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冲击的四个阶段
第五讲 文化冲击
![第五讲 文化冲击](https://img.taocdn.com/s3/m/53315a828762caaedd33d4bb.png)
1、文化冲击是当你从祖国来到一个不同文化的国家所受到伤害的一种经历。
2、文化的冲击是一种交流的基本问题,它是由于对宿主文化语言和非语言交流、风俗习惯和价值体系的缺乏了解给公司带来的一种挫败。
这些挫败可以包括食物的缺乏,不能接受的洁净标准,卫生间设施的便利程度和个人安全的恐惧。
3、通过对某大学188位出国旅游或居住在国外的学生调查显示,文化冲击最严重的水平是缺少现代和洁净的卫生标准。
其他的文化冲出类型具有统计意义的显示是地女的态度,非语言交流,商务着装,家庭和婚姻,住房,气候,教育系统,财务问题,价值和首先标准。
4、当凯瑟琳在玻利维亚(南美洲西部国家)旅游的时候,问当地的一大学的女卫生间的位置,她进入后,发现有三个男性在使用然后匆匆离去。
她的大学同学解释说,卫生间不分性别。
于是,凯瑟琳打车回宾馆。
5、Engolm 通过美国的游客定义出一些特殊经历的文化冲击类型:1、语言,食物,同当地顾客的冲突。
不愿意理解当地人做事背后的一些道理,在没有试着理解这种行为的基本道理的前提下,于是美国人很快就定义这种文化行为是落后的和低效率的2、民族优越感:美国人常常认为亚洲人是不诚实的,因为,他们看起来一套做一套,不去考虑亚洲人面子比诚实更重要。
3、种族偏见:包括不准确地定义所有的亚洲人都是日本人或苦力。
4、文化的避免:美国人试图从他们自己俱乐部取得做生意所遇困难时同情也不愿意和其他文化的人谗和文化冲击的代价是经常导致那些不成熟的在海外的工作人员的返回。
Ferraro引证一个研究显示,在国外工作的员工的失败不是因为缺少技术或技能而是不能适应另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缺少理解和适应的能力。
据估计,日期被逐出国外的管理者占到45-85%,当公司开始采取一些方法去减少文化的冲突,例如,对寄居者的培训,返回率少于2%8、文化的冲击还会使你迷失自己,导致放弃旅程。
一个中级美国管理人员在台湾呆四个星期。
公司的政策是如果能呆超过三个星期,将会在第三周的周末付给他昂贵的去香港旅游的费用。
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3821561aa00b52acfc7caf1.png)
三、友谊是一种权利、一种乐趣
在很多老外看来,朋友意味着彼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交流思想、兴趣和爱好;对双方而言,
友谊是一种权利、一种乐趣,而绝不是
义务和责任。
中外友谊各自的优缺点
华人朋友,更关心和在意对方、处 处为对方着想、无微不至,甚至为 朋友两肋插刀;而很多老外对待朋 友的态度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一、中外友谊的换算公式
华人
铁哥们儿、铁姐们儿 好朋友 朋友
北美老外
一般没有 铁哥们儿、铁姐们儿
好朋友
认识的人、经常一起 说上几句话的人
朋友
二、华人朋友的直言不讳
华人朋友之间更直言不讳,朋友之 间更能听到有关个人生活方面的真 话。
老外朋友在生活中赞美有余,而建 议和批评不足。
三、华人朋友的情深意长
留面子VS直言不讳
案例:“没问题”等于“拒绝”
一、中西方面子的比较
中西方的人士都好面子,但是程度和表现方 式却截然不同。
﹡无论是作为华人还是老外,如果你伤了一 个老外的面子,多半只是这个老外怨恨你而 已;但是如果你伤害了一个华人的面子,有 可能导致一个群体怨恨你、你可能会激怒了 一大群认识和不认识、相关和不相关的人们。
¤你去哪儿了,为什么才来? ¤你好像感冒了!多喝水、多穿衣服。 ¤刚才你在给谁打电话? ¤你吃的东西没有营养,别吃了! ¤为什么坐地铁,乘出租车多方便。 ¤你的衣服颜色太艳了! ¤吃点儿吧,对身体有好处! ¤你该减肥了! ¤你太胖/瘦了! ¤你的发型不好看。 ¤天太冷了,多穿衣服。 ¤你显得很疲倦。
写推荐信
学到的工作经验、取得的业绩、
工作中建立的声誉和口碑,是任何雇 主也永远夺不走的,这些才是你我可 以永久依赖的财富。
文化冲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看法
![文化冲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b2a1f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3.png)
文化冲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看法在一个崭新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冲击使得受冲击者无所适从,那么你对文化冲击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文化冲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文化冲击的简介文化冲击可以是多方面的,从气候、饮食、语言、服饰,直至行为举止、人口密度、政治经济环境,等等;既有身体的因素,更多的是精神因素。
在一个崭新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冲击使得受冲击者无所适从,甚至整个的心理平衡和价值判断标准完全丧失。
文化冲击的表现是:沮丧,抑郁,困惑,焦虑,孤独。
原意是指一个人,从其固有的文化环境中移居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文化上的不适应。
二战后,随着人口的大量流动,产生了大批的移民,他们从一个国家移居到一个新的国家,从一种文化背景移居到新的文化背景,等待他们的是诸多跨文化的社会心理问题,文化冲击这个词就应运而生了。
克服文化冲击方法战胜文化冲击,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脱身术”:从困扰的场合或事件中脱身出来,对事件作一番反省,并思考合理的解析和应对方案。
你可以采取以下的步骤:观察旁人如何应对类似场合。
对事情的前后作一番描述、问问它对自己有何关联、自己该如何应对。
找当地的居民或阅历丰富的人聊聊,看他们会如何处理类似场合,并了解该事件在客居文化中的含义。
思考日后遇到类似场合时该如何反应。
行动方案既定,则可以把它付诸行动并看看它是否行之有效。
总结教训,制订下一次遇到类似场合时的处理方案。
在适应客居文化的同时,别忘了善待自己。
不妨找一些母语的书籍或录像带看看,尽量到户外走走,锻炼身体并安排充分的休息时间,和家人保持书信、电话联络,保证饮食均衡,别忘了和朋友共聚的良机。
此外,多留意自己会喜欢客居文化中的哪些东西也会有所帮助。
尽管文化冲击确是新生活中的不谐和之音,而且让人惶恐不安,但随着对客居文化了解的加深,冲击的威力还是会减缓下来。
在调整的过程中,有必要提醒自己:他人对你的反应或想法未必都是针对你个人的,反之亦然。
文化冲击 PPT课件
![文化冲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923b09a2161479171128c2.png)
4-17 17
提供出国前培训
• 进行跨文化培训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先 要发掘人们是如何调整进而适应新文化 的。 • 学习与影响全球经理人培训项目成败相 关的原则可以分三步:观摩东道国国民 的行为举止、记忆学习到的内容、反复 练习这些新的行为举止直到感觉自然。
4-18 18
跨文化培训方法
• 智力模型-也称作课堂模式,即参与 者通过讲座、小组讨论和录像等各 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获取有关东道国 的信息。 • 培训区模型-也叫仿真模型,注重情 感目标、文化专有内容和体验过程。
4-10 10
返乡阶段的问题
• 返乡冲击是旅居者回国之后所经历的, 并遵循前面确定的几个阶段。
– 最初你会因为回到自己的国家而开心,但当 你意识到朋友们并没有兴趣听你讲在国外的 趣闻轶事、你的生活标准下滑以及你并不能 够运用一种外语或在市场中讨价还价这样的 新技能时,你会由此变得心灰意冷。
Copyright © 2014 Pearson Education, Inc.
4-8 8
4.1
• U形曲线
兴奋或初始 兴奋阶段
文化冲击的阶段
返乡阶段
危机或幻想 破灭阶段接受阶段调整阶段4-9 9
4.1
文化冲击的阶段
• W形曲线:是一种解释返乡阶段 中适应过程的一种理论,该理论 提出返乡过程实际上是另一种形 式的U形曲线,它是对异国文化 初始调整所经历过程的一个重复。 通过综合这两条曲线,W形曲线 就此产生。
4-5 5
五种在短期停留过程中应对 新文化的策略
• 不接受东道国文化-旅行者只是表现得 像他仍处于母文化之中一样,对于学习 东道国文化的语言或习俗不做出任何努 力。 • 替代-旅行者学习了东道国文化中适当的
文化冲击的四个阶段英文作文
![文化冲击的四个阶段英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2f841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4.png)
文化冲击的四个阶段英文作文Stages of Cultural ShockCultural shock refers to the discomfort and confusion individuals may experience when they are exposed to a new culture that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ir own. This phenomenon is common among travelers, immigrants, and those who have relocated to a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re are four distinct stages of cultural shock that individuals typically experience.The first stage is known as the "honeymoon" phase. During this initial period, the new culture seems exciting, fascinating, and novel. People are often captivated by the differences and may find themselves immersed in the new surroundings, eager to explore and experience everything.However, this euphoria soon gives way to the second stage, known as "crisis." As individuals begin to encounter the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of adapting to the new culture, they may feel overwhelmed, lonely, and homesick. They may encounter language barriers,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and differences in social norms and customs. This stage can be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as individuals struggle to find their footing in the new environment.The third stage is referred to as "adjustment." As individuals begin to understand and adapt to the new culture, they start to feel more comfortable and at ease. They may begin to make friends, find new hobbies, and develop a sense of belonging in the new community. This stage marks a significant turning point as individuals transition from being outsiders to becoming active participants in the new culture.Finally, the fourth stage is known as "mastery." In this stage, individuals have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new culture and have developed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for it. They may even begin to see their own culture through new eyes, realizing the value and importance of cultural diversity. This stage represents a newfound confidence and comfort in the new environment, allowing individuals to thrive and grow within it.In conclusion, cultural shock is a natural and inevitable part of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a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 By understanding and navigating the four stages of cultural shock - the honeymoon, crisis, adjustment, and mastery - individuals can successfully adapt to new cultures and embrac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y present.翻译:文化冲击的四个阶段文化冲击指的是当个人暴露于与自己文化显著不同的新文化时,可能会经历的不适和困惑。
文化冲击的四个阶段英文作文
![文化冲击的四个阶段英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eeaeb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b.png)
文化冲击的四个阶段英文作文Cultural shock is a common experience when individuals move to a new country or encounter a different culture. There are typically four stages of cultural shock that individuals go through before fully adapting to the new culture.The first stage is the Honeymoon Stage. During this stage, individuals are excited and fascinated by the new culture. Everything seems interesting and enjoyable, and they are eager to explore and experience new things. This stage is characterized by a sense of wonder and curiosity.The second stage is the Negotiation Stage. In this stage, individuals start to encounter differences and challengesin the new culture. They may feel frustrated, anxious, or even homesick as they try to adapt to the new customs, language, and ways of life. This stage is marked by a sense of confusion and disorientation.The third stage is the Adjustment Stage. As individuals begin to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e new culture, they startto feel more comfortable and confident in their newenvironment. They may develop new routines, make friends, and feel a sense of belonging. This stage is characterized by a growing sense of adaptation and integration.The final stage is the Mastery Stage. In this stage, individuals have fully adapted to the new culture and feelat ease with their surroundings. They are able to navigate social situations,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and participate fully in the new culture. This stage is marked by a senseof acceptance and fluency in the new culture.文化冲击通常是当个人移居到一个新的国家或遇到不同文化时的常见经历。
文化冲击四个阶段英文作文
![文化冲击四个阶段英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959af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1a.png)
文化冲击四个阶段英文作文Culture shock is a common experience for individuals who move to a new environment, particularly whe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It is often described as a four-stage process: honeymoon, negotiation,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The honeymoon phase is characterized by excitement and fascination with the new culture. At this stage, everything seems novel and interesting. People are eager to learn and explore, and they may overlook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r find them amusing.However, as the initial excitement begins to fade, individuals enter the negotiation phase. This is when the reality of living in a new culture sets in, and the differences become more apparent. People may start to feel frustrated, confused, or even homesick. They may struggle with language barriers, unfamiliar customs, and social norms that do not align with their own.During the adjustment phase, individuals begin to find ways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They may start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nuances and develop strategies to navigate the new environment. This phase can be a time of growth and learning, as people adapt their behavior and attitudes to fit in better with the local culture.Finally, the adaptation phase is reached when individuals feel comfortable and at ease in their new cultural setting. They have developed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can appreciate the beauty and richness of the new culture. They have integrated the new cultural elements into their own identity and can function effectively within the society.In conclusion, culture shock is a natural part of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a new culture. It is important to be aware of these stages and to approach them with an open mind and a willingness to learn. Embracing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come with living in a different culture can lead to a rewarding and enriching experience.。
中西方文化冲击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刘翠
![中西方文化冲击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刘翠](https://img.taocdn.com/s3/m/5a760a79f121dd36a22d821c.png)
中西方文化冲击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刘翠摘要:本文从文化冲突的概念着手,介绍文化冲击的发展阶段,分析文化冲击的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文化冲击;原因;应对策略当今世界,来自不同国家个地区的人们交流和联系日益频繁,“世界”正在变成“地球村”。
而在彼此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容易产生碰撞。
本文将从文化冲击概念和表现入手,通过对文化冲击的原因以及发展阶段进行剖析,提出应对策略。
一、文化冲击的概念和表现文化冲击也译为文化振荡,文化休克,常发生在国际学生和移民身上。
这一名词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奥伯格最早提出和定义的:文化冲击是由于突然失去所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象征,也不熟悉对方的社会交往符号,从而产生的一种突如其来的忧虑和无所适从的深度焦虑症,就像突然离开自己生长的文化茧壳,一种很不舒服而且不适应的感觉。
[1]据奥伯格的看法,文化冲击有以下六个方面的表现:由于不断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而引起的疲惫;由于失去朋友、地位、职业和财产而引起的失落感;不能接受属于新文化的成员或者(以及)被这些成员拒之门外;对于角色的期望、价值观念、感情和自我认同方面感受到混乱;在觉察到文化差异后感到的惊奇、焦虑、甚至厌恶和气愤;由于不能适应新环境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感觉。
[2]二、文化冲击发展阶段及特点文化冲击如何展现是因人而异的,表现多种多样,但其发展阶段却有相似性。
U曲线模式将文化冲击描述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蜜月期或最初接触期:初到异国他乡,饮食衣着,餐具家具,建筑植被,民风民俗都会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和着实的兴奋。
2、沮丧期或分裂期:短暂的蜜月期后,你会发现昔日熟知的信号瓦解,新的文化信号被曲解,产生一些比较难逾越的困难。
3、调整期或恢复期:新的文化信号被重新整合,连续不断的重新整合进程导致了自律,人能够以更客观的方式看待两种文化的不同,能应付文化差异并因此感觉更自信和放松。
4、自立期或二元文化期:社会心理和文化的差异被接受和喜爱,人能够在新旧文化中应付自如,他已经达到了在两种文化中如鱼得水的境界。
文化冲击资料讲解
![文化冲击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01dd5002e3f5727a5e9627d.png)
文化冲击文化冲击你认为在异国留学是一件听上去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吗?你会像许多离家去另一个国家学习的年轻人一样感觉很有趣吗?这当然是一种崭新的经历,它会给你带来机会,让你发现许多迷人的东西,获得一种自由感。
然而,尽管有这些好处,你也会遇到挑战。
因为你的观点可能会与存在于不同国家的不同信念、准则、价值观念和传统发生冲突。
你也许会感到很难去适应一种新的文化以及该文化中你不熟悉的那些部分。
这就是“文化冲击”。
人们经历文化冲击的过程至少包括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叫做“蜜月期”。
在这一阶段,你会感到生活在一个不同国度里很兴奋,而且每一样东西看上去都妙不可言。
你什么都喜欢,而且好像每个人都对你很好。
另外,新的文化中的生活乐趣好像是无穷无尽的。
然而,文化冲击的第二阶段终究会出现,这就是“敌对期”。
你开始注意到并不是每样东西都像你原先认为的那样好。
你会对新的文化里的许多东西感到厌倦。
此外,人们也不再把你当作一个客人来对待了。
所有最初看上去非常美好的东西现在变得让人讨厌了,而且每一样东西都使你感到苦恼和厌倦。
通常,在你适应一种新文化的这一阶段中,你会想出一些防卫性的办法来帮助你应付难关,保护自己免受文化冲击的影响。
其中一种办法叫做“压抑法”。
当你假装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接受,没有什么东西令你感到烦恼的时候,你就是在运用压抑法。
另一种防卫性办法称做“倒退法”。
当你的行为举止开始显得比你实际年龄要小的时候,你就是在运用这种办法。
这时,你的行为举止像一个小孩。
你把什么都忘掉了,而且有时你会变得粗心大意,不负责任。
第三种防卫性办法叫做“孤立法”。
你宁可一个人呆在家里,不想和任何人交流。
你想把自己封闭起来以避免文化冲击的影响,至少你是这样认为的。
孤立法也许是人们用来对付文化冲击的最糟糕的办法之一,因为你把那些能真正帮助你的东西和你隔离开来了。
最后一种防卫性办法叫做“排斥法”。
这一办法让你觉得自己不需要任何人帮助。
你觉得你可以独自把事情处理好,所以你就不想求助于人。
Culture Shock
![Culture Shock](https://img.taocdn.com/s3/m/6772b43e0b4c2e3f57276370.png)
周末街景
就餐分贝
平时饮料
饮食习惯
淋浴时间
聚会情况
人际关系
处理问题
上公交车
能否准时
发表意见
旅游装备
交通工具
对于一些常常接触不同国家文化的 人来说,其焦虑期很短,仅有很少的思 乡情绪。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文化冲 击意味着失落,严重的生理反应(比如 头疼/身体疼) 生气,对新文化表现出 敌视,更甚者是完全回避。(P250)
• 文化冲击是由于失去我们熟悉的标志
和社会环境而导致的焦虑. • 这些标志包括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遇 到别人知道说些什么, 如何购物,何时接 受或拒绝邀请.这些可能是语言,手势,面 部表情,风俗或规定,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一直遵守,是文化的一部分,就像我们语 言或信仰一样.我们依靠这些思想和标 志,成为我们的潜意识.
Culture Shock
文化冲击
• 定义的提出 • 文化冲击的表现 • 四个阶段 • 回国后的“再冲击阶段”
• 个人建议
定义的提出
• Culture shock一词由 Kalervo Oberg在 1954年提出。用来描述人们身处不同文化 的异地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和不安的症状。 • Kalervo奥贝格(1901 - 1973)是一个世界知 名的人类学家。
Reverse culture shock 逆向冲击阶段
• 也可以称为“重返的冲击”或者“自己文 化的冲击”。发生在人回到原来的国家时。 • “Having objectively perceived his or her culture from abroad, one can have severe and sustained jolt through reentry shock.” ------Harris & Moran (P250)
研究论文:文化冲击理论下的电影《刮痧》
![研究论文:文化冲击理论下的电影《刮痧》](https://img.taocdn.com/s3/m/883a916465ce050877321313.png)
电视电影论文文化冲击理论下的电影《刮痧》电影《刮痧》(The Gua Sha Treatment,2001年)是由郑晓龙执导的一部影片。
影片以家庭、传统、亲情、文化为主题,同时以特别视角关注普通中国人在美国的情感状态、生存状态和文化传承。
该影片的取胜之处在于它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及移民者的精神困境。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影片涉及并讨论了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问题,即文化冲突与沟通。
因此《刮痧》是一部能够引起人们反思,并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电影佳作。
电影《刮痧》自上映(2001)距今已十年有余了,可算为老电影了。
但它又不老,因为影片中的亲情总能打动观众,同时影片反映的文化差异总能让人体味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带来的挣扎与痛苦。
在不知已是第几次看《刮痧》后,笔者陷入沉思:如果没有昆兰老板走出去到华人社区亲自探究和体验刮痧,那么故事的结尾会是怎样呢?为何许大同和昆兰老板(他本人也是文化冲击的对象――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带给他困惑和迷茫)面对文化冲击时反应不同呢?本文拟用文化冲击理论来分析电影《刮痧》,并结合美国嬉皮士文化、中国的“天人合一”以及“和谐”思想来看文化冲击的普遍存在性和正确经历文化冲击的必要性。
一、文化冲击的界定,阶段及影响(一)文化冲击的界定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所指的是一个个体从一种熟悉的文化到另一种文化中去生活时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迷惘及顿悟、失意与憧憬、信心的拥有和失去等反复的过程。
根据文化冲击的理论,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文化冲击过程并不是停止在某个阶段。
文化冲击是一个波浪前进式的完整过程,只驻留在某个阶段是不明智也是不成熟的表现。
对文化冲击过程的完整经历可以使个体明智、练达并成熟,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
(二)文化冲击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及其影响第一阶段为蜜月期(the honeymoon)。
在蜜月期,个体为新的文化所带来的新鲜经历和感受所陶醉。
新移民适应移民生活必须经历的四个周期
![新移民适应移民生活必须经历的四个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2b93b405cc7931b765ce15fb.png)
凌宇移民:新移民适应移民生活必须经历的四个周期近几年出国移民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年都有很多人选择移民海外,对于每一个新移民者来说,最初移民的那几年都会经历一段非常艰难的适应期,面对陌生的国家和环境,语言的不熟悉,人际关系的稀疏以及文化的差异都给新移民融入当地社会的带来了困难。
文化冲击四阶段周期理论,非常适用于移民最初的那段岁月。
第一阶段:新鲜期(大约在第一个月。
刚刚来到一个崭新的环境,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是观光客,每天忙于观光、购物,东走走、西看看,一切都是那么好奇和新鲜。
即便有些事物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并不觉得反感,反而觉得有趣。
这个阶段的新移民者非常兴奋,心境状况很好。
第二阶段:失落期(大约在第二、三个月)。
过了观光期,新鲜感过去了。
该看的地方也看了,该吃的食物也吃了,该买的东西也买了;看景不如听景,向往了多少年的事情一旦到了眼前,也不过就是如此。
这个阶段新移民者的失落感开始浮现,心境开始低落。
第三阶段:低潮期(大约在第四至六个月)。
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的文化差异还不太明显的话,到了这个时候新环境对于新移民的所有文化差异都赤裸裸地表现了出来,加剧了新移民不习惯、不顺眼、不适应的感觉。
面对种种的困难和挫折,新移民愈加怀念过去自己所拥有的权势、地位、关系、家庭、朋友;房子、车子、票子、名校等应有尽有、十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
面对一落千丈的反差,受挫之后的失落、沮丧、混乱甚至后悔,一时间像打破了五味瓶似的在新移民的心中翻滚,不少人甚至萌生打道回府的念头。
这个阶段是他们心境最低潮、情绪最差的时期。
第四阶段:恢复期(大约在半年之后)。
经过了半年的过渡,前期的剧烈波动趋向平缓,新移民对当地的文化差异开始慢慢适应,许多消极的心态也逐渐淡化。
多数新移民都能够面对现实,说服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入乡随俗,随遇而安。
这个阶段移民的心境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任何一个新移民者可能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从最初对出国移民抱有的憧憬和新鲜感、到现实的移民生活中遇到了实际的困难和挫折,再到怀念从前的安逸生活,最终慢慢适应新的移民生活。
文化与心理健康
![文化与心理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27c458306bec0975f565e229.png)
4.文化适应过程中维护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
4.1 寻求社会支持 4.2 理解文化差异
4.3 提高语言能力 4.4 运用积极思维
化、分离、边缘化
3.影响文化适应的社会心理因素
3.4 对生活变化 的认知评价会影 响心理适应
3.1 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影响,包括性别、年龄、 收入和教育等。
3.2 人格对文化适应的影响
3.3 社会支持是预测心理适应的 显著因素。社会支持有很多来源, 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和熟人。
3.5 对新文化环境语言的流 利程度会影响文化适应
2.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理论
2.1 文化冲击理论 (文化人类学家Kalvero Oberge,1960) 2.1.1“文化冲击”指的是“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
的社会交往信号与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 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
2.2.2 文化冲击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沮丧阶段、调整 阶段和适应阶段。四个阶段的变化过程一般呈“U”形 曲线。
文化与心理健康
1.文化适应的过程
1.3 文化适应一词最初产生于19世纪末,美国民族事务局的 J.W.Powell在1883年第一次真正使用“acculturation”这个词, 用来指来自外文化者模仿新文化中的行为所导致的心理变化 1.4 文化适应的过程
要面的心理学理论
• 2.3 五阶段模式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阿德勒) • 接触阶段、不统一阶段、否定性阶段、自律期阶
段和独立期阶段 • 2.4 文化融入与心理适应理论(加拿大文化心理学
家J.Berry) • 2.4.1 构造过程:异文化接触体验----紧张反应—适
应 • 2.4.2 文化适应结构中区别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 • 2.4.3 应对心理压力有四种可能的策略:整合、同
海外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冲击”周期及管理措施探讨
![海外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冲击”周期及管理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42ab40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1.png)
海外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冲击”周期及管理措施探讨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项目经理参与到海外项目管理中。
然而,海外项目管理相比于国内管理,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其中文化差异是最显著和普遍的体现。
因此,探讨海外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冲击”周期及管理措施,对于提高中国项目经理海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冲击周期文化冲击是海外项目管理中最普遍、最显著的问题,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海外项目中产生的心理、情感、工作和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和困惑。
针对文化差异,海外项目的文化冲击周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热情期旅游者经常出现在这个层面。
这个阶段充满了兴奋和好奇,对新的事物和环境抱有兴趣和好奇心。
在海外项目管理中,此阶段的员工通常表现出热情和兴奋,觉得所有的事物都是新鲜的,充满了机会和挑战,开始对工作和文化乐观和认同。
2.困惑期在这个阶段,员工开始更多地了解新文化,并感到文化差异引起的困惑和疑虑。
他们经常感到不知所措,对待项目的态度和方式开始变得消极。
困惑阶段是文化冲击周期中最危险的阶段,员工容易陷入文化困惑中,认为自己无法适应新的文化,长时间处于困惑状态,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投入度。
3.接受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惑和疑虑之后,员工终于开始从困惑状态中走出来,更好地理解外部文化,并开始接受新的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开始意识到文化差异不是障碍,而是一种挑战和机遇。
他们开始在新的文化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价值,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
4.适应期在这个阶段,员工已经适应了外部文化的习惯和社交方式,并且开始在外部文化中扎根,产生一定的生活方式。
他们不再看到文化差异,而是加入新文化,并且参与到文化的普及中来。
当员工进入适应期时,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会更加积极和主动,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管理措施为了有效应对海外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冲击问题,在确立海外项目管理团队的初期,掌握文化冲击周期和管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留学生活中遭遇的文化冲击及对策
![留学生活中遭遇的文化冲击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d1b7c558762caaedc33d462.png)
留学生活中遭遇的文化冲击及对策一、引言自1958 年K.Oberg 提出“文化冲击”一词以来,它一直是跨文化研究的重点之一。
随着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文化冲击现象变得更为普遍。
对于出国留学的人来讲,能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当然是一种美好的经历,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但同时也必须要面对因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诸多问题和困难,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冲击。
近年来,从留学生活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相当部分究其原因是文化冲击所致,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二、文化冲击的四个阶段文化冲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特定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根据Winkelman 的理论,文化冲击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蜜月阶段、冲击阶段、重新定位阶段、最后的适应阶段。
出国留学意味着远离自己熟悉的祖国和家乡,置身一个陌生的环境,周围一切都变得陌生、不确定,甚至难以理解。
他们会觉得难以应付,不知该如何购物,不知该接受还是拒绝一项邀请,交通、住房也伤透脑筋,与人的交往也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变得困惑,更有甚者会变得焦虑。
这时候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文化的差异,更多的是把这一切迁怒于周围的环境。
对同乡的过分依赖,懒于或排斥当地语言的学习,对偶尔的失败耿耿于怀,担心被欺骗、抢劫或受到伤害,这些也都是文化冲击的普遍表现。
在经历了第二阶段的冲击之后,大部分留学生,只要采取积极正确的生活态度,尤其是那些乐观向上、豁达开朗、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总能在经历了暂时的不适应后成功地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重新定位阶段。
在此阶段,他们生活基本步入正轨,周围的一切都开始令人满意了,会经常有不经意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能主动与当地人自由地交谈。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阶段里,虽然身体状态能够令人满意,但心理上还是会出现反复,因为心理上的适应总是滞后于生理上的适应。
孤独感、不确定感仍然很难克服,偶尔还会影响到日常生活。
这一现象可能只是进入下一阶段之前的过渡现象,但也有人一直停留在这一阶段而无法做到真正的心理适应。
culture_shock
![culture_shock](https://img.taocdn.com/s3/m/f83151f604a1b0717fd5dde0.png)
• Maintain contact with the new culture. Learn the language. Volunteer in community activities that allow you to practice the language that you are learning. This will help you feel less stress about language and useful at the same time.保持接触新的文化。 学习语言。志愿者在社区 活动,让你练习语言,你正在学习。这将帮助你感觉更少 的压力对语言和有用的同时。 • Allow yourself to feel sad about the things that you have left behind: your family, your friends, etc. 允许你自己感到悲伤的事,你所留下的:你的家人,你的 朋友等等。 • Recognize the sorrow of leaving your old country. Accept the new country. Focus your power on getting through the transition. • Pay attention to relationships with your family and at work. They will serve as support for you in difficult times. 认识到你的旧国家感到伤心的离开。 接受这个新国家。把你的权力得到通过过渡。注意与 家人的关系和工作。他们将作为支持你在困难时期。
它发生在那些已经被突然出国了
• 文化冲击发生由于完全沉浸在一个陌生的文化。
海外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冲击”周期及管理措施探讨
![海外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冲击”周期及管理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56760c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a.png)
海外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冲击”周期及管理措施探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海外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众多公司国际扩张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海外项目管理中常常会出现文化冲击的问题,导致管理困难和项目失败。
因此,了解和掌握文化冲击的周期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对于成功完成海外项目管理至关重要。
文化冲击指的是在跨文化沟通和交流中,个体和群体遭遇的彼此之间的文化不同所产生的反应和困惑。
通常文化冲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热情洋溢期”,第二阶段是“困惑期”,第三阶段是“适应期”。
首先,热情洋溢期是指个体和团队初次接触新的文化环境时的开放和兴奋的阶段。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两周到一个月之内,人们处于新鲜和激动的状态,对于新的文化环境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在这个阶段,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向团队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支持,帮助他们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更加顺畅地开展工作。
第二个阶段是困惑期,这个阶段通常会持续数周到数月,这个阶段的主要表现是个人和群体开始意识到当地文化和惯例的不同,而且会发生心理上的失落、困惑和反感。
在这个阶段,管理者应该提供更加具体的帮助和支持,包括:提供培训课程来帮助员工了解当地文化和风俗;建立管理机制,包括定期的会议和员工的反馈机制;制定个人和团队的目标和计划,以便更好地迎接挑战。
第三个阶段是适应期,这个阶段通常持续数个月到一年,这个阶段的主要表现是个人和群体已经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文化和工作环境,甚至能够认同当地文化和价值观。
在这个阶段,管理者可以更加集中精力来指导和支持个人和团队达成更高的业务目标,同时也应该回顾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文化和风俗。
除了周期性的文化冲击,管理者还应该采取以下几个管理措施,来缓解文化冲击的影响,并提高海外项目管理的成功率:1. 建立多文化的团队:通过招聘当地人员或者具有跨文化背景的工作人员,来为团队注入多元的文化背景和开放性,在项目管理中起到保障作用。
文化冲击历史小作文
![文化冲击历史小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8c1a6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f.png)
文化冲击历史小作文英文回答:Culture shock is a common experience for individuals who are exposed to a new and unfamiliar culture. It can bea challenging and overwhelming process, as it involves adapting to new ways of thinking, communicating, and interacting.There are four main stages of culture shock:Honeymoon stage: This is the initial phase, where the individual is excited and fascinated by the new culture. They embrace the differences and see everything in apositive light.Negotiation stage: As the individual spends more timein the new culture, they begin to notice the differencesand challenges. They may experience feelings of frustration, confusion, and homesickness.Adjustment stage: This is the stage where the individual starts to adapt to the new culture. They learn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and develop strategies for interacting with the new environment.Integration stage: This is the final stage, where the individual has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new culture. They feel comfortable and confident in their ability to navigat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Cultural shock can be a difficult experience, but it is also a valuable one. It can help individuals develop greater self-awareness, adaptability, and resilience. It can also lead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other cultures.中文回答:文化冲击是指一个人接触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新文化时产生的常见体验。
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以及克服文化冲击和文化震惊
![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以及克服文化冲击和文化震惊](https://img.taocdn.com/s3/m/896214e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8.png)
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以及克服文化冲击和文化震惊【1】文化具有非常深沉、非常持久的力量,在本国生活时一般很难体验到,只有到了一个文化背景非常不同的国家生活,才能真正体验到文化的力量。
而且,生活时间越长,体验越深。
与学习适应不同的是,文化适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年纪大一些的人可能永远都无法适应。
问题,还有文化上的适应问题。
而且,学业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文化适应密切相关。
许多老中国留学生觉得,比起过学习关来,过文化关更为难。
以下介绍一些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的看法与经验,但要指出的是,文化层次很深、内容复杂,每个人的体验差别很大,所介绍的看法和经验只能作为参考。
一、克服文化冲击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学习,都会经历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的问题,在开始的几个月里最为明显。
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 (Culture Shock),主要是因两个不同文化的差异而引起。
当一个人到达一个全新的地方,接触一种全新的文化,突然发现一切都与过去熟悉的事物回然不同,以往的生活经验不管用了,不知道该怎样表现才恰当,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觉得很不舒服,很不自在,很是困惑时,就是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
可以说,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是一个人从一种文化和物质环境转到另一种文化和物质环境,在心理感受、举止行为,乃至生理等方面发生的震动与失调现象。
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会使人觉得不安、害羞或难堪,有时会使人觉得挫折、生气或失望。
大略而言,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可能会有如下的表现。
孤独感:会变得神经质,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厌烦,感觉非常寂寞,可能整天昏沈沈,凡事提不起精神。
思乡感:有强烈的思念家乡、怀念亲友感,思想难以集中,整天都想给家人写信或通话,甚至痛哭不已。
怀疑感:对来美留学可能陷入严重值疑,怀疑远道来美究竟是否明智,甚至对自己的能力都失去信心。
敌意感:微小的刺激都会使人异常的愤怒,甚至可能产生一种想法,认为所有的一切烦恼都源于美国。
倚赖感:在异国他乡,同胞友谊十分重要,但一个人可能会变得严重倚赖学校里和周围社区的同胞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lture shock
1.Honeymoon:
In the initial contact with a new culture different from their own national culture, People at the beginning of going abroad tend to be very excited and full of interest in the new cultur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is period will be considered a new and romantic thing. It's like a newlywed couple, full of freshness.
2.Anxiety:
After a period of contact with the new cultu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culture and its own culture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parties feel that the new social atmosphere is isolated, and the new culture is hostile to them. The attitude of the parties to the new culture will change from the original full of novelty to disgust and anxiety.
3.Adjustment:
After a period, the parties will feel that all conflicts seem to be acceptable. They began to face up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own culture and host culture, and gradually adjusted to a positive attitude. The parties even began to be active in the host society and began to learn new languages and cultures.
4.Acceptance:
In the final stage, they integrate host social culture and mother culture.
They can adapt to the host soci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use the host culture and mother culture flexibly. It can not only be reasonably in the host society, but also can not forget its own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