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敦煌莫高窟禅窟的历史变迁
小学五年级语文:莫高窟背景资料
小学五年级语文:莫高窟背景资料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至十四世纪,边续千年凿窟造像不断。
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各个朝代,形成南北全长1680米的石窟群,共存洞窟700多个,其中有彩塑和壁画的洞窟492个,彩塑20xx多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木构窟檐五座。
莫高窟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宏大、历史最久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良好的佛教遗址。
莫高窟各窟均由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综合构成。
洞窟建筑形式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大像窟等。
塑绘结合的彩塑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
壁画内容丰富博大,分为佛教尊像画、佛经故事画、佛教史故事画、经变画、神怪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七类,是古代社会历史形象的反映。
精美的彩塑与壁画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
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发现了藏经洞,出土了四至十四世纪的文书、刺绣、绢画、纸画等文物4万余件。
其中文书,大部分是汉文写本,少量为刻印本。
汉文写本中佛教经典占90%以上,还有传统的经史子集,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官私文书等。
除汉文外,还有古藏文、梵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
敦煌文书的发现是研究中国与中亚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文学、艺术、科技等的重要资料。
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后历经劫难,大批敦煌文物与石窟中的一些壁画和彩塑,先后被英、法、日、俄、美等国的盗宝者劫运国外,流散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图书馆与博物馆。
这是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本世纪初以来,以藏经洞出土文书与敦煌石窟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敦煌学在全世界兴起,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门显学。
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44年,在莫高窟设立了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大为敦煌研究院。
历史文化中国敦煌莫高窟
历史文化中国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下面将通过对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渊源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起初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上的旅行者而修建的。
随着佛教的传入,更多的洞窟和壁画开始出现。
到了唐代,敦煌莫高窟进入了黄金时期,壁画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多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敦煌莫高窟逐渐被遗忘,直到20世纪初才重新被发现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二、文化丰富敦煌莫高窟以其丰富多样的壁画和雕塑而著称。
这些艺术作品以佛教题材为主题,展现了佛教信仰和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表现了古代中国绘画的高超技艺。
此外,莫高窟还保存有大量的经书、研究文献和历史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
三、艺术风格独特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同时也吸收了西域文化和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敦煌莫高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情丰富多样,衣饰华丽。
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面貌,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四、对中国的影响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研究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和文化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实物。
其次,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在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发了许多艺术家的灵感。
无论是绘画的技法还是题材的选择,都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最后,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促进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五、保护与传承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备受重视。
中国政府对莫高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保护工作,确保其艺术珍品能够留存至今。
同时,敦煌莫高窟也积极开展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工作,举办展览、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向世人展示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从敦煌莫高窟看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
从敦煌莫高窟看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见证。
莫高窟以其雄伟壮丽的佛像和绚丽多彩的壁画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
一、历史背景敦煌莫高窟的建造可追溯到4世纪末,当时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随着佛教的传播,莫高窟也逐渐兴起。
初期的莫高窟主要以石窟为主,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石窟和壁画相结合的形式。
不论是石窟还是壁画,都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融合过程。
二、艺术风格1.雕塑艺术敦煌莫高窟的佛像雕塑以壁龛中的主尊佛为主,主尊佛通常占据整个龛位,并且多半为弥勒佛。
这些佛像造型庄严肃穆,线条流畅,面部表情慈祥,给人以一种内心的安宁感。
此外,莫高窟中还出现了许多辅佛、菩萨和护法神的雕像,各个形态各异,独具特色。
2.壁画艺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壁龛和走廊为主,绘画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佛教故事、佛教经典、神话传说等。
莫高窟的壁画风格多样,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前期的壁画风格受到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线条简练,色彩鲜艳。
中期的壁画主题更加广泛,绘画技法更加成熟,兼具写实和艺术创作的特点。
后期的壁画则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表达,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
三、文化内涵敦煌莫高窟的佛教艺术不仅仅是艺术本身,更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莫高窟中大量的佛教故事、经典和神话传说反映了佛教信仰的内容,象征着人们对幸福和解脱的追求。
其次,莫高窟中的艺术作品还蕴含着佛教哲学的思想,如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
此外,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壁画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总结:通过对敦煌莫高窟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
莫高窟旅游发展历程简述
莫高窟旅游发展历程简述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艺术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自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以下是莫高窟旅游发展的简要历程。
莫高窟的旅游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当时,莫高窟修复和保护工作已经展开,并开始向公众开放一部分洞窟供观赏。
由于莫高窟所蕴含的佛教文化和独特艺术价值,吸引了一些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然而,旅游设施和服务相对薄弱,游客数量较少。
进入上世纪90年代,莫高窟的旅游业开始迅速发展。
1992年,中国政府成立了敦煌莫高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该区域的旅游开发和保护工作。
这促使莫高窟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和开发利用,游客数量也大幅增加。
同时,相关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也逐步提高,酒店、餐饮、交通等配套设施相继建设完善。
到了21世纪,莫高窟旅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003年,敦煌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级旅游城市”,这进一步提升了莫高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随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莫高窟的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力度,进一步改善了旅游环境。
同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为莫高窟的推广和宣传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当前,莫高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
不仅可以欣赏到千年石窟艺术的壮丽景观,还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莫高窟附近的旅游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丰富的导游和解说服务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总的来说,莫高窟旅游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发展的过程。
莫高窟作为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持续的保护和开发,将继续为旅游业做出贡献,同时也为世人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传承。
莫高窟的资料
莫高窟的资料历史资料介绍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
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
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九层楼内的弥勒大佛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
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
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
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
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莫高窟建筑结构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
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
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浅谈敦煌莫高窟历史。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浅谈敦煌莫高窟历史。
Historical stories about the Dunhuang cave art现在中国地域文化三足鼎立:藏学、徽学和敦煌学。
随着敦煌莫高窟的深入研究,开放,我们得以跨越千年的岁月,一窥究竟,待你踏上这片土地便会发现,它就在那里,在那片洞藏里,也在故人的故事里......有人说:“人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敦煌。
”何谓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来敦煌就是来见证从魏晋到盛唐的昔日辉煌、来敦煌就是来感受莫高窟的信仰、来听一听敦煌石窟艺术背后的故事......但凡去过莫高窟的人,大部分要么是脱口而出“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很难再说出更多描述,要么就是这是啥玩意儿,啥都看不懂......今天简单论述一下敦煌的历史:说起敦煌,首先绕不开河西走廊,作为地理人,先对河西走廊做一个科普。
何谓走廊?两侧高中间低,地质历史时期,印度洋板块从南半球漂洋过海遇上亚欧板块,擦出了火花,首先隆起了青藏高原,剩余应力释放形成了内蒙古高原,阿拉善,鄂尔多斯什么的,中间便凹陷了下去,想象一下挤一本书的形状即可,由于这个凹陷在黄河以西,故名。
而正是由于地形的原因,才体现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是控制东西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交流的咽喉。
所以任谁都想占有,西汉时期,这还是匈奴人的天下,忍了几代皇帝的和亲求稳,汉武帝坐不住了,因此也成就了张骞,卫青,霍去病等一众牛人。
也打通了中西文化,商贸交流的通道,这便是丝绸之路,而这条通道上的最后一站便是敦煌!为守住前线,还专门在这修了两道关卡:阳关和玉门关。
大家知道为什么中国古代文人写边塞诗文总绕不开这两个词了吧?因为再远他们大多也没去过了!(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现在的敦煌被尊为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佛教文化圣地,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一千多年的沧桑变迁,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厚重!敦煌文化最早的历史要追溯到三国魏文帝(曹丕)时期,他鼓励了胡汉通婚,促进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繁荣,道教、佛教开始传到敦煌,并且不断和中原文化相融合。
敦煌莫高窟的动荡千年,既是一部辉煌史,也是一部灾难史
敦煌莫高窟的动荡千年,既是一部辉煌史,也是一部灾难史在中国的西北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有一座令全世界为之着迷的古城无论大家是否去过敦煌,一说起敦煌,脑海中自然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幅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位于河西走廊要塞的敦煌,有着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厚重历史。
千年过去,风沙掩埋了往日的厮杀声、商旅的驼铃声、僧侣的说法声。
但是,在敦煌里,有一个被沙漠和隔壁包围的小小绿洲,奇迹般的营建了超过千年,不停地向到访者诉说着历史。
▲敦煌月牙泉这里凝结了人类古世界几大文明板块之间的一种交融、碰撞,并且以美作为载体,把它存载、留存下来。
它汇集了诸多关于人类古老文明中的这样一种和平、美好、温暖的意象于一身。
它,就是敦煌莫高窟。
· 大漠中绽放·敦煌,原本只是一个座普普通通的边塞城池,却因一个人改变了它的命运。
这个人,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张骞。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虽然最后都没能完成联络月氏、乌孙夹击匈奴的任务。
但却带回了西域的大量资料,打通了中国前往西域的路,这条路,就是后世所称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地图在敦煌壁画里也绘制了张骞出使西域时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场面。
也就是从这样一个时刻,它象征着官方的丝绸之路的开通。
▲张骞出使西域壁画《隋书·经籍志》上记载:“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就是说在丝绸之路开通后,敦煌已经被人们认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种咽喉要地,连接中西方文明的纽带。
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敦煌的辉煌,也就没有了后来震撼的石窟艺术。
丝绸之路的打通,使中国和中亚、南亚、西亚诸国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往来关系。
▲丝绸之路路线图正是在这样一种基于丝绸之路、基于敦煌历史文化的积淀,还有新来的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的碰撞这样一种基础之上,莫高窟才得以在大漠之中绚烂无比的绽放。
▲莫高窟中的代表元素:“飞天”形象· 动荡中生存·敦煌有一种让人难以琢磨的魅力,这种魅力既来自历史,也来自那座拥有“佛教艺术宝库”桂冠的莫高窟。
敦煌石窟(四)敦煌的历史变迁——明清
敦煌石窟(四)敦煌的历史变迁——明清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然后北伐西征,同年,攻占元大都(北京),元惠宗北遁,继续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直至1402年亡。
1372年,明朝军队赶走了蒙元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军事存在,并在敦煌以东设置了嘉峪关。
嘉峪关以西的明朝领土基本上归“关西七卫”管理,“关西七卫”是明朝设置的羁縻卫所,敦煌地区由沙州卫管辖。
关西七卫:从积极的角度说,关西七卫的设置保障了西域的往来,使明政府能将军事力量主要用在对付蒙古高原上的瓦刺和鞑靼。
但是我们也能从明政府将河西西部交给归附的少数民族,并且实行羁縻政策上看出,明政府并不看重对西域的控制,西部政策上属于消极对待。
关西七卫的主要民族为撒里畏兀儿、藏族、蒙古族、回回、畏兀儿、哈刺灰,除回回在元代就信仰伊斯兰教外,其它几个民族都信仰佛教。
但是,明代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哈密地区也有不少伊斯兰教徒,七卫部众处在伊斯兰文化的夹击之下。
伊斯兰教和其他一些宗教一样,传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和平方式,另一种是当和平方式无效时,使用武力,进行宗教圣战。
由于七卫大部分部众笃信佛教文化,因此与穆斯林占主导地位的土鲁番之间的宗教战争的爆发没能避免。
随着土鲁番王国的强大,七卫无法抵抗,据《明史-西域二-曲先卫》记载:“土鲁番复据哈密,逼处关外诸卫”。
“时土鲁番日强,数侵邻境,诸部皆不能支”。
关外的卫所开始东迁,进入关内和祁连山腹地。
明朝本来对西域的重视就不够,因此,当1516年,割据天山山脉东部的土鲁番王国吞并了敦煌后,1524年,明朝干脆选择关闭了嘉峪关,放弃瓜、沙二州。
嘉峪关:自1524年至1725年,整整二百年间,敦煌地区处于完全没有行政建制的时期,归土鲁番或蒙古部落管理。
不管中原是明还是清,敦煌不再发声。
此时,中西陆路交通断绝,曾经驼铃不断的丝路上商旅凋敝,敦煌孤悬关外,一片沉寂。
一直到清朝康熙皇帝击败准噶尔部的葛尔丹,敦煌才回归到中原政权的怀抱,雍正年间,重新设置敦煌县,从关内移民屯田,敦煌的经济开始复苏。
敦煌莫高窟的故事和传说
敦煌莫高窟的故事和传说
敦煌莫高窟是一处以壁画和雕塑为主的古代佛教艺术瑰宝,位于
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鸣沙山中。
莫高窟始建于前4世纪,经历了几百
年的兴盛和衰落。
根据传说,它是由一个名叫“沙门育”的印度僧人
创造的。
据说,沙门育在前4世纪时,到中国传教时路过敦煌一带。
他看
到这里的石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于是便决定在此立足。
沙门育开始
向当地人推广佛教,并组织了一些信众一起修建石窟。
他们切石凿洞,一天天地将莫高窟建成了一个宏伟的佛教艺术宝库。
另有一种传说,称敦煌莫高窟是由唐朝一位名叫“玄奘”的僧人
创建的。
据说,玄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佛教大师,他曾经长途跋涉前
往印度,取得了佛经译本40余部。
在回到中国后,他开始将这些佛经
翻译成中文,并在敦煌这一带建立了莫高窟。
另外,还有一种民间传说,称敦煌莫高窟建造的背后是一名佛祖
所居住的洞府。
据说,这个佛祖曾经来到敦煌,为当地人传授佛法。
在他走的时候,留下了这个洞府,以便人们在这里进行修行,并继续
弘扬佛法。
无论是以上哪种传说,敦煌莫高窟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
文化底蕴的文化遗产。
它不仅是佛教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外文化交流
的重要见证。
即使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莫高窟依然保持着其优
美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历史特色。
莫高窟旅游发展历程简述
莫高窟旅游发展历程简述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莫高窟的旅游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20世纪初,莫高窟长期被人们所遗忘,沙漠的侵蚀使其处于亟待保护的危险中。
1920年代,一位道士发现了这个被遗忘的宝藏,并向外界报告了这个发现。
随后,相关部门派遣专家前往莫高窟进行调查,并开始了保护修复工作。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对莫高窟的保护工作更加重视,并开始向游客开放。
为了保护佛教艺术珍藏,政府决定将莫高窟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了保护机构、修建了文物库房等。
同时,政府还修建了道路、酒店等基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
1990年代,莫高窟的旅游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旅游的兴趣日益增加,莫高窟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政府进一步扩大了莫高窟的保护范围,完善了旅游设施,同时加强了对游客的管理和保护。
2005年,莫高窟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重点项目。
这一荣誉使莫高窟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如今,莫高窟已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旅游景区。
游客可以欣赏到丰富多样的佛教壁画、雕塑以及其他文化遗产。
此外,莫高窟附近还建有博物馆、研究中心等设施,为游客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莫高窟的旅游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也体现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莫高窟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窗口。
今后,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壮大和发展,莫高窟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介绍四百字
敦煌莫高窟:千年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
敦煌莫高窟坐落在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
它是世界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刻艺术的奇迹”。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66年,是中国古代佛教艺
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经历了1500年的风雨洗礼,现今敦煌莫高窟已成
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敦煌莫高窟位于岩壁洞穴中,由多个洞窟组成,其中主要的洞窟
群共有735个。
这些洞窟内刻画了约4.8万平方米的壁画,也包含了
数以万计的佛像、经文和雕塑等。
这些独特的艺术作品彰显了中国佛
教美学的独特魅力,不仅对中国古代艺术、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
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为当代人们提供了观摩、研究佛教艺术及文化
的绝佳机会。
然而,敦煌莫高窟的保存现状并不乐观。
作为一个开放的洞窟群,敦煌莫高窟长期受到天然风化、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威胁。
其壁画、佛像等文物受到盗掘、人为破坏等多种侵害,令人担忧。
为保护这一
千年文化遗产,多次进行保存修缮,但人力财力始终无法满足需求。
保护和传承敦煌莫高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责任。
政府须
加大投入,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传承工作。
同时,游客需要注意保护文物,不破坏洞窟的环境和文物。
只有全社
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这一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永久流传下去。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介绍四百字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
1. 概述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
这些石窟是盛唐时期到元代时期的佛教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巅峰之作。
敦煌莫高窟已于198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 历史背景
2.1 敦煌地理位置
2.2 佛教传入敦煌
2.3 莫高窟的兴建
2.4 窟洞的发展与演变
3. 艺术特点
3.1 壁画表现形式
1.涅槃图
2.飞天图
3.流行插图
4.佛教故事
3.2 雕塑艺术
1.释迦牟尼坐像
2.观音立像
3.文殊师利像
4.普贤菩萨像
3.3 艺术风格
1.唐代风格
2.宋代风格
3.元代风格
4. 莫高窟现状
4.1 保护状况
4.2 游览方式
4.3 文化价值
4.4 国际影响
5. 结语
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其壁画和雕塑艺术呈现了佛教文化的辉煌,并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莫高窟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文化责任,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其中,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人类遗产。
莫高窟简介
莫高窟简介莫高窟简介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
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
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
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
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
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
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并被列入苏教国标版语文第九册课文,题为《莫高窟》。
被列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题为《敦煌壁画》。
敦煌莫高窟简介
敦煌莫高窟简介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
据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怀让重修佛龛碑》记载,乐?禅师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创凿洞窟,法良禅师接续建造。
经过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诸代相继凿建,遂成巨大石窟群。
南区近千米长的崖面上,洞窟鳞次栉比,密若蜂房,中部尤为集中,上下多达5列,已编号洞窟492个,存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
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位列全国石窟之冠,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佛教艺术宝库。
敦煌艺术的内容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三者结合为统一的整体,窟的形制有禅窟与中心柱、方形佛殿式的覆斗式。
塑像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主体,除了几尊高达数十米的石胎泥塑外,都是彩绘泥塑。
壁画大致可分为佛像、神怪、故事、肖像、经变、佛教史迹、装饰图案画等七大类。
十六国晚期(北凉)的洞窟,继承和发展河西走廊汉晋文化的传统,同时由于敦煌与西域各国交流频繁,显现出明显的西域艺术风格。
西魏洞窟开始出现中原艺术新风。
以中国神话为内容,以秀骨清像为造型特征,注重神韵气度表现。
北魏时期璧画多以土红色为底色,用青、绿、赭、白等色敷彩,色调热烈厚重。
西魏以后则多用白色壁面为底色,色调趋于清新雅致。
隋代是敦煌艺术发展史上体现变革精神的活跃时期,在敦煌艺术的发展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唐代是敦煌艺术的黄金时代。
彩塑千姿百态,高达30多米的特大塑像出现;壁画题材繁多,场面宏伟,金碧辉煌。
人物造型、敷彩晕染和线描技巧,都达到空前的水平。
第156窟的张议潮出行图和宋国夫人出行图,两幅画中表现晚唐时期归议军节度使张议潮和夫人出行情景。
在横幅长卷式壁画上,仪仗、音乐、舞蹈、随从护卫等人物分段布满画面,组成浩浩荡荡的出行行列,开创了莫高窟在佛窟内绘制为个人歌功颂德壁画的先例。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介绍四百字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介绍四百字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
其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366年,当时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
莫高窟的建造始于北凉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时期的不断扩建和维修,直至元代。
目前,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保存有数千尊佛像、壁画和佛经等文物,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与其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敦煌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东临河西走廊,西靠塔里木盆地,南接青海,北连蒙古高原。
在古代,敦煌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中转站。
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敦煌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也为莫高窟的兴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莫高窟的基本现状是其保存完好的艺术珍品以及面临的保护挑战。
莫高窟内的佛像、壁画和佛经等文物数量庞大,其中佛像数量达到49200余尊,壁画面积达到46000多平方米,佛经文献涉及各种文字和语言,有汉文、藏文、回鹘文、梵文等。
这些文物不仅保存着古代艺术的精华,还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和宗教文化的变迁。
然而,莫高窟的保护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由于洞窟所处的自然环境不稳定,如干旱、风蚀、沙尘暴等,导致洞窟壁画的脆弱性增加,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其次,人为因素也对莫高窟的保护构成威胁,如旅游开发、人员进出、照明设施等,都可能对文物造成损害。
最后,莫高窟的文物数量众多,加之保存时间长久,文物的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为了保护莫高窟的文物,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加强管理和监测,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洞窟和文物进行实时监测。
其次,限制游客数量和游览时间,采取有序开放的方式,避免人为因素对文物的损害。
再次,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利用先进技术对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
此外,敦煌莫高窟还积极与国内外的文化机构和专家进行合作,共同推进文物保护工作。
敦煌石窟简介及历史
敦煌石窟我国著名石窟。
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四处。
一般指莫高窟。
莫高窟亦称千佛洞,前秦建元二年(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相传僧乐僔始凿窟造像。
历经隋唐以至元代,均有所修建。
现尚存有壁画和雕塑作品的共有四百九十二窟,计有壁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彩塑像二千一百余尊。
这些作品反映了我国从六世纪到十四世纪的部分社会生活及历代造型艺术的发展情况。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
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自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
敦煌石窟(四)敦煌的历史变迁——北魏、西魏
敦煌石窟(四)敦煌的历史变迁——北魏、西魏展开全文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占此时北凉都城姑臧,北凉王出降,北凉王族则据河西西部抵抗。
至442年,北凉王之弟见河西大势已去,遂率敦煌人西行高昌,其中很多人都是因北魏从东向西进攻而聚集在敦煌的河西精英。
405年,西凉迁都酒泉,421年,北凉灭西凉,442年,北魏灭北凉,短短几十年,三次重大的打击,敦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北凉撤离后,逃到哈密盆地伊吾建立了后西凉政权的李暠之孙李宝乘机回返,占据了敦煌,并向北魏归降,被封沙州牧,敦煌公。
444年,北魏召李宝入平城,为经营西域和抗击北方的柔然,建敦煌镇。
作为军镇,敦煌统辖酒泉郡、张掖郡、晋昌戍,领地广大,河西西部的政治中心再次移到敦煌,敦煌终于再一次迎来发展。
445年,北魏太武帝派将领发凉州以西兵,出敦煌,西击鄯善,后更破焉耆和龟兹。
此战使西域大部分地区都受北魏控制,丝绸之路再次打通,西域商人纷纷前来贸易。
但好景不长,北方的柔然很快控制了敦煌以西的西域地区,并直接控制了与敦煌最为接近的吐鲁番盆地。
处于柔然和吐谷浑的夹缝中的敦煌,被柔然多次侵扰。
472年——474年,柔然连犯敦煌,敦煌军民虽击败敌军,保住了敦煌。
但柔然与北魏之间的边防线太漫长,且强悍的柔然骑兵给北魏边防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这导致北魏上层对是否继续保有敦煌发生了分歧,不少人建议后撤凉州(今武威),放弃敦煌。
这时,给事中韩秀站了出来,他认为,敦煌军民早已适应了这种强寇在侧,会随时被骚扰侵夺的危机状态。
只要敦煌按常规部署兵力,则可保护自己,且进可阻断柔然东进之路,退可打消吐谷浑对河西地区的觊觎之心。
若放弃敦煌,则可能触发柔然与吐谷浑的合流,不仅凉州不保,河西不宁,关中也无法安枕。
他的话力挽狂澜,敦煌被保了下来,也使得敦煌的文明和艺术没有因此戛然而止。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敦煌的军民在飘摇之中的坚持,他们在敌众我寡、孤立无援中坚守了十几年……莫高窟254窟对这种慈悲、勇敢、奉献、牺牲表达得淋漓尽致!莫高窟254窟:十几年后,随着高车的逐渐强大,柔然势力开始衰弱。
敦煌莫高窟
的规模。
九层楼,洞窟编号第96号,内有一尊大佛 , 这 尊 依 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 ,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已称
为“北大像”。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 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62米)和荣县 大佛(36.67米),如果以室内泥塑大佛计算 的话,北大像属全球之冠。
1981年中国动画 《九色鹿》
供养人画像
所谓“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 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 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 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男供养人 莫高窟第409窟(西夏) 东壁南侧
经变画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 术形式,通俗易懂地手法 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 为“经变”。
敦煌壁画-盛唐-217窟-南壁《法华经变》
民族传统神话题材
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 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 “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 因缘故事画: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 众生的故事。 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 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 比喻故事画: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给佛 门弟子、善男信女讲解佛教教义所列举的故事。
130 445
莫 高 窟 第
窟
盛 唐
莫 高 窟 第
窟
盛 唐
敦煌盛唐第45窟菩萨。这 尊菩萨高髻、蛾眉、红唇、身 段婀娜,肌肤柔软,手臂修长,
神态端庄温情。
敦煌盛唐第45窟,阿难。 佛的小弟子,身体微扭作
论敦煌莫高窟禅窟的历史变迁
论敦煌莫高窟禅窟的历史变迁论敦煌莫高窟禅窟的历史变迁指导老师:某某学生:某某【内容提要】莫高窟是敦煌著名的“三禅窟”之一,长期为当地僧众修禅打坐的理想场所。
早期的禅窟多位于莫高窟南区的中部,隋唐时期,由于功德窟的大规模修建,莫高窟的开窟活动进入高潮,影响了禅僧的修习,于是,人们便把禅窟转移到相对比较安寂的莫高窟北区。
自隋唐至宋元,莫高窟禅窟的兴建都集中于北区,使那里成为专供禅僧们生活和修行打坐的地方。
在北区现存的二百四十八个洞窟中,有八十九个可确定为禅窟,还有一些尚待确定,除此之外的其他石窟,也都可视作禅僧在北区坐禅修行的配套设施。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佛教禅宗考古敦煌文献在记载晚唐五代宋初敦煌佛教团体时,多次提到敦煌的“十六寺”和“三禅窟”。
如S. 1947V文书即称:“敦煌管内十六寺及三所禅窟。
”该文书写于唐咸通四年(863),系归义军节度使与教团方面共同就敦煌佛教教团财产进行调查登记而作成的。
所谓十六寺者,是敦煌境内的五所尼寺(大乘寺、普光寺、灵修寺、安国寺、圣光寺)和十一所僧寺(龙兴寺、永安寺、大云寺、灵图寺、开元寺、乾元寺、报恩寺、金光明寺、莲台寺、净土寺和三界寺)的统称。
均为地面建筑,多集中在沙州城及其周围。
与之对应的“三禅窟”,指的则是晚唐至北宋时期河西释门都僧统管辖下的瓜沙二州境内的三所佛教石窟,亦即沙州敦煌县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西窟)和瓜州常乐县(今甘肃安西县南)境内的榆林窟(东窟)。
当时,河西都僧统司下设三窟教授之职,管辖三窟修禅事宜。
此外,与禅窟、禅僧有关的称呼还有“三窟教主”、“三窟院主”、“检校三窟”、“知三窟”、“住窟禅师”、“窟禅”、“住窟禅僧”等。
禅修,一般来说需要比较寂静的地点。
没有一个寂静的住处,众生无始以来的散乱心就很难调柔静定。
众生是俱有我执和我所执的,寂静、无为、安乐就可对治我所执着障。
寂静即法无我空,无为即无相空,安乐即无取舍的无愿空。
常人看来,禅僧似乎不顾及他人,而是只管自己,实则不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敦煌莫高窟禅窟的历史变迁指导老师:某某学生:某某【内容提要】莫高窟是敦煌著名的“三禅窟”之一,长期为当地僧众修禅打坐的理想场所。
早期的禅窟多位于莫高窟南区的中部,隋唐时期,由于功德窟的大规模修建,莫高窟的开窟活动进入高潮,影响了禅僧的修习,于是,人们便把禅窟转移到相对比较安寂的莫高窟北区。
自隋唐至宋元,莫高窟禅窟的兴建都集中于北区,使那里成为专供禅僧们生活和修行打坐的地方。
在北区现存的二百四十八个洞窟中,有八十九个可确定为禅窟,还有一些尚待确定,除此之外的其他石窟,也都可视作禅僧在北区坐禅修行的配套设施。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佛教禅宗考古敦煌文献在记载晚唐五代宋初敦煌佛教团体时,多次提到敦煌的“十六寺”和“三禅窟”。
如S. 1947V文书即称:“敦煌管内十六寺及三所禅窟。
”该文书写于唐咸通四年(863),系归义军节度使与教团方面共同就敦煌佛教教团财产进行调查登记而作成的。
所谓十六寺者,是敦煌境内的五所尼寺(大乘寺、普光寺、灵修寺、安国寺、圣光寺)和十一所僧寺(龙兴寺、永安寺、大云寺、灵图寺、开元寺、乾元寺、报恩寺、金光明寺、莲台寺、净土寺和三界寺)的统称。
均为地面建筑,多集中在沙州城及其周围。
与之对应的“三禅窟”,指的则是晚唐至北宋时期河西释门都僧统管辖下的瓜沙二州境内的三所佛教石窟,亦即沙州敦煌县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西窟)和瓜州常乐县(今甘肃安西县南)境内的榆林窟(东窟)。
当时,河西都僧统司下设三窟教授之职,管辖三窟修禅事宜。
此外,与禅窟、禅僧有关的称呼还有“三窟教主”、“三窟院主”、“检校三窟”、“知三窟”、“住窟禅师”、“窟禅”、“住窟禅僧”等。
禅修,一般来说需要比较寂静的地点。
没有一个寂静的住处,众生无始以来的散乱心就很难调柔静定。
众生是俱有我执和我所执的,寂静、无为、安乐就可对治我所执着障。
寂静即法无我空,无为即无相空,安乐即无取舍的无愿空。
常人看来,禅僧似乎不顾及他人,而是只管自己,实则不然。
禅僧是要通过禅修,参透佛理,得如来智慧之后,才能方便开导广大众生,从而走共同解脱之路。
他们参禅的寂静处,在佛教经论典籍中被称为阿练若或阿兰若,汉文译为寂静、无诤声、空闲处等,一般来说,距城镇或居民点大约四十里开外处是比较适宜的地点,这样生活上不致于特别困难,同时又避开了世俗诸多烦喧,有利于禅僧的修习定性。
莫高窟地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宕泉河从中缓缓流过,地距敦煌市五十里,距较近的农村乡里也有四十里,四处戈壁漫漫,上无飞鸟,下少人烟,非常安静,而且在窟中习禅,冬暖夏凉,以此之故,敦煌莫高窟一带理所当然地成了当地僧人习禅修行的理想场所。
莫高窟开凿于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根据洞窟的分布情况,可分为南北二区。
在南区中,隋以前的洞窟有三十六个,其主要作用在于供僧人修禅;在隋以后主要为家窟、功德窟,现有洞窟编号多集中在南区,上下相接,左右比邻,最密集处可达五层。
在北区,除个别洞窟衔接南区洞窟的编号外,大多洞窟原无编号,只是近期为清理之便才予以编号。
北区是唐宋以后敦煌禅僧们居窟修禅或居住生活的集中区。
关于乐僔其人,文献中没有更详尽的记载,不知为何方大师,从“执心恬静,尝(常)杖锡林野”一语看,显系禅僧在寻找寂静住处。
因看中了鸣沙山与三危山交界的地方,故而在此地开凿了第一所禅窟。
步乐僔禅师之踵,法良禅师亦于乐僔师的窟侧开凿石窟用来打坐修禅。
那么,乐僔与法良所开二窟安在呢?由于证据不足,目前还难以确定。
从现存窟龛看,267、268、269、270、271这一组窟龛时代最早,被定为北凉时期。
这一组窟龛本来是一个,以268窟为主窟,南北两壁各附两个小龛,编号为267、270(南壁)和269、271(北壁)。
这四个小龛面积“才容膝头”,是禅室无疑。
值得注意的是,从270窟暴露出来的层位关系看,这一组窟龛经过了两次重修,现存第一层是隋画千佛(268窟西壁未重画),第二层是北凉时期画的金刚力士和飞天等,与268窟西壁下的供养人属于同层。
在北凉画下还有一层白色粉壁,什么也没有画。
这就证明这一组窟龛在北凉以前没有壁画,专属禅僧坐禅苦修所用,有可能就是所谓的乐僔或法良窟。
莫高窟中的北朝石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其中,第一期相当于北凉统治敦煌时期,即公元420年到442年左右,典型洞窟有268、272、275窟;第二期相当于北魏中期,大约在公元465至500年左右,有2 59、254、251、257、263、260、487和265窟;第三期相当于东阳王元荣一家统治敦煌时期,即北魏寿昌元年以前到西魏大统十一年(525年以后到至545年)前后,有437、435、431、248、249、288、286、247、246诸窟;第四期相当于西魏大统十一年至隋开皇四年,即公元5 45年至584年,洞窟有432、461、438、439、440、441、428、430、2 90、442、294、296、297、299、301窟。
至于北朝敦煌禅僧坐禅的观法,学界已有详论。
莫高窟自366年开始兴建至北朝石窟第二期结束(500年左右),约一百五十年,共开凿禅窟十一个,平均十四年左右新建一个禅窟,这样的建窟速度是慢了点,但从现有有洞窟题记看,差不多都是僧人自筹自建的,基本没有社会力量参与,其作用都是供禅僧在窟中修习禅定所用。
“禅定”一词,在经论里,由于翻译者不同,加上时代与译语的差异,有时又为了说明诸佛菩萨的所得所证不同,来自梵语故而有许多译法,如定慧、寂静、寂照、明净等。
确切地说就是止观。
“止”是专注一境,即制止精神的散乱而使之澄清,“观”是思维修,观察一切所缘境,运用正智慧观察思维现身所处的所缘境。
在北朝一、二期的十一个禅窟中,龛中主塑交脚弥勒的禅窟分别为第268、275、254窟。
关于此三窟的主尊到底是弥勒还是释迦,前贤有所争论,但从禅学角度讲,应该认定为弥勒菩萨。
其余各窟主尊均塑倚坐释迦牟尼像。
主尊为交脚弥勒的洞窟在北朝二期以后就十分罕见了。
为什么在北朝一、二期禅窟中的主尊塑交脚弥勒呢?这与早期纯正质朴的禅风有关。
《禅秘要法经》卷下云:“佛告阿难,若有四众,修系念法……命终之后,必定得坐兜率陀天……于未来世,值遇弥勒,龙华初会,必先闻法,得证解脱。
”《付法藏因缘传》卷六亦称:“尔时罗汉即入三昧,深谛思维,不能解了,便以神力分身,飞往兜率陀天,至弥勒所,具宣上事,请所决疑。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则曰:“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往,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慈氏即弥勒的异名,由于自性慈悲,得慈心三昧,故名慈氏。
在北朝石窟中,一、二期当属敦煌禅僧们居窟修禅的质朴纯正时期,未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到三、四期时,这种情况已悄然有所变化,即由原来真正僧人修禅的石窟朝着家族窟、僧俗共建功德窟的形式转化。
这一转化促发了莫高窟的营建速度逐步加快,从而不经意地打破了莫高窟的宁静。
这一转化也使莫高窟的佛教艺术逐渐由萌芽转向成熟,进而于隋唐间达到高潮。
从公元500年前后至隋开皇四年(5 84),八十四年间莫高窟共新建洞窟二十五个,平均每三年多就要开凿一个洞窟。
在北朝一、二期诸窟中,笔者未发现有造窟的供养人题记,究其原因,当因这些洞窟是禅僧自己所凿,用于自己修禅,故而不存在供养人问题,当然也就无供养人题名发现。
而在三、四期洞窟中,从供养像的题名来看,既有王公贵族、官僚地主,也有僧人及庶民百姓。
他们所修以功德窟为主,即使僧人参加营建的洞窟,也不是以用于禅修的。
莫高窟第285窟北壁上西数第二铺(迦叶佛)下有发愿文称:夫至极闻旷,正为尘罗所约;圣道归趣,非积垒何能济杖。
是以佛弟子比丘辨化仰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敬造迦叶佛一区(躯)并二菩萨,因此微福,愿亡者神游净土,永离三途。
现丰居眷位太(泰)安吉普,及蠕动之类,速登常乐。
大代大魏大统四年岁次戊午八月中旬造。
由上论述不难看出,北朝修建禅窟的目的前后有所不同。
第一、二期所营建的石窟以禅修为目的,第三、四期乃至以后所建的石窟以修功德为主旨。
以第二期洞窟和第三期相比较,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迥异之处,如在第三期洞窟中普遍出现的清瘦形象,褒衣博带式的服装,面部以色块晕染双颊的中原汉式表现手法,以及体态潇洒,运动感很强的飞天等,在第二期洞窟中都不曾出现。
这充分说明北朝三、四期石窟较前一、二期石窟的艺术有了本质的变化,逐渐地朝着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发展。
尽管北朝三、四期石窟的艺术特色与前期不同,但石窟形制及功用需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北朝三、四期石窟一方面承袭了一、二期禅窟原有坐禅修习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向中原传统文化靠拢,使敦煌佛教文化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
以莫高窟第285窟为例,窟内画有诸天外道形象,有日天、月天、摩醯首罗天、鸠摩罗天等,同时又有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等。
窟中央有方形中心佛坛,佛坛的尊像虽毁,但佛坛底座尚清晰可见,其功用很明显,是供在窟内坐禅的僧人们在久坐之后起身绕像念佛或礼拜的活动场所。
禅僧们以佛坛为中心绕佛,并称颂其名号,以达到心口意境的统一。
窟南北二壁各营建小禅室四个,面积很小,不足半平方米,仅能容一人打坐,室内亦无色彩粉饰,仅用泥轻抹而已,禅僧们面壁打坐,寓示四大皆空,无所执着。
入静一无所求,出静绕佛坛念佛,故满室饰彩壁画,昭示着美妙的极乐世界,通过鲜明的比照使禅机得到进一步升华。
总之,莫高窟是由禅僧创其始的,北朝石窟的前二期是莫高窟禅僧们修禅的黄金时期,前后延续了一百五十年左右,由一、二期到三、四期石窟的变化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保持了一、二期敦煌禅僧习禅的基本风貌,另一方面由于二、三期功德窟的出现,使佛教文化内涵及中国传统得到了升华和表现,从而导致莫高窟加快营建的步伐,打破当初禅窟的寂静,迎来了莫高窟的佛教艺术成就向大乘的纵深发展。
唐朝历史长达二百八十九年之久,这一时期营建洞窟最多,艺术风格变化显著,人们把它区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初唐营建洞窟四十三个,盛唐营建洞窟八十个,中唐营建洞窟四十四个,晚唐营建洞窟六十个,共计二百二十七个,平均一年零二个月新营建一所洞窟。
其中的96窟和130窟,即俗称的北大像和南大像,参加营建的人员之多和时间跨度之久是人们难以想象的。
据以上推测,唐代每天在莫高窟前参加营建洞窟人员平均应在百人左右。
如此多的人在莫高窟前的峡谷中奔忙,无疑会给禅僧们的修习带来影响。
自隋到唐,新营建的洞窟皆为功德窟,而没有一所禅窟,这时在窟中坐禅修行的禅僧们大多集中在北朝时期的诸禅窟中。
北朝时期开凿的禅窟恰好在南区的中段,大规模的开窟活动,使僧人习禅所需的寂静环境荡然无存。
没有一个寂静的的住处,对禅僧,尤其是那些初修者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无始以来本自散乱之心,在喧嚣的环境中是很难调柔静定的,所以《佛垂般涅槃略说教戒经》教导弟子们说:该经要求弟子们在禅修时“当离愦闹,独处闲居”,远离烦喧而住于寂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