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及易错题解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讲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ae100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2.png)
一、答案在五年级上册数学中,学生们经常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现错误:1.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2. 分数加减法;3.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4. 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详细说明1.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们往往会忽略它。
例如,计算(a+b)×c时,学生可能会直接计算a和b的和,然后再与c相乘,而不是分别将a和b与c 相乘后再相加。
正确的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2. 分数加减法五年级上册数学中,分数加减法是一个难点。
学生在进行分数加减法时,往往会忽略通分这一步骤,直接将分子相加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通分母,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
3.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在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时,学生容易混淆两者的概念。
面积是指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周长是指图形边界的长度。
因此,在计算面积时,应该使用面积公式;在计算周长时,应该使用周长公式。
学生需要牢记各种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并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
4. 解决问题的策略五年级上册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忽略问题的实际情况,直接套用公式或方法。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分析问题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然后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方法进行解决。
学生需要多做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五年级上册数学中,学生们需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多做练习,才能掌握好数学知识,避免出现易错题。
同时,老师和家长也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易错题精析】第16讲 复式条形统计图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
![【易错题精析】第16讲 复式条形统计图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https://img.taocdn.com/s3/m/1bea83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6.png)
第16讲复式条形统计图(讲义)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直条表示不同数量的条形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2.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要用不同颜色或底纹、粗细相同的直条来表示不同的数据,同时要注明图例,图例一般标在统计图名称的右下角。
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不仅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同一项目数据的多少,而且便于比较出不同项目数据的多少。
1.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一定要标清图例。
2.统计图中各直条的宽度要相同,直条的长度要准确。
【易错一】1.下面是实验小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图。
参加人数最多的兴趣小组是()。
A.数学组B.音乐组C.英语组D.写作组【解题思路】求出每个兴趣小组总人数,通过比较确定答案。
【完整解答】数学组:24+18=42(人)音乐组:18+35=53(人)英语组:32+45=77(人)写作组:25+28=53(人)英语组有77人,人数最多。
故答案为:C【易错点】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知识,关键是能准确从统计图中读出信息、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易错二】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四年级男生有( )人参与调查。
(2)由图可知,喜欢( )和( )项目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喜欢( )和( )项目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3)你对大家有什么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思路】(1)把条形图中各项喜欢的运动的男生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2)根据条形图中的信息直接填写。
(3)根据条形统计图的信息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可。
【完整解答】(1)25+30+20+15=55+35=90(人)(2)由图可知,喜欢跳绳和游泳项目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喜欢足球和实心球项目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3)喜欢跳绳和足球的人较多,建议学校多组织一些该运动。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 第8讲 小数加法和减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 第8讲 小数加法和减](https://img.taocdn.com/s3/m/048464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3.png)
第8讲小数加法和减法(讲义)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低位起依次向高位相加、减,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温馨提示:(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性质,把末尾的“0”去掉,得数的大小不变。
(2)计算小数减法时,当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先在被减数的末尾添“0”补位,再按小数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2.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使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按出每一个数和运算符号,最后按“=”,就可得出计算结果。
温馨提示:在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时,如果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或者小数部分末尾是“0”,0键可以省略不按,直接按小数点键。
1.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2.整数部分相减为0时,小数点落下的同时要在整数部分添0补位。
3.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时,如果整数部分是0,那么这个0才省略不按;如果整数部分含有0,那个这个0不能省略不按。
【易错一】甲、乙两数的和比甲数多2.7,比乙数多3.5。
甲数比乙数多()。
A.5.2 B.0.8 C.1.8【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甲数=2.7,甲数+乙数-乙数=3.5,求出甲乙两数的值即可。
【完整解答】分析可知,甲数为3.5,乙数为2.7甲数-乙数=3.5-2.7=0.8答案:B【易错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易错二】小明在做作业,小英从镜里看到的算式是8.5128.5+,那么小明做的作业题的正确得数应是( )。
【解题思路】根据镜面对称的特征,镜中的景物与实际景物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镜中的8、1与实际的8、1不变,镜中的5是实际的2,镜中的2是实际的5。
2022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易错题梳理
![2022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易错题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e33b4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5.png)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易错题梳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负数的初步认识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数小。
3.在生活中,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关系的量。
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南(+)、北(—);上升(+)、下降(—)……4.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10℃比-5℃低5℃,6℃比-6℃高12℃。
第二章多边形的面积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如图: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如下图:△ADE、△BDE、△BCE面积相等,都是平行四边形BDEC的一半;△AOD与△BOE的面积相等。
想想为什么?4.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6.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应把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剪去才能最大。
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转化法:等积变形):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移动拼成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8.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易错题及解析,给孩子收藏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易错题及解析,给孩子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30e4acc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d.png)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易错题及解析一、填空1、9.97÷4.21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整数是()。
2.37 22.去掉0.25的小数点,就是把这个数扩大();把50.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来的()。
100倍百分之一3、125缩小到它的()是0.12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0.3。
千分之一0.0034、0.25除以0.15,当商是1.6时,余数是();0.79÷0.04,商是19,余数是()。
10 35、56÷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5.090909…… 5.09二、判断6、一个数除以一个小数,商可能是小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易错题及解析7、小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是小数。
(×)【解析:0.1÷0.1=1】8、在除法里: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9、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小数,所得的商一定比被除数大。
(√)【解析:这道题如果局限在本册知识内,它就是对的;如果这个比1小的小数是个负数,那么所得的商就会比被除数小,如:2÷(-0.5)=-4,这时候原题就是错的。
这道题出在小学阶段里,本身就没有意义。
】10、如果除数小于1,那么商就比被除数(0除外)大。
(√)11、小数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
(×)【解析:错。
循环小数已经包含在无限小数中。
小数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大类,而无限小数再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12、循环小数不一定是无限小数。
(×)【解析:错。
循环小数本身就是无限小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易错题及解析三、选择13、与3.75÷12.5结果相同的算式是(B)。
A、3750÷12.5B、37.5÷125C、3750÷125 【解析: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的大小不变。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和判断题含正确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和判断题含正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fd64f3a1c7aa00b52acbba.png)
全书知识点总结及易错题讲解1、整数乘法中,末尾的零不能去掉,小数乘法中,末尾的零可以去掉。
2、小数点末尾添上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小数点。
4、小数乘法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一样,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列竖式验算,也可以用计算器验算等。
7、在小数乘法计算中,根据积的实际情况或要求取近似值,一般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8、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相同。
连乘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乘加、乘减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9、在小数乘法计算时,根据算式中数的特征,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先凑成整数,从而使计算简便。
1、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如果有余数,要添 0 再除。
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要乘以相同的数,被除数除以几,商也要除于相同的数(0 除外)。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同一个数(0 除外),商相同。
4、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就小于 1。
5、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1)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2)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3)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
6、求商的近似值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免费】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考易错知识点汇总+题型解析(全)
![【免费】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考易错知识点汇总+题型解析(全)](https://img.taocdn.com/s3/m/1070d380b14e852458fb57f2.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必考易错知识点汇总+题型解析(全)【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
特别是零出现很多个的情况下,学生就容易写错。
纠错措施:让学生记住数位表,并分级读数。
改正:30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百零六【易错2】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C)。
A.83688000B.80848400C.800808000【问诊】分析:学生没有分级就从高位开始看起,导致错误。
改正:B【易错3】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9)。
【问诊】分析原因: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
纠错措施:让学生明白省略的尾数是那一部分,最高位是什么,再判断填什么数。
改正: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 5~9 )。
【易错4】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
那么,(1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对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的意思不理解。
纠错措施: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条信息的意思,知道排成一排1米需要20个蛋糕,那么排1千米需要1000个20。
改正:那么,(2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易错5】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对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纠错措施:画两幅图,一幅是从同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另一幅是从两个点引两条射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
改正: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易错6】1、平角就是一条直线(√)【问诊】分析原因:学生把角的概念忘记了,角是由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角,而直线上没有点,也就不存顶点。
纠错措施:让学生回忆角的概念,用概念来判断正误。
改正: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易错7】160×60=960【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对“因数”中有几个零中“因数”一词的理解不到位,漏数了一个零。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典型易错题+解析总结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典型易错题+解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0f84472af90242a895e569.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练习+解析汇总【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
特别是零出现很多个的情况下,学生就容易写错。
纠错措施:让学生记住数位表,并分级读数。
改正:30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百零六【易错2】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C)。
A.83688000B.80848400C.800808000【问诊】分析:学生没有分级就从高位开始看起,导致错误。
改正:B【易错3】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9)。
【问诊】分析原因: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
纠错措施:让学生明白省略的尾数是那一部分,最高位是什么,再判断填什么数。
改正: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5~9 )。
【易错4】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
那么,(1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对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的意思不理解。
纠错措施: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条信息的意思,知道排成一排1米需要20个蛋糕,那么排1千米需要1000个20。
改正:那么,(2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易错5】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对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纠错措施:画两幅图,一幅是从同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另一幅是从两个点引两条射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
改正: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易错6】1、平角就是一条直线(√)【问诊】分析原因:学生把角的概念忘记了,角是由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角,而直线上没有点,也就不存顶点。
纠错措施:让学生回忆角的概念,用概念来判断正误。
改正: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易错7】160×60=960【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对“因数”中有几个零中“因数”一词的理解不到位,漏数了一个零。
新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知识点解析
![新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知识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04e7d0b4daa58da1114a23.png)
正解: 0.32×0.3=0.096
易错提示: 计算过程中出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先在 前面用 0 补足,再点小数点。题中两个因数中 共四位小数,而 126 是三位数,位数不足要补 0。 易错点 4:积中小数位数不够时,忘记补 0 竖式计算:0.42×0.04 错解: 0.42×0.04=0.168
易错点 1:混淆了在积中点上小数点和去掉积 末尾的 0 的先后顺序 竖式计算: 10.5×4 错解: 10.5×4=4.2
正解: 10.5×4=42
易错提示: 小数乘整数,积的末尾有 0 时,一定要先 点积的小数点,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积中 小数部分末尾的 0。
易错点 2:小数乘整十数时,忘记整十数 末尾的 0 竖式计算:23.008×50
正解: 20.4÷24=0.85
易错提示:
小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除 时,就在商的相应数位商 0 占位。 易错点 3:小数除以小数,商的小数点的 位置出错 竖式计算:78.1÷0.25 错解:78.1÷0.25=3.124
正解:7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 数的除法来计算,此时商的小数点应与移动 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易错点 4: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移动位 数不一致 竖式计算:1.44÷3.6 错解: 1.44÷3.6=4
正解:╳ 易错提示: 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 行。通常情况下,点向上(下)移动,列不 变,行数加(减)移动的格数;点向左(右) 移动,行不变,列数减(加)移动的格数。
易错点 2:混淆数对中的列数和行数 小明在教室的位置是(5,6),小丽在小明 后面的第 3 个座位,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为( ,)。 错解:(8,6) 正解:(5,9) 易错提示:
错解: 23.008×50=115.04
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及详细解析 建议收藏
![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及详细解析 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b12608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d.png)
《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及详细解析建议收藏》1. 引言五年级数学上册内容繁杂,难度适中,但是其中也存在很多易错题,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针对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易错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建议大家收藏这些解析,以便日后复习时使用。
2. 相似图形的认识与应用相似图形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之一。
相似图形的认识与应用主要涉及到形状、大小和比例等概念。
通过比较两个形状的对应边长比例和角度的关系,可以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在实际题目中,同学们应该灵活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
3. 小数的认识与运算小数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加减乘除等多种运算。
在解决小数运算题时,同学们应该注意排除四舍五入和多余零的干扰,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小数的分数形式和百分数形式的转换。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需要同学们有一定的了解,例如购物、理财等方面都需要运用到小数的知识。
4.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分数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内容,也是同学们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之一。
在分数的认识与应用中,同学们需要学会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同学们需要将问题转化为分数形式,再通过分数的运算得出最终的结果。
同学们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应该多进行练习,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5. 圈的面积的认识与计算圈的面积是五年级数学上册中的一个难点内容,也是同学们容易犯错的知识点之一。
在计算圆的面积时,同学们需要注意圆周率的取值,且要熟练掌握圆的直径、半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问题中,同学们需要注意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再求解圆的面积。
掌握好圆的面积公式和计算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6. 总结与回顾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通过本文对易错题的详细解析,相信同学们对其中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数学时多次回顾本文内容,收藏好本文,以便日后复习时使用。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易错题(有解析分析)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易错题(有解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9a028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b.png)
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易错题解析(一)观察物体1、从左看是√)解题分析:从左看,第一列有三行,第二列有1个,所以从左看的平面图是正确的。
(二)小数乘小数【1】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解题分析:任意非零数乘一个大于1的小数,所得的积一定大于原数。
订正:0.05乘一个大于1的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大。
【2】两个乘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解题分析:两个乘数,如果乘积的小数点末尾有0,积的小数位数比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少。
订正:两个乘数有几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不一定和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0.04×0.04=0.16(×)解题分析:两个乘数,如果乘积的小数点末尾没有0,则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订正:0.04×0.04=0.0016【4】4.37×3.8=166.06(× )解题分析:两个乘数,如果乘积的小数点末尾没有0,则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另,估算4.37≈4,3.8≈4,所以4.37×3.8≈16,不可能整数部分是三位数。
【5】无限小数一定大于有限小数。
(×)解题分析:无限小数与有限小数比较大小,首先要看小数的整数部分,如果有限小数的整数部比无限小数是的整数部分大,这个有限小数就比有限小数大。
订正:无限小数有可能大于有限小数,有可能无限小数小于有限小数。
【6】0.36时=36分(×)解题分析:时和分的进率时60,0.36时=0.36×60=216分。
原题36分,是0.36乘100的结果,所以错误。
订正:0.36时=21.6分【7】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解题分析:小数乘法的算理是先将小数扩大为整数因数,再缩小对应的倍数。
因此应把小数的末尾对齐。
订正: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的末尾对齐。
期末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上册十大易错题,给孩子收藏复习!
![期末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上册十大易错题,给孩子收藏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0534ef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e.png)
期末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上册十大易错题,给孩子收藏复习!01【易错题1】判断:在直线上,距离0点越远的数越大。
( )【错因分析】这道题不少同学打√,认为本题正确。
【思路点拨】学生以往的学习接触的都是正数,在数轴上,0点右边的正数是距离0点越远的数越大,可是,刚刚学习了负数,负数在0点的左边,是距离0点越远的数反而越小。
在数轴上,从左往右数,数越来越大;而从右往左数,数越来越小。
02【易错题2】算式2.56÷0.15,商是17时,余数是()。
【错因分析】由于受竖式的影响,不少同学错误写出余数是1。
【思路点拨】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反之,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56-17×0.15=0.01,求出余数是0.01。
我们再来看看列竖式计算如何得出余数,竖式如下:计算时,我们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将原式2.56÷0.15转化成256÷15,这样就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此时商不变,余数表面上看是1,但其实不是。
怎么找准余数呢?我们看竖式,把原被除数的小数点落下来,看看1在原被除数的什么位上?1在百分位上,那么余数就是0.01。
我们来检验一下,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带入数字17×0.15+0.01=2.56,余数0.01正确。
03【易错题3】计算:6.28×4.3+62.8×0.72-0.628×15【错因分析】少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简算,没有发现乘数之间的关系。
【思路点拨】本题中含有三个乘法算式,但是没有相同的乘数,好像不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我们仔细观察算式可以发现,三道乘法算式中的第一个乘数存在倍数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积不变的性质,将其中的两个乘法算式进行转化,从而得到相同的乘数,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我们以第一个乘法算式中的6.28为相同的乘数,转化第二、三个乘法算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易错题精析】第1讲 小数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易错题精析】第1讲 小数乘](https://img.taocdn.com/s3/m/e825756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c.png)
班级:姓名:亲爱的同学,在做练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审题,完成题目后,记得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祝你轻松完成本次练习!期末考名列前茅!【心得记录卡】亲爱的同学,在完成本专项练习后,你收获了什么?掌握了哪些新本领呢?在这里记录一下你的收获吧!年月日第1讲小数乘法(讲义)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三步走:乘: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去乘;数: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点: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
提示: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部分末尾若出现0,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成为最简形式。
2、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时先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再算出积,最后看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一共是几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提示: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位,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3、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方法一: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
方法二:因数位置交换再乘一遍。
方法三:用计算器来验算。
1、计算小数乘法时,不能忘记点积中的小数点。
2、小数乘整数的积的末尾有0时,一定要先点积中的小数点,再去掉积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
3、在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在前面添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
4、判断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是否正确时,先看两个因数乘积的末尾是否有0,有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去掉0,去掉后积的小数位数少于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和;没有0时,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和一定相同,反之计算结果就是错误的。
5、两个因数相乘,当第二个因数大于1时,积就比第一个因数(0除外)大;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就与第一个因数相等;当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积就比第一个因数(0除外)小。
【易错一】淘淘去香港参加科技夏令营,买了一顶帽子,折合人民币是()元。
(1元港币兑换人民币0.81元)A.17.82 B.27.16 C.18【解题思路】1元港币兑换人民币0.81元,22港元可以兑换人民币22个0.81元,用乘法计算。
2024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易错题及答案
![2024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易错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f7a7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f.png)
32、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3、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必须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
当组合图形是凸出的,用虚线分割成几种简单图形,把简单图形面积相加计算。 当组合图形是凹陷的,用虚线补齐成一种最大的简单图形,用最大简单图形面积减几个较 小的简单图形面积进行计算。
所以,X=…是方程的解。
多边形的面积
26、公式:
多边形 面积公式
面积公式的变式
说明
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
S正=aXa=a2
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求宽
平行四边 形 三角形
S长=aX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S平=aXh 三角形的面积=底X宽高÷2 S三=aXh÷2
补充内容:观察物体
36、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 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习惯上我们从左面、正面、上面看 ,把这三种视图统称三视图)
37、图形的运动:轴对称图形。 (1)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
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
34、不封闭栽树问题: 1 一条路的一边两端都栽树=路长÷间隔+1; 已知间隔数,树的棵树,求路长。路长=间隔数×(树的棵树-1) 2 一条路的两边两端都栽树=(路长÷间隔+1)×2
2
3 一条路的一边两端不栽树=路长÷间隔-1 4 一条路的两边两端不栽树=(路长÷间隔-1)×2 5 锯木头时间问题:锯一段木头时间=总时间÷(段数-1) 35、封闭图形四周栽树问题:栽树棵树=周长÷间隔 36、鸡兔同笼问题:(龟鹤问题、大船小船问题) 1 算术假设法1:假设几只都是兔子,(都是脚多的兔子),先求鸡的只数 鸡的只数:(总头数×4-总脚数)÷(4-2即一只兔的脚数减去一只鸡的脚数) 兔的只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易错题精析】第2讲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
![【易错题精析】第2讲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https://img.taocdn.com/s3/m/ca88299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5.png)
第2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讲义)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运用转化法求图形的面积。
把不规则的图形通过切割、平移等方法转化成学过的规则的基本图形,比如数方格法、割补法。
2.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法变成长方形,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确定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
1. 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有两组,计算面积时要用相对应的一组底和高相乘。
2. 判断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应根据它们的底和高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底扩大到原来的n倍(n≠0),高缩小到原来的,面积不变。
【易错一】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高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32 B.60 C.80 D.48【解题思路】依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可知:8厘米的高对应的底边是6厘米,于是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求解。
【完整解答】6×8=48(平方厘米);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
故选D。
【易错点】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关键是先确定出已知高所对应的底边。
【易错二】用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将这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
发现面积和周长有什么变化吗?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思路】用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架,然后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都是这四边,所以周长不变,拉成平行四边形之后高变短了,所以面积变小了,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完整解答】由分析可知:将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发现: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重点(110道)错题笔记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重点(110道)错题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f07b67bf5335a8102d22040.png)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易错题笔记(一)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解题分析: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订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2】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解题分析:小数乘法的算理是先将小数扩大为整数因数,再缩小对应的倍数。
因此应把小数的末尾对齐。
订正: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中的小数末位对齐。
【3】 0 .6 5 (×) 1 .7 8 (×)× 0 .8 ×0. 0 44 .85 7 . 1 2解题分析:以上两题都有错误,①题,小数乘小数,应先忽略小数点,按照整数乘法计算,计算出乘积520,再将52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得0.52②按照整数的乘法计算出乘积后,应根据两个因数一共有4位小数,所以720的小数点应向左移动四位。
改: 0 .6 5 1 .7 8× 0 .8 ×0. 0 4【4】4、8.4×0.5就是求8.4的一半是多少。
(√)解题分析:8.4×0.5=8.4×5÷10=105×4.8=8.4×105,因此是正确的。
【5】0.3×8与3×0.8计算结果相等。
(√)解题分析: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再根据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点上小数点,本题不论0.3×8与3×0.8,两个因数一共有一位小数,所以按整数乘法计算出24后,都需要把2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6】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一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最多是三位小数。
(√)解题分析:此题正确,通常两个小数扩大为整数,再相乘,积的末尾如果没有0 ,则原式中,两个小数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
五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锦(附问题详解及解析汇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锦(附问题详解及解析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c25cdec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d.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一、填空题.×〔〕.2、去掉0.25的小数点,就是把这个数扩大〔〕;把50.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来的〔〕.3、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会〔〕.4.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0.8,它的积比这个数〔〕.一个自然数乘以0.01,就是把这个自然数〔〕.5、把"×〞中的0.03扩大为3而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2.58的小数点应<>,积保存两位小数是〔〕.6、56÷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准确到百分位是〔〕.7、3÷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记作〔〕商保存一位小数是〔〕.÷4.21的商保存两位小数是<>保存整数是〔〕.9、在"〞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10、两个因数的积是3.4,如果把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13、水果店运来香蕉x千克,运来的桃子是香蕉的2.5倍,香蕉和桃子一共运来〔〕千克.如果x=5,桃子比香蕉多〔〕千克.14、35dm2=〔〕cm22=〔〕dm22=〔〕cm;2350m2=〔〕公顷;500平方米=〔〕公顷;3平方米70平方分米=〔〕平方米;3小时15分=〔〕小时;1.8时=〔〕时〔〕分;2.15小时=〔〕分钟;7.6米=〔〕米〔〕厘米.1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它的高和面积都会〔〕16、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它的高和面积都会〔〕.17、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高和面积〔〕,周长〔〕.18、一X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纸,从相邻两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如如下图〕,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阴影局部〕面积是〔〕cm2.19、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cm,三角形的高是〔〕.20、一个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后就变成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如如下图〕,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2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2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cm、4cm和5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斜边上的高是〔〕.23、一个小数有两位小数,保存一位小数它的近似值是10.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24、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数是n,另外的两个数分别是〔〕和〔〕.25、125缩小到它的〔〕是0.12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0.3.26、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是b,十位上的数字是a,那么这个两位数可写成〔〕.2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6cm,腰是a cm,高是b 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2.2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厘米,腰长是5厘米,底边上的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29、把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面积是〔〕.30、0.25除以0.15,当商是1.6时,余数是〔〕÷0.04,商是19,余数是〔〕.31、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是5cm、9cm、6cm,面积是〔〕平方分米.32、小明从一个上底是15cm、下底是10cm、高是6cm的梯形中剪下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如下图〕.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33、一堆圆木,最顶层有5根,最底层有14根.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圆木,这堆圆木一共有〔〕根.3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底是25cm,平行四边形的底是〔〕dm.35、一个直角梯形,如果把下底减少3cm,这个梯形就变成一个边长7cm的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cm2.36、X诚把一个梯形的上底缩小成一点后这个梯形就变成一个〔〕形.二、判断题.1、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一样.〔〕2、一个数乘0.8,积比原来的数小.〔〕3、近似数7.0和7的大小相等,但准确度不一样.〔〕×0.5就是求8.4的一半是多少.〔〕5、一个数除以一个小数,商可能是小数.〔〕6、小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是小数.〔〕7、在除法里:商一定小于被除数.〔〕8、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小数,所得的商一定比被除数大.〔〕9、如果除数小于1,那么商就比被除数〔0除外〕大.〔〕×0.1〕÷0.1=0.9.〔〕11、x2不可能等于2x.〔〕12、a2>2a.〔〕13、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14、小数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15、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可能相等.〔〕16、循环小数不一定是无限小数.〔〕17、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一个一样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18、把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长方形,周长和面积都变大了.〔〕19、如果两个图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那么它们一定完全一样.〔〕20、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21、两个都比1小的数〔0除外〕相乘,积一定小于其中的每一个因数.〔〕22、方程5+2x=16.2的解是5.6.〔〕23、6x+6=6〔x+1〕.〔〕24、把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2倍.〔〕三、选择题.〔〕.A、a-2.5B、2.5-a2、下面两个式子相等的是〔〕.A、a+a和2aB、a×2和a2C、a+a和a2÷〔〕.A、3750÷12.5 ÷125 C、3750÷1254、可以运用〔〕×99+4.7进展简便运算.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5、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3.5倍,是另一个因数的4.2倍,这两个因数的积是〔〕.A、8.7B、14.76、下面算式中积最小的是〔〕.A、320×0.24 ×0.32 C、24×四、列方程或算式.1、"〞的等量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的一半等于80.5,求这个数.〔列方程〕解:设这个数是x,如此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3、一个数的5倍与它的3.6倍相差5.6,求这个数.〔列方程〕解:设这个数是x,如此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4、"7与0.38的和去除4.6,商是多少?〞的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五、应用题.1、某小学五年级有学生55个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倍.男、女生各有多少人?2、童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2米.现在改良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省布0.2米.原来做1800套这样的服装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几套?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5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甲乙两筐苹果,甲筐苹果的个数是乙筐的2.4倍,如果从甲筐取出35个苹果放入乙筐,这时两筐苹果个数相等,原来两筐苹果各有多少个?〔列方程解答〕5、妈妈将一些奶糖和水果糖分装在小袋里,每袋装入0.25千克奶糖和0.15千克水果糖.当水果糖用去4.5千克时,用去奶糖多少千克?6、姐姐骑电瓶车每小时行18千米,弟弟开小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他俩从相距247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人还相距多少千米?参考答案一、填空题.×0.8表示〔〕.2、去掉0.25的小数点,就是把这个数扩大〔100倍〕;把50.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3、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会〔30倍〕.4.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0.8,它的积比这个数〔小〕.一个自然数乘以0.01,就是把这个自然数〔缩小到这个自然数的百分之一或缩小100倍〕.5、把"×〞中的0.03扩大为3而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2.58的小数点应〔向左移动两位〕,积保存两位小数是〔〕.6、56÷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准确到百分位是〔〕.7、3÷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记作〔〕,商保存一位小数是〔〕.÷4.21的商保存两位小数是〔〕保存整数是〔2〕.9、在"〞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10、两个因数的积是3.4,如果把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340〕11、三个2.5连乘得积是〔〕.12、3x=6.9的解是〔〕.13、水果店运来香蕉x千克,运来的桃子是香蕉的2.5倍,香蕉和桃子一共运来〔〕千克.如果x=5,桃子比香蕉多〔〕千克.14、35dm2=〔3500〕cm22=〔740〕dm2;2=〔75000〕cm2;2350m2=〔〕公顷;500平方米=〔〕公顷;3平方米70平方分米=〔〕平方米;3小时15分=〔〕小时;1.8时=〔1〕时〔48〕分;2.15小时=〔129〕分钟;7.6米=〔7〕米〔60〕厘米.1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它的高和面积都会〔变大〕16、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它的高和面积都会〔变小〕.17、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高和面积〔不变〕,周长〔变小〕.18、一X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纸,从相邻两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如如下图〕,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阴影局部〕面积是〔350〕cm2.19、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cm,三角形的高是〔20cm〕.[解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底相等,面积也相等的情况下,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两倍.]20、一个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后就变成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如如下图〕,这个梯形的面积是〔27〕平方厘米.2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0.45〕.÷99=0.45]2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cm、4cm和5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cm2〕,斜边上的高是〔〕.[解析: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是最长的,所以两条直角边分别3cm、4cm.两条直角边相当于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3×4÷2=6cm2,如此斜边上的高=6×2÷5=2.4cm]23、一个小数有两位小数,保存一位小数它的近似值是10.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24、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数是n,另外的两个数分别是〔n-1〕和〔n+1〕.25、125缩小到它的〔千分之一〕是0.12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0.3.26、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是b,十位上的数字是a,那么这个两位数可写成〔ab〕.2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6cm,腰是a cm,高是b 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2a+16〕cm,面积是〔8b〕cm2.2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厘米,腰长是5厘米,底边上的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解析:首先要求出,底=16-5×2=6cm,然后计算,面积=6×4÷2=12cm2]29、把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面积是〔64平方厘米〕.[解析:用剪拼的方法改变了形状,面积是不会变的.只有用拉抻的方法改变形状,面积才会变.]30、0.25除以0.15,当商是1.6时,余数是〔10÷0.04,商是19,余数是〔3〕.31、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是5cm、9cm、6cm,面积是〔〕平方分米.[解析:注意面积单位的转化.]32、小明从一个上底是15cm、下底是10cm、高是6cm的梯形中剪下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如下图〕.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0〕cm2.33、一堆圆木,最顶层有5根,最底层有14根.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圆木,这堆圆木一共有〔95〕根.[解析:此题关键是要算出这堆圆木的层数:14-5+1=10层,就可以计算圆木的根数:<5+14>×10÷2=95根]3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底是25cm,平行四边形的底是〔〕dm.[解析:注意长度单位.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在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的底只是三角形的一半.]35、一个直角梯形,如果把下底减少3cm,这个梯形就变成一个边长7cm的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cm2.36、X诚把一个梯形的上底缩小成一点后这个梯形就变成一个〔三角〕形.二、判断题.1、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一样.〔×〕[解析--]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而小数乘小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就不一样了;补充: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现有教材的理解已较宽:如3×4既可以说:3个4是多少?也可以表述成:4个3是多少?小数乘法的意义:〔原有老教材是分开的,供参考〕×6 表示6个2.5求和或2.5的6倍是多少.〔2〕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所不同,它是整数乘法意义的进一步扩展.它可以理解为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例如,2.5 × 0.6表示2.5的十分之六是多少,2.5 × 0.98表示2.5的百分之九十八是多少.记得现行教材统一为: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与小数乘法一样.2、一个数乘0.8,积比原来的数小.〔×〕[解析:这个数只有大于0的时候,乘0.8,积才比原来的数小.]3、近似数7.0和7的大小相等,但准确度不一样.〔√〕[解析:对.根据四舍五入的规如此,7.0在数值上等于7,但是在准确位上7.0的准确位是在最后一位,在十分位,7的准确位在个位,所以他们的准确位并不一样,即原题是对的.]×0.5就是求8.4的一半是多少.〔√〕5、一个数除以一个小数,商可能是小数.〔√〕6、小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是小数.〔×〕7、在除法里:商一定小于被除数.〔×〕8、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小数,所得的商一定比被除数大.〔√〕[解析:这道题如果局限在本册知识内,它就是对的;如果这个比1小的小数是个负数,那么所得的商就会比被除数小,如:2÷<-0.5>=-4,这时候原题就是错的.这道题出在小学阶段里,本身就没有意义.]9、如果除数小于1,那么商就比被除数〔0除外〕大.〔√〕[解析:与上题同解.]×0.1〕÷0.1=0.9.〔×〕11、x2不可能等于2x.〔×〕[解析:如果x=2,那么x2就会等于2x]12、a2>2a.〔×〕[解析:只有a大于2时才是对的.如果a≤2,那么a2≤2a]13、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析:错.正确的说法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14、小数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解析:错.循环小数已经包含在无限小数中.小数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大类,而无限小数再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15、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可能相等.〔√〕[解析:正确.如1,2,3这组数里,2是中位数,也是平均数,是相等的.]16、循环小数不一定是无限小数.〔×〕[解析:错.循环小数本身就是无限小数.]17、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一个一样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解析:等式的性质是: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题干中没说0除外,所以原题说法错误.]18、把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长方形,周长和面积都变大了.〔×〕[解析:错.把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是不会变的,所以周长不会变,只有面积变大了.]19、如果两个图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那么它们一定完全一样.〔×〕[解析:错.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一大一小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来理解就明白了.] 20、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解析:错.它们的数值虽然一样,但单位意义不一样,所以是不可能说周长和面积相等.]21、两个都比1小的数〔0除外〕相乘,积一定小于其中的每一个因数.〔√〕22、方程5+2x=16.2的解是5.6.〔√〕23、6x+6=6〔x+1〕.〔√〕[解析:对.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等式是成立的.]24、把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2倍.〔×〕[解析:错.假设原来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是2cm、3cm、4cm,如此面积是10平方厘米;上底、下底、高都扩大2倍后,上底、下底、高分别是4cm、6cm、8cm,面积是40平方厘米,面积不止扩大2倍,而是4倍了.]三、选择题.1、a与它的2.5倍相差〔C〕.A、a-2.5B、2.5-a[解析:2.5a-a=1.5a]2、下面两个式子相等的是〔A〕.A、a+a和2aB、a×2和a2C、a+a和a2[解析:a+a和2a都表示两个a的和,所以这两个式子相等.]÷12.5结果一样的算式是〔B〕.A、3750÷12.5 ÷125 C、3750÷125[解析: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的大小不变.]4、可以运用〔C×99+4.7进展简便运算.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5、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3.5倍,是另一个因数的4.2倍,这两个因数的积是〔B〕.A、8.7B、14.7×4.2=14.7]6、下面算式中积最小的是〔B〕.A、320×0.24 ×0.32 C、24×[解析:不用计算,就用判断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来选择.]四、列方程或算式.1、"〞的等量关系式是x÷3.2=0.8[解析:注意"除〞跟"除以〞是不同的."除〞表示它前面的数是除数,"除以〞表示它前面的数是被除数.]2、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的一半等于80.5,求这个数.〔列方程〕解:设这个数是x,如此方程是:3x+x÷2=80.53、一个数的5倍与它的3.6倍相差5.6,求这个数.〔列方程〕解:设这个数是x,如此方程是: 5x-3.6x=5.64、"7与0.38的和去除4.6.商是多少?〞的算式是÷<7+0.38>五、应用题.1、某小学五年级有学生55个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倍.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解析:根据等量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人数列方程.]1.2x+x=552.2x=55x=55÷x=25×2.5=30<人>答:〔略〕2、童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2米.现在改良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省布0.2米.原来做1800套这样的服装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几套?[解析:要求现在可以多做几套,需知道原来做的套数〔〕与现在做的套数,要求现在做的套数,还需先求出布的总米数〔1800×〕和现在每套用布的米数<2.2-0.2>,然后算出现在可以做的套数1800×÷<2.2-0.2>.由此找出条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1800×÷<2.2-0.2>-1800=180〔套〕答:〔略〕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5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解析:根据周长和长是宽的2倍这两个信息可以利用方程算出长和宽各是多少〔根据"<长+宽>×2=长方形周长〞这个长方形周长公式列出方程〕,然后就可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解:设宽是x厘米,如此长是2x厘米.<2x+x>×2=453x=45÷2÷3如此长=2x=2×7.5=15厘米长方形的面积:15×7.5=112.5〔平方厘米〕答:〔略〕4、甲乙两筐苹果,甲筐苹果的个数是乙筐的2.4倍,如果从甲筐取出35个苹果放入乙筐,这时两筐苹果个数相等,原来两筐苹果各有多少个?〔列方程解答〕解:设乙筐的苹果有x个,如此甲筐的苹果有2.4x个.2.4x-35=x+352.4x-x=35+351.4x=70x=70÷x=50×50=120<个>答:甲筐苹果有120个,乙筐苹果有50个.5、妈妈将一些奶糖和水果糖分装在小袋里,每袋装入0.25千克奶糖和0.15千克水果糖.当水果糖用去4.5千克时,用去奶糖多少千克?[解析:根据水果糖用去的质量算出用去了多少袋,再乘每袋包含奶糖的质量就可以了.]÷×=30×=7.5〔千克〕答:〔略〕6、姐姐骑电瓶车每小时行18千米,弟弟开小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他俩从相距247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人还相距多少千米?247-<18+54>×=247-72×=247-180=67〔千米〕答:〔略〕。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及详细解析,建议收藏!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及详细解析,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fd24a89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79.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及详细解析,建议收藏!易错题01填空题。
1、1.25×0.8表示(1.25与0.8的积是多少)。
2、去掉0.25的小数点,就是把这个数扩大(100倍);把50.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3、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会(扩大30倍)。
4.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0.8,它的积比这个数(小)。
一个自然数乘以0.01,就是把这个自然数(缩小到这个自然数的百分之一或缩小100倍)。
5、把“2.58×0.03”中的0.03扩大为3而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2.58的小数点应(向左移动两位),积保留两位小数是(0.08)。
6、56÷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5.090909……),精确到百分位是(5.09)。
7、3÷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记作(),商保留一位小数是(0.3)。
8、9.97÷4.21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2.37)保留整数是(2)。
9、在“”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3.23)。
10、两个因数的积是3.4,如果把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340)11、三个2.5连乘的积是(15.625)。
12、3x=6.9的解是(2.3)。
13、水果店运来香蕉x千克,运来的桃子是香蕉的2.5倍,香蕉和桃子一共运来(3.5x)千克。
如果x=5,桃子比香蕉多(7.5)千克。
14、单位换算:35dm2=(3500)cm2;7.4m2=(740)dm2;7.5m2=(75000)cm2;2350m2=(0.235)公顷;500平方米=(0.05)公顷;3平方米70平方分米=(3.7)平方米;3小时15分=(3.25)小时;1.8时=(1)时(48)分;2.15小时=(145)分钟;7.6米=(7)米(60)厘米。
1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它的高和面积都会(变大)16、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它的高和面积都会(变小)。
【易错题精析】第11讲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
![【易错题精析】第11讲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https://img.taocdn.com/s3/m/622cd93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0.png)
第11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讲义)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法变成长方形,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确定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时,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
2.判断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应根据它们的底和高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底扩大到原来的n倍(n≠0),高缩小到原来的 n 分之一,面积不变。
4.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先要找到底和与其相对应的高,再计算。
【易错一】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分别是6厘米、4厘米,量得一条边上的高为5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24 B.42 C.20 D.30【解题思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可知,底边上的高一定小于另一条斜边,所以高为5厘米对应的底为4厘米,利用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完整解答】5×4=2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C【易错点】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确定高和底边长,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易错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0平方分米,如果它的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底不变,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解题思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ah,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可知底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120×3=360(平方分米)【易错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积的变化规律解答问题的能力。
【易错三】如图,如果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增加2厘米,高减少2厘米,面积会发生什么变化?【解题思路】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增加2厘米,高减少2厘米,则底是4+2=6(厘米),高是4-2=2(厘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及详细解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及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5ad37f2af90242a895e5a2.png)
易错题01填空题。
1、1.25×0.8表示(1.25与0.8的积是多少)。
2、去掉0.25的小数点,就是把这个数扩大(100倍);把50.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3、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会(扩大30倍)。
4.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0.8,它的积比这个数(小)。
一个自然数乘以0.01,就是把这个自然数(缩小到这个自然数的百分之一或缩小100倍)。
中的0.03扩大为3而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 2.58的小数点应(向5、把“2.58×0.03”左移动两位),积保留两位小数是(0.08)。
6、56÷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5.090909……),精确到百分位是( 5.09)。
7、3÷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记作(),商保留一位小数是(0.3)。
8、9.97÷4.21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 2.37)保留整数是(2)。
9、在“”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3.23)。
10、两个因数的积是 3.4,如果把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340)11、三个2.5连乘的积是(15.625)。
12、3x=6.9的解是(2.3)。
13、水果店运来香蕉x千克,运来的桃子是香蕉的 2.5倍,香蕉和桃子一共运来(3.5x)千克。
如果x=5,桃子比香蕉多(7.5)千克。
14、35dm2=(3500)cm2;7.4m2=(740)dm2;7.5m2=(75000)cm2;2350m2=(0.235)公顷;500平方米=(0.05)公顷;3平方米70平方分米=(3.7)平方米;3小时15分=(3.25)小时;1.8时=(1)时(48)分;2.15小时=(145)分钟;7.6米=(7)米(60)厘米。
1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它的高和面积都会(变大)16、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它的高和面积都会(变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
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小数除法10、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一个因数是0.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随着扩大(缩小)。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
14、(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简写作6.32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可能性16、事件发生有三种情况: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
17、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大小。
把几种可能的情况的份数相加做分母,单一的这种可能性做分子,就可求出相应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
简易方程18、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9、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特别地1a=a这里的:“1“我们不写20、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是等式必须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1、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2、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7、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8、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29、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30、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31、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32、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3、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必须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
当组合图形是凸出的,用虚线分割成几种简单图形,把简单图形面积相加计算。
当组合图形是凹陷的,用虚线补齐成一种最大的简单图形,用最大简单图形面积减几个较小的简单图形面积进行计算。
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34、不封闭栽树问题:(1)一条路的一边两端都栽树=路长÷间隔+1;已知间隔数,树的棵树,求路长。
路长=间隔数×(树的棵树-1)(2)一条路的两边两端都栽树=(路长÷间隔+1)×2(3)一条路的一边两端不栽树=路长÷间隔-1(4)一条路的两边两端不栽树=(路长÷间隔-1)×2(5)锯木头时间问题:锯一段木头时间=总时间÷(段数-1)35、封闭图形四周栽树问题:栽树棵树=周长÷间隔36、鸡兔同笼问题:(龟鹤问题、大船小船问题)(1)算术假设法1:假设几只都是兔子,(都是脚多的兔子),先求鸡的只数鸡的只数:(总头数×4-总脚数)÷(4-2即一只兔的脚数减去一只鸡的脚数)兔的只数:总头数-鸡的只数算术假设法2:假设几只都是鸡,(都是脚少的鸡),先求兔子的只数兔子的只数:(总脚数-总头数×2)÷(4-2即一只兔的脚数减去一只鸡的脚数)鸡的只数:总头数-兔子的只数(2)方程法:设兔子有x只,则兔子脚有2x只。
那么鸡有(总头数-x)只根据“兔子脚+鸡脚=总脚数”列方程解答先求兔子只数,再算出鸡的只数。
即:4x+2×(总头数-x)=总脚数补充内容:观察物体36、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习惯上我们从左面、正面、上面看,把这三种视图统称三视图)37、图形的运动:轴对称图形。
(1)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特点:①沿对称轴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②每一组对应点到对称轴距离度相等。
对应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3)要能根据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8、数字编码:(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位数字组成,前2位表示省;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大地基乡投递局)(3)身份证18位:第7至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表示性别,单数-男,双数-女(4)根据卡号信息、运动员编号信息、门牌信息填写编码规律。
01填空题。
(分)1、1.25×0.8表示()。
2、去掉0.25的小数点,就是把这个数扩大();把50.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来的()。
3、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会()。
4.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0.8,它的积比这个数()。
一个自然数乘以0.01,就是把这个自然数()。
5、把“2.58×0.03”中的0.03扩大为3而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2.58的小数点应(),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6、56÷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7、3÷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记作()商保留一位小数是()。
8、9.97÷4.21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9、在“”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10、两个因数的积是3.4,如果把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11、三个2.5连乘得积是()。
12、3x=6.9的解是()。
13、水果店运来香蕉x千克,运来的桃子是香蕉的2.5倍,香蕉和桃子一共运来()千克。
如果x=5,桃子比香蕉多()千克。
14、35dm2=()cm2;7.4m2=()d m2;7.5m2=()cm;2350m2=()公顷;500平方米=()公顷;3平方米70平方分米=()平方米;3小时15分=()小时;1.8时=()时()分;2.15小时=()分钟;7.6米=()米()厘米。
1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它的高和面积都会()16、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它的高和面积都会()。
17、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高和面积(),周长()。
18、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纸,从相邻两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如下图),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阴影部分)面积是()cm2。
19、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也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cm,三角形的高是()。
20、一个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后就变成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如下图),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
2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cm、4cm和5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斜边上的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