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四年级下册《团圆》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四年级下册《团圆》教学设计
《苇叶船》音乐教学设计
刘洪云
课题:歌曲《苇叶船》
教材:湖南版第八册第十一课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苇叶船》。
2.通过学唱歌曲,体验大陆与台湾小朋友手牵手,盼望祖国早日团圆的深切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思念亲人和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深情、流畅的声音演唱《苇叶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课件:播放萨克斯管独奏《回家》。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通俗音乐入手,利用前课内容(本册第六课的欣赏),让学生的情绪自然进入本课所要营造的氛围当中,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2.广告深入
课件:播放“心相印”纸巾的广告
(广告内容:一群小朋友双手举着纸帕,正快乐地奔向大海边,这时画外音响起:用“心相印”纸巾把大海里的水吸干,大陆和台湾的小朋友就可以自由来往)
师:看完这则广告,你有什么感想?
生:……
3.出示地图,学生找出台湾的位置。
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海隔不断大陆与台湾的骨肉亲情。台湾就像漂泊在外的游子,时刻牵挂着母亲的心。“用‘心相印’纸巾把大海里的水吸干,大陆和台湾的小朋友就可以自由来往”,这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
[设计意图:从相关文化入手,把学生熟知的广告引入课堂,巧借广告的内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地图则使学生对台湾的认识更形象、更具体。]
二、学唱歌曲{苇叶船)
1.激情导入
师:盼啊盼,盼团圆,看,一只只大陆小朋友亲手做的苇叶船正满载着一颗颗思念的心漂向台湾……
课件展示:小朋友们在大海边放小船的情景。
2.揭示课题——《苇叶船》(板书)
3.学唱歌曲
(1)初听,播放MrV《苇叶船》。
(2)听歌曲第一段(投影歌单)师: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寄托情思的?生听后回答。(3)师:多么希望船儿快快走,告诉台湾的亲人我们的心意。苇叶做的船靠什么可以走得更快?
生:风。
师:那我们来学学风的声音,让船儿快快走!
(4)用“w”模唱旋律,强调声音位置。
(5)试着划拍唱曲。
(6)学唱第一段歌词。
①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来诉说对台湾亲人的思念。
②轻声跟唱,师生互动,解决难点。
③接龙唱。
师:你折小船,我折小船,我们都来寄情思。、
④提问:你觉得在哪里要加强力度,才能更好地抒发情感?一起唱一唱。(高潮部分:三四句。)
⑤接龙唱一、二句,齐唱高潮部分。看老师指挥,完整地唱第一段。
(7)学唱第二段歌词。
①初听。
师:我们来听听台湾的亲人们是怎么唱的?
②学唱:
师:我们也来唱一唱台湾同胞的心声。
(8)分角色演唱。两岸同胞互诉情思。一半同学唱第一段,一半同学唱第二段,结束句齐唱。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师变换音色为歌曲伴奏。(钢琴音色转换成悠扬的弦乐音色)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由于歌曲旋律比较简单,难度不大,本环节让学生在聆听、分角色感受、实践中学习歌曲,趁学生学新歌兴趣最浓时解决好发声、节奏节拍的问题,并利用电子琴丰富的音色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歌曲。]
三、拓展表演
1.师:我国的台湾省不但山美、水美、歌曲也十分丰富动听。谁还会唱其它有关台湾的歌曲,唱给大家听听。
2.小组交流推荐学生演唱。(《蜗牛与黄鹂鸟》、《外婆的澎湖湾》、《蜗牛》、……)3.折纸船、寄情思
师:小小的苇叶船传递着海峡两岸的相思情怀。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话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呢?折一只纸船,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让纸船把我们的心愿带到台湾。
生折纸船,写心愿。(同时课件展示:台湾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情感技能的拓展。本环节通过挖掘学生的生活积累,折纸船写心愿这些形式,让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始终。从而不断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艺术表现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情感延伸深化主题
课件展示:两党访问大陆的实况录像
师:“河流归大海,苇叶根相连”,台湾和祖国血脉相连,炎黄子孙只有一个母亲。50多年来,两岸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亲人,盼望着骨肉团聚。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分别,两岸领导人的手又重新握到了一起,台湾离祖国越来越近了。我们坚信,不管漂泊多久,中华民族永远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根,因为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名字叫——。下课:学生在《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的歌曲声中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结合时事,视、听并举,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内容,从而由思乡之情升华为盼望祖国统一富强的诚挚的爱。升华了本课德育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