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语文一单元测试卷(带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班级姓名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不惮(dàn)溃退(guì) 舀水(yǎ0) 白洋淀(dìng)
B.恣意(zì)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
C.脑畔(pàn)寒噤(jī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
D.挑剔(tì)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眼花嘹乱晨曦皎洁家眷
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油馍
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
D.精疲力竭婉转船辑铁锈
3.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子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笑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4.为下列一段文字所添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①没有仇恨②没有愤怒③只有悲哀④只有记忆⑤只有警告⑥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中扑面吹来。
B.夏天的鲁镇是游玩的好季节。
C.我们反复地好说歹说,最终总算把外祖母说服了。
D.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观察,人们注意到了所有的孤雁都有一个共性。
6.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定宝塔山。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在亲人怀。
A.靠抱扑 B.贴搂靠
C.靠绕扎 D.贴搂扑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只有大智若愚,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担当起这个称号。
B.这惊心动魄的场面让人们久久不能忘记。
C.垃圾的恶臭不时飘进房里,这里脏乱的环境令人叹为观止。
D.近期本市部分楼盘已经出现了滞销情况,量价齐升的势头戛然而止。
8.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旋风一样,是;乱蛙一样,是;火花一样,是;斗虎一样,是
强健的风姿。
A.(1)蹦跳的脚步 (2)飞扬的流苏(3)闪射的瞳仁(4)急促的鼓点
B.(1)飞扬的流苏(2)蹦跳的脚步(3)闪射的瞳仁(4)急促的鼓点
C.(1)闪射的瞳仁(2)蹦跳的脚步(3) 急促的鼓点(4)飞扬的流苏
D.(1)急促的鼓点(2)飞扬的流苏(3) 蹦跳的脚步(4)闪射的瞳仁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社戏》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反映童年生活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的怀念。
B.《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抒情散文,文中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D.《灯笼》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书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10.请根据诗意写相应的传统节日,使语句完整。(写对三个即可)(3分)
A.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
B.年年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C.爱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D.忆对丹桂丛,花在怀中,月在怀中。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45分)
(一)课内精读(20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