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狼》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现象、选择、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词多义、⽂⾔句式】【选择题】【重点句⼦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阅读】⼀、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3、【缀⾏甚远】【缀】,4、【投以⾻】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何哉】【变诈】,【⼏何】,29、【⽌增笑⽿】⼆、⽂⾔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现象并解释:①⼀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何..哉:④⽌增笑⽿.:⑤屠⾃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狼洞.其中:意将隧.⼊以攻其后也:其⼀⽝.坐于前:苫.蔽成丘:⼀屠.晚归:⼀屠晚.归:弛.担持⼑:2、⼀词多义:⽌:①⽌有剩⾻:②⼀狼得⾻⽌: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数⼑毙之:③⽽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似瞑:⑤禽兽之变诈⼏何哉:以①投以⾻:②以⼑劈狼⾸:③意将遂⼊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狼洞其中:⑤意将隧⼊以攻其后也:⑥屠⾃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句式:①投以⾻:②⼀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⑨意暇甚:⑩⾝已半⼊:⽽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组()A、屠⾃后断其股.两股.战战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忘告乃.翁C、以.⼑劈狼⾸意将遂⼊以.攻其后也D、其⼀⽝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法相同的⼀项是()A.以.⼑劈狼⾸先帝不以.⾂卑鄙B.其⼀⽝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3、下列句⼦中的“⽽”与其他⼏句不同的⼀项是()A、后狼⽌⽽前狼⼜⾄B、⾻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C、狼亦黠矣,⽽顷刻两毙D、俄⽽雪骤4、下列每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C.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D.相委⽽去.⼀狼径去.5、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项()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增笑⽿(只有)6、选出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劈狼⾸”中的“以”意思相同的⼀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7、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项是()③屠⾃后断其股④其⼀⽝坐于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词解释错误的⼀项()A、禽兽之变诈⼏何哉(反问语⽓)B、⽌增笑⽿(感叹语⽓)C、意将遂⼊以攻其后也(疑问语⽓)D、狼亦黠矣(感叹语⽓)9、表现狼阴险狡诈的语句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B、⼀狼得⾻⽌,⼀狼仍从C、⽬似瞑,意暇甚D、途中两狼,缀⾏甚远10、选出下列句⼦翻译正确的⼀项()A. 少时,⼀狼径去,其⼀⽝坐于前(⼀会⼉,⼀只狼从⼩路⾛开了,另⼀只狼像狗⼀样蹲坐在前⾯)B. 久之,⽬似瞑,意暇甚(过了⼀会⼉,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狼洞其中,意将隧⼊以攻其后也(另⼀只狼正藏在柴草洞⾥,想要钻过去从后⾯对屠户进⾏攻击)11、下列是对本⽂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项()A.对待像狼⼀样的恶⼈,必须敢于⽃争,善于⽃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蒲松龄,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译文

狼,蒲松龄,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译文

狼,蒲松龄,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译文篇一:《狼》文言文阅读答案《狼》文言文阅读答案中考在即,为了大家更系统的复习初一语文,为此,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希望本篇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能够帮助大家复习语文。

狼蒲松龄《狼》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理解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四、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狼》选自,本文作者是,他的号是:,是著名文学家,世称。

2、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3、原文有三处描述狼阴险狡诈(黠的本性)的句子,分别是:4、在两狼的追击下,“屠大窘”说明什么?屠户采取了怎样的行动?5、文中屠夫的“智”表现在哪里?6、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8、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狼》蒲松龄选择、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选择、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C、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俄而雪骤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目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C.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D.相委而去.一狼径去.5、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止.增笑耳(只有)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7、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是()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9、表现狼阴险狡诈的语句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C、目似瞑,意暇甚D、途中两狼,缀行甚远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1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狼》选自,本文作者是,他的号是:,是著名文学家,世称。

2、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3、原文有三处描述狼阴险狡诈(黠的本性)的句子,分别是:4、在两狼的追击下,“屠大窘”说明什么?屠户采取了怎样的行动?5、文中屠夫的“智”表现在哪里?6、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8、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9、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0、写出两个以上带“狼”字的成语:11、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四、课外文言文阅读:《狼》第三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文言文狼中考题

文言文狼中考题

《狼》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狼》2008眉山市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

(10分)【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 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分)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分)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阅读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阅读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

②少.时:古今异义,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今异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④止增笑耳.:古今异义,古义: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⑤屠自后断其股.:古今异义,古义:大腿;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⑥盖.以诱敌:古今异义,古义:原来是;今义:遮蔽、覆盖。

⑦弛.担持刀:古今异义,古义:卸下;今义:放松、松弛。

⑧场主积薪.其中:古今异义,古义:柴草;今义:工资。

⑨屠暴.起:古今异义,古义:突然;今义:强大。

⑩狼不敢前.: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上前。

?恐前后受其敌.: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攻击。

?一狼洞.其中: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从隧道。

?其一犬.坐于前: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苫.蔽成丘: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盖上。

?一屠.晚归:词类活用,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一屠晚.归: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弛.担持刀: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通“只”。

②一狼得骨止:停止。

意:①意暇甚:神情。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②盖以诱敌:敌人。

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②狼不敢前:向前。

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堆积柴草。

②转视积薪后: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之①复投之:代狼。

②又数刀毙之:代狼。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不译。

④久之,目似瞑: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以①投以骨:介词,把。

②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连词,来。

④盖以诱敌:连词,用来。

其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

蒲松龄《狼》阅读题的答案4篇

蒲松龄《狼》阅读题的答案4篇

蒲松龄《狼》阅读题的答案4篇蒲松龄《狼》阅读题的答案篇一一、教材依据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

二、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是清朝作家蒲松龄写的一篇笔记体小说。

叙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的故事。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练生动。

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的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和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设计理念:学生初学文言文,对文言知识缺少足够的字词积累,但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因此授课中决定遵循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通过四读(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出节奏、三读读懂内容、四读读出情感)的方式,使文言文的语言学习融入到思想情境的感知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学习的领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研读文本、理解重点虚词“之”;通过探讨问题,深入理解文意,领悟狼的狡猾与屠户的勇敢、机智;方法与途径:通过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意;情感与评价:通过诵读,感受故事情节的艺术魅力;通过研读课文,懂得在生活中,对待邪恶势力,不光要敢于斗争,而且要运用智慧,善于斗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字、词、句理解课文的寓意;紧扣情节,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五、教学难点对文章主旨的探究、领悟、理解。

六、教学准备制作“四步十二法”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四步研读预习表”上的内容(常识研读——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文体;文本研读——生字新词、情节研读、基本结构、文章主旨;艺术研读——立意、选材、结构、表现手法;生活研读——自己的启示与感悟)。

七、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导入示标:出示幻灯片,学生观看狼的图片及解释,猜出成语。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入室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狼烟四起形容心肠像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狼心狗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这几个成语的主角有关,请同学们大声说出今天的课题——《狼》预习共享: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1、《狼》的作者蒲松龄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文学家,我们曾学过其文章《山市》。

《狼 蒲松龄》阅读选择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狼  蒲松龄》阅读选择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狼蒲松龄》阅读选择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缀.行甚远缀:连接、紧跟。

B其一犬.坐于前犬:狗C少时..,一狼径去少时:一会儿D顾.野有麦场顾:看,视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B.身已半人,止露尻尾(尻:大腿)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暴:突然)D弛.担持刀(弛:解除,卸下)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复投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投以.骨盖以.诱敌C少时,一狼径去.过中不至,太丘舍去.D屠乃.奔倚其下太丘舍去,去后乃.至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止.有剩骨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前.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对小说的情节按顺序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遇狼御狼惧狼杀狼B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C 惧狼遇狼御狼杀狼D 惧狼御狼遇狼杀狼6.下列句子不能表现“狼亦黠矣”的行为的一项是()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C.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久之,目似暝,意暇甚7.对文中表现出的屠户的性格认识错误的一项是()A.机智B.勇敢C.曾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D大方8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蒲松龄《狼》《牧竖》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牧竖蒲松龄

蒲松龄《狼》《牧竖》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牧竖蒲松龄

蒲松龄《狼》《牧竖》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牧竖蒲松龄下面是同一作者的写狼的文言文,按要求比较阅读,完成小题。

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牧竖蒲松龄两牧竖(牧竖: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1.比较《狼》与《牧竖》中相同的实词,分别写出它在文中的意思。

⑴狼不敢前()⑵.一狼径去()跑号如前状()相去数十步()⑶.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2.比较阅读《狼》与《牧竖》两文,回答《狼》两狼的形象特征是什么?《牧竖》从大狼身上体现出了什么?3.《狼》与《牧竖》分别写的是屠户、牧竖和跟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采取的行为,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参考答案:1.⑴.向前走⑵.离开⑶.原来原先隔故意2.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母爱3.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狼》蒲松龄练习题及答案

《狼》蒲松龄练习题及答案

《狼》蒲松龄阅读题及答案1.文中第一段都向我们交代了哪些信息,请概括回答。

2.文章虽然短小,但人物性格却非常鲜明生动,请结合原文,至少说出屠户的两个性格特点。

3.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说一说给了我们哪些启示?4.从全文来看,故事中的狼主要有何特点?试概括出来。

5.根据屠夫分别杀掉前狼与后狼的经过,谈一谈体现了屠夫的什么特点?6.在与狼的较量中,“屠夫”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7.翻译句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答案: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1)遇狼时做好防御,说明其镇定细心。

(2)杀狼时毫不犹豫,说明其果断勇敢。

3.(1)狼亦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启示: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4.贪梦,凶残,狡诈。

5.杀前狼说明屠夫善于把握时机,果断勇敢;杀后狼说明屠夫细心周到,考虑周全,不留后患。

6.开始很怕,丢骨头给狼,后来镇定下来,跑到柴雄下,拿起刀,最后坚定下来,用刀砍死狼。

7. (1)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时间长了,(那只狼)似乎闭上眼睛了,神情很悠闲。

(3)(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4)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蒲松龄《狼》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松龄《狼》阅读练习及答案

课内文言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9.《狼》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

4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止.有剩骨(___________)②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③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④而顷刻..两毙(___________)41.选文中表现“狼亦黠”的句子有哪些?请写出两句。

42.根据选文内容,概括狼和屠户的形象特征。

【答案】39.蒲松龄清40.(1)仅,只(2)像狗一样(3)打洞(4)不久,一会儿41.(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2.狼:凶恶贪婪,阴险狡诈。

屠户:聪明机警,勇敢果断。

【解析】39.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

40.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其中“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的意思;“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41.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抓住问题有关的关键句子来作答。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翻译、阅读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翻译、阅读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

②少.时:古今异义,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今异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④止增笑耳.:古今异义,古义: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⑤屠自后断其股.:古今异义,古义:大腿;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⑥盖.以诱敌:古今异义,古义:原来是;今义:遮蔽、覆盖。

⑦弛.担持刀:古今异义,古义:卸下;今义:放松、松弛。

⑧场主积薪.其中:古今异义,古义:柴草;今义:工资。

⑨屠暴.起:古今异义,古义:突然;今义:强大。

⑩狼不敢前.: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上前。

⑪恐前后受其敌.: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攻击。

⑫一狼洞.其中: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打洞。

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从隧道。

⑭其一犬.坐于前: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⑮苫.蔽成丘: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盖上。

⑯一屠.晚归:词类活用,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⑰一屠晚.归: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⑱弛.担持刀: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通“只”。

②一狼得骨止:停止。

意:①意暇甚:神情。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②盖以诱敌:敌人。

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②狼不敢前:向前。

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堆积柴草。

②转视积薪后: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之①复投之:代狼。

②又数刀毙之:代狼。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不译。

④久之,目似瞑: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以①投以骨:介词,把。

②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连词,来。

④盖以诱敌:连词,用来。

其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

《狼》蒲松龄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C、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俄而雪骤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目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C.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D.相委而去.一狼径去.5、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止.增笑耳(只有)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7、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是()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9、表现狼阴险狡诈的语句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C、目似瞑,意暇甚D、途中两狼,缀行甚远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1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蒲松龄《狼》中考试题 -汇编

蒲松龄《狼》中考试题 -汇编

蒲松龄《狼》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06年乌鲁木齐)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屠惧,投以.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彼竭我赢,故.克之C. 一狼径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D. 止.增笑耳非梧桐不止.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其一犬坐于前。

3、填空。

本文按照屠户、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理了屠户的。

4、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1、C 2、①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2分),②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分)3、遇狼目似瞑,意暇甚机智勇敢4、例: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2011年佛山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选择、阅读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选择、阅读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

②少.时:古今异义,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今异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④止增笑耳.:古今异义,古义: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⑤屠自后断其股.:古今异义,古义:大腿;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⑥盖.以诱敌:古今异义,古义:原来是;今义:遮蔽、覆盖。

⑦弛.担持刀:古今异义,古义:卸下;今义:放松、松弛。

⑧场主积薪.其中:古今异义,古义:柴草;今义:工资。

⑨屠暴.起:古今异义,古义:突然;今义:强大。

⑩狼不敢前.: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上前。

⑪恐前后受其敌.: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攻击。

⑫一狼洞.其中: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打洞。

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从隧道。

⑭其一犬.坐于前: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⑮苫.蔽成丘: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盖上。

⑯一屠.晚归:词类活用,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⑰一屠晚.归: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⑱弛.担持刀: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通“只”。

②一狼得骨止:停止。

意:①意暇甚:神情。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②盖以诱敌:敌人。

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②狼不敢前:向前。

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堆积柴草。

②转视积薪后: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之①复投之:代狼。

②又数刀毙之:代狼。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不译。

④久之,目似瞑: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以①投以骨:介词,把。

②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连词,来。

④盖以诱敌:连词,用来。

其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狼》第三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松龄《狼》阅读答案
宁波(三)狼(8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⑴顾野有麦场▲⑵一狼洞其中▲
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8.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三)(8分)
15.⑴回头看⑵打洞(2分,每空1分)
16.C(2分)
17.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2分,意思符合即可)
18.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

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2分,写出一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