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搬运护送

合集下载

创伤的搬运护送PPT课件

创伤的搬运护送PPT课件
②救护人员骑跨跪于伤员的胸部,将伤员的双手 套于颈部;
③使伤员的头、颈、肩部离开地面,救护人员的 双手着地;
④救护人员拖带爬行前进。
(5)杠轿式此法为两名救护人员的搬运。 ①救护人两人对面站于伤员的背后,呈蹲位;
②各自用右手紧握左手腕,左手再紧握对方右 手腕,组成手座杠轿;
③伤员将两手臂分别置于救护人员颈后,坐在 手座杠轿上;
(二)搬运器材
担架是运送伤员最常用的工具,担架种 类很多。
1.担架器材
①折叠楼梯担架:便于在狭窄的走廊、曲折的 楼梯的搬运;
②折叠铲式担架:为医用专业担架,担架双侧 均可打开,将伤员铲人担架,
常用于脊柱损伤伤员的现场搬运;
③真空固定垫:可以自动(或打气)成形,并根 据伤员的身体形状将伤员固定在垫中,担架搬 运;
上颈托; ②另一人双手轻轻轴向牵引伤员的双踝部,使双下肢伸直;
③第三、四人双手托伤员肩背部及腰臀部,保持脊柱为一条直 线,平稳将伤伤员搬出。
(2)从倒塌物下搬出 ①迅速清除压在伤员身上的泥土、砖块、水泥板等倒塌物;
②清除伤员口腔、鼻腔中的泥土及脱落的牙齿,保持呼吸道通 畅:
③一人双手抱于伤员头部两侧牵引颈部; ④另一人双手牵引伤员双踝,使双下肢伸直; ⑤第三、四人双手平托伤员肩背部和腰臀部; ⑥四人同时用力,保持脊柱轴位,平稳将伤员移出现场。
③四人均单膝跪地;
④四人同时用力,保持脊柱为一轴线,平稳将伤员抬起, 放于脊柱板上;
⑤上颈托,无颈托颈部两侧用沙袋或衣物等固定; ⑥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或布带固定; ⑦6~8条固定带,将伤员固定于脊柱板; ⑧2~4人搬运。 (5)骨盆骨折移动
三人搬运方法:
①伤员骨盆固定;
②三人位于伤员的一侧;

创伤救护搬运PPT

创伤救护搬运PPT

侧卧位
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道梗阻的患者, 可以采用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颈肩部固定
对于颈部受伤的患者,应使用颈托或 毛巾等物品固定颈部和肩部,保持头 部与身体一致。
特殊情况下的搬运处理
01
02
03
高处坠落伤
对于高处坠落伤的患者, 应先观察现场环境是否安 全,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合适的搬运方式。
挤压伤
经验总结与建议
经验总结
成功的创伤救护搬运需要救援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包括正确的搬运技巧、现场评估能力、团 队协作能力等。同时,需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伤员在搬运过程中不会受到二次伤害。
建议
加强救援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实践演练,提高其创伤救护搬运技能和经验。同时,建立完善的救援协调 机制,确保救援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现场并开展救援工作。此外,应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借 鉴国际先进的创伤救护搬运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我国创伤救护搬运的水平。
安全搬运至救治地点
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
根据患者的伤情和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如单人抱持、 双人抱持、担架搬运等。
注意搬运过程中的姿势
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姿势,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保持平稳
在搬运过程中,应保持平稳,避免颠簸或突然的加速或减速。
途中监护与急救措施
心电监护
在途中监护中,应对患者进行心电监 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搬运工具与设备
担架
用于将患者从现场搬运至救护 车或医疗机构。
颈托
用于固定颈部,防止颈部过度 活动和损伤。
夹板
用于固定骨折部位,防止骨折 移位和继发性损伤。
止血带
用于控制严重出血,减少失血 量。

创伤人员搬运护送及现场救护技术

创伤人员搬运护送及现场救护技术

专题二、包扎术
伤口包扎在急救中应用范围较广,可起到保护创面、固定敷 料、防止污染和止血、止痛作用,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 包扎应做到动作轻巧,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出血量和疼 痛。
接触伤口面的敷料必须保持无菌,以免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
包扎要快且牢靠,松紧度要适宜,打结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 的部位。
(—)包扎材料
担架搬运
担架搬运是院前急救最常用的方法。目前 最经常使用的担架有普通担架和轮式担架 等。
床单、被褥搬运
遇有窄梯、狭道,担架或其他搬运工具难 以搬运,且天气寒冷,徒手搬运会使伤病 员受凉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方法。
椅子搬运
楼梯比较狭窄和陡直时,可用牢固的 竹木椅作为工具搬运伤病员。
伤病员采用坐位。
3、布制止血带
将三角巾折成带状或将其 他布带绕伤股一圈,打个 蝴蝶结;取一根小棒穿在 布带圈内,提起小棒拉紧, 将小棒依顺时针方向绞紧, 将绞棒一端插入蝴蝶结环 内,最后拉紧活结并与另 一头打结固定。
4、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 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 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医疗救护基本技术
创伤人员搬运护送及现场救护技术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中心 吴钒
2011年9月
7.23温州动车事故
911事件
印尼海啸
埃及列车追尾事件
山洪暴发
汶川大地震
玉树地震
舟曲泥石流
遇难人数1471人 ,294人失踪
急救现场
现场外伤急救技术
止血技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包扎技术 固定技术 搬运技术

创伤患者搬运及注意事项

创伤患者搬运及注意事项

创伤患者搬运及注意事项
一、搬运护理操作注意事项
1、搬运之前,必须对患者情况有全面的了解,熟悉各种搬运知识,熟悉操作程序;
2、搬运患者前,应对患者搬运所需的时间和空间安排,以免影响其他患者;
3、对搬运患者应协调好搬运人员,搬运患者前应严格实施感染防护措施,防护服装必须洁净、完好;
4、搬运患者时,应考虑患者本身感受,尽量不给患者造成不适感,搬运时应牢记:“小心翼翼、温柔周到”;
5、搬运患者时,应注意摆配好腿部,确保腿部不断支撑;
6、搬运患者时,应用整体搬运法,尽量减轻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7、搬运患者时,应顾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妥善安排患者本人的心理需求;
8、搬运患者时,应配合患者自身行动,对患者的行为、语言等予以耐心细致的对待;
9、搬运患者时,应注意控制负荷,做到安全又快捷。

二、创伤患者搬运及注意事项
1、创伤患者搬运前,应对患者的伤情有充分的了解,熟悉其伤情,并视伤情的危急程度选择搬运方法;
2、创伤患者搬运时,应尽量采取多人辅助的方法,避免患者出
现突然运动;
3、创伤患者搬运时,应采取整体搬运法,尽量减轻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4、创伤患者搬运时,应尽量避免患者头部、四肢和呼吸道压迫,以免出现加重伤情的情况;
5、创伤患者搬运时,应将伤口包扎固定好,以免伤口开裂扩大;
6、创伤患者搬运时,应考虑到伤口血液的清洁,避免伤口受到感染;
7、创伤患者搬运时,应根据其伤情情况,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护理设备和物品,以确保搬运安全性。

创伤病人的转运流程

创伤病人的转运流程

创伤病人的转运流程一、转运前的准备。

咱们医护人员在转运创伤病人之前呀,心里得有个底儿。

先得对病人的创伤情况做个全面的评估,就像摸清楚敌人的底细一样。

看看伤口在哪儿,严重不严重,有没有伤到骨头或者内脏之类的。

这时候可不能马虎,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影响到后面的转运呢。

然后就是要把各种急救设备和药品准备好。

像担架得稳稳当当的,可不能有啥毛病,不然病人在路上颠来颠去多难受呀。

还有氧气袋,就像给病人带个随时能呼吸新鲜空气的小法宝。

药品也不能少,止血的、止痛的,都得备着,就像出门带伞一样,有备无患嘛。

再就是和病人或者家属沟通好。

要让他们知道为啥要转运,转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啥情况。

咱得把话说明白,可不能让人家稀里糊涂的。

病人和家属心里踏实了,也能更好地配合咱们呀。

二、转运中的注意事项。

开始转运的时候,抬担架的姿势可得讲究。

不能跟抬个大箱子似的,随随便便就走。

要轻抬轻放,就像对待易碎的宝贝一样。

特别是那些骨折的病人,要是不小心晃了一下,那得多疼呀,搞不好还会加重病情呢。

在转运的路上,医护人员得时刻盯着病人的情况。

看看病人的脸色有没有变,呼吸是不是正常。

要是病人突然哼唧得厉害了,或者脸色变得惨白惨白的,那可就是有情况了。

这时候就像战士遇到突发状况一样,要马上采取措施。

如果是用救护车转运呢,司机开车也不能太猛。

虽然咱知道要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但要是一路狂飙,病人在车里晃得像个不倒翁似的,那也不行呀。

要平稳驾驶,让病人能舒舒服服地躺在担架上。

三、转运后的交接。

好不容易把病人转运到了目的地,这事儿还没完呢。

要把病人的情况仔仔细细地和接收的医护人员交接。

就像接力赛跑一样,得把接力棒稳稳地交出去。

从病人的创伤情况,到转运过程中的各种情况,都得说清楚。

不能含糊,这可是关系到病人后续治疗的大事儿。

创伤的搬运护送

创伤的搬运护送

创伤的搬运护送搬运、护送似乎是件简单而平常的事情,是一个用力搬运和交通运输问题,与医疗、急救无密切关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搬运、护送不当可使危重伤员在现场的救护前功尽弃。

不少已被急救处理较好的伤员,往往在不正确的运送途中病情加重、恶化;有些伤员因经不住路途颠簸或病情恶化,不能及时施以急救而丧失生命。

(一)概述随着急救事件,尤其是在远离家园的旅游度假、公共出差等情况下发生的急症、创伤的增多,人们熟悉到医疗救护运送是现场急救的重要内容,是连接伤员能否安全到达医院而获得全面有效救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20年来,搬运护送的方法及工具有了很大的改变。

装备精良、性能良好的救护车和艇船以及救护直升机、轻型喷气式救护飞机等已构成医疗运输的重要内容。

但是,无论怎样先进,伤员从发病现场到被搬运到担架、救护车、飞机等过程,都要求救护人员把握正确的救护搬运知识和技能。

创伤的搬运护送包括如何将伤员从受伤现场搬出,以及现场救护后救护车等护送到医院两个方面。

如从汽车驾驶室、倒塌的物体下、狭窄的坑道、旅游景点、家庭住宅区等搬出伤员。

其目的:①使受伤伤员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②尽快使伤员获得专业治疗;③防止损伤加重;④最大限度地拯救生命,减轻伤残。

(二)搬运器材担架是运送伤员最常用的工具,担架种类很多。

1.担架器材①折叠楼梯担架:便于在狭窄的走廊、曲折的楼梯的搬运;②折叠铲式担架:为医用专业担架,担架双侧均可打开,将伤员铲人担架,常用于脊柱损伤伤员的现场搬运;⑧真空固定垫:可以自动(或打气)成形,并根据伤员的身体外形将伤员固定在垫中,担架搬运;④漂浮式吊蓝担架:海上救护,将伤员固定于垂直的位置保证头部完全露出水面;⑤帆布担架:适用于内科系列的伤员,对怀疑有脊柱损伤的伤员禁用。

2.自制担架①木板担架:可用门板等制作;②毛毯担架:在伤员无骨折的情况下运用,毛毯也可用床单、被罩、雨衣等替代;③简易担架:在户外现场应用中要慎重,尽可能用木板担架。

创伤的基础知识、创伤现场救护及搬运护送

创伤的基础知识、创伤现场救护及搬运护送

创伤的基础知识及创伤现场救护(一)常见的创伤原因及特点1.交通伤交通伤占创伤的首要位置。

现代创伤中交通伤以高能创伤(高速行驶所发生的交通伤)为特点,常造成多发伤、多发骨折、脊柱脊髓损伤、脏器损伤、开放伤等严重损伤。

2.坠落伤随着高层建筑增多,坠落伤的比重逐渐加大。

坠落伤通过着地部位直接摔伤和力的传导致伤,以脊柱和脊髓损伤、骨盆骨折为主,也可造成多发骨折、颅脑损伤、肝脾破裂。

3.机械伤机械伤以绞伤、挤压伤为主,常导致单肢体开放性损伤或断肢、断指,组织挫伤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和骨折。

4.锐器伤伤口深,易出现深部组织损伤,胸腹部锐器伤可导致内脏或大血管损伤,出血多。

5.跌伤常见于老年人,造成前臂、骨盆、脊柱压缩性骨折和髋部骨折。

青壮年跌伤也可造成骨折。

6.火器伤一般表现为伤口小,但伤口深,常损伤深部组织、器官,也可表现为穿透伤,人口伤小,出口伤严重。

(二)创伤的主要类型创伤的因素多种多样,全身各种组织、器官都可受到损伤,表现形式各异。

现场救护中应区分以下四种类型。

1.闭合性损伤见于钝器伤、跌伤和撞伤,体表无伤口。

受伤处肿胀、青紫,可伴有骨折及内脏损伤,由于内脏和骨折出血可出现休克。

正因为闭合性损伤比较容易忽视,在发生跌伤、撞伤后,往往需要进一步在医院检查。

2.开放性损伤见于锐器伤和其他严重创伤,体表有伤口,感染机会增加,失血较多。

如有大动脉血管损伤,出血为喷射性,短期内会出现休克,需要立即止血、包扎。

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3.多发伤同一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造成一个以上部位的严重创伤。

多发伤组织、脏器损伤严重,死亡率高。

现场救护要特别注意呼吸、脉搏及脏器损伤的判断,并防止遗漏伤情。

4.复合伤是由不同致伤原因同时或相继造成的不同性质的损伤,如车祸致伤的同时又受到汽车水箱热水的烫伤。

复合伤增加了创伤的复杂性,现场救护要针对不同性质的损伤进行相应救护。

(三)创伤现场救护的目的创伤现场环境各种各样,均为突发事件,现场条件差,这些均给现场救护带来困难。

基本救护技术——创伤救护之搬运护理课件

基本救护技术——创伤救护之搬运护理课件

尽快将伤病人员转运至 医疗机构,以便得到及
时救治。
根据伤病情况选择合适 的搬运方法和技巧,遵
循医学原理。
关注伤病人员的心理需 求,给予必要的安慰和
支持。
02 创伤患者的评估与分类
患者伤情的初步评估
01
02
03
04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是否清醒,是否能正 确回答问题。
呼吸状况
检查患者呼吸是否平稳、有无 呼吸困难或气胸等症状。
在搬运前要根据伤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搬运方案,确保搬运 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培训搬运人员
搬运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搬运技巧和注意事项,以 确保在搬运过程中能够正确操作。
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
在搬运过程中,要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如夹板、担架、绳索等, 以确保搬运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05 搬运护理的培训与演练
环境评估
确保搬运环境安全,无障 碍物和危险品。
搬运工具选择
根据患者伤情和现场情况, 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如 担架、颈托等。
人员分工
明确搬运人员职责,合理 分工,确保搬运过程有序、 迅速。
03 搬运技术与方法
徒手搬运法
定义
徒手搬运法是指不依赖任何器械,仅通过救助者的力量,采用适当的 姿势和技巧,将伤员从受伤地点搬运至安全地带或救援车辆。
分类
根据不同的搬运姿势和技巧,徒手搬运法可分为单人搬运和多人搬运。
适用场景
在缺乏器械和工具的情况下,徒手搬运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救援方式。
注意事项
在搬运过程中,应保持伤员的姿势稳定,避免加重伤情;同时,要注 意自身的安全,防止因地面湿滑或陡峭等原因而摔倒。
器械搬运法
定义
分类

外伤患者转运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外伤患者转运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外伤患者转运技术及操作规程外伤患者转运技术是指在事故现场简单救治护后,常需要借助救护者和一定的工具将伤员转发移到更合适的场所进行救治。

常用方法有徒手搬运法和器械手搬运法。

【操作评估】1. 评估患者分类转运(1)紧急护送:呼吸循环不稳定随时有生命危险者,为”紧急护送“的伤员,需由医护人员专人护送,立即转至最近的有救治条件的救护机构紧急救治。

一时未能恢复呼吸心搏者,应在有平卧条件的救护车上,一边不间断进行基础生命支持,一边护送。

(2)优先护送:生命体征平稳但有较重伤势者,为“优先护送”的重伤员,在有充裕运输工具时,分送至多家医院,避免过多伤员集中于一处医疗机构。

(3)暂缓护送:一般以绿牌标志的轻伤员为“暂缓护送”的伤员,待事件平静后组织分送,或由伤员互相协助,自行乘普通工具分散就医。

(4)不宜转运:①已死亡或判断为无救治希望者,暂不予处置和护送。

②呼吸心搏停止或即将停止者,暂不护送,现场即刻进行心肺复苏等基础生命支持,待呼吸心搏恢复、静脉通道建立后由专人护送。

2. 了解患者有无家属、亲人陪伴,有无协助转运能力。

【实施步骤】1. 徒手搬运(1)搀扶:由一位或两位救护人员托在伤病员的腋下,也可由伤员一手搭在救护人员肩上,救护人员用一手拉住,另一手扶住伤病员的腰部,然后与伤病员一起缓慢移动。

搀扶法适用于病情较轻、能够站立行走的伤病员。

(2)背驮:救护人员先蹲下,然后将伤前病员上肢拉到自己胸前,使伤病员前胸紧贴自己后背,再用双手托住病员的大腿中部,使其大腿向前弯曲,救护人员站立后上身略向前倾斜行走。

呼吸困难的伤病员,如患有心脏病、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以及胸部创伤者不宜用此法。

(3)双人搭椅:两个救护人员站立于伤病员两侧,然后两人弯腰,各一手伸入伤病员大腿下方相互十字交叉紧握,另一手彼此交替支持伤病员背部,或者救护人员右手紧握自己的左手手腕,左手紧握另一救护人员的右手手腕,形成口字形搬运。

此法要点是两人的手必须握紧,移动时必须协调一致,且伤病员的双臂必须搭在两个救护人员的肩上。

伤员的搬运护送方法

伤员的搬运护送方法

搬运护送伤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扶行法:适用于清醒的伤病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的情况。

救护者站在伤病者一侧,将其一侧上肢绕过救护者颈部,用手抓住伤病者的手,另一只手绕到伤病者背后,搀扶行走。

2. 背负法:适用于老幼、体轻、清醒的伤病者。

救护者朝向伤病者蹲下,让伤员将双臂从救护员肩上伸到胸前,两手紧握。

救护员抓住伤病者的大腿,慢慢站起来。

但若有上、下肢,脊柱骨折的情况,此法不适用。

3. 爬行法:适用于清醒或昏迷伤者。

在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可以采用此法。

4. 抱持法:适于年幼伤病者,体轻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的情况,是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

救护者蹲在伤病者的一侧,面向伤员,一只手放在伤病者的大腿下,另一只手绕到伤病者的背后,然后将伤病者轻轻抱起。

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5. 双人拉车式:适于意识不清的伤病者。

6. 四人异侧运送:三名救护者站在伤病者的一侧,分别在头、腰、膝部,第四名救护者位于伤病者的另一侧头部。

7. 拖行法:适用于体重体型较大的伤患者。

救护者抓住伤口员的踝部或双肩,将伤员拖出现场。

如伤员穿着外衣,
可将其钮扣解开,把伤员身下的外衣拉至头下,这样拖拉时,可使伤员头部受到一定保护。

拖拉时不要弯曲或旋转伤员的颈部和后背。

8. 下梯法:适用清醒或昏迷者;体型较大、较重伤者。

从楼梯往下运送。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搬运过程中请注意安全,如有骨折等严重情况请及时就医。

创伤的搬运护送

创伤的搬运护送
一般情况下病人采取平卧位有昏迷时头部应偏于一侧有脑脊液耳漏鼻漏时应抬高30度防止脑脊液逆流和窒息
创伤的搬运护送
意义和目的
• 意义: • 目的:
使病人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 尽快使病人获得专业医疗; 防止损伤加重; 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搬运护送的原则
迅速观察受伤现场和判断伤情。 做好病人的现场救护,先救命后治伤。 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 病人体位要适宜。 保持脊柱及肢体在同一条轴线上,防止损伤加 重。 • 动作要轻巧、迅速,避免不必要的震动。 • 注意伤情变化,并即时处理。 • • • • •
• 脊柱骨折病人的搬运:
1.一人在病人的头部,双手掌抱于头部两
侧轴向牵引颈部。 2.另外三人在病人的同一侧,分别位于肩 背部 、腰臀部、膝踝部,双手掌平伸到病 人的对侧。 3.四人同时用力,保持脊柱为一轴线,平 稳地将病人抬起,放于硬板担架上。 4.上颈托,无颈托颈部两侧用沙袋固定。
骨盆骨折病人的搬运:
器材和方法
• 徒手搬运 • 担架搬运
1.病人头部向后,高处抬时,前面人要将担架放低,后面人 要抬高,使病人保持水平状态;向低处则相反。 3.一般情况下病人采取平卧位,有昏迷时头 部应偏于一侧,有脑脊液耳漏、鼻漏时应抬高30 度,防止脑脊液逆流和窒息。
骨折病人的搬运方法
1.病人的骨盆给予固定。 2.三人位于病人的同一 侧,一人位 于胸部,一人位于腿部,一人专门保护 骨盆。 3.双手平伸,同时用力抬起病人放 于硬板担架上。

搬运护送伤员的方法与技巧

搬运护送伤员的方法与技巧

搬运护送伤员的方法与技巧搬运伤员,这可不是简单的“抬抬就行”的活儿,虽然听上去像是个小任务,但实际上可是有不少学问在里头!接下来咱们就聊聊怎样在关键时刻,把伤员安全送到医院,让他们的痛苦少一分,安心多一分。

1. 了解伤员的情况1.1 观察伤情首先啊,咱得搞清楚伤员的伤情。

你不能像开盲盒一样随便搬,这可关系到人家性命大事呢!观察一下,伤员有没有明显的骨折、流血或是昏迷。

就像妈妈说的“看人下菜碟”,你得根据情况来决定搬运的方式。

1.2 保持镇静再来,别忘了保持镇静。

很多人一遇到紧急情况就慌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结果什么都做不好。

其实,冷静下来,心里默念“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对伤员说几句安慰的话,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这样伤员也会配合得多。

2. 搬运的准备工作2.1 选择合适的工具搬运前,准备工作是关键。

比如说,能用担架的就用担架,不能用的就得用手!像老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工具准备好了,搬运也就顺利多了。

能找到几个朋友帮忙,绝对是锦上添花,四个人抬一个人,那可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2.2 注意个人安全当然啦,别忘了你自己的安全哦!伤员痛苦得要命,你可不能去赔了夫人又折兵。

搬运时,保持好的姿势,双腿分开,弯腰要用力,保持稳定的姿态。

想象自己是个大力士,抬起伤员时,别一用力就给自己扭了腰,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3. 搬运的技巧3.1 安全搬运在搬运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稳。

手不能抖,身体要跟着伤员的节奏走,像个舞者一样优雅!慢慢地,把伤员移到安全的地方。

记得,不要急,慢慢来,稳稳当当,才能保证伤员的安全。

3.2 沟通与配合如果有其他人帮忙,记得沟通哦!要是两人一左一右,没默契,那就像在打太极,最后只会打得一团糟。

提前商量好,谁抬头,谁抬脚,这样才能形成合力,顺顺利利把伤员送到指定地点。

4. 后续处理4.1 呼叫专业救援搬到安全地方后,可别松懈啊!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呼叫专业救援,别以为自己能当医生,万一真出了问题,那就麻烦了。

创伤基本急救技术之搬运篇

创伤基本急救技术之搬运篇
2、尽可能找人帮忙,并设法找到搬运工具.尽量不要 单独搬动 伤员,情况紧急时例外.
3、移动前先了解伤情,有出血的应先止血和包扎;有头、 颈部损伤的应先固定头颈部;有骨折的应予固定. 4、尽量让病人处于舒适的位置.但是,保持病人的头、颈、 胸 在同一正中线的位置上是最重要的搬运规则. 5、尽量用牢固的长木板搬运严重创伤的病人.搬运前应 将伤员牢固地捆绑在木板上,小心、平稳地抬送病人.
盆骨骨折搬运法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操作要点:
1、现场救护后,要根据伤病人的伤情轻重和特点分别 采取搀扶、背运、双人搬运等措施.
2、怀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病人试 行站立.
3、怀疑有肋骨骨折的伤病人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 4、譬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
双下肢骨折的伤病人应采取担架器材搬运方法. 5、现场如无担架,制作简易担架,并注意禁忌范围.
徒手搬运
1、拖行法 2、扶行法
5、拖行法 6、杠轿式
3、抱持法 4、爬行法
7 、拉车式 8、背负法
单人扶行法
背负法
严重创伤伤员的搬运步骤〔脊柱骨折搬运
1、调整位置:小心调整头部位置,使头、颈、 胸均处
在同一直线上. 2、固定颈部:保持头部稳定,用自制的颈圈
或砂包固 定颈部,然后开始急救. 3、头颈部、足踝部、及腰后空虚处垫实.
创伤基本急救技术
四项基本急救技术 之四
搬运篇
创伤的搬运护送
目的: 1、使受伤病人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 2、尽快使伤病人获得专业医疗; 3、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注:但是,错误的搬运方法不仅增加病人 的痛苦,还会加重损伤.

创伤的转运和处理原则

创伤的转运和处理原则

创伤的转运和处理原则
创伤的转运和处理原则包括:
1.确保安全:在处理创伤时,应首先确保伤者和救援人员
自身的安全。

如果环境不安全,应尽快将伤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二次受伤。

2.止血:对于大出血的伤者,应立即使用止血带、压迫或
清洁纱布等方法来控制出血,以防止失血过多。

3.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伤者的呼吸道畅通,如有需要,
应进行人工呼吸或其他急救措施。

4.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在转运和处理的顺序上,应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如严重的脑、胸、腹等部位的损伤。

5.及时转运:一旦伤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应尽快将其转运
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有效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搬运护送原则急救措施

搬运护送原则急救措施

搬运护送原则和急救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搬运一些重物或是照顾伤者,但是如果我们不掌握正确的搬运护送原则和急救措施,很容易造成自己或他人的伤害。

因此,本文将介绍搬运护送原则和常见的急救措施,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搬运护送原则身体姿势在搬运物品或护送伤者时,身体姿势非常重要。

正确的身体姿势可以减少受伤的风险,同时也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蹲下:在搬运物品时,应该蹲下并盯着重心,保持身体平衡。

•抱紧:在护送伤者时,应该尽量抱紧伤者身体,保持双脚稳定。

•分工合作:在搬运物品或护送伤者时,应该分工合作,避免一个人负担过重。

保护身体部位除了正确的身体姿势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保护身体的部位,避免伤害。

•弯腰:在搬运物品或护送伤者时,应该避免过度弯腰,以免损伤腰部。

•活动手指:在搬运物品或护送伤者时,应该活动手指和手腕,以免损伤手部。

•穿合适的鞋子:在搬运物品或护送伤者时,应该穿合适的鞋子,以保护双脚和减少滑倒的风险。

急救措施在搬运或护送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或伤害,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

骨折骨折是指骨头不能继续支撑周围的组织。

如果怀疑某人可能有骨折,请采取以下步骤:1.不要移动伤者。

2.用纱布等东西固定伤处。

3.看到医生。

淤血如果出现淤血(皮肤下出血),请采取以下步骤:1.抬起受伤部位,增加血流。

2.冷敷受伤部位,减少肿胀。

烧伤烧伤是指因热能或化学物质等对皮肤和其他组织的损害。

如果出现烧伤,请采取以下步骤:1.冷却受伤部位,用冷水冲洗。

2.不要使用热水、冰、黏土或其他附加物。

3.看到医生。

窒息窒息是指由于某物堵塞气道而导致呼吸困难。

如果出现窒息,请采取以下步骤:1.将伤者平放在地上。

2.手掌握紧,对于儿童给予打背部暴力措施,对于成人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急救措施,但并不是全部。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需要冷静处理,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才能起到救助伤者和自救的作用。

总之,在搬运和护送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和保护身体部位的方法,避免受伤。

创伤处置运送规章流程

创伤处置运送规章流程

创伤处置运送规章流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创伤处置运送的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高效、安全地运送创伤患者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本规章适用于所有参与创伤处置运送的人员。

2. 创伤处置运送准备2.1 检查运输工具:在进行创伤处置运送前,相关人员应检查车辆或救护车的状况,确保其运转良好、储备充足,并配备所需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2.2 准备所需资料:创伤患者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应记录并保留,以备后续处理之用。

2.3 计划运送路线:根据创伤患者所在位置和医疗机构的距离、交通情况等因素,制定最佳的运送路线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

3. 创伤处置运送操作3.1 医护人员介入:经过初步急救处理后,医护人员应进行评估,确保创伤患者身体状况稳定后才能进行运送。

3.2 用具准备:根据创伤情况,医护人员应妥善准备相关的运送用具,如担架、抬担等,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3 患者移送:医护人员必须采取适当的操作方法,将创伤患者移送到运输工具上,并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3.4 运送过程中的护理:在创伤处置运送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持续对创伤患者进行护理,包括稳定患者的头颈部、止血、维持通畅的呼吸道等。

4. 创伤处置运送后续措施4.1 到达医疗机构:一旦到达医疗机构,创伤患者应迅速转交给医院医护人员,并提供准确的运送和患者资料。

4.2 资料整理:创伤患者的相关资料应及时整理记录,如治疗过程、用药情况等,以便后续的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4.3 交接工作:创伤处置运送人员应与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交接,将患者的相关资料和情况如实告知,确保无遗漏和误解。

5. 结论本文档规定了创伤处置运送的整体流程和操作步骤,旨在提高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所有参与创伤处置运送的人员都应严格按照本规章执行,确保创伤患者得到及时、适当的运送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的搬运护送
搬运、护送似乎是件简单而平常的事情,是一个用力搬运和交通运输问题,与医疗、急救无密切关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搬运、护送不当可使危重伤员在现场的救护前功尽弃。

不少已被急救处理较好的伤员,往往在不正确的运送途中病情加重、恶化;有些伤员因经不住路途颠簸或病情恶化,不能及时施以急救而丧失生命。

(一)概述随着急救事件,尤其是在远离家园的旅游度假、公共出差等情况下发生的急症、创伤的增多,人们熟悉到医疗救护运送是现场急救的重要内容,是连接伤员能否安全到达医院而获得全面有效救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20年来,搬运护送的方法及工具有了很大的改变。

装备精良、性能良好的救护车和艇船以及救护直升机、轻型喷气式救护飞机等已构成医疗运输的重要内容。

但是,无论怎样先进,伤员从发病现场到被搬运到担架、救护车、飞机等过程,都要求救护人员把握正确的救护搬运知识和技能。

创伤的搬运护送包括如何将伤员从受伤现场搬出,以及现场救护后救护车等护送到医院两个方面。

如从汽车驾驶室、倒塌的物体下、狭窄的坑道、旅游景点、家庭住宅区等搬出伤员。

其目的:①使受伤伤员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②尽快使伤员获得专业治疗;③防止损伤加重;④最大限度地拯救生命,减轻伤残。

(二)搬运器材担架是运送伤员最常用的工具,担架种类很多。

1.担架器材①折叠楼梯担架:便于在狭窄的走廊、曲折的楼梯的搬运;②折叠铲式担架:为医用专业担架,担架双侧均可打开,将伤员铲人担架,常用于脊柱损伤伤员的现场搬运;⑧真空固定垫:可以自动(或打气)成形,并根据伤员的身体外形将伤员固定在垫中,担架
搬运;④漂浮式吊蓝担架:海上救护,将伤员固定于垂直的位置保证头部完全露出水面;⑤帆布担架:适用于内科系列的伤员,对怀疑有脊柱损伤的伤员禁用。

2.自制担架①木板担架:可用门板等制作;②毛毯担架:在伤员无骨折的情况下运用,毛毯也可用床单、被罩、雨衣等替代;③简易担架:在户外现场应用中要慎重,尽可能用木板担架。

对于无骨折的伤员,病情严重时急用;④绳索担架:用木棒两根,将坚实绳索交叉缠绕在两根木棒之间,端头打结⑤衣物担架:用木棒两根,将大衣袖翻向内成两管,木棍插入内,衣身整理平整。

(三)搬运护送原则①迅速观察受伤现场和判定伤情;②做好伤员现场的救护,先救命后治伤;③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④伤员体位要适宜;⑤不要无目的地移动伤员;⑥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防止损伤加重;⑦动作要轻便,迅速,避免不必要的振动;⑧注重伤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四)搬运方法正确的搬运方法能减少伤员的痛苦,防止损伤加重;错误的搬运方法不仅会加重伤员的痛苦,还会加重损伤。

因此,正确的搬运在现场救护中显得尤为重要。

操作要点:
①现场救护后,要根据伤员的伤情轻重和特点分别采取搀扶、背运、双人搬运等措施;
②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员试行站立;
③疑有肋骨骨折的伤员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
④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的伤员应采取担架搬运方法;
⑤现场如无担架,制作简易担架,并注重禁忌范围。

1.徒手搬运对于转运路程较近,病情较轻,无骨折的伤员所采用的搬运方法。

(1)拖行法现场环境危险,必须将伤员移到安全区域。

①位于伤员的背后;②将伤员的手臂横放于胸前;③救护人员的双臂置于伤员的腋下,双手紧抓伤员手臂;④缓慢向后拖行;⑤或者将伤员外衣扣解开,衣服从背后反折,中间段托住颈部,拉住缓慢向后拖行。

(2)自行法用来扶助伤势稍微并能自行的清醒伤员。

①位于伤员一侧,将伤员靠近救护人员一侧的手臂抬起,置救护人员颈部;②救护人员外侧的手紧握伤员的手臂,另一只手扶持其腰:③使伤员身体略靠着救护人员。

(3)抱持法用于运送体重轻的伤员。

①位于伤员一侧;②一只手臂托伤员腰部,另一只手臂托大腿;③将伤员抱起。

(4)爬行法适用于在狭小的空间及火灾烟雾现场的伤员搬运。

①将伤员的双手用布带捆绑于胸前;②救护人员骑跨跪于伤员的胸部,将伤员的双手套于颈部;③使伤员的头、颈、肩部离开地面,救护人员的双手着地;④救护人员拖带爬行前进。

(5)杠轿式此法为两名救护人员的搬运。

①救护人两人对面站于伤员的背后,呈蹲位;②各自用右手紧握左手腕,左手再紧握对方右手腕,组成手座杠轿;③伤员将两手臂分别置于救护人员颈后,坐在手座杠轿上;④救护人员慢慢抬起,站立,用外侧脚一同起步搬运。

2.担架搬运担架是现场救护搬运中最方便的用具。

有2~4名人员,救护人员按救护搬运的正确方法将伤员轻轻移上担架,需要的话,做好固定。

搬运要点:①伤员固定于担架上;②伤员的头部向后,足部向前,以便后面抬担架的救护人员观察伤员的变化;③抬担架人的脚
步、行动要一致;④向高处抬时,前面人要将担架放低,后面人要抬高,以使伤员保持水平状态;向低处抬则相反;⑤一般情况下伤员多采取平卧位,有昏迷时头部应偏于一侧,有脑脊液耳漏、鼻漏时头部应抬高30。

,防止脑脊液逆流和窒息。

(1)铲式担架、脊柱板有固定带,将伤员固定,前后各1~2人合力抬起搬运。

(2)帆布担架及简易担架,担架上要先垫被褥、毛毯等,防止皮肤压伤。

在颈部、腰部、踝下空虚处要加垫、衣物等垫起。

不适宜骨折伤员的搬运。

(3)毛毯担架抬法,伤员无骨折而伤势严重,楼梯狭窄用此方法。

①将毛毯卷至半幅放在地上,卷边靠近伤员;②四位救护人员分别同跪在伤员头、肩、腰、腿部一侧;③合作将伤员身体侧转,并使毛毯卷起部分贴近伤员背部;④将伤员轻轻向后翻转过毛毯卷起部分;⑤置伤员为仰卧位;⑥再将毛毯两边紧紧卷向伤员,并贴近其身旁;⑦两名救护人员一只手抓住平头部的卷毯,另一只手抓住平腰部卷毯;
⑧另两名救护人员一只手抓住平髋部的卷毯,另一只手抓住平足踝部卷毯;⑨同时合力,抬起伤员。

3.伤员的紧急移动
(1)从驾驶室搬出①一人双手掌抱于伤员头部两侧,轴向牵引颈部,可能的话带上颈托;②另一人双手轻轻轴向牵引伤员的双踝部,使双下肢伸直;③第三、四人双手托伤员肩背部及腰臀部,保持脊柱为一条直线,平稳将伤伤员搬出。

(2)从倒塌物下搬出①迅速清除压在伤员身上的泥土、砖块、水泥板等倒塌物;②清除伤员口腔、鼻腔中的泥土及脱落的牙齿,保持呼
吸道通畅:③一人双手抱于伤员头部两侧牵引颈部;④另一人双手牵引伤员双踝,使双下肢伸直;⑤第三、四人双手平托伤员肩背部和腰臀部;⑥四人同时用力,保持脊柱轴位,平稳将伤员移出现场。

(3)从狭窄坑道将伤员搬出①一人双手抱于伤员头部两侧牵引颈部;②另一人双手牵引伤员双踝,使双下肢伸直;③第三、四人双手平托伤员肩背部和腰臀部,将伤员托出坑道,交于坑道外人员将伤员搬出。

(4)脊柱骨折移动四人搬运方法:①一人在伤员的头部,双手掌抱于头部两侧轴向牵引颈部;②另外三人在伤员的同一侧(一般为右侧),分别在伤员的肩背部、腰臀部、膝踝部,双手掌平伸到伤员的对侧;③四人均单膝跪地;④四人同时用力,保持脊柱为一轴线,平稳将伤员抬起,放于脊柱板上;⑤上颈托,无颈托颈部两侧用沙袋或衣物等固定;⑥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或布带固定;⑦6~8条固定带,将伤员固定于脊柱板;⑧2~4人搬运。

(5)骨盆骨折移动三人搬运方法:①伤员骨盆固定;②三人位于伤员的一侧;③一人位于伤员的胸部,伤员的手臂抬起置于救护人员的肩上;一人位于腿部,一人专门保护骨盆;④双手平伸,同时用力,抬起伤员放于硬板担架;⑤如有骨盆骨折,骨盆两侧用沙袋或衣物等固定,防止途中晃动:⑥如上臂有骨折,固定后上臂用衣物垫起,与胸部相平行,肘部屈曲90。

放于腹部;⑦头部、双肩、骨盆、膝部用宽布带固定于担架上,防止途中颠簸和转动。

4.现场搬运注重事项
(1)搬动要平稳,避免强拉硬拽,防止损伤加重;
(2)非凡要保持脊柱轴位,防止脊髓损伤;
(3)疑有脊柱骨折时禁忌一人抬肩,一人抱腿的错误方法;
(4)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伤员的呼吸、脉搏变化,并随时调整止血带和固定物的松紧度,防止皮肤压伤和缺血坏死;
(5)要将伤员妥善固定在担架上,防止头部扭动和过度颠簸。

(五)护送作为运载工具的车辆、船艇、飞机,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抢救、运送伤员的场所;伤员护送者,可能是亲属友人,也可能是医务人员或救护人员。

在护送途中应注重三个方面。

1.严密观察伤情因为需要运送至医院的伤员情况多为比较危重,所以在现场搬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伤情,有时甚至能刺激、诱发某些症状的再度出现,如呕吐、抽搐等。

因此,在运送途中要严密观察伤情。

途中应观察伤员的意识、呼吸、脉搏、瞳孔、血压、面色以及主要伤情的变化。

2.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一般来说,转运途中不再处理伤员的有关伤情。

因为经过现场初步、必要的处置后,伤情能得到一些缓解,然后尽快送至医院,进一步全面地予以救治。

有些伤员经初步处理后,因搬运等原因可导致病情变化。

所以,当出现危及生命情况时,应立即进行抢救处理。

若呼吸、心跳忽然出现危象或骤停,则应毫不犹豫地在救护车等环境中,进行心肺复苏,以免前功尽弃。

3.具体伤情的变化在运送伤员的途中,若伤员的伤情出现了明显恶化,也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如对肢体包扎过紧,造成肢体缺血而使手指、足趾变凉发紫,则应立即调整包扎;远距离长时间转运伤员,止血带需定时放松;伤员频繁剧烈的抽搐、呕吐等,需要立即作相应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