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手术中的面神经定位(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名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诉:右耳间断流脓伴听力下降3月余现病史: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外耳道流液,开始为脓血性液体,听力未受影响;于当地医院拟“中耳炎”给予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
近期耳道流脓伴有异味,耳闷耳痛听力较对侧下降;为求进一步来院就诊,门诊查体后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收入我科,病程中无头部外伤史,无耳部手术史,无明显眩晕、恶心、呕吐症状,无低热盗汗,无张口困难,无面部活动不对成表现,饮食、大小便无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先天性疾病病史,无肝炎,无结核,无伤寒等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无外伤、无中毒及无手术史。
个人史:于原籍,未去过疫区,无放射性工作环境接触史。
家族史:否认有明确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神经系统: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
专科检查:耳部检查:双耳对称,右侧外耳道可见脓性分泌物及少许干痂,鼓膜紧张部大穿孔,边界不清,粗听力稍下降。
左侧鼓膜无充血、肿胀、膨出、内陷、疤痕及钙质沉着等。
乳突部无红肿、压痛、瘘管及疤痕。
鼻部检查:外鼻无畸形,皮肤无红肿,双侧上颌窦、筛窦区、额窦底壁无红肿及压痛。
鼻前庭无红肿,鼻毛无脱落。
鼻腔未见新生物及粘脓性分泌物,下鼻甲稍肥大,鼻中隔轻度不规则偏曲。
咽喉部检查:咽部粘膜稍红;扁桃体无红肿,表面无分泌物。
咽后壁粘膜稍充血,有少许淋巴滤泡增生。
间接喉镜检查:见舌根淋巴组织增生,会厌、杓状隆突及杓间区无红肿,梨状窝无积液,两室带无肥厚,两声带黏膜光滑,声带运动好。
颈部检查:颈软无压痛,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本院听力检查:混合型听力损伤。
颞骨高分辨CT示:符合中耳炎表现。
诊断依据:1.中年患者,慢性病程,“右耳间断流脓伴听力下降3月余”主诉入院。
2.专科查体:耳部检查:双耳对称,右侧外耳道可见脓性分泌物及少许干痂,鼓膜紧张部大穿孔,边界不清,粗听力稍下降。
CT内耳面神经解剖
内耳 (internal ear)
埋于颞骨岩部骨质内,介于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由骨 迷路和膜迷路构成。
骨迷路由致密骨质围成,是位于颞骨岩部内曲折而不规则 的骨性隧道。
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的一封闭的膜性囊。内充满内淋巴 液,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的腔隙内被外淋巴液填充,且内、 外淋巴液互不相通。
一、骨迷路 (bony labyrinth):
沿颞骨岩部长轴排列,由后外上至前内下共分为三部即:
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1、骨半规管 (bony semicircular canals) :
为三个"c"字形的骨性管道,分前骨半规管(上)、后 骨半规管和外骨半规管(水平),三者互相垂直排列。每 个骨半规管有两个骨脚,较细的一端为单骨脚,粗的为壶 腹骨脚。前、后骨半规管的单骨脚合为总骨脚,故三个骨 半规管以五个孔开口于前庭。
声波经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 2.骨传导
主要途径是颅骨振动直接传入内耳。
内耳道 (internal acoustic meatus):
位于颞骨岩部后面中部,自内耳门到内耳道底,长约 10mm,内有前庭蜗神经、面神经和迷走神经穿行。
C T 影像
内听道、迷路、听小骨及面神经三维融合像
内耳的功能
(1) 维持机体平衡。
(2) 对声音接受后分析加工→将声音转变为神经冲动,将信息传 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中耳手术中的面神经定位(2)
·6·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年 1月第 41卷第 1期 Chin J O 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January 2006, Vol 41, No. 1
一些简便易行的解剖标识 ,并在面神经减压手术的 临床实践中证明可行 。
资料和方法
一 、颞骨解剖 44具颞骨 ,左右各半 ,标本来源于复旦大学上
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在 Zeiss显微镜 (德国 )下用 手术电钻进行解剖 。
解剖方法 : 22 耳完壁式 ( canal wall up )乳突轮 廓化 , 22 耳开放式 ( canal wall down ) 乳突轮廓化 。 轮廓面乳突段和外膝部面神经管 ,开放面神经水平 段 、外膝部和乳突段骨管 ,暴露膝状神经节和迷路段 面神经 。
根据颞骨解剖和面神经减压术的观察 ,面神图 1) 11面神经乳突段前缘的定位 (砧骨短突标志 ) : 以砧骨短突上缘作一延长的弧线到二腹肌嵴前缘 , 面神经垂直段前缘相当于该弧线 。弧线的最后缘点 距鼓环最后点约 3 mm ,后鼓室入路经面神经 - 鼓索 三角进入面隐窝 ,最大有 3 mm 的空间操作 。在充 分磨薄的外耳道后壁条件下 , 2 ~215 mm 的间距比 较安全 1 21面神经乳突段后缘定位 (水平半规管标志 ) : 将自然显露的水平半规管隆起分为 3份 ,在中后 1 /3 交界处作垂直线 ,该垂线可作为面神经乳突段最后 缘的定位 。图 1为面神经减压手术时 ,所见面神经 垂直段和水平半规管及砧骨短突之间的关系 。 3. 面神经的深度 : 106例面神经中 98例面神经 垂直段与水平半规管基本在同一平面 ,或深于水平 半规管 2~3 mm , 8 例高于水平半规管 ,但不超出 2 ~3 mm。62例近茎乳孔部位深于近水平半规管部 位 。44例高于水平半规管 。
面神经解剖及手术中定位课件
面神经锥段
水平段面神经从水平面 转向垂直面进入乳突, 弯曲形成一约95º~125º 向前张开的角,转折膝 部长2~4 mm
面神经锥段(面神经管第2膝)位于砧骨窝下方,鼓窦底、 外半规管与后半规管内侧之间 在乳突手术时,位于鼓窦底的砧骨短脚和砧骨窝是面神经 管第2膝的可靠标志
面神经隐窝
又名锥隆起上隐窝 内侧面为面神经垂直段开始,外侧为鼓索神经与鼓环, 上界为砧骨窝,下方为鼓索隆起与锥隆起间骨质为鼓 索嵴,后壁为乳突前壁一部分 该窝平均深2.5 mm,宽1~2 mm,高0.5~1.0 mm
面神经纤维的组成:副交感纤维
面神经内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来源于上涎核, 出脑干后并入中间神经,在膝状神经节内与 运动神经纤维混合 其支配舌下腺及颌下腺的神经纤维伴随鼓索 神经,最后经鼓索神经及舌神经至舌下腺及 颌下腺 分布至泪腺的副交感神经离开膝状神经节后, 形成岩大浅神经,与来自颈内动脉交感神经 丛的岩深神经合成翼管神经,经翼管到达蝶 腭神经节,节后纤维分布到泪腺和鼻腔黏膜
面神经自膝神经节至鼓室后壁的锥隆起长约11mm, 自锥隆起至茎乳孔长16mm,两段全长27mm
自茎乳孔经鼓室内壁直 达膝神经节全长距离则 为22mm,较面神经原 路线短5mm 若面神经在颞骨内缺损 在3mm之内,可以改 道直接缝合,并无张力。 否则须施行神经移植术
THANKS!
运动纤维司面部表情肌的运动 味觉纤维及感觉纤维:延髓孤 束核-膝状神经节-鼓索神经舌前2/3味觉,耳道后壁感觉 脑桥上涎核-副交感内脏运动 纤维:
1. 岩浅大、翼管神经-蝶腭神经
节-泪腺、鼻腔黏膜腺体
2. 鼓索神经-下颌神经节-颌下腺、
舌下腺
面神经 运动神经核
面神经运动神经核位于桥脑下部, 包括上核和下核
面神经的应用解剖
• ((17)运)乳动神突经核段上段
• •
((又32))运小称动脑神脑垂经桥直核角段段段;自鼓室后壁锥隆起
• (高4)内度耳道向段下达茎乳孔。此段部位较
• •
((深65))迷鼓,路室段段在成人距乳突表面大多超过
• •
((278))c乳颌m突骨段外o段
(8)颌骨外段
•面(1)神运动经神经出核茎上段乳孔后,在茎突的外 ••侧((32))向运小动脑外神脑经桥、核角前段段 走行进入腮腺。主干 •在(4)腮内耳腺道段内分为上支与下支,二者 ••弧((65))形迷鼓路室绕段段 过腮腺脚部后又分为5支; •各(7)分乳突支段 间的纤维相互吻合,最后 •分(8)布颌骨于外段面部表情肌群。
其余由血管和结缔组织所充填。
走行于颞骨内,长约3.5cm,
(1)运动神经核上段 •起(1)自运动额神经叶核中上段央前回下端的面神经皮 ••层((32))中运小动脑枢神脑经桥,核角下段段 达脑桥下部的面神经运 •动(4)核内耳。道段 ••(((265)))迷鼓运路室动段段 神经核段 •面(7)神乳突经段 根在脑桥中离开面神经核后, •绕(8)过颌骨外外段展神经核至脑桥下缘穿出。
室后壁骨管,垂直向下出茎乳孔;
面神经的纤维和核
•
面于神经软是组混合织性神内经向,分前运动上和转感觉1两0部5分°,进由三入个神经 核腮组成腺: ,再分上下两主干,又分5
• •
((12支))运涎,动上核核形如鹅掌,呈扇形向前分布
• (3于)弧同束核侧面部各个肌层内。
面神经的血面管神供经应的来血源管 于颈动脉 • 面和神椎经的动血管脉供系应来。源于膝颈状动脉神和椎经动节脉系、。乳突 • 鼓段室、段侧鼓支循室环段比乳内突段耳丰后富,动故愈脉合的能力茎也较段强动。
面神经解剖
面神经发表者:王耀文6361人已访问收藏面神经(图16-22)自小脑中脚下缘出脑后,进入内耳门,穿过内耳道底入面神经管,出茎乳孔向前进入腮腺,面神经在腮腺内交织组成腮腺丛,自腮腺边缘呈辐射样发出5条分支,支配面部表情肌。
根据解剖部位由上而下,依次有以下分支。
(一)颞支常为2支,经下颌骨髁状突的浅面或前缘,从腮腺上缘外出至SMAS下,越过颧弓后段的浅面行向前上,分布于额肌与眼轮匝肌。
该支受损引起同侧额纹消失。
(二)颟支多为2~3支,在耳屏前3.0cm左右,经腮腺上缘和前缘穿出,上部分支较细,越过颧骨分布于上、下睑的眼轮匝肌;其下支较粗,循颧弓下方及面横动脉之下平行向前,分布于颧肌及上唇方肌深面。
颧支损伤可造成睑裂闭合不全。
(三)颊支常为3~5支。
距耳垂沟约5.o~5.5cm,自腮腺前缘穿出,位于嚼肌筋膜的深面,与腮腺导管平行向口角。
颊支位于腮腺导管上方者为上颊支,一般较粗,位置恒定,其体表投影约位于耳屏间切迹与鼻翼下缘连线的上方;位于腮腺导管下方者为下颊支,在口角平面或稍上方向前走行。
因此,腮腺导管可以作为寻找面神经颊支的重要标志(如图中的7为腮腺导管,在7的上、下各有一个3为面神经颊支)。
颊支分布于颊肌、口轮匝肌、笑肌、上唇方肌等。
上、下颊支在行程中常相互吻合成网,如术中不慎将部分颊支损伤,其他分支有一定代偿作用。
(四)下领缘支下颌缘支出腮腺后,在咬肌筋膜深面沿下颌缘走行,在咬肌前缘横跨面动脉向前进入下唇诸肌。
因此,游离咬肌表面的SMAS时,只要紧贴颈阔肌深面分离,不破坏咬肌筋膜,不会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
但到了咬肌前缘,应终止操作。
如果手术损伤了下颌缘支,会引起下唇诸肌瘫痪,出现口角歪斜。
(一)面神经的组成及其走行方向面神经由两根组成,于脑桥下缘出脑,两根神经之中较大者为运动根,小者为感觉根,两根经过内耳道时合并。
在颞骨岩部,面神经居于弯曲的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管起于内耳道的底部,开口于茎乳孔。
面神经主干是指面神经出茎乳孔至面神经分叉处的一段。
面神经简介
面神经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面神经的应用解剖•5面神经损伤o 5.1面神经在颞骨段的变异o 5.2面神经颞骨内段的标志o 5.3面神经 *** 原因及术式和手术时间的选择o 5.4面神经损伤程度,按病理分为三度o 5.5面神经 *** 定位诊断及功能检查1拼音miàn shén jīng2英文参考facial nerve3概述面神经(facial nerve)是第七对脑神经,属于混合神经。
在脑桥和延髓之间出脑,穿过颅底的骨管出颅后转向前,穿过腮腺交织成丛,再发出数支放射分布于面部表情肌。
面神经由粗大的运动根和细小的中间神经(感觉根)组成。
面神经鼓索、翼腭神经节与耳神经节面神经包含3种主要纤维成分:躯体传出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中下部,其轴突支配表情肌的运动;内脏传出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泌涎核,位于脑桥下部网状结构内,属副交感节前纤维,节后纤维布于泪腺、颌下腺、舌下腺及鼻腭粘膜腺,为控制腺体分泌的神经;内脏传入纤维(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味觉纤维)的胞 *** 于膝神经节(geniculate ganglion)内,周围突布于舌前2/3处及腭部的味蕾,中枢突止于孤束核。
此外,面神经可能含有少量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耳部皮肤的躯体感觉和表情肌的本体感觉。
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一个是较大的运动根,另一个是较小的中间神经(感觉和副交感纤维),自小脑中脚下缘出脑后进入内耳门,两根合成一干,穿过内耳道底进入面神经管,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
在面神经管始部有膨大的膝神经节。
(一)在面神经管内的分支1.鼓索chorda tympani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6mm处发出,行向前上进人鼓室,然后穿巖鼓裂出鼓室,至颞下窝,行向前下并入舌神经。
鼓索含有二种纤维:味觉纤维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司味觉;副交感纤维进入下颌神经节,在节内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支配腺体分泌。
面神经应用解剖及手术中定位
面神经内耳道段
面神经从内耳门到内耳道底而进入面神经骨管 中为内耳道段,长约7~8 mm,与中间神经合并 成一神经干
面神经位于内耳道垂直嵴(bill bar)前及横嵴前 上部(穿入面神经管),其下方为蜗神经,后 方为前庭神经
面神经 迷路段
面神经在内听道底行向外侧面微斜向前,界于前庭与耳蜗之 间到达膝状神经节,该段称为迷路段。为最短的一段,仅 3~4 mm
分布至泪腺的副交感神经离开膝状神经节后, 形成岩大浅神经,与来自颈内动脉交感神经 丛的岩深神经合成翼管神经,经翼管到达蝶 腭神经节,节后纤维分布到泪腺和鼻腔黏膜
面神经纤维的组成:运动纤维
面神经运动核发出的纤维, 首先呈弓形,绕过外展神 经核(拐弯处称面神经内 膝),于桥脑下缘出脑干
向外并略向前越过桥小脑 角,与前庭-耳蜗神经及 中间神经伴行
面神经的行程
1—脑桥小脑角段 2—内听道段 3—迷路段 4—膝神经节 5—水平段 6—垂直段 7—颞骨外段 8—茎乳孔 9—面神经管入口 10—内听道口 11—脑桥
面神经的行程与颞骨内结构的关系
面神经桥脑小脑角段
面神经运动核发出的纤维, 绕过外展神经核于桥脑下缘 出脑干
面神经离脑桥下缘橄榄体和 小脑间的隐窝行至内耳门为 桥脑小脑角段,长约12~14mm
面神经应用解剖及手术中定位
面神经应用解剖
面神经是人体内居于骨管中最长的神经,其穿行骨管 约3.1~3.3 cm,是最易遭受损伤的神经
从大脑皮质的中央前回到面神经末梢之间任何部位的 外伤、肿瘤、炎症、病毒感染及颞骨手术损伤等原因 均能引起面神经的部分或完全麻痹
面神经应用解剖
大多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由颞骨内病变所引起 中耳、内耳及桥小脑角的手术都有可能涉及到面神
鼓室成形术
⑶外耳道切开完成鼓耳道皮瓣:作外耳 道后壁内外双切口 ⑷完成乳突上鼓室切除与轮廓化形成一 碟形乳突腔
①手术步骤: 暴露颞线、乳突、外耳道后壁、道上 三角,沿颞线、外耳道后壁,乳突尖和 乙状窦完成乳突骨皮质切除,形成乙状 窦、脑板、窦脑膜角、面神经垂直段、 二腹肌嵴轮廓化(骨骼化)的喋形乳突 腔,沿窦脑膜角向前必达鼓窦。
第三步: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手术 Combined approach tympanoplasty(Canal walluptechniqueor Closed technique) 解 剖 第 四 步 : 开 放 式 鼓 室 成 形 手 术 Open technique tympanoplasty(Canal wall-down technique) 解剖
2.围术期处理
1) 围术期的概念:中耳疾病诊断确 立之后,准备进行中耳显微手术时起, 至此次手术相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 一段时期。
2) 术前听力学评估:包括音叉、电 测听、言语识别率测试、贴补试验或蜗 窗堵塞试验及声阻抗检查。
3) 中耳病变程度的评估:仔细检查 鼓膜穿孔大小、部位、鼓室粘膜情况, 必要时用手术显微镜或中耳窥镜进行观 察。注意鼓室粘膜是否有鳞状上皮化生、 增厚、纤维化等,观察锤骨柄和砧镫关 节暴露情况,是否有鳞状上皮长入。
㈢吸引器使用要点
1. 电钻切除过程中要有足够的冲洗,清 除骨粉避免阻碍视野和钻头刀刃,冷却 组织避免重要组织热伤;
2 . 吸引头应围绕钻头周围,在接近重 要结构时,可将吸引头放置在钻头和重 要结构之间,以防失控钻头直接损伤重 要结构。
㈣显微镜使用要点:
1.大部分骨质切除工作可在低倍放大 下完成; 2. 光源亮度和放大倍数调节适度, 避免视觉疲劳;
面神经解剖
面神经发表者:王耀文6361 人已访问收藏面神经(图16-22)自小脑中脚下缘出脑后,进入内耳门,穿过内耳道底入面神经管,出茎乳孔向前进入腮腺,面神经在腮腺内交织组成腮腺丛,自腮腺边缘呈辐射样发出 5 条分支,支配面部表情肌。
根据解剖部位由上而下,依次有以下分支。
(一)颞支常为 2 支,经下颌骨髁状突的浅面或前缘,从腮腺上缘外出至SMAS 下,越过颧弓后段的浅面行向前上,分布于额肌与眼轮匝肌。
该支受损引起同侧额纹消失。
(二)颟支多为2~3 支,在耳屏前 3.0cm 左右,经腮腺上缘和前缘穿出,上部分支较细,越过颧骨分布于上、下睑的眼轮匝肌;其下支较粗,循颧弓下方及面横动脉之下平行向前,分布于颧肌及上唇方肌深面。
颧支损伤可造成睑裂闭合不全。
(三)颊支常为3~5支。
距耳垂沟约 5.o~5.5cm ,自腮腺前缘穿出,位于嚼肌筋膜的深面,与腮腺导管平行向口角。
颊支位于腮腺导管上方者为上颊支,一般较粗,位置恒定,其体表投影约位于耳屏间切迹与鼻翼下缘连线的上方;位于腮腺导管下方者为下颊支,在口角平面或稍上方向前走行。
因此,腮腺导管可以作为寻找面神经颊支的重要标志(如图中的7 为腮腺导管,在7 的上、下各有一个 3 为面神经颊支)。
颊支分布于颊肌、口轮匝肌、笑肌、上唇方肌等。
上、下颊支在行程中常相互吻合成网,如术中不慎将部分颊支损伤,其他分支有一定代偿作用。
(四)下领缘支下颌缘支出腮腺后,在咬肌筋膜深面沿下颌缘走行,在咬肌前缘横跨面动脉向前进入下唇诸肌。
因此,游离咬肌表面的SMAS 时,只要紧贴颈阔肌深面分离,不破坏咬肌筋膜,不会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
但到了咬肌前缘,应终止操作。
如果手术损伤了下颌缘支,会引起下唇诸肌瘫痪,出现口角歪斜。
(一)面神经的组成及其走行方向面神经由两根组成,于脑桥下缘出脑,两根神经之中较大者为运动根,小者为感觉根,两根经过内耳道时合并。
在颞骨岩部,面神经居于弯曲的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管起于内耳道的底部,开口于茎乳孔。
面神经的分布与保护
面神经的分布与保护关于面神经,带你一文读懂。
作者|胡永珍来源|神经外科医生胡永珍面神经(第Ⅶ对脑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包含4种纤维成分即特殊内脏运动、一般内脏运动、特殊内脏感觉和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其中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自桥脑下部(脑桥被盖部)的面神经核,主要支配面肌的运动,该纤维成分即构成面神经的颅外段。
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后,主干进入腮腺实质深浅两部之间,在腮腺内分支形成腮腺内丛,出腮腺后发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由于其结构复杂、临床意义重要,所以很早就,解剖界的重视。
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一是较大的运动根自脑桥小脑角区,脑桥延髓沟外侧部出脑;一是较小的混合根,称中间神经自运动根的外侧出脑,两根进入内耳门合成一干,穿内耳道底进入与中耳鼓室相邻的面神经管,先水平走行,后垂直下行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
在面神经管内有膨大的膝神经节。
1面神经管内的分支1.鼓索在面神经出茎乳孔上方约6mm处发出,向前上行进入鼓室,继而穿岩鼓裂出鼓室至颞下窝,行向前下,并入三叉神经的分支舌神经中,并随其走行分布。
鼓索含两种纤维:味觉纤维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传导味觉冲动;副交感纤维进入舌神经下方的下颌下神经节,换元后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支配腺体分泌。
2.岩大神经也称岩浅大神经,含有副交感的分泌纤维,自膝神经节处分出后,经颞岩部前面的岩大神经裂孔穿出前行,穿破裂孔至颅底,与来自颈内动脉交感丛的岩深神经合成翼管神经,穿翼管前行至翼腭窝,进入翼腭神经节,副交感纤维在此节换元后,随神经节的一些分支及三叉神经的分支到达泪腺、腭及鼻粘膜的腺体,支配其分泌。
3.镫骨肌神经支配鼓室内的镫骨肌。
2颅外分支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3小支,支配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
面神经主干前行进入腮腺实质,在腺内分支组成腮腺内丛,由丛发分支至腮腺前缘,呈辐射状穿出,分布于面部诸表情肌,具体分支如下:1.颞支常为3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等。
面神经麻痹的诊断[耳显微外科2007版(四十五)]
面神经麻痹的诊断[耳显微外科2007版(四十五)]王正敏【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5(015)002【总页数】3页(P146-148)【作者】王正敏【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上海200031【正文语种】中文面神经麻痹时,出现提额、皱眉、加深鼻唇沟、噘嘴和露齿等动作的困难。
静态时患侧额纹不明显,眉毛和上睑下垂,鼻唇沟浅平,嘴角低垂,鼻嘴因肌张力弱被拉向健侧。
闭目时睑裂不能闭合,可见到眼球向上翻动(Bell现象)。
核上性面瘫因患侧核上部分交叉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运动多正常;患侧面部情感运动存在;由于舌和表情肌的皮质中枢和下行通路并置,可有舌运动麻痹;患侧味觉、泪液和唾液分泌功能不受中央前回控制仍保持正常。
以上数点可作为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瘫的鉴别诊断。
Bell面瘫虽然最常见,但它的诊断却是排他性的,必须排除外伤、感染和新生物等病因。
在作定位和电诊断以前,应作耳、头颈和脑神经等常规检查。
时间是急性面瘫治疗的关键,要赶在面神经损害变为不可逆性之前做出判断,电诊断的目的在此。
当前用于面神经颅内和颞内段的电诊断试验有Lauman-Jongkees 神经兴奋性试验(nerve excitability test, NET)、May最大刺激试验(maximalstimulation test,MST)和Esslen-Fisch神经电流描记术(electroneu-ronography, ENoG)。
2.1 神经兴奋性试验应用恒流电刺激器,最大输出20 mA,刺激电极放在神经诸分支上的皮肤表面。
电流时程为0.3 ms,矩形(方)波,试验时提高刺激强度至肉眼能察知的最小肌肉收缩为止。
分别刺激双侧,比较每侧所需电流强度。
Lauman-Jongkees认为病起3周内差值≥3.5 mA,表明愈后不佳。
<3.5 mA,则神经功能失常是可逆的。
但是以3.5 mA为标准,有高达15%的患者仍能完全恢复,而这些患者手术减压乃是不必要的。
耳鼻咽喉科学(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耳鼻咽喉科学(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下面结构中不属于膜迷路的是A.椭圆囊B.球囊C.部分硬脑膜D.膜蜗管E.膜半规管正确答案:C2.螺旋器中听毛细胞的营养来自于A.内淋B.外淋巴C.Corti淋巴D.三者都有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3.面神经不含有以下哪种神经纤维A.运动神经纤维B.感觉神经纤维C.交感神经纤维D.副交感神经纤维E.味觉神经纤维正确答案:C4.不是面神经的颞骨内分支的是A.岩浅大神经B.岩深神经C.鼓索神经D.镫骨肌支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5.不是面神经的颞骨外段的是A.面神经颞支B.面神经颧支C.面神经下颌缘支D.面神经颊支E.面神经镫骨肌支正确答案:E6.不是鼓室内壁结构的是A.鼓岬B.锥隆起C.前庭窗D.蜗窗E.匙突正确答案:B7.颞骨不包括下列哪一样结构A.中耳B.内耳C.外耳道骨部D.内耳道E.颧根正确答案:E8.鼓窦入口位于鼓室的部位是A.前壁B.上壁C.下壁D.后壁E.内壁正确答案:D9.关于骨蜗管内管腔说法正确的是A.上方为前庭阶,中间为鼓阶,下方为膜蜗管B.上方为前庭阶,中间为膜蜗管,下方为鼓阶C.上方为鼓阶,中间为前庭阶,下方为膜蜗管D.上方为膜蜗管,中间为鼓阶,下方为前庭阶E.上方为鼓阶,中间为膜蜗管,下方为前庭阶正确答案:B10.关于膜迷路说法错误的是A.膜迷路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膜蜗管,各部相互连通B.膜迷路由膜管和膜囊组成C.椭圆囊前壁内侧有椭圆球囊管J连接球囊和椭圆囊D.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构造相同,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构成E.膜半规管借5孔与椭圆囊相通正确答案:C11.关于螺旋器(Corti器)说法错误的是A.Corti器位于基底膜上B.Corti器由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和盖膜组成C.Corti淋巴液与内淋巴液性质相仿D.Corti器听毛细胞的营养主要来自Corti淋巴液E.内隧道、外隧道、内螺旋沟与Neul间隙中充满Corti淋巴液正确答案:C12.不含Corti淋巴液的结构为A.内螺旋沟B.内隧道C.Neul间隙D.内淋巴管E.外隧道正确答案:D13.主司舌前2/3味觉的面神经分支是A.岩浅大神经B.岩浅小神经C.镫骨肌支D.鼓索神经E.颞支正确答案:D14.面神经镫骨肌支的作用是A.可通过镫骨肌反射判断耳聋性质和面神经病变部位B.主司泪腺分泌C.主司舌前2/3味觉D.控制面部肌肉的运动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5.中耳手术中最易损伤的面神经部位是A.内耳道段B.迷路段C.鼓室段D.乳突段E.颞骨外段正确答案:C16.以下不由面神经运动神经纤维支配的是A.提上睑肌B.颊肌C.镫骨肌D.茎突舌骨肌E.二腹肌正确答案:A17.乳突气化分型包含A.气化型B.板障型C.硬化型D.混合型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8.关于鼓窦说法错误的是A.为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B.前经鼓窦入口与中鼓室相通C.后下通乳突气房D.上以鼓窦天盖与颅中窝相隔E.外侧为乳突皮质正确答案:B19.关于半规管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前庭后上方B.包含外、前、后三个半规管C.每个半规管两端均开口于前庭,其一端膨大名壶腹D.两侧外半规管在同一平面,一侧前半规管与对侧后半规管所在平面互相平行E.膜半规管附着于骨半规管外侧壁,借6孔与椭圆囊相通正确答案:E20.以下不属于鼓膜表面标志的是A.匙突B.锤骨短突C.光锥D.锤骨柄E.脐部正确答案:A21.鼓室隔分隔的结构是A.中下鼓室B.中上鼓室C.前后鼓室D.中后鼓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2.关于移动式骨导,下述表达错误的是A.又称为惰性骨导B.>1000Hz声波的骨导主要采取此方式C.当耳蜗骨壁在振动周期中向上位移时,圆窗膜向外凸起D.卵圆窗和圆窗的活动度差别越大,移动式骨导的损失越大E.听骨链的惰性参与引起基底膜的振动正确答案:B解析:声波频率低于800Hz时移动式骨导起主要作用。
中耳乳突手术中面神经骨管缺损或损伤后的处理方法探讨
中耳乳突手术中面神经骨管缺损或损伤后的处理方法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中耳乳突手术中面神经骨管缺损或损伤后处理方式及治疗效果。
方法8例面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作手术探查,其中颞骨外伤2例,中耳炎术后复发至面瘫1例,中耳炎5例。
发现中耳乳突手术中面神经骨管损伤或缺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对患者术前、术后行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作面神经功能评价。
结果神经损伤部位为鼓室段4例,鼓室段与锥段3例,鼓室段与乳突段1例,术中行面神经-耳大神经移植术4例,面神经减压术4例,手术前后对所有患者使用House-Brackmann对面神经功能进行分级,随访2年后,观察患者的神经骨管损伤修复效果。
面神经减压术中3例恢复至Ⅱ级,1例恢复至Ⅲ级;面神经-耳大神经移植术2例均恢复至Ⅲ级,2例恢复至Ⅱ级。
结论面神经鼓室段是最易受伤的部位,面神经骨管损伤时间长,损伤程度较重,为面肌功能恢复不良的主要因素,实施早期手术探查损伤位置,采取手术措施进行处理,术后用相关药物治疗,是改善远期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中耳乳突手术;面神经骨管;缺损;损伤;处理方法中耳乳突手术中出现面神经骨管缺损或者损伤是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手术效果。
有数据统计显示[1],面神经骨管损伤发生率大约为1%,早期行中耳乳突手术,需要使用凿子、刮匙等工具,极易出现医源性面神经骨管损伤,因为没有显微镜,损伤可以达15%以上[2]。
近年来,中耳乳突术中的面神经骨管损伤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一旦有面神经损伤,面瘫形成,面容改变,对患者心理影响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在本组研究中,8例行中耳乳突术后面神经骨管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3年2月收治中耳乳突手术中面神经骨管损伤或损伤患者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35.6±10.3)岁,右侧2例,左侧6例。
术前患者均经面神经损伤检测、面神经电位、神经兴奋试验、颞骨薄层CT扫描等,确定面神经骨管损伤部位。
耳鼻咽喉科面神经的应用解剖
耳鼻咽喉科面神经的应用解剖一、面神经的组成面神经为第Vn脑神经,出颅后弯曲行走于颍骨内,是人体中在骨管内行程最长的神经,从其中枢到末梢之间的任何部位受损,均可导致部分性或完全性面瘫。
面神经是以运动神经为主的混合神经,由运动、感觉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传导舌前2/3的味觉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
面神经核位于脑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受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上半部的肌肉,核的下半部分仅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下半部的肌肉。
(一)面神经的成分面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
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被盖部的面神经核,主要支配面肌的运动。
2.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的上涎核,属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有关副交感神经节换元后的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鼻、腭的黏膜腺,司上述腺体的分泌。
因出脑桥后走行于运动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之间,又称中间神经。
3.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即味觉纤维,其胞体位于颗骨岩部内,面神经管弯曲处的膝神经节,周围突分布于舌前2/3黏膜的味蕾和腭部的味蕾,中枢突终止于脑干内的孤束核。
4.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耳郭及小范围外耳道皮肤的躯体感觉和表情肌的本体感觉。
(二)面神经的行程及分支1面神经的行程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较大的运动根从面神经丘发出,自脑桥小脑角区,脑桥延髓沟外侧部出脑;较小的混合根(也称中间神经)自运动根的外侧出脑,和位听神经进入内耳道,两根进入内耳门合成一干,穿内耳道底,进入与中耳鼓室相邻的面神经管,在面神经管内,先向前外,继而向后外,转折处称为面神经膝部,干上有感觉性的膝状神经节,先水平走行,于外半规管后下方下行于鼓室后壁后上方,后垂直下行经茎乳孔出颅,到达面部后发出耳后神经、二腹肌支和茎突舌骨肌支,支配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向前进入腮腺,在其内分成5个终末支即颍支、额支、颊支、下颌支和颈支,支配面部表情肌。
中耳手术面神经定位及医源性面瘫的预防课件
•中耳手术面神经定位及医源性面瘫的预防
•43
术中技巧及注意事项
• 在清除鼓窦入口病变时, 应注意底部, 宜在探针指 引下细心操作, 若术中找不到鼓窦, 可采取上鼓室 进路。
•中耳手术面神经定位及医源性面瘫的预防
•44
术中技巧及注意事项
• 在中耳乳突手术中,医源性面瘫常发生在锥 曲段。
•23
面神经外膝部的定位
1·面神经隐窝:开放面神经-鼓索三角,面神经外 膝部位于面隐窝上缘,连接位置浅的垂直段 和位置深的水平段面神经。
2·面神经外膝部骨壁厚度0·5 mm左右。
•中耳手术面神经定位及医源性面瘫的预防
•24
面神经乳突段的定位
•中耳手术面神经定位及医源性面瘫的预防
•25
面神经乳突段的定位
•中耳手术面神经定位及医源性面瘫的预防
•36
面神经解剖异常
• 面神经在乳突段呈“S”形畸形,伴异常粗大的鼓索 神经。
• 面神经垂直段分杈,面神经在垂直段可以分为两支, 各自在不同的骨管内走行,通过各自的骨孔离开乳 突。有报道面神经在垂直段呈三杈畸形。
• 面神经主干在乳突部呈一盲端,仅分出一细小分支 向下走行。
• 面神经乳突段前缘的定位(砧骨短脚标志):以 砧骨短脚上缘作一延长的弧线到二腹肌嵴 前缘,面神经垂直段前缘相当于该弧线。弧 线的最后缘点距鼓环最后点约3 mm,后鼓室 入路经面神经-鼓索三角进入面隐窝,最大有 3 mm的空间操作。在充分磨薄的外耳道后 壁条件下, 2~2·5 mm的间距比较安全。
-面神经1
鼓 室 周 围 解 剖 关 系
10
膝状神经节 迷路段 内听道段
11
鼓室段(水平段) 锥体段 鼓室段
鼓索神经
面神经垂直段
12
鼓索神经
乳突段(垂直段)
13
(二)面神经颅外段及其分支
面神经 茎乳孔穿出
在乳突前缘相当于乳突尖上 方约lcm处,距皮肤表面深 约2~3cm。
茎突根部浅面
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腹之间
24
3.2 面神经管内损伤
(1)病侧额纹消失,不能闭眼,鼻唇沟变平坦。 (2)发笑时,口角偏向健侧,不能鼓腮,说话时唾液常
从口角漏出。 (3) 角膜反射消失。 (4) 泪液分泌障碍,角膜干燥。 (5) 唾液分泌障碍。 (6) 舌前部味觉丧失。 (7) 听觉过敏。
25
面 神 经 在 颞 骨 的 分 支
面神经核-----面肌的运动。 2.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上泌涎核-----于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3.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舌前2/3味蕾 4.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耳部皮肤和表情肌肉
3
一、面神经纤维成分
1、运动纤维
起于脑桥的 面神经核
表情肌 颈阔肌 镫骨肌 二腹肌后腹 茎突舌骨肌
桥脑病变
面神经交叉性瘫
病灶同侧周围性面瘫,病灶对侧出现舌下神经及上下 肢中枢瘫痪。 损及外展神经核,出现病灶侧面神经及外展神经瘫。 多见于肿瘤、炎症、急性前角灰质炎(脑干型)等。
22
3.桥脑外的面神经病变
23
3.1 颅后窝或内听道
病变位于颅后窝或内听道,侵及中间神经、 听神经。 表现: 1. 面神经周围性瘫痪 2. 耳鸣、耳聋、前庭神经机能紊乱 3. 味觉消失 4. 唾液分泌、泪腺分泌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颞内段面神经走行在面神经骨管内, 面神经外 膜为白色, 外膜表面有血管纹理, 直径约 1 <<。垂 直段面神经外膜致密, 水平段外膜菲薄。鼓索神经 从面神经主干发出后, 在乳突内行走时, 较垂直段面 神经略浅, 解剖或手术时总是先显露鼓索神经, 随后 才能轮廓出垂直段面神经。面神经的锥曲段从相对 外侧的垂直段过渡到相对内侧的水平段, 部位紧贴 水平半规管, 手术时要防止损伤水平半规管。解剖 结果与临床手术所见全部一致, 所有颞骨解剖和面 神经手术病例未见面神经畸形。 根据颞骨解剖和面神经减压术的观察, 面神经 万方数据 各段的定位有如下标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T1.3 U VE8B1.38/-B7348/ WC-F XC0G K5B4,U-35-B7 !""; ,Y8/ #’ ,X8P ’
・ ?・
・ 面神经疾病 ・
中耳手术中的面神经定位
迟放鲁: 王璟: 袁雅生: 刘宏建: 顾峻: 黄婷: 顾瑛
: : 【 摘要】 : 目的: 结合颞骨解剖和面神经手术, 明确适用于手术的面神经解剖标志。方法 : ## 具 颞骨标本面神经解剖, ’"; 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面神经减压手术。根据面神经周围的固定解剖标 志, 确定面神经位置。结果: !面神经垂直段标志: 水平半规管后中 ’ < * 交界处垂直线提示面神经后 缘; 砧骨短角上缘弧度延长线为面神经垂直段前缘; 面神经与水平半规管基本在同一深度; " 面神经 水平段标志: 位于砧骨短突之下; 在水平半规管隆突前缘向前上呈 *"= 行走; 在匙突后方, 面神经与匙 突平行形成中上鼓室内侧面交界缘; 经过匙突面神经向前上行走到膝状神经节; # 膝状神经节定位: 从镫骨头到匙突等距离延长线为膝状神经节位置; 鼓索从左侧鼓沟的 * 点或右侧鼓 $鼓索神经定位: 沿鼓沟向前行走于砧骨长突外侧和锤骨颈内侧; 鼓索神经从面神经发出处距离茎乳 沟的 > 点出骨管, 孔 ? @ ( ,,; 鼓索位于鼓膜紧张部与松弛部交界处。所有手术所见面神经走向符合解剖所见。结论 中耳乳突的固定标志是面神经定位的参照物, 其中水平半规管的位置最恒定, 根据参照物确定面神经 位置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 关键词】 : 面神经; : 颞骨; : 显微外科手术 !"#$%"&’ () )"*+", #-&.- +# %+$$,- -"& /0&1-&23 3 !"# $%&’()*,+,-. /0&’, 12,- 1%(345&’,6#2 "7&’(80%&’,.2 /*&,"2,-. 90&’,.2 10&’: ;5<%=>?5&> 7@ A>7)7’B %&C DE*)) F%35 D*=’5=B,GB5 G%= -735 H 94=7%> "73<0>%),$*C%& 2&0I5=30>B, D4%&’4%0 JKKKLM , !40&% !"# $%&’()*, G?%0): N40@%&’)*O B%477: N7?: N& !7==53<7&C0&’ %*>47=: 【 45/6&"*6】 : 758-*6+.- : A8 BC)CD-/5-EC /-3F,-BGH 28B 2-0.-/ 3CBDC .3 ,.FF/C C-B H5B4CB7 E1B8541 EC,I8B-/ J83C F.HHC0E.83 -3F 2-0.-/ 3CBDC H5B4CB79 9-6:($/ : K8,C BC/-E.DC /-3F,-BGH LCBC 2853F E1B8541 ## 2-0.-/ 3CBDCH F.HHC0E.83 .3 0-F-DCB -3F ’"; 0-HCH 82 2-0.-/ 3CBDC FC08,IBCHH.83 H5B4CB79 ;-/0,6/ : ( ’ ) M-3F,-BGH 28B DCBE.0-/ HC4,C3E 82 E1C 2-0.-/ 3CBDC:E1C DCBE.0-/ /.3C .3 08,J.3CF I8.3E JCELCC3 I8HECB.8B -3F ,.FF/C ’ < * 18B.N83E-/ HC,.0.B05/-B 0-3-/ 0/CLH E1C I8HECB.8B CF4C 82 2-0.-/ 3CBDC;E1C IB8/834 /.3C 82 H5ICB.8B B-F.-3 82 .305H H18BE IB80CHH 0/5CH E8 E1C -3ECB.8B CF4C 82 E1C 2-0.-/ 3CBDC,E1C 2-0.-/ 3CBDC -3F 18B.N83E-/ ( ! )M-3F,-BGH 28B 18B.N83E-/ HC4,C3E 82 E1C 2-0.-/ 3CBDC : HC,.0.B05/-B 0-3-/ -BC -/,8HE .3 E1C H-,C I/-3C9 E1C 2-0.-/ 3CBDC EB-0GH 28BL-BF .32CB.8B E8 H18BE IB80CHH 82 .305H -3F -3ECB.8B E8 18B.N83E-/ HC,.0.B05/-B 0-3-/ 0-B.3- .3 *" -34C/9 A1C 2-0.-/ 3CBDC,/80-E.34 I8HECB.8B -3F H5ICB.8B E8 0801/C-B.28B, IB80CHH -3F I-B-//C/ L.E1 .E,28B,H E1C HECI 82 ,.FF/C)H5ICB.8B E7,I-3.0 0-D.E7 -3F EB-0GH 28BL-BF E8 4C3.05/-EC 4-34/.839( * ) /80-E.83 82 4C3.05/-EC 4-34/.83:A1C H-,C F.HE-30C IB8/834 /.3C 82 HE-ICH 1C-F E8 0801/C-B.28B, IB80CHH 0/5CH M80-E.83 82 E1C 018BF- E7,I-3. 3CBDC:018BF- E7,I-3. 3CBDC,/C-D.34 E7,I-3.0 E8 4C3.05/-EC 4-34/.839( # ) H5/05H -E * 0/80G 82 J83C 0-3-/.3 /C2E C-B -3F -E > 0/80G 82 J83C 0-3-/.3 B.41E C-B,EB-0GH 28BL-BF -/834 E7,I-3. H5/05H -3F E1C3 0B8HH JCELCC3 /834 IB80CHH 82 .305H -3F ,-35JB.,9 OE /.CH .3 E1C J8BFCB 82 I-BH EC3H-3F I-BH 2/-00.F- -3F .H -J85E ? @ ( ,, 2B8, E1C HE7/8,-HE8.F 28B-,C3 E8 L1CBC E1C 018BF- E7,I-3. 3CBDC /C-DCH E1C 2-0.-/ 3CBDC9 A1CBC .H 38 F.22CBC30C 82 2-0.-/ 3CBDC HEB50E5BC .3 EC,I8B-/ J83C F.HHC0E.83 -3F .3 H5B4CB7P <(#*,0/+(#/: A1C 2.QCF /-3F,-BGH 82 ,.FF/C C-B -BC E1C 2B-,C 82 BC2CBC30C 82 2-0.-/ 3CBDC,.3 L1.01 18B.N83E-/ HC,.0.B05/-B 0-3-/ .H ,8HE .3D-B.-J/C;-3F E1C H-2CE7 82 H5B4CB7 L.// JC .,IB8DCF J7 E1C BC2CBC30C 82 E1C 2-0.-/ 3CBDC9 【 =-2 >(&$/】 : R-0.-/ 3CBDC; : AC,I8B-/ J83C; : S.0B8H5B4CB7
: : 中耳和侧颅底手术的难度主要在于颞骨结构的 复杂性, 其中埋藏在颞骨内的面神经走行隐蔽, 容易
被损伤成为医源性面神经麻痹。熟悉面神经的解剖 是保证耳科手术安全的基本要求, 颞骨解剖训练的 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面神经解剖。国内外许多面神经 解剖的研究获得了面神经的精确数据, 但是这些数 据对手术应用的要求相距甚远, 因为手术中不可能 [ ’] 使用测量工具 。为了加深对面神经应用解剖的 认识, 我们从 ’>>> 年至 !""# 年间经颞骨解剖找出
图 !" 弧形虚线沿砧骨短突上缘及面神经乳突段前 缘行走, 横行虚线从水平半规管后中 1 @ 7 交界向面 神经后缘延伸
! ! 二、 面神经水平段定位 1= 水平半规管标志: 沿水平半规管表面向前有 一浅切迹与面神经水平段相交, 面神经水平段从水 平半规管隆起前缘以下开始, 向前上延伸与水平半 规管形成角度。从术野中向前看, 水平半规管和面 神经水平段呈 73B 相交 ( 图 ’) 。 ’= 砧骨短突标志: 面神经水平段位于砧骨短突 深面。 7= 匙突标志: 进入中鼓室, 寻找匙突和鼓膜张 肌腱。在匙突后方, 面神经从外膝部走向匙突上方, 形成中上鼓室内侧面交界的边缘, 似台阶缘。经过 匙突处面神经向前上行走到膝状神经节。 三、 面神经外膝部的定位
一、 面神经乳突段的定位 ( 图 1) 1= 面神经乳突段前缘的定位 ( 砧骨短突标志) : 以砧骨短突上缘作一延长的弧线到二腹肌嵴前缘, 面神经垂直段前缘相当于该弧线。弧线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缘点 距鼓环最后点约 7 <<, 后鼓室入路经面神经 > 鼓索 三角进入面隐窝, 最大有 7 << 的空间操作。在充 分磨薄的外耳道后壁条件下, ’ ? ’= 5 << 的间距比 较安全 = ’= 面神经乳突段后缘定位 ( 水平半规管标志) : 将自然显露的水平半规管隆起分为 7 份, 在中后1 @ 7 交界处作垂直线, 该垂线可作为面神经乳突段最后 缘的定位。图 1 为面神经减压手术时, 所见面神经 垂直段和水平半规管及砧骨短突之间的关系。 7A 面神经的深度: 134 例面神经中 2; 例面神经 垂直段与水平半规管基本在同一平面, 或深于水平 半规管 ’ ? 7 <<, ; 例高于水平半规管, 但不超出 ’ ? 7 <<。4’ 例近茎乳孔部位深于近水平半规管部 位。"" 例高于水平半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