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变化第7课水的三态变化教学材料教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水的三态变化
(一)背景和目标
水的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如果学生已经注意到天空中的云和降雨,感受到棒冰外部水滴的形成,观察到雾或好奇于霜是从哪里来的,那么,他们就已经观察到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作为水循环的一部分,地球上的水一直在从液态(或固态)变成气态,再变成液态(或固态)……每天,太阳提供的热量使一部分水成为水蒸气进人空气中,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又凝结成水滴或直接凝固成冰晶,当水滴、冰晶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变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水从液态到气态的这种变化需要大量的热,而从气态到液态或固态的变化则要放出大量的热。本课帮助学生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一云、雾、雨、露、霜、雪、冰……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是可逆的。所以,本课是这一单元学习的小结和综述。
科学概念
.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一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
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
变化。
过程与方法
.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一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杯,食盐。
为全班准备: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水的各种形态
水在自然界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时呈液态,有时变为固态,有时则化成气态。教科书这部分内容先让学生说说在自然界曾见过哪几种水的形态,分别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一“我们见过雾吗?观察过草叶上的露珠吗?我们一般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能看见雾和露珠?霜和雪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里?”这里要让生明白,雾和露属于水的液体状态,霜和雪属于水的固体状态。
水的状态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请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云、雾、露、霜、雪,它们分别是由水的什么状态变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教科书希望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把水状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用表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张表中的冰、露、云、雾,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前几课学习过程中获得的
感性认识,应该比较容易做出回答,而对于霜、雪的形成过程及变化条件,他们未必能说得出,
可以先不让学生回答,待下一部分的学习后再作回答。其实,这里让学生填表,是为引出学生
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引发下一部分的探究内容。
第二部分:水的三态循环
上一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云、雾、露、冰、霜、雪,它们分别是由水的什么状态变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一般而言,
对于云、雾、露、冰这几种现象,学生们通过前面几课获得的感性认识,比较容易做出解释。
在此基础上,我们作一简单小结:液态的水能结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重新化成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用一个图来表示就是: 那么,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之间能互相转化吗?霜和雪是从水的什么状态变化而来的?在
什么条件下形成的?这些问题,在上一个活动的基础上,就自然而然地被提出来了。我们可以
做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只干燥的玻璃烧杯里装满小冰块,并往碎冰里混人大量的食盐(加盐可
以制造更低的温度)。过几分钟,烧杯外壁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观察仔细的话,我们可以用
眼睛看到或用手触摸到玻璃杯外壁上有固态的冰晶出现。对于这一现象,学生们根据本单元
第3课、第5课及第6课的学习,他们不难做出解释,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玻璃杯壁(低于0 0C>,从而凝华成了冰晶。这种现象也与生活中见到的霜和雪的现象相似。这一过程
也就是水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那么,水会不会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呢?生活在北方的
学生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寒冷的冬天,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但过段
时间,衣服也能晾干(冻干)。衣服上的水从固体状态直接变成水蒸气到空气中去了。
有了以上这些认识,教科书让学生对水在自然界的形态变化过程及变化原因作一
个概括性的总结一“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并希望
能用简单的图来表述。
最后,教科书让学生利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江河中的水日夜不
停地流人海洋。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
这也可作为本单元的学习评价内容之一。
(四)教学建议
1.本课教学前,教师要尽可能收集一些自然界的云、雾、露、霜、雪、冰等现象的
图片或影像资料,供学生在课堂上观看,以使他们能获得更丰富的有关水的各种形态的感性
认识。
2.本课的教学活动,可视作是对前几课学习的总结,无论是科学认识方面的还是科
学探究领域的日标都有所体现。所以,本课的教学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本单元学习成效的评
价过程。
四、评价建议
1.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一课的教学过程时刻伴随着对学
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记录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并给予积极的鼓励。
2.本单元的第2课和第7课中的表格填写及对表格数据的整理分析,可作为评价学
生认识发展及探究能力水平的重要依据。
3.本单元的过程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建议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探究物态变化与热量关系的兴趣。
(2)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能力。
(3)认识到温度表示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对一个
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