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专题知识(知识+练习+问题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专题知识
一、酶的发现过程(略)
二、酶的概念: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特殊有机物。

1、来源:由活细胞产生。

(除某些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外,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血小板,植物筛管细胞)
2、作用:催化生物化学反应(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3、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暂时还没有把DNA列入)。

三、酶的合成
1、合成的原料: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合成的场所:核糖体(与唾液淀粉酶等胞外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主要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细胞膜。


3、合成的过程:遵循中心法则,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的
4、合成的控制:酶的合成是在基因控制下进行的
四、酶和激素的比较
1、化学成分:前者主要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后者有多肽及蛋白类、氨基酸衍生物、脂质等。

2、生理功能:前者对生化反应起催化作用;后者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3、相互关系: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也能合成酶,但能合成酶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激素。

要注意酶与激素、蛋白质、维生素、脂质的关系:
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
五、酶的类型
1、按其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同分为:
(1)胞外酶:消化酶、SOD(超氧化歧化酶)、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等,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注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催化切割的DNA片段(黏性末端)形成化学键(磷酸二酯键)而拼接起来。

不是促使碱基配对形成氢键。

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如唾液淀粉酶(注意与生物膜和细胞器的联系)。

(2)胞内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如光合酶、呼吸酶、转氨酶、ATP酶、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存在于微生物中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等。

2、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分为简单蛋白质类和结合蛋白质类:
(1)简单蛋白质类的酶只由氨基酸组成,不含任何其他物质,如胃蛋白酶。

(2)结合蛋白质类的酶(又称全酶)是由蛋白质与辅因子组成,其中蛋白质部分称为酶蛋白,辅因子部分称为辅酶或辅基。

与酶蛋白结合牢固的辅因子叫做辅基,与酶蛋白结合比较松的辅因子叫做辅酶,B族维生素以及Fe2+、Zn2+、Mg2+、Cu2+、K+、Na+、CL- 等金属离子是许多全酶的辅基和辅酶。

酶蛋白和辅因子单独存在时都没有催化作用。

六、酶的性质
1、酶同时具有普通催化剂的一般性质,即酶在反应前后,其性质和数量均不发生改变;酶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方向。

能够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促进反应的进行,但自身不被消耗掉等。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受温度和pH等影响)。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催化剂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且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生物催化剂酶有突出的优越性——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活化能就是分子从常态转化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活化能越大,反应就越不容易进行,反之就容易进行。


(2)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物质或同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酶促反应的专一性与酶是蛋白质的结构有关,每种蛋白质都有特定的空间结构,酶催化反应时,酶蛋白分子首先与底物分子结合,但酶分子与底物分子能否结合,取决于酶分子的活性部位与底物分子在空间构象(空间结构)上是否对应,如下图。

【酶—底物相互作用的“钥匙与锁”模型】
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所以酶也具有多样性,在生物体内存在着许许多多种酶,催化着生物体内各种各样的生物化学反应,所以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3)温和性(脆弱性):由于酶主要是蛋白质组成的,能够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也能使酶遭到破坏而完全失去活性。

主要的因素有高温、高压、紫外线照射等物理因素,有机溶剂、强酸、强碱等化学因素。

七、酶的活性:
即酶的催化效率,影响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pH 。

酶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状态要受温度和pH 的影响。

另外还有酶的浓度、底物浓度、生成物浓度、酶抑制剂和激活剂(许多小分子物质、离子对酶的催化作用有促进或抑制作用)等。

1、温度对酶的影响是:在较低温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也逐渐提高,达到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能力最高,但高于最适温度后酶的催化能力会迅速下降,最后完全失去催化能力,其原因是低温不破坏蛋白质的分子结构,高温会导致蛋白质分子发生热变性,而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如下图A 曲线所示,所以在最适温度两侧的曲线是不对称的。

从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关系图上可以看到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温度↑,速率↑。

另一方面最适温度以后,温度↑,速率↓。

当然,不同的酶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大部分酶在60℃以上变性,但也有少数淀粉酶能耐受较高温度,如细菌淀粉酶在93℃下活力最高,从麦芽里提出的淀粉酶(α-淀粉酶)在70℃条件仍然具有活性。

2、pH 对酶的影响是:酶催化能力的发挥有一个最适pH ,在低于最适pH 时,随着pH 的升高,酶的催化能力也相应升高,高于最适pH 时,随着pH 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下降,在最适pH 两侧的曲线基本是对称的,如下图B 曲线所示。

大多数酶的最适pH 为7.35~7.45,但胃蛋白酶的最适pH 却约为1.5~2.2。

3、酶的催化能力与时间也有关系:即使在最适温度和pH 的条件下,酶的催化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酶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发生钝化现象,即催化能力开始下降,最后失去催化能力,因为任何蛋白质分子都有一定的寿命,如下图C 曲线所示。

这些严重钝化或失去催化能力的酶在细胞中水解酶的作用下会被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可以再度合成蛋白质。

4、酶促反应的速率与底物的浓度也有关系:在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也就不再增加了,原因是酶饱和了,如下图D 曲线所示。

5、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底物足够,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它不利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相关关系。

如下图E 曲线所示。

八、相关实验
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 3+
的催化效率
(1)实验原理:新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和Fe 3+
都能催化H 2O 2分解放出O 2。

经计算,质量分数为3.5%的FeCl 3
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相比,每滴FeCl 3溶液中的Fe 3+
数,大
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2)方法步骤:
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注意】本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作鉴定试剂,因为使用斐林试剂需要水浴煮沸,3号试管是低温处理,酶没有失活,加入斐林试剂后,在由0~100℃加热过程中,淀粉酶会恢复活性,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等还原性糖,也生成了砖红色沉淀,无法说明低温是否对酶活性有影响。

3、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注意】本实验不能用碘液作鉴定试剂,因为I2不能长时间留在碱液中,I2会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很快生成NaI(碘化钠)和NaIO(次碘酸钠),使I2与淀粉生成蓝紫色络合物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影响实验的观察效果。

溶酶体的膜为什么不会被自己的酶水解呢?
【解析】关于溶酶体不消化自己的原因可能是:①原先其中的酶是以酶原形式存在,底物进入后才被激活,这可能与胃蛋白酶不消化胃壁相似;②溶酶体膜蛋白经过修饰,不能被自己的酶识别。

至于蛋白酶不分解自己,可以用修饰来解释,它不能与自己结合,当它钝化后,结构变化,则可以被新的蛋白酶识别而分解。

“酶”专题知识精选练习题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结论有()
①只有活细胞才能产生酶②部分从食物中获得,部分在体内转化
③酶都是蛋白质④酶具有多种代谢功能
⑤产生酶的细胞都有分泌功能⑥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A.4个B.3个C.2个D.1个
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下列关于酶的论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②酶的活性与pH有关
③酶的催化效率很高④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⑤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⑥温度过高和偏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相同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③ D.②③⑥
3.20世纪8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切赫和奥特曼研究并发现了RNA的催化功能,并由此获得1989年诺贝尔奖。

下列叙述正确是()A.酶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 B.RNA虽具有催化功能但不能叫酶
C.RNA催化功能的发现说明酶不一定具有专一性 D.酶都是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4.1981年,美国科学家切赫和他的同事在研究四膜虫的rRNA前体加工除去内含子时发现,内含子剪接反应是在仅有RNA没有任何蛋白质的情况下完成的。

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
A.该反应不需要酶的催化B.rRNA具有酶的特性 C.所有蛋白质和RNA都是酶 D.有的DNA也可能是酶
5.在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6.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激素的作用与酶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B.激素和酶的合成都与机体中的基因有关
C.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 D.激素一般不会调节新陈代谢的速率
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 B.酶和基因都是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些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的 D.只要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有相应的酶
8.下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

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9.下列说法是根据图形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则c代表细菌,d代表原核生物
B.图乙中a、b、c3个圆圈可依次代表酶、激素、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C.若丙中5个圆示意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人躯体能量关系时,则a、b依次代表的是植物和动物
D.若丁中a和b代表应激性和反射这两个概念,则a表示应激性,b表示反射
10.下列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的共同作用才能形成的物质是()
A.呼吸酶 B.唾液淀粉酶 C.转氨酶 D.[H]
11.经测定,胰腺细胞中酶原颗粒(无活性酶)可达到胰腺细胞自身蛋白质总量的40%,由此可以推测细胞内哪种物质的数量比一般细胞多()
A.mRNA B.DNA C.基因 D.染色体
1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13.通常正常动物细胞中不具有的酶是()
A.复制DNA所需的酶 B.转录合成RNA所需的酶 C.翻译合成蛋白质所需的酶 D.逆转录合成DNA所需的酶
14.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唾液淀粉酶可与淀粉结合,使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B.D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一种RNA限制酶可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 D.胰蛋白酶作用于离体、剪碎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15.在生物工程中需用到多种工具酶,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
A.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B.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D.DNA连接酶可用于DNA片段的拼接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B.一种密码子一定能决定一种氨基酸
C.一种基因型的生物一定只能表现出一种表现型 D.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相应的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17.有工厂利用酶将废弃动植物油脂与甲醇等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最适用于该过程的酶是()
A.胆碱酚酶B.固醇酶 C.脂肪酶 D.磷脂酶
18.在人体内,下面哪一组物质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A.胰岛素和胰蛋白酶 B.甲状腺激素和呼吸酶 C.孕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D.生长激素和淀粉酶
19.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 B.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活化能 D.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自由能20.下列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正确的图解是()
21.人类的TSD病是由于某种酶的合成受抑制引起的,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脂质的分解和转化。

病人的基因型是aa,下列哪项可解释Aa的个体可以像AA的个体哪样健康的生活。

()
A.Aa的个体细胞内,基因A可以阻止基因a的突变 B.Aa的个体细胞内,基因A诱导a的突变
C.Aa的人体内,脑细胞中脂质的分解和转化由另一种酶催化 D.Aa的人体内所产生的此种酶已足够催化脂质的分解和转化22.某种酶是由419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

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做出5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的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请分析该酶具有活性的部分最可能是下列哪一片段?()
A.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B.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
C.第44号氨基酸到第196号氨基酸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
23.某人做酶的专一性实验时,用了放置很久的蔗糖,结果,此对照试管加入斐林试剂后,出现了砖红色沉淀,分析原因正确是()
A.蔗糖是还原性糖 B.蔗糖被淀粉酶分解成可溶性还原性糖 C.斐林试剂失效 D.蔗糖放久了,被微生物分解成还原性糖24.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

同样条件下α—淀粉酶在35℃时的催化效率不如唾液淀粉酶高。

该同学想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究实验,下列哪一项探究课题最合理()
A.温度对α一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pH对α一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C.淀粉对α一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α一淀粉酶的浓度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25.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A点时温度升高10℃,则反应速率加快
B.若在A点时温度升高10℃,则反应速率降低
C.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不会改变
D.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反而会减慢
26.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由图可知()
①有多种酶参与②最适合pH是7 ③最适温度是40℃
④50℃时酶逐渐失活⑤0℃时酶逐渐失活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27.(多选)某同学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实验如下表。

下列评价中合理的是()
A.缺少正常pH(中性)的对照组B.新鲜唾液没有作稀释
C.检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D.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不合理
28.几位同学在探索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其中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②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1mL
③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 ④分别置于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
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现象⑥将试管中溶液的pH分别调到3、7、11,保持5min
A.①④②③⑤ B.①⑥④②⑤ C.①②⑥③⑤ D.②⑥①③⑤
29.右图所示为某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A.三个处理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
B.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制剂的量不同
C.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D.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
30.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凝血酶原的最适pH与曲线C相同 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
C.曲线B与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 D.曲线A上的b点表示该酶的催化活性最大
31.下列选项符合右图所示含义的是()
A.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动性逐渐降低 B.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温度从0→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D.该酶的最适pH为7
32.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图②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的变化示意曲线
C .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 3+
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D .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33.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酶促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产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
B .Ⅱ和Ⅰ比较,酶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温度低,酶活性降低
C .AB 段影响酶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酶浓度
D .若想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至少应设计3种不同的温度 34.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

根据结果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物质是淀粉酶抑制剂
B .此种淀粉酶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
C .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作用速率比在碱性中的快
D .此种淀粉酶在作用35min 后便会失去活性
35.下图表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mol 谷氨酸分解为1mol 氨基丁酸和1molCO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曲线1表示的肯定是谷氨酸的浓度变化
B .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20分钟时完全分解
C .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
D .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
36.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

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①、实验②都能 D .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37.下表中各选项正确的是 ( )
实验1
实验2
蛋白液 蛋白块 1
2
3
4
38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9.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试分析:
(1)酶促反应的速率可以用来表示。

(2)Ⅱ和Ⅰ相比较,酶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

(3)AB段和BC段影响酶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和。

(4)若想探究酶的最适pH,至少应设计种不同的pH。

40.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

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下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二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
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颜色较深的原因是;
不变色的试管是,不变色的原因是。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二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均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

41.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催化效率受温度、酸碱度和激活剂等因素的影响,已知Na+对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

为了验证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

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下列实验思路是否能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再写出你的没计思路。

(1)第一位同学: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向甲试管加入适量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的盐酸,向乙试管加入等量的自来水,然后同时向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稀释唾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观察比较哪支试管里蓝色较快褪色。

(2)第二位同学: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向甲试管加入适量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的盐酸,向乙试管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然后同时向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稀释唾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观察比较哪支试管里蓝色较快褪色。

(3)第三位同学: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向甲试管加入适量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的NaCl,向乙试管加入等量的自来水,然后同时向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稀释唾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观察比较哪支试管里蓝色较快褪色。

(4)你的实验设计思路:
“携手·二轮复习”“酶”专题知识精选练习题答案
1—5、DAABB6—10、DCCAB11—15、ACDDC 16—20、DCBBC
21—25、DCDAB 26—30、C AD DDA 31—35、BDCBC36—38、BDA
39.(1)底物消失所需的时间(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2)温度低,酶活性降低(3)底物浓度酶浓度(4)3
40.(1)A和C
C 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
E 酶失活
(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
41.(1)不能。

因为物质的量的浓度为O.01 mol·L-1的盐酸和自来水中均含有氯离子,且两试管溶液的pH不同,不能形成对照。

(2)不能。

因为两试管中溶液的pH不同,不能形成对照。

(3)不能。

因为两试管中均含有氯离子,且两试管溶液的pH不同,不能形成对照。

(4)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人等量的淀粉糊,向甲试管加入适量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的NaCl,向乙试管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然后同时向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稀释唾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观察比较哪支试管里蓝色较快褪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