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称呼语的差异与其文化的关联

合集下载

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

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

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论文)2006-11-19 00:17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摘要】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称谓语存在着种种差异。

文章试将中英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交际称谓,并分别从文化角度审视了这两种称谓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

【关键词】中英称谓语;差异;文化背景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学者赵元任、顾曰国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称谓语问题进行了研究;国外Braum等也对国外称谓语研究进行了介绍。

本文试将中英称谓语进行分类对比并分析其差异,从而探询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并促进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一、中英称谓语的分类中英称谓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亲属称谓和社会交际称谓。

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属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它是由各代婚姻关系构成的男女双方血缘关系排列的亲属次序确定的。

如爸爸、妈妈、叔叔、哥哥等。

亲属称谓有两种,一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称谓,如上所述;另一种是非血缘关系之间社会人的称呼,如大哥、大姐、大妹子等,这种称谓其实有一定的社交功能,是为了拉近彼此的关系而采用的。

社会交际称谓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使用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各方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以及尊敬程度等。

如老师、处长、经理等。

二、中英亲属称谓的差异及文化背景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之细密、描述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

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则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辈分外,亲疏、内外、长幼、甚至男女性别都可忽略不计。

比如一个cousin就相当于汉语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8个词,一个aunt就相当于汉语的“姑母”、“姨母”、“伯母”、“婶母”、“舅母”5个词。

英汉称谓语文化差异比较

英汉称谓语文化差异比较

英汉称谓语文化差异比较论文导读:人际间的相互称谓语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是人们之间对相互关系的一种语言表述,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集团规范。

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掌握英汉语言称谓语的文化差异,根据交际语境,恰当运用能融洽交流双方关系的称谓语,能有助于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对顺利完成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称谓语,称谓系统,语用机制,文化差异人际间的相互称谓语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是人们之间对相互关系的一种语言表述,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集团规范。

前者体现了人类社会中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社会地位关系;后者则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情感好恶关系。

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

每种称谓系统都是这个民族内部社会交际的产物,反映着该民族独特的风俗和文化。

在人们交际活动中,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恰当、得体的称谓语。

不恰当的称谓语会给言语交际活动带来障碍,会让交际双方感到不快,或留下某种印象,给以后的交往造成不利影响。

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不同语言的称谓系统的差异,并遵循对方语言称谓系统的语言表达规范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英汉称谓语之选择方略选择何种方式称呼对方取决于诸多因素。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称谓语在数量上和指称的范围上都各有特色。

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看, 各民族的称呼行为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它可能是该社会中权势性和平等性的象征。

从称谓语的交际功能上来看,称谓语选择之方略则可以分为三大类:亲属称谓语、社交称谓语、描述性称谓语[1]。

亲属称谓语是用来表示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相互关系的称谓语。

社交称谓语则是用来直接反映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人际关系的称谓语,它包括关系称谓、职衔称谓、敬称称谓、谦称等,如汉语中的李局长、何教授、犬子等,英语中的professor、Your Majesty等。

描述性的称谓语是指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于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抒发说话人或作者的情感、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而使用的称谓语。

论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因素

论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因素

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务等而得来的名称”[1]。

称谓语是人们交际中相互称呼的用语,包括姓名、头衔等,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一种确认方式。

称谓语属于民俗语言的范畴,在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开口交际的第一关。

在各种交际策略中,称谓是最基本的策略之一。

英汉民族各有自己的称谓系统,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英汉称谓系统的不同,其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范围也各有特色,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英汉称谓语的差异通常来说,称谓语可以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大类。

1.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亲属称谓语是表示相互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婚姻、法律等关系的亲戚和亲属的名称,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家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2]。

赵元任先生在《中国人的各种称谓语》中列举了114种亲属称谓语,学者潘攀在《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中指出,汉语中标准亲属称谓语多达363个。

而英语亲属称谓系统就简单得多。

表1列举了常见的英汉亲属称谓语。

由表1可知,英汉称谓语存在明显的不同,出现了许多的差异。

(1)宗族和外宗族称谓的差异。

汉语中对此区分严格,内外分明,祖父、祖母、侄子、孙、孙女等属同族,外祖父、外祖母、外甥、外孙、外孙女等属外宗族。

而英语亲属称谓语中没有宗族、外宗族之分,grandfather包括祖父和外祖父,grandson既是孙子,也是外孙。

cousin一词更是包括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等多种汉语亲属称谓语,抹掉了宗族的界限。

(2)父系和母系称谓的差异。

汉语中父系亲属称谓语和母系亲属称谓语不同,如叔父和舅父,而英语中没有此区别,均用uncle表示。

(3)长幼称谓的差异。

汉语亲属称谓语中,长幼有序,规定得十分清楚和严格,如兄和弟、姐和妹、伯父和叔父,而英语亲属称谓语不区分长幼,分别用brother、sister和uncle表示。

(4)血亲和姻亲称谓的差异。

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差异及其社会文化因素探析

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差异及其社会文化因素探析


收 稿 日期 :2( —o —. o9 8 2 ) 4
作 者 简介 :韦艳 梅 (94 ) I8 一 ,女 ,广西 来 宾人 ,广 西师 范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在 读 研 究 生 。

情况较少。在同等关系 ( lat)中的交际双方,以 F siry od i N (r l )相称最为普遍。亲属之间以 F i tae fsnn N称呼也常见, 如孩子叫自己的父母可用 F 。若双方为权势关系 (oe) N pwr 的不等关系,也可以这样称呼,如公司的职员直呼公司老板 的F 。 N 但是对社会地位较高和有威望的人士我们不能一概 照搬,以免显得唐突。汉语的姓名顺序与英语的刚好相反。 汉语中以姓名全称相称的情况比英语广泛。汉语的姓名称呼 般用于同辈之间或上级对下级。姓名常与其他称谓形式叠 加使用, 称呼的不同, 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程度。 英语中职业、职务或职称等象征社会地位的词语能作称 谓语的数量非常有限, 使用时局限性很强。社交活动中一般 不用 “ + 姓 职务”的形式称呼, 常用的少数职衔称呼有 d - o c t,nr , ae等, o ue wir 高级政府官员、皇族、军界、宗教界 r s t 中才有其特定的职务称呼,如 Pedn Bs,Jde i ri t uh ug Whe se t 等, 其中Ftr Gnr , onl ae, eelCl e等神职、军职可单用。而 h a o 服务行业中隐含卑微含义的 “ ae,wie ,cnut ” wt i r ar s odc r ts o 等称呼不能加姓或名。汉语中职业或职务称谓数量、 种类繁 多, 其专业职称和职业称谓比英语国家复杂得多。职业称谓 如医生、 律师等; 职务称谓如经理、主任等;职称称谓如教 授、 讲师等; 头衔称谓如中校、博士等,林林总总,五花八 门。除单用外,为显尊敬和礼貌, 还可与姓名叠加使用。 通称即通用称呼语,用作对同一社会范畴内 各成员的普 通称呼语。英语中主要有 M . M . Ms, s M dm S r, r , i M , aa , i s s r 等,前四者可与姓名连用,且使用普遍。汉语 中的通称有 “ 同志,先生,小姐, 师傅”等,以及新兴的 “ 美女”一词 也在社会上广泛使用。零称呼在英语中较常见,如 “ eo Hl, l H, e”等, iHy 英美人不管熟悉与否,身份地位如何均可以 使用零称呼。 汉语中 也有零称呼, “ 嗨、 如 喂、 哎”等。 三、不同 社会文化因素探析 英汉文化相去甚远,差异明显,被视为东西方文化的代 表。西方国家只经历了 短暂的封建宗法制度,由于资产阶级 革命的 成功, 产阶级提 资 倡的 “ 由、 自 平等、民 主”的 产 资

简述英汉称谓语与文化因素

简述英汉称谓语与文化因素

简述英汉称谓语与文化因素称谓语是人们交际行为的第一个环节,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除了一般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指称功能外,还体现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及人们头脑中的社会文化思想观念。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人民由于亲属或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务等而得来的名称。

”由于称谓语具有极为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而具体的称谓方式又“取决于文化、社会、教育、信仰、年龄和性别等诸多因素”[1],因此对不同民族称谓语的差异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同时也是人类学家语言及文化研究者颇感兴趣的一个研究领域。

英汉民族拥有各自的称谓系统,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英汉称谓系统的不同,其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范围也各具特色,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加深对英汉称谓语体系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因素的理解并在交际中正确使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通过对英汉两套称谓语体系的对比分析来揭示称谓语与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

一、英汉称谓语的差异一般来说,称谓语可以划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大类。

1、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亲属称谓语是表示相互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婚姻、法律等关系的亲戚和亲属的名称,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家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2]。

汉民族亲属称谓语十分发达,赵元任先生在《中国人的各种称谓语》中列举了114种亲属称谓语,学者潘攀在《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中指出,汉语中标准亲属称谓语多达363个。

而英语亲属称谓系统则简单得多。

英汉称谓语中“有些基本称谓语的意义是等价的”[3]。

如:father=父亲、mother=母亲、daughter=女儿。

然而,英汉称谓语又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出现了许多的差异。

首先,宗族和外宗族称谓的差异。

汉语中对此区分严格,内外分明,祖父、祖母、侄子、孙女等属同族,外祖父、外祖母、外甥、外孙女等属外宗族。

而英语亲属称谓语中没有宗族与外宗族之分,grandmother包括祖母和外祖母,grandson即是孙子也是外孙子,cousin既指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又指表兄、表弟、表姐、表妹,抹掉了宗族的界限。

英汉称谓语对比及其文化内涵

英汉称谓语对比及其文化内涵

英汉称谓语对比及其文化内涵称谓语在英汉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彼此关系的称呼方式,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

下面是一些英汉称谓语对比及其文化内涵:1.先生/先生 - Mister在英文中,先生(Mister)是男性通用的称谓,无论是对陌生人,还是对熟人,使用都很普遍。

而在中文中,先生一般用于成年男性的尊称,比如老师、医生、律师等,但也可用于对长辈的尊称。

文化内涵:英文的先生更注重平等和礼貌,无论是对陌生人还是熟人都使用同一个称谓。

而中文的先生则更注重尊敬和尊重,尊称一些特定职业的男性。

这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待尊重和互动方式的不同心理取向。

2.女士/太太 - Mrs.在英文中,女士(Mrs.)是已婚女性的尊称,太太(Miss)则是未婚女性的称谓。

在中文中,女士(或夫人)通常用于对年龄较大、地位较高的女性的尊称,而太太则用于对已婚女性的通称。

文化内涵:英文的Mrs.和Miss体现了西方文化对性别和婚姻状况的不同标准,更注重个人独立和身份识别。

而中文的女士/太太则更注重对女性的尊重和礼貌,反映了中国文化中重视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价值观。

3.阿姨/叔叔 - Aunt/Uncle在英文中,Aunt和Uncle是亲戚关系中的称谓,但也可用于对年长者的尊称。

在中文中,阿姨和叔叔则更广泛地用于年长者的尊称,无论是否有亲戚关系。

文化内涵:中文的阿姨和叔叔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尊老敬老的传统。

而在英文中,Aunt和Uncle则更注重与亲戚关系的联系,反映了家庭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

4.小姐/奶茶妹/女神 - Miss在中文中,小姐(或姑娘)是对未婚女性的通称。

而奶茶妹和女神则是一些网络流行语,用于对外貌或魅力相对出众的年轻女性的美称。

在英文中,Miss通常用于对未婚女性的尊称。

文化内涵:中文的小姐和网络流行语奶茶妹、女神,都源于中国的饮食文化和娱乐文化,更注重对女性的美貌和吸引力的赞誉。

英汉称谓语的比较及其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英汉称谓语的比较及其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英汉称谓语的比较及其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作者:侯红锋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3期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称谓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重名份,讲人伦”的封建伦理理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中西方在称谓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英汉称谓语的比较从而探讨引起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英汉称谓语;折射;文化差异作者简介:侯红锋,女(1977.10-),汉族,本科,讲师,工作于河南省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4--0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制约和影响着语言的表达,同样,语言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征和风俗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称谓语可以说是语言文化的“先驱者”。

从狭义上来讲,称谓语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称呼的用语,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称谓语是这样定义的: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务差异等等而得来的名称。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汉语称谓语比较复杂,详细,而英语的就比较简单,笼统。

大家应该在交际活动中合理,恰当的掌握称谓语,尽可能避免因使用称谓语不当而造成的误解。

一、英汉称谓语的比较﹙一﹚称谓语在宗族和外宗族之间的差异宗族是有男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教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

在汉语中,亲属称谓语存在着严格的宗族和外宗族之分,而且内外分得很清楚。

一般,父亲这方的亲戚是属于宗族的,而母亲那方的亲戚就属于外宗族。

汉语中,宗族里面的亲戚的称谓划分的非常仔细和谨慎。

宗族这边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姑姑等等。

外宗族那边有姥爷、姥姥、舅舅、舅妈、姨妈、姨夫、外甥等等。

每个人的称谓语都能很清楚的表达被称呼者和本人的关系。

而在英语中就没有这么详细的宗族概念,英语中,grandfather即使表示爷爷又表示姥爷,grandmother同样表是奶奶和姥姥,侄子和外甥都是nephew,岳父和公公也都被叫做father-in-law, uncle一词到底是叔叔、伯伯、还是舅舅,姨夫,或是表叔,表舅呢?英语中没有明确的分类,像中国的妯娌和连襟,英语中也只能翻译为woman who are married to brothers 和 men who are married to sisters.(二)血亲和姻亲称谓语的差异血亲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姻亲由于结婚而建立起来的关系。

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英汉称呼语中的文化差异

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英汉称呼语中的文化差异

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英汉称呼语中的文化差异称谓语词的选择问题是社会语言学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国内外语言学界就这个问题都展开了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其中不同语系之间称呼语的比较研究更是引起了研究者们普遍的兴趣。

由于每种语言的称呼语体系都包含着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暗含着一个民族历史的、文化的积淀,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称呼语体系的比较分析在社会语言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英语和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两种最主要的语言系统,对其称呼语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尤为必要。

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称呼”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

在语言交往过程中,称呼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词语,往往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

不同的称呼不仅反映了交谈双方的身分角色、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而且实现了交际双方的感情交流。

一、英汉亲属间称呼差异及原因(一)父系血缘与母系血缘的区别汉语亲属间的称呼讲究血缘关系,分母系和父系。

汉文化非常注重父系亲属的身份和地位。

父系是正宗,是传宗接代的、自古以来享有继承权的血缘。

而母系是不能传宗接代、没有继承权的,“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

父系亲属有“爷爷”、“奶奶”、“伯伯”、“姑姑”等称呼,相应的母系亲属则分别有“外公”“外婆”“舅舅”“姨妈”。

孙辈中,也讲究父系的才是正宗的“孙子”、“孙女”,而母系的是“外孙”、“外孙女”。

对丈夫的父母叫“公公”、“婆婆”,对妻子的父母叫“岳父”、“岳母”。

而英语中,不分男方亲属与女方亲属。

“爷爷”、“外公”共用grandfather 这个词。

“奶奶”和“外婆”都叫grandmother。

而“伯伯”、“叔叔”、“舅舅”、“姨父”、“姑夫”和“伯妈”、“婶婶”、“舅妈”、“姨妈”、“姑姑”等则一律称uncle和aunt。

对配偶的亲属,都加一个“in-law”来称呼。

如“公公”和“岳父”都是father-in-law。

像这样,配偶的亲属在英语中一律加一个词缀“-in-law”,这样的称呼首先强调的是其亲属关系的法律意义。

从文化角度浅论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从文化角度浅论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从文化角度浅论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亲属称谓语也不例外。

本文从英汉亲属称谓语的主要差异、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的文化因素、英汉亲属称谓语之差异对于交际的要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英汉两种语言都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尤其是在称谓方面都蕴含着浓浓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

必须在文化教学和交际时注重这一点。

标签:英语汉语亲属称谓语差异前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和运用外语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进而自觉培养一种“文化洞察力”。

索绪尔和乔姆斯基在研究结构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时,都没有把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

同时,语言又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系统不是一种存在于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无时无刻不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诸因素的制约。

语言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语言研究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必须考虑影响这种语言的文化、社会、心理、民族历史等因素。

如果把语言当作一个内核,那么文化等因素便构成了围绕这个内核的六面体,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系统。

从文化这一侧面来透视语言,便属于文化语言学的范畴。

“如果说我们熟练地掌握某种语言的语法知识有助于保证所造的句子结构正确,那么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则有助于保证该语言使用得当。

反过来,如我们深入地了解反映某种文化的特有的语言,则有助于我们了解该语言所体现的文化特性。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自然会迥然不同。

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的会呈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件,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的层次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涉及面最为广泛。

本文主要探讨亲属关系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社会根源。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的主要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一特殊的词汇,称为“亲属称谓语”。

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而得来的名称。

亲属或亲戚是指通过继嗣、亲子连接或通过继嗣和姻亲的结合而相互有关系的人。

英汉称谓语差异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英汉称谓语差异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行 , “ 大 、 二 、 哥 、 弟 、 姨 、 姑 ” , 在 英 语 中没 如 老 老 大 二 三 八 等 但 有这 种 习惯 , 以只 能 直 译 。再 比如 在 汉 语 有 很 有 特 色 的 一 所 些称 谓 , 英 语 中 没 有 , 只 能 意 译 , : 严 : ft e ; 在 也 如 家 myah r 家
表 现 出各 自不 同 的文 化 内涵 。 通过 比较 英 汉 称 谓语 的异 同 来分 析 其 称 谓 系统 背 后 的 文化 起 源 。
关 键 词 :亲属 关 系 , 谓 语 ; 化 因素 称 文


汉英 亲 属 关 系 称谓 语 的 差异
( ) 衔 称 谓 语 方 面 的 差 异 三 职
( ) 一 已失去 了原 有表 明 亲缘 关 系意 义的 词语
汉 语 中通 用称 谓 语 有 同 志 、 傅 、 生 、 士 、 友 们 等 。 师 先 女 朋
英 中通 用 称谓 语 有 Mr / s Mi / / i L d . Mr/ s Ms Sr a y等 。在 英 语 s /
如 : 弟单位、 大哥、 母 官、 儿们 、 爷儿 、 兄 老 父 哥 款 的哥 、 子 弟 兵 、 姑 娘 、 娘 家 哥 , 铁 姑 一 一姐 等 等 , 翻译 成 英 语 的 时 候 在
汉 英 称谓 语 中“ 些 基 本 称 谓 语 的 意义 是 等 价 的” 有 。如 :
f hr a e =父 亲 、 t e =母 亲 、 a g t =女 儿 , 在 英 语 的 亲 t moh r d u he r 但
汉 语 中一 般 能 够表 示 职 业 、 务 、 职 职称 等 社 会 地位 的象 征 词 都 可用 于 称 谓 。 职 业 称 谓 如 老 师 、 生 等 ; 务 称 谓 如 厂 医 职 长、 长等; 部 职称 称 谓 如 工 程 师 、 计 等 ; 衔 称 谓 如 将 军 、 会 头 博

从文化角度阐释英汉称谓语差异及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从文化角度阐释英汉称谓语差异及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226从文化角度阐释英汉称谓语差异及对外汉语教学建议刘茂露 四川大学摘要:称谓语在人际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常是交际的开始。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称谓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其称谓方式和称谓习惯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称谓语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背后文化的不同。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简要阐述了英汉称谓语和造成二者不同的文化因素,最后对对外汉语称谓语教学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英汉称谓语;文化差异;对外汉语教学一、中国称谓语的前生今世(一)中国古代称谓礼关于“称谓”的定义有很多,“‘称谓’一词有广狭两种含义,广义包含所有人或事物的名称,狭义是专指人们可以用来相互称呼的有关名称。

”本文所述“称谓”指用于称呼的有关名称,而称谓礼是指中国古代传统的称谓礼仪,主要包括了敬称和谦称。

刘班超先生对敬语的定义为“语言交际中的那些带有谦己敬人意味的语速、词短语以及带有敬谦色彩的体态语”。

王金芳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敬语“就是‘五四’以前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汉民族所运用的那些带有谦己敬人色彩的基本固定的词语”。

基于前人的观点,本文认为所谓中国古代敬语,是以“敬人”为核心,带有尊敬态度色彩的称谓语,指代对象是他人。

与古代敬称相对应的是古代谦称,也就是谦逊称谓,是以“谦己”为核心,带有谦逊态度色彩的称谓语,指代的对象是说话人自己。

(二)中国古代称谓语体现的传统文化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及其深远。

“三纲五常”为儒学伦理体系的核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倡导社会成员明确划分尊卑、上下、长幼、贵贱的等级关系,主要分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

“上下有义,长幼有序,贵贱有分”的等级规则规定了不同身份的人在语言交际中只能使用不同的敬称和谦称,阶级色彩浓重。

(三)中国古今称谓语比较文化现象普遍具有传承性,敬称与谦称的传统礼仪以其强有力的民族根性世世代代延续下来。

中英称谓用语比较及其文化内涵

中英称谓用语比较及其文化内涵

如果要区分却只能采用称谓加上名字 的形式,如 Uncle Tom 等。
(二) 职衔称谓 本文把职衔称谓分为职业称谓和 头衔称谓两大类。职衔称谓语在汉语 中的使用要比在英语中的使用更广 泛。不过这些职业一般是比较受尊重 的职业,遵循合作和礼貌的原则。汉 语中常见的职业称谓语有教授、记 者、医生、律师、教师等,这些职业 一般都可单独做称呼语使用,最常用 的方式是姓氏+职业称谓,如王老师 等。头衔称谓一般有职衔、官衔、学 衔、军衔等,其用法和职业称谓基本 一样,而且普遍遵循“避高就低”的 原则,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 如主席、书记、主人、经理、经理 等。这些头衔可以直接用作称呼语, 也可以姓氏+头衔。英语中的职衔称 谓语则寥寥无几,一般是较高的职衔 官衔,如总统、教授、博士、法官、 军官等。汉英用法相同的是一些职业 地位较低的如清洁工、营业员、环卫 工等一般不用于称谓语,因为这些称 呼对听话人来说会有不尊重之意。职 衔称谓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 系,也体现了人们的社会地位。 (三) 交际称谓 交际称谓指的是人们在进行社会 交往时使用的一种称谓,它反映了人 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汉 语的交际称谓本文分为两大类:一是 同志、师傅等不分性别的泛称;二是 先生、太太、小姐、女士等有性别区 分的泛称。英语中的交际称谓语也可
学术研究
X U E SH U YA N JIU
中英称谓用语比较及其文化内涵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苗 勤
摘 要:称谓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社会现象,是语言交际过程中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信息,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 分。引用大量实例,对中英称谓语对比分析来研究二者的异同,并对这一言语行为进行中英跨文化对比分析。旨在提醒英语学习者应该重视 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进行交际。

英汉亲属称呼的语言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英汉亲属称呼的语言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 2
那样几千年的封建传统 因素 。同时 , J 跨海迁移使 大批 的移 民大都 以个 体为单 位 出现 在美 洲大 陆 。他 们 的家庭结构简单 , 一般是 由父母及子女组成核 心 家 庭 。根 据 历 史 学 家 和 社 会 学 家 的研 究 和 大 量 考 察 , 国历 史从 未有 过 “ 美 三代 同堂 ” 主要 家庭 模 式 为 的时期 。所 以 , 他们 不需 要太 多 的亲 属称 呼语 , 没 更 有 必要 像汉 语 中那样 精 细 的划 分 。 英 语 中 的“ nl” uc 可谓 身兼 数 职 , 以 同时替 代 e 可 汉语 中的“ 叔 ” “ 伯 ” “ 舅 ” “ 叔 、伯 、舅 、 姨父 ” “ 父 ” 、姑 等称 呼 ; 样 “u t一 词 可 对 应 汉 语 中 的 “ 婶 ” 同 an” 婶 、 “ 伯母 ” “ 、舅妈 ” “ 、 姨妈 ” “ 妈 ” “ 婊 ” 、姑 、婊 。汉 语 里 的“ 姐” “ 妹”“ 姐 、妹 、 哥哥 ” “ 、 弟弟 ” 分得 很 清 楚 , 而 英语 str bo e 则 不 分 长幼 , 没 有 上 下 文 的 ie 和 rt r s h 在 情 况 下分 不 清 到 底 是 “ 姐 ” 是 “ 妹 ” 是 “ 姐 还 妹 、 哥 哥” 是“ 还 弟弟 ” 。英 语 中对 亲 属 的称 呼 简单 到 了非 同寻 常 的地步 , 至连 堂 堂 弟 、 兄/ 甚 表 表弟 、 堂姐/ 堂妹 、 表姐/ 表妹 这 种 在 汉 语 中性 别 泾 渭分 明 的词 , 也 只有 cu i 词 笼 而 统 之 。这 是 由 于 西 方 人 os n一 很 早就 脱 离 了家族 制 、 法制 的生存 方式 , 宗 代之 以非 血 缘 的契 约关 系 , 属称 呼就 简单 多 了 。 亲

浅析英汉称谓语差异及其社会文化因素

浅析英汉称谓语差异及其社会文化因素

English and Chinese Address TermAbstractAddress term is a word or a combination of words people use in addressing each other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It shows the role people play in communication, suggest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Every language and culture has its own system of address terms. Address terms are not only an identity of a person, but also cultural marks. An appropriate address form promote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moothly. English and Chinese address system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which are rooted in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their own. From intercultural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daily English and Chinese address term and analys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behind the differences on the basis of family structures, values and sense of hierarchy.Key Words: address term; comparison; social and cultural influence第I 页共20 页English and Chinese Address Term浅析英汉称谓语差异及其社会文化因素摘要称谓语在日常言语交际活动中彼此间当面招呼对方时使用的名称。

英汉亲属称谓差异中的文化底蕴

英汉亲属称谓差异中的文化底蕴

英汉亲属称谓差异中的文化底蕴李存安(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6)摘 要:汉语亲属称谓系统详尽丰富,指称明确;而英语亲属称谓笼统单一,语义模糊。

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汉民族以家庭为主体的农耕经济为基础,宗法意识浓厚;而英语民族以个人为本位的商业经济为基础,人文成分较多。

关键词:英语;汉语;亲属称谓;文化底蕴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0X(2009)S1-0121-03 一、引言《现代汉语词典》对称谓语的定义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到的名称”。

称谓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是民族心理的呈现。

每一种语言的称谓系统中都沉淀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各民族称谓语的鲜明特色。

英语和汉语各属不同的语系,具有迥异的文化渊源,故二者的称谓语在经历过长年累月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发展后,形成了各自的使用规范与习俗。

大多数学者按照称谓对象之间人际关系的不同,一般将称谓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

社会称谓一般用于社会交际场合,亲属称谓一般用于有亲属关系的人们之间,指家庭团体内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

“亲属称谓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的最为充分的体现。

”①中国漫长的封建宗族制度,在纷繁复杂的亲属称谓语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而崇尚个人主义、强调独立意识的西方社会,仅以单薄松散的血缘关系,在宽泛模糊的亲属称谓语上留下了一抹淡淡的痕迹。

英汉两种语言亲属称谓的差异体现在多数表示亲属称谓的相对应的词存在明显的不同,这种差异源于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加深对英汉亲属称谓体系所蕴涵的社会文化因素的理解并在交际中正确使用,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文拟对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进行比较,探讨产生差异的根源以及亲属称谓与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

二、亲属称谓中的文化底蕴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被誉为“文化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英汉社交称谓语差异对比-最新文档资料

英汉社交称谓语差异对比-最新文档资料

英汉社交称谓语差异对比-最新文档资料英汉社交称谓语差异对比1.前言语言是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上的。

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中西在称谓语――说话人称呼对话者的用语(Ralph Fasold,2000.)上的差别。

说话人同对话者直接的关系我们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本文主要是比较中西社交称谓语差别,并分析这种差别背后的文化渊源。

就社交称谓的特点,本文将其分为社交通称,职位头衔称谓,社交尊称以及亲密社交称谓。

中西在社交称谓上有一些碰撞,也有重合,空缺,交叉等现象。

2.中英社交称谓语对比马宏基和常庆丰(1998)认为,称谓语是指指称对象是人的,由于身份、职业、性别等方面得来的,反映社会关系的一套名称。

这部分主要对比中英文社交称谓语上的差异,在汉语文化中,人们注重权势地位,讲求长幼有序,喜欢贬己扬他,而英语文化一般讲求民主,平等,自由,不依附权贵。

这些也会反映在我们社交称谓中。

2.1 中英社交通称对比社交通称(General Address Terms)指的是在不明对话者身份,职位,年龄等信息一种称呼。

在英汉语言中有些称谓语具有相等的语义和交际价值,在翻译时可以“对号入座”。

Eg:Mr. Smith史密斯先生;Lady Elizabeth伊丽莎白女士。

但同时我们要注意文化差异。

比如一名教授Jane Smith,正在大学课堂上教授心理学.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开始向她提问,“Mrs.Smith. I have a question…’’这位教授明显有点不高兴了,回答说,“There is no Mrs.Smith who is teaching in this classroom!’’在这个例子里面,虽然Mrs. Smith 在语义上对等于中文的史密斯太太,但由于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并且注重自身,觉得Mrs. Smith 会暴露她已婚的事实,并且没有突出自己在学术上的成就。

另外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中文的称谓极具中国特色,没有找到与之对于的称谓,下面以“师傅”和“同志”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词 语 , 这一 点也 体 现 了敬 语 的一 面 。 衔 、 军
a ny 等, u t ” 与汉 语 比 , 对 非 亲 关 系 的外 人 在 1 1 2非 亲 关 系称 呼 语 的 区 别 .. 汉语 中 , 同辈 人 、 同级 人 以 姓 名 称 呼 为
主 。 系 的近 疏 在 称 谓 上 也 有 不 同 。 关 在姓 前

人)等 词以示 尊敬 。 i 先生 )H d m( , Sr ( ¥ Ma a 女士 广 泛 。 时 尤甚 。 映 出 君 权 、 古 反 父权 、 权 的 夫 或夫人) 词 也只用在 有身份 和地位 的 男 二 封 建 等 级 观念 。 奴 才 、 人 、 人 ” 常 常 “ 鄙 小 等
成“al il或“ o k r , cl r” h o e ” 才能让外 国人看得 g 懂。 共产 党 人互 称 “ 同志 ” 如邓 小平 同志 。 。 这
嫡 亲 、 亲 。 英 语 的 称 呼 很 简 洁 , 有 称 。 以 在 译 成 英 语 时 , 种 含义 的 词 应 译 血 而 只 所 这 u ce N u t n l ̄ a n 两个 词就 足 以 代替 汉 语 中的 父 系 、 系 亲 属 中 与 父 亲 母 亲 同辈 的 男 性 长 母
了 。 中 国 家 庭 中 , 够 用 名 字 直 呼 其 人 此 存 在理 解 上 的 一 定 困 难 。 而 能
亲 关 系 上 。 对 邻 居 、 友 或 陌 生 人 , 以 如 朋 可
汉 语 称 呼 语 中 的 一 部 分 还 可 以 用 在 非 作 为 称 呼 语 来 使 用 , 了 少 数 的 几 个 词 除 除
Ke W o d a d e s o m l ulu e i f r n e‘ o ne t o y r s: d r s f r c t r f e e c c n c i n l d
称 呼 语 是 自从 人类 社 会 建立 以 来 , 们 人 志 着人 们 身份 、 地位 、 社会 关 系 、 人与 人之 间
1 英汉 称呼语 用法 的比较
1 1姓 名称 呼语 的差异 . 1 1 1家庭 中的 称 呼 语 ..
自 古 以 来 , 语 称 呼 语 受 儒 家 伦 理 道 汉
sd . 语 中对 晚 辈 的称 呼 也 较具 体 , ie 汉 比如 :
中就 只 有一 个词 以概 之 : e he 同辈 人的 n p w。 亲缘 关 系 , 英语 也 只有 一 个 词 : o sn 它代 c u i。
e d s itr b o h r h /He i t e s c l e t sse / r t e .S e s h e —
ond you nge sse /br he . r itr 0t r
语中“ a y 一词 就像 “ ma ” Ld ” wo n 一样 , 对 人 是
法 , 使 年 纪 很 轻 , 互 间喜 欢 用 “ X” 即 相 老 , 暮 的 意思 。 陌生 人 或 不 熟 悉 的 人 , 对 英语 往 往在 姓 前) Mr ( / .先生 ) Mis ̄ 姐 )Mr ( H , s( , s夫
的分类界定。 不可以用征人名前表示“ 某女
1 3 谦称 和敬 语的 英 汉差别 .
父 母 的 名 号 , 更 显得 亲 密 。 美 国家 , 则 英 受
tr o Wo d 汉语 中对 身份 较高 的人 用职业 、 o. 职 务 、 称 来 做 称 呼 语 , : 王 局 长 、 经 职 如 “ 李 理 ” 。 对 社 会 地 位较 低 的 人则 不 使 用 此 等 但
儿子 , 儿 , 侄 子 ( ) 外 甥 ( ) 在 英 语 1 2职 衔称谓 的 差异 女 而 女 、 女 , .
德 的约 束 , 映 出 儒 家 思想 、 国传 统 文 化 替 了堂 / 反 中 表兄 弟 姐 妹 。 个 词 也 只 是 在 说 明 这 的内涵。 字是人的符号, 名 没有 其 他 的 称 呼
可以 把 职 业 、 称 、 衔 的 名 词 加 在姓 前 作 职 职 为 称呼 , : 如 王局 长 、 教授 、 律 师等 。 英 陈 张 但 语 则 不 可 以在 姓 前 加 上 职 业 、 务 、 称 等 职 职
外 , :p0esrd co , n g rp eie t 如 “ r lso ,ot rma a e ,rsd n”
在 过 去 , 语 中谦 称 和 敬 语 的 使 用 很 汉
表 达一 种 时 尚。 美人 认 为 “ ” 英 老 是衰 败 、 垂 士” 而现在就 有 了“ a y 。 L d Ga a 。 g ”
中 国 自进 入 封 建 社 会 , 以 农 业 为 主 。 就 这 种生产方 式造就 了家庭的生活方式 。 古 时 以家族群 居为主 , 即长 辈 与 晚 辈 住 在 同
文化 形 成 了 各 自不 同的 称呼 语 的表 达 方式 。
种称 呼在 正 式场 合 使 用很 多 , 称呼 一 直沿 此 用至今 , 翻译 成英语 就是 “ o a e 。 C mrd ” 但这种
称呼 随着 改 革开 放 的 深入 , 已在 民 间以更 早
加 国际化 的 Mr Mr等 取 代 。 . s 汉 语 中 职 务 、 业 、 称 的 称 呼 语 有 很 职 职 多。 划分 细致 。 英 语 中这 类称 谓 就 简单 、 而 宽 泛得多了。 因此 在 翻 译 时 有 很 大 难 度 。 语 汉
语 比 名 字 更 能 准 确 、 接 地 代 表 一 个 人 的 直 的 , 有 父 母 长 辈 有 权 力 。 母 之 间 可 以 直 只 父 呼 对 方 的 名 字 。 有 在 两 人世 界 才 更 多 地 只
相互 关 系 时 使 用 , 称呼 时 叫对 方 的 名 字 。 翻 译 时 , 得通 过 原 著 中的 上 下 文 来 判 断 。 还 因
辈“ 、 、 父、 、 父” 女性长辈“ 、 伯 叔 姑 舅 姨 和 姑 婶 、 娘 、 、 妈 ” 如 果 想 弄 明 白确 切 的 大 姨 舅 。 关系 , 需用 o o ’ f t r mo h r S 只 n ne S a he / t e ’
蒂 固 。 国素 有 礼 仪 之 邦 的 美称 。 英 美 两 中 而 国 , 建时 期 比 较短 暂 , 以受 到基 督神 学 、 封 所 民 主 自 由制 的影 响深 刻 。 不同 的社 会 制度 和
人 和 女 人 姓 名 前 。 以 在 口语 中 , 常 称 是 下 级 在 上 级 面 前 的 自称 。 家 里 人 为 “ 所 经 称 贱

屋檐 下 , 代人 住 在 同 一 个 院子 里 。 族 “ i”, Ma a , 几 家 S r “ d m” 而不 加姓 。 语 的 “ 生 ” 汉 先
冠 以 “ ”、 小 ”, 表 示 出 对 对 方 的 亲 切 。 老 “ 则
然 父 母 、 姊 对 小 一 点 儿 的 弟 、 还 可 称 称 呼 时 不 如 汉 语 的 称 呼 那 么亲 近 。 兄 妹
警衔 及 职务 在 汉语 中 都可 以 用来 称 谓 , 英 而
语只能 用职 衔来称谓 。 : p an 如 Ca t i Co k, o 随 着 时 代的 发 展 , 言 也 在 用进 废 退 。 去 英 语 过

内、 儿、 小 犬子 ” , 等 对他 人 则 尊 称 为 “ 尊 、 令 令堂 、 夫 人 ” 妻 对 夫 常 自称 “ 、 ” 而 尊 。 奴 妾 。
其 文 化 、 仪 、 教 的 影 响 , 人 中 无 论 对 如 “ 王 ” “ 张 ” 现 代 青 年 人 打破 传统 做 礼 宗 家 老 、小 。 谁 都 可 以 直 呼 其 名 , 有 在 特 别 介 绍 时 才 只
使用哥 哥 、 姐姐 、 弟、 弟 妹妹 。 : i s 如 Th s i my
亲 属 的称 呼 语 不但 分 为 父 系 、 系 , 母 还分 为
在 生 产 、 活 的 发 展过 程 中逐 步 形 成 的 、 生 标 语 可 以 说具 体 、 致 、 确 地 体 现 了 以 上 三 的 尊 称 , 是 已 婚 女 人 对 丈 夫 的 敬 称 。 细 明 也 而 “ s ” 词 , 指 未 婚 女子 。 汉语 中 , 小 Mis 一 原 在 “ 姐” 已在 百 姓 口中 变 成 了 色 情 服 务 者 的 代
Ab ta t TWO o n s r r l t d nd n l z d e e:he d f e e c s e we n d r s f r i b t g ih n i e e, nd he u t r l src : p i t a e e a e a a a y e h r t i f r n e b t e a d e s o ms n o h En ls a d Ch n s a t c lu a
用 昵 称 。 子 按 年 龄 长 幼 依 次 排 序 , 哥 称 “ 叔 、 孩 大 叔 阿姨 、 姑 、 娘 、 伯 ” , 语 等 , 姑 大 大 等 英 可以用在姓前 。 : r ie t0 a a D c 如 P e d n b m , o- s ( ) 二 哥 ( ) 大 弟( 、 弟 ( ) 作 为 年 也有 对非亲 关 系的称呼 , :g a n 、 n l 、 姐 、 姐 , 妹) 二 妹 。 如 “rn y u c e 幼者 , 常情况下称年长者 哥哥、 姐 。 正 姐 当 其 、 名 , 孩子是 不可以叫父母名字 的。 乳 但 现代家庭 , 其是近 1年 ,0 的孩子 , 尤 0 9后 对 父 母 的 称呼 在 民 主家 庭 里 , 接近 美 国 , 更 叫
语 言 学研 究
英汉 称 呼 语 的 差 异 与 其 文化 的 关联
陈玉红 孙 学艳 ( 齐齐哈 尔 医学院 黑龙 江齐 齐哈 尔 1 1 42 ) 60 摘 要: 从汉语 言和英语 言的文化 背景切入 , 详细论述 了两种语 言中称呼语 的差异 , 遣成这 种差异 的文化的根 源,以及 二者之 间的关联 。 关键 词 : 称呼语 文化 差异 关联 中 图分类 号 : 2 G4 0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 7 —9 9 ( 0 11 () 0 9 0 1 7 5 2 1 ) a-0 8 - 2 63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