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评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猴王出世》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堂课的优点可以说有方方面面的表现。在听课中,我总结到有以下这些方面:准确的朗读指导;恰到好处的评价语;水到渠成的发问;简洁明了又突出中心的板书。但对于整节课我觉得以下几点尤为突出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该教师所设计的两个问题紧紧围绕着文章的内容,围绕着这两个问题进行教学,突出了课文的重点。完成了这两个问题,也就完全了本课的教学任务,目标相当明确。

二.体现“教”与“学”的互动

课堂上教师合理地设计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的语句,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的描写,感受优美的语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三.重在指导朗读。体会句子,学习写法

教学中,教师适时出示了文中的重点语句,反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有个别试读,集体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创设语境让学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所谓在读中感悟,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美,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新课标特别强调将朗读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整堂课书声琅琅,一步步将学生引入情境,入境悟神。

然后,指导学生赏析句子,学习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法,感受到不同的表达方法所表达的意思效果有明显的不同,即学生们在学习中学到了方法。

四、抓住关键词句品析。

关键词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存在于文中。语言文字做到训练扎实。抓住了重点词句“食草木,饮涧泉……那石猴在山中……朝游峰洞之中”这句话,要求学生把目光放在语言文字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结构?”让学生通过把品读,把这些关键词找出来,体会这是一个怎样的石猴?字词的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学习语言的基本活动,是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语文味浓郁的学习活动,老师做得很到位。

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这堂课老师构建民主、平等的对话,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的始终,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扎实、有效。这是一堂很好的略读课文教学的范例。

当然,任何一堂课都会留下遗憾,如果老师在放手让学生大胆质疑上在深入一步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潜心的研究,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学生在学习中无疑可问,这与他们不深入思考是密切相关的。因为疑问的产生是与深入思考相联系的。能思则能疑,思得越深,提出的问题就越多,就越深;相反,不思考,当然也就无所谓疑了。善不善于疑,也能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认真。篇二:猴王出世评课稿

《猴王出世》评课稿

《猴王出世》一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单元、本课的教学目标,杜老师在《猴王出世》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取舍,以及彰显的教学理念,都力图体现语文既“得意”又“得言”的可贵探索,《猴王出世》这篇课文,除去大家都熟知的故事内容,最应该研读的就是其经典的语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杜老师的课堂教学,是怎样回归语文本质,关注本课的语言表达

的。首先从关注阅读提示开始,全课由“阅读提示”楔入,看似平淡,其实意深。“阅读提示”也是教材,就像课文、就像插图、就像注释、就像各式各样的课后思考题、练习题。可惜,现如今,“教材”一说早已被我们窄化为“课文”二字了。课文要细读,其他教材也不能一扫而过、浮光掠影?比如,此课的“阅读提示”,细读,则至少蕴涵下述信息:其一,课文写了石猴来历和石猴成王的经过,这是主要内容;其二,课文先写石猴来历,后写石猴成王的经过,这是写作顺序;其三,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课文,把不懂得地方画下来,便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其四,这两个问题表露了编者以“故事情节”为取向的阅读理念。其实,小说的阅读还存在另两种取向,“人物形象”和“语

言表达”。如:“孙悟空最初是什么样的?”所体现的就是“人物形象”取向,而“作者是怎样写石猴成王的”则反映了“语言表达”取向。此课教学,正是以“人物形象”取向为经,以“语言表达”取向为纬,构建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小说教学的新范式。

然后在自读自悟环节,关注文章的语言表达。

1、以问导学,读思结合——

请你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这是多么明朗的语文意识”,说白了就是关注“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就是将阅读教学由“思想内容”转移到“语言表达”上来的意识。通览全课,以教师的“语文意识”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从而传递课程的“语文意识”,正是其教学脱俗于语文存在就像一只手,手心是内容,手背是形式;手心是思想情感,手背是语言表达;手心承载人文性,手背体现工具性。他们是一体两面、合二为一的,可谓手心手背都是肉。

崔峦老师说;“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甚至‘永别’!”在这里,语言的跳跃感正好切合了石猴顽劣、活泼的性格特点,内容与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结合具体语言现象,渗透“语文意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强大的“内容”惯性,极易将学生的阅读视野撞离“形式”的轨道。故此,“语再次提醒!再次召唤!注意,要研读的,不再是习以为常的“写什么”,而是正在“语文意识”烛照下明朗起来的“怎么写”。所谓语言的秘密,就是怎么遣词造句、怎么谋篇布局、怎么剪材、怎么修辞的秘密,这正是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

语文意识”需要过来神性、猴性、人性,集于一身,“猴王”形象,神采飞扬。人不断提醒、不断召唤。一语道破,天朗气清!捅破了窗户纸,开启的却是一个本真、绚烂、充满着语文气息的课程世界。接着,杜老师引导,作者吴承恩在写石猴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里边有很多秘密。你发现了一个。读一读,你还能发现什么?“三个字,三个字,三个字,全都是写石猴的动作。想想看,如果把句子读出来,应该是什么样的节奏呢?”往下读,你还会有发现,自己试试看,你会有什么发现?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呀?请你把它读出来?”“如果把这三个小分句,连成文中的长句子,你还能读好吗?”

2、阅读批注——

“读到这,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呢?拿出笔,在这个句子边上写下批注。写过批注吗?把你认为关键的词语记在旁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