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的我国三农政策
三农政策业务知识
5. 农村社会保障: 政策包括农村居民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的 建设,以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6.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政策致力于改善农村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 施,提升农村生活条件。
7. 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升农业产量和质量,实现 农业现代化。
8.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该政策旨在改善农产品流通环节,减少中间环 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使农民能够更直接地从中受益。
三农政策业务知识
"三农政策"是指中国大陆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政策体系,旨在促进农村 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以下是一些与三农政策相关 的业务知识:
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农村土地权属、流转、 承包等问题。政策旨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鼓励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
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该政策旨在调整农产品供给结构,提高农产品 质量和安全。重点关注优势农产品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 等。
3. 农村扶贫政策: 中国扶贫政策关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通过投入资 金、提供技术支持等手段,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提高收入。
4. 农村金融服务: 该政策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供农村居民和农业生 产者融资、储蓄等金融服务。
9. 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农村传统村环境污染治理,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这些政策涵盖了三农领域的多个方面,旨在实现农村全面发展和农民整体生活 水平的提升。请注意,以上信息可能基于截止到 2021 年的情况,实际政策可 能已有调整或变化。
三农政策_精品文档
三农政策1. 什么是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是指国家为农村农民制定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社会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三农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富裕农村、美丽乡村。
2. 三农政策的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则是连接城乡的纽带。
三农政策的实施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农业的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素质以及保护农民权益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能够有效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推动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协调发展。
3. 三农政策的主要内容3.1 农业支持政策农业支持政策是三农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农业支持政策包括农业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保险、农业科技创新扶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3.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三农政策中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生产、生活和发展的便利性和质量。
3.3 农民素质提升农民素质提升是三农政策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农村文化建设、农村人才引进和农民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民知识水平提高,增强农村劳动力的竞争力与创造力。
3.4 农民权益保障农民权益保障是三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加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农民工就业权益保护、农民工资支付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 三农政策的效果和问题三农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民素质不断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得到了提高。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农政策法规解读及操作指南
三农政策法规解读及操作指南第一章三农政策法规概述 (3)1.1 农业农村法律法规体系 (3)1.2 三农政策发展历程与现状 (4)第二章土地制度改革与利用 (4)2.1 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4)2.1.1 历史沿革 (4)2.1.2 政策内容 (4)2.1.3 操作要点 (5)2.2 土地流转操作指南 (5)2.2.1 流转原则 (5)2.2.2 流转程序 (5)2.2.3 流转方式 (5)2.3 土地征收与补偿政策 (5)2.3.1 征收范围 (5)2.3.2 征收程序 (6)2.3.3 补偿政策 (6)第三章农业支持与补贴政策 (6)3.1 农业补贴种类及申请流程 (6)3.1.1 农业补贴种类 (6)3.1.2 农业补贴申请流程 (7)3.2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 (7)3.2.1 农业科技研发支持 (7)3.2.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 (7)3.2.3 农业信息化建设 (7)3.3 农业产业发展政策 (7)3.3.1 产业结构调整 (7)3.3.2 农业产业链建设 (7)3.3.3 农业品牌建设 (7)3.3.4 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8)第四章农村金融与保险政策 (8)4.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8)4.1.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成 (8)4.1.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 (8)4.1.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支持 (8)4.2 农村小额贷款政策 (8)4.2.1 农村小额贷款政策的目标 (8)4.2.2 农村小额贷款政策的实施 (9)4.2.3 农村小额贷款政策的管理与监督 (9)4.3 农业保险政策及操作指南 (9)4.3.1 农业保险政策的目标 (9)4.3.2 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 (9)第五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0)5.1 农村道路建设政策 (10)5.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政策 (10)5.3 农村能源建设政策 (10)第六章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 (11)6.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11)6.1.1 政策背景 (11)6.1.2 政策措施 (11)6.2 农村污染治理政策 (11)6.2.1 政策背景 (11)6.2.2 政策措施 (11)6.3 生态农业发展政策 (12)6.3.1 政策背景 (12)6.3.2 政策措施 (12)第七章农村教育、卫生与社会保障 (12)7.1 农村教育政策 (12)7.1.1 政策背景 (12)7.1.2 主要政策内容 (12)7.2 农村卫生与健康政策 (12)7.2.1 政策背景 (12)7.2.2 主要政策内容 (13)7.3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13)7.3.1 政策背景 (13)7.3.2 主要政策内容 (13)第八章农村基层组织与民主管理 (13)8.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政策 (13)8.1.1 政策概述 (13)8.1.2 政策内容 (13)8.2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14)8.2.1 制度概述 (14)8.2.2 制度内容 (14)8.3 农村社区治理政策 (14)8.3.1 政策概述 (14)8.3.2 政策内容 (14)第九章农村扶贫与开发政策 (14)9.1 农村扶贫政策体系 (14)9.1.1 瞄准扶贫对象,实施精准扶贫 (15)9.1.2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15)9.1.3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15)9.1.4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推动多轮驱动 (15)9.1.5 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 (15)9.2 扶贫项目操作指南 (15)9.2.1 项目申报 (15)9.2.3 项目实施 (15)9.2.4 项目监管 (16)9.3 农村旅游资源开发政策 (16)9.3.1 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16)9.3.2 培育乡村旅游品牌 (16)9.3.3 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 (16)9.3.4 创新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16)9.3.5 优化乡村旅游政策环境 (16)第十章农村综合改革与创新发展 (16)10.1 农村综合改革政策 (16)10.1.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6)10.1.2 农村金融改革 (17)10.1.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17)10.1.4 农村社会治理改革 (17)10.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 (17)10.2.1 农业产业链延伸 (17)10.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17)10.2.3 农业多功能开发 (17)10.3 农村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17)10.3.1 政策支持体系 (17)10.3.2 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17)10.3.3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18)10.3.4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18)第一章三农政策法规概述1.1 农业农村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农业农村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
三农政策扶持政策汇编
三农政策扶持政策汇编第一章农业生产支持政策 (3)1.1 农业科技支持 (3)1.2 农业补贴政策 (4)1.3 农业保险制度 (4)第二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4)2.1 土地确权登记 (4)2.2 土地流转政策 (4)2.3 土地整治与保护 (5)第三章农村金融创新与服务 (5)3.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5)3.2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5)3.3 农村金融政策支持 (6)第四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6)4.1 农村交通建设 (6)4.1.1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大农村公路硬化、拓宽改造力度,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
(6)4.1.2 推进农村客运发展。
优化农村客运线网布局,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保障农村居民安全、便捷出行。
(6)4.1.3 发展农村现代物流。
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村电子商务,提高农村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6)4.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6)4.2.1 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优先保障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灌溉效率。
(6)4.2.2 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6)4.2.3 加强农村防洪减灾能力建设。
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工程建设,提高农村防洪减灾能力。
(7)4.3 农村能源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7)4.3.1 推进农村能源建设。
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
(7)4.3.2 加强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农村电力供应能力和质量。
(7)4.3.3 发展农村信息化。
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宽带网络覆盖,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促进农村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7)第五章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 (7)5.1 农村教育支持政策 (7)5.1.1 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7)5.1.2 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7)5.1.3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7)5.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8)5.2.1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8)5.2.2 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8)5.2.3 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8)5.3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8)5.3.1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8)5.3.2 丰富农村文化活动 (8)5.3.3 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8)第六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8)6.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8)6.1.1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农村养老保险覆盖全体农村居民,包括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外出务工的农民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
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
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整体水平,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下面将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收入三个方面介绍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的具体内容。
一、农业发展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中重点关注农业发展,通过加大投入、改革制度、推动科技进步等多方面措施,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了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农业科技创新。
同时,政府还采取了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这些政策助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二、农村建设除了农业发展,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还致力于农村建设。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了农村的基本生活条件。
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此外,政府还推动了乡村旅游、民宿等项目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多元化。
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文化保护也是政策重点,为农民提供了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三、农民收入在农民收入方面,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力求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
政府通过增加农业补贴、调整农产品价格、扶持农民就业等方式,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这些政策助力了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的来说,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农村全面建设和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村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指引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指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农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指引,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为推动农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这份总指引。
一、坚定不移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农村的命脉,也是国家的重要基础。
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指引提出,要坚定不移推动农业现代化。
这意味着我们要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
具体来说,我们要以推动“三去一降一补”为主线,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广绿色有机种植和畜牧业,并加强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农业主导产业持续增收。
还需要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农田和水源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指引提出,要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和促进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入手,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具体来说,我们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还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点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
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构建适宜农民生活和旅游休闲的美丽乡村环境。
还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激发农民的文化创造活力。
三农政策解读与解读策略指南
三农政策解读与解读策略指南第1章三农政策概述 (4)1.1 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4)1.2 农业现代化政策 (4)1.3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政策 (5)第2章农村土地政策 (5)2.1 土地承包与流转政策 (5)2.1.1 政策概述 (5)2.1.2 政策内容 (5)2.2 土地征收与补偿政策 (5)2.2.1 政策概述 (5)2.2.2 政策内容 (5)2.3 土地整治与保护政策 (6)2.3.1 政策概述 (6)2.3.2 政策内容 (6)第3章农业产业发展政策 (6)3.1 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6)3.1.1 价格支持政策的目标 (6)3.1.2 价格支持政策的手段 (6)3.1.3 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 (7)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7)3.2.1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7)3.2.2 产业结构调整的手段 (7)3.2.3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效果 (7)3.3 农业科技推广与培训政策 (7)3.3.1 科技推广与培训的目标 (7)3.3.2 科技推广与培训的手段 (8)3.3.3 科技推广与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 (8)第4章农村金融政策 (8)4.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8)4.1.1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8)4.1.2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8)4.1.3 加强农村金融政策宣传和普及 (8)4.2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8)4.2.1 推广农村信贷产品 (8)4.2.2 发展农村保险市场 (9)4.2.3 摸索多元化农村金融产品 (9)4.3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 (9)4.3.1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9)4.3.2 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9)4.3.3 提高农村金融风险应对能力 (9)第5章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9)5.1.1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10)5.1.2 养老保险筹资方式 (10)5.1.3 养老保险待遇 (10)5.1.4 养老保险制度衔接 (10)5.2 农村医疗保险政策 (10)5.2.1 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10)5.2.2 医疗保险筹资方式 (10)5.2.3 医疗保险待遇 (10)5.2.4 医疗保险制度衔接 (10)5.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10)5.3.1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11)5.3.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1)5.3.3 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11)5.3.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 (11)第6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11)6.1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1)6.1.1 政策目标 (11)6.1.2 政策措施 (11)6.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1)6.2.1 政策目标 (12)6.2.2 政策措施 (12)6.3 农村能源与环保设施建设 (12)6.3.1 政策目标 (12)6.3.2 政策措施 (12)第7章农村教育与人才培养政策 (12)7.1 农村基础教育政策 (12)7.1.1 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布局。
当前三农政策及其特点解读
当前三农政策及其特点解读引言“三农”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政策。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三农问题涉及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当前的三农政策及其特点进行解读。
一、当前三农政策的背景和意义1.1 三农问题的背景和现状中国农村人口众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收入低、教育程度较低、社会福利较少等问题,都制约了中国农村的发展。
农村贫困、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也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因此,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都在制定各种三农政策,以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福利的提高。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农民群体的福利保障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1.2 当前三农政策的意义三农问题事关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当前,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三农政策,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体的福利保障和农业现代化。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中国政府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推动政策落地,加大投入力度。
二、当前三农政策的特点当前,中国推出的三农政策众多,从政策内容到政策目标,都有所不同。
本节将就当前三农政策的特点进行解读。
2.1 多元化当前三农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元化。
与过去相比,当前政府在制定三农政策时,注重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强、适应性好的政策。
政府在制定三农政策时,重视农村发展的全面性,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领域,扶持农村服务业、文化娱乐等产业,以提高农民群体的收入和生活品质。
2.2 全面覆盖当前三农政策的另一个特点是全面覆盖。
政府在制定三农政策时,着重考虑到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问题,从土地、农业生产、村庄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出了一系列政策,以覆盖农村发展中的各个环节。
2.3 一二三产业联动当前三农政策的另一个特点是一二三产业联动。
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
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建设农业,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要求,这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而且是有效解决“三农”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和转变,对于制定实施新时期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做好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明财政支农的方向。
长期以来,国家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供给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和农村扶贫开发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且逐步形成了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三农”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于财政支农工作来讲,就是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针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从城乡协调、社会经济协调、人与自然协调、地区协调的大局、全局出发,以人为本,围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农村全面改革三大任务,积极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逐步转变财政支农方式,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努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历史沿革和基本发展趋势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是国家财政通过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政策的总和。
财政支农政策的制定实施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国家财力和不同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带有鲜明的特征。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演变。
从新成立起,财政支农政策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8)。
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当时国家财力还比较薄弱,为了稳固新生的政权,国家逐步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以保证化的推进。
三农的政策文件
三农的政策文件
三农政策是指针对农村、农民、农业等领域的政策。
中国的农村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出台了很多三农政策文件,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三农政策文件和政策措施:
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
该文件于2006年发布,主要目的是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等。
二、“三农”专项政策
“三农”专项政策是指以农村、农民、农业为主要对象的一系列政策。
这些政策涉及到农村公共服务、土地制度、农业科技、财税金融等多个方面。
三、“小农户”政策
该政策主要是指针对收入较低、土地规模较小的农民所出台的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对农民小额贷款、土地承包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四、“农民工”政策
该政策主要是指针对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民工所出台的政策,旨在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和改善其工作条件,促进城乡融合。
以上是常见的三农政策文件和政策措施,目的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中国三农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中国三农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国的农村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而三农政策就是针对农村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文将分析中国三农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从而深入了解中国农村经济的变革与进步。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三农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农村经济改革成为三农政策的重要内容。
农村土地改革的实施使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合作化则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集体经济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
此外,农村经济改革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大规模修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村的生产条件。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政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198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逐渐兴起,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随后,农村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能够自主经营土地,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同时,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等也得到了发展,为农民提供了金融支持和服务。
这一时期的三农政策为农村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进入新世纪的三农政策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农村问题更加复杂化,面临着农民收入增长不平衡、农村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
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三农政策以应对挑战。
其中,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帮助农民实现了增收。
此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
四、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目前,中国的三农政策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比如农村贫困问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等。
因此,未来中国三农政策的发展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再者,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最后,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三农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三农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第一章支持农业生产能力提升 (2)1.1 粮食生产支持措施 (2)1.2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2)1.3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 (3)1.4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3)第二章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3)2.1 特色产业发展支持 (3)2.2 农业多功能性拓展 (3)2.3 优势产区布局与扶持 (3)2.4 农业产业链延伸 (4)第三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4)3.1 土地流转政策支持 (4)3.2 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 (4)3.3 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利用 (5)3.4 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建设 (5)第四章农村金融创新与服务 (5)4.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5)4.2 农业信贷与保险支持 (6)4.3 农村股权融资与债券发行 (6)4.4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6)第五章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 (6)5.1 农业人才培养政策 (6)5.2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7)5.3 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支持 (7)5.4 农村人才引进与流动 (7)第六章农村基础设施改善 (7)6.1 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 (7)6.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8)6.3 农村能源与通信设施改善 (8)6.4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8)第七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9)7.1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9)7.1.1 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 (9)7.1.2 完善农村教育资助政策 (9)7.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善 (9)7.2.1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9)7.2.2 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9)7.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9)7.3.1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9)7.3.2 加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9)7.4 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9)7.4.1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10)7.4.2 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 (10)第八章农村扶贫与脱贫攻坚 (10)8.1 农村扶贫政策支持 (10)8.2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 (10)8.3 易地扶贫搬迁与后续扶持 (10)8.4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0)第九章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11)9.1 家庭农场与合作社扶持 (11)9.1.1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11)9.1.2 优化金融服务 (11)9.1.3 技术培训与推广 (11)9.2 农业企业政策支持 (11)9.2.1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1)9.2.2 鼓励企业创新 (11)9.2.3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11)9.3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 (11)9.3.1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 (12)9.3.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2)9.3.3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12)9.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12)9.4.1 强化人才支撑 (12)9.4.2 推进土地流转 (12)9.4.3 激发内生动力 (12)第十章农村综合改革与政策试点 (12)10.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12)10.2 农村治理体系建设 (12)10.3 农村综合执法改革 (13)10.4 农业政策试点与创新实践 (13)第一章支持农业生产能力提升1.1 粮食生产支持措施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三农政策方法
三农政策方法三农政策方法一、前言三农问题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发展。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本文旨在介绍三农政策的方法。
二、土地政策1.保障耕地质量中国政府实行耕地保护制度,保障耕地质量。
对于被破坏或者退化的土地,要进行修复和恢复。
2.扩大土地规模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中国政府鼓励土地流转和扩大规模经营。
同时,要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3.加强土地管理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土地登记、评估、交易等机制。
同时加强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种植业政策1.提高种植业效益中国政府通过科技创新、推广新品种等方式提高种植业效益。
同时加强对种植业市场信息的监测和预警。
2.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3.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发放补贴、建立合作社等方式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的支持。
四、畜牧业政策1.提高畜牧业效益中国政府通过科技创新、推广新品种等方式提高畜牧业效益。
同时加强对畜牧业市场信息的监测和预警。
2.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同时加强对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3.保障养殖环境保障养殖环境,加强对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同时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五、农村金融政策1.拓宽融资渠道中国政府鼓励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地区,拓宽融资渠道,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2.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促进金融机构与农民之间的合作。
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3.推动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农村金融市场。
同时加强对农民金融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利等方面。
同时推广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改善生活条件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包括饮水安全、卫生环境等方面。
同时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
九个中央一号文件
从新世纪以来9个一号文件看中国“三农”从2004年至今,中央已经先后发出了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9个一号文件突出农业“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
专家认为,从9个一号文件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我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更加完善,加快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更加明晰,现代农业发展的脉搏更加有力,“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已经到来。
从“支农”到“强农惠农富农”——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更加完善今年的一号文件在“三农”政策体系上,明确提出“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提出强农惠农三大指向还是首次”,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分析说,过去我们一直提“支农”,后来提“支农惠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地表述为“强农惠农”,这次一号文件又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
这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生活的精炼表述和精辟概括。
9年来,我国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更加完善,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新气象。
2006年,我国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按地亩向农民征税的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实行农业生产补贴,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四补贴”的支出达到1406亿元;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在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先行放开的基础上,2004年我们果断决定全部放开粮食购销,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农产品市场化改革迈出决定性步伐……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积累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宝贵经验,而且初步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
在9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支持下,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思路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强农惠农富农的长效机制,我国农业生产的“怪圈”开始被打破,粮食生产取得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八年快速增长。
“三农”政策的内涵及其演变
“三农”政策的内涵及其演变学院:xxx专业:xxx年级:xxx姓名:xxx学号: xxx所谓“三农”系指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是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总称,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也有质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还有矛盾。
我国的“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城乡经济社会变革不同步造成的结构偏差问题,现已构成当今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
我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和化解的艰巨性,堪称世界之最。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积累,总的来看,“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业、农村、农民欠发达,现代化程度低,发展比城市严重滞后,广大农村基本上仍是农业社会,城乡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
农民收入低,增收难,是当前全国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一、“三农”问题的实质穷不是“三农问题”的实质。
现阶阶段“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不公平发展问题的缩影,包含了经济、社会、权利等诸多要素的不公平。
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制约。
农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增收放缓以后,90年代末期至今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与城市居民收入的高增长形成越来越大的反差。
2008年全国农民纯收入4761元,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酿收入15781元的25.15%;1998—2008年全国农民纯收入增加2599.02元,平均增长率不到4%,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1/3。
而且农民收入很不平衡,由于农村内部收入分化,少数高收入户掩丨盖了多数低收入户,近半数的农民收入处于零增长状态,许多农产收入下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倍,扩大到2008年的3.61倍。
二是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由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长期以来农民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
由于缺乏利益保护机制,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非农化转移中,农民是被动接受土地的特低价格而不能享有其应得的利益;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而不能分享其利益。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明确“三农”政策体系“三大指向”
定“ 三农 ” 工作成绩 、 深入分析 当前
困难挑战的基 础上 ,突出了三个重 点: 是 “ 一 三个 绝 不 能”的工 作要 求 ,即绝 不能因为连续 多年增产增 收而思想麻痹 ,绝不能 因为农村面 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 ,绝不能 因 为农村发 展持续 向好而工 作松懈 。 二是农业 科技 “ 三是 三性 ”的定性 定位 ,即农业科技是确保 国家粮食 安全 的基础支撑 ,是突破资源环境
出 “ 三大指 向”。过去一直提 “ 支
农 ”, 后来提 “ 支农惠农 ”, 的十七 党 届 三中全会科学地 表述为 “ 强农惠 农 ”, 这次一号文件又提升到 “ 强农 惠农富农”。 这是重 中之重战略思想 的丰富发展 , 以工补农 、 是 以城带乡 方针 的细化实化 , 是强化农业基础 、 惠及农村发展 、富裕农民生 活的精 炼表述和精辟概括 。 在 “ 三农 ”投 人上 , 次 要求 再 用于 “ 三农 ”的支出, 持续加大 国家
资 源 和 环 境 的 约束 。要 加 快 发 展 现
党 的 十六 大 以来 , 20 从 0 4年 起 中 央
已经发 出了 9个一号文件 ,每年都
聚焦 一 个 主 题 , 出工 作 重 点 , 决 提 解 问题 难 点 , 取 政 策 措 施 。前 些 年 , 采 文 件突 出强凋 了生产 关系 调整: 近 几 年 , 件 又 突 出抓 了生 产 力 发 展 。 文
根本出路 ,既为我 国农业持续发展
注入了强 大动力 ,又在保持政策连
续性的基础上丰富发展 了强农惠农
富农政策体系。
四川党的建设・ 版 l 023 7 农村 1 ・ 2
第三 , 从完善农业政策体 到
加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 约束 实现 依靠科技进步 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 持续稳定发展 的新阶段。比如土地 来 ,必须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
中国三农政策的变化与评价研究
中国三农政策的变化与评价研究中国对三农政策的变化历程与评价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过程中,中国对三农政策的变化历程也是极为丰富的。
这种变化带来的对三农政策的评价也因之而不同。
本文将对中国对三农政策的变化和评价进行研究。
一、对三农问题的定义三农,即指农村、农民和农业,是指我国经济中农业、农村和农民构成的三大支柱。
对于三农问题的定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中国政府将其定义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重要课题。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转型,三农问题的界定也在不断完善,其覆盖面和内涵也在逐步扩大。
现在,三农问题不仅关注农民群体的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与国家粮食安全和发展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二、中国对三农政策的变化(一) 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在这一时期,政府实行的是“包产到户”政策,意在激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具体措施包括将土地分给每户农民,保障输入、耕地和种子,增加粮食价格和生产补贴等方式。
在这一阶段,中国农业总产值每年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然而,就农业生产及农民收入而言,增长的速度却相对缓慢、匀称,与城市地区的收入水平以及提高的国家收入增长速度相比较,还是显得不足。
比如,198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14元,农村居民的在195元。
且80年代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特别低,从1981年的226元到1989年的308元不到。
那个年代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也未得到重视,农业生产规模小,差别大。
比较明显的是资源的浪费。
(二)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到了80年代末期,作为对农村“包产到户”政策不足之处的扩充,政府实行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
这个新政策要求农村实现规模经营,并以家庭或村庄为单位实施生产。
同时,农户也可以依法出租或转让承包土地,并从而形成更为流动的农业经营模式。
对于老龄化严重的农村地区,政府也出台了“农村组织改革试点”政策。
这项政策帮助年纪大的农民退出农业经营的门槛,并促进年轻人农村地区内的就业。
新世纪以来的我国“三农”政策PPT
(二)与“三农”有关的重要决定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重大决定。《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 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 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 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 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农村改革三十年的历程、成 就、经验、教训,并对未来农村改革发展做出重大部署。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角度阐述 新时期、新阶段“三农”发展政策思路。
林业法律法规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 法实施条例》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 议 》 、《森林防火条例》、《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 办法》等15部法律法规。 养殖业法律法规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 《兽药管理条例》、《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饲料和 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为主。 渔业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渔业行政处罚程序规 定》、 《渔业捕捞许可证管理办法》等15部法律法规。
人力资本政策
素质要求: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 推进计划:新型农民培训(2006)、大学生村官计划 (2009)、职业农民培训(2012)、青年农场主培训 (2015) 培训内容:实用技术、创业培训、转移就业培训
财政金融政策
新三农指哪三农
新三农指哪三农
“新三农”源于新时代。
三农是指农村、农民、农业。
实际上“三农”问题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存在,但在我国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此后逐渐被媒体和官方引用。
2000年3月,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时任党委书记李昌平上书总理,反映当地“三农”面临的问题,即“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引起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新世纪以来,中央下发18个一号文件,农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判断,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面对新的时代背景、新的时代特征,为有别于过去的三农,“新三农”即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的提法应运而生。
“新三农”必然有新要求。
“新三农”,是在过去三农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程度,扩展延续而来的,相比之前有更深的意义和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世纪以来“三农”政策的目标取向
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统筹 城乡经济一体化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 “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
代化同步发展
(三)新世纪以来“三农”政策的根本方针
(二)与“三农”有关的重要决定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重大决定。《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 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 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 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新世纪以来的我国 “三农”政策》
徐金海 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扬州大学商学院农经系
讲座结构
重要“三农”政策文件梳理
“三农”政策主要内容解读 2015年“三农”工作要点
一、重要“三农”政策文件梳理
(一)新世纪12个一号文件主题
2004: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1: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3: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4: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2015: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符合规划和 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 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 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完善农 村宅基地分配政策,在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前提下, 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完善城 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切实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 质量有提高。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地籍调查和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二、“三农”政策主要内容解读
(一)新世纪以来“三农”政策的战略地位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 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继续夯实
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稳定粮食和 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问题突出
本提升为主导的创新驱动 建设新农村:五大文明建设
(五)新世纪以来“三农”政策的重点内容
土地政策
农民的“三块地” :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 涉及的问题:流转、征用; 土地政策的“三条底线”: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
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 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 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 押、担保权能。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 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 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 土地流转的“四不原则”:不得搞强迫命令、不损害农民 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多予少取放活
多予:多给 少取:取消税费 放活:发挥市场在农业农村资源配置中的主体性的作用,
但又更好体现政府的职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新世纪以来“三农”政策的总体要求
“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 务,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促进农民增收:多元化增收渠道 优化农业结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素驱动转变为以科技进步和人力资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 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农村改革三十年的历程、成 就、经验、教训,并对未来农村改革发展做出重大部署。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角度阐述 新时期、新阶段“三农”发展政策思路。
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农村土地承包 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 经营权的物权保护。从2013年开始,用5年时间基本完 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 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包括农村宅基 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 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可以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 确股不确地。
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 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抓紧修订 有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和长期受 益。
人力资本政策
素质要求: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
推进计划:新型农民培训(2006)、大学生村官计划 (2009)、职业农民培训(2012)、青年农场主培训 (2015)
培训内容:实用技术、创业培训、转移就业培训
财政金融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投向农村,农村居民公共产 品与城市居民均等分享(包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财政补贴政策: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含畜牧良 种),农机具购置和报废更新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业 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 ;向重要农产品,主产区 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 产者补贴,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