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称呼语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称呼语用差异对比分析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代码,其中称呼语作为语言中词汇的一部分,也是对不同文化的一种映照。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文化背景,因此,不同语言下的称呼语也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语的称谓语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英语的称呼语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词语的数量和指称的范围各有特色“中国文化传统、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中西方在称谓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称呼是引导交际的“先驱者”,它反映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属性、价值观念,并与他们所属的社会、民族心理、政治背景、伦理道德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称呼语;差异;中英文化
一、引言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语言并不是单纯用来传播信息的,语言还常常用来表达说话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语言除了发挥认知功能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社交功能,表达人际关系,帮助人们明确自己在社会群体中应当担任的各种角色,建立、限定、确认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表明角色和关系,最为直截了当的莫过于称呼语的使用。
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第五版),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或其他方面的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老师、经理等”。称呼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属于社会语言的范畴,在家庭以及社会交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著名学者与就发表了有关英语称谓系统的研究,其称谓系统存在着三种语义模式,即:彼此直呼其名;彼此采用头衔加姓氏的方法和非对称性选择方式。(Fasold, 2007)我国学者对称呼语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祝畹瑾在《汉语称呼研究——张社会语言学的称呼系统图》中对亲属和社会成员之间如何使用称呼语一一作了简要的说明。(转引自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基于中外学者们对称呼语语的种种研究,本文将探讨英汉称呼语在通常性、职业性及亲属性称呼上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背景原因。
二、英汉称呼形式对比
任何拥有自己语言的社会都有其独特的语言交际传统、规范和方式,而称呼作为一种经常运用的语言交际工具自然也要服从和反映这些传统、规范和方式。
总的说来,英语称呼体系较为简略,而汉语称呼体系则较为复杂。为方便比较,我将常用的称呼分为三大类:(1)通常性称呼:不明确指示身份和地位,在大多数公共场合都可以通用的称呼;(2)职业性称呼:有较明确衔级和地位的,又可分为职务性、职称性和行业性称呼;(3)血缘性称呼:主要用于家庭血缘间的称呼。
1. 通用性称呼
英美通常型称呼主要有两大类,即本名和尊称加姓氏以及可独立使用的一些尊称。英美人使用得最多的是直接呼名(如Susan/Cathy)。汉语中名字却很少作为称呼使用,大多数公开场合下人们都习惯用姓加上头衔来称呼一个人(如王教授、李经理),即使要用名字也要在前面加上姓(儿童可以例外)。这种差别与欧美社会强调个人意识和个人权利,而中国社会强调集体意识和集体利益有关。
在中国,人首先是某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其次才是他自己,所以在中国用得最多的是姓加上头衔,而不是名字。姓加上各种头衔是中国称呼的一大特色,它体现一个人的家庭渊源和社会身份,因此仅表示个人差别的名字在中国不论是其使用的范围还是使用的频率都与英语国家有天渊之别。在英美,名是一个中性称呼,可用于大部分相识的人,而在中国它是一种昵称,仅用于关系特别亲密的人之间。这种英汉间的文化差异还可从英汉姓名的不同排序中体现出来,汉语是姓在前,名在后,彰显家族或集体高于个人;而英语则名在前,姓在后,体现对个人更多的尊重。
2. 职业性称呼
在英美社会,一是由于直接使用名字成为主流趋势,二是由于头衔加姓氏的称呼占主导地位,因此职业性称呼的使用就相对较少。
而在中国,职业性不但是主流称呼,而且种类繁多,如职务性称呼有:书记、局长、主任、常委、党组、委员、巡视、调研、老总、经理等;职称性称呼有:教授、研究员、总工程师、技师、乐师、画师等。汉语职业性称呼的搭配有四种情况:一是只有职业性称呼,用于较随便的场合;二是职业性称呼置于姓的后面,一般用于较正规的场合;姓+职业性称呼的模式也正好符合了“家天下”的顺序和观念,这点与英语称呼系统中始终把代表“家”的姓放在最后是不同的。三是
把姓和名都加在职业性称呼前,这是最为正式的用法。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称呼对方职衔时一般采用就高不就低的春秋笔法,如把“副部长”称为“部长”,“经理”称为“老总”等等,以示尊重。
如前所述,在中国,人首先是一个社会角色,其次才是他自己。由于职业性称呼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归属、级别和地位,话语双方都明白对方的社会角色,起到了“正名”作用,而“名正”则自然“言顺”,因此职衔作为主流称呼就很自然。其次,职衔还常常代表了一个人的成功和荣耀,为了表示对受话人的尊敬和礼貌,说话人自然会看重职衔的使用。
3. 血缘性称呼
英语中血缘性称呼词屈指可数,现在经常使用的大约有:mother,father,niece,nephew,uncle,aunt,sister,brother,cousin,其中后5个词在汉语中可以表示同辈中的多个血缘关系,如uncle既可表示汉语中的“叔叔”又可表示“舅舅”,还可表示“伯伯”而汉语除对以上5个词所能表示的每个不同血缘关系都具有专门的词汇外,还有更多的专门词,如“祖、孙、嫂、媳、甥、婿、妯娌、连襟”等。汉语中丰富的血缘称呼词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重要性和规模性。中国古代社会一直被看成是“家天下”,皇帝是最高的“家长”,家族和家庭构成社会(天下)的基础,并决定社会的稳定和王朝的兴衰。同样,由于“家天下”观念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社会本身也被看成是一个大家庭,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因此血缘性称呼不仅用于家庭内部,也在社会上被广为借用,其中相当部分已成为通用性称呼,如在社会上我们可把年纪大的人称为“大爷、大娘、大伯、大妈、叔叔、阿姨”,同辈的人称为“大哥、大姐、小弟、小妹”,晚辈的人称为“小弟弟、小妹妹”等。
三、中英称谓语反映出的文化差异
1. 家族和血缘观念的文化差异
汉民族历来就十分重视家庭伦常关系和血缘关系,如汉语之所以有堂表亲之分,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内外有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汉语中有“三亲六戚”的说法,“三亲”即指“宗亲、外亲、妻亲”三亲的划分以性别和血缘关系为标准,表明了亲戚关系的远近,其中宗亲是亲属关系的主体部分,上下九族同一祖宗的男性成员都属“宗亲”范围。堂兄弟都是宗亲,原称为“同堂兄弟”,后为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