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要点总结
初中道法16种简答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初中道法16种简答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道法作为初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简答题。
这些题目虽然答案简短,但涉及知识点较多,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下面按类划分,为大家介绍初中道法16种简答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概念题1. 概念题是道法考试中常见的一种。
这种题目通常是要求解释某一术语的含义,就是通过一个名词,来判断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答该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案的核心词汇,在考试中常常是考验学生对名词解释的理解能力。
3. 准确理解题目中所要解释的术语,是回答概念题的关键。
在解释概念的过程中,要注意揭示该术语的特殊性质和含义。
二、分类题1. 数量较多的知识点经常采用分类法。
这种题目要求学生将同一类的东西按某种规律分类。
2. 首先要明确分类标准,把所有相关知识点的分类标准都罗列清楚,然后在考虑分类方式。
3. 回答这类题目需要注重分类的准确性,同时要注意分类的完整性和归纳总结问题的准确性。
三、比较题1. 比较题通常是要求学生比较两种观点、两个东西等,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比较。
2. 在回答比较题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一种标准,然后分别对两个进行分析。
要注意比较的平等性,平等分析。
3. 比较题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优先考验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学生需全面理解比较对象中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加深对所比较之事物的了解和认识。
四、解释题1. 解释题通过描述某种事件或事物,展示它的实质和真相。
2. 回答解释题的关键是准确回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将关键点和细节准确表述。
3. 回答解释题时,要注意遵循逻辑性原则,抓住主干要点,用明确、短小精悍的语言展示解释。
五、命题题1. 在道法考试中,有很多命题题。
这种题目通常是要求学生对一篇文章或某个观点进行解读,然后对于考题所提供的问题进行回答。
2. 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文章或题目,理解文章意思并掌握文章中间的主要观点。
3. 读懂文章或题目后,要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考题,同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字数进行回答。
教育综合简答题总结材料
简答题教育学模块一、教育的起源学说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论3.心理起源论4.劳动起源说二、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等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三、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四、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问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五、简述社会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六、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表现在:(一)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三)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七、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教育启示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八、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个体实践活动、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九、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十、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十一、简述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我国学制)★★①学前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高等教育十二、终身教育的特点1.终身性2.全民性3.广泛性4.灵活性和实用性。
最详细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简答题和论述题知识点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简答题:(认识工具+行动指南+科学真理)1. (个人)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1)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
2)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
3)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2.(国家)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1)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2)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3)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3.(世界)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1)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时代。
2) 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
论述题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马克思主义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的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1)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
我们需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用更加宏大开阔的视野来观察社会。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用这样的胸怀、站位和视野来观察当代世界,我们就能超出自身狭隘的眼界,看到世界多种多样的联系,把握当今世界整体上的真实,为自己确立合理的定位。
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心理学简答题汇总本文将收集并解答一些常见的心理学简答题,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思维、情感、行为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讨论思想、意识等问题。
- 近代启蒙时期: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和实验主义,形成神经学和心理物理学。
- 经典理性主义时期:德国心理学派创立实验心理学,建立了心理学研究的基础方法。
-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派主张以行为为研究对象展开行为主义研究。
- 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观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 20世纪80年代近现代:脑科学的出现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对心理学的影响。
3. 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支:- 生理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4. 心理障碍的分类心理障碍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焦虑性障碍- 心境障碍-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症状性障碍- 人格障碍-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障碍5. 心理咨询的过程心理咨询的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 第二步:确定咨询目标。
- 第三步:进行评估。
- 第四步:制定治疗计划。
- 第五步:实施治疗计划。
- 第六步:评估治疗效果。
6. 心理学的伦理要求心理学研究有以下伦理要求:- 知情同意- 保密- 自愿参与- 停止实验的权利- 没有伤害- 做好后续照顾本篇文档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简答题总结[1]
简答题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简答题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简答题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简答题总结第一章1、试分析比较梯度风和地转风的特点。
答案:1)梯度风平衡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平衡的运动.2)地转风平衡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的运动.3)地转风为直线运动,梯度风为曲线运动。
4)地转风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纬度成反比。
梯度风有惯性离心力的参与,风速大小比较复杂,有气旋和反气旋运动.5)气旋式运动中梯度风比地转风小,在反气旋式运动中梯度风比地转风大。
2、热成风的概念.答案:热成风与两层等压面之间的平均温度(厚度)线平行,热成风与平均温度梯度或厚度梯度成正比,与纬度成反比。
3、涡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的定义及它们的单位.答案:涡度是衡量空气质块旋转运动强度的物理量,单位为1/秒,逆时针旋转时为正,顺时针旋转时为负。
水汽通量表示水汽输送强度的物理量。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质量,以克/秒为单位.水汽通量散度表示输送来的水汽集中程度的物理量。
是指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底面积1厘米2,高1百帕)内汇合进来或辐散出去的水汽质量。
单位为克/(秒·厘米2·百帕)。
第二章2、请描述我国境内的气团活动及气团的天气。
答案:我国境内的气团多为变性气团;冬半年,极地大陆性气团影响――西伯利亚气团,冷性反气旋,伴随有干冷天气,与热带暖气团相遇时交界处多雨;热带海洋气团可影响华南、华东和云南;北极气团也可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寒潮天气;夏半年,西伯利亚气团影响长城以北地区,它与热带海洋气团交汇,是构成盛夏南北区域性降水的主要原因。
生理学简答题总结精华版
生理学简答题总结精华版生理学简答题总结精华版————————————————————————————————作者:————————————————————————————————日期:1.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相互关系怎么样?答:(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
在人体机能活动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神经调节比较迅速、精确、短暂。
(2)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相互关系: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相互配合,可使生理功能活动更趋完善。
2.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怎样维持的?这种稳态有何意义?答:内环境指细胞外液。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稳态的维持需要全身各系统何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
意义:①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化条件,因而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进行;②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终产物。
3.简述钠泵的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答:本质:钠泵每分解一分子ATP 可将3个Na +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 +移入胞内。
作用:将细胞内多余的Na +移出膜外和将细胞外的K +移入膜内,形成和维持膜内高K +和膜外高Na +的不平衡离子分布。
生理意义: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 +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②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③建立Na +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④由钠泵活动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也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⑤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
4.物质通过哪些形式进出细胞?举例说明。
答:(1)单纯扩散:O 2、CO 2、N 2、水、乙醇、尿素、甘油等;(2)易化扩散:①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②经通道易化扩散:如溶液中的Na +、K +、Ca 2+、Cl -等带电离子。
教资笔试简答知识点
教资笔试简答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的简答题知识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答题知识点:
1. 教育学基础:教育学的定义、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
2. 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等。
3. 教育心理学基础:学习理论、学习策略、学习动机等。
4.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
5. 教育法律法规: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法律责任等。
6.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原则、规范等。
7. 教育教学实践:教育评价、教学反思、教育科研等。
这些知识点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做题、参加培训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资考试简答必备口诀
教资考试简答必备口诀
“教资考试简答必备口诀”是指针对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简答题,考生需要掌握的一些记忆口诀。
这些口诀通常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帮助考生快速记忆和掌握相关内容。
示例: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口诀“体内两权一目的”——教育是社会结
构的子系统,与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影响,其中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和教育目的是关键因素。
2.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口诀“两再一新促生产”——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
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再生产和技术创新三个方面,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3.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口诀“个体(本体功能)+社会(派生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本体功能,教育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形成派生功能,如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功能。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口诀“两传选新促文化”——教育具有传递和
保存文化、选择和提升文化、更新和创造文化等功能,推动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以上是几个示例口诀,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口诀,提高备考效率。
总结来说,“教资考试简答必备口诀”是指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的一些记忆口诀,以帮助快速记忆和掌握重要的知识点。
这些口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相关内容,使得考生在考试中能够快速准确地作答简答题。
简答题总结
简答题总结简答题1画图说明心理现象。
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的具体结构如图:心理现象虽然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但它们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另一方面,已形成的人格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
事实上,心理过程中体现着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也影响着心理过程,二者是同一现象的两个方面。
2.简述知觉及其特性。
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1)知觉的选择性。
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理解和领会,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常见的知觉恒常性有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
3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
答:动作技能的形成大体经历四个阶段。
(1)认知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学习也称知觉学习,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指导者的语言讲解或观察别人的动作示范,或借助标志每个局部动作的外部线索,试图“理解”任务及其要求,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动作方式的表象,并在活动中对动作进行调节和控制。
(2)掌握局部动作阶段。
动作技能的形成必须首先掌握构成技能的各个局部动作。
(3)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
在前一段掌握局部动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局部动作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
(4)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
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一连串的动作系列已经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
4简述能力发展的差异。
答:(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的差异。
教资英语科目三简答题总结
教资英语科目三简答题总结教育部教师招聘考试(简称教资考试)是中国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的考试之一,其考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
其中,英语科目包括了听力、阅读和简答题三个部分。
简答题是考生需要重点准备的一部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一、简答题的题型和难度教资英语科目三简答题主要包括四种题型:填空题、翻译题、简答题和写作题。
其中,填空题和翻译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简答题和写作题难度较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二、简答题的答题技巧1. 熟悉题型: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型和要求,然后根据要求进行答题。
2. 确定答题思路:答题前需要仔细思考,确定答题思路和重点,避免答题过程中发生思路混乱的情况。
3. 注意语言表达:答题时需要注意语言表达,尽可能用正确的语法和表达方式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4. 简洁明了:答题时需要简洁明了,不要过于冗长或者使用过多的复杂词汇,避免造成阅读困难。
三、简答题的备考重点1. 基础知识:教资英语科目三简答题考查的基础知识包括英语语法、词汇、语音、语调等方面,考生需要针对这些方面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巩固。
2. 阅读理解:教资英语科目三简答题考查的阅读材料多为教育类文章,考生需要提前阅读相关材料,了解相关信息和观点,以便答题时能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
3. 语言表达:教资英语科目三简答题考查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语法、词汇、语音、语调等方面,考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简答题的应试心态1. 自信心:考生需要保持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积极应对考试。
2. 调整心态:考生需要在考试前进行适当的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避免因为情绪波动导致答题失误。
3. 轻松应对:考生需要以轻松的心态应对考试,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避免因为情绪波动导致答题失误。
总之,教资英语科目三简答题是考生需要重点准备的一部分,考生需要熟悉题型和难度,掌握答题技巧,重点复习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保持良好的应试心态,才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简答题解题技巧
简答题解题技巧简答题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回答问题。
虽然题目简短,但解答却需要一定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答题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审题准确审题是解答简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解答之前,考生应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限制。
有时候,题目中可能会有一些关键词或者限制条件,只有理解清楚了这些内容,才能给出准确的回答。
二、简明扼要简答题的特点是要求回答简明扼要,不需要过多的赘述。
在回答问题时,考生应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冗长的叙述。
同时,也要确保回答的内容准确无误,不偏离题目要求。
三、逻辑清晰在回答简答题时,考生应保持逻辑的清晰性。
可以按照问题的逻辑顺序进行回答,或者根据问题的要求进行分类回答。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确保回答的内容有条理,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举例说明在解答简答题时,适当地举例说明可以使回答更加具体和生动。
通过举例,可以更好地说明观点,使回答更加有说服力。
但是要注意的是,举例只是为了说明问题,不要过多地展开,以免偏离了问题的要求。
五、准确性和全面性在回答简答题时,考生应尽量保证回答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准确性是指回答的内容要与问题一致,不要偏离题目要求。
全面性是指回答的内容要尽可能地全面,不要遗漏重要的观点或者信息。
当然,全面性不是指回答的内容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给出恰当的回答。
六、注意语言表达在回答简答题时,考生应注意语言的表达。
要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或者表达不清的句子。
同时,也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和语言的得体性,以确保回答的内容能够被读者或者评卷人理解和接受。
七、练习与总结解答简答题的技巧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
考生可以多参加模拟考试,多练习解答简答题,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也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自己解答简答题时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解题技巧。
总之,解答简答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技巧。
简答题总结
简答题1.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要点速记摩羯组内不择手段提高速度2.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要点速记两权一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要点速记人(人才)鱼(舆论)公(公民)主(民主)促政治。
3.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要点速记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总之要发展。
4. 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要点速记社会、个人、理论三方面。
5.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点速记社会主义接班人,全面个性多发展。
6.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文综简答题模板和技巧总结
文综简答题模板和技巧总结专题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1.坡度问题:①看等高线疏密。
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2.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3.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
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12.地形相关分析:①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②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教育理论基础简答题总结
教育学部分1.二十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一)遗传(生物因素)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3.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二)环境(外部条件)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三)(学校)教育1.学校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a..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b.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D.具有开发个体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a.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b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C.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决定性因素)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Ps: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动力在于个体因素。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启示:人的发展顺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尊重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不可陵节而施。
2.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此为阶段性。
教资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汇总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答: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3、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答:(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答:教育民主化是对言教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5、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
答:(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教育学》。
6、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答:(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答:(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8、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答:(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答:(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10、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小学教学资格证简答题整理
小学教学资格证简答题整理一、教育原理和教学理论1.1. 请简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
因材施教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原则,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研究能力,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需要提供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因材施教,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提高研究效果。
1.2. 请简述“启发式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发现和探索的教学理论,核心思想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研究过程,通过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结构。
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和批判思维能力。
1.3. 请简述“终身研究”理论的意义。
终身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一个终身过程,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
它强调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中,人们需要不断研究和适应变化。
终身研究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和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学科教育原则2.1. 请简述“结构性教学”原则。
结构性教学是一种组织和布置教学内容的原则,主要包括将学科知识组织为系统结构,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通过结构性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2.2. 请简述“探究性教学”原则。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原则,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研究。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起到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小学教育和评价3.1. 请简述小学阶段的学科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科特点主要包括针对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学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探究和合作精神,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
3.2. 请简述小学教育中的评价原则。
小学教育中的评价原则主要包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以及注重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评价应该促使学生发展潜力,激发研究动机,鼓励积极参与研究。
党课考试高概率简答题总结(后附多套考题及答案)
义务:(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4)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5)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6)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7)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8)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权利:(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3)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计算机操作系统简答题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简答题总结1、简述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与控制程序的执行。
2、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系统中,操作系统怎样才会占领中央处理器?只有当中断装置发现有事件发生时,它才会中断当前占用中央处理器的程序执行,让操作系统的处理服务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并执行之。
3、简述“删除文件”操作的系统处理过程。
用户用本操作向系统提出删除一个文件的要求,系统执行时把指定文件的名字从目录与索引表中除去,并收回它所占用的存储区域,但删除一个文件前应先关闭该文件。
4、对相关临界区的管理有哪些要求?为了使并发进程能正确地执行,对若干进程共享某一变量(资源)的相关临界区应满足以下三个要求:①一次最我让一个进程在临界区中执行,当有进程在临界区中时,其他想进入临界区执行的进程必须等待;②任何一个进入临界区执行的进程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退出临界区,即任何一个进程都不应该无限逗留在自己的临界区中;③不能强迫一个进程无限地等待进入它的临界区,即有进程退出临界区时应让下一个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进入它的临界区。
5、简述解决死锁问题的三种方法。
①死锁的防止。
系统按预定的策略为进程分配资源,这些分配策略能使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不成立,从而使系统不产生死锁。
②死锁的避免。
系统动态地测试资源分配情况,仅当能确保系统安全时才给进程分配资源。
③死锁的检测。
对资源的申请与分配不加限制,只要有剩余的资源就呆把资源分配给申请者,操作系统要定时判断系统是否出现了死锁,当有死锁发生时设法解除死锁。
6、从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出发,操作系统可分哪几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7、简述计算机系统的中断机制及其作用。
中断机制包括硬件的中断装置与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服务程序。
中断装置由一些特定的寄存器与控制线路组成,中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等识别到的事件保存在特定的寄存器中,中央处理器每执行完一条指令,均由中断装置判别是否有事件发生。
教育教学能力简答题重点总结
教育教学能力简答题重点总结教育教学能力简答题重点总结教育教学能力简答总结一.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力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
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是具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第一,道统性:教育的内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
教育服从于统治之道。
第二,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第三,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第四,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
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社会较低的地位。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二.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感到乏味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内心鼓励自己,“这个地方我没有学懂,再努力一把试试,学会了一定很有趣的。
”同时,教师还可以制造性地使用一些教学方法,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这样激发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学习内容就更容易为学生所掌握。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是该学科的特殊趣味引起的。
因此,教师除了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外,更要注意充分发挥本学科的特点优势。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地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景,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问题要小而具体。
问题要新且有趣,要有适当的难度,要富有启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
(1)Th细胞的激活:在B细胞应答中,Th细胞的激活分为两种不同情况①初次免疫应答时,DC和巨噬细胞负责摄取、处理抗原,以MHC 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②再次免疫应答时,由B细胞内吞抗原,将抗原加工、处理成小肽段,并以MHC 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
(2)Th细胞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活化的T细胞表达CD40L 与B细胞表面组成性表达的CD40相互作用,向B细胞传递重要的第二活化信号。
在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中,其他膜分子间的作用(如ICAM-1/LFA-1、CD2/LFA-3等)也很重要。
(3)Th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活化的Th细胞(主要是Th2)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IL-4、IL-5、IL-6、IL-10、IL-13等),可辅助B细胞活化、增生与分化及抗体的产生。
2.两种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机制、特点和临床预防措施:1,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溶血症多发生于母亲为O型血的非O型血胎儿。
新生儿临床症状较轻。
其发生机制是当分娩或经其他途径进入母体内的红细胞,可通过表面A或B血型抗原刺激母体产生IgG类抗A 或抗B抗体。
当母亲妊娠或再次妊娠时,该种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表面相应血型抗原结合,引起胎儿出生后的新生儿溶血。
因为胎儿或新生儿体内除红细胞外,在血清和其他体液及某些组织细胞也存在A或B血型物质,所以从母体进入胎儿或新生儿体内的IgG类血型抗体,可与上述体内A或B血型物质结合,从而竞争性抑制IgG类抗A或抗B抗体对红细胞的溶解破坏作用,此即临床症状较轻的主要原因。
2,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发生于Rh一母亲所怀的Rh+胎儿,尤其多见于再次妊娠所分娩的新生儿。
当首次妊娠分娩时,胎儿的Rh+红细胞可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抗Rh抗体。
当再次妊娠仍为Rh+胎儿时,母体产生的抗Rh抗体(IgG)即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Rh+红细胞结合,导致胎儿红细胞的破坏。
从而引起流产或出生后的严重溶血现象,甚至死亡。
对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现在尚无特异性预防措施。
为预防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可在Rh一母亲首次娩出Rh+的新生儿后的72小时内,给母亲注射抗RhD抗体(RhD抗血清 ),该抗体与母亲体内的胎儿Rh+红细胞结合,并及时将其清除,从而清除Rh抗原对母体的免疫刺激作用,阻止Rh抗体的形成。
3.简述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BCR是通过其V区抗原结合部位来识别抗原的。
BCR V区,尤其是V 区CDR1、CDR2和CDR3氨基酸序列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对抗原识别的多样性。
造成BCR多样性的机制主要有:①组合造成的多样性:编码BCR重链 V区的基因有V、D、J三种,编码轻链V区的有V和J两种基因,而且每一基因又是由很多的基因片段组成的。
这样,重链基因的组合和重链基因与轻链基因的组合,将产生众多不同特异性的BCR。
②连接造成的多样性:编码BCR CDR3的基因位于轻链V、J或重链V、D、J片段的连接处,两个基因片段的连接可以丢失或加入数个核苷酸,从而显著增加了CDR3的多样性。
③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在BCR各基因片段重排完成之后,其V区基因也可发生突变,而且突变频率较高,因而增加其多样性。
4.T细胞主要的表面分子及其主要作用是表面分子主要作用一,TCR-CD3复合物TCR 特异性识别由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CD3 稳定TCR结构,传递活化信号二,CD4/CD8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三,协同刺激分子CD28:促进细胞T增殖分化LFA-2(CD2):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可与CD58结合,能介导T细胞旁路激活途径,还能介导效应阶段的激活途径CD40L:可表达于部分活化的T细胞表面,可与B细胞表现CD40结合,产生的信号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四,丝裂原结合分子:与丝裂原结合后,直接使静止状态的T细胞活化增殖转化为淋巴母细胞5.,T细胞亚群分类及其功能。
T细胞是异质性群体,分类方法有很多:按CD分子不同可分为CD4+和CD8+两个亚群;按TCR分子不同可分为TCRαβ和TCRγδT细胞;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辅助性(Th),抑制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按对抗原的应答不同可分为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性T细胞。
功能:(1)CD4+辅助性T细胞(Th):增强免疫应答;活化细胞,增强其吞噬或杀伤功能;其亚群Th1细胞与Th2细胞各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主要作用是:Th1细胞分泌IL-1、IFN-γ、TNF-β等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与TDH和TC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有关,可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h2细胞分泌IL-4、 IL-5、IL-6、IL-10等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合成并分泌抗体,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与B细胞增殖成熟和促进抗体生成有关,可增强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2)CD8+杀伤性T细胞(Tc):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两种机制一是分泌穿孔素、颗粒酶、淋巴毒素等物质直接杀伤靶细胞;二是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3)抑制性T 细胞(Ts):抑制免疫应答,Ts细胞既可以是CD4+T细胞又可以是CD8+T细胞。
(4)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主要为Th1,还有CTL,Th1分泌多种淋巴因子,引起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CTL可以直接破坏靶细胞。
⑸调节性T细胞:通过抑制CD4+和CD8+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达到免疫负调节作用⑹CTL(Tc)细胞:CTL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并受MHC I类分子限制。
它们只能杀伤表达相应致敏抗原的靶细胞效应过程:1效靶细胞结合:。
2CTL的极化:CTL细胞对靶细胞通过其表面TCR-CD3复合受体分子与靶细胞表面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并在表面CD8分子与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相互作用下与靶细胞密切接触3致死性攻击:细胞分泌穿孔素、丝氨酸蛋白酶和FasL等细胞毒性物质,使靶细胞溶解破坏和发生细胞凋亡。
(2)致敏Tc细胞杀伤溶解靶细胞后本身不受损伤,它们与溶解破坏的靶细胞分离后,又可继续攻击杀伤表达相应致敏抗原的其他靶细胞。
通常一个致敏Tc细胞在几小时内可连续杀伤数十个靶细胞。
这种由CD8+ Tc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效应在清除病毒感染、同种移植排斥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
6.简述MHC-I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的过程。
内源性抗原是指由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胞内蛋白质、核蛋白及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等。
这些抗原在细胞内合成后首先在胞浆内蛋白酶体的作用下降解成小分子的肽段,这些8~11个左右氨基酸组成的肽段大小与MHC-I类分子肽结合区凹槽相仿,在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AP)的作用下转移至内质网腔中,与新组装的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
然后通过分泌途径运7.简述MHC-II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的过程。
外源性抗原是指来自细胞外的抗原。
当外源性抗原进入机体后,大部分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以吞噬、吞饮及受体介导的胞吞方式摄入至细胞浆中,被内体及溶酶体中的蛋白酶水解为能与MHC-I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片段。
在内质网中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然后转运至细胞膜表面,提呈给CD4+ T细胞。
8.T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是什么?T细胞只能特异性识别表达在APC表面并与MHC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的肽类抗原,这又称为TCR的双识别,即TCR在特异性识别APC所提呈的抗原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识别与抗原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也就是说,T细胞对抗原肽的识别受MHC分子种类的限制。
9.HLA I 类和Ⅱ类抗原的结构、组织分布、功能及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HLA抗原类别肽结合结构域表达特点组织分布功能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Ⅰ类(A、B、C)α1+α2 共显性所有有核细胞表面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Ⅰ类抗原凹槽两端封闭,接纳的抗原肽长度有限,为8-10个氨基酸残基,锚定位为P2和P9Ⅱ类(DR、DQ、DP)α1+β1 共显性APC 及活化的T 细胞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Ⅱ类抗原凹槽两端开放,接纳的抗原肽长度变化较大,为13-17个氨基酸残基,锚定位为P1、P4、P6和P910.比较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异同。
不同:1出现的顺序不同2激活物不同3参与成分不同4意义不同三条途径的区别见下表:14,B细胞表面分子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1.mlg:B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
2.lgα/lgβ( CD79a、CD79b):异源二聚体,与mIg组成BCR复合物,介导B 细胞信号传导二,B细胞共受体CD19:单体分子,促进B细胞激活CD21:单体分子,C3片段EB病毒受体,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参与免疫记忆三,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单体分子,提供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CD40:单体分子,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其他黏附分子:CD54,LFA-1等四,其他表面分子CD20(B细胞特异性标志),CD22(特异性表达于B细胞表面),CD32(即TcγRⅡ)15,B细胞亚群B1细胞与B2细胞的主要特征:16,B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1,中和作用2,调理作用3,参与补体的溶细胞或溶菌作用: 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与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形成膜攻击复合物(C5b6789),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
4,ADCC:当IgG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可通过Fc段与NK细胞膜表面IgG Fc受体结合,触发NK细胞的杀伤作用,使靶细胞溶解破坏。
(2)作为APC,提呈抗原;活化的B细胞才能提呈抗原。
11.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
(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机体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B细胞介导,藉B细胞分泌的抗体执行。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始于BCR对TD抗原的识别,所产生的第一活化信号经由Iga/Igb向胞内传导。
BCR辅助受体复合物加强第一活化信号的传导。
B细胞作为免疫效应细胞,通过表面抗原受体结合摄入抗原时可产生活化第一信号,通过Th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40L与ICAM-1)和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D40与LFA-1)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即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在上述二种活化信号作用下,B细胞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