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4.4.4 输血与血型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输血与血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血型分类。
理解输血的基本原则和血型匹配的重要性。
掌握血型遗传的基本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血型鉴定和输血的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输血与血型相关知识的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血型分类。
输血的基本原则和血型匹配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血型遗传的基本规律。
模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血型鉴定试剂盒、模拟血液样本(红墨水代表红细胞)。
实验报告表格、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后练习题和答案。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课前预习相关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输血时为什么需要考虑血型匹配吗?”引发学生思考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简要介绍输血的历史背景和血型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解】(25分钟)1. ABO血型系统(10分钟)利用图示或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血型分类。
讲解A型、B型、AB型和O型血的特点和区别,强调红细胞表面抗原与血清中抗体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血型分类。
2. 输血原则与血型匹配(5分钟)讲解输血的基本原则:同型输血为主,O型血为“万能供血者”,AB型血为“万能受血者”(注意:现实中并不推荐O型血作为“万能供血者”,此处仅为知识点讲解)。
强调血型匹配的重要性,解释血型不匹配可能引发的输血反应和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强调,帮助学生理解输血的基本原则和血型匹配的重要性。
3. 血型遗传规律(5分钟)利用遗传图谱或表格,展示血型遗传的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父母血型与子女血型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遗传图谱或表格的展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血型遗传的基本规律。
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4.收集生活中关于输血与血型的案例,与同学们分享,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这项作业有助于学生了解输血与血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5.结合课堂所学,为家人或朋友进行血型鉴定,并记录鉴定过程和结果。
这项作业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基本概念:讲解输血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3. ABO血型系统:介绍ABO血型系统及其遗传规律,引导学生判断自己的血型。
4.输血反应:讲解输血反应的原因和避免方法。
5.输血操作:演示输血操作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医疗器械。
6.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输血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输血知识,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与输血与血型相关的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完成。这些题目旨在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为课后辅导提供依据。此外,我还会设计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输血与血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我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分析生活中的输血案例,并撰写一篇小论文,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讨论主题,如:“如何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不同血型的人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观点和看法。我会在旁边观察,适时给予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深入探讨问题。
教学设计1:4.4.4输血与血型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一、设计思想《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解读《课程标准》是备课的前提。
《课程标准》对《输血和血型》没有明确的具体内容标准,但有理解血型与输血关系的活动建议,以及珍爱生命,提倡义务献血的情感目标。
基于此,通过模拟实验、献爱心游戏和相关视频,使学生能有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人的血型和输血是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血型鉴定可能会造成疾病感染和传播,国际上许多国家都禁止在中学阶段采用真人真血进行教学实验。
所以,我从《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选取模拟实验加以改进,帮助学生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知道血型鉴定的基本过程,掌握血型鉴定的基本技能;学习模拟实验等间接实验的方法。
二、教学分析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中介,准确而深刻的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血液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只有维持血量的基本稳定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那么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输血需要注意什么?无偿献血有什么意义?这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本章前三节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血管、血液循环系统有了一个较为完善、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成为一节,是对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章节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少,但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
所以我把教学重点定在输血与血型的关系以及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使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感。
但是输血与血型的关系学生难于理解,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激发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感仅凭教材内容很难落实,所以我把它们列为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3.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初中生物《输血与血型》教案
初中生物《输血与血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出输血的原则,以及成分输血的意义。
2.通过混合墨水探究输血关系,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3.运用不同血型之间凝集的规律鉴别迷信和伪科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输血原则。
【难点】输血原则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法国人丹尼斯把羊血输给病人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的资料,提问:这则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随意输血,输血与血型有关。
)教师追问:如何输血才能真正救人性命?安全输血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输血原则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A型血和B型血混合以及A型血与A型血混合的视频,提问: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会怎样?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人体内会造成怎样的后果?结合这两个视频,你认为输血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不同血型混合会发生凝集现象;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人体内会堵塞血管,导致血液循环不能正常进行,而输入同型血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此输血应该遵循输同型血的原则。
)进一步追问:不同血型混合一定都会发生凝集吗?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不同颜色的墨水和清水,红色的墨水代表A型血,黄色的墨水代表B型血,橙色的墨水代表AB型血,清水代表O型血。
接着教师说明:当墨水的颜色种类发生改变的时候代表血液凝集。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操作并记录结果:(1)将代表O型血的清水分别少量加入其他血型的墨水瓶中,你会发现什么变化?由此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猜测?(加入少量清水时颜色无明显变化,从而得出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
)(2)将少量代表A型血和B型血的墨水加入代表AB型血的墨水瓶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将大量代表A型血的墨水倒入代表AB型血的墨水瓶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少量加入时仍为橙色,大量加入后颜色变化明显,因此AB型血除可输入少量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少量输入A型血或B型血,但需要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混合墨水,探究输血关系,并填写下面表格。
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输血案例,如影视剧中的输血场景、新闻报道中的献血活动等,引发学生对血型与输血的好奇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血型吗?”“输血时为什么要注意血型的选择?”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6.多元评价:结合课堂表现、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7.教学策略:
a.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b.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c.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掌握知识。
5.能够运用所学的血型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输血反应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血型与健康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血型与输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血型与输血的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中的收获。
4.4.4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实际病例导入:通过分享病例,引发学生对输血与血型的关注,使学生意识到血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血型知识的应用价值。
2.问题导向: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本中关于血型的知识,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血型有哪些分类?各有什么特点?输血时应注意哪些原则?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设置输血方案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3.通过对血型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人类的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及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血型的生物学意义,提高生活质量,为他人提供帮助。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的血型系统,掌握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输血的原则,能运用血型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4.4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的“4.4.4输血与血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及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血型的生物学意义,掌握输血的基本原则,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血量输血和血型的教案
血型与输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血液的分类及特点。
2. 掌握ABO血型和Rh血型的知识。
3. 知道输血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4. 能够正确判断和选择血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血型的分类和输血的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输血不当导致的后果。
3. 小组讨论法:探讨如何正确选择血型进行输血。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观看与血型和输血有关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ABO血型系统:介绍A型、B型、AB型、O型血的特点。
2. 讲解Rh血型系统:介绍Rh阳性和Rh阴性血型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输血不当导致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输血的重要性。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讨论如何判断和选择血型进行输血。
第二课时五、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输血的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可适当放宽。
2. 讲解输血的注意事项:注意检查血型、避免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
六、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输血过程。
2. 引导学生掌握输血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血型和输血的知识结构图。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3. 知识测试:进行血型和输血的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血型与遗传教学目标:1. 了解血型与遗传的关系。
2. 掌握血型遗传规律。
3. 能够分析血型在家族中的遗传特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血型与遗传的关系及遗传规律。
2. 家庭调查法:调查家族中血型的遗传特点。
教学内容:1. 讲解血型与遗传的关系:介绍血型基因的分布和遗传方式。
2. 讲解血型遗传规律:介绍孟德尔遗传规律在血型遗传中的应用。
七、血型与健康教学目标:1. 了解血型与健康的关系。
2. 掌握不同血型的人群易患疾病。
3. 能够根据血型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输血与血型教案
输血与血型教案教案:输血与血型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血型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分类;2. 了解输血的原理和适应症;3. 掌握血型鉴定和配血的方法和步骤;4. 了解输血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教学内容:1. 人类血型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输血的原理和适应症;3. 血型鉴定和配血的方法和步骤;4. 输血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教师通过介绍一些输血的案例或故事,引发学生对输血和血型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介绍人类血型系统教师简要介绍人类血型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A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
Step 3:讲解输血的原理和适应症教师详细讲解输血的原理,包括输血的目的、血型配对原则和免疫反应机制等。
然后介绍输血的适应症,包括失血性休克、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
Step 4:血型鉴定和配血的方法和步骤教师介绍血型鉴定和配血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血型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和常见的血型配对规则。
Step 5: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教师讲解输血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血型供应者、执行严格的输血程序、注意输血反应等。
Step 6:小结与讨论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Step 7:延伸拓展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学习,如了解其他动物的血型系统、了解血液疾病和相关的研究进展等。
Step 8: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如血型鉴定实验、研究某种血型相关的疾病等。
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提问情况;2. 学生对血型鉴定和输血知识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拓展学习和作业完成上的表现。
初中生物_第四章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三节课的学习中,通过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已经获得了血液的组成成分、功能方面的知识,自己建构了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知识体系。
本校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城市,大多都已知道自己的血型,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无偿献血的人,能够观察到献血站和流动献血车的存在,对输血和血型有一定生活经验。
效果分析本校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城市,大多都已知道自己的血型,了解血型类型,理解了科学探索的艰辛和漫长,增进了对健康的进一步认识,更好地学会保护自身。
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无偿献血的人,能够观察到献血站和流动献血车的存在,对输血和血型有一定生活经验。
所以本节课学习轻松,练习完成度好。
学生理解并更好地走进生活实际。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四节。
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的有关知识后,进一步让学生学习与输血、血型有关的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循环系统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使学生树立健康地生活意识,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构建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活动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评测练习1.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多少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A.200~300 B.400~500 C.700~800 D.1200~15002.如果一个A型血的病人急需输血,给他输血选择的血型最好是()A.A型B.B型C.AB型D.O型3.在急需输血而又无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给哪种血型的人输血危险性最大?()A.A型B.B型C.AB型D.O型4.如果血型不合,在输血时会凝集成团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5.某人因事故受伤,急需进行输血。
经检验,该人的血型为B型。
而在一群献血者中,甲的血型为O型,乙为A型,丙为AB型,你认为可以少量输入谁的血液?()A.甲B.乙C.丙D.都不可以6.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应以输入为原则。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一等奖)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一等奖)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四节。
通过研究与输血、血型有关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循环系统的功能,树立健康地生活意识,构建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活动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
本节课的流程图为:播放影片导入新课———→模拟实验鉴定血型———→抢救伤员明确输血原则∣↓诊断评价落实血型知识←———血量、生命与无偿献血。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前面三节课的研究中,已经获得了血液的组成成分、功能方面的知识,自己建构了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知识体系。
本校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城市,大多都已知道自己的血型,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无偿献血的人,能够观察到献血站和流动献血车的存在,对输血和血型有一定生活经验。
教学设计思路:建构主义研究理论提倡以研究者为中心,强调研究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本节课将生物知识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之中,以一段“滴血验亲”的电影片段,引发学生对此民间做法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思考,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接着,通过模拟实验和鉴定血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血型的分类和输血的原则。
最后,通过抢救伤员的情境,让学生明确生命和血液的关系,树立珍爱生命的情感,提倡无偿献血的观念。
改写后的文章:本节课将研究与输血、血型有关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循环系统的功能,树立健康地生活意识,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
通过建构主义研究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引发学生对“滴血验亲”这一民间做法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思考,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接着,通过模拟实验和鉴定血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血型的分类和输血的原则。
最后,通过抢救伤员的情境,让学生明确生命和血液的关系,树立珍爱生命的情感,提倡无偿献血的观念。
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构建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活动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4.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观念,倡导家人和亲朋好友(成人)落实无偿献血的社会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难点】(1)同型输血的原理;(2)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电视剧《亮剑》中输血与血型鉴定的片段。
提问:视频中A型血的战士为什么不能献血给O型血的师长?学生:观看视频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利用电视剧的片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血型的发现与ABO血型1.血型发现史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对血型发现史进行资料搜集,以海报、漫画、照片等形式呈现小组的学习成果。
课上各小组进行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培养收集、鉴别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课上,对人类输血史的分享交流使学生形成对科学发展的正确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 ABO 血型的分类教师:咱们平时常用的ABO 血型是怎样进行分类的?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的阅读课本69页第二段,并结合自己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完成下面两个思考题。
(1)常见的ABO 血型分为几种类型?(2)除了ABO血型,你还知道哪些血型?学生:阅读课本,举手踊跃问答。
教师:及时的给与学生评价,并请其他同学为其鼓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进行,真正的把课堂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教师起到指导的作用。
)(三)血型的鉴定教师:在献血之前,护士如何给献血者鉴定血型?首先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ABO 血型的鉴定”,并思考:为什么A型血加入B型血清会发生凝集反应?学生:(1)认真的观看视频,并思考视频中介绍的ABO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教师提出的问题。
血量输血和血型的教案(通用5篇)
血量输血和血型的教案血量输血和血型的教案(通用5篇)血量输血和血型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列举ABO血型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2、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说出 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教学难点:理解血型、血量和输血的关系教具:多媒体课件、A型血的红细胞抗原和B型血的抗体模型教法:讲述、讨论学情分析:输血、献血所涉及到的血型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发生交通事故后,伤者需要紧急输血,请问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小组讨论:有关输血方面你想知道哪些内容?三、讲授新课1、血量(学生阅读P31)1)一个正常成人有多少血液?2)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多少不会损害健康?3)一次失血超过多少就会危及生命?2、输血(出车祸的人现在失血超过10%,需要干什么?)我们现在人人都知道的急救常识是经过几百年的探索才得来的,一起来听听有关献血技术诞生的故事献血史:1)1665年狗——>狗活萌芽2)1668年羊——>人死沉寂3)1818年人——>人活;之后人——>人死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ABO系统血型不符输血——>红细胞凝集成团解释:血型 A B O AB血清抗B 抗A 抗A抗B 无模拟血型鉴定:赵钱孙李的血型(车祸后不醒人事)引出下一步急救措施输血:受血者血清中抗体是否和献血者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完成表格老师给出答案核对小结:O型血是万能献血者,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无偿献血(血库中的血不够,血液从何而来?)回忆汶川地震时献血场景学生讨论:让你献血时你会有哪些顾虑?——>引出献血常识播放动漫《献血歌》四、本节内容小结1、人体血量约占体重7%——8%2、ABO血型系统是人体最基本的血型系统3、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4、大力提倡无偿献血血量输血和血型的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了解正常人的血量②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③了解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及高尚情操。
4.4.4输血与血型教案 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输血与血型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血型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掌握输血的原理及输血时的注意事项,培养关爱生命、尊重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生物学知识充满好奇,对生命现象有一定的思考。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习输血与血型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对血型与输血关系的理解尚不深入,需要通过直观、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加深理解。
【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解生命系统中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认识到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科学思维: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血型与输血过程中的问题,形成基于证据和逻辑的解释。
科学探究:通过参与输血与血型相关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社会责任:认识安全输血的重要性,理解献血的意义,树立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血型的分类及其特点。
输血的原理及安全输血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血型与输血关系的理解。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安全输血。
【教学准备】准备不同血型的血液样本或图片。
准备血型鉴定实验器材和试剂。
准备输血过程的示意图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一个关于紧急输血的短视频,展示一个因血型不匹配导致的输血失败案例,以及一个成功输血的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血型在输血中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血型不匹配会导致输血失败吗?”引导学生思考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过渡:告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将了解血型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安全地进行输血。
二、新课讲授(25分钟)1. 血型的概念与分类(5分钟)定义血型:向学生解释血型是指血液中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不同血型的红细胞表面有不同的抗原。
介绍ABO血型系统:使用PPT展示A型、B型、AB型和O型血液的红细胞表面抗原特点,并解释每种血型的命名来源。
输血与血型教案
输血与血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类的血型分类、血液输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判断和描述人类的血型,了解血型间的输血原则,掌握输血注意事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重和爱护,培养学生对捐献血液的意愿和行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血型分类、血液输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理解人类血型之间的关系,掌握输血原则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一张关于血液图片的海报,激发学生对血液的好奇和兴趣。
Step 2:引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平时是否听说过血型?为什么我们会有不同的血型?血型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腕内侧,了解自己的血型。
Step 3:学习(40分钟)1. 学习人类的血型分类及其分布情况。
2. 学习血液输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Step 4: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如果你是一个需要输血的病人,你会有什么要求?你愿意捐献自己的血液吗?2. 组织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Step 5:总结(10分钟)1. 总结人类的血型分类及其分布情况。
2. 总结血液输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Step 6:巩固(20分钟)1.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设计一个海报,宣传血液捐献的重要性。
2. 老师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四、教学资源与评价方式:1. 教学资源:血液图片海报、血型分布图、PPT。
2. 评价方式:课堂讨论、小组展示、作品展示和评价。
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书籍推荐:《血液学的原理与实践》、《输血医学手册》等书籍,供学生深入了解输血与血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纪录片推荐:《血液的奇迹》、《生命线》等纪录片,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输血与血型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实践,如进行血液类型鉴定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输血与血型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输血与血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输血与血型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输血与血型知识。
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深入的讨论。我觉得这部分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是小结部分,我简要回顾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强调了输血与血型的重要性。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输血与血型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输血与血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输血与血型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血型的分类、输血原则等内容,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输血与血型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输血与血型的特性和重要性。
网络资源:科普文章、输血医学相关论文、血型知识问答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2024生物说课稿《输血与血型》说课稿范文
2024生物说课稿《输血与血型》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输血与血型》,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输血与血型》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一部分,属于遗传与进化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与遗传、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理解血型与输血原理的重要前提。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血型与基因的关系,掌握血型遗传的规律,了解血液的配型原则,认识输血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健康和医疗的责任感。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和实验器材,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并进行实验示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输血与血型》这一知识点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课我将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出发点,呈现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情境,例如:假如你需要进行一次急救,但你不知道自己的血型,这样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让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环节二、预习内容检查让学生交流并回顾课本中的预习内容,包括血型的定义和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提问、补充和纠正彼此的知识,以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
环节三、讲授新知首先,我会简要介绍血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然后引入血型遗传的规律。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血型与基因之间的关系,并学习如何用字母表示血型。
接着,我会向学生展示不同血型之间进行输血的限制和规则,并解释血型配型的原则。
最后,我会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观察血型鉴定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环节四、实践与应用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后,我将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如果一个人是O型血,他可以接受哪些血型的输血?为什么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通过这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同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思考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血型与人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不是绝对的。不同血型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例如,A型血的人较为紧张、焦虑,B型血的人较为轻松、随和。
9. 血型与疾病
血型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联。例如,ABO血型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10. 血型与输血反应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生物实验室、显微镜、实验材料(如血液样本)、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2.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生物学科教学平台等。
3. 信息化资源:血型知识相关视频、图片、PPT课件、在线测试系统等。
4.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课堂讲解、互动提问、案例分析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ABO血型系统:讲解ABO血型系统的特点、分布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 输血原则:阐述输血时血型选择的重要性,以及输血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血型的分类、 ABO血型系统和输血的原则。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1. 血型分类图解:以图解形式展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的分类,突出四种血型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2. 输血原则流程图:用流程图展示输血的原则和步骤,包括血型鉴定、血型选择等关键环节。
3. 血型与遗传关系图:以图解形式展示血型的遗传规律,包括父母基因与子代血型的关系。
4. 血型与疾病关联表格:以表格形式列举不同血型与某些疾病发生的关联,简洁明了。
4.4[教学设计]输血与血型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1.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2.说出ABO 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3.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1.ABO 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血液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展示人输血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7世纪时,医生为抢救大出血的病人,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病人的血管,但是都没有成功。
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人血,结果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
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尝试回答。
【过渡】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有关输血与血型的知识。
新知探究一、血量与输血【教师活动】讲解: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你的体重是多少?如果按成年人的比例计算,你的血量大约是多少?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思考,计算,回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血量,体会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继续提出问题:不同程度的失血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边出示表格边讲解: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少量失血时,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但如果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如果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
那么,输血前需要知道什么?【学生活动】输血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人的血型。
二、血型【教师活动】展示血型发现过程的资料。
重点讲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的血液凝集现象。
教学设计4:4.4.4输血与血型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一、教材分析《输血与血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四节。
通过前三节(血液、血管、心脏)的学习,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了一个较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特意把与现实生活中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安排一节,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二、学生分析本节教学面对的是一群七年级学生,他们经过半年的生物学习,已清楚生物学科的基本要求,师生关系也较为融洽。
七年级学生对生物课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好奇,所以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列举ABO血型的类型(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2.能力目标(1)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提高自己的调查能力和对不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通过对献血制度和献血量的了解,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情感目标(1)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2)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四、教学重点1.ABO血型2.同型输血的有关知识3.输血与献血五、教学难点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六、教学方法、学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我在这堂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
综合运用合作——探究、问题——探究性教学手段,运用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医生、护士,表演17世纪以前由于医生误将动物的血输入人体,导致病人死亡,医生又给另一位病人输入人血,结果有的病人活了,但有的病人还是死了。
通过学生表演,引导学生讨论,顺利导入新课内容。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4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的真实性:本案例通过展示输血抢救现场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输血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血型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的有效性:本案例中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血型知识,培养他们的问题发现、提出和解决的能力。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输血抢救现场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输血的重要性。
2.创设医院输血科实的场景,让学生扮演医生、护士等角色,进行模拟输血操作。
3.结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输血新闻,引发学生对血型知识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血型的分类、特点以及输血的原则。
5.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本案例涵盖了血型的分类、特点、输血的原则以及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知识点,内容全面,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血型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案例的亮点主要体现在情景创设的真实性、问题导向的有效性、小组合作的实践性、反思与评价的深刻性和教学内容的全面性等方面。这些亮点使本案例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讲授新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师:播放VCD碟片《白求恩大夫》片断。
(学生观看碟片,沉浸在怀念白求恩大夫的氛围中。
)
师:同学们,白求恩大夫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我们。
看了这一片段,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生·:我们也应像白求恩大夫那样无私奉献。
生z:我们现在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生。
:如果那时候医疗设备先进,防护措施得当,白求恩大夫就不会过早牺牲了。
生t:白求恩大夫主要是因为受伤得了败血症,再加上劳累过度而牺牲的,如果能及时输血,换血是不是就能挽救他的生命呢?
师:真不错,同学们,从你们所想的来看,你们将来肯定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下发宣传单,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提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无偿献血?为什么要无偿献血?
2.献血前为什么要验血型、检查身体?
3.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血型?血型有哪几种?
4.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有什么要求?可以输入什么样的血?
5.有人说献血有损身体健康,对吗?
6.ABO血型除了用于输血之外,还有什么用途7 .
7.有入说“0型血是万能血”,为什么?有没有“万能受血者”?
师:好!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好。
那么,下面就由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阅读教材或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究吧。
(生四人小组开始探究,师巡视,指导后组织各小组交流。
)
生s:我们小组回答第3个问题:可以通过鉴定血型来知道自己的血型,血型可分为A 型、B型、AB型、O型。
,生e:我们小组回答第1个问题:当一个人大量失血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输入血液时,会需要许多合格的血液,血液可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通过无偿献血,可丰富血库血液含量,可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无偿献血就是不收报偿的献血,这是一个健康成年公民应尽的义务。
生,:我们小组回答第2题、第4题:血型不同,有时会发生凝集或输入致病因素,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要验血型,并检查身体是否健康,是否适宜献血。
当一个人失血过多时,就要输入同型血,另外可以输入少量。
型血。
生s:我们小组回答第5题:血液占一个人体重的7%~8%,一个人身体失血不超过400 mL,所丧失的成分可在短期内恢复,所以,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 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生。
:我们回答第7题:根据输血关系可以知道,O型血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给其他血型的人输血,因此称其为“万能血”;而AB型血的人除了接受同种血型的血,还可以少量地接受其他血型的血,所以为可以称其为“万能受血者”。
生-o:我们小组回答第6题:从电视上看,ABO血型还可以用于侦破案件和做亲子鉴定。
生…ABO血型还可以推测子女可能出现的血型,比如父母血型都是A型,子女血型就可能是A型或O型。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
从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大家对血型、血量输出的关系已了解。
实际上,除了ABO血型外,还存在一种和Rh因子有关的g血型,而且在进行输血时,还应进行交叉配血,如果你们想知道得更详细些,请大家回去查阅资料,下次上课时,请查到的同学给大家讲讲。
血型鉴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你们见过吗?是怎样做的呢?
(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有的说在医院见过,要用载玻片,显微镜。
)
师:你们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呢?
生(兴趣极高,异口同声):想!
师:有四个人因车祸受伤了,急需输血,现在要鉴定他们四个人的血型,以便确定输哪种血,请你们根据实验台上所给材料及投影片所展示的“血清与血型的关系”,小组合作,制定计划,鉴定出四人的血型,并确定应给他们输何种血。
(用投影展示“血清与血型的关系”。
)
(生兴趣很高,根据材料积极合作,制定方案,开始实验。
师巡视,指导。
生实验后,交流各组的实验设计、过程、结论,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
师:好,各组的实验做得都很好,都能得出正确结论,希望大家能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生命是宝贵的,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是一个人爱心的充分体现,如有需要,你愿意为挽救他人的生命而无偿献血吗?(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练习”。
)
(生逐渐打消顾虑,畅所欲言,表示自己长大后愿意无偿献血,为能用自己的血液挽救他人而感到骄傲。
)
师:可以看出,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真诚、善良的,都有一颗纯美的心,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播放“悲惨的村庄”录音片断。
)听了这些,针对本节内容,你们想说点什么?
(生纷纷发言,气氛活跃,畅谈自己的感受。
)
师:可以看出,血液和血液制品对人类的生活是相当重要的。
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活动(见第78页),下节课,我们将展示各组的调查报告并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是通过对碟片的观察、资料的分析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除了了解血型与输血的基本知识外,还应使其珍爱生命、奉献爱心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模拟血型鉴定”实验,巩固输血知识,初步体验血型鉴定的一般过程,通过调查活动使本节内容得到巩固延伸,将课上课下联系起来。
不足之处在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还应再创造条件,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
比如,可将调查活动安排在课前,在本节进行交流,还可放映血型鉴定过程和无偿献血活动,最好能带领学生实地观察。
【点评】
这节课教师能够把握教材的内容结构,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导入设计,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适当补充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充分自学和讨论的基础上收集信息、集中思考、发表见解、提出质疑、分析判断、寻找答案。
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求知欲强。
学生有充分参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平等交流。
(东港市教师进修学校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