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专家共识解读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TAC)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并发症,其特点为血红蛋白(Hb)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并且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TAC患者往往伴随着疲劳、贫血、进食不良、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TAC的治疗。
本文旨在综述EPO治疗TAC的疗效及安全性。
EPO,俗称造血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激素,能够促进骨髓内红系祖细胞向成熟的红细胞发展,增加红系细胞的生成及增殖。
临床研究表明,EPO在TAC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Hb水平,改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一项研究表明,使用EPO治疗TAC的患者中,其Hb水平较未治疗组显著升高。
在治疗第12周时,治疗组患者的Hb水平从治疗前的(92.2 ± 12.4)g/L升至(119.9 ± 9.5)g/L,而未治疗组患者的Hb水平只有轻微升高,从治疗前的(90.5 ± 11.2)g/L升至(94.2 ± 9.7)g/L,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治疗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未治疗组,表明EPO治疗可显著提高TAC患者的生活质量。
EPO治疗TAC的疗效可能与治疗前Hb水平,治疗剂量和疗程有关。
一项系统综述分析表明,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与治疗前Hb水平相关,治疗前Hb水平低的患者有更高的治疗反应率。
此外,EPO治疗的剂量和疗程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低剂量和短疗程EPO治疗可能无法显著提高患者的Hb水平和生活质量。
EPO治疗TAC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已经发现EPO治疗可能会导致thrombogenic 表型的危险性增加,同时还可能导致癌症的进展速度加快。
因此,在使用EPO治疗TAC时,必须谨慎评估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并注意监测相关药物的副作用。
尽管存在一些副作用,但EPO仍然是TAC治疗中非常重要的药物之一。
《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多学科之间的 信息共享和沟通,提高诊疗效率和质 量。
优化诊疗流程,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 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相关性贫血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制定《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旨在规 范临床诊治行为,提高诊治水平。
共识的推广与应用有助于提升我国肿瘤相关性贫 血的整体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对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 究较为深入,已形成较为完善
《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 (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5-08
目录
• 引言 • 肿瘤相关贫血概述 • 肿瘤相关贫血治疗原则与策略 • 特殊类型肿瘤患者贫血管理建议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专家共识亮点与争议问题探讨 • 临床实践应用与改进建议
01 引言
共识背景与意义
感染风险预防与处理策略
加强感染防控
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消 毒等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监测感染指标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感染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 感染迹象。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菌种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 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其他并发症管理建议
诊断依据
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等综合判断。其中,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穿刺、铁代谢等相关指标检测 ,影像学检查则有助于明确肿瘤的存在和转移情况。
03 肿瘤相关贫血治疗原则与 策略
治疗原则及目标设定
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2010-2011版)
面的因素( 化疗 的骨髓 抑 制作 用 、 如 肿瘤 放射 治疗 等 ) 两个
方面。
在 制 定 共 识 的 过 程 中遵 循 以下 原 则 : 1 多 学 科 的 专 家 ()
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参与 ( 液科 、 血 肿瘤 内科 、 肿瘤 放疗 科 、 医
药 界 代 表 等 ) ( ) 考 公 开 发 表 的 文 献 ( 止 20 ;2 参 截 0 9年 1 2
瘤研 究 所 ( aoa C ne ntue N I 和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N tnl acrIstt, C ) i i ( r e t O gn ao , O) 血 分 级 标 准 。 欧 美 国 wo1 H ah rai t n WH 贫 d zi 家大 多 采 用 N I C 贫血 分 级 标 准 , 者 的 主 要 区别 在 于 对 轻 中 两 度 贫 血 的 分级 上 略 有差 别 。国 内也 根 据 临床 实 践 和治 疗 方 法
Ⅲ Ⅳ
V
来源于设计严谨 的准试验研究 , 如非随机 、 单组 对照/ 前后对照 、 队列研究 、 时间或病例 配对的对照研 究
来 源 于 设 计 严 谨 的非 试 验 研 究 , 对 照 研 究 、 关记 录 或 病 例 研 究 如 相 病 例 报 告 表 2 推 荐 的级 别 位 容 积 内红 细 胞 ( B s 数 减 少 或 血 红 蛋 白 ( b 浓 度 减 低 , R C) H )
月) 和药厂提供 的处方 资料 ; 3 根据 文献 或资 料 的可信 等 ()
级 ( 判 标 准 详 见 表 1 确 定 某 一 临 床 问 题 在 本 共 识 中 的 推 评 )
肿瘤相关性 贫血应用 上 的临床使 用指南 。虽 然在原 则上 可
肿瘤相关性贫血
2.1.3按照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LOGO
2.2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流行病学情况
欧洲癌症贫血调查
The European Cancer Anaemia Survey (ECAS)
中国肿瘤贫血调查
LOGO
2.3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2.3.1 肿瘤相关性贫血与病人生活质量的关系 2.3.2 肿瘤相关性贫血与乏氧和抗肿瘤治疗的关系
LOGO
☆ 1.前言
☆ 2.肿瘤相关性贫血概述 ☆ 3.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 ☆ 4.中国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
LOGO
前言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减少或 血红蛋白浓度减低,致使机体不能对周围组织 细胞充分供氧的疾病。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 CRA)主要是指肿瘤患者在其疾病的发展过程 中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
LOGO
3.2 EPO 治疗
优点
治疗符合 正常生理 生活质量 明显改善
缺点
大约2/3病人有效
用药2~4周起效 在有些地区, 可能成本比输血高
副作用
可用于 门诊病人
耐受性好
2005年,Bohlius等报道了一项Meta 分析,回顾了从1985年至2001年进 行的用与不用EPO(或Darb-EPO) 对比的27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病例 总数3287例。结果显示,EPO的使用 明显减少了输血需求(HR=0.67, 95% CI:0.62~0.73),提示EPO的 使用使输血需求明显下降。2006年, 他们又更新了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 血的Meta分析结果,回顾了从1985 年至2005年进行的用与不用EPO(或 Darb-EPO)对比的57个随机对照临 床研究,病例总数达到9353例(包括 原先3287例)。其中,对42个研究 (n=6510)的结果显示,EPO的使 用明显减少了输血需求(HR=0.64); 对Hb<12g/dL的患者,22个研究 (n=4307)的结果显示, Hb改善明 显(HR =3.43);对生存影响的42 个研究(n=8167)的结果显示HR= 1.08。提示EPO明显减少输血的需求, 对生存无影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专家共识
肾脏移植后1年时贫血发生率最低,此后随时间推 移患病率增加。这种增加可能与移植肾功能下降 有关。儿童中贫血患病率高于成人.
五、肾移植后贫血(PTA)的处理
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后,原皮下给药的患者, 给药频率可由每周2~3次调整为每周1~2 次; 而原为静脉给药的患者,给药频率可由每周3 次调整为每周1~2次。 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次给药, 可减少患者注射的不适感,增加依从性;但 目前临床疗效的优劣尚缺少循证医学证据。
四、rHuEPO的临床应用
7、溶血尿毒综合征(HUS): 肾移植后HUS可复发,并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
HUS发生可能与应用环孢素A、他克莫司或OKT3有关, 也可能与CMV和流感病毒A感染有关。
8、与ABO血型不相容肾脏移植相关的溶血性贫血: 血型A或B受体接受血型O供体的移植物,或血型
AB受体接受血型A或B供体的移植物均可以产生溶血, 其发生机制为供体的抗A或抗B抗体或过路淋巴细胞的 自身抗体所诱发。
贫血检查时机:
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不论其分期和病因,都应该定期检查Hb。 女性Hb<11g/dl,男性 Hb<12g/dl时应实施贫血检查。
贫血检查和评估应该在EPO治疗前实施。
三、贫血定义和检查
贫血实验室检查内容:
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b/Hct) 红细胞指标(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
2、使用途径:rHuEPO治疗肾性贫血,静脉给药
和皮下给药同样有效。但皮下注射的药效动力学表现 优于静脉注射,并可以延长有效药物浓度在体内的维 持时间,节省治疗费用。皮下注射较静脉注射疼痛感 增加。
最新: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的中西医结合专家诊治共识解读(全文)
最新: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的中西医结合专家诊治共识解读(全文)近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加,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据统计,抗肿瘤药物在大型医院中所有用药中占前三位[1]。
绝大部分抗肿瘤药物都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其症状一般较严重,对肿瘤治疗影响较大,常导致治疗中断或抗肿瘤药物减量,影响治疗效果。
故治疗肿瘤患者时,医师和药师应了解各类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的时间和严重程度,并采取适当措施预防或治疗,保证治疗的正常进行。
中西医结合可以很好地降低抗肿瘤药物导致的骨髓移植的副作用,从而保证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期【中医肿瘤资讯】依据2023年CSCO学术年会上姜子瑜教授〃《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的中西医结合专家诊治共识》解读〃的讲座,为读者带来该专家诊治共识的详细内容。
抗肿瘤药物导致的骨髓抑制不仅会延缓治疗的进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能会导致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
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并给予相应处理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环节,而中西医结合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处理方式,所以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发布了《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的中西医结合专家诊治共识》,它是专委会发布的第一个中西医结合方面的专家共识。
共识制定该共识历时11个月、6次线上线下会议,10余次小组讨论,29位专家共同参与,最终成稿。
共识起草指导专家为秦叔逵、李进、李萍萍、林洪生和谢广茹。
共识执笔专家为华海清、姚庆华、刘东颖、姜子瑜、许云、王丽新、石玮、郑智、李元青和王维。
参与讨论的专家为王丽新、王锋、王维、石玮、冯利、许云、成远、华海清、张越、张洪亮、李元青、李东颖、李秋、李恩孝、李萍萍、邱文生、林丽珠、郑智、孟志强、姚庆华、郭勇、姜子瑜、姚望、袁响林、谢广茹和薛冬。
引起骨髓抑制的药物骨髓抑制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N1血小板减少和贫血。
细胞毒药物的使用可引起骨髓抑制。
引起FN的化疗方案分为高风险(≥20%)和中风险(10%~20%%高风险方案常见的是三药以上方案、三药方案、剂量密集方案、含紫衫/箱类方案和含托泊替康方案。
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贫血在肿瘤治疗中的影响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贫血会导致患者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 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对肿瘤治疗的影响
贫血会降低患者对放疗、化疗等治疗的耐受性,增加治疗 相关毒性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对预后的影响
贫血是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与生存期缩短 、死亡率增加等密切相关。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贫血对 于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患者常因 月经不规律、阴道出血等原因导致贫 血。
03 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断与评 估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贫血 相关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提示血红蛋白(Hb)降低,同时可伴有 红细胞比容(Hct)和红细胞计数(RBC)的减少 。
肿瘤病史
患者存在肿瘤病史,贫血可能与肿瘤本身或 肿瘤治疗相关。
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输血后出现 过敏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治疗措施。
多学科协作模式探讨
01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组建由血液科、肿瘤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协作团队,共同参
与肿瘤相关贫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与评估
详细阐述了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断方法和评 估标准,包括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评估,有
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治疗与管理
系统介绍了肿瘤相关贫血的治疗原则和方 法,包括药物治疗、输血和营养支持等, 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选择。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分析
深入研究贫血机制
进一步探讨肿瘤相关贫血的发病机制 ,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
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肿瘤患者可能因肿瘤侵犯血管或血小板减少等原因导致出血,进而引起 贫血。
03
肿瘤治疗相关性贫血
包括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可能导致骨髓抑制、红细胞破坏增加或铁代
谢异常等,从而引起贫血。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肿瘤患者出现贫血时,可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血等严重血液病患者。
免疫抑制治疗
通过抑制免疫系统对红细胞的破坏, 减轻溶血性贫血症状,适用于自身免
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患者。
中医中药治疗
采用益气养血、滋阴补肾等中药治疗 方法,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
04
肿瘤相关贫血的预防和 管理
预防策略
早期识别和评估
对肿瘤患者进行常规贫血筛查,及早发现并评 估贫血风险。
药物治疗
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铁 剂等药物治疗,促进红细 胞生成和改善贫血症状。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肿瘤相关贫血的知识,提高其 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 等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提供情感 支持和生活照顾,共同应对疾病挑战。
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推动学科发展
专家共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肿瘤相关贫血领域的 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和影
响力。
改善患者预后
通过规范的诊疗流程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改善肿瘤相 关贫血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
担。
02
肿瘤相关贫血概述
定义和分类
谢谢观看
最新: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
最新: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肿瘤相关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主要是指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和(或)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表现为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浓度减低或红细胞比容(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 HCT)降低至正常水平以下。
30%~90%的肿瘤患者合并贫血,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年龄、肿瘤类型、分期、病程、治疗方案、药物剂量及化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等因素有关。
CRA 会导致患者出现多脏器缺血缺氧性改变和免疫力降低,加剧疾病进展,影响预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出血、溶血、机体营养吸收障碍、遗传性疾病、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紊乱及患者接受长期多种治疗等均为CRA 发生的主要原因。
恶性肿瘤本身也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或加重贫血,如肿瘤直接侵犯骨髓产生细胞因子导致铁吸收障碍,肿瘤侵犯血管或器官导致慢性失血等。
多数情况下,CRA 属于低增生、正细胞性贫血,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而血清铁蛋白正常或升高。
化疗药物可通过阻断红系前体细胞的合成直接影响骨髓造血。
细胞毒性药物的骨髓抑制效应可能会在重复治疗周期的过程中蓄积,导致贫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着化疗周期增多而增高和加重。
铂类药物广泛应用导致的肾不良反应为CRA 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细胞毒性药物和铂类药物能促进红细胞凋亡,同时会造成肾小管细胞损伤导致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减少而导致贫血。
化疗新药的开发及联合应用使贫血问题在临床上日渐凸显。
此外,靶向治疗药物也会引起血液不良反应,如PARP 抑制剂可靶向作用于PARP1、PARP2、PARP3 和PARP13,PARP 除参与DNA 修复外,在其他生理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PARP1 调节骨髓或血液系统的细胞分化,PARP2 在调节红细胞生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PARP2 缺失会损伤小鼠红系细胞分化,增加溶血反应,导致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tumor-associated anemia, TAA)是指由于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等因素引起的贫血症状。
TAA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副反应之一,也是肿瘤治疗中十分常见的问题。
TAA的发生率很高,据报道,全身性肿瘤患者TAA的患病率达70%以上,晚期肿瘤患者可高达90%。
TAA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治疗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解决TAA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蛋白质激素,是肾脏部位的成果。
EPO 可以刺激红细胞祖细胞的分化成熟,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以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改善贫血症状。
在临床上,EPO治疗TAA已经广泛应用。
这篇论文主要是探讨EPO在TAA治疗上的疗效。
1. EPO的临床应用EPO最早用来治疗肾性贫血,随后被应用于癌症、非恶性肿瘤、久病贫血等因素导致的贫血。
目前,EPO已成为治疗TAA的重要、有效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在患者因放疗、化疗等原因引起的贫血症状中。
2. EPO促红细胞增生机制EPO的作用是在骨髓内激活红细胞祖细胞,并增加其分化成熟。
具体来说,EPO与骨髓中的EPO受体结合,从而激活JAK2/STAT信号通路,进而启动红细胞祖细胞凋亡抑制和增加分化的过程。
此外,EPO还能促进铁离子的吸收,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
这些机制均能有效地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
3. EPO治疗TAA的疗效EPO治疗TAA的疗效已在许多研究中得到证实。
一些研究表明,EPO治疗TAA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减轻贫血症状,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叶华等人进行的一项系统性评价显示,EPO治疗TAA的总有效率可达到80%以上。
另有研究表明,EPO治疗TAA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不良反应也较轻微。
虽然EPO治疗TAA的疗效已被证实,但并非所有的TAA患者都适合这种治疗方式。
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专家共识_2010_2011版_王杰军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基金会数据, 2007年
• 中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约有3800万人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1992年我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丙型肝炎新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国卫生部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统计 )
• 本共识认为:在权衡导致病毒性肝炎风险方面,治疗
内 容
前言 肿瘤相关性贫血概述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 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中国专家共识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输血治疗
• • • • 输血优点: 迅速升高血红蛋白水平 输血缺点:多 在Hb下降至7g/dl 或8g/dl之前,原则上不考虑输血 可考虑输血:当Hb<7g/dL或临床急需纠正缺氧状态时 表9 输血治疗肿瘤相关贫血
内 容
前言 肿瘤相关性贫血概述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 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中国专家共识
肿瘤相关性贫血概述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 CRA):肿瘤 患者在其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
肿瘤
消耗 衰竭 出血 治疗
1
2 红细胞
寿命 缩短
12.42 % 10.83 % 1.59 %
39 % 14.9 % 17.4 %
国内EPO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万方中文数据库 2004年-2010年间收录 促红素10000U/ml 规格 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 临床研究类文献
国内EPO临床使用文献检索概况
查询得到19篇报道,其中由三甲医院发表的文章 14篇( 74 %) 其余为三乙医院 共有1322例患者参与了如上的19项研究
化疗相关性贫血出现后启动促红素治疗(16项临床观察) • 患者情况:化疗后出现化疗相关性贫血 • 治疗目的: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专家共识解读第十三届CSCO学术年会肿瘤相关性贫血专题论坛纪实
作者:晨曦整理医师报2010-10-22 17:48:58点击:次
【大中小】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 CRA)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伴发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内肿瘤医生对CRA的认知和诊疗水平,9月18日,在团体会员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协助下,第13届CSCO学术年会特设“肿瘤相关性贫血专题论坛”,马军教授、王杰军教授、张力教授、刘文超教授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个《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CSCO专家共识(2010~2011版)》(以下简称“共识”),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CRA治疗的最新观点、中国CRA现状及CRA的补铁治疗,为中国CRA诊疗的规范化吹响了号角。
CRA普遍存在危害严重尤应重视
CRA主要指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
王杰军教授首先介绍,CRA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肿瘤本身因素、机体营养吸收障碍及患者接受长期、多种治疗所致。
在所有实体瘤患者中,肺癌和妇科肿瘤患者的CRA发生率最高,分别为71%和65%,并随疗程的增加而增加;在血液系统肿瘤中,贫血的发生率普遍高于实体瘤,并同样受治疗强度和方案的影响。
总体而言,肿瘤相关贫血可由多种因素所致,主要包括肿瘤方面的因素(如:失血、溶血、骨髓浸润)和肿瘤治疗方面的因素(如:化疗和放疗等)两个方面。
骨髓抑制是化疗和放疗的常见不良反应。
细胞毒性药物,尤其是铂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是导致CRA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细胞毒性药物的联用使临床上贫血的问题尤为突出。
这些药物能促进红系细胞凋亡,同时还能损伤肾小管,导致内源性EPO生成减少,因而引起贫血。
马军教授谈到,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肿瘤相关性贫血可由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失血或上述复合因素以及其他复杂原因如饮食不
良、铁摄入不足(肿瘤患者常见)等所致。
红细胞生成不足可能源于EPO生成细胞的缺陷、血红蛋白合成障碍、骨髓抑制或肾功能衰竭。
目前,欧美国家常给予肿瘤患者常规的骨髓深度活检,旨在明确是否存在骨髓浸润及形态学的异常。
因为晚期患者一旦发生骨髓浸润,其生存期将明显缩短。
王杰军教授指出,CRA与其他类型的贫血不同。
首先,任何程度的贫血,CRA患者的EPO水平均较缺铁性贫血患者低;其次,肿瘤患者血红蛋白(Hb)和EPO间的反馈调节减弱,该关系以化疗患者尤为明显;再次,肿瘤患者可能更易出现贫血症状,在较高Hb值时就会出现症状,而非肿瘤患者在低Hb值才表现出症状。
国内外研究获得CRA流行病学数据
张力教授介绍,CRA的发生包括不同贫血程度患者的分布比例,贫血在不同瘤种、不同疾病分期和疾病状态以及不同抗肿瘤治疗患者间的分布情况等,均存在地区和人种间的差异。
流行病学调查可了解这些差异,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目前,欧洲、澳大利亚和我国均开展了有关CRA的流行病学调查。
欧洲肿瘤相关贫血调查(ECAS)在24个欧洲国家入组15 367例肿瘤患者。
结果显示,总的贫血发病率为53.7%,38.9%的患者得到抗贫血治疗,其中17.4%接受EPO治疗,14.9%接受输血治疗,6.5%接受补铁治疗。
患者开始接受抗贫血治疗时的平均Hb水平为9.7 g/dL。
澳大利亚相关的调查(ACAS)结果显示,总的贫血发病率为57%;不同肿瘤类型、疾病状态、治疗情况患者贫血的流行病学情况不同,其中妇科肿瘤、复发及疾病持续者最易发生贫血。
176例患者入组时有贫血;36%获输血治疗,5%经补铁治疗,2%接受EPO治疗。
中国肿瘤相关性贫血调查(CCAS)为一项国内15家医院开展的回顾性研究,入组2034例肿瘤患者。
结果显示,贫血患者比例为37.3%,轻度贫血为21.3%,中度贫血为9.3%,重度贫血为6.6%。
女性患者贫血比例高于男性(41.4% vs. 34.3%)。
大部分患者未获抗贫血治疗,经抗贫血治疗的患者仅出现在Hb<8 g/dL的人群中,其中82例(10.83%)获输血治疗,12例(1.59%)获EPO治疗,无补铁治疗的记录。
因此,与欧洲数据相比,中国肿瘤贫血资料存在以下特点:(1)肿瘤贫血发生率相似;(2)女性
患者重于男性;(3)国内中~重度贫血患者较多,严重影响预后和生活质量;(4)国外以EPO治疗为主,国内以输血治疗为主。
EPO治疗CRA专家共识要点解读
虽然NCCN、ASCO、ESMO等国际权威机构均有针对CRA的治疗指南或共识,但是国内的相关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马军教授介绍,国内多学科专家及相关人员基于我们自己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数据,在参考国外数据及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EPO治疗CRA中国专家共识,旨在利用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国内临床医生诊疗CRA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CRA的诊断按严重程度分级,目前国际上的贫血诊断标准主要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两个贫血分级标准。
马军教授介绍,欧美国家大多采用NCI贫血分级标准;两种标准仅对轻~中度贫血的分级略有差别,对重度和极重度贫血的分级是相同的。
限于国内原有的贫血分级标准久未更新,不能很好适应目前的临床需要,因此本共识基本上采用NCI推荐的分类方式。
输血与病毒感染问题基于血液检验技术的改善,美国输血所致的病毒感染率(主要为HIV感染)明显下降,因此,美国FDA的肿瘤药物顾问委员会建议,EPO主要用于降低肿瘤化疗所致的贫血,并严格控制EPO的预防性使用。
马军教授谈到,中国的情况与美国不同。
目前,中国输血所致的病毒感染情况应该值得关注,尤其是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
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输血、输血浆或血制品等,80%~90%的输血后肝炎为丙型肝炎。
虽然检测技术的进步及《义务献血法》的推广都极大提升了国内血液制品的安全性,但因处于窗口期的患者仍无法检测出病毒的感染情况。
所以,本共识认为,权衡肿瘤生长和输血所致病毒性肝炎风险后,作为治疗CRA的主要手段,中国EPO的使用推荐等级应强于欧美国家,仅急切需要输血挽救生命或改善症状的CRA患者才推荐谨慎输血治疗。
CRA的输血治疗马军教授指出,多年来,输注全血或红细胞是国内CRA的主要治疗方式,其存在迅速升高Hb水平、可用于EPO治疗无效的患者等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过敏、感染、免疫抑制、血容量增大及铁超载等缺点。
所
以,在CRA患者的Hb水平降至7g/dL之前,本共识原则上不推荐输血治疗;当Hb<7 g/dL或临床急需纠正缺氧状态时方考虑输血治疗。
CRA的EPO治疗马军教授介绍,EPO是目前治疗CRA的常用治疗方法,不但有减少输血需求、无病毒感染风险、耐受性好、可门诊应用等优点,而且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符合患者的生理状况。
其缺点是仅对2/3的患者有效,起效需2~4周,存在高血压等副作用。
虽然学术界对EPO是否会缩短患者生存期、刺激肿瘤细胞增殖方面一直存在争议,但是最新的荟萃分析指出,既往荟萃分析的病例纳入标准不严格,因而才得出EPO具有负面效应的结论。
因此,为保险起见,本共识不主张无贫血或未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使用EPO。
此外,本共识也建议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明确EPO对患者生存期、肿瘤无进展时间等方面的影响。
补铁治疗共识推荐,在使用EPO的同时建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补铁治疗,并推荐给予静脉注射蔗糖铁。
对此,刘文超教授指出,口服铁剂虽使用方便,但存在利用率低、胃肠道刺激症状严重及过敏现象,肠道外途径补充铁剂可避免上述缺点。
因此,对口服铁剂不耐受或无反应的患者、以及慢性肾衰所致功能性缺铁或接受EPO类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肠道外补铁不失为良好的选择。
由于患者的耐受性好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支持,目前推荐使用蔗糖铁进行补铁治疗。
特殊问题的处理马军教授强调,除了上述几项重要方面予以规定外,共识的制定工作尤为注重细节,针对若干临床可能遇到的特殊问题的处理也进行了规定。
如,在治疗低危型MDS时,建议使用EPO,对中~高危型MDS应根据相关指南进行治疗。
因为输血和使用EPO类药物均能增加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所以应用EPO治疗CRA时,一般Hb上升至12g/dL时可以停药,需要注意高Hb 的出现,对存在高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应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此外,国内CRA的治疗现状非常不乐观,许多观念亟需改进。
如,国外将Hb<10g/dL定为治疗CRA的指征,而国内则直至Hb<7~8 g/dL才考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