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复习要点第六章.doc
教育原理第六章
第六章体悟教师职业——教师与学生教学目的:1、用自己的话阐述教师生命发展内涵及其内在特质2、从自己的视角清楚地阐释教育幸福观教学重点:1、自行总结出学校教育中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品质2、在小组讨论中结合具体案例解释以“多向互动”、“学生立场”为原则的师生关系教学难点:1、用自己的话清楚地说出当代学生的行为特征以及学生发展的核心素质2、有选择性地讲述自己亲历的有关师生关系的故事并谈出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第一节基于学生发展的师生关系从学生发展的视角进行分析,教师在师生交往中需要具备一些基本品质165页自行总结出学校教育中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品质?一、教师在随意亲和中与学生共享生活情趣二、教师通过“学高为师”向学生展示个性魅力三、教师在真心诚意中与学生善于交心四、教师通过幽默智慧向学生展示学识才华五、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富有爱心中感受到快乐教育爱包含了三个部分的爱:一是对学生的爱,爱生如子;二是对教育教学的爱,视教育为自己价值实现的源泉;三是对人类事业的爱。
第二节学校日常教育实践中的师生关系一、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实现“多向互动”1.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传统观点: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关于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关系,“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是传统理论与实践对教育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两种极具代表性的典型。
“教师中心论”是德国赫尔巴特首倡,他主张教育活动应由教师主宰,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
“学生中心论”是以美国杜威为代表,主张教育应以儿童自然发展需要及其活动为中心,教师的作用在于了解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并提供必要的刺激和材料,教师要放弃指挥官的任务,执行看守及助理者的任务。
这两种观点,前者对我国的教育影响较大,后者影响较小。
(1)教师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都应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学生们心理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从而也是他们的性格的设计师和建筑师。
这种观点认为,学生具有“中性而又被动的天性”,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教师应该并且能够主宰一切。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08政教部资料绪论(多出选择题)一、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课本P1-P9)1.教育学孕育、萌芽阶段(1)孕育时期:孔子的《论语》、柏拉图的《理想国》。
但均不是专门的教育著作。
(2)萌芽时期: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专论教育的著作......”、古罗马帝国的昆体良所著...............《学记》,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的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论演说家的培养》。
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标志: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探讨“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夸美纽斯对教育的贡献:a.倡导教育对象普及化。
b.建立了较为严密的教育学科体系——开始尝试班级授课制.....。
c. “.经验..........,将人的一生........成为了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式。
d. 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设想..——..描述..”.的写作及论述方式划分为成七个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规定了具体的教育任务。
(2)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的教育家。
...........,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同时期其他代表人物:洛克....(德)、康德..(德)等。
..(法)、裴斯泰洛奇.....(瑞士)、福禄贝尔..(英)、卢梭3.教育学学科群形成阶段(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论》,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教育方法上主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教学。
(2)德国教育家拉伊的《实验心理学》,他将生物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感受..表...——..整理..——现.”三个阶段。
(3)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主义与教育》,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儿.童中心论................”。
教育学原理,讲义第六章
第六章教育内容1.教育内容的一般知识2.教育内容的制约因素3.德育4.智育5.体育6.美育第一节教育内容及其决定因素一、教育内容及其决定因素(识记)★★★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所要完成的项目及其过程。
它既是教师教的项目和过程,也是学生学的项目和过程。
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
教育内容如从内容的角度看,就是指教育所要进行的价值观、心智、体能等方面的培育等等,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德、智、体、美诸育。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目的是活动的主导因素,教育内容、方法等都不过是教育目的实现的手段。
一般说来,除了教育目的的纵向和直接的规定之外,教育内容的确定还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社会状况及其发展一定的社会发展是一定教育形态及其发展的物质基础。
所以,社会状况及社会发展对教育内容的影响极大。
社会生产以及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之一,就是要求教育内容要与社会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这一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的安排必须满足社会生产力的关键要素的劳动者素质培养的需要,以及政治经济制度在意识形态或价值观上塑造合格社会成员的需要;二是教育内容的安排又必须能够使教育对象具有对所接受的教育内容进行反思、批判和创新的能力,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2.文化与科技发展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教育也传递文化、孕育新的文化,是文化演进的中介。
教育要完成传递和孕育文化的使命,就必须努力在教育内容中不断吸收已有文化的精华。
这样,教育对象个体就可以通过对教育内容的把握,继承特定文化中的价值智慧、生存经验等等,实现“文化化人”的目标,在承接文化的同时开创文化的未来。
3.教育对象的实际教育活动实质上是在教师指导情境中教育对象的特定的学习活动。
学生是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整个教育活动取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学习效果就是教育效果。
学与效果的取得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因素相关,也与教育内容如教材的选择和编排有密切的关系。
(完整word版)《教育学原理》复习重点
《教育学原理》复习重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什么是教育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当代教育发展的特点.夸美纽斯的《大教案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代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
.学习教育学方法第二章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经济适应性和教育的适度超越性的内涵.教育的政治适应性和教育的适度独立性的内涵.教育的文化功能和政治功能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生物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
.适应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二是,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三是,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规律;四是,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五是,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
第四章教育制度与法规.教育法规的基本特点:强制性、普遍性、规范性。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小学教师劳动的特点.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学生的基本属性.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良好师生关系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教师注意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六章教育的目的与内容.教育目的作用.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德育的任务.劳动创造教育的内容第七章 教育原则.中小学具体教育原则( 条)第八章 课程.课程类型分类:按照课程管理权限如何划分.新课程改革的特点第九章 课堂教案.教案模式的特点.什么是教案模式的中介作用.教案方法的概念.教案策略与教案方法的关系.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案整合中应注意的几个误区.课堂观察、课堂教案评价的概念.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诊断评价、终结性评价的概念第十章 学习方法及其辅导.学生学习的本质表现.学习方法的三个内涵.研究学习方法的意义.自主学习概念.自主学习意义.自主学习的特点.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十一章 .班主任的职责主要包括:教育职责、 管理职责、组织班级活动职责和协调其他教育者职 四个方面。
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教学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教学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途径。
教学是完成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二、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中心)工作。
三、教学的任务:1、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2、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当代“教学”观变革: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的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移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第二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一)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孔子的“学、思、行”思想;《学记》的“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长善救失”等;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苏格拉底“产婆术”;夸美纽斯推行班级授课制;卢梭能动的儿童观和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三中心”、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论;杜威、凯洛夫、赞科夫、布鲁纳等人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二、教学过程的性质(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
(二)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三、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一)传授/接受模式:引起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情况(二)问题/探究模式明确问题——深入探究——作出结论第三节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教育原理第六章
教育学复习笔记(第六章)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一、考试内容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意义。
二、考核要求1.识记:(1)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概念;(2)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3)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
2.理解:(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意义。
知识点讲解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圈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不外乎单轨型、双轨型和中问型三种学制类型。
单轨型学制是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上下衔接,自下而上构成连接阶梯的统一的直线型学制。
双轨型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同时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以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
中间型学制是介于单轨型和双轨型之间的一种学制,是在双轨制教育受到社会强烈抨击后,一些实行双轨制教育的国家作出变革的结果。
即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单轨制,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子弟接受共同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则实行双轨分流一一结束基础教育后,一部分学生继续接受普通中等教育乃至大学教育,另一部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就业作准备。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的状况学校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生产的发展。
是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只有社会剩余产品可以保证一部分人去从事脑力活动的时候,才能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
到了近代,随着机器生产的广泛采用,才可能出现各种职业学校、工艺学校和农业学校等。
而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教育制度也日益完备起来。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它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的基石,是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
下面是教育学原理的各个章节的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教育学概论本章主要介绍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重点复习内容包括: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教育学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教育学的历史沿革本章主要介绍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重点复习内容包括:先秦教育思想,汉代及以前的教育思想,魏晋南北朝教育思想,唐宋明清的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三章教育哲学与教育学本章主要介绍教育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重点复习内容包括:教育哲学的概念,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
第四章教育学派及其教育思想本章主要介绍几个主要的教育学派及其教育思想,重点复习内容包括:新古典主义教育学派,实用主义教育学派,人文主义教育学派,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现代主义教育学派,后现代主义教育学派。
第五章教育学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重点复习内容包括: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概述,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分类,实证研究方法,非实证研究方法,教育学的量化研究方法,教育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第六章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过程本章主要介绍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过程,重点复习内容包括:学习基本过程的概念与特点,知觉与注意,觉醒与决定,情感与态度,思维与语言,记忆与遗忘,创造与发展,教学基本过程的概念与特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与反馈。
第七章教育目标与课程本章主要介绍教育目标与课程的设计,重点复习内容包括:教育目标的概念与特点,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教育目标的分类,教育目标的设计原则,课程的概念与特点,课程的类型与结构,课程的设计原则。
第八章个别的差异与教育本章主要介绍个别差异与教育的关系,重点复习内容包括:个别差异的概念与特点,个别差异的种类与成因,个别差异的检测与评价,个别差异与教育的适应。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复习资料
【书名】教育学-情景与原理【作者】傅道春【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第一节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3、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二)、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一)、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教育影响又可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和教育环境五种成份。
(二)、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教师的中介作用就在于充当联结教材与学生的中间环节来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缩小他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矛盾中达到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材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总之:教师、教育影响和学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教育影响、学生三者的互相对立、互为中介中运动和发展的。
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产生教育是在劳动基础上,在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教育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和人的形成。
(二)、教育的发展远古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教育(农业时代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包括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1、远古教育:具有原始性,表现为以下三方面①非独立性②贫乏性③无阶级性2、古代教育:特征为以下四个方面:①教育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②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③教育具有了阶级性、系统性、狭隘性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教育的第一次分化,古代学校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教育学》第六-八章复习资料
第六章教学(上)•第一节教学概述•重点掌握•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四大要素及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教学的概念所谓教学,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通过教学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二、意义:教学与学校其他工作相比(如课外活动、少先队活动相比)教学处于核心地位,起决定性作用。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
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凭借教学活动实现。
三、教学目的就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主观上的一种期望。
它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是由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所组成的系统,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
教学目标可以从总目标递次分化为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不同的系列。
四、教学任务它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依据。
五、教学理论(也称教学论)(一)概念•教学论:是研究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应用的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教学规律。
(二)研究范围:•教学理论研究的范围主要有教学任务、目的、内容、过程、原则、方法、模式、评价等,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1.当代教学理论的一场革命,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而是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1.情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而且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协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均有重要的作用。
这里的协作人可以是教师或同学。
3.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会话使每个学生的智慧为整个学习小组所共享,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复习要点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复习要点绪论一、名词解释教育学P3 [延伸: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教育规律]第1章认识教育一、名词解释:1、教育P132、教育目的p263、教育目标p294、现代教育p60二、选择/填空1、教育是在劳动基础上,在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教育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和人的形成。
P192、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P273、教育目标体系的层次p314、教育目标的分类p325、教育的负效应有: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
P57-59三、简答/论述1、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p15-172、远古社会、古代社会、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p19-223、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随堂笔记]4、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p25-265、普通中小学教育目的的五个组成部分p27-296、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p36-377、个体发展的规律p38-398、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的基本内容p40-429、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的基本内容p4210、教育与人口的关系p45-4711、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p47-4812、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p49-5013、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p50-5214、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52-5515、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结果及原因p57-5816、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p60-6117、传统教育的优缺点p61-6218、教育如何承担起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任务p63第2章教师一、名词解释1、教师p682、教育预见能力p823、教育传导能力p824、教育过程的控制p83二、选择/填空1、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行为有所帮助。
这种促进的教育态度,可综合成四类:理解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期待。
P712、教师教育预见能力的核心是教育思维p823、教育传导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p834、教育活动控制包括三个方面p835、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三种p82-836、教师的劳动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艺术性;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
教育学第六章
第六章学校德育
广义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个方面。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规律: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
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品德水平和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受教育者思想的内部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的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反复性的规律
德育原则(懂得分析)
一、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1)要热爱、尊重、信任学生(2)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合理的要求(3)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二、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1)正面启发、积极疏导(2)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3)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三、知行统一原则:(1)理论学习要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1)培养和建设良好的集体(2)善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3)加强个别教育,通过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五、因材施教原则:(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2)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系统地进行教育
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方法
一、说理教育:1.讲解、报告2.谈话3.讨论4.指导阅读5.参观、访问、调查
二、榜样示范:1.典范人物2.学生榜样3.教师和家长
三、情境感染:1.物质环境的熏陶2.精神文化环境的感染
四、实际锻炼:1. 常规训练2.活动锻炼
五、品德评价:1.奖励2.惩罚3.操行评定。
教育原理第六章
2.学生工作中落实儿童立场
进入“新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学校建设以来,学校学生工作立足于原有工 作的基础和已经形成的经验,以“成长体验”为主线,提出“让孩子说孩子的 话”、“让孩子过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演孩子的故事”这样的工作要求, 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工作机制。
(1)让孩子说孩子的话
给孩子话语权。儿童没有话语权,他们将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独立意 识,没有独特的个性,从而丧失闯世界的勇气,这样的教育结果是很可怕的。 给学生选择权。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他们的需求。让孩子找到展示自我的 舞台。
解释以“多向互动”为原则的师生关系 ?
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课堂教学 氛围,师生都有一种安全感、自由感、轻松感,能够激活双方的 思维,是落实师生互动的关键。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放下师道 尊严,不受束缚,畅所欲言,学生则可以随时发表意见,可以相 互质疑,也不用担心同伴的嘲笑和师长的指责,这样的课堂,教 育环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优化。在这里,师生共同发现,共享成 功的喜悦,师生之间建立了这种温暖的关系,一个生机勃勃的学 习气氛就不难形成。 随着教师角色、学习方式的转变,新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与之 相适应的是师生信息交流方式的转变。以讲授法为主的单向信息交 流方式和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不适合研究式学习课堂的 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 同讨论、研讨,把学生个体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 生间的信息交流及时普遍联系起来。这种学习方式,加强了学生之 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独 立思考,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 主动的状态,从而,课堂的主体性活动、体验性学习落到了实处。
人参与的各种活动的交互作用中,将自身的潜在可能性在实践中逐 渐转化为现实存在。这一转化的实现,有赖于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 有赖于自己的价值观、自主选择及在实践中投入和反思能力。 (1)教师作为“具体的个人”的完整的生命发展 (2)教师在日常专业实践中进行生命创造 (3)新型教师在校生存方式的转变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复习资料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复习资料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在教育学中,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教育活动发生的具体环境和条件。
通过理解和把握不同的教育情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活动的发展和影响。
一、教育学情境的分类教育学情境可分为内部情境和外部情境。
1. 内部情境是指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方式等因素,以及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
内部情境对教育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2. 外部情境是指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因素。
外部情境是通过提供特定的教育资源和条件来促进教育活动的发展。
二、教育学情境的原理1. 适应原理:教育活动必须根据学习者的能力和特点来设计,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水平,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2. 匹配原理:教育活动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背景相匹配。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目标,将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经验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参与度和吸引力。
3. 激发原理:教育活动应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社会互动原理:教育活动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群组活动和合作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反馈原理:教育活动应及时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以便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6. 转化原理:教育活动应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具体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情境相联系,并鼓励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育学情境的优化措施为了优化教育学情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以便个性化地设计教育活动。
2. 提供适当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学习需求。
3. 鼓励学生参与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性质:1.实践性。
2.交往性: 个性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二者互为前提、互为基础、密不可分。
动力性: 教育活动在上述进程中起到促进和加速作用。
社会性:教育活动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也是塑造不同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学校教育的定义: 学校教育实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 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 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 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要素的关系: 相互独立、相互规定、构成完整的系统。
学校教育的过程就是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二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起源:1.神话起源说宗教(错误的、非科学的)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勒图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3.教育不只存在于人类社会, 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 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4.没有把握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论述。
5.心理起源说代表人: 美国教育史家孟禄6.劳动起源说代表: 主要集中在前苏联和我国, 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产生发展: P16各阶段教育的特征: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1.原始社会教育:2.教育水平低3.教育没有阶级性4.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1.奴隶社会的教育:2.古代学校的出现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奴隶主对精神生活和生产资料的绝对占有, 同样占领了学校, 使学校培养奴隶主阶级治理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对象主要是奴隶主贵族子弟, 内容以军事教育与道德教育为主。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有非正规的教育方式。
1.封建社会教育:2.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 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治国方略, 培养能够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官吏。
教育学第六章知识要点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节)1、知识学习的类型2、记忆系统及特点3、遗忘进程特点4、遗忘原因及理论解释5、记忆规律的运用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一、知识的含义及实质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二、知识的类型(一)根据反应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所谓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命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二)根据反映活动的内容的不同,知识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具体知识是对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实或事实的反映,是对我们看到或听到的事情的心理再现。
具有情境性和时空依赖性。
抽象知识是对于已知事实的概括性的反映,表现为概念、原理、公式、法则等。
(三)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1.两者含义: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2.两者区别:首先,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
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其次,从心理表征看,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3.两者联系: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程序性知识获得后也为获取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保证。
4.程序性知识的亚类: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复习资料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复习资料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特点、规律、原则和方法的学科,它对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教育学中,情境与原理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主要讨论教育学情境与原理的相关知识。
一、情境情境是指学习、教学和评价活动的环境。
情境包括物质情境、社会情境和文化情境等。
物质情境是指学习、教学和评价活动所处的物理空间和器材条件。
社会情境是指学习、教学和评价活动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人际关系。
文化情境是指学习、教学和评价活动所处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信仰观念和精神风貌等。
情境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十分重要,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实施和取得理想的效果。
因此,在教育中要注意创设恰当的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原理原理是指教育活动中可遵循的规律和方法。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基本理论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原理是指导实践的理论,它是由实践总结、抽象和概括而成的。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教育实践的指导原则。
教育学原理包括多种类型,如认知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和伦理学原理等。
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育学家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教育学原理。
三、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把学习活动放进有意义的情境中,以增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情境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究,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情境教学的实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情境要与所学内容紧密相连,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其次,情境要具有真实性和可感性,以增进学生的记忆深度和广度;最后,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四、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引导、提示和启发,让学生自主发掘和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发展。
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制定教学方案;其次,要通过丰富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最后,要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和纠正,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教育学原理第六到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一、名词解释题1、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育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2、办学体制:学校办学制度也可称为办学体制,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学校的兴办进行管理和规范的一套制度体系。
3、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学校管理权限、管理机构设置和各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管理方式等做出的制度规定。
4、义务教育制度: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对所有的学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国家予以保证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1、学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学校产生有哪些重要意义?条件: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社会生活中间接经验的积累;③记载和传承文化工具的出现。
意义:学校的产生不仅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而且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学校的产生,是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教育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种飞跃是指,学校的产生,使学校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和主导形态,开辟了人类教育的新纪元。
其次,学校的产生,标志着形式化和制度化教育的开始,人类社会的教育从此成为一种专门化的事业。
学校产生以前,教育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是非形式化地存在的。
学校产生之后,教育便可以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从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分化出来,从而成为一种专门化、形式化的教育。
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的完成,同时也标志着教育开始走向制度化。
最后,学校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学校产生之后,有了专门传道、授业的教师,使得人类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和文明成果有了不断传承的可能。
学校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与结品,负有传承文明和促进文明发展的使命。
所以,学校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2、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1、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2、培养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3、文化的传承与创新4、开展科学研究5、提供社会服务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基本特点?1、适应时代的要求。
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复习资料
【书名】教育学-情景与原理【作者】傅道春【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第一节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3、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二)、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一)、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是臵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教育影响又可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和教育环境五种成份。
(二)、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教师的中介作用就在于充当联结教材与学生的中间环节来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缩小他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矛盾中达到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材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总之:教师、教育影响和学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教育影响、学生三者的互相对立、互为中介中运动和发展的。
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产生教育是在劳动基础上,在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教育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和人的形成。
(二)、教育的发展远古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教育(农业时代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包括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1、远古教育:具有原始性,表现为以下三方面①非独立性②贫乏性③无阶级性2、古代教育:特征为以下四个方面:①教育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②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③教育具有了阶级性、系统性、狭隘性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教育的第一次分化,古代学校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教育学原理第六章
一、教育制度概念及其构成
2.构成
(1)教育制度的目标系统; (2)教育制度的规范系统; (3)教育制度的组织系统; (4)教育制度的工具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 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 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 务院或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务院或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第十八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 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保障适龄儿童、 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 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 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
第三是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层次的多样化;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教育机构出现了多类型; 此外,高等教育的功能也从单一的人才培养职能,发 展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多重职能。
由此,现代教育中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层次结构已经 发生了重要的发展和变化。 从6-12岁的初等教育为第一级教育, 从11-12岁至17-18岁的中等教育为第二级教育, 从18岁左右开始的为期6-7年的教育为第三级教育。
首先是基础教育的发展
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幼儿教育迅速 发展,并已列入学制系统。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已成为普 通文化科学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年限有缩短的趋势;小 学教育的入学年龄提前到6岁甚至5岁,小学与幼儿教育的 联系更加密切;小学与初中直接衔接,取消小学升初中的 入学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1、迁移: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而,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2、干扰:随着愈益增多的新信息输人和归类,提収线索就愈加困难,因为相互之间存在干扰,所以因不能提取而导致遗忘。
消退理论把遗忘归结于贮存的失败,而干扰理论则把遗忘归结于提取失败。
干扰主要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3、前摄抑制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
4、倒摄抑制指以后学习的内容干扰以前学习的内容。
5、过度学习指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
过度学习是当前教师防止学生产生遗忘,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手段。
6、动机性遗忘:弗洛依德认为遗忘是属于动机性的,换言Z,遗忘是由于个人不愿意记忆, 即有意把学得的经验忘掉;特别是属于负疚感、羞耻感以及其它不愉快的体验。
总希望把它们排除于自己的记忆之外。
但事实上这些经验并未消失,或是予以临吋压抑使其不能记忆, 或是较为持久地被压抑成潜意识状态。
7、编码是指把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式的过程。
8、组块就是在记忆过程屮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
9、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屮,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这种引导性材料比正式的学习材料更一般、更概括,而且与学习材料关联,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
由于它出现在正式学习材料之前,又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10、陈述性组织者,指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的组织者。
11、比较性组织者,指能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相似材料的组织者。
12、认知结构:广义的认知结构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13、认知结构变量:个人的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
14、学习迁移种类(1)正迁移和负迁移(2)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15、什么是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是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乃是官能心理学。
16、什么是共同要素论:桑代克提岀,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的共同要素。
学习迁移的产生与共同要素关系密切,而且大致成正比例。
共同要素不仅包括学习内容的相同,也包括学习过程屮表现出的习惯、态度、情绪、方法相同。
它们都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原因。
17、什么是概括化理论:贾德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那么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是可以完成的。
他倾向于把两个情境的共同要素的重耍性减到最低,而强调经验概括•化的重要性。
18、怎样促进学习的迁移:(1)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
⑶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19、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进行有关保持进程的研究,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它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对复习的组织意义深远。
然而,艾宾浩斯是使用无意义咅节做为研究材料的,在有意义学习的课堂上是否仍然遵循这条规律是有疑问的。
20、简述记忆歪曲现象:保持内容的质变或歪曲,常受个人心理特点的影响。
一般而论,保持
内容变化的倾向是同学习者的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或习惯相一致的。
当然来自其它类似的保持内容的干扰也会引起保持内容变化。
21、简述记忆恢复:即学习后间隔一定吋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
的现象。
关于记忆恢复原因有两种假设:一种假说认为,学习后经过一定时间,学习者把材料经过加工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种假说认为,识记时有积累抑制,过了一定时间后抑制解除,便出现了记忆恢复。
22、简述记忆痕迹衰退(遗忘的消退理论):根据消退理论的解释,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吋I'可的推移而衰退。
这种理论假定:学习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除非定期地使用复述信息, 否则这种信息就会逐渐衰退,最终完全消失。
现在也有人把这种遗忘理论称之为“失用理论", 也就是说,不常回想起的或不常使用的信息,往往容易从记忆中失去。
23、简述遗忘的干扰理论:干扰理论认为,随着愈益增多的新信息输人和归类,提取线索就愈加困难,因为相互Z间存在干扰,所以因不能提取而导致遗忘。
消退理论把遗忘归结于贮存的失败,而干扰理论则把遗忘归结于提取失败。
干扰主要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24、简述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3)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4)复习;(5)过度学习;(6)记忆术
25、简述记忆的三种转化模式:阿特金森一希弗林模式认为,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由感觉登
记(或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结构成分组成。
(1)外来信息首先进行感觉登记(贮存),在这里,信息只停留几分之一秒,然后要么进入短时记忆,要么消退或消失。
(2)短时记忆是一种工作记忆,它接受从感觉贮存和长时记忆中选择出来的信息。
一般说来,短时记忆屮的信息在20—30秒Z内完全消失。
(3)通过复述信息,可以防止短时记忆屮的记忆痕迹消退,以便使信息能够按照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保持下去。
当信息停留在短吋记忆中吋,长吋记忆便“复制"其中的一-部分,长时记忆是一个永久的信息库。
(4)从理论上分析,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就是所谓“工作记忆”的过程,它是通过复诵、编码和检索完成的。
然而,在实际的记忆过程中,很难把上述三种操作形式明确地分开。
因为,记忆信息加工所涉及的三个成分之间存在着重叠,一个人的复诵、编码和检索信息,不可能孤立地进行。
26、简述同化论关于有意义遗忘的基本假定:同化理论的核心是:新的意义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或命题相互作用的产物。
这种相互作用既使新知识的意义变化,也使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概念或原理变化。
带有新意义的新观念就是这样创造出來的。
但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并非在知识输入时新的意义一出现便告结束,在知识的保持和组职阶段,同化过程还在继续。
当新的意义出现以后,这种继续进行的同化过程,也就是有意义的保持与遗忘的心理机制。
27、简述认知结构三大变量的含义。
(1)可利用性:指在认知结构中是谐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
(2)原有的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如果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不稳定而且模糊不清,它不仅不能为新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关系和有力的固定点,而且会影响新的观念与原有观念的可辨别程度。
(3)新旧观念的可辨别性:指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系统的可以辨别的程度。
也就是新旧知识之I'可的相同与差界的程度。
28、关系转换理论的提出者是:格式塔心理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