教和学,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物物交换的困难、纸币产生的原因、电子货币的优点的教和学,初步培养学生辨证否定的初步思想。

③通过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信用工具的教和学,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对人民币利弊的分析,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4)信息素养:通过货币发展各种历史形态的教和学,引导学生去搜集古今中外各种货币的形态的实物或图片,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德育目标(1)通过对前言(致同学们)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一课中“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的教和学,使学生树立对劳动、对人类劳动成果的热爱的情感。

(2)通过对纸币的产生、本质、作用以及信用卡的功能、优点、注意事项的教和学,使学生树立对待人民币、对待信用卡的正确态度。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

之所以把“货币的本质”定为第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因为:①货币这个知识点是贯穿第一课的一条线索。

商品交换的发展产生了货币;货币的金属铸币形态的缺点导致了纸币的产生;纸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电子货币;交换从一国的范围发展到国际的范围,产生了世界货币、外汇和汇率。

②透过货币的产生,可以看到货币的本质;透过货币的发展可以看到货币的作用;透过货币的职能,可以看到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从而可以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而落实第一课的主要德育目标: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难点】①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之所以可能是一个教学难点,原因在于:一是商品“价值”的含义比较抽象,而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又在第二课才出现,这就给学生理解“价值”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是“用货币本身的价值去度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这个说法也比较抽象,因此,学生对货币为什么会有价值尺度、货币怎样行使它的价值尺度职能这两个问题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突破这个难点的办法是采用打比方的方法,用尺子做比方。

②汇率。

之所以把汇率预设为第一课的第2个教学难点,是因为:一是由于学生没有或很少到银行去对兑换外汇,从而对“汇率”这个概念没有真切的体会。

二是汇率是一个双向的东西,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有外国货币对本国货币的汇率,也有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

对此学生往往搞不清楚。

三是汇率变动的情况在考试时经常出现,谁升值、谁贬值、对本国和对外国的影响这四个问题比较复杂,学生也常常搞混淆。

【教学时数】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致同学们》(前言)和第一课的第1目: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2课时教学第一课的第2目:信用工具和外汇。

【教学准备】(1)前言、第一课的基础知识学习提纲。

(2)各大银行的信用卡。

(3)两课时的电脑幻灯片。

(4)从网上下载2005年1月某日和2005年9月1日人民币对美圆、英镑、加拿大元、意大利米拉、港币、台币、日元等的汇率情况表,用于第2课时讲解汇率这个难点时使用。

第1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好!新的学习与生活开始了。

这一学年,我将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现在我向大家做个自我介绍,请看屏幕(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就用电脑幻灯片在屏幕上打出:教师姓名、联系电话、E—mail地址、QQ号码)。

相信我们一定会共同提高。

【新课讲授】师:那么,我们这个学期的思想政治课学习什么内容呢。

学生齐答:经济生活。

师:哦,大家可能都自己在课前看了课本,我们这个学期学习的内容叫《经济生活》。

那么,什么是经济?经济生活中最神秘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今天这一节我们要首先学习的内容:《经济生活》的前言(《致同学们》)。

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致同学们》(电脑幻灯片打出:《致同学们》学习提纲:什么叫经济?它由哪两方面组成?),学生回答后,老师用电脑幻灯片打出:生产分配经济活动交换经济消费经济关系师:经济生活中人们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呢?学生齐答:钱!师:对。

那钱的经济学术语叫什么?学生齐答:货币。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2个大内容。

电脑幻灯片打出: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1目: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师:货币俗称钱,钱是用来买东西的。

用钱去买东西,就是刚才我们讲的四大经济活动中的哪一个?有学生回答:消费。

也有学生答:交换。

师:用钱去买东西这个活动是交换(老师把黑板上的“交换”二字用彩色粉笔画一个圈)。

需要用钱去买的东西的经济学术语叫商品(用粉笔在黑板上“交换”二字之后画上破折号,再板书:商品)。

那么什么是商品?商品与其他物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请大家看课本第4页倒数第3段后回答这个问题(电脑幻灯片打出学习提纲第2题:什么是商品?)。

学生回答后老师用幻灯片打出并讲解:现在,请1号同学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说说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

学生回答后老师讲:非常好,“现代社会,商品是用来卖钱的,消费者要得到商品必须用钱去买”!那么,货币是不是与商品同时产生的呢?。

大家刚才看了课本,知道了二者不是同时产生的。

那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呢?请看课本第4页倒2段至课本第5页倒3段,然后回答学习提纲的第3题:商品交换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第4题:商品属性是什么?什么是价值?第5题:什么是货币?它的本质是什么?学生看完书后,老师用电脑幻灯片打出第3题,引导学生那表格回答四个阶段的公式、特点、缺点和优点师: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商品能够相互进行交换呢?这就是第4题。

学生回答后老师用电脑幻灯片打出:师: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原始社会中期,某个部落一天狩猎偶然多了点收获,有了剩余。

于是,把剩余的东西拿去与其他部落交换。

至于能交换到什么东西,要看临近部落的情况。

交换很难成功。

后来,生产力发展了,剩余产品多了,交换的东西也就多了。

但是仍然很麻烦,比如,有羊的人想交换布,但有布的人却想要斧子,而有斧子的人却想要盐……看来,要想交换成功还真是不容易。

无数无数次交换的失败,我们的祖先就共同约定,用某一种大家都普遍乐意接受的东西来做媒介,交换就方便多了,也容易成功了。

大家说,这种东西叫什么?对,一般等价物。

但是,问题又来了。

不同的地方的一般等价物各不相同。

比如,广东人用贝壳做一般等价物,湖南人可能用辣椒做一般等价物,山东人可能用大葱做一般等价物。

一个广东人到湖南或山东后,他身上带的一般等价物就买不到商品了。

怎么办?我们的祖先找呀、找呀、找呀找,全世界的人都在寻找,寻找一种全天下的人都承认的一般等价物。

最后找到了吗?学生齐答:找到了。

师:什么东西?学生齐答:货币。

师:对!严格地说应该是黄金!为什么最后找到的一般等价物是黄金呢?学生齐答:因为它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

师:所以说,货币这个东西,既神奇又不神奇。

说它神奇,是因为它来之不易,而且它一出来就可以和各种商品想交换,可以表现所有商品的价值。

说它不神奇,是因为它本身不能直接当饭吃也不能直接当衣穿,它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还不就是一般等价物而已。

师:货币产生后,它有哪些功能呢?请大家看课本第5页的最后一段到第7页最后一行,然后回答6题:货币五大职能的区别。

学生看书后老师用电脑幻灯片打出答案:第6题:货币五大职能的区别师:货币行使价值尺度职能,把商品的内部价值给度量出来后叫什么?(学生齐答后)师:对,叫价格。

这就是学习提纲的第7题:(电脑幻灯片打出)师: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就好比丈量长度的工具——尺子。

由于尺子本身有长度,用它的长度做标准,能把其他物体的长度给丈量出来。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就是这个意思。

货币本身包含有价值,其他商品也包含有价值。

在物物交换即“商品——商品”阶段,前一个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后面商品表现的,后一个商品是前面商品的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就是指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的商品。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就不是物物交换,而是商品流通了,即:商品——货币——商品。

在这个公式中,货币既表现了前一个商品的价值,也表现了后一个商品的价值。

师:那么,这就学习提纲的第8题(什么叫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公式对我们的生产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号学生回答:由货币充当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公式要求生产者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试销对路、质量上乘的产品。

师:货币能与一切商品相交换,那么,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越多越好呢?这就是学习提纲的第9题?由3号学生回答: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师:货币从远古产生一直走到今天,它本身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四次大的变化。

这就是学习提纲的第10题(货币的四种历史发展形态是什么?)请大家看课本第8页到第9页的第三段,一并找出第11题(纸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第12题(纸币的发行规律是什么?)第13题(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是什么?)、第14题(爱护人民币的要求是什么?)学生基本看完书后老师讲:这几个问题比较简单,我就不一一要求同学们回答了。

我只要求同学们自愿给大家展示一下货币的四中历史形态的实物。

师:不错,展示了铸币(一元的硬币)、纸币和电子货币三样实物。

有没有其他同学现在能给大家展示金银条块的。

没有。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算家里有金银条块,也不便带到学校来,至于没有展示出金属铸币的其他形态,责任在老师,事先没有布置大家去搜集。

现在我问4号同学,如果要你去搜集除金银条块的金属铸币来下一节课给大家展示,你有哪些办法?4号学生:可以去银行用纸币换硬币、可以去我们广州的荔湾古钱币交易市场买一些古钱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