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性贫血
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EORTC QLQ-C30量表:欧 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 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广泛 应用于各类肿瘤患者的生活 质量评估。
SF-36量表:一种通用的生 活质量评估工具,包括36个 条目,涵盖生理机能、生理 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 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 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 方面。
其他特异性量表:针对特定 肿瘤类型或特定症状(如疲 劳、疼痛等)开发的特异性 量表,可用于更详细地评估 患者的生活质量。
诊断依据
CRA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常规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在诊断过程中,还 需注意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03
肿瘤相关贫血评估方法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
全血细胞计数(CBC)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用于初步 判断贫血情况。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贫血类型
根据贫血的类型(如缺铁 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等)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 治疗。
肿瘤类型与分期
结合患者的肿瘤类型、分 期以及治疗情况,选择恰 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具体情况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 合并症、既往治疗史等因 素,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 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措施介绍
定期监测与随访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妇科肿瘤患者贫血管理要点
关注手术与贫血关系
妇科手术可能导致失血性贫血, 术前应评估患者的贫血状况,术
后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心理支持与干预
针对妇科肿瘤患者的贫血类型, 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补 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慢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是一种与肿瘤相关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难度也较大。
为了有效治疗这一类型的慢性贫血,近年来,促红细胞生成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期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
本文旨在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1. 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的发病机制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是由于肿瘤和其相关治疗导致的贫血,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生成受抑制,红细胞寿命缩短,造血干细胞异常等。
肿瘤细胞的异常分泌和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导致造血功能受损,放疗、化疗等治疗也会对造血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加重患者贫血的程度。
2.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机制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多肽激素,主要通过与红细胞前体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
在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的治疗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促进红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延长红细胞寿命,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
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具有显著的疗效。
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促红细胞生成素还可以减少输血的需求,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促红细胞生成素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对于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随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该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在目前的肿瘤治疗中,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会对造血系统造成损害,引起患者的贫血,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红细胞生成素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手段相互配合,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并非适用于所有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18.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诊疗方案
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住院患者。
一、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肿瘤相关性贫血。
(二)诊断依据1.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2015-2016版)》。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常见证候:脾胃虚弱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肿瘤相关性贫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肿瘤相关性贫血。
2.患者如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特别注意面色萎黄或苍白、心悸气短、疲乏无力、失眠多梦等症状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血清铁蛋血常规+网织红细胞、尿常规、便常规+隐血、叶酸、维生素B12白、血清铁、生化全项、肿瘤标记物、心电图、腹部超声。
2.可选择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EPO浓度、骨髓细胞形态学+活检、外周血细胞形态等。
(八)治疗方案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脾胃虚弱证:补益中气。
(2)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
(3)肝肾阴虚证:滋补肝肾。
(4)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3.其他中医特色治疗(1)灸法(2)穴位贴敷(3)药膳食疗4.西药治疗5.护理调摄(九)出院标准1.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上升。
2.一般情况良好,病症好转或稳定。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退出本路径。
肿瘤相关性贫血(共10张PPT)
第5页,共10页。
困惑二:
• 非化疗相关的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治疗 ≥6g/L,非缺铁性贫血??
观察???
第6页,共10页。
肿瘤相关性炎症
近年来,肿瘤本身所致的肿瘤相关性炎症越来越引起重视。肿瘤相关性炎症 会加大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如TNF、IL-1、IFN-r),上述因子不仅能够抑制EPO
的生成,而且能够抑制储存铁的释放和红系祖细胞的增殖,特别是炎症细胞因子 导致了铁调素的升高,铁调素是一种阻碍铁(在网织内皮系统内与巨噬细 胞结合)释放至其转运子-转铁蛋白的分子,最终结果就是对造血系统对贫 血反应迟钝。
• 强调肿瘤相关性炎症和贫血的关系
第7页,共10页。
肿瘤相关性炎症问题
EPO、铁剂、输注红细胞 近年来,肿瘤本身所致的肿瘤相关性炎症越来越引起重视。 4、放化疗对骨髓中红系祖细胞等大量杀伤 ≥6g/L,非缺铁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 幼红细胞对红细胞生成素等反应降低,骨髓对贫血等代偿不足 近年来,肿瘤本身所致的肿瘤相关性炎症越来越引起重视。 EPO规范应用,同时加用铁剂; 指南中贫血诊断分级标准和治疗节点之间的差异。 肿瘤消耗、 肿瘤相关性炎症会加大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如TNF、IL-1、IFN-r),上述因子不仅能够抑制EPO的生成,而且能够抑制储存铁的释放和红系祖 细胞的增殖,特别是炎症细胞因子导致了铁调素的升高,铁调素是一种阻碍铁(在网织内皮系统内与巨噬细胞结合)释放至其转运子-转铁蛋白 的分子,最终结果就是对造血系统对贫血反应迟钝。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 EPO规范应用,同时加用铁剂;
EPO规范应用,同时加用铁剂;
指南中贫血诊断分级标准幼和红治疗细节点胞之间对的差红异细。 胞生成素等反应降低,骨髓对贫血等代偿不足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是一类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
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是指由于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引起的持续性贫血。
本文将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肿瘤导致贫血的机制多种多样,包括肿瘤侵袭造血器官、骨髓受损、恶性肿瘤产生滤过性溶血等。
患者常表现为乏力、气促、皮肤苍白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输血、铁剂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其中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包括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动剂(rHuEPOR-Ag),能够通过刺激骨髓红细胞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红细胞生成,从而改善贫血状况。
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是有效且安全的。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240例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同时贫血相关的症状也显著改善。
另外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510例患者,发现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更稳定。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的症状和血液指标,同时可能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尽管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的疗效已经得到大量研究的支持,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注意一些问题。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静脉血栓栓塞等,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治疗利益和风险。
部分患者可能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不敏感,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的反应。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和血液指标,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024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治要点
2024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治要点摘要肿瘤相关贫血(CRA)主要是指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和(或)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表现为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浓度减低或红细胞比容(HCT)降低至正常水平以下。
30%~90%的肿瘤患者合并贫血,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年龄肿瘤类型、分期、病程、治疗方案、药物剂量及化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等因素有关。
近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和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旨在为CRA患者提供更为合理的诊疗方案,为临床医师提供相关指导。
一、CRA诊断及分级1、外周血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正常成人外周血血红蛋白的范围标准为成年男性120~160g/上成年女性110~150 g/L。
2、CRA分级参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和WHO贫血分级标准,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对CRA进行分级和贫血严重程度评估。
3、CRA筛查鉴千血红蛋白水平在健康个体间差异较大,故难以确定通用的正常值。
美国NCCN建议肿瘤患者中血红蛋白水平�110g/L时提示应进行贫血评估;对基线水平高者,血红蛋白水平降幅立0g/L者也应予以关注并评估。
评估的总目标为找出贫血的特点,并在初始治疗前确定任何潜在的可纠正的基础性合并症。
4、CRA初始评估贫血的特征性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和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细胞缺乏症的指标。
外周血涂片形态学检查的图像分析对判断红细胞的大小、形状和血红蛋白含量较为重要。
CRA的初始评估包括病史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详细的病史问诊和体格检查是必须的,病史包括症状及其持续时间、合并症、家族史和是否使用过任何抗肿瘤药物或放疗暴露史。
5、CRA评价方法有两种常见方法来评价贫血:形态学法和动力学法。
形态学方法通过平均红细胞体积或平均红细胞大小描述贫血特征,将贫血分类如下:(1)小细胞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80fl):最常见原因为缺铁,其他病因包括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2)大细胞性贫血(>100 fl):常见原因为药物和酒精,两者均为非巨幼细胞贫血类型;(3)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fl):可能原因包括出血、溶血、骨髓功能衰竭、慢性炎症性贫血或肾功能不全,关键的随访检查有网织红细胞计数。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已成为肿瘤治疗中一个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带来挑战。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作为治疗贫血的一种有效药物,已逐渐被应用于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的治疗中。
本文将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的疗效方面进行综述。
一、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的病理生理特点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是指在肿瘤患者中,由于肿瘤自身及治疗引起的贫血。
其病理生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肿瘤自身因素:肿瘤细胞的异常代谢和快速增殖导致机体中红细胞生成障碍,且一些肿瘤会释放出一些促红细胞破坏的因子,直接导致贫血的加重。
2. 化疗放疗因素: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放疗治疗的过程中,化疗药物和放疗会对骨髓造血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导致贫血。
3. 铁元素代谢失衡: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营养摄取、铁元素代谢均会受到影响,导致铁元素的缺乏,并且铁元素在体内的储备和利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以上因素相互交织,导致了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
该类患者的贫血不仅严重影响了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同时也给医生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 提高贫血患者的红细胞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的生成,加速红细胞的更新速度,从而提高贫血患者体内红细胞的含量。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经过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提高。
这些指标的改善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同时也为患者接受后续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体能储备。
2. 减少贫血引起的并发症贫血患者常常伴随着疲劳、气促、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贫血引起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疲劳感、增加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和放疗的过程中,常常会因贫血而影响到治疗效果。
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红细胞含量,改善贫血情况,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现状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现状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问题仍然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难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患者中有超过半数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而贫血又往往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甚至成为治疗障碍。
探讨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恶性肿瘤是一种以细胞的恶性增生和浸润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肿块、发热、贫血、体重减轻和全身性症状等。
其中贫血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消化道肿瘤、骨髓肿瘤和白血病等,贫血的发生率更是高达60%以上。
恶性肿瘤相关的贫血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肿瘤本身对机体的影响、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等。
一般来说,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的浸润和破坏、严重的营养不良、长期床位休息等原因,易引起继发性贫血,因此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治疗贫血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传统的西医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主要是靠输血、应用人造合成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RPO)等方式。
这些方法仅仅是暂时性的解决症状,无法根治贫血的病因,且还可能存在输血反应、传染病传播和产生抗体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生开始寻求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方面的新途径。
中医学认为,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主要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以及阴血两亏等因素有关。
在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时,中医药重在调理脾胃、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和温肾壮阳等。
中医药在治疗贫血方面历史悠久,独到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使其在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通过调理脾胃、益气养血,可以增强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提高肝脾的解毒排毒能力,增强对放化疗的耐受性,从而减缓恶性肿瘤的发展,改善贫血症状。
中医治疗贫血以温补气血、活血化瘀为主要方法,中药中的黄芪、桂枝、当归、川芎等具有补气益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改善贫血症状。
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贫血在肿瘤治疗中的影响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贫血会导致患者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 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对肿瘤治疗的影响
贫血会降低患者对放疗、化疗等治疗的耐受性,增加治疗 相关毒性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对预后的影响
贫血是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与生存期缩短 、死亡率增加等密切相关。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贫血对 于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患者常因 月经不规律、阴道出血等原因导致贫 血。
03 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断与评 估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贫血 相关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提示血红蛋白(Hb)降低,同时可伴有 红细胞比容(Hct)和红细胞计数(RBC)的减少 。
肿瘤病史
患者存在肿瘤病史,贫血可能与肿瘤本身或 肿瘤治疗相关。
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输血后出现 过敏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治疗措施。
多学科协作模式探讨
01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组建由血液科、肿瘤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协作团队,共同参
与肿瘤相关贫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与评估
详细阐述了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断方法和评 估标准,包括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评估,有
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治疗与管理
系统介绍了肿瘤相关贫血的治疗原则和方 法,包括药物治疗、输血和营养支持等, 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选择。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分析
深入研究贫血机制
进一步探讨肿瘤相关贫血的发病机制 ,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
《2024年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缺铁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范文
《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缺铁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篇一一、引言肿瘤相关性贫血(Tumor-Related Anemia,TRA)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原因包括骨髓抑制、营养素缺乏等。
其中,缺铁性贫血是肿瘤患者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本文对缺铁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进行了探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肿瘤患者缺铁相关指标的检测和分析,探讨其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根据病情分为两组,即肿瘤合并贫血组和单纯肿瘤组。
2. 研究方法: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血常规、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 统计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性分析等。
四、研究结果1. 肿瘤合并贫血组患者血清铁、铁蛋白等缺铁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单纯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通过对缺铁相关指标与血红蛋白(Hb)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铁、铁蛋白等指标与Hb水平呈正相关,提示缺铁是导致肿瘤患者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在接受补铁治疗的肿瘤合并贫血患者中,其Hb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且血清铁、铁蛋白等缺铁指标也有所改善。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相关性贫血与缺铁密切相关。
在肿瘤患者中,由于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对机体的消耗,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等因素,导致机体对铁的需求增加而摄入不足,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肿瘤患者应重视对其缺铁相关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和治疗缺铁性贫血,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此外,对于肿瘤合并贫血的患者,及时给予补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提高Hb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补铁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张培宇老师中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经验总结
张培宇老师中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经验
总结
中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经验总结:
1. 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证候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疗效。
2. 滋补气血。
中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要注意滋补气血,可以
选择一些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如当归、黄芪、人参、山药等。
3. 清热解毒。
中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还要注意清热解毒,因
为肿瘤的发生与热毒有关。
可以使用一些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
黄芩、连翘、板蓝根等。
4. 调节情志。
中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要重视调节情志,因为
情志对身体的影响很大,过度的情绪波动会使气血失和,导致贫血。
可以采用一些能够调节情志,舒缓心情的方法,如中医五行调理、气
功养生等。
5. 结合营养治疗。
中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还要结合营养治疗。
可以通过增加摄入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素的食物,如肝脏、瘦肉、海带、菠菜等,来补充缺乏的营养素,改善贫血症状。
肿瘤相关性贫血
Lancet,2009;373:1532-42 JCO,2009(27)17:2838-47
两荟萃分析研究的对比
纳入范围
安慰剂对照随机 抽样步骤定义 研究终点定义 病人组成
Lancet荟萃分析 JCO荟萃分析
多个超适应症使用 只在适应症规定的
ESA的研究
化疗研究中
不明确
明确
不清晰
清晰
乳腺癌和头颈癌病 乳腺癌病人占9.8%, 人比重过大,占 头颈癌未涉及
研究 分组特征不平衡 缺陷
EPO预防性使用(起始 Hb120~130g/L的)
EPO预防性使用(起始 Hb120~130g/L的)
Hb升得过高(治疗组59%患者 Hb120~140g/L)
Hb升得过高(终点Hb154g/L)
40%病例未按方案治疗而被剔除
最终结论是:尚无定论!如何应对?
• 控制目标值在100~120g/L; • 防止过度RBC生成引起的血栓事件; • 不用于单纯性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 • 不用于放疗相关贫血患者; • 不推荐把EPO用于那些以治愈为目的的肿瘤:早期乳腺癌、
EORTC ESMO
90~100g/L 维持在 120g/L
≤100g/L 不应> 120g/L
铁剂补充
需要纠正铁缺乏,必要时 使用静脉铁剂来减少ESA 的使用
使用口服或静脉铁剂。如 果使用ESA则补充静脉铁 剂
使用口服或静脉铁剂来纠 正铁缺乏
需要纠正铁缺乏
ESAs治疗的不良反应
癌症患者的生存影响:
TSAT<50%)
可能功能性铁缺乏的患者(铁 蛋白>500-800ng/ml和TSAT< 50%)
静脉补铁及 ESAs治疗
不需要补铁 或选择性的 静脉补铁
最新: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
最新:中国肿瘤相关贫血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肿瘤相关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主要是指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和(或)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表现为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浓度减低或红细胞比容(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 HCT)降低至正常水平以下。
30%~90%的肿瘤患者合并贫血,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年龄、肿瘤类型、分期、病程、治疗方案、药物剂量及化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等因素有关。
CRA 会导致患者出现多脏器缺血缺氧性改变和免疫力降低,加剧疾病进展,影响预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出血、溶血、机体营养吸收障碍、遗传性疾病、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紊乱及患者接受长期多种治疗等均为CRA 发生的主要原因。
恶性肿瘤本身也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或加重贫血,如肿瘤直接侵犯骨髓产生细胞因子导致铁吸收障碍,肿瘤侵犯血管或器官导致慢性失血等。
多数情况下,CRA 属于低增生、正细胞性贫血,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而血清铁蛋白正常或升高。
化疗药物可通过阻断红系前体细胞的合成直接影响骨髓造血。
细胞毒性药物的骨髓抑制效应可能会在重复治疗周期的过程中蓄积,导致贫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着化疗周期增多而增高和加重。
铂类药物广泛应用导致的肾不良反应为CRA 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细胞毒性药物和铂类药物能促进红细胞凋亡,同时会造成肾小管细胞损伤导致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减少而导致贫血。
化疗新药的开发及联合应用使贫血问题在临床上日渐凸显。
此外,靶向治疗药物也会引起血液不良反应,如PARP 抑制剂可靶向作用于PARP1、PARP2、PARP3 和PARP13,PARP 除参与DNA 修复外,在其他生理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PARP1 调节骨髓或血液系统的细胞分化,PARP2 在调节红细胞生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PARP2 缺失会损伤小鼠红系细胞分化,增加溶血反应,导致贫血。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现状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现状恶性肿瘤是肿瘤学的一大类,其恶性程度高,易转移和复发。
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贫血的情况。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减少,导致组织器官供氧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
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治疗方式,其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方法及疗效备受关注。
1.1 贫血的原因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贫血的主要原因有多种。
一是肿瘤本身的原因,肿瘤细胞异性生长导致机体能量消耗增加,使机体处于高能量状态,因此耗氧增加、营养需求增加,容易导致贫血的发生。
二是恶性肿瘤的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也会对机体造成伤害,使造血功能受到影响,促使贫血的发生。
三是患者因疾病而出现厌食、恶心、腹泻等症状,导致机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减少,也是造成贫血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贫血对患者的影响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贫血,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贫血会导致患者出现疲劳、乏力、头晕、心悸等临床症状,使患者的身体状况更加恶化。
贫血还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影响,使患者更容易感染或发生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1.3 目前的治疗现状目前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主要以输血、铁剂补充、激素治疗等西医药治疗为主,但由于这些治疗方法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接受输血,并伴随着输血带来的风险和不适感,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2.1 中医药理论研究中医药学认为贫血是由于机体气血不足所致,主要病机集中在气虚和血虚。
中医药治疗贫血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机体气血平衡,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从而达到治疗贫血的目的。
在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中,中医药主要以益气、养血、补肾等方法进行治疗,使机体得到全面调理,从而改善患者的贫血情况。
2.2 中医药成方应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方法多种多样。
首先是草本药方治疗,例如四物汤、归脾丸、当归补血丸等都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方剂。
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治疗
• (3)肝肾阴虚证: • 治则: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 方药: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合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或选择
具有同类功效的方剂或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 • (4)脾肾阳虚证: • 治则:温补脾肾。 • 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合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加减,或选择具有同类
等也可辨证用于CRA治。
调护
• 1.饮食调理 • (1)动物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且是血红素铁,易被人体吸收,不易被食
物中的草酸等物质干扰,食用动物血如猪血、鸡血、鸭血等以补充Hb是预防与 治疗贫血的较优的食疗方式。 • (2)基于中医“肝藏血”的脏象理论,食用动物肝脏补血易被人体吸收。 • (3)其他:如薏苡仁、山药、红枣、枸杞等,具有健运脾胃、补气养血的功效。 • 2.情志调理 • 应指导患者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散步、运动、音乐、暗示等方法进行合理调养, 以缓解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
信号传导途径调节红系血细胞增殖与分化。 • (2)补充造血原料: • 当患者铁蛋白≤30μg/L,且转铁蛋白饱和度<20%时须补铁治疗。铁剂或与
EPO联合应用具有明显协同优势。 • (3)成分输血: • 输注红细胞悬液可迅速升高Hb水平,有效减轻贫血症状。一般建议用于重度、
极重度贫血或有急性大失血的肿瘤患者。
血、溶血等导致RBC丢失或破坏增加而导致贫血。 • 2.治疗因素 • 手术相关出血以及术后脏器功能下降或紊乱常会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而导致贫血。 • (二)中医病因病机 • CRA是“癌”和(或)“毒”导致血液虚少或枯竭,涉及脾胃、心、肝、肾等多脏器
病变以及气血、阴阳失衡的复杂变化过程。
诊断与分级标准
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2024年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缺铁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范文
《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缺铁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篇一一、引言肿瘤相关性贫血(Tumor-associated anemia,TAA)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缺铁性贫血是TAA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发生与肿瘤患者体内铁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因此,对缺铁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对于诊断、治疗和预防TAA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缺铁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
二、研究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TAA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缺铁性贫血是TAA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发生与肿瘤患者体内铁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失血等因素有关。
因此,对缺铁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有助于早期发现TAA,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
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患者缺铁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TAA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肿瘤患者资料。
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贫血及缺铁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根据缺铁情况,将贫血组进一步分为缺铁性贫血组和非缺铁性贫血组。
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铁代谢相关指标(如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等)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1. 缺铁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体内铁代谢相关指标存在异常。
与非贫血组相比,贫血组患者的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显著降低,而总铁结合力等指标升高。
在缺铁性贫血组中,这些指标的变化更为明显。
2. 缺铁与TAA的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缺铁与TAA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肿瘤患者中,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较高,且缺铁程度越严重,贫血程度也越严重。
这表明缺铁是TAA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3. 临床意义通过对缺铁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有助于早期发现TAA,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同时,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此外,对于预防TAA的发生,可通过补充铁剂、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失血等措施来纠正体内铁代谢紊乱,降低TAA的发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19
优点
起效快
可用于EPO无效的病 人
缺点 过敏的危险性
感染的危险性
免疫抑制 血容量增大 铁负荷过重
• 输注全血或红细胞主要优点是可以迅速升高血红蛋 白水平、可用于EPO治疗无效的病人以及较EPO治 疗成本低。
• 缺点:1.反复多次输血时更易引起过敏性反应、急
性溶血反应、同种异体免疫反应、血量超常和非心
精选ppt
13
2.3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患病率为10%~40%,并且肿瘤 相关性贫血与其他类型的贫血是有区别的。首先, 任何程度的贫血,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较缺铁性贫 血患者的EPO水平低。其次,肿瘤患者Hb和EPO 之间的反馈调节减弱,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这种关 系更明显。再次,肿瘤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贫血症 状,伴随Hb浓度降低,在较高Hb值时就会表现出 症状,而非肿瘤患者在低Hb值才表现出症状。
CCAS 35% HB<7-8g/dl 12.4%
ECAS=The European Cancer Anaemia Survey (ECAS) CCAS=The Chinese Cancer Anaemia Survey (CCAS)
精选ppt
10.8% 1.59%
12
2.肿瘤相关性贫血概述
☆ 2.1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分级和分类 ☆ 2.2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流行病学情况 ☆ 2.3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3
精选ppt
6
2.1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分级和分类
• 2.1.1按照贫血严重程度分级 • 2.1.2按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形成原因进行
分类
1 肿瘤相关性贫血(非化疗相关) 2 化疗导致的肿瘤相关性贫血
精选ppt
7
肿瘤相关性贫血(化疗相关)
肿瘤放化疗引起骨髓抑制
及肾毒性造成红细胞系损伤 肿瘤细胞
我是2012新 增内容!
☆3.1输血治疗 ☆3.2 EPO 治疗 ☆3.3 EPO治疗与输血治疗对肿瘤病
人的风险与效益关系
精选ppt
返回
18
3.1输血治疗
• 在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病人血红蛋白水平明 显下降至7g/dL 或8g/dL之前,原则上不应 考虑输血治疗。而当Hb<7g/dL或临床急需 纠正缺氧状态时,或对EPO治疗无效的慢 性症状性贫血以及在没有时间和机会接受 EPO治疗的严重贫血可考虑输血治疗。
响
疗 影
放 化
红系细胞凋亡
肾脏损害
内源性EPO减
少而引起贫血
返回
精选ppt
8
非化疗导致的肿瘤相关性贫血
贫血
肿瘤细胞
免疫系统
TNF
被巨噬激细活胞
细胞因子(TNF, IL-1a/b, IFN-g)
减少 EPO生成
减少
抑制
铁利用 BFU-E(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C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精选ppt
源性肺水肿。2.输血存在感染的风险。3.尽管输血
后血红蛋白水平迅速升高,但恶性肿瘤的持续存在
或具有细胞毒性的化疗药物引起患者的红细胞生成
性反应依然钝化,血红蛋白很快降至输血前水平,
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的波动较大,维持时间短 。
精选ppt
20
3.2 EPO 治疗
优点
缺点
治疗符合正常生理
大约2/3病人有效
肿瘤相关性贫血 主讲人 李青
精选ppt
1
☆1.前言 ☆ 2.肿瘤相关性贫血概述 ☆ 3.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 ☆ 4.中国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
临床实践指南
精选ppt
2
前言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 数减少或血红蛋白浓度减低,致使机体 不能对周围组织细胞充分供氧的疾病。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主要是指肿瘤患者在其 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以及治疗过程中发 生的贫血。
预后,缺氧诱导蛋白质组和基因组的改变,有可能对放射抗拒
有明显的影响,肿瘤氧分压低于25~30 mmHg时,放射敏感性
明显下降。
精选ppt
16
☆ 1.前言 ☆ 2.肿瘤相关性贫血概述 ☆ 3.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 ☆ 4.中国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
临床实践指南
精选ppt
17
3.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
精选ppt
5
分级 NCI(g/dl) WHO(g/dl)中国(g/dl)
0 正常 1 轻度
>11 10 ~11
>11 9.5~10.9
>11 9.1 ~11
2 中度 8.0 ~9.9 3 重度 6.5 ~7.9 4 危及生命 <6.5
8.0 ~9.4 6.5 ~7.9
<6.5
6.1 ~9.0 3.1 ~6.0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用药2~4周起效
可用于门诊病人
在有些地区,可能成本比输血 高
耐受性好
副作用
精选ppt
21
3.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
☆3.1输血治疗 ☆3.2 EPO 治疗 ☆3.3 EPO治疗与输血治疗对肿瘤病
人的风险与效益关系
精选ppt
22
3.3 EPO治疗与输血治疗对肿瘤病人的风险与效益关系
• 3.3.1 EPO治疗对病人生存期的影响
精选ppt
3
2.肿瘤相关性贫血概述
☆ 2.1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分级和分类 ☆ 2.2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精选ppt
4
2.1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分级和分类
• 2.1.1按照贫血严重程度分级 • 2.1.2按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形成原因进行
分类
1 肿瘤相关性贫血(非化疗相关) 2 化疗导致的肿瘤相关性贫血
• 2.3.1 肿瘤相关性贫血与病人生活质量的关系
• 2.3.2 肿瘤相关性贫血与乏氧和抗肿瘤治疗的关系
精选ppt
14
肿瘤相关性贫血危害:降低生活质量
乏力
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贫血来自活动能力减退眩晕
睡眠差
精选ppt
注意力下降
15
2.3.2 肿瘤相关性贫血与乏氧和抗肿瘤治疗的关系
❖性缺进氧展不,仅还产影生响影多响种肿抗瘤肿氧播瘤分散治压的疗与蛋的肿白效瘤质果细组,胞学从改而变影,响导肿致瘤肿患瘤者恶的
返回 9
与营养相关的发病机制
贫血
精选ppt
返回10
2.肿瘤相关性贫血概述
☆ 2.1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分级和分类 ☆ 2.2关性贫血的流行病学情况 ☆ 2.3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精选ppt
11
CRA治疗现状
发生率 治疗指征 治疗比 输血比 EPO使
例
例 用比例
ECAS 40% HB<10g/dClRA 39% 14.9% 17.4%
☆ 3.3.1.1 EPO治疗放疗导致贫血的ENHANCE研究 ☆ 3.3.1.2 EPO预防化疗导致贫血的BEST研究 ☆ 3.3.1.3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刺激素和癌症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