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九 免疫调节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免疫调节》为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四节内容,江苏省2010年高考说明的考试要求为: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历届高考试题多以选择题、图解形式出现,题目常与生活实际中的病例相结合,着重考查学生的审题、识图、综合运用、获取信息、实验与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

本课内容知识点多而分散,学生记忆难度大任务重,概念模糊,线索不清晰。

学生普遍掌握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抗原抗体的概念、艾滋病的发病原理和传播途径,但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还不是很清晰,各种淋巴细胞的来源和作用不能辨析,所以作为高三复习课,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主要是: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过程。

能力目标有:利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的能力;通过素材分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是通过甲流、艾滋病的素材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关爱生命,关爱社会。

2 教学设计思路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

复习课要源于平时教学、高于平时教学,有新的高度、新的内容、新的方式,让学生有新的收获。

笔者设计了以甲流情境作为教学主线,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由表及里,从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利用学生原有知识搭建平台,来理清一条条的线索,使之形成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在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也体现了新课程“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这一理念。

教学主线如下:3 教学过程3.1播放甲流防控视频,引入课题冬春是甲流高发季节,学校是甲流流行的高发地,为了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学校印发了甲流防控应知知识手册,组织教室、宿舍等场地的卫生消毒工作,组织学生接种疫苗,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过这场与甲流的战争。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专题复习教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专题复习教案

«免疫调节专题复习»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5页«免疫调节»专题复习(二轮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过程与方法:1.在复习过程中形成快速系统的整合知识的能力2.通过试题分析、练习提高审题解题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观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是人和动物体生命活动三种调节方式之一,对于生物体稳态的维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失调”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2)《免疫调节》是本章的前三节所介绍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机补充,三者一起构成了人和动物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机制。

内容知识量大且过程复杂。

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学情分析:高三学生已经进入一轮复习,对于一轮复习的节奏、思路已经适应。

但由于时间相隔之久,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已经生疏,对该节知识点的理解比较困难,大多数人只了解教材的表面知识,比较难以在新问题和生活实践中进行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教学用具:PPT课件教学设想:紧抓课本知识网络,以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失调和应用为主线,通过创设新教学情境、问题探究、合作学习等教学手段,结合资料分析、识图解图、比较、概括等方法,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模型,辨别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和关联性,理解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课题: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教学案034 免疫调节

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教学案034 免疫调节

课题:免疫调节 编号:034【知识网络】(第一课时)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学的应用【考点过关】考点一、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例1.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 .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考点二、与免疫有关细胞的比较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集中分布的场所例如:胸腺、骨髓等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T 细胞——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B 细胞——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在骨髓中成熟 防卫功能 监控功能 清除功能 人体内的三道防线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详细过程见下方) 防卫功能失调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 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 和免疫细胞借助 血液循环和淋巴 循环组成 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症 疫苗 对组织内抗原检测——根据抗原能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器官移植体内已经衰老或被破坏的细胞及癌变细胞 非特异 性免疫(特异 性免疫)细胞名称来 源 功 能 吞噬细胞( )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 B 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 T 细胞造血干细胞在( )中发育 ( )抗原,分化成效应T 细胞、记忆细胞及分泌( ) 浆细胞 分泌抗体效应T 细胞 与( )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 B 细胞或T 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例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 .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 细胞介素消灭B .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 体消灭C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 被外毒素消灭D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 被抗体消灭 细胞免疫考点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第二课时)例3.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后( )A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例4.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

《免疫调节》复习课教学设计(可打印修改)

《免疫调节》复习课教学设计(可打印修改)

b.总结流程图的制作意义和制作要求。 三个阶段。 制作的流程图,
c.展示正确的流程图,并对体液免疫的过 对展示的流 通过比较和评
程进行总结。
程图进行讨 价,让学生掌
体液免疫这一系列过程是在细胞外液进行 论和评价, 握流程图的制
的,但如果一些病毒和细胞内寄生的细菌 总结流程图 作目的和要求。
进入到细胞内时,抗体能否进入到细胞内 的制作要求。
阶段和效应 性免疫的复习
c.抗体由什么细胞产生?它有和作用?为 阶段。
过程提高兴趣。
什么说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学生通过观
d.记忆细胞起到什么作用?它能否继续分 察过程图,
化?
按照教师的
提示,逐一
回答问题,
(2)展示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前制作的流程图。
并逐步掌握
a.让学生自行评价。
体液免疫的 展示学生课前
三道防线的组成和相关作用。(小结前两 图
一些生活习惯
道防线的作用和在进化上的意义:人体的 回答第二道 体现第一道防
这两道防线是人体一出生就具备的,通过 防线的组成 线的作用,使
遗传获得,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 以及第一第 学生明确养成
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机制。)
二道防线的 良好的生活习
二、问题过渡:
1、回顾抗原抗体概念。
根据教材内 抗原和抗体的
2、回顾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流程。
容,回答相 结合具有特异
关问题。根 性。下一步复
据教师的提 习特异性免疫
示总结出抗 做铺垫。
原的异物性,
四、回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大分子性和 体液免疫和细
1、体液免疫的过程
特异性。
胞免疫的过程

2014福建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课件2.4《免疫调节》(新人教版必修3)

2014福建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课件2.4《免疫调节》(新人教版必修3)

四、免疫功能与功能异常 将有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①癌细胞的清除 ②杀死机体内的细菌 ③系统性红斑狼疮 ④艾滋病
a.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免疫功能过高 c.免疫系统的监控及清除功能 d.免疫功能过低
【点拨】对外来物质的清除,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清除 体内衰老细胞以及病变细胞、癌变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 控和清除功能。
二、体液免疫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1.补充图中横线上的内容 2.浆细胞来源:_B_细__胞__或__记__忆__B_细__胞___ 3.写出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及产生细胞 _浆__细__胞__分泌__抗_体___;_T_细__胞__分泌_淋__巴__因__子_。 4.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__抗__体__与抗原结合,形成_沉__淀__ _或__细__胞__集__团_,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点拨】惟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 不能产生抗体。
2.体液免疫中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 (1)记忆细胞的特点:分泌抗体、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 感。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 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3)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 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4)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 程度曲线图: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图解
对象
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 靶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 来自异体的器官移植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 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 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 接触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免疫调节学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免疫调节学案

【考点归纳】(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课堂检测】1.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2.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B.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由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共同作用于抗原C.过敏反应是因为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与抗原结合造成的D.细菌外毒素进入人体,需要有特异性抗毒素与它结合,才能使它丧失毒性3.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能成为抗原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4.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抗体包括抗毒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的反应B.抗体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少部分是RNA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D.人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在组织液与外分泌液中也有5.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

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6.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1)①表示d是细胞,图中属于反应阶段的是(填编号)。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填编号)。

高三生物复习学案 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复习学案 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复习学案七免疫调节考纲要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及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基础回顾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想一想:免疫系统的组成层次中谁最重要?知识点二免疫系统的调节思一思: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参战者与作用对象分别是什么?它们是否可以直接杀死抗原?特别提醒①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

②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

③若两者都遭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并未恢复。

——快速确认两种特异性免疫⎪⎧由物质(抗体)参战——体液免疫(1)据“参战”对象⎨(2)据作用对象⎩⎪⎨⎪⎧作用于“抗原”——体液免疫作用于“细胞”——细胞免疫 对位练习1、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抗原刺激机体后,T 细胞和B 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 .浆细胞与效应T 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 .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 .效应T 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2、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X 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 、n 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

(2)图1中的③表示________过程,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3)图2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 ―→B 过程的有图1中的________细胞(填字母)。

(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

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________(填字母)能_______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第一步:将_______________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

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

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

第29讲免疫调节[考纲要求]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n)。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I)。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 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了吞噬细胞等2. 免疫细胞<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淋巴细胞<I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3.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判一判]1. 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X)2.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V)3.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X)4.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等(X)、免疫系统的功能解惑(1)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2. 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②免疫过程③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②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3.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判一判)(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V )(2)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V )(3)对细胞癌变的监控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V )[思考]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类型是什么?提示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细胞:体液免疫。

三、免疫失调疾病[连一连]四、免疫学应用1. 疫苗一一免疫中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 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

3. 免疫抑制剂一一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必要的计划与安排。

其中《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课程内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免疫调节》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免疫调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和区别。

(4)说出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5)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男孩他生活的环境却和我们不一样,他的名字叫戴维,大家都叫他泡泡男孩。

教师用一个患有“重症免疫缺陷疾病”,从小生活在无菌的塑料泡泡里男孩图片和视频,启发学生思考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和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教师:(1)泡泡男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2)他为什么要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呢?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问题:大卫患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从出生那一刻便生活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里。

二、建构概念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35页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归纳。

过渡:人体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就不会感染疾病了吗?三、实验探究教师出示温与艾滋病人握手共餐图片提出问题:(1)你敢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共餐吗?(2)为什么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果你手上有伤口你敢与艾滋病人握手吗?(3)如果感冒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穿过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两者都会引发身亡吗?(4)为什么人患感冒不会死亡,而患艾滋病就会死亡呢?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3讲 免疫调节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3讲 免疫调节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第13讲 免疫调节考点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a 2.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a 3.特异性免疫b 4.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a 免疫接种和免疫功能异常1.免疫接种的应用a 2.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a 3.HIV 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a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御措施a免疫细胞的起源及免疫防卫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1)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细胞⎩⎪⎨⎪⎧巨噬细胞等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 中成熟)B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白细胞介素­2、溶菌酶等。

2.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3.免疫系统的调节 (1)非特异性免疫 ①组成a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b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巨噬细胞。

②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有特异性。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①组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分类 来源 功能 中性粒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作用巨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消化病原体,形成并呈递抗原—MHC复合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淋巴干细胞(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分泌蛋白质,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续表分类来源功能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干细胞(胸腺中发育)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消灭已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抗原,在二次免疫中更快速地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B淋巴细胞淋巴干细胞(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记忆B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识别抗原,在二次免疫中更快速地分化为效应B细胞4.免疫细胞或物质分析(1)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抗体。

2014高考生物复习学案:免疫调节教程

2014高考生物复习学案:免疫调节教程

免疫调节考纲要求:【预习导学】教材基础回顾1:基本概念1、免疫: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指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从而达到自我保护。

2、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3、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机体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获得的防御机制。

4、抗原:凡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

5、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6、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7、过敏原: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8、自身免疫反应: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对机体自身的成分起作用,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教材基础回顾2:基础知识框架回顾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提示】识记免疫活性物质时区分下列物质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

白细胞介素:来源于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等许多因子,可以粗劣将其记忆归类为淋巴因子。

抗生素: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如:青霉素、链霉素等二、免疫的类别Ⅰ、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1、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出现快、作用范围广)。

2、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卫机制——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人体的第二道防卫机制——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Ⅱ、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1、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出现慢、针对性强)。

高中生物 免疫调节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免疫调节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复习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自主复习】1、免疫系统的组成: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构成2三道防线、_________免疫第二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构成。

免疫______免疫 ______免疫(第三道防线)______免疫3、⑴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具有___________、异物性、大分子性等特点。

⑵抗体:机体受到________刺激后,并能与其发生___________结合的_____________。

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主要分布于_________,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⑶体液免疫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免疫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免疫失调(1)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________当作__________进行攻击。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

(2)过敏反应:已产生________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过敏原有:花粉、水果、海鲜、动物毛屑、青霉素等。

过敏反应的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_____,消退______;②一般_______破坏组织细胞;也_____引起组织损伤;③有明显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通过免疫系统,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能抵抗__________的入侵,及时清除体内衰老、________、损伤、_________的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高三免疫调节教案

高三免疫调节教案

高三免疫调节教案免疫调节教案高三免疫调节高三复习免疫调节视频高三免疫调节flash篇一:高三生物《免疫调节》教案免疫调节复习目标: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类型2.免疫系统的功能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复习重点:免疫系统的功能复习难点:免疫系统的功能课时安排:3课时【基础知识整合】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类型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

(2)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后者又可分为T细胞和B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以及溶菌酶等。

2、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2.抗体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3.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4.免疫系统除了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如:艾滋病2、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过强,反应过度,会造成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4、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测试)--免疫调节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测试)--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导学案+综合测试)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判一判]1.脊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分布的场所()2.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他们分化、成熟场所也相同()3.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等()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2)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3)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2.特异性免疫[连一连]四、免疫学应用1.疫苗——免疫中相当于______,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人工标记______——检测追踪______在机体中的位置。

3.免疫________——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判一判]1.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2.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细胞() 3.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4.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5.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考点87图像和列表比较法——免疫有关细胞1.如图为某生物体中的一系列生化反应示意图,对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场所1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过程b产生的物质X可以和Y特异性结合D.细胞C和细胞E中核酸完全相同排雷(1)免疫细胞中,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等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

(2)在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中包含中心法则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三条途径,但在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中只有转录和翻译两条途径。

(3)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免疫调节》 导学案

《免疫调节》 导学案

《免疫调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4、探讨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5、了解免疫学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难点(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发病机制。

三、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1)概念: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种类: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骨髓: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是 T 淋巴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脾:是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富含 B 细胞、T 细胞、巨噬细胞等。

淋巴结:广泛分布于全身非黏膜部位的淋巴通道上,是过滤淋巴液和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扁桃体:位于口咽部上皮下的淋巴组织团块,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防御功能。

2、免疫细胞(1)概念:免疫细胞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2)种类:包括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吞噬细胞等。

T 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可参与细胞免疫。

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可参与体液免疫。

吞噬细胞:可吞噬、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1)概念: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种类: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淋巴因子:由 T 细胞分泌,可促进 B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泪液、唾液等体液中,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概念: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组成: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异性免疫概念:出生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免疫调节高三复习

免疫调节高三复习

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意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
胞的作用是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裂解宿主细胞 。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 淋巴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 B 细胞可在
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可产生
抗体
,参与体液
免疫过程。
免疫调节高三复习
永胜四中 高三备课组 授课人:
一、考纲要求: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 2、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了解常见的免疫疾病。 3、应用免疫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常识性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类比和归纳能力。 2、提高构建知识网络树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正常免疫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理解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热爱生活,洁身自爱,善待生 命。
T细胞
增值 分化
效应T细胞 识别、结合
靶细胞
裂解、死 亡、释放
记忆T细胞
抗原
高考链接:
2016.全国Ⅰ,31.(9分)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 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 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 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免疫功能下。降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抗原 可诱导B淋巴细胞 增殖、分化成 浆细胞 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 够 迅速增殖分化 ,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高考二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42张)浙江版

高考二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42张)浙江版

HIV和辅助性 T细胞的变化
考点通关 1.已知某种细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这是因为 ( C )
A.这种细菌主要攻击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缺陷 B.这种细菌破坏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导致HIV更容易侵入人体 C.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人体大部分辅助性T淋巴细胞,降低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D.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失去了对该种细菌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疑难探究
如何较快区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提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分技巧——“三看法” 一看参战对象:若以“物质(抗体)”参战,为体液免疫;若以“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参战,则 为细胞免疫。 二看攻击目标: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体液免疫;对抗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 ——细胞免疫。 三看免疫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 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
素养提升
提升 免疫类型的分析、判断
素养体现 科学思维——通过归纳与概括要素,区分不同免疫类型。 方法诠释
也可先通过免疫对象的特异性确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还是特异性免疫,再依据免疫场所、参战部队 进行第二次区分。
对点提升
1.(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 )
3.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噬菌体和HIV入侵宿主细胞的方式相同,遗传物质进入,外壳留在外面 B.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进而导致特异性免疫瘫痪,因此患者体内无法产生抗体 C.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进行遗传,所以要实施剖腹产和人工哺乳
答案 D HIV入侵宿主细胞时,包膜与宿主细胞膜发生融合,除了遗传物质,逆转录酶也进入宿主 细胞,因此与噬菌体只将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的方式不同,A错误;HIV攻击人体时,患者体内也 能产生相应抗体,但HIV破坏大量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会严重削弱免疫功能,B错误;艾滋病可以通 过母婴传播,而不是进行遗传,C错误;HIV外层脂类膜来自宿主细胞,内掺有病毒蛋白质,因此膜上 的蛋白质由HIV和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共同控制,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