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
高分子实验讲义
高分子化学实验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潘彤编2010.101. 实验内容及学时安排高分子化学实验属于《高分子化学》课程的一部分,学时为16,开设三个实验,每个实验为6学时。
开设时间为第8周到第10周,具体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制备有机玻璃棒 42 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合成醋酸乙烯酯胶水 63 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合成苯乙烯树脂白球 6 2. 预习情况检查方式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做好实验预习,否则不予参加实验。
实验预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检查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实验步骤等;②提问形式老师在实验前要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可采取口头提问的方式了解学是对实验的预习情况。
3. 实验数据处理高分子化学实验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由单体到聚合物的几种工艺实施方法,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可以看到实验的最终结果。
因此高分子化学的数据处理相对比较简单。
一般只是简单地计算产物的收率。
4.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教师考核学生实验成绩的主要依据。
实验报告是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并把实验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
实验报告要用规定的实验报告纸书写,要求语言通顺、图表清晰、分析合理、讨论深入,处理数据应由每人独立进行,不能多人合写一份报告。
实验报告要真实反映实验结果,不得伪造。
具体包括如下内容:①实验题目、实验者姓名、班级和实验日期;②实验目的和要求;③主要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④实验原理;⑤实验步骤(流程图);⑥实验原始记录;⑦实验数据计算结果;⑧思考题;⑨实验心得与体会。
5. 实验内容实验一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实验目的1、了解自由基本体聚合的特点和实验方法。
2、掌握和了解有机玻璃棒的制造和操作技术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指单体在少量引发剂下或者直接在热、光和辐射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因此本体聚合具有产品纯度高、无需后处理等特点。
《高分子化学》PPT课件
纤维增强可以显著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 、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同时还可以改善材料的耐塑料、复合材料等领域,如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 等。
加工成型技术
加工成型方法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方法包括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等。这些方 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高分子制品的生产。
高分子催化剂
高分子催化剂在石油化工、有机合成 等领域具有催化效率高、选择性好等 优点。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人工器官、药 物载体、生物传感器等在医疗卫生领 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发展趋势
向高性能、高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 展,同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06
实验部分:高分子化学实验操作与注意事 项
汽车工业
轮胎、密封件、减震件等是汽车橡胶制品的 主要应用领域。
医疗卫生
医用手套、输液管、医用胶布等橡胶制品在 医疗卫生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日常生活
橡胶鞋、橡胶管、橡胶带等橡胶制品在日常 生活中随处可见。
发展趋势
向高性能、高耐磨、环保型橡胶方向发展, 如绿色轮胎、热塑性弹性体等。
纤维领域应用及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
从天然高分子到合成高分子,经 历了漫长的岁月,随着科技的进 步,高分子化学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
高分子化合物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 分子;根据性能可分为塑料、橡胶、 纤维等。
特点
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 分子链长、多分散性、物理和化学性 质独特等特点。
高分子化学研究意义
《高分子化学》PPT 课件
目录
• 高分子化学概述 • 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方法 • 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与性能 • 高分子材料改性与加工技术 • 高分子材料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 实验部分:高分子化学实验操作与注意事
高分子实验讲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第一篇高分子实验实验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系目录实验1 丝朊—聚丙烯腈系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实验2 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实验3 加聚反应动力学——膨胀计法测定反应速度实验4 聚己二酰己二胺的制备实验5 粘度法测定聚酯相对分子质量实验6 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实验7 偏光显微镜观察球晶生长实验8 高聚物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实验一 丝朊—聚丙烯腈系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链转移引发的自由基型均相接枝共聚反应;2.学会鉴定接枝共聚物的简单方法。
二、实验原理接枝共聚反应是制备接枝共聚物的主要方法。
接枝共聚物大分子由主链(骨架)和支链组成,它们可以是不同的均聚物,也可以是不同的共聚物。
本实验采用链转移引发的自由基型均相接枝共聚反应,以丝朊为骨架聚合物,丙烯腈为单体制得丝朊-聚丙烯腈系接枝共聚物。
在接枝共聚反应中使骨架聚合物大分子链产生活性中心是实现接枝共聚反应的关键。
根据活性中心的性质,可分为自由基型、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接枝共聚反应。
本实验以60%氯化锌溶液为溶剂,采用过硫酸铵(APS )-亚硫酸氢钠(SBS)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使丙烯腈向丝朊(SP)进行接枝共聚。
下列反应式概要地描述了反应过程。
引发体系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反应:(以下将SO 4-•,•OH ,HSO 3• 均简写为 R •) 初级自由基向丝朊的链转移反应: R • + SP → RH + SP • (2) 丝朊大分子上生成支链的链引发反应: SP • + AN → SP — AN • (3) 丝朊大分子进行接枝的链增长反应: SP-AN • + nAN → SP-PAN • (4) 丙烯腈均聚合的链引发、链增长反应: R • + AN → RAN • (5) RAN • + NAn → PAN • (6) PAN • 向丝朊链转移生成均聚物和SP •: PAN • + SP →SP • + PAN (7) SP-PAN •向丝朊、PAN 链转移生成接枝产物和SP • 、PAN • :SP-PAN • + SP →SP • + SP-PAN (8)SP-PAN • + PAN →PAN • + SP-PAN (9)SP-PAN •可参加下列偶合终止反应生成接枝产物:SP-PAN •+ PAN • → SP-PAN (10)SP-PAN •+ RAN • → SP-PAN (11)SP-PAN •+ R • → SP-PAN (12)SP-PAN •可参加形成交链产物的偶合终止反应:2SP-PAN • → SP-PAN-SP (13)SP-PAN • + SP • → SP-PAN-SP (14)PAN •可参加下列偶合终止反应生成均聚物:PAN • + PAN • → PAN (15)PAN • + R •或RAN • → PAN (16)显然,反应式(2)、(3)、(4)、(8)、(10)、(11)、(12)有利于支链的形成,反应式(5)、(6)、(15)、(16)则有利于均聚物的形成,反应式(13)、(14)形成交链产物,反应式(7)、(9)在分别生成均聚物•++•−→−+--∆--32443282HSO SO SO HSO O S OH HSO 4O H 2•+−−→−-+和接枝产物的同时,又对接枝共聚和均聚有作用。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讲义[2012]
实验一、脲醛树脂的缩聚一、实验目的1. 加深理解加成缩聚的反应机理2. 了解脲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及一般层压板的加工工艺。
二、实验原理脲醛树脂是由尿素与甲醛经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热固性树脂。
产物的结构比较复杂,直接受尿素与甲醛的克分子比、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时间等条件的影响。
例如:当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时,产物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聚次甲基脲;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时,则生成水溶性的一羟甲基脲或二羟甲基脲等等。
羟甲基的数目由尿素与甲醛的克分子比决定。
三、仪器及试剂1. 仪器:搅拌电机、调压器、三口瓶、冷凝器、温度计、水浴、电吹风机。
2. 试剂:尿素、甲醛(36%水溶液)、10%NaOH、10%草酸水溶液、NH4C1(固化剂)。
四、实验步骤1.合成树脂:(1)在250ml三口瓶上装置搅拌器、温度计、迥流冷凝器。
(2)称取甲醛水溶液60g,用10%NaOH调节甲醛pH=8.5~9。
称取尿素三份,分别是11.2g;5.6g;5.6g。
(3)三口瓶中先加入11.2g尿素和60g甲醛水溶液。
搅拌至溶解(由于吸热而隆温,可缓慢升温至室温,以利溶解),升温至60℃再加入5.6g尿素,继续升温到80℃加入最后5.6g尿素,在80℃,反应30分钟。
(4)用少量10%草酸溶液小心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使PH=4.8左右(注意观察自升温现象)。
继续维持温度在80℃进行缩合反应,并随时取脲醛胶滴入冷水中,观察在冷水中的溶解情况。
当在冷水中出现乳化现象,随时测在40℃水中的乳化情况。
(5)温水中出现乳化后,立即降温终止反应,并用浓氨水调节脲醛胶的PH=7,再用少量10%NaOH 调节Ph=8.5~9。
正常情况下得到澄清透明的脲醛胶。
2.层压板制备:(1)在表皿中称取脲醛胶液40g,加入0.200gNH4Cl,搅拌至全溶解。
注意观察胶液pH值的变化。
(2)滤纸条分段浸渍胶液,为保证浸渍饮和而均匀,每段浸渍一分钟左右,滤纸上余量胶液任其自然流下。
高分子化学讲义四
因此应注意:
一般测得的高分子的分子量都是平均分子量; 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相同,但分散性不一定相同。 分子量分布(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MWD) 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不同,所以高分子化合物存 在一个分子量分布的问题。分子量分布表征聚合物的多分散程度。
3
天然高分子 的直接利用 天然高分子 的化学改性
淀粉、蛋白质、棉麻丝、竹、木等
天然橡胶的硫化, 硝化纤维的合成等
高 分 子 合 成 高 分 子 时 代
缩聚反应,自由基、配位、离子聚合等
24
高分子化学
1.7 高分子化合物发展简史
Hermann Staudinger : 把“高分子”这个概念引进科学领域, 并确立了高分子溶液的粘度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1953年诺贝尔 奖)。 Carothers : 建立缩聚反应理论。 Karl Ziegler, Giulio Natta : 乙烯、丙烯配位聚合 (1963年诺贝 尔奖)
2. 热塑性和热固性
线型高分子具有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开始软化, 直到熔化成流动的液体,冷却后又变成固体,加热后又熔化。根据 线型高分子的这一性质制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制 成薄膜、拉成丝或压制成所需的各种形状。 有些线型分子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因而具有热固性,例 如酚醛树脂等。
4
高分子化学
1.5 聚合物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
以分子量分布曲线表示 将高分子样品分成不同分子量的级 分,这一实验操作称为分级 以被分离的各级分的质量分率对平 均分子量作图,得到分子量质量分 率分布曲线。 可通过曲线形状,直观判断分子量 分布的宽窄。绿线:分子量分布较 宽,即分散程度大;红线:分子量 分布较窄,即分散程度小。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资料
高分子化学实验华东师大化学系高分子教研组2008年7月目录实验一常见塑料和纤维的简易鉴别--------------------------------------------------1 实验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有机玻璃的制造-----------------------4 实验三用膨胀计测定苯乙烯自由基聚合反应速度--------------------------------6 实验四酚醛塑料的合成-----------------------------------------------------------------8 实验五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白胶水的制备-------------------------------11 实验六丙烯酰胺的溶液聚合----------------------------------------------------------13 实验七聚合物单体的预处理----------------------------------------------------------14 实验八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制备----------------------------------------------------14 实验九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16 实验十界面缩聚法制备尼龙—610----------------------------------------------------20实验一常见塑料和纤维的简易鉴别随着高聚物科学的迅速发展,塑料、纤维的品种日益增多。
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需对一些未知样品进行鉴别。
通常对单组分的纯样品,可根据其不同的外观形态和内在性质的差异,用燃烧法、溶解法等方法就可比较准确、方便地进行鉴别。
但对组成结构比较复杂的塑料和纤维,则往往需要先纯化,然后进行元素分析确定大致成份,接着可根据需要进行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谱及裂解色质联用谱等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2012.2)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012-02-15目录实验一界面缩聚法制备尼龙610 (3)实验二线型缩聚反应及脂肪族聚酯的合成 (6)实验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9)实验四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 (11)实验五苯乙烯单体的精制及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珠粒 (14)实验六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的制备 (17)实验七膨胀计法研究苯乙烯本体自由基聚合微观动力学 (19)实验八醋酸乙烯溶液聚合 (22)实验九聚乙烯醇(PVA)的制备——聚醋酸乙烯(PVAC)的醇解 (25)实验十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 (28)实验十一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自乳化聚合 (30)实验十二木材粘结用环保型脲醛树脂的合成及胶合性能的测定 (33)实验十三聚氨酯泡沫多孔材料的制备 (37)实验十四四氢呋喃阳离子开环聚合 (40)实验十五线型酚醛树脂的制备及固化 (43)实验十六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其交换量的测定 (45)实验十七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制备、固化及环氧值的测定 (50)实验一界面缩聚法制备尼龙610一、实验目的1、了解界面缩聚的原理及特点;2、掌握界面缩聚法制备尼龙610的方法;二、学时:3三、实验原理界面缩聚的基本反应是 Schotten – Baumann 反应,为低温常压下制备聚酰胺的方法之一。
其反应式如下:x H2N(CH2)nNH2+ x ClOC(CH2)mCOCl →[NH(CH2)nNHCO(CH2)mCO]x+ 2x HCl将癸二酰氯溶于有机相(如四氯化碳及氯仿等),己二胺溶于水相,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碱作为酸的接受体,当互不相容的有机相和水相互接触时,在稍偏向有机相的界面处立即起缩聚反应,生成的聚合物不溶于任何一相而沉淀出来,产生的小分子(如氯化氢)被水中的碱中和。
因此这是一种不可逆的非平衡缩聚反应。
将界面处的薄膜拉起,或在高速剪切速率下搅拌,不断移去旧界面,产生新界面而连续缩聚,直至其中一相反应物耗尽为止。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单体和引发剂的精制一、实验目的1. 掌握单体和引发剂精制方法;2. 复习并巩固回流,重结晶及减压蒸馏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试剂的纯化对聚合反应而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极少数的杂质往往会影响反应进程,离子聚合反应对杂质尤为敏感,杂质浓度要求更低;而阴离子聚合反应还需绝对无水。
聚合之前试剂的纯化是必需的。
固体单体常用的纯化方法为结晶和升华,液体单体可采用减压蒸馏、在惰性气氛下分馏的方法进行纯化,也可以色谱分离纯化单体。
单体中的杂质可采用下列措施加以除去:1、酸性杂质(包括阻聚剂酚类)用稀碱溶液洗涤除去,碱性杂质(包括阻聚剂苯胺)可用稀酸溶液洗涤除去。
2、单体中的水分可用干燥剂除去。
如无水CaCL2,无水Na2SO4、CaH2或金属钠。
3、单体通过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或硅胶柱,其中含羰基和羟基的杂质可以除去。
4、采用减压蒸馏法除去单体中难挥发的杂质。
单体纯度的检测,可用化学分析法、物理常数法、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来测定。
在聚合温度下容易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皆可作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
从分子结构看,它们具有弱的共价键或易分解产生气体。
聚合温度处于40℃-100℃,引发剂的离解能应为100k J/mol-70kJ/mol,过高或过低,引发剂将分解太快或太慢。
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有如下几种类型:(1)偶氮类引发剂:常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于40 ℃-65 ℃聚合和偶氮二异庚腈(ABVN),后者半衰期较短。
偶氮二异丁腈的重结晶溶剂主要是醇类,如,乙醇;也可用水-乙醇混合液或甲醇、乙醚、甲苯、石油醚等作溶剂进行精制。
熔点为102-103℃。
(2)有机过氧化物:常用过氧化苯甲酰(BPO),用于60℃-80℃聚合,过氧化异丙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以上几种引发剂为油溶性,适用于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为存在和不存在链转移剂时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了解本体聚合的原理,掌握本体聚合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单体在不另加溶剂、介质下本身进行聚合反应的过程,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可以制得纯净的、分子量较高的聚合物。
本体聚合中,随着转化率的提高,聚合物的粘度增加,反应产生的热量难于散发,同时由于粘度增加,长链运动受阻,使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加而产生自动加速现象,这些都将引起分子量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产品性能。
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本体聚合可以制得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由于有庞大的侧基存在,为无定形固体,其最突出的性能是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它的比重小,故其制品比同体积无机玻璃制品轻巧的多,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
有机玻璃表面光滑,在一定的弯曲限度内,光线可在其内部传导而不逸出,故外科手术中利用它把光线输送到口腔喉部作照明。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电性能有两,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存在下,进行如下聚合反应:下图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存在下聚合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图1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时间与转化率曲线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用量是:I. 2%; II. 1%; III. 0.5%; IV. 0.25%; V. 0.125%聚合反应开始前有一段诱导期,聚合速率为零,体系无粘度变化。
在转化率超过20%之后,聚合速率显著加快,而转化率达80%之后,聚合速率显著减小,最后几乎停止聚合,聚合配方中引发剂的含量,应视制备的模具厚度而定,一般情况如下:本实验中,为了解决散热,避免自动加速作用可能引起的爆聚现象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引起的体积收缩问题,所以一把都采用预聚合的方法,严格控制温度,使之安全渡过危险期;最后在较高温度下,继续完成聚合反应。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重结晶)试管三颈瓶冷凝管恒温水浴四、实验步骤准确称取0.03克偶氮二异丁腈(重结晶,重结晶方法可见实验十五),50克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均匀,投入到10ml配有冷凝管与通氮气瓶的磨口三颈瓶中,开动冷却水,通氮气,采用水浴恒温,开动搅拌,升温至75-80o C,20-30分钟后取样,若预聚物具有一定粘度(转化率7-10%),则移去热源,冷却至50o C左右,搅拌均匀。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1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目录实验一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3)实验二: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5)实验三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7)实验四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与聚乙烯醇的制备.10 实验五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合 (12)实验六双酚A型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制备 (14)实验七乙酸纤维素的制备 (20)实验一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实验目的1.了解自由基本体聚合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2.熟悉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了解其工艺过程。
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指单体本身在不加溶剂及其他分散介质的情况下由微量引发剂或光、热、辐射能等引发进行的聚合反应。
由于聚合体系中的其他添加物少(除引发剂外,有时会加入少量必要的链转移剂、颜料、增塑剂、防老剂等),因而所得聚合产物纯度高,特别适合于制备一些对透明性和电性能要求高的产品。
本体聚合的体系组成和反应设备是最简单的,但聚合反应却是最难控制的,这是由于本体聚合不加分散介质,聚合反应到一定阶段后,体系粘度大,易产生自动加速现象,聚合反应热也难以导出,因而反应温度难控制,易局部过热,导致反应不均匀,使产物分子量分布变宽。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体聚合在工业上的应用。
为克服以上缺点,常采用分阶段聚合法,即工业上常称的预聚合和后聚合。
三、主要药品与仪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20 mL过氧化苯甲酰(BPO) ~20mg50 mL锥形瓶1个恒温水浴1套试管夹1个试管2支四、实验步骤(1)预聚合在5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MMA及单体质量0.1%的BPO,瓶口用胶塞盖上,用试管夹夹住瓶颈在85~90℃的水浴中不断摇动,进行预聚合约0.5h,注意观察体系的粘度变化,当体系粘度变大,但仍能顺利流动时,结束预聚合。
(2)浇铸灌模将以上制备的预聚液小心地分别灌入预先干燥的两支试管中,浇灌时注意防止锥形瓶外的水珠滴入。
(3)后聚合将灌好预聚液的试管口塞上棉花团,放入45~50℃的水浴中反应约20h,注意控制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使产物内部产生气泡。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生命科学学院高分子化学精品课程小组编写二〇〇八年八月目录第一部分实验指导 (1)第二部分必做实验 (4)实验一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4)实验二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7)第三部分选做实验 (9)实验一用端基分析法测定聚酯的分子量 (9)实验二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速率的测定 (11)实验三甲基丙稀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13)实验四醋酸乙烯乳液聚合 (15)实验五脲醛树脂的制备 (18)实验六环氧树脂的制备 (20)实验七引发剂分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23)第一部分、实验指导一、高分子实验室安全制度在高分子合成实验中,经常使用易燃、有毒的试剂,为杜绝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则:1. 蒸馏有机溶剂时,要注意装置是否漏气,以防蒸汽逸出着火。
不能直接加热,要用水浴或油浴等加热,操作时不能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2. 减压蒸馏时要戴防护眼镜,以防爆炸。
3. 万一发生火灾,必须保持镇静,立即切断电源,移去易燃物,同时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将火扑灭。
切忌用水灭火。
4. 有毒、易燃、易爆炸的试剂,要有专人负责,在专门地方保管,不得随意存放。
5. 电气设备要妥善接地,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万一发生触电,要立即切断电源,并对触电者进行急救。
6. 实验完毕,应立即切断电源,关紧水阀,离开实验室时,关好门窗,关闭总电闸,以免发生事故。
二、预习情况检查方式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做好实验预习,否则不予参加实验。
实验预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 检查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实验步骤等;2. 提问形式老师在实验前要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可采取口头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实验的预习情况。
三、讲解内容(以两个必修实验为例)讲解内容主要包括:1 .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原理】悬浮聚合时单体以小液滴状悬浮在水中进行的聚合,单体中溶有引发剂,一个小液滴相当于本体聚合中的一个单元。
从单体液滴转变为聚合物固体粒子,中间经过聚合物-单体粘性粒子阶段,为了防止粒子相互粘接在一起,体系中需另加分散剂,以便在粒子表面形成保护膜。
高分子化学讲义
高分子化学讲义第一章绪论我们这门课程是高分子化学,英文名字是Polymer Chemistry,也叫聚合物化学。
它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和化学反应的一门科学。
我们第一章绪论内容将为大家介绍以下几个方面:高分子的基本概念,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聚合反应分子量及其分布,大分子微结构,线形、支链形和交联,聚集态和热转变,高分子材料和力学性能,高分子化学发展简史。
首先第一部分高分子的基本概念,高分子也称聚合物(高聚物),但有时高分子指一个大分子,而聚合物则指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
一个大分子往往是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
我们来看一下高分子的组成。
第一种是由由一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例如:聚氯乙烯。
很多个氯乙烯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高分子,它的缩写就是这种形式。
在这种结构组成中,我们称合成聚合物的起始原料称为单体(Monomer);在大分子链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称为结构单元(Structure unit),结构单元有时也称为单体单元(Monomer unit)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 链节(Chain element)。
所以在刚才这个例子中,氯乙烯就叫做单体,聚合物中的蓝色部分就叫做结构单元,而下标n就为重复单元数,也称为链节数,在此等于聚合度聚合度。
第二种结构是由由两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例如合成的合成尼龙-66,他是由己二酸和己二胺通过缩合反应聚合在一起的,那么在这样的高分子结构中,结构单元就是指每一部分己二酸或者己二胺的聚集体,而它们缩合成的聚集体为一个重复结构单元,此时,两种结构单元构成一个重复结构单元(链节)。
那么刚才前面我们提到了聚合度,聚合度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一个指标。
有两种表示法:以大分子链中的结构单元总数目表示xn,记作以大分子链中的重复单元总数目表示dp,记作,那么在只由一种单体形成的聚合物中,两种聚合度相等,都等于n;由聚合度可计算出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子量就等于高分子的聚合度乘以每一个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高分子物理及化学综合实验讲义
高分子科学实验讲义(内部教材)高分子教研室目录实验一常见塑料和纤维的简易鉴别 (1)实验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4)实验三丙烯酰胺的溶液聚合 (6)实验四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9)实验五熔融缩聚反应制备尼龙-66 (12)实验六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 (16)实验七热固性脲醛树脂的制备 (19)实验八膨胀计法测定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22)实验九用偏光显微镜研究聚合物结晶形态 (25)实验十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28)实验十一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合物热性能 (33)实验十二、热失重法(TGA)测定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41)实验十三DMA测定高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 (44)实验十四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聚合物形态 (48)实验十五高聚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51)实验十六高聚物熔体流变特性的测定 (54)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61)实验十七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与性能分析 (63)实验十八丙烯酸脂类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68)实验一常见塑料和纤维的简易鉴别一、实验目的1.了解聚合物燃烧试验和气味试验的特殊现象,借以初步辨认各种聚合物。
2.利用聚合物溶解的规律及溶剂选择的原则,了解并掌握溶解法对常见聚合物的定性分析。
二、基本原理聚合物的鉴别,特别对未知聚合物试样的鉴别颇为复杂,即使经纯化处理的聚合物也很难用单一的方法进行鉴别。
常见聚合物通常可用红外、质谱、X 光衍射、气相色谱等仪器进行不同程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而基于聚合物的特性简单地通过外观、在水中的浮沉、燃烧、溶解性和元素分析的方法进行实验室的鉴别则方便易行。
1.根据试样的表观鉴别HDPE、PP、PA 66、PA 6、PA1010质硬,表面光滑。
LDPE、PVF、PA11质较软,表面光滑,有蜡状感觉。
硬PVC、PMMA表面光滑,无蜡状感觉。
PS质硬,敲打会发出清脆的“打铃声”。
2.根据试样的透明程度鉴别透明的聚合物:聚丙烯酸酯类,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再生纤维素,纤维素酯类和醚类,聚甲基戊烯类,PC、PS,PVC及其共聚物。
高分子化学实验0809
第一章高分子化学实验基础高分子化学衍生于有机化学,因此高分子化学实验与有机化学实验有着许多一路的地方。
学好了“有机化学实验”这门课程,掌握了大体有机化学实验操作,做起高分子化学实验就会驾轻就熟。
可是,高分子化学具有自身的特点,许多应用于高分子合成的方式和手腕在行机化学安验中并个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份析也有其独特的地方,需要学生们领会和掌握。
一、化学试剂利用中的安全和防范高分子化学实验中所用到的大多数单体和溶剂都是有毒的。
许多聚合物虽然无毒,可是合成这些聚合物所有的单体,和这些聚合物的分解产物常常是有毒的,如单体顺丁烯二酸酐、丙烯晴、丙烯酰胺、氟碳聚合物的热解产物等。
有机溶剂均是脂溶性的,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例如,常常利用的溶剂苯会积累在体内,对造血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甲醇可损害视神经;本分灼伤皮肤后可引发皮炎和皮肤坏死;苯胺及其衍生物吸入体内或被皮肤吸收可引发慢性中毒而致使贫血。
毒物对人体危害的途径是对方面对,它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进入体内。
因此,实验中转移易挥发性试剂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室内应维持良好的通风;禁止在实验室内进食,离开实验室时要吸收;转移大量有毒试剂时应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万一有试剂溅到皮肤上,应当即清洗掉;利用的仪器及沾染的台面都应及时清洗干净。
对于易燃性试剂,如乙醚、丙酮、乙醇、苯及二硫化碳等均不能明火加热。
用剩的试剂要及时加塞放回原处,这种易燃试剂在实验室内也不宜寄存过量。
万一发生着火应冷静分析情况,选择适当的灭火方式。
在实验室内可选择的灭火物质和器材有水、沙、石棉布、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多种。
对于非大量有机溶剂着火,用移开燃烧物或用石棉布覆盖的办法最为方便有效。
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当二者的比例处于爆炸极限时,如遇明火就会引发爆炸。
应尽可能避免可燃性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在有很多人同时进行实验时应维持室内良好的通风。
对明火的利用要加以控制。
高分子化学讲义
高分子化学讲义第一章绪论我们这门课程是高分子化学,英文名字是Polymer Chemistry,也叫聚合物化学。
它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和化学反应的一门科学。
我们第一章绪论内容将为大家介绍以下几个方面: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聚合反应分子量及其分布,大分子微结构,线形、支链形和交联,聚集态和热转变,高分子材料和力学性能, 高分子化学发展简史。
首先第一部分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高分子也称聚合物(高聚物) ,但有时高分子指一个大分子,而聚合物则指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
一个大分子往往是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
我们来看一下高分子的组成。
第一种是由由一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例如:聚氯乙烯。
很多个氯乙烯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高分子, 它的缩写就是这种形式。
在这种结构组成中, 我们称合成聚合物的起始原料称为单体(Monomer);在大分子链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称为结构单元(Structure unit),结构单元有时也称为单体单元(Monomer unit) 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链节(Chain element)。
所以在刚才这个例子中,氯乙烯就叫做单体,聚合物中的蓝色部分就叫做结构单元, 而下标n 就为重复单元数, 也称为链节数,在此等于聚合度聚合度。
第二种结构是由由两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 例如合成的合成尼龙-66,他是由己二酸和己二胺通过缩合反应聚合在一起的, 那么在这样的高分子结构中, 结构单元就是指每一部分己二酸或者己二胺的聚集体,而它们缩合成的聚集体为一个重复结构单元, 此时, 两种结构单元构成一个重复结构单元(链节) 。
那么刚才前面我们提到了聚合度,聚合度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一个指标。
有两种表示法:以大分子链中的结构单元总数目表示xn,记作以大分子链中的重复单元总数目表示dp,记作,那么在只由一种单体形成的聚合物中,两种聚合度相等,都等于n;由聚合度可计算出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子量就等于高分子的聚合度乘以每一个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高化实验教学课程讲义
1.除苯乙烯外,其他可进行悬浮聚合的单体,还有氯乙烯(Vinyl Chloride) ,甲基丙烯 酸甲酯(MMA) ,醋酸乙烯酯(VAc)等; 2.搅拌太激烈时,易生成砂粒状聚合体;搅拌太慢时,易生成结块,附着在反应器内 壁或搅拌棒上; 3.PVA 难溶于水,必须待 PVA 完全溶解后,才可以开始加热; 4.称量 BPO 采用塑料匙或竹匙,避免使用金属匙; 5.是否能获得均匀的珍珠状聚合物与搅拌速度的确定有密切的关系。聚合过程中,不 宜随意改变搅拌速度
实验二 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一、实验目的 了解溶液聚合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溶液聚合就是将引发剂、单体溶于溶剂中成为均相溶液,然后加热聚合。聚合时靠溶剂 回流带走聚合热,使聚合温度保持平稳,这是其优点。但由于溶剂的引入,大分子自由基与 溶剂发生链转移反应,使聚合物分子量降低。
三、试剂和仪器 乙酸乙烯酯,过氧化苯甲酰,无水乙醇;搅拌器,三颈瓶,回流冷凝管等。 四、实验步骤 在装有搅拌器、 冷凝器、 温度计和导气管的 250mI 三颈瓶中加入 40g 乙酸乙烯酯, 10mL 无水乙醇,0.4g 过氧化苯甲酰(先用 5ml 乙醇配成溶液) ,通氮气、加热水浴、回流、搅拌,
四、实验步骤 1.实验装置如图 2 所示,四口烧瓶中装好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并 固定在恒温水浴里。 首先加入 4.00 ± 0.01g 聚乙烯醇和 70 mL 蒸馏水, 开动搅拌, 加热水浴, 使温度升至 90℃,将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2.降温至 68~70℃,依次加入 1.50 ± 0.01g OP-10,10.00 ± 0.01g 醋酸乙烯酯搅拌 20 分钟,然后准确称取 0.30 ± 0.01g 过硫酸钾,用 10 ml 蒸馏水溶解于 50 mL 烧杯中,并将一 半的溶液倒入四口烧瓶中。 3. 反应 30 分钟后, (控制滴加速度在 0.5 g/min 左右) ,40 分钟左右加完后将剩下的过硫酸钾水溶液倒入四口烧瓶中,再称取 10.00 ± 0.01g 醋酸乙烯酯置于滴液漏斗中进行滴加(滴加速度控制在 0.5 g/min 左右) ,滴加时注意控制反
高分子化学实验(2015级)课件
实验1 脲醛树脂的制备一、目的要求1.了解脲醛树脂的反应原理及PH 值对反应过程的影响2.掌握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二、原理脲醛树脂是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或酸性)作用下缩聚而成的初期树脂、以及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的不溶不熔的末期树脂的总称。
脲醛树脂胶粘剂具有较高的粘合强度,较好的耐热性、腐蚀性和一定的耐水性。
树脂呈无色透明粘稠液体或乳白色液体,不污染胶合制品。
加之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已成为人造板生产的主要胶种。
脲醛胶粘剂的缺点是,胶合制品中常存在游离甲醛,污染空气,胶层易老化,耐水性不如酚醛树脂。
一般认为,脲醛树脂是经过两类化学反应形成的。
一类是尿素与甲醛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进行加成,生成一羟甲脲或二羟甲脲的反应: C O NH 2NH 2+ HCHO C O NH 2NHCH 2OH C O NHCH 2OH NHCH 2OH +一羟甲脲 二羟甲脲另一类反应是在酸性介质中脱水缩聚形成线型结构脲醛树脂的反应,包括羟甲基与胺基之间脱水生成亚甲基的反应,羟甲基与羟甲基之间脱水生成二亚甲基醚键(-CH 2-O -CH 2-)的反应,后者可能进一步脱甲醛仍生成亚甲基,最后生成线型或环化低聚体。
低聚体分子中存在大量的羟甲基,易反应,应在中性条件下保存。
在使用时,将介质调至酸性,脲醛树脂的羟甲基在酸性条件下会进一步缩聚,发生三维交联,形成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尿素 甲醛(37%) 氢氧化钠 盐酸 氯化铵pH 试纸 三颈瓶 搅拌器 回流冷凝管 烧杯 吸管四、实验步骤在装有搅拌棒、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三颈瓶中,装入130 mL 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用5%的NaOH 溶液调节pH 为7.0-7.5。
然后加入50 g 尿素,搅拌溶解。
加热升温至90-92℃,并在此温度下反应30 min 。
此时,体系的pH 值下降到6.0-6.5。
用5﹪的盐酸调pH值为4.3-4.5,在温度90-92℃,反应20-30 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掌握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实验方法,包括恒温槽、粘度计的安装、使用等。
2. 了解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实验原理及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 基本原理相对分子质量是表征化合物特征的基本参数之一,在高聚物的研究中,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数据。
它不仅反映了高聚物分子的大小,而且直接关系到高聚物的物理性能。
一般情况,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一,其摩尔质量常在103~107之间,通常所测的高聚物摩尔质量是一个统计平均值。
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很多,其中以粘度法最常用。
因为粘度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分子量104~107)、有相当好的精确度。
测定粘度的方法主要有:⑴毛细管法(测定液体在毛细管里的流出时间);⑵落球法(测定圆球在液体里下落速度);⑶旋筒法(测定液体与同心轴圆柱体相对转动的情况)等,而测定高聚物溶液的粘度以毛细管法最方便,本实验采用乌氏粘度计测量高聚物稀溶液的粘度。
但粘度法不是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绝对方法,因为在此法中所用的粘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经验公式要用其他方法来确定。
因高聚物、溶剂、相对分子质量范围、温度等不同,就有不同的经验公式。
高聚物在稀溶液中的粘度是它在流动过程所存在的内摩擦的反映,这种流动过程中的内摩擦主要有: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
其中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又称为纯溶剂的粘度,以 表示;三种内摩擦的总和称为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以 表示。
实践证明:在同一温度下,高聚物溶液的粘度一般要比纯溶剂的粘度大些,即有,粘度增加的分数叫增比粘度称为相对粘度,它指明溶液粘度对溶剂粘度的相对值。
则反映出扣除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后,纯溶剂与高聚物分子之间,以及高聚物分0ηη0ηη>sp ηsp η子之间的内摩擦效应。
随溶液浓度C 而变化, 与C 的比值仍随C 而变化,但当C →0,也就是溶液无限稀时, 有一极限值,即:称为特性粘度,它主要反映无限稀溶液中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
因在无限稀溶液中,高聚物分子相距较远,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
根据实验,在足够稀的溶液中有:将上面式子作图,外推至C=0,即可求出 当高聚物、溶剂、温度等确定以后,值只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有关。
目前常用半经验的麦克非线性方程来求得:式中: M----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平均值; K----比例常数;α----与高聚物在溶液中的形态有关的经验参数。
当液体在毛细管粘度计内因重力作用而流出时遵守泊塞勒(Poiseuille)定律:式中:ρ为液体的密度;l 为毛细管长度;r为毛细管半径; t 为流出时间;h 为流经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柱高度; g 为重力加速度;v 为流经毛细管的液体体积;m 为与仪器的几何形状有关的常数,r/l<<1时,可取m=1。
对某一指定的粘度计而言,令式中β<1,当t>100s 时,等式右边第二项可以忽略。
溶液很稀时ρ≈ρ0。
这样,通过测定溶液和溶剂的流出时间t 和t 0,就可求:sp ηsp η[]η[]K Mαη=[]η三、实验仪器恒温槽装置一套(玻璃缸、加热棒、导电表、继电器、精密温度计等)乌氏黏度计、2#细菌漏斗、10mL针筒、10mL刻度吸管、25mL容量瓶、50mL碘量瓶、广口瓶、可读出1/10 s的秒表、吸耳球、医用胶管、黏度计夹等。
1. 恒温槽:按第一部分中所述装置。
由于温度对液体黏度影响很大,所以恒温槽水浴温度的精度要求+(-)0.05℃。
2. 黏度计:本实验采用乌氏黏度计,由奥氏黏度计改良而得。
当把液体吸到G球后,放开C 管,使其通大气,因而D 球内液体下降,形成毛细管内为气承液柱,使液体流出毛细管时沿管壁流下,避免产生湍流的可能,同时B 管中的流动压力与A管中液面高度无关。
因而不像奥氏黏度计那样,每次测定,溶液体积必须严格相同。
黏度计由于不小心被倾斜所引起的误差亦不如奥氏黏度计大,故能在黏度计内多次稀释,进行不同浓度的溶液粘度测定,所以又称为乌氏黏度计。
3.为了使不同批次的实验结果可以进行比较,按1987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合成树脂常温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规定对不同容积,应选用不同的标准粘度计,使溶液流出时间为100-130s,动能校正系数≤2*10-2。
此时,可不需要进行动能矫正计算。
四、实验步骤1.把乌氏粘度计固定在铁架上,放入恒温槽中,恒温水浸没至粘度计的a线以上。
从恒温槽中的容量瓶内吸取15mL蒸馏水,从乌氏粘度计的A管注入,再恒温15min。
2.恒温15min后,用手按住C管,吸耳球放在B管口,把溶液吸至G球,然后放开。
3.当溶液降至a线时,即按下秒表记时,至溶液降至b线时,按下秒表结束实验。
4.重复测定三次,每二次间的时间相差不得超过0.5秒,否则重测。
5.同理,用移液管吸取15mL已配好的0.5g/100mL的聚乙烯醇溶液,从粘度计A管注入,再滴加2滴正丁醇,恒温20min。
6.恒温20min后,用手按住C管,吸耳球放在B管口,把溶液吸至G球,然后放开。
7.当溶液降至a线时,即按下秒表记时,至溶液降至b线时,按下秒表结束实验。
8.重复测定三次,每二次间的时间相差不得超过1秒,否则重测。
9.测定完浓度0.5g/100mL的溶液后,用移液管吸取恒温槽中的容量瓶内的蒸馏水5mL从A管加入,按住C管,用吸耳球由B管口反复压吸溶液,使混合均匀。
10.测定方法如上。
11.依次加蒸馏水5mL、10mL。
五、实验数据记录六、注意事项:1. 黏度计必须洁净,如毛细管壁上挂水珠,需用洗液浸泡。
2. 高聚物在溶剂中溶解缓慢,配制溶液时必须保证其完全溶解,否则会影响溶液起始浓度,而导致结果偏低。
3. 本实验中溶液的稀释是直接在黏度计中进行的,所用溶剂必须先在与溶液所处同一恒温槽中恒温,然后用移液管准确量取并充分混合均匀方可测定。
4. 测定时黏度计要垂直放置,否则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七、思考题1. 与其它测定分子量的方法比较,粘度法有什么优点?2. 乌氏黏度计中支管C的作用是什么?3. 使用乌氏黏度计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实验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实验目的:1. 了解自由基本体聚合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2. 熟悉有机玻璃板、棒的制备方法,了解其工艺过程。
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指单体仅在少量的引发剂存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或者直接在热、光和辐照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本体聚合具有产品纯度高和无需后处理等优点,可直接聚合成各种规格的型材。
但是,由于体系黏度大,聚合热难以散去,反应控制困难,导致产品发黄,出现气泡,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本体聚合进行到一定程度,体系黏度大大增加,大分子链的移动困难,而单体分子的扩散受到的影响不大。
链引发和链增长反应照常进行,而增大链自由基的终止受到限制,结果使得聚合反应速度增加,聚合物分子量变大,出现所谓的自动加速效应。
更高的聚合速率导致更多的热量生成,如果聚合热不能及时散去,会使局部反应“雪崩”式地加速进行而失去控制。
因此,自由基本体聚合中控制聚合速率使聚合反应平稳进行是获取无瑕疵型材的关键。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定型聚合物,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因此称为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较好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业的重要材料。
有机玻璃表面光滑,在一定的曲率内光线可在其内部传导而不逸出,因此在光导纤维领域得到应用。
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耐候性差、表面易磨损,可以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等单体共聚来改善耐磨性。
有机玻璃是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制备的。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密度小于聚合物的密度,在聚合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体积收缩。
为了避免体积收缩和有利于散热,工业上往往采用二步法制备有机玻璃。
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初期平稳反应,当转化率超过20%之后,聚合体系粘度增加,聚合速率显著增加。
此时应该停止第一阶段反应,将聚合浆液转移到模具中,低温反应较长时间。
当转化率达到90%以上后,聚合物业已成型,可以升温使单体完全聚合。
引发剂的使用量应视制备的制品厚度而定,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时其用量为:三、化学试剂和仪器化学试剂:甲基丙烯酸甲酯、过氧化苯甲酰仪器设备:锥形瓶、试管、试管夹、恒温水浴四、实验步骤1. 预聚物的制备方法一:在锥形瓶中加入15 mLMMA及单体质量0.3%的BPO,瓶口用胶塞盖上,用试管夹夹住瓶85-90℃的水浴中不断摇动,进行预聚合约1 h,注意观察体系的黏度变化,当体系黏度变大,但仍能顺利流动时,结束预聚合。
方法二:准确称取50mg过氧化苯甲酰、50g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均匀,加入到配有冷凝管和通有氮管的三颈瓶中,通氮、加热并开动电磁搅拌。
升温至75℃,反应约30min,体系达到一定粘度(相当于甘油粘度的二倍,转化率为7%-17%),停止加热,冷却至50℃,补加10 mg的过氧化二碳酸环辛酯。
2. 浇铸制模方法一:将以上制备的预聚液小心地分别灌入预先干燥的两只试管中,浇灌时注意防止锥形瓶外的水珠滴入。
方法二:取两块玻璃板洗净、烘干,再玻璃板的一面涂上一层硅油作为脱模剂。
玻璃板外沿垫上适当厚度的垫片(涂硅油面朝内),并在四周糊上厚牛皮纸,并预留一注料口。
在烘箱中烘干后,取出垫片。
将上述预聚物浆液通过注料口缓缓注入模腔内,注意排净气泡。
待模腔灌满后,用牛皮纸密封。
3. 成型方法一:将灌好预聚液的试管口塞上棉花团,放入45~50℃的水浴反应约20小时,注意控制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使产物内部产生气泡。
然后再升温至100~105℃反应2~3小时,使单体转化完全完成聚合。
取出所得有机玻璃棒,观察其透明性,是否有气泡。
方法二:将模子的注料口朝上垂直放入烘箱内,于40℃继续聚合20h ,体系固化失去流动性。
再升温到100℃保温1h,打开烘箱,自然冷却至室温。
除去牛皮纸,小心撬开玻璃板,取出制品,洗净、吹干。
四、分析与思考1. 自动加速效应是怎样产生的?对聚合反应有哪些影响?2. 制备有机玻璃,各阶段的温度应怎样控制,为什么?实验三酚醛树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反应物配比和反应条件对酚醛树脂结构的影响;了解不同预聚体的交联方法。
2. 掌握线形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酚醛树脂是由苯酚和甲醛聚合得到的。
强碱催化的聚合产物为甲阶酚醛树脂,甲醛与苯酚的摩尔比为 1.2-3.0︰1,甲醛用36%-50%的水溶液,催化剂为1%-5%的NaOH或Ca(OH)2,在80℃-90℃加热反应3小时,就得到了预聚物。
为了防止反应过头和凝胶化,要真空快速脱水。
预聚物为固体或液体,分子量一般为500-5000,呈微酸性,其水溶液与分子量和组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