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课堂提问的把握

合集下载

浅谈课堂提问时机的把握

浅谈课堂提问时机的把握

2012-12理论研究数学课堂中,教师很多时候没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从而导致学生“卡带”、课堂“冷场”,影响教学效果。

如何对提问的时机进行准确的把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在新课程开始时提问兴趣是维持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的关键因素。

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学生通常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进入状态。

此时,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有趣的提问能够在引导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快地集中进入到学习状态。

二、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提问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发展是迥异的,因此,不同思维发展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思维的局限,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理解差异或理解障碍。

因此,教师在这种时候必须扮演学生的思维向导,尤其在学生无法开展思维活动时,更要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跨越思维的障碍,实现思维的顺利发展。

三、在知识的重难点上提问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要比一般的知识点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虽然突破重难点并不仅限于课堂提问这一条途径,但是巧妙的提问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在重要的知识处提问,能加深学生的认识,从而在学习时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在学生无疑处提问疑问是促进学生主动求知和积极思考的催化剂,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在学生似懂非懂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疑,势必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因为每个学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有疑问,因此教师便需要在此时介入,对学生进行提问,激起其心中疑问。

对此,在教学方面造诣颇深的朱熹也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

”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针对学生无疑处创设条件进行提问,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五、在知识可以迁移时提问学生的成长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而教学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将掌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也就是说要学生学会学。

数学里面有很多知识是相通的,如,学习等比数列时就可联系等差数列,学习双曲线时就可联系椭圆。

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

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

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摘要: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

提问的时机把握应该是: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教学环节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转折处。

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直接诱导法、追根溯源法、无中生有法、反弹琵琶法、曲径通幽法、由此及彼法等。

关键词:课堂;提问;时机;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1]。

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教师放下架子,不再以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自居,而应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合作伙伴式的交往。

心理学家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

师生问答使课堂形成不断向前推进的思维流程,进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课堂中的师生问与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还可以让那些充满个性的回答所闪现的创造性火花得以放大,使新的信息得以交流。

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还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一、把握提问时机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

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般说来,课堂提问时机选准与否,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什么时候提问容易收到最佳效果呢?1.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

课堂提问技巧的探讨

课堂提问技巧的探讨

课堂提问技巧的探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然而,要想让课堂提问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一、提问的目的要明确在课堂上提问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引出新的知识点,还是为了巩固旧的知识?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还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只有明确了提问的目的,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授数学中的乘法运算时,如果教师的目的是引出新的知识点,那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运算,那么如果有 5 个 3 相加,除了一个一个加起来,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如果教师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那么可以这样提问:“请同学们计算 3×5 的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问题的难度要适中问题的难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的质量。

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可能会觉得无聊,失去思考的兴趣;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学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产生挫败感。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设计出难度适中的问题。

一般来说,问题的难度应该略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让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和努力才能回答出来。

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又能够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刚刚接触到一种新的修辞手法,教师就不应该马上提问一些过于复杂的关于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的问题,而是可以先从简单的识别问题入手,如:“在这段话中,作者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等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识别方法后,再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如:“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三、提问的方式要多样课堂提问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避免单一和枯燥。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1、封闭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通常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如“是不是”“对不对”等。

浅谈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

浅谈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

浅谈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提问的时机把握对于提问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提问的时机把握角度,浅谈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及一些提问技巧。

提问的时机把握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机的把握上具备一定的敏锐度和把握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地选择提问的时机,让学生在恰当的时刻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提问的时机把握还对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如果教师在提问时机把握上不够准确,就会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困惑和失落,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的时机把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提问时机的把握上应该具备以下一些技巧和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选择提问的时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应情况,合理安排提问的时机,让学生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和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要注重鼓励学生参与和奖励优秀表现。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给予他们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要不断总结和调整提问的方式和技巧。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 ”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 ”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昀频繁的课堂教学手段,也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把数学探索引向深入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领会数学思想,学会数学方法,同时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设计了不少问题却仍未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中没有把握好提问过程中的“度”。

优化课堂提问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课堂提问注重“新颖”。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著地探索。

所以在课堂上的提问如果教师是经过精心构思,选择新颖巧妙的角度,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将知识融汇贯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教师如果说:“12除以3等于几?”这样的说,学生则不会感兴趣,如果改成:“老师奖励给3名学生12支铅笔,平均每人分得几支铅笔?”教师这样提问,学生马上就有了解决此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二、课堂提问把握精度。

课堂提问选择在何处问才昀有效?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提问只会令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精”—就是“问点”要设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以及规律的探求处。

如教学“小数乘小数”时,先让学生计算3.25×27,接着过渡到3.25×2.7,再设问:“这道题与前面学的小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积的小数点该怎样移动就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为什么?”问法要简洁明了,简单合理,语言精练,这样学生才能抓住问题实质,思考问题,从而解答问题。

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提问时机

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提问时机

老师如何把握课堂提问时机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要进步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要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

恰逢其时的提问,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和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一般说来,老师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及时提问,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学生接触所学知识的关键和本质之处,老师及时提问,引导启发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把学生带
入积极的学习情境之中,并促进其积极考虑,顺利掌握所学知识
或形成技能技巧。

二、在新旧知识衔接过渡处提问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根底上引伸和开展的,在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时候,老师通过适时的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络,到达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目。

谈谈课堂提问的技巧(通用8篇)

谈谈课堂提问的技巧(通用8篇)

谈谈课堂提问的技巧〔通用8篇〕篇1:谈谈课堂提问的技巧谈谈课堂提问的技巧“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考虑、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开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

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满堂问”这种弊病,“满堂问”实际上只是“满堂灌”的一种变式罢了。

为此,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首要的是课堂提问必须新异,具有兴趣性。

-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

当学生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才能而冲动、振奋,为探究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快。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二、课堂提问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思维,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防止多而杂的问题分散学生的整体思维。

-学习文章要从整体着眼,感知整体,把握主要事件和人物及主题思想。

部分的精读,也是为了更深化地理解整体。

整体理解是根本目的,提问必须围绕这个目的,而纷繁琐碎、零打碎敲的提问那么偏离或失去了目的。

学生思维也是一个整体,是由观察感知、分析^p 综合、抽象概括、想象联想、比拟区分、推理等思维形式和过程组织起来的。

提问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思维去理解各种问题,掌握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技巧。

三、提问应有助于学生想象和创造才能的开展。

-提问要重现迁移,利用已学知识去阅读新的`文章,利用阅读知识去写作,利用已具有的才能去想象、创造,举一反三,扩展知识领域,所以还要编排一些迁移性的联络实际的问题,防止在课文的细节上纠缠不休,絮叨个没完。

例如在教《项链》这一文时,可以提问:“女主人公在得知花了十年的心血归还的项链是假的以后,她会怎样想,怎样做呢?”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p 考虑判断。

四、课堂提问应当不断满足学生新的需求。

-思维开展心理认为:新的需要和原有程度或主观内部状态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青少年思维开展的内部矛盾,成为思维开展的动力,课堂提问应当符合这种需要。

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

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

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下是一些课堂提问的技巧:
1. 提问要明确:教师在提问时要确保问题清晰明确,让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含义和所需的回答。

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问题。

2.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来设计问题,确保问题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提问要有趣味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比如结合实际生活、引入游戏化的方式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4. 提问要有层次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性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5.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即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避免使用简单的是非题或选择题,而应该使用开放性问题。

6. 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教师在提问后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有时间组织语言、整理思路,可提高学生的回答质量。

7.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也要认真回答学生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反馈。

8. 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语气: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和语气,尽量使用温和、鼓励的语气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避免使用过于严厉或命令式的语气,以免给学生带来压力。

把握课堂提问时机与技巧

把握课堂提问时机与技巧

把握课堂提问时机与技巧提⾼初中课堂提问可以拉近师⽣之间的关系,能够对学⽣的思维能⼒、表达能⼒等,进⾏有效的锻炼与培养。

教师所采⽤的提问⽅式,有不少优点,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课堂提问的时机和技巧的把握上。

⼀、关注教师⾃⼰的提问语速、语调。

⼀般来说,教师提问的时候语速适中或者稍慢,语调适当加重,是所提问题让学⽣听得明⽩听得⾼度重视,才能让学⽣清晰地掌握问题主旨同时还在提问的过程刺激者学⽣对问题的思索。

⼆、提问不能⼈为地制造紧张的氛围。

提问学⽣回答问题,如果回答得不够准确或完全错误,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千万不能为了赶时间求得正确答案,接⼆连三地提问其他学⽣,因为随着学⽣⼀个个站起来坐下去,课堂⽓氛会变得⽐较紧张。

退⼀步来讲,学⽣就是回答不出来,,教师也应注意给学⽣留⼀点余地。

如在提问时,尤其是追问的时候,也许学⽣⼀下⼦回答不了或者回答不完整,教师可以说:“你先坐下,请再好好想想”“请另外同学帮帮忙”“哪位同学(或者找⼀位同学)愿意帮忙回答这个问题”……这样既可以消除紧张⽓氛,让学⽣轻松愉快地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有⾜够的勇⽓迎接挑战,迎接每⼀节课。

三、提问时要注意联系学⽣的实际 在教学中,教师所讲的问题⼀定要紧扣学⽣的实际,最好是结合学⽣的学习和⽣活,结合学⽣的家庭和学校及接触到的社会的情况等等,让学⽣真正地在熟悉的环境中去掌握知识。

如讲到九年级年级上册第⼋课第⼀框题《我们的梦想》时,我问学⽣⾃⼰有近期或远景梦想?进⽽问道家庭有什么梦想?最后问⼤到国家和⼈民有什么梦想?由⾝边最⼤的实际渐进问下去,顺利导⼊正课,开个好头。

四、提问时要注意考试的提问类型 在这⼏年的中考中,⾮选择题的提问⽅式多样化,诸如:是什么、为什么、作⽤意义、启⽰了什么、体现了什么、评析等。

甚⾄⼀题多问,有的答案也只要⾔之有理即可得分。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提问⽅式,既要让学⽣能够理解课⽂,⼜要让学⽣找出解题⽅法,并提⾼学⽣的解题能⼒。

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

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

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摘要:课堂提问的质量代写论文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

提问的时机把握应该是: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教学环节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转折处。

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直接诱导法、追根溯源法、无中生有法、反弹琵琶法、曲径通幽法、由此及彼法等。

关键词:课堂;提问;时机;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1]。

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教师放下架子,不再以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自居,而应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合作伙伴式的交往。

心理学家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

师生问答使课堂形成不断向前推进的思维流程,进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课堂中的师生问与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还可以让那些充满个性的回答所闪现的创造性火花得以放大,使新的信息得以交流。

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还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一、把握提问时机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

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般说来,课堂提问时机选准与否,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什么时候提问容易收到最佳效果呢?1.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

把握课堂提问的

把握课堂提问的

把握课堂提问的“准度”
现在,一些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往往是随意发问,想问就问,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越问越糊涂。

一个有效的提问应该具有“准度”,所谓提问的“准度”,就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够准确切中教学的重点、难点上,并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选准提问的时机。

如果教师能把握课堂提问,课堂教学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课伊始,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提问有效地拉近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把学习情绪投放到学习中来。

在学生进行美术绘画之前,我提问:“同学们,你准备选择画家乡的什么来表现家乡的美?又准备用怎样的方式去表现?”这个问题切中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不仅让学生明确了绘画的内容,而且启发了学生的绘画形式,避免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随意性。

当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时,我又把他们画得好的作品及存在缺点的作品呈现出来,进行这样的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一些画画得怎么样?它们表现出家乡的美了吗?”以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鼓励他们发表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深化主题,提高美术鉴赏水平。

在课堂中,正是因为设计的问题切中了教学重点,并抓住学生学习美术的规律,进行阶段性准确提问,所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绘画实践能力及美术鉴赏水平。

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原则

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原则

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原则虽然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说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提问。

提问是一门技巧,也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提问原则、运用提问艺术、把握提问时机,才能切实发挥提问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下面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学科的教学属性探讨提问教学的技巧。

一、把握提问时机一节课什么时候提问、怎样提问是提问的关键。

若教师不管不顾时机、不停地问学生,会使学生产生疲倦感,激不起思维涟漪,也就难以发挥问题的功效。

因此,教师要把握提问时机,优化提问效果。

提问具有启发、引思等作用。

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学生遇到障碍、发生矛盾时提问。

这时问题就像一道亮光,为学生照亮思维活动的方向。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用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这时的问题就如一座桥梁,将新旧知识有效地架构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一课为例。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既是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的拓展和延伸,又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因此,做好“倍”的教学意义重大。

为了帮助學生建立“倍”的概念,使他们对“倍”有清晰的认知,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3个2是多少?学生很快就说出6,并列出算式3×2=6。

这时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这一认知,借助摆小棒摆一摆,他们以2根小棒为一组,摆成3组。

此时教师就可以继续提问:“将2根小棒看作一份,共有几份?”学生回答3份。

“6根小棒是2根小棒的几倍?”很明显是3倍。

这样,通过问题衔接,学生从“几个几”的角度认识了“倍”,深化了对“倍”的本质认识,突破教学重难点。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在学生产生困惑时进行提问,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加法》一课时,在引出算式“98+25”后,学生的学习陷入僵局,这一算式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

准确把握课堂提问时机

准确把握课堂提问时机

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提问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能了解到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观点、态度,还能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才能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提问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导入新课时提问课堂教学开始时,学生的思维还没启动,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系列与本堂课程有关的问题,由浅入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把注意力吸引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

教师以Free talk的形式,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流,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新的学习主题。

比如,学习《At the weekends》一课时,用富有启发性和连贯性的问题导入新课:“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ay is it after Friday? Do you like weekends?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I often watch cartoons. Do you like watching cartoons, too? ”通过提问,引出对watch、 cartoon等短语和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句型的学习。

我们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解疑愿望。

比如,在教学“ What time is it?”这一句型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然后提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It’s awatermelon/ plate/ ball……”,接着我在圆圈内点一个小圆点,再问学生时,他们可能会回答:“It’s a pie/ cake……”,最后,我在圆圈内画上长、短针或者标上数字,学生便会马上领悟:“It’s a clock.”从而引出新的句型“ Whattime is it?”。

谈课堂教学中提问时机的把握

谈课堂教学中提问时机的把握

谈课堂教学中提问时机的把握
提问时机的把握对于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当正在准备讲授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回忆自己在相关领域已学到的知识,以此来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当教师正要讲授某一点时,可以先让
学生回答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帮助学生从一般概念中走向具体描述;当讲授完某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把该知识点与他们之前已经学过
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以此加强他们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总之,
提问时机要合理把握,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问”

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问”

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问”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很关键,通过提问来点拨和启发学生思考,实现学生能在提问中学会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追求热闹的一问一答的表面性提问;有未经设计的“是不是”“对不对”的习惯性提问;有偏离学习内容重点的随意性提问等。

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也可以给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机会。

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如何把握教学中到“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在知识关键处提问在知识关键处精心设计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的障碍。

一是在知识生长点处提问,诱发学生从已有知识向新知方向思考。

二是在知识重点处提问,引导学生回想相关的知识,加深对重点知识的记忆。

三是在知识联系处提问,以新知识联想旧知识,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水平,自己去自学、去发现、去再创造。

四是在知识的难点处提问。

例如,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引入1/3+1/4后提问,1/3与1/4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

有的答:“分子都是1”。

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

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怎样才能直接相加?你有什么办法使分数单位相同吗?以上一步一步设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并能顺利准确地概括出异分母加减法的法则。

因此,在知识的关键处发问不仅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并引起思考,而且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接受问题后有时间来酝酿、发展和组织想法。

2.在认知偏差处提问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由于教师固有的思维或理解上的差异,造成学生与教师的认知偏差,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话来代替学生的话,教师自己理解了,就认为学生也理解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什么意思”“是这样的意思吗”等,根据学生回答的信息反馈,可以及时捕捉到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

也谈课堂提问的把握

也谈课堂提问的把握

也谈课堂提问的把握(开江县新宁镇第一小学开江 636250)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时常存在着一些遗憾,比如:我们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出的问题不够精准、价值不高,导致学生的回答比较零散;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问题显得琐碎、直白,缺少思维的启发性;缺乏对生成性问题的灵活处理,抓不住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不能启发学生更深入思考和交流,课堂交流浮于表面。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做好哪些把握?现依《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为例,去探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有哪些“把握”。

一、把握发问的时机,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论语》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即把握启发的时机,解开关键点。

每一堂课都应该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的启发当以问题引领为主,让学生在问题中去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只是,我们要思考,同一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若干的问题,相对于小学生,坚持一课一得,一堂课一个训练点,将问题化简,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然后给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小组研讨,充分交流,将学习引向深入,并学有所获。

阅读《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开课让学生阅读课题后,即可提问“阅读大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阅读大地”?从课题开始质疑,在疑中激趣学习。

在阅读第一自然段后提问“首句说奇人,末句说奇书,二者有什么关系?”,然后给时间让学生自读全文,引领学生整体领会课文。

在阅读第二自然段时又可以提出“拿当时的读书人与徐霞客来比,作者要说明什么?”而在后面的几个段落中,也可提出相应的核心问题以引领学生的阅读学习。

二、把握课堂提问的“准”度和“精”度语文课本,尤其是高段语文文本,长文章逐渐增多,有效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必须把握课堂提问的精准度,预设有价值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手段的把握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手段的把握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手段的把握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开启学生思维活动的钥匙。

如何把问题设计得恰当有力,使之成为信息传递给学生,决非一日之功。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一手段呢?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

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

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

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

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的胸襟这一深意。

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

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

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

于是教学中我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认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

如何把握课堂提问 [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

如何把握课堂提问 [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

《如何把握课堂提问 [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摘要:课堂提问是授课过程中师生交流的必要环节,更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讲授“旅游心理学”课程中“注意”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责任编辑:张欣)课堂提问是授课过程中师生交流的必要环节,更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手段。

一名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善于通过课堂提问把握教学方向,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笔者从事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学工作多年,对于如何通过课堂提问锻炼学生能力,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在此做一简要总结。

一、用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提倡精讲多练,怎样在限定的教学时间内给学生广泛的思考空间,是教师需要提前用心准备的。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总是提前把问题想好,提问什么,怎样提问,想要学生回答哪些内容,由学生的答案能引出什么知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才能循序渐进,以问带讲,促使学生多动脑、勤思考,使课堂学习成为学生自己探索答案的发现之旅。

例如,在讲授“旅游心理学”课程中“注意”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紧接着,我抛出问题:刚才听我讲故事时,你有什么表现?脑子想什么?手在干什么?我讲到惊险时,你的呼吸是否有变化?学生没有想到老师的故事是带“陷阱”的,自己的所有反应居然都和课本描述的一致,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我继续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逐步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注意的定义、特点、外部表现、分类等。

这样课本中的知识全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生一直兴趣盎然,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二、用提问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初上职业学校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很少有人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有个别学生在教师点名提问时干脆说“不会”。

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温和地说:“你先请坐。

再考虑一下,老师一会儿再提问你。

”过一段时间,再提问他一个简单问题,让他能够顺利回答,然后及时表扬,挽回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课堂提问的把握
发表时间:2016-06-30T11:46:25.00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作者:赵运妮
[导读] 课堂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

——从《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说起
◇赵运妮
(开江县新宁镇第一小学开江 636250)
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时常存在着一些遗憾,比如:我们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出的问题不够精准、价值不高,导致学生的回答比较零散;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问题显得琐碎、直白,缺少思维的启发性;缺乏对生成性问题的灵活处理,抓不住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不能启发学生更深入思考和交流,课堂交流浮于表面。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做好哪些把握?现依《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为例,去探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有哪些“把握”。

一、把握发问的时机,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
《论语》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即把握启发的时机,解开关键点。

每一堂课都应该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的启发当以问题引领为主,让学生在问题中去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只是,我们要思考,同一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若干的问题,相对于小学生,坚持一课一得,一堂课一个训练点,将问题化简,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然后给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小组研讨,充分交流,将学习引向深入,并学有所获。

阅读《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开课让学生阅读课题后,即可提问“阅读大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阅读大地”?从课题开始质疑,在疑中激趣学习。

在阅读第一自然段后提问“首句说奇人,末句说奇书,二者有什么关系?”,然后给时间让学生自读全文,引领学生整体领会课文。

在阅读第二自然段时又可以提出“拿当时的读书人与徐霞客来比,作者要说明什么?”而在后面的几个段落中,也可提出相应的核心问题以引领学生的阅读学习。

二、把握课堂提问的“准”度和“精”度
语文课本,尤其是高段语文文本,长文章逐渐增多,有效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必须把握课堂提问的精准度,预设有价值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情感。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教师善于深入钻研教材只是一种前置,而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运用有“准”度的启发性教学来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用有“精”度的充满情趣的问题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热烈探求。

教学《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教师可紧扣住中心句提出有一定的难度,又具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和开放性的“准”问题: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写出了《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

他人“奇”在哪里?书“奇”在哪里呢?从而引导学生们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深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反复读一读,在旁边做上批注。

不难发现,文本第2自然段的“卓尔不群”和第6自然段的“锲而不舍”进入了孩子们共同的勾画和批注中,老师再加以引导,这就是文本的“精”问题。

卓尔不群的志向,锲而不舍地行动,回答的正是徐霞客奇人奇事的文本中心。

三、把握“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的契合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可以预设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与文本对话,主动地去探寻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

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内容到中心、由外在到内心的过程,让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积极地去思考、去表达,心理学上这叫智慧的迸发,教育学上这叫情感的熏陶。

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了这样的对话,学生自然融入其中,做到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写人更在写事,文章主要写了几件事?分别在哪些段落写事?要说学生阅读5和6两个自然段,领会这三件事并不难,而教师不妨在此进行一次读写结合的拓展提升:“有一次”的写法之所以没有具体的时间,正说明这样的事并非只有这两次,在徐霞客阅读大地的一生中,他还可能遇上什么事?先小组讨论,写一段或几句话,然而提醒孩子课下阅读《小学语文同步拓展阅读》,以增添文本主人公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

四、把握课堂提问角色的转换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至高境界,换句话说,就是以儿童为学习的本位教与学。

相对课堂提问,这就要思考我们的提问是否是从儿童的视角来提出的?儿童会怎样思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凭儿童的积累和认知能够回答好吗?否则,我们的课堂就只是教师的单边问,一厢情愿的问,所以,从学生学习的归宿来看,更多的问题应该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只需要在关乎教学重难点的节点上引领,或者直接对学生问题进行归并、提升成课堂学习的问题即可。

在《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的教学中,对于文本第5和第6自然所写的三件事,就有孩子提出“同样是写事,第一件详写,为什么第2、3件略写?”也许这并非是本单元本课关注的重点,但我并没有忽略,而组织学生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写人记事的有详有略给孩子们进行了结合文本的再次学习,阅读文本,学习写作也在此得到了升华,这种来自学生的问题岂不比教师单方面的问题更有效用?
是的,有效的提问离不开提问的时机、问题的精准度、预设与生成的契合及提问者角色的转换,因为,只有这样从形式到内容的把握,我们的课堂提问才会真正有用、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