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溶性维生素

合集下载

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生物化学课件)

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生物化学课件)
*皮肤:干燥角质化 • *呼吸系统:易感染 • *生长发育迟缓 • *骨骼生长抑止 • *泌尿生殖系统受影响
12
•预防: •保证膳食中有丰富的VA及胡萝卜素的来 源。 •预防疾病
13
• VA过量与毒性 • 成人一次大剂量摄入超过100倍RDA,儿童一次 大剂量摄入超过20倍RDA可导致VA急性中毒。 • 慢性中毒是长期摄入10倍RDA剂量的VA.
3
维生素A的理化性质
•极易氧化。 •高温时紫外线促进氧化。 •油脂酸败时VA和VA原将被破坏。 •一般烹调加工热处理时稳定并有助于释 出,有利于吸收。
4
VA吸收与代谢 吸收
食物中的视黄酰酯
胃中随蛋白质分解释放
胆汁、脂肪酶作用
小肠粘膜吸收
5
储存
•以视黄酰酯形式— •VA主要储存在肝脏。 •胡萝卜素主要储存在脂肪组织。
10
VA缺乏症:
WHO公认的世界四大营养缺病。 *原发性:婴幼儿发病较高,因VA
及VA原很难通过胎盘。 *影响消化与吸收功能:腹泻、胰腺
炎、胆囊疾病等。 *影响储藏利用与排泄:肝脏疾
病、蛋白质营养不良、消耗性疾 病和 传染病等。
11
• 症状:
• *眼部:暗适应能力下降、毕脱氏 • 斑、角膜软化症、夜盲症
51
理化性质
所有的K类维生素都抗热和水,但易遭酸、碱、 氧化剂和光(特别是紫外线)的破坏。由于天然维生 素K对热稳定,并且不是水溶性的在正常的烹调过 程中只损失很少部分。
52
代谢
40%—70%的维生素K经十二指肠和回肠吸收。 与其他脂溶性维生素一样,影响膳食脂肪吸收的因 素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吸收过程也依赖于胆汁 和胰液的正常分泌。
26

维生素概述及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概述及脂溶性维生素
干眼病 失明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E
抗氧化
婴儿:溶血性贫血 儿童和成人:神经病变,肌病
在食物中分布广泛,菜籽油是主要来源
K
通过γ羧基谷氨酸残基激活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儿童:新生儿出血性疾病 成人:凝血障碍
肠道细菌合成,绿叶蔬菜,大豆,动物肝脏
维生素A
维生素A(vitamin A)类是指含有视黄醇结构,并具有其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 维生素A包括: 维生素A和维生素A原以及其代谢产物; 类维生素A是指视黄醇和其代谢产物以及合成的类似物。
1g 视黄醇=0.0035mol 视黄醇=1g 视黄醇当量(RE) 1g β-胡萝卜素=0.167g视黄醇当量(RE) 1g 其它维生素A原=0.084g视黄醇当量(RE) 1IU 维生素A= 0.3g 视黄醇=0.344g 醋酸维生素A酯=0.55g 棕榈酸维生素A酯 视黄醇当量(retional equivalents, RE):膳食或食物中全部具有视黄醇活性物质的总量(g)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

它是人体六大营养要素(糖、脂肪、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和水)之一,大多数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仅少数可在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

人体每日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缺乏时,可引起一类特殊的疾病,称“维生素缺乏症”。

目前已发现的维生素有60余种,多已能人工合成。

被世界公认的有14种,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及水溶性维生素两类。

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脂类吸收不良时其吸收也减少,甚至发生缺乏症。

常用的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1 维生素A1.1 结构:维生素A是指具有全反式视黄醇生物活性的一组类视黄醇物质。

视黄醇可以被可逆地氧化为视黄醛,视黄醛具备视黄醇的全部生物活性;还可以进一步被氧化成视黄酸,视黄酸不能满足视觉或动物繁殖的需要。

参与视觉循环的维生素A形式是11-顺视黄醛,而维生素A主要是以视黄酰棕榈酸酯的形式储存。

1.2 生理作用:某些形式的类视黄醇参与了机体所有细胞的功能。

视觉、细胞间信息交流、黏液素生成、胚胎形成、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是维生素A所有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维生素A的全部功能包括参与视觉、造血、免疫细胞、成骨和破骨、肺泡和神经组织的功能。

除影响正常健康相关进化功能外,维生素A还有纠正多种病理状态的调节作用。

(1)抗增殖作用:维生素A及其异构体能够促进终未分化、抑制增殖、促进凋亡,该作用对组织恶变过程中的肿瘤发挥作用。

(2)促进膳食铁的吸收。

1.3 维生素A缺乏:目前世界范围内评估结果认为,维生素A缺乏症是第二大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

(1)视觉症状:眼症是维生素A 缺乏的典型临床特征。

(2)其他上皮功能异常:毛囊增厚是维生素A 缺乏的皮肤表征。

从咽扁桃体、支气管和肺组织到消化道的黏膜内,黏蛋白生成减少,造成伴有症状的疼痛,并易受细菌侵袭。

(3)高死亡率。

(4)高感染发病率。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生物功能
• 1. 促进垂体促性腺激素 性腺激素的分泌,促进精子的生成 性腺激素 和活动,增加卵巢功能,卵泡增加,黄体细胞增大并 增强孕酮的作用。 2. 改善脂质代谢 改善脂质代谢。缺乏时导致血浆胆固醇(TC) 与甘油三脂(TG)的升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3. 减少过氧化脂质的生成,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 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 由基的毒害,充分发挥被保护物质的特定生理功能。 由基的毒害 4. 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内脂 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内脂类部分,减低红细胞脆 性,防止溶血。缺乏时出现溶血性贫血。 5.大剂量可促进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增生 促进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增生,改善 促进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增生 周围循环。
注意事项
• • 1、维生素E它应该避光保存 避光保存。 避光保存 2、每日服用维生素E300毫克 300毫克 300毫克以上,可使机体免疫功 能下降,体内T淋巴细胞、B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功能低下,从而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 3、每日服用维生素E400毫克 400毫克 400毫克以上,会发生头痛、眩 晕、恶心、视力模糊以及月经过多或闭经,甚至因血小 板聚集而引起血栓性静脉炎与肺栓塞。这一点对老年人 尤为重要,因为肺栓塞后会引起栓塞附近区域的水肿和 肺不张,影响弥散功能,降低动脉血氧分压,特别是在 栓塞前就有肺心病,或存在肺血管阻力异常的老年人, 较少的栓塞就可引起肺动脉高压,继而发生心衰等并发 症。
一、维生素A 维生素A
(Vitamin A)
维生素A主要包括从海洋鱼类鱼肝油中分离得 到的视黄醇(Retinol),现在命名为维生素A1;从淡 水鱼肝中分离得到的维生素A2(3-脱氢视黄醇)。另 外,存在于植物体内的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在人体 内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维生素A,被称为维生素 A原,其中以β-胡萝卜素转化率最高。维生素A分A1, A2两种,是不饱和一元醇类。维生素A又称抗干眼醇。 肝脏是储存维生素A的场所。 肝脏

2024年脂溶性维生素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脂溶性维生素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脂溶性维生素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脂溶性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脂溶性维生素在脂肪组织中储存,并在需要时释放到血液中。

这些维生素在维持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市场近年来不断发展,在此文章中,将对当前脂溶性维生素市场的状况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据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脂溶性维生素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预计2025年,全球脂溶性维生素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提高以及日益增长的养生意识。

脂溶性维生素作为常用的保健品和药物成分,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1.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提升,对维生素和营养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脂溶性维生素由于其重要的健康功效,成为人们的首选。

2.营养补充需求:现代生活节奏快,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人体缺乏脂溶性维生素的机会增多。

很多人通过补充脂溶性维生素来满足身体对该类营养物质的需求。

3.新产品开发和创新:脂溶性维生素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公司不断开发新产品和进行创新。

例如,添加了天然植物提取物的脂溶性维生素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4.健康理念的普及:公众对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关注度上升,促使他们购买和使用脂溶性维生素产品。

市场地域分布在全球范围内,脂溶性维生素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

北美和欧洲地区是脂溶性维生素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较大比例。

这主要得益于这些地区人们的高消费能力以及健康意识的提高。

亚太地区的市场也在稳步增长,其中中国和印度是亚太地区脂溶性维生素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这些地区的人口众多,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市场竞争格局脂溶性维生素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制药公司、保健品公司和营养补充剂公司。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进行广告宣传来扩大市场份额。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中以维生素A和D在营养上更为重要,缺少他们将分别引起维生素A或D缺乏病。

维生素E缺乏病仅在动物实验时观察到,至于维生素K,因肠道细菌可以合成它,所以人类维生素K缺乏病多系吸收障碍或因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维生素K的代谢拮抗药(metabolic antagonists)所致。

一、化学特点1.维生素A维生素A是由β-白芷酮环和两分子2-甲基丁二烯构成的不饱和一元醇。

一般所说维生素A系指A1而言,存在于哺乳动物和咸水鱼肝脏中。

在淡水鱼肝油中尚发现另一种维生素A,称为A2,其生理效用仅及A1的40%。

从化学结构上比较,维生素A2在β-白芷酮环上比A1多一个双键。

维生素A的侧链含有4个双链,故可形成多种顺反异构体,其中较重要的有全反型(AⅡ-trans)和Ⅱ-顺型(11-cis)。

视黄醇在体内可被氧化成视黄醛(retinal),此反应是可逆的。

视黄醛进一部被氧化则成视黄酸(retinoicacid),但此反应在体内是不可逆的。

视黄醇是黄色片状结晶,通常与脂肪酸形成酯存在于食物中。

不论是维生素A1或A2都可与三氯化锑起反应,呈现深兰色。

这种性质可用于测定维生素A。

维生素A的化学性质活泼,易被空气氧化而失去生理作用,紫外线照射亦可使之破坏,故维生素A的制剂应装在棕色瓶内避光贮存。

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肝、蛋、肉)中,但是在很多植物性食品如胡萝卜、红辣椒、菠菜、芥菜等有色蔬菜中也含有具有维生素A 效能的物质,例如各种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其中最重要者为β-胡萝卜素(β-carotene)。

β-胡萝卜素可被小肠粘膜或肝脏中的加氧酶(β-胡萝卜素-15,15′-加氧酶)作用转变成为视黄醇,所以又称做维生素A元(provitamin A)。

尽管理论上1分子β-胡萝卜素可以生成2分子维生素A,但由于胡萝卜素的吸收不良,转变有限,所以实际上6微克β-胡萝卜素才具有1微克维生素A的生物活性。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代谢
• 机体主要的调节因子:
– 1,25(OH)2D3本身 – 甲状旁腺激素 – 血清钙和磷的浓度
化学结构与性质

• • • • • •
维生素D有两种形式:
1. 胆钙化醇cholecalciferol(维生素D3) 2. 麦角钙化醇ergocalciferd(维生素D2)
哺乳动物对两者利用无区别 维生素D是一族A、B、C和D环结构相同,但侧链不 同的开环类化合物的总称。A、B、C和D环的结构 来源于类固醇的环戊烷多氢菲环。 7-脱氢胆固醇—维生素D3的前体,存在于人体皮肤 内,经紫外线激活可分别转化形成维生素D3。 麦角固醇—维生素D2的前体,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和 微生物中,经紫外线激活可分别转化形成维生素D2。 维生素D溶于脂肪与脂溶剂 维生素D对热、碱较稳定,光及酸可促进其异构化。
– 夜盲症、干眼—全球每年约50万学龄前儿童因维生素A 缺乏而至盲。 – 无临床体症缺乏—全球尚有一亿儿童属于维生素A不足, 一般表现为死亡率和严重感染较高。
维生素A中毒
• 急性—一次或多次连续摄入大剂量维生素A, 常常大于成人RNI的100倍、儿童RNI的20倍 • 表现—恶心、呕吐、头痛、眩晕、视觉模糊、 搔痒、鳞片样脱皮、昏迷、惊厥。 • 幼猴维生素A LD50为:560,000 IU/kg • 2.25 kg男婴11天接受1,000,000 IU (440,000 IU/kg)维生素A后死亡。
主要食物来源
• 植物性食物只能提供维生素A原类 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深绿色或红 黄色蔬菜和水果中。
– – – – 胡萝卜 西兰花 芒果 菠菜 668 μgRE/100g 1,202 μgRE/100g 1,342 μgRE/100g 478 μgRE/100g

脂溶性维生素(十四)

脂溶性维生素(十四)

生物化学
生理功能:
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官物质,维持正常视觉 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 维持上皮的正常生长与分化 促进生长与生殖 抑癌作用

生物化学
缺乏维生素A:





VA缺乏的早期症状是暗适应能力下降,暗适应时间 延长,严重者可致夜盲症 VA缺乏进一步可导致干眼病 儿童VA缺乏的主要临床诊断体征之一是毕脱氏斑 VA缺乏还可引起多种上皮组织干燥、增生及角质化, 并出现各种症状 VA缺乏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和儿童发育迟缓等
生物化学
维生素A的来源:
动物性食物:肝脏、奶类、鱼肝油、鱼卵、
蛋黄等。
蔬菜:菠菜、苜蓿、番茄、豆苗、扁豆、 茄子、白菜、胡萝卜和红心甜薯等。 水果:杏、李、葡萄、香蕉、红枣。 在人体肝脏胡萝卜素酶的作用下,转变成 维生素A。
生物化学
维生素A过量:
维生素A过量摄取会引起中毒,可引发
骨痛、肝脾肿大、恶心腹泻及鳞状皮 炎等症状
生物化学
F1-VA缺
干眼病 结膜、角膜上皮组织变性,泪腺受损分泌减少,结膜 出现皱纹,失去正常光泽。患者常感眼睛干燥、怕光、 流泪,发炎,疼痛
生物化学
F3-VA缺
毕脱氏斑 ( Bitot spots )
生物化学
上皮组织干燥、增生及角质化
生物化学
谢谢!
脂溶性维生素
组员:李娅,刘天勇、潘兴祝、鲁小明、龙明艳、龙翔
生物化学
脂溶性维生素(lipid
soluble vitamin): 由长的碳氢链或稠环组成的聚戊二烯 化合物。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 D、E和K
生物化学
维生素A又称抗干眼醇,有A1、A2两
种,A1是视黄醇,A2是3-脱氢视黄醇, 活性是前者的一半。肝脏是储存维生 素A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介绍:
脂溶性维生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的一类维生素。

包括维生
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及维生素K。

脂溶性维生素正常值:
维生素A,视黄醇正常情况:0.5~2.1μmol/L。

维生素D,正常情况: 25-二羟维生素D 成人5.0~11.8nmol/L
儿童3.1~10.8nmol/L 25-羟维生素D 夏季38~200nmol/L 冬季35~10
5nmol/L 1.25-二羟维生素D 成人58~108pmol/L >60岁41~77pmol/L。

维生素E,生育酚,正常情况:11.6~46.4μmol/L
维生素K检测,正常情况:2.88±1.4nmol/L(X±ISD)
脂溶性维生素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脂溶性维生素能溶解于脂肪,不易被排泄,可储存于
体内,故不需每日供给。

给予过量,容易引起中毒。

缺乏时症状发展
缓慢。

需要检查的人群:出现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或是过多而表现出来的
病症,包括发育迟缓、维生素中毒的人群。

脂溶性维生素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无
检查前禁忌:无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要求
脂溶性维生素检查过程:
抽取一定量的血液,对血液进行处理后,加入诊断试剂或者经过仪器检测,测量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