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生产系统布局
生产系统布局
生产系统布局生产系统布局是指在企业中合理安排各类设备、机器和工作区域,以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
一个良好的生产系统布局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讨论生产系统布局的重要性、原则和实施步骤。
一、生产系统布局的重要性一个有效的生产系统布局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企业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布局,企业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1. 提高生产效率:合理的布局可以减少生产中的物料和人员运输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布局,企业可以减少物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
3. 提高产品质量:合理布局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4. 提高工作环境:科学的布局可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减少劳动强度,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积极性。
二、生产系统布局的原则为了实现一个优化的生产系统布局,企业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流程追求:布局应该根据产品生产流程的要求进行,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流程顺畅、无阻碍。
2. 空间利用:合理规划空间,充分利用设备和区域,确保设备之间的协调性和紧凑性。
3. 安全考虑:布局应考虑员工的安全和舒适,设置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避免设备和人员之间的冲突。
4. 标准化原则:布局应符合标准化要求,确保设备和过程的可调整性和可维护性。
5. 可行性和灵活性:布局应考虑未来的变化和增长,具备适应新技术和生产需求的灵活性。
三、生产系统布局的实施步骤实施一个有效的生产系统布局需要企业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关于生产需求、产品流程、工作人员需求和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全面的分析。
2. 布局规划: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一个初步的布局方案,考虑到流程追求、空间利用和安全考虑等原则。
3. 布局设计和模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布局的详细设计和模拟,根据需求和限制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产业经济学:第八章 产业布局:区位与集聚
12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四)集聚指向论 集聚因子就是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 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 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
13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15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三、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特点是:各个中 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
16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20 2014-12-18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三、新经济地理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最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动态变化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及。 (一)区域增长收敛的动态变化
新经济地理学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解释,认为一 体化经济对区域经济活动和财富空间分布的影响将 取决于市场规模效应的相对大小、运输成本的降低 以及区域间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
杜能确定了围绕一个城市市场出 现的6个同心环状的农业地带:
三林六 圃业个 农带农 作、业 带轮地 、作带 畜农分 牧业别 带带为 。、: 如谷自 右草由 图农农 作作 带带 、、 响经 农 影 方 农营 场 响 式 杜 业者 的 集 出 能 的本 自 约 发 之 收身 然 度 来 后 益的 情 的 研 , 和特 况 因 究 布 土征 、 素 农 林 地等 社 有 业 克 利, 会 农 区 曼 用集 经 场 位 从 方约 济 的 布 集 式度 发 交 局 约 。的 展 通 。 度 高水位他和 低平置认经 影和、为营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第八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八章练习题1. 单项选择1-1 装配系统图表示了()。
①装配过程②装配系统组成③装配系统布局④机器装配结构1-2 一个部件可以有()基准零件。
①一个②两个③三个1-3 汽车、拖拉机装配中广泛采用(④多个)。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分组选配法④修配法1-4 高精度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装配常采用(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分组选配法)。
④修配法1-5 机床主轴装配常采用()。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修配法④调节法1-6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原则。
①尺寸链封闭②大数互换③一件一环④平均尺寸最小1-7 修选配法通常按()确定零件公差。
①经济加工精度②零件加工可能达到的最高精度③封闭环④组成环平均精度1-8 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
①产品重量②产品质量③产品成本④生产规模1-9 牛头刨床总装时,自刨工作台面,以满足滑枕运动方向与工作台面平行度的要求。
这属于()。
①选配法②修配法③调节法④试凑法1-10 据统计,机器装配费用约占机器总成本的()。
① 1/10~1/5 ② 1/5~1/3 ③ 1/3~1/2 ④ 1/2~2/32. 多项选择2-1 机器由()装配而成。
①零件②组件③部件④标准件)等。
2-2 机械装配的基本作业包括清洗、连接、调整、(①检测②平衡③加工④修配2-3 常见的可拆卸连接有、和()等。
①螺纹连接②铆钉连接③销连接④键连接2-4 常用的机械装配方法有()和修配法等。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调整法④选配法2-5 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一般包括()。
①相互位置精度②相互配合精度③相互运动精度④工作稳定性2-6 在确定各待定组成环公差大小时,可选用()。
①等公差法②等精度法③随机分配法④按实际加工可能性分配法2-7 协调环通常选()的尺寸。
①尺寸链中最小②尺寸链中最小③易于制造④可用通用量具测量2-8 分组选配法进行装配时适用于()的情况。
①大批量生产②配合精度要求很高③参与装配零件本身精度很高④参与装配零件数较少2-9自动装配条件下对零、部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包括()等。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具体涵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生产运作系统布局、质量管控、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
产生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展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生产与运作管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代特征: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绿色生产,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产运作的分类根据产品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生产运作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原材料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服务性生产:指不通过物质产品的转化,直接为顾客提供所需服务的过程,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4.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涉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空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设施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布局、设备布置、工作站设置等,目的是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时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问题,包括作业计划、流程控制、交货期管理等,目的是确保生产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生产与运作战略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基本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生产与运作管理四生产系统布局
生产与运作管理四生产系统布局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个有关于企业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其生产和运作活动的领域。
生产系统布局是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如何安排和组织公司的生产设施和资源,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下面将分别介绍传统生产系统布局、流水线生产系统布局、细胞生产系统布局和恶意生产系统布局。
传统生产系统布局是传统的生产布局方式,通常将不同的设备和工作站按照功能或者产品性质进行划分。
这种布局方式适用于生产种类繁多且工序独立的场景,例如传统的制造企业。
这种布局方式的优点是灵活性较高,容易适应生产需求的变化。
但是缺点是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因为产品在不同工作站之间需要频繁地转移,造成了生产的时间浪费和成本浪费。
流水线生产系统布局是一种将生产过程分成一系列有序的连续工位,将产品从一道工序推送到下一道工序的布局方式。
这种布局方式适用于生产需求稳定,产品工序相对简单的场景,例如汽车制造、手机组装等。
流水线生产系统布局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的生产。
但是缺点是灵活性较低,不适合生产需求频繁变化的环境。
细胞生产系统布局是一种将生产设备和工作站组织成小型的细胞单元,在一个细胞单元内完成产品的加工和生产。
每个细胞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进行灵活组合和调整。
这种布局方式适用于生产小型批量定制的产品,例如家具制造、珠宝加工等。
细胞生产系统布局的优点是灵活性高,能够快速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
但是缺点是相对复杂,需要较高的管理和协调能力。
恶意生产系统布局是一种将生产过程分成多个相互竞争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
每个小组之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通过竞争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这种布局方式适用于生产需求高度个性化、追求创新和竞争的场景,例如时尚服装、高科技产品等。
恶意生产系统布局的优点是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促进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但是缺点是管理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2013版毛概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经过长期实 践形成的:
提出一系 列重要论 断 提出社会 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 理论 强调始终 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 利益 第一次将 社会更加 和谐作为 重要奋斗 目标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
4.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5.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 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8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 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基本框架。
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任务。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三点:
一、 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
二、人民当家 作主
三、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 和依法治国的根本 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 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 点和归宿
四是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利运行机制。 五是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生产系统设施规划与布置培训
生产系统设施规划与布置培训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系统的设施规划与布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规划与布置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
因此,对生产系统设施规划与布置进行培训非常必要。
一、规划与布置的重要性1. 生产效率:合理的规划与布置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等待、搜索等非生产性活动,提高生产效率。
2. 成本控制:科学的布置可以减少能耗、物料消耗、人力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3. 工作环境:正确的规划与布置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舒适度和健康安全。
4. 优化流程:规划与布置需要考虑到生产流程的顺畅性,避免因为工序不匹配或者储物不当而导致的生产阻塞。
二、培训内容1. 设施规划:讲解企业生产设施的规划方法,包括场地选址、车间布局、设备摆放、人员分工等。
2. 设施布置:介绍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设施的布置,包括流程优化、物料存放、工作站设计等。
3. 成本控制:培训员工如何通过规划与布置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浪费资源。
4. 环境优化:教授如何通过设施规划与布置来提高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健康与安全。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专家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员工了解设施规划与布置的重要性和方法。
2. 现场教学:安排员工前往其他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3. 实践训练:组织员工进行设施规划与布置的实际操作练习,培养员工的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以上培训,能够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设施规划与布置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规划与布置能力,为企业的生产系统带来更多的效益。
设计和布置是任何制造或生产系统成功运作的关键。
正确的设计和布置可以大大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性和员工舒适度。
因此,对生产系统设施规划与布置进行培训非常必要。
以下将进一步介绍培训的相关内容以及如何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的规划与布置能力。
四、培训目标1. 培养员工的规划与布置意识:让员工深入理解设施规划与布置对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的影响,提高员工的整体规划意识和布置能力。
第8章(611)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5)系统图和框图的布局应清晰并利于识别过程和信息 的流向。过程流向垂直布置,表示流程自上而下。控制信息 流向水平布置,通常方向从左至右,用粗线绘制。
(6)系统图和框图可根据需要加注各种形式的注释和说 明。例如,在连接线上可标注信号名称、电平、频率、波形、 去向等,也允许将上述内容集中表示在图的空白处。
(c)清理多余的线,画清方框;(d)描深,注写文字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8-2 电 路 图
电路图又称“电原理图”,它是用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 序排列,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和 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它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电路图的功 能是便于详细理解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及其组成部分的作 用原理;为测试和寻找故障提供信息;为编制接线图提供依 据。在安装、检查、试验、调整、维修时,电路图可与接线 图一起使用,它是产品设计、电路分析、维护修理所必需的 技术资料。图8-4为音频放大器电源的电路图。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8-1 系统图和框图 8-2 电路图 8-3 印制板图 8-4 接线图 8-5 线扎图 8-6 逻辑图 8-7 流程图 8-8 设计文件的分类及编号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8-1 系统图和框图
根据GB/T6988.3的规定,系统图和框图是用符号或带注 释的框概略表示系统或分系统的基本组成、相互关系及其主 要特征的一种简图。其用途是概略了解系统或设备的总体情 况,为进一步编制详细的技术文件提供依据,也可供操作和维 修时参考。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图8-5 文字符号的注写位置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企业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
企业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一个企业的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至关重要。
合理的布置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
本文将讨论企业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1. 生产线的合理布局生产线的布局是企业生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个合理布置的生产线可以有效地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1.1 流水线布局流水线布局是将生产过程分成不同的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之间设置传送带或输送系统,使产品能够顺利地从一个工作站流向另一个工作站。
这种布局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尤其是需要大量重复操作的产品制造。
流水线布局可以实现高效的生产流程,减少物料和人力的浪费,并提高产品质量。
1.2 U型布局U型布局是将生产设备和工作站布置成“U”字形的布局。
这种布局可以减少材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并使操作员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
U型布局适用于中小规模生产,尤其是需要频繁更改生产线配置的情况。
1.3 环形布局环形布局是将工作站和设备围绕一个中央核心区域布置的布局。
这种布局可以实现更紧凑的生产空间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交通和物料运输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环形布局适用于空间有限的生产场所。
2. 设备和工作站的布置除了整体的生产线布局,设备和工作站的布置也是企业生产系统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1 设备的合理布置设备的布置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设备之间的关联性、设备的使用率、维护和保养的便利性等。
合理的设备布置可以减少设备之间的冲突和干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并减少维护和保养的时间和成本。
2.2 工作站的合理布置工作站的布置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工作站之间的距离、工作站的人力需求、工作站的物料需求等。
合理的工作站布置可以减少人员和物料之间的移动,减少工作站之间的拥堵,并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员的工作舒适度。
3. 物料和信息流的优化物料和信息流的优化是企业生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优化物料和信息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
生产设施规划与布局设计
生产设施规划与布局设计1设施布局概述设施布局是指在一个给定的设施范围内,对多个经济活动单元进行位置安排。
所谓经济活动单元,是指需要占据空间的任何实体,也包括人。
设施布局有以下几类。
1)固定式布置(Fix.PositionLayout),根据体积或者质量将产品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设备、人员、材料都围绕着产品分布,如飞机制造厂、造船厂等。
其优点在于物料移动较少,高度柔性。
不足之处是人员设备的移动将相对增加,设备需要重复配备,对工人技能要求高等。
2)产品原则布置(ProductLayout),根据产品的制造步骤安排各组成部分。
从理论上看,流程是一条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的连续线。
固定制造某种部件或某种产品的封闭车间,其设备、人员按加工或生产的工艺过程顺序布置,形成一定的生产线,适合品种少、批量大的生产方式。
3)工艺原则布置(ProcessLayout),是将同类设备和人员集中布置在一个地方的布置形式。
工艺原则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组设施布置在一起,故又称为机群式布置。
工件按工艺路线成批进入这些班组,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工艺路线。
4)成组原则布置(GroupLayout),应用成组技术进行设施布置,成组技术就是识别和利用产品零部件的相似性。
一系列相似工艺要求的零件组成零件族。
针对一个零件族的设备要求形成机器组,这些机器组形成制造单元。
成组原则布置介于产品布置和工艺布置之间,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
生产系统布局一般说来,生产系统布局有3种类型。
以产品为中心的布局形式这种类型的布局以产品的生产顺序作为布局时的主要参照。
即将生产过程从材料到成品进行详细分类,然后根据这种分类选用设备,再将其按工艺顺序组成流水生产线。
整车组装、食品加工等多采用这种布局形式。
它的优点为:设备相对简单,组织生产方便,半成品传输费用低,生产效率较高。
而其主要局限性首先在于灵活性不够。
如果产品有变,则整个布局也需作相应的改变。
其次,由于所有设备必须同步运行,其中任何一台机器出现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生产线停产,因此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生产系统布局---从至法PPT课件
1
什么是“从至表”试验 法
➢它是车间平面布置的数学方法
➢它是一种试验性的用于设备布置的方法
➢它根据各种零件在各工作地和设备加工
的顺序,编制零件从某工作地(设备)至
另一工作地(设备)的移动次数从至表,
经有限次试验性改进,求得近似最优的设
备布置方案 。
.
2
例如:假设某机械加工车间有 8台设备,另有毛坯库和检验台 各1个,共10个工作地。各工作 地之间依次间隔均为一个单位 距离。该车间负责17种零件的 加工任务,每一种零件都由毛 坯库出发,经设备加工后检验 入库。
.
3
第一步:根据每一种零件的工艺方案绘制出综合工艺路线图,
如图5—13所示。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加工工序号,箭线 表示零件在各工序间移动的方向。
.
4
• 第二步:根据零件的综合工艺路线图编制零件 从至表。它是按工作地数(n)作的一个n×n矩阵。 表中纵列为起始的工序,横行为终至的工序。 对角线的右上方表示按箭头方向前进的移动次 数,对角线的左下方,表示按箭头方向后退的 移动次数。在表的每一格填入从某工作地(设备) 至另一工作地(设备)的零件移动次数。假设按 图5—13所示的综合工艺路线图的顺序来排列 工作地(设备),可得初始零件从至表如表5—11 所示
.
5
.
6
第三步:改进零件从--至表求最佳设备排列顺序
最佳排列顺序应满足如下条件: 1.从--至次数最多的两台机床,应该尽可能的靠近。 2.这需要使从--至表中越大的数字越靠近对象线 。 注意:重新排序时必须使得 A:调整时必须须保持一致。
1.距离从--至表:表种元素表示从出发设备至到达设备的距离。 2.运输成本从--至表:表示出发设备至到达设备运输成本。 3.运输次数从--至表。 表示从出发设备至到达设备运输次数。
第八章 汽车工业及其全球生产网络
第二节 世界汽车生产和贸易格局
一、
特点 技术
三种生产方式的比较
单件生产 简单,使用非标准化 的零件,但工具和设 备灵活 高度熟练的工人,在 很多方面是专业化的 生产 与供应商有密切的联 系,绝大部分供应商 在同一个城市 批量生产 复杂,使用标准化零 件,机器设备仅用于 单一目的,产品转换 要花费大量时间金钱 非熟练和半熟练工人 按规定的时间和顺序 做重复的简单的工作 在功能和地理上,都 与供应商关系疏离, 装配企业有大量存活 精益生产 使用标准化组件的零部件 系统的高度灵活的生产方 式,转换产品相对容易 有多项技能的多方面的工 人以团队形式工作,职责 包括机箱制造操作,加上 简单的维护和修理 与分层的供应商系统关系 紧密,要求供应商及时供 货,与后者在地理上接近
(二)欧洲汽车公司的战略 与美国汽车公司相比,欧洲的汽车公司全球 化范围相对较小,即使是欧洲全球化程度最高的 大众公司在其他大洲生产的比例也不大。在欧洲 汽车巨头中,大众集团制定了最广泛最系统的跨 国战略,巴西、墨西哥和中国是大众集团在欧洲 以外的主要生产地。
(三)日本汽车公司的战略 日本汽车公司在全球化战略方面具有“起步 迟,发展快”的特点。除了一些小规模的装配企 业,日本的汽车公司在其迅速发展期几乎没有进 行实质性的海外生产。20世纪80年代早期,日本 开始改变其全球战略,着手在主要市场建立生产 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国内经济持 续衰退导致了汽车销量锐减,日本公司开始对他 们的国内经营进行重组。重组的形式主要集中在 降低成本,如压低供应商的价格,调整供货,有 时甚至关闭工厂。
生产系统布局---从至法PPT
第一步:根据每一种零件的工艺方案绘制出综合工艺路线图,
如图5—13所示。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加工工序号,箭线 表示零件在各工序间移动的方向。
• 第二步:根据零件的综合工艺路线图编制零件 从至表。它是按工作地数(n)作的一个n×n矩阵。 表中纵列为起始的工序,横行为终至的工序。 对角线的右上方表示按箭头方向前进的移动次 数,对角线的左下方,表示按箭头方向后退的 移动次数。在表的每一格填入从某工作地(设 备)至另一工作地(设备)的零件移动次数。假设 按图5—13所示的综合工艺路线图的顺序来排 列工作地(设备),可得初始零件从至表如表5— 11所示
初 始 从 至 表
优 化 后 从 至 表
第四步:通过计算,评价优化结果 由于数据方格距对角线的距离表示两 工序间的距离,而数据表示零件在两 工序间的移动次数,所以,可以用方 格中数据与方格距对角线的距离之积 的和,来表示零件总的移动距离。
从至表的其他应用
从--至表法是一种常用的车间设备布置方法。 从--至表是记录车间内各设备间物料运输情 况的工具,是一种矩阵式图表,因其表达清 晰且阅读方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来说,从--至表根据其所含数据元素的 意义不同,分为三类:
1.距离从--至表:表种元素表示从出发设备至到达设备的距离。 2.运输成本从--至表:表示出发设备至到达设备运输成本。 3.运输次数从--至表。 表示从出发设备至到达设备运输次数。
什么是“从至表”试验 法
➢它是车间平面布置的数学方法
➢它是一种试验性的用于设备布置的方法
➢它根据各种零件在各工作地和设备加工 的顺序,编制零件从某工作地(设备)至 另一工作地(设备)的移动次数从至表, 经有限次试验性改进,求得近似最优的设 备布置方案 。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一、课程简介1.教学内容简..本课程是经管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 也是工程类各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 了解本课程最新理论和方法。
使学生具备灵活利用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和服务企业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1)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2)运营战略与竞争力;(3)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4)生产系统的布局与布置;(5)劳动组织设计;(6)随机服务系统;(7)生产能力计划;(8)总体计划;(9)生产作业计划;(10)项目型生产计划;(11)生产控制的概念;(12)生产进度控制;(13)库存控制;(14)成本控制;(15)MRP/MRPII/ERP;(16)精益生产;(17)大规模定制与供应链管理;(18)运营管理中的绿色理念与方法。
2.学习目标(1)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2)熟悉生产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3)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方法体系;(4)能够运用生产运作原理与方法解决企业中的生产计划、库存、成本等问题。
3.重点(1)生产运作过程组织;(2)生产运作计划;(3)物流需求计划与制造资源计划;(4)生产运作现场管理。
4.难点(1)生产运作系统设计;(2)生产计划与控制。
5.学习要求具备《管理学》、《高等数学》等课程基础知识, 通过实地调研或者网络媒体等方式对企业管理具备一定感性认识, 认真阅读课程教程, 主动查阅相关课外资料, 积极参与课程学习过程的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
二、大纲1.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在介绍生产系统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生产系统设计的基础上, 强化生产与运作战略、现代生产运作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 并着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 分析和讨论各类典型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计划与最优控制问题, 为深入研究新型生产运作管理系统提供新的思想和理论分析工具。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
《生产与运作管理》考试题库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全面掌握和分析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
一、名词解释1、生产生产(Production/Operation)是将生产要素(输入)转化为有形,无形的财富(输出),而创造效用(Utility)的过程。
2、生产运作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他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3、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给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4途程计划途程计划系决定产品加工所需的加工顺序、方法及条件,是计划标准的中心项目。
5、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是对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是和产品制造密切有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生产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管理是指对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工作。
一般包括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日常生产准备、在制品管理、生产调度、生产进度控制及生产作业核算。
广义的生产管理是指对企业的全部生产活动进行的系统综合管理。
包括企业生产方向、生产规模、生产结构的确定,生产系统布局,质量管理,设备和工具管理,物资管理、能源管理、劳动组织与劳动定额管理,成本控制,用户服务等与生产活动有关的管理工作。
6、工艺过程生产工艺过程是指直接改变劳动对象的性质、形状、大小等的过程。
6、工序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7、工步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8、连续性生产连续性生产是指物料连续、均匀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单位的配置与生产系统的布局概述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单位的配置与生产系统的布局概述第四章生产系统的布局小组成员:盛佳工商006邱晓坚尹振龙工商096参与成员:刘静静工商005郑芳芳工商009生产系统的布置包括企业厂址选择,平面布置包括总平面布置,生产单位布置,以及车间内部设备的安装排列等内容。
这些管理活动都是生产系统组织职能的前期工作,工作质量的好坏对整个企业的经营效果有长远影响,需要企业认真考虑。
该项工作总的要求是运用科学方法,使建成的生产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
第一节厂址选择厂址选择不仅仅是新建企业所面临的决策,对于老企业在考虑企业发展时,企业改建,扩建,搬迁以及扩张兼并,选择合作伙伴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选址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步,具有很大风险。
厂址的优劣,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直接的影响。
一、影响厂址选择的因素影响因素很多,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自然条件方面的,另一类属于社会环境方面的。
(一)自然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
土地的地理位置、面积、地价等;2.气候条件。
尤其是对气候有特殊要求的企业;3.水资源。
兼考虑数量与质量问题;4.物产资源。
是否接近原料产地等。
(二)社会环境条件1.劳动力资源。
2.基础设施条件。
3.工业综合化基础。
4.市场空间。
5.公众态度。
6.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
7.生活条件。
二、选址的原则全面评价各因素的影响作用,需要作科学的定量分析。
但在选址问题上,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
在做定性分析时,有以下几项原则:1.费用原则。
2.集聚人才原则。
3.接近用户原则。
4.长远发展原则。
三、厂址选择的方法基于厂址选择的重要性和高风险性,选择场址时必须提供较多的备选方案,因此它是一个多方案多因素的决策问题。
厂址选择方法一般有优缺点比较法、分级加权评分法、因次分析法、重心法、线性规划—运输法、德尔菲分析模型和层次分析法。
解决这类问题都是计算出一个综合性的数值,从中挑最好的。
(一)分级加权评分法1.确定权数。
生产系统的布局
生产系统的布局1. 引言生产系统的布局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将各个生产环节的设备、设施和人员有效地组织和安排,以实现高效的生产流程和优化的资源利用。
一个合理的生产系统布局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 生产系统布局的原则(1)流程合理性原则: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合理设置各道工序之间的距离和空间布局,以减少物料的移动距离和工艺流程的交叉干扰。
(2)空间利用率原则:充分利用生产空间,避免空间浪费,可以考虑使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3)物流管理原则:优化物料运输流程,合理安排物料转移线路和存储区域,减少物料的堆放和搬运,提高物流效率。
(4)人机协同原则:根据工人的操作需求,合理配置设备和工作站的位置,充分考虑人机协同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3. 生产系统布局的方法3.1 线性布局法线性布局法是将各道工序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依次排列,并设置相应的物料转移线路和工作站。
这种布局方法适合于产品工艺流程简单、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
线性布局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实施,但不适合工艺复杂、流程交叉的生产情况。
3.2 U型布局法U型布局法是将各道工序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先后排列,并将工作站设置成U 型,以便于工人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完成多个工序的操作。
U型布局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物料的移动距离和工人的移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适合于工作站之间有较多物料流动的生产情况。
3.3 网络布局法网络布局法是根据产品的生产流程,将各道工序之间的关系用网络图表示,形成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生产系统。
这种布局方法可以清楚地表示各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物料流动路径,有利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适合于工艺复杂、生产规模大的情况。
3.4 混合布局法混合布局法是将线性布局法、U型布局法和网络布局法等多种布局方法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灵活选择和组合各种布局方法。
这种布局方法相对灵活,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MPS生产系统的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总体布局
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MPS系统整体介绍 (1)1.3 课题研究方向 (2)1.4 课题研究的目标 (2)2 MPS生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3)2.1 生产线方案的选择 (3)2.2 各单元的系统硬件设计 (9)3 MPS控制系统的设计 (18)3.1 总体控制系统方案的设计 (18)3.2 各单元控制系统设计 (18)3.3 PLC的选型 (19)3.4 MPS系统各单元的I/O地址表 (21)3.5 PLC原理图 (25)3.6 通讯接线板PCB板设计 (25)3.7 地址接线板PCB板设计 (25)结束语 (26)致谢 (27)参考文献 (28)1 绪论经过各种制造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演替,目前最主流的制造系统是融合了机械控制和电气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自动化控制系统-MPS系统。
该系统运用了电机驱动、气动、PLC、传感器等多种技术,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实际应用。
通常该系统有6个工作站, 为供料、检测、加工、搬运、分拣和分类存储。
MPS 系统一般由多个可单独编程的工作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之间的握手信号可以通过I/O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总线方式实现。
PLC是在电气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专门为工业过程控制而设计的控制设备,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被公认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CAD/CAM)之一。
本课题的研究将采用应用广泛的西门子S7-200系统作为模块化生产线的控制系统。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在全球机械行业竟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国外的发达国家纷纷将柔性制造系统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全球的制造业正在进入模块化生产的时代,我国应顺应制造业的潮流,在制造业中大力发展及应用模块化系统。
因此,模块化系统在机械行业中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
MPS综合应用了气动控制、机械、电工电子、传感器、PLC控制技术等。
它可以模拟出跟实际生产相似的控制过程。
化工设计课件第八章车间的平、立面布置
总结词:安全优先
详细描述:由于农药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 安全风险,该农药厂的车间布置首要考虑的 是安全因素。车间布置充分考虑了工艺流程 、物料特性和设备要求,采用了分区布置的 方式,将不同危险等级的车间分开布置,并 设置了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措施,确保了
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
05
车间布置的优化与改进
根据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安排设备的布局,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 顺畅,操作方便,同时考虑设备维护和检修的需求。
物流与通道布置
物流与通道布置是确保生产流程顺畅 的关键,需要合理规划物料运输路径 和通道宽度。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物料特性,合理 规划物料运输路径,设置合适的通道 宽度和坡度,确保物料流动顺畅,同 时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化工设计课件第八章车间的 平、立面布置
目录
• 车间布置概述 • 平面布置 • 立面布置 • 车间布置案例分析 • 车间布置的优化与改进
01
车间布置概述
车间布置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车间布置是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安装需求,对车间内的 设备、管道、仪表、建筑等进行的合理布局和设计。
重要性
车间布置是化工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生产操作 、工艺流程的顺畅、安全、环保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合理 的车间布置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事故发生 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03
1. 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 考虑未来发展
3. 人性化设计
车间布置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 如建筑、消防、环保等方面的规定。
在满足当前生产需求的同时,应考虑企业 未来的发展,为工艺升级和设备更新预留 空间。
车间布置应考虑员工的操作习惯和舒适度 ,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生产系统的布局与布置
生产系统的布局与布置1. 引言生产系统的布局与布置是指为实现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生产所设计的工厂或生产设施的布局和安排。
一个好的布局和布置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确保员工的安全和舒适。
在本文中,将探讨生产系统布局与布置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布局模式和布置原则,以供参考和指导。
2. 生产系统布局的重要性生产系统的布局对整个生产过程产生直接影响。
一个合理的布局可以有效地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产品在制品,减少等待时间,并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是生产系统布局的重要性:2.1 提高运营效率合理的布局可以优化物料流动路线,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时间、运输成本和库存储备。
这可以缩短产品的制造周期,提高运营效率,满足客户需求。
2.2 提高生产质量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工序安排,可以减少生产中的错误和缺陷。
不同工序之间的正确顺序和紧密协作可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的管控。
2.3 优化工作环境和员工安全合理的布局可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工作环境,减少员工疲劳和工作事故的发生。
合理放置设备和工具可确保员工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 布局模式在设计生产系统的布局时,有几种常见的布局模式可供选择,包括:直线布局、U型布局、L型布局和混合布局。
3.1 直线布局直线布局是将各个工序按照产品的制造顺序布置在一条直线上的布局方式。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工序简单、产品流程线性、批量生产的情况。
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物料和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移动,提高生产效率。
3.2 U型布局U型布局是将各个工序按照产品的制造顺序呈现一个完整的U形线路的布局方式。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工序复杂、产品流程波动大的情况。
它可以提高物料和信息的流动效率,减少制造周期。
3.3 L型布局L型布局是将各个工序按照产品的制造顺序呈现一个L形线路的布局方式。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工序复杂、产品流程波动大但空间有限的情况。
它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足够的工作区域和设备安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4:运输表法
改进后
生产厂 A1 A2 B1
销售中心D1
140
800
90
90
需求量
800
销售中心D2 生产能力
600
110
100 120
500 100
600
9000 500
1200
2000
第3节 生产和服务设施 (厂区)布置
一、设施布置的基本问题 二、设施布置的基本类型 三、工厂总平面布置原则与方法**
企业的产品; 企业规模; 生产专业化水平与协作化水平; 企业的技术水平。
二、设施布置的基本类型
工艺对象专业化布置; 产品对象向专业化布置; 成组生产单元; 固定布置; 混合布置。
1.工艺对象专业化布置
车床组 L L L
镗床组 D D D D
磨床组 G G
接收和发运
原则:物料运送成本最小 方法:物料运量图法
产品型 市场地区型 生产工艺
第二节 选址的定量分析方法
一、单一设施选址
1.单一设施选址的不同情况
–新成立企业或新增加独立经营单位; –企业扩大原有设施(另选新址); –企业迁址;
一、单一设施选址
2.厂址选择的程序
–确定选址总体目标; –收集与选址有关资料; –收集目标地区资料; –评价各目标地区、确定选址区域; –综合分析、确定具体厂址。
W2 P2(x2,y2)
X=∑LiXi/ ∑Li; Y=∑LiYi/ ∑Li
P4(x4,y4) W4
W3 P3(x3,y3)
重心法 的解法
例3 某重型机械厂,每年从A运钢材,从B运铸铁,C运各种造 型材料,从D运其它材料。各地与中心城市的距离和每年的材料 运量见下表,用重心法求该厂的位置。
原材料产地 坐标
距中心城市 的坐标
年运输量
A
B
C
D
Xa Ya Xb Yb Xc Yc Xd,Yd
90 500 350 400 100 120 350 200
1800 1000
800 2400
重心法 的解法
例3 某重型机械厂,每年从A运钢材,从B运铸铁,C运各种造 型材料,从D运其它材料。各地与中心城市的距离和每年的材料 运量见下表,用重心法求该厂的位置。
二、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
1.制造业设施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 新建设施选址:
– 劳动力条件; – 距离市场的远近程度; – 生活环境; – 距离供应商和资源的远近程度; – 距离企业所属其他部门的远近程度;
二、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
2.服务业设施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
– 选址区域顾客的购买力; – 服务生产能力与选址区域潜在顾客人口统计之
候选方案
BC
3 21
28 4
2
2
D 71
1
扩展余地 总计
1 108 112 122* 99
3.厂址选择的方法 ---盈亏平衡法
条件:
– 估计销售量 – 每一选址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例2
例2:盈亏平衡法
可选地有3个(A、B、C) ,其固定成本分别为:30、60、 11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750、450、250元,估 计年销售量为2000个。
间的相适应程度; – 选址区域的市场竞争程度; – 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的竞争优势; – 与竞争对手比,所选位置的特点; – 服务设施质量、水平与相邻商业状况; – 经营策略; – 管理水平等。
二、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
3.影响因素之间的权衡 4.企业生产运作全球化趋势对设施选址 的影响
三、不同类型企业的设施选址
原材料产地 坐标
距中心城市 的坐标
年运输量
A Xa Ya
90 500 1800
B Xb Yb
350 400 1000
C
D
Xc Yc Xd,Yd
100 120 350 200 800 2400
X=∑LiXi/ ∑Li=235.67;
Y=∑LiYi/ ∑Li=312.67
二、设施网络中的新址选择
线性规划; 运输表法;** 启发式方法(heuristics); 模拟方法; 优化方法等。
生产厂 A1 A2 B1
销售中心D1Leabharlann 600140200
90
90
销售中心D2 生产能力
110 600
700 120
900
500 100
500
需求量 初始解: R1+K1=140 R2+K1=90 R2+K2=120 R3+K2=100
800
1200
2000
令R1=0 求出:K1=140,R2=-50,K2=170, R3=-70 改进程度指数:C12-R1-K2=-60
运输表法
步骤:
– 确定初始解:“西北角”法则 – 寻找最优解: – 找空白格,是否可进一步降低总运销成本 – 表征系数(对已占有的格):Ri+Kj=Cij – 令R1=0 – 求出Ri=? Kj=? – 计算改进程度: Cij- Ri-Kj – 若<0,则可改进;若>0,则为最优
例4:
例4:运输表法
解:计算总成本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A=300,000+750*20000
=1,800,000
C
B=1,500,000*
110 B
C=1,600,000
60
问题:如果年销售量在 3000个,则选择何地?
30
A
1000
2500
3.厂址选择的方法 ---重心法
P5(x5,y5)
W5 P(x,y)
P1(x1,y1) W1
3.厂址选择的定量分析方法
分级加权法;** 盈亏平衡分析法;** 重心法;**
3.厂址选择的方法-- 分级加权法
列出有关影响因素; 规定评价标尺; 确定各因素权重; 对每个方案打分、计算分数; 选择分数最高者。
例1 分级加权法
影响因素 权数
劳动力条件 7 地理条件 5 气候条件 6
A 2
14 4
2.产品对象专业化布置
第8章 设施选址与设施布置
影响生产与服务选址的因素 选址的定量分析方法 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
非制造业的设施布置
第一节 影响生产与服务 设施选址的因素
一、设施选址的基本问题
– 2层问题:设施区域选址
–
具体位置选址
– 2大类: 单一设施位置选择 在现有设施网络中布新点
– 选址目标: 工业设施--注重成本最小化; 服务业---销售收入最大化; 仓储业---成本因素+供货速度等。
第3节 生产和服务设施 (厂区)布置
一、设施布置的基本问题 (一)要考虑的问题
1.包括哪些经济活动单元
–基本生产单位;辅助生产单位; – 生产服务单位;生产技术准备部门; – 附属生产单位。
2.每个单元所需空间 3.每个单元的形状 4.每个单元的位置
一、设施布置的基本问题
(二)影响企业经济活动单元构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