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扩大基础作业指导书

明挖扩大基础作业指导书
明挖扩大基础作业指导书

后八丁特大桥

明挖扩大基础

作业指导书

编写人:

审核人:

编写单位:中铁十二局京沪高速铁路JHTJ-Ⅳ标一项目部

二00八年四月

一、工程概况

后八丁特大桥是本标段起点的第一座特大桥,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境内,桥全长7714.71m,桥梁中心里程:DK668+962.53,孔跨布置为15-32m+2-24m+27-32m+4-24m+1-32m+1-96m系杆拱+8-32m+50.55m连接带+38-32m+3-24m+14-32m+2-24m+29-32m+2-24m+6-32m+1-24m+26-32m +1-24m+46-32m+3-24m+7-32m。全桥共有32m简支梁217孔,24m简支梁18孔,设238个墩台,简支梁由设在台尾处的DK675梁场制运架。全桥墩台基础分别采用扩大基础或钻孔桩承台基础,其中扩大基础墩号及里程详见表1。

后八丁特大桥桥址处位于平原微丘陵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河渠纵横交错。主要为跨越京福高速公路、铁路、柳青公路、龙须河、青国公路而设。桥址区地貌属剥蚀残丘及黄淮冲积平原区,丘坡自然坡度平缓,相对高差30~60m,植被较发育;黄淮冲积平原平坦开阔,人工开挖沟渠纵横,广辟为农田。乡村水泥路及碎石路纵横交错,工地交通条件较好。

根据钻探资料揭示,区内地层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形成的黏性土,岩性层里规律性较强,第四系覆盖层厚约0~13.6m,下伏基岩为震旦系灰岩、泥灰岩、粉砂岩及寒武系灰岩、泥质灰岩。

明挖扩大基础统计表表1

二、明挖基础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基坑开挖

明挖扩大基础基坑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2

基坑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表2

2、钢筋

明挖扩大基础钢筋网钢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3

钢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表3

3、模板

明挖扩大基础模板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4

模板安装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表4

4、混凝土

明挖扩大基础混凝土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明挖扩大基础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表5

5、养护、拆模

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保湿养护时间可参照表6执行,且不能低于其规定执行

不同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最底期限表6

三、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

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可根据地质情况采取人工、半机械和机械开挖方法。机械开挖机械采用单斗挖掘机、风动工具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可采取挖掘机在坑缘上挖土装车,将土渣运送至指定的弃土地点。部分挖掘机无法挖除的硬质岩石,可采用风镐或破碎机械破碎后挖除。挖掘机挖出基坑后,人工清理坑底松软土并装车弃运至指定地点。

2、排水设备:抽水机用于前期基坑开挖和后期混凝土养护浇水用。

3、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切割机、调直机、电焊机、套丝机、闪光对焊机,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及设计、施工规范的要求选取相应的钢筋连接机械。

4、混凝土施工机械:采用插入式混凝土振动棒振捣混凝土,如混凝土入模高度超过2m,则需要搭设溜槽入模。

四、施工准备

1、基坑开挖前必须做好施工测量,测定桥墩、台的中心桩、基础纵横边线、中线和临时水准点。同时还必须做好断面测量,并根据开挖高度及坡度预先放出基坑开挖边桩,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

2、按照几坑施工要求,清除地面堆土及妨碍基坑开挖的障碍物;对受开挖影响的架空线和地下管线,应采取迁改或保护措施。

3、根据施工图标示的地质、水文资料并结合现场具体条件确定基坑开挖方案:开挖方法、放坡形式、机械设备、坑底尺寸,以及安全质量措施等。

4、基坑开挖前还必须搞好防水排水工作,应在基坑顶部边缘外四周挖好防水排水沟拦截

雨水。若基坑在低凹处,为了排干积水,必须准备足够的排水机具。

5、完成水通、电通、通信通、路通和场地平整的“四通一平”工作,备妥基坑开挖的挖掘机械、运渣汽车、抽水机等设备。

6、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及施工技术交底,明确工程施工标准。

五、施工工艺

见明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

明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

六、明挖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1、测量放线

首先利用控制网通过全站仪定出墩台扩大基础的四个角点,在利用已经放样点设置护桩。护桩必须位于基坑开挖范围以外的可靠地点,以利于开挖过程中随时复核开挖基坑平面位置的准确性。

2、引截地表水

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在基坑顶外缘四周应向外设置排水坡或设置防水梁,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应采取防止水沟渗水的措施,避免影响基坑壁稳定。

3、基坑开挖

①、基坑平面开挖尺寸的确定:在旱季无地下水条件下,可采用坑壁垂直方法施工;如基坑土质较软弱,则采用放坡开挖。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开挖,扩大基础最下面一层混凝土均满灌至设计标高。

②、基坑坑壁开挖形式的选择:开挖形式有无支护基坑明挖和支撑法基坑明挖。无支护基坑开挖根据土质情况可采用垂直开挖和放坡开挖。对于天然湿度接近最佳含水量、构造均匀、不致发生坍滑、移动、松散或不均匀下沉的土质在2米以内时,基坑可采取垂直坑壁的形式。对邻近无重要构筑设施、地下管线及施工场地许可的地区,基坑深度在5米以内的土层厚度超过2米的基坑可采取放坡开挖,放坡形式有斜坡和变坡度及阶梯坑壁。基坑顶有动载时,坑顶缘与动载间应留有大于1米的护道,如动载过大可用旧铁轨或工字钢沿坑壁周围打入防护。基坑穿过不同土层时,坑壁边坡可按各层土质采用不同坡度。当下层土质为密实黏质土或岩石时,下层可采用垂直坑壁。在坑壁变化处可设不少于0.5米宽平台,防止上层土掉入基坑及给施工提供平台。

③、基坑开挖,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人力或机械开挖,并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开挖尺寸、位置,并严密注意地质情况变化,随时修正基坑尺寸可开挖坡度。

④、岩石基坑开挖,必要时可进行松动爆破结合人工开挖,但是要严格控制爆破深度和用药量,防止过量爆破引起边坡和持力层松动或超挖。岩石基坑爆破开挖设计参数见表8。

⑤、采用机械开挖时,基底应留置20~30厘米土层,改为人工开挖,避免机械施工时扰动基底土层。

⑥、人工开挖机械施工时留置的20~30厘米土层,勤测量,勤检查,避免基坑深度超挖。当基坑深度超挖时,应通过变更设计采取降低基础、加厚基础等措施,不得随意回填。

⑦、如施工前先进行地基处理的基坑,地基处理可能产生空隙水和土的侧向挤压应力,则基坑开挖应在地基处理完成至少2周后进行,并在开挖前采取降水消除孔隙水压力的措施,基坑一次开挖的深度不宜大于2米,开挖过程中对基坑边坡实施位移观测。

4、基坑排水

开挖基坑渗水,一般采用明沟法排水。沿坑底四周基础范围以外挖排水沟和集水坑,汇集基坑渗水,然后用水泵排出坑外。从地下水水位以上50厘米开始,每一层开挖,均首先开挖集水沟和集水坑,并使排水沟底和集水坑底低于本层基坑开挖底面深度,保证排水通畅。排水沟、集水坑的大小,主要根据渗水量的大小而定,排水沟深0.5米,底宽应不小于0.3米,

纵坡为0.1%~0.5%。基坑排出的水要以水管或水槽远引,防止排出的水二次渗流进基坑,引起坑壁坍塌。

5、基坑清理

基坑开挖后,采用人工清除坑底松土,铲平凸起部分,修正边坡。以铲为主,不得补填。

6、基坑检查

基坑开抗到施工图标基础底高程后,必须进行基底检验,方可进行基础圬工施工。基坑检验合格后,应随即施工基础,尽量缩短暴露时间。

利用测量控制系统,对基底进行放样,测设基础底面中心十字线、轮廓线和基坑底高程。桩点置牢固,并挂线以备检查。

基底的触探试验包括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两种。根据基底土质条件、工程要求和操作经验,可采用不同的触探类型、探头规格和方法。

静力触探是利用机械或液压装置将带有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的触探杆,按一定速率压入土层,用电阻应变仪测量出土基对探头贯入的阻力,与已经载荷试验测得的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形变模量和压缩模量的数据拟定出关系式,从而确定触探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和压缩形变等工程特性。静力触探是一种原北位测试技术,适用于流塑状黏质土、一般黏质土和砂类土及类似地层,对含有砾卵石的土、密实的砂土层、漂石类土和岩因难以贯入而不适用。

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将与探杆相联的一定规格的锥形触探头打入欲勘探的土层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贯入度)得到每贯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数,以此判定的性质的一种原位勘探、测试方法。它适用于砂类土、黏质土、黄土、较松散的人工填土和颗粒较小的砾类土。但对含有块石、漂石的黏质土不适用。

载荷试验:为了鉴定地基土的变形性和承载能力,可在准备检验的地基上以一定尺寸的平板做载荷试验。液压载荷试验设备系统由反力系统、加荷和稳压系统、测量系统等组成。反力系统有堆载式、撑臂式、锚杆式等。

7、基底处理

当基底以下地质不符合要求时,应通过变更设计采取处理措施。处理方法随地基土质不同而异。如遇到地基软硬不均、溶洞、裂隙、泉眼等特殊情况,应报监理并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加固。

对于小溶洞,可采取开挖填塞,用砂砾石、碎石、浆砌片石、片石混凝土等回填密实;对较大溶洞,可采取钻孔灌浆填充,以及采取桩基等。对于水流较小的泉眼,可用木塞、圆木包缠麻袋打入泉眼,或向泉眼压注速凝水泥砂浆,或用带螺的钢管打入泉眼,盖上螺帽并拧紧封堵;对于水流大的泉眼,可用塑料管、钢管等塞入泉眼将水引流入集水坑排出,待基

础圬工完成后,再用速凝砂浆封堵。

对于基坑底地质与设计地质勘探不符合时,应及时报监理及设计院采取措施处理。

8、支立模板与钢筋绑扎

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模板内面清洁平整,脱模剂涂刷均匀全面,模板加固牢实可靠,拼缝严密不漏浆。在支立模板时,应注意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设置,保护层混凝土垫块的厚度及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垫块布置不少于4个/平方米。钢筋固定必须有可靠措施,确保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钢筋不会产生移位。钢筋绑扎时,扎丝剩余长度必须小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且剩余扎丝一律位于混凝土构造物内部,不得向外部伸展。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原材料及起力学性能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接头符合要求,接头长度,及其力学性能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钢筋接头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量应小于钢筋数量的50%。

9、混凝土施工

①、浇筑

明挖扩大基础的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泵车或溜槽入模的方法施工。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灌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或溜槽中。

浇筑混凝土时应预先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明确浇筑进行方向和入模点,尽可能实行对称入模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基底为岩石时,应加以润湿,并铺一层厚20~30厘米的水泥砂浆,然后于水泥砂浆凝结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

应预先根据结构截面尺寸、环境条件等研究确定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

混凝土入模温度宜为5~30℃,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超过28℃。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之间温差不大于15℃。

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后搅拌机的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确定,下表的数值可供参考,但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泵送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

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表7

注:表列规定可根据结构物和振动器型号等情况适当调整。

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或能重塑前塑前浇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腐剂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自由倾落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铺助下落;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就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对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缝,并作出记录。

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一般满足下列要求:

a、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2.5MPa;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

b、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2水泥沙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

c、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间距不大于200mm。有抗渗要求的结构,施工缝定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

d、施工缝为斜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e、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达到1.2MPa后才能续继浇筑混凝土。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处理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5MPa。混凝土到达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按要求及时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入模温度等拌合物性能,在浇筑地点取样制作试件,留置足够数量的混凝土试件按规定进行同条件养护或标准养护,及时填写施工记录。严禁在拌合站取样制作试件。

②、振捣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定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垂直点振,也可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混凝土较粘稠时(如采用斗送法浇筑的混凝土),应加密振点。

混凝土的捣实,一般均应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振捣密实的一般标志是混凝土液化泛浆后,其表面基本不再下沉、气饱不持续涌出,泛浆、表面平坦。

不得在模板内利用振捣棒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以致引起离析。混凝土捣实后1.5~24h之内,不得受到振动。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

应根据结构尺寸和钢筋间距情况,合理选择振捣工艺,选择不同型号的振捣工具,如振捣棒直径、频率等。为确保钢筋保护层混凝土质量,应选用小直径的振捣棒或采用人工铲对保护层混凝土进行专站振捣和铲实。

表层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抹面进严禁洒水,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尤其寒冷地区受冻融作用的混凝土和暴露于旱地区的混凝土,更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质量的保证。

插入式振捣棒操作要点

a、振动棒一般应安放在牢固的脚手板上,不应在启动状态下放置于模板支撑或钢筋上。不得将软轴插入到混凝土内部和使软轴折成硬弯。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吊环、预埋件等。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

b、使用振动棒时,前手应紧握在振动棒上端约50cm处,以控制插入点,后手扶正软轴,前后手相距40~50cm左右,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内。插入式振动器操作时,应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表层先振实,而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上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形成的“空隙”,防止形成空洞。

c、振动棒插入混凝土后,应上下移动变换位置,幅度为5~10cm,以利于排出混凝土中空气,振捣密实。每插点应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利,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使用高频振动器时,也不应小于10s。等混凝土表面基本液化泛出灰浆,不再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进,方可拨出振动棒。

d、振动棒插入点布置应排列均匀,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按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R)的1.5倍。振动棒作用半径(通常为振动半径的8~10倍)一般为300~400mm。

e、棒振捣应垂直地插入新浇筑混凝土内,并进入尚未凝固的前一层混凝土50~100mm。振捣过程中振捣棒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③、养护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的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宜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灌筑结束4~6h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行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或通蒸汽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

混凝土支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并保证养护时间满足下表要求。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完好。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裹)养护时间。

混凝土采用喷涂养护液养护时,应确保不漏喷,施工缝混凝土不得喷涂养护液。

在任意养护时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温差不宜超过20℃(载面较为复杂时,不宜超过1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的温差应力,使表面产生裂纹。

混凝土拆模后可能与流动水接触时,应在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前采取有效的保温保温措施养护14d以上,且确保混凝土获行75%以上的设计强度。养护结束后及时回填。

对于严重腐蚀环境下采用大掺量粉煤灰的结构构件,在完成规定的养护期限后,如条件许

可,在上述养护措施基上仍应进一步适当延长潮湿养护时间。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

混凝土养护期间,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加强对养护工作的管理和检查,并各自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

④、拆模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不能过高(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面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行拆模。

一般情况下,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20℃(截面较为复杂时,温差大于15℃)时不宜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在寒冷季节,若环境温度代于0℃时不宜拆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拆除临时埋设于混凝土中的木塞和其它预埋部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

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国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拆模后的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七、明挖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前应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措施认真进行研究和深入细致地讨论,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施工。

2、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配备施工所需机械设备,确定其参数,提前做好准备。

3、基坑顶有动载时,坑顶缘与动载间应留有大于1m的护道,如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或动载过大,应进行基坑开挖边坡检算,根据检算结果确定采用增宽护道或其他加固措施。

4、基底应避免超挖,松动部分应清除。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可在设计高程以上保留一定厚度由人工开挖。

5、合理安排工期,基坑选在枯水或少雨季节开挖。基坑开挖不宜间断,达到设计高程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如基底暴露过久,则应重新检验。

6、开挖基坑遇有较大渗水时,可采取以下措施: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0.5m,汇水坑设

于基坑外侧。开挖进入含水层时,宜扩挖40cm,以石料码砌扩挖部位,并在表面喷射一层5~8cm厚的混凝土。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见表8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表8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见表9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表9

八、安全及文明施工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和其它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夜间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强度,危险区要悬挂警告标志,作业人员上下岗前集合整队,经工班长或安全员检查后上下岗。任何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入作业现场

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通过地方劳动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方准上岗操作。

定期对特殊工种进行复审。对从事有尘毒危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尘毒危害和防治知识教育。

2、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①、爆破施工,爆破工要持证上岗,装药过程中不能抽烟,放炮前要对炮眼联线进行逐孔检查,爆破作业做到统一指挥,爆破前调度人员通知受影响的相邻工作面人员、车辆撤离到安全距离外,一般距爆破工作面的距离不少于200m。炮响30分钟后,才准许安全员进入工作面检查爆破情况。

②、如发现瞎炮,采取安全、可靠的方法进行引爆;④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加工、现场装药、联线、起爆及瞎炮处理,必须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1986)的有关规定。

③、石方爆破作业区,设立明显的标志和安全哨,并在爆破前半小时发出安全信号疏散人员,放炮时派专人警戒。

④、爆破后必须检查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等,妥善处理后,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3、防洪渡汛安全保障措施

①、汛期到来之前,成立防汛抗洪领导小组,组织好防汛队伍,备足防汛物资和器材,安排专人24小时防汛值班,确保通讯联络畅通。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水文部门保持联系,掌握气象动态,及时了解雨情水情,以便做好整体工作安排和防洪防汛工作。

②、开展抗洪防汛大检查,重点检查抗洪防汛方案是否可行,职工住房环境、设备停放地点、材料储存场所等是否安全可靠,排水、防水设施是否齐备等。并认真执行雨季、雨后两检查制度。

③、施工中注意保护好防汛设施,不损坏沿线排水系统,不因施工而削弱河流、堰塘、堤坝的抗洪能力,不因施工引起雨水冲刷路基或引起既有排水设施的淤塞,并注意疏通河道沟渠,不削减过水断面,确保水流畅通。

④、当接到可能发生暴雨、洪水警报后,由调度立即通知施工区段负责人、施工队队长、工地值班人员,迅速对有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进行普查,当出现险情时值班人员立即通知施工队队长,并采取措施保护施工便道畅通、疏通道路的侧沟、管涵工作;并对是否疏散下游居民和施工设备、撤离施工人员等做出判断,向项目经理汇报,并向监理、建设单位汇报。必要时向下游地方政府通报。

⑤、顾全大局,服从当地防汛部门和建设单位的统一调配,发生险情时全力投入抢险。

桥梁扩大基础施工方案 (2)

扩大基础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沙窝东桥概况 本桥跨越大石河,位于左支河道桥中心桩号16+795,桥位处河道采用梯形断面,第2跨桥下设计有坦克路,坦克路中心位置设计净空5米,桥梁设计为 5-16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梁中心与河道中心交角为90°,桥梁全宽8.5m,其中车行道宽6m,两侧各设1.25m人行道、栏杆。 1.1.1上部结构 上部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空心板梁梁长15.96m,梁高 0.8m,单片预制中梁宽1.24m,预制边梁宽1.745m,湿接缝宽0.1m,每片空心板梁设置2道端横梁,全桥共10片边梁,20片中梁。 1.1. 2.下部结构 桥墩采用柱式墩、扩大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桥墩扩大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墩台基础均采用C25混凝土。扩大基础底要求座落于③3砾岩上,地基承载力不小于400KPa。 1.1.3.附属构造 1)桥面铺装设计为40mmAC-13沥青混凝土 +50mm AC-20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层+80~149mm C50混凝土桥面现浇层。 2)栏杆、地袱石均采用一级青白石,立柱、栏板与地袱石采用榫接。 3)排水设置:地袱预留孔,后塞铸铁写水管,将桥面水直接排入河道。 4)支座:墩台均采用GJZ180×250×42板式(天然胶)支座。 5)人行步道:人行步道采用60mm厚步道砖(不透水)+20mm厚1:2水泥砂浆铺设,步道砖下采用LC20轻质混凝土填充,路缘石采用花岗岩路缘石。 6)桥头搭板:桥头处采用8m长的钢筋混凝土搭板,搭板下铺设两层二灰稳定碎石(单层厚150mm),压实度不小于98%。 7)河道铺砌:河底及河坡采用400mmM7.5浆砌片石+ 200mm砂砾垫层护砌,上下游各护砌15米。 8)桥头引路:桥面设计标高高于现状两侧道路,桥梁两侧各设15m长引路与原路顺接,顺接纵坡不大于5%,路面结构采用40mmAC-13 +乳化沥青黏层油+50mm AC-20沥青混凝土+1cm下封层+乳化沥青透层油+两层150mm二灰稳定碎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房山区大石河综合治理工程(一期)施工第七标段沙窝东桥桥梁的明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方案93558

扩大基础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与原则 1.1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等公路桥梁相关的施工和验收规范; 3.施工调查及现场踏勘; 4.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成果、机械机具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以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5.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的规定。 1.2编制原则 1.施工方案根据荣成至文登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图纸内容编制。 2.施工方案力求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结合桥址的地质、水文、气象条件以及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等多方面比选的基础上确定施工方案。 4.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计划工期,高度重视环保、安全施工问题。 5.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资源,制定先进、实用的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1.编制范围 荣成至文登高速公路K00+000~K12+268段明挖混凝土扩大基础。 2.水文地质 全线地下水分布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丘陵区的基岩裂隙水,二是陆相冲洪积层的孔隙性潜水。丘陵区的坡脚处堆积物局部存在少量上层滞水;陆相冲洪积层主要赋存于砂性土,在河床两侧地下水丰富,受季节性河水位的影响,地下水位波动较大。 冲洪积含水层主要分布在青龙河河流冲洪积成因的砂性土层中,以及沿线分布的小河流域形成的冲洪积层,含水层厚度在3~12m。全线以低丘陵地貌为主,主要岩性为片麻状黑云花岗闪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风化程度较高,裂隙发育,具备赋水的基本条件,由于丘陵高差差异较大,丘陵顶部一般不含水,坡脚及沟谷低洼处还有少量裂隙水。水中矿化度均一般为200-750mg/L,为全淡区,仅青龙河河水矿化度达3633.04mg/L,SO2-4含量一般在20-250mg/L,PH值一般为 7.3-8.5,偏碱性,对混凝土无腐蚀要求。 三、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认真作好熟悉图纸和复核图纸工作,了解清楚设计意图,检查施工图是否完整、齐全,是否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对作业工班和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施工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放样。 3.2机具准备 机械设备按机械开挖、模板安装、混凝土浇注,墩身钢筋预埋等工序考 序 机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号

基础作业指导书

基础作业指导书

————————————————————————————————作者: ————————————————————————————————日期:

1.概述 为了确保墩承台和桥台扩大基础施工质量,并符合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职业健康安全等要求,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温福铁路(福建段)琯头特大桥、长安大桥桩基施工。 3.参照文件 3.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3.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3《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57号)。 3.4《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3.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6琯头特大桥、长安大桥设计施工图及参考图。 4.工程概况 琯头特大桥(DK283+318.15)全长864.29m,为26-32m简支箱梁结构。温州台基础为三阶扩大基础,第一阶长×宽=14.23×9.6m;第二阶长×宽=12.23×8.0m;第三阶长×宽=10.83×7.2m;高为3×1.0m。福州台基础为二阶扩大基础,第一阶长×宽=12.03×7.6m;第二阶长×宽=10.83×7.2m;高为2×1.0m。墩承台长×宽=12.2×5.8m,高2.5m。 长安大桥(DK285+326.35)全长135.82m,为5-24m简支箱梁结构。温州台基础为四阶扩大基础,第一阶长×宽=3.5×7.6m;第二阶长×宽=7.0×7.6m;第三阶长×宽=11.31×7.6m;第四阶长×宽=10.31×7.2m;

扩大基础施工方案

扩大基础施工方案 一、施工安排: 1、施工计划:五里枢纽互通区的拼宽桥基础和桥台的基础均为扩大基础,计划2006年8月10日开工,2006年11月20日结束。 2、劳动力安排 计划安排钢筋工8人,电焊工3人,模板工4人,砼捣固工4人,辅助工人20人,管理人员5人。 3、主要机具 (1)、1.2m3挖掘机:用于土层开挖 (2)、风镐、空压机(1.0 m)及凿岩机:用于岩层开挖 (3)、自卸汽车:用于土方运输 (4)、钢筋切断机 (5)、钢筋弯曲机 (6)、电焊机 (7)、对焊机 (8)、振捣器 (9)、其它小型用具 二、施工方法 (一)技术准备 扩大基础开挖之前,先将基础的开挖边线测放出来,并撒上石灰边线。在开挖边线外侧0.5米处打上基坑的轴线护桩,以便日后恢复基础的中心位置,并在基坑开挖边线外1米处挖设30×30cm的排水沟拦截地表水,防止下雨地表水流入基坑。

(二)基坑开挖 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机械开挖预留20~30cm厚度用人工挖除,以减少机械对基坑底的扰动。挖出的土方除预留回填外,应及时运走或平整,保持施工现场的文明整洁。基坑开挖应较基础平面尺寸每边多出0.5m,并在四周挖设集水边沟,于基坑拐角挖设集水坑积水,使用潜水泵抽水,排到基坑外,以利于作业施工。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请监理进行验收。抽排水时注意,排水不得对下步施工有影响或影响基坑壁受力。 (三)模板安装 基础模板采用建筑钢模,四周用方木支撑加固。模板表面清理,涂脱模剂。模板安装就位后应复核其中心位置并检查垂直度。 模板安装见下图 基坑围护栏杆 方木支护 组合钢模 墩柱钢筋 说明: 1、扩大基础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四周支撑分四层支设。 2、模板安装注意控制垂直度和顶面高程。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方案

扩大基础首件工程施工案 一、编制依据与原则 1.1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F50-2011)等公路桥梁相关的施工和验收规; 3.施工调查及现场踏勘; 4.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施工法成果、机械机具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以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5.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的规定。 1.2编制原则 1.施工案根据荣成至文登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图纸容编制。 2.施工案力求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结合桥址的地质、水文、气象条件以及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等多面比选的基础上确定施工案。 4.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计划工期,高度重视环保、安全施工问题。 5.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资源,制定先进、实用的施工案。 二、工程概况 1.编制围 荣成至文登高速公路K00+000~K12+268段明挖混凝土扩大基础。 2.水文地质 全线地下水分布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丘陵区的基岩裂隙水,二是陆相冲洪积层的隙性潜水。丘陵区的坡脚处堆积物局部存在少量上层滞水;陆相冲洪积层主要赋存于砂性土,在河床两侧地下水丰富,受季节性河水位的影响,地下水位波动较大。 冲洪积含水层主要分布在青龙河河流冲洪积成因的砂性土层中,以及沿线分布的小河流域形成的冲洪积层,含水层厚度在3~12m。全线以低丘陵地貌为主,

主要岩性为片麻状黑云花岗闪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风化程度较高,裂隙发育,具备赋水的基本条件,由于丘陵高差差异较大,丘陵顶部一般不含水,坡脚及沟谷低洼处还有少量裂隙水。水中矿化度均一般为200-750mg/L,为全淡区,仅青龙河河水矿化度达3633.04mg/L,SO2-4含量一般在20-250mg/L,PH值一般为7.3-8.5,偏碱性,对混凝土无腐蚀要求。 三、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认真作好熟悉图纸和复核图纸工作,了解清楚设计意图,检查施工图是否完整、齐全,是否符合规的要求。编制施工案,对作业工班和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施工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放样。 3.2机具准备 机械设备按机械开挖、模板安装、混凝土浇注,墩身钢筋预埋等工序考虑, 四、工期安排 根据总体工期要求和本首件工程量大小、工程复杂程度,本首件工程定为k6+924四章中桥4#墩扩大基础。计划于2013年10月15开工,2013年10月24日完成施工,历时工期10天。 五、劳动组织

南龙标作业指导书(桥涵篇)最终版246页

目录 TOC \o "1-3" \h \z \u 人工挖孔桩作业指导书 0 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1) 岩溶地质钻孔桩作业指导书 (24) 明挖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38) 承台施工作业指导书 (54) 钢板桩围堰施工作业指导书 (68) 墩台施工作业指导书 (77) 支架现浇箱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90) 连续梁悬灌施工作业指导书 (109) 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 (128) 连续梁支座安装作业指导书 (143) 钢筋加工及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151) 高性能砼施工作业指导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砼养护作业指导书 (185) 盖板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94)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208) 防水层作业指导书 (221) 砌体工程作业指导书 (231)

人工挖孔桩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南龙铁路NLZQ-8标段隔口特大桥防护桩施工。 2、作业准备 2.1场地平整、做好现场排水,并做到水通、电通、道路通。 2.2查阅有关档案资料,调查了解施工现场地上、地下的障碍物。 2.3熟悉桩基础工程设计图纸、说明及施工要求,以及完整的地质勘察报告书,以掌握施工区域各层土质的物理力学性质,桩持力层的岩土特征及埋深、地下水位及分布情况。 2.4在熟悉现场情况、设计图纸后,编制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2.5安施工方案要求备齐挖孔施工机具、气体检测仪、模板、通风机、水泵、照明及动力电器以及土建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机具等,并检验各种机具的安全使用性能,确保施工机具使用安全。 2.6绘制桩基施工及安全设施平面布置图,挖孔桩施工工期控制计划。 2.7开挖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前对吊具及其他机具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3、技术要求 3.1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确保施工配合比。 3.2砼的拌和采用场地集中拌和或现场机械拌和。 3.3钢筋笼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报请监理单位验收。 3.4挖孔和砼灌注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应做好挖孔和灌注记录。 3.5技术人员应该现场值班。

6 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

6 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 6.1 适用范围 6.1.1 本工艺适用于常规桥梁工程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 6.2 施工准备 6.2.1 材料要求 1 桥梁工程混凝土扩大基础所需水泥混凝土宜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合站生产的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 2 混凝土扩大基础所需钢筋、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本标准第1,3章规定。模板制作与安装,应符合本标准第2章规定。 6.2.2 施工机具与设备 确定预拌混凝土供应商,搅拌站(拌合站)生产保障能力;运输设备、泵送浇筑设备、振捣设备、养护保温设备,常规作业工具等。 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在设施完善、管理严格的强制式搅拌站拌制,预拌混凝土必须有规定资质、并应选择备用搅拌站。 混凝土运输罐车、泵车、混凝土输送泵、输送钢管、布料管等;振捣棒(器)、抹平机、刮杠、抹子等,测温计、测温仪、测温埋管等。 6.2.3 作业条件 1 方案制订的浇筑工艺、浇筑顺序、控制措施、安全措施已交底。 2 拌合站设备运行可靠;运输设备、泵送(布料)设备、振捣养护设备数量充足、进场就位;水电、配电系统安全可靠。 3 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安装)已完成,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4 运输线路畅通。 6.2.4 技术准备 1 混凝土扩大基础技术准备同本标准第4.2节规定。 2 桥梁混凝土结构,应在不同季节选择有代表性结构进行试浇筑,并通过测温或计算分析,事先确定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参数的合理控制值。 3 明确流水作业划分、浇筑顺序;确定混凝土供应、运输、浇筑、养护工作计划;确定机械设备规格型号、数量,确定水电保障,工具、材料、劳动力需要量。 确定所需混凝土坍落度和初凝、终凝时间,落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确定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完成进度计划的措施;确定检验方法及混凝土试件组数。 确定并培训混凝土工程关键工序的作业人员和试验检验人员。 4 落实组织、指挥系统。 6.3 操作工艺 6.3.1 工艺流程 明挖基坑作业→基底验收垫层施作→测量放线→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商品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拌制、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拆模。 6.3.2 基底验收 1 混凝土工程扩大基础施工前,基坑支护和基坑开挖质量检查合格,基坑应保证稳定;基底原状土无扰动,如基坑扰动超挖,应按规定处理至不低于基底原状土状态。 2 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处理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3 基底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干净,无任何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杂物。 4 基坑应保证稳定和干燥,混凝土浇筑应在基底无水情况下施工。 6.3.3 垫层施作及测量放线 1 垫层混凝土铺筑工法同主体结构工程施作,垫层模板可釆用方木、木板或组合钢模板,垫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平整,高程不得高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平面尺寸设计无要求时应大于基础100mm以上。 2 混凝土垫层强度在达到2. 5 MPa后,方可行驶机动翻斗车等小型施工机械。冬期施工垫层混凝土需覆盖保温时,应在其强度达到《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规程》Q/BMG 103-2009中规定的允许受冻强度后方可支模、绑扎钢筋。 3 桥梁工程测量放线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有关规定。放出桥梁工程扩大基础的中线、外边线。 6.3.4 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拌制、运输

支撑法基坑明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以下施工条件: (1)基坑坑壁土质不良,并有地下水的影响; (2)放坡开挖工程量过大; (3)受施工场地或邻近建筑物限制,不能放坡。 利用组合式钢结构构件作为支护构件,适用性广,可以在各种地质情况和复杂周边环境下使用;施工速度快;支撑形式多样;计算理论成熟;可拆卸重复利用,节省投资。 2 作业准备 (1)基坑开挖前必须做好施工测量,测定桥墩、台的中心柱、基础纵横边和中线以及临时水准基点。同时还必须做好端面测量,放出基坑边桩,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 (2)按照基坑施工要求,清除地面堆土及防碍基坑开挖的障碍物;对受开挖影响的架空线和地下管线,应采取迁改和保护。 (3)根据施工图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并结合现场具体条件制定基坑开挖和支撑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设计。 (4)基坑开挖前还必须搞好防水排水工作,应在基坑顶部边缘外四周挖好放水排水沟拦截雨水。若基坑在低凹处和河床中,为了排干积水,必须准备足够的排水机具。 (5)编制工序质量控制设计、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组织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3 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 支撑法基坑明挖施工工艺及质量流程见图3-1。 4 作业内容 本工艺主要作业内容:施工准备、支撑方案的设计、测量放线、外部引截排水、基坑开挖、支撑的施作、坑内排水、基坑清理、基坑检查及报验等。 5 质量标准 (1)边坡分层开挖分层支护,支护型式符合工艺设计,安装牢固,每天对支护稳定、牢固情况进行观察检查或手锤敲基检查。 (2)其他检验项目同表1。

6.1挡板支撑方案的设计 支撑方案的选择和地质状况、基坑开挖深度有关,选择适当的支撑方式可以给工程带来较好的效益,若施工图无特殊要求,可参考表2选择。 挡板支撑,可采用横、竖向挡板与钢(木)框架支撑坑壁。基坑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一般不宜超过1.5m,边挖边支撑。

扩大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扩大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编制说明 根据对设计图纸、地质勘察说明及对周边环境的调查,并对工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考虑我公司的技术、装备、特长、管理水平,在总结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专项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 (1)施工图设计文件。 (2)现场施工调查情况。 (3)本企业现有施工技术力量、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及施工经验。 (4)国家、贵州省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3、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T80/1-2004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三乡镇仁村北X090铁三线上,X090铁三线道路等级为三级公路,原桥为1-10米,总长30米的石拱桥,拟修建一座2-10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桥梁中心桩号K0+026.5,路水交角90度,桥两端引线为三级公路,桥梁全长32.04米,上部采用2×10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采用U形桥台,柱式桥墩,扩大基础。桥梁净宽为7.0米,两侧各设0.5米防撞护栏,桥梁全宽8.0米。设计荷载:公路-II级。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组建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下设施工技术、质量、材料、资料、计划等分支部门。 (2)审查施工图纸,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同意,以达到节约投资、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和施工简便的目的,并提出合理性的审图意见。 (3)施工之前做好开工报告,做好分部施工方案,做好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4)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料档案制度。 (5)编制钢筋、水泥、木材、等材料计划,相应编制材料试验计划,指导材料定货、供应和技术把关。 (6)按资源计划安排机械设备,周转工具进场,并完备相应手续。 (7)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8)会同勘察设计、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部门复核定点坐标、及验基。 (9)做好对班组人员的技术,安全交底工作。开工前,必须强调劳动纪律,向工人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学习图纸及有关施工规范,掌握施工顺序,保证工作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落实到人。 2、人员准备 首先建立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如下图:

铸造自检作业指导书

铸造自检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用于提高铸造毛坯质量,增强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防止不合产品流转到下道工序,指导员工正确进行作业质量和毛坯外观的自检。 2 操作工艺 2.1低压铸造操作手在每次倒铝液前必须首先关闭“预压”,确保炉内无压。然后方可打开炉门,加扒渣剂500克,清炉壁、扒渣后添加铝液。 2.2低压铸造机炉内铝液化学成分要确认合格,不合格时不得生产。 2.3低压铸造机内铝液温度不合格(在690~720℃之外)不得生产。 2.4低压铸造机总风压<4Mpa时应立即停机,不得生产。 2.5连续停机4小时以上时,化学成分和氢含量必须重新进行检查,均合格则可继续压铸。 2.6生产工艺参数要遵守工艺卡的规定。 3 工艺质量记录 生产过程中,操作手要详细随时记录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模具故障、X光缺陷、抽检情况等,清楚记录所采取的措施。准确记录模具、升液管使用班次,记录要与本机台生产实际状况一致,不得填写虚假的质量记录。 4 质量检查 4.1模具装机首件毛坯检查(压铸当班段长检查):新上机模具(包括新模具、维修后重新上机模具)生产的首件,因模具故障、模具修磨等原因影响生产中断重新生产时的首件,都需要技术/质量部门进行(首件/再次)确认,需确认

的内容包括:外观、尺寸、X光等。当不符合要求时,要进行调整,调整无效的要停机卸模。 4.2毛坯尺寸自检(压铸当班段长检查) 班首件和班中件必须进行尺寸检查,如不合格要及时调整,调整无效的要立即停机。 4.3轮辋深度抽检: 根据毛坯图纸的尺寸,使用深度尺进行后距抽检,如不合格要及时调整,并连续检查,调整无效的要立即停机。 4.4外观自检(目测) 4.4.1操作手必须100%进行外观自检,检查冒口长短、粗糙度、裂纹、顶杆深、粘铝、划伤、错模、变形、未充满、封层厚、刻字等项。 4.4.2冒口长短适中,且无外观裂纹,无外观缩松现象。 4.4.3非加工装饰面各部位(装饰面、窗口部位、螺栓孔沉孔侧面、装饰孔或凸台、扣盖子部位等)要对称均匀一致,并不得有变形,不得有外观裂纹、粘铝、磕碰伤等造成的凹坑、凸起、划痕等缺陷。经打磨后的部分表面要与其他部位相吻合,不得造成新的突起或凹陷。装饰面粗糙的,要精心打磨并调整模具。 4.4.4毛坯加工表面的粘铝、欠铸、模具腐蚀裂纹等原因造成的缺肉深度≤0.5mm,面积≤3mm2。 4.4.5背面轮辐部减重窝内不允许有缺肉、欠铸、粘铝等缺陷;背面安装面减重窝内,圆弧部位和侧面缺肉≤0.5mm。 4.4.6毛坯顶杆深应低于铸面≤0.2mm,高于铸面应≤2.0mm。

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参考模板)

备案号: 目录号: 施工企业施工工艺标准QB QB/LQGS-2013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 施工工艺标准 Rubble concrete expan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tandard 编制人:邹健康 2013—04—30 发布 2013—05—10 实施 山东青岛青龙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发布

施工企业施工工艺标准 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Rubble concrete expan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tandard QB/LQGS-2012 主编部门:龙青高速公路土建八标段 批准部门:青岛青龙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施行日期:2012年5月10日 青岛青龙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2012 青岛

前言 为加强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按照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高速公路施工工艺标准化编制指南》要求,《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由龙青高速公路项目编制完成。本《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根据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合同文件的有关要求和规定,针对龙青高速公路项目的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提出了有关要求。 ——本标准由龙青高速公路总监办提出; ——本标准由青岛青龙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龙青高速公路土建八标段; ——本标准主要起草(编制):邹建康 (审核);牟俊杰 ——本标准由青岛青龙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批准;

公路桥梁工程明挖扩大基础及基础混凝土施工方案

公路桥梁工程明挖扩大基础及基础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法 对刚性扩大基础的施工,一般均采用明挖,根据开挖深度、边坡土质、渗水情况及施工场地、开挖方式和施工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 A.放坡开挖 1.测量放线:用经纬仪测出墩、台基础纵、横中心线,放出上口开挖边线桩,边坡的放坡率可参照下表: 为避免雨水冲坏坑壁,基坑顶四周应做好排水,截住地表水,基坑下口开挖的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渗水的土质,基底平面尺寸可适当加宽50cm-100cm,便于设置排水沟和安装模扳,其它情况可放小加宽尺寸,不设基础模板时,按设计平面尺寸开挖。 2.开挖作业方式以机械作业为主,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运输作业辅以人工清槽。单斗挖掘机(反铲)斗容量根据上方量和运输车辆 的配置可选择0.4~0.1立方米,控制深度4一6m。挖基土应外运或远离基坑边缘卸土,以免塌方和影响施工。

3.基坑开挖前,依据设计图提供的勘探资料,先估算渗水量,选择施 工方法和排水设备,采用集水坑排水方法施工时按集水坑底应比基坑底面标高低50一100cm,以降低地下水位保持基底无水,抽水设备可采用电动或内燃的离心式水泵或潜水泵,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井点法适用于基坑土质容易流砂的砂土层,不能用直接排水法的情况下。降低地下水位效果较好。在距基坑壁1.0m的土层内通过计算设置若干针形管,通过水泵从中抽水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由于各集水井的作用使基坑范围地下水位下降,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抽水,使基坑保持干燥无水。 4.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避免晾槽,一次开挖距基坑底面以上要预留20一30cm,待验槽前人工一次清除至标高,以保证基坑顶面坚实。 5.坑壁的支撑 坑壁的支撑方式可选以下几种: (1)档扳支撑:适用于基坑断面尺寸较小,可以边挖边支撑的情况,档 板可竖或横立,板厚5一6cm,加方木带,板的支撑用钢、木均可。 (2)喷射砼护壁是一种常用的边坡支护方法,在人工修整过的边坡上采 用砼喷射机喷射砼,厚度一般为5-10cm(或特殊设计),砼标号C20,石子粒径0.5-1.5cm,喷射法随着基坑向下开挖1.0一2.0m,即开始喷射砼护壁,以后挖一节喷一节直到基底。 (3)围堰:在有地表水的地段,开挖基坑应设置围堰,根据施工的不同 环境,水文情况,围堰可以采用土围堰、草(麻)袋围堰、木板或钢板桩围堰等多种型式,施工时应注重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和现有设备,尽可能缩短工期,提高工效,保证安全。要求堰顶面至少高出施工期最高水位0.5一1.0m,围堰应尽量减少压缩河床断面,要满足强度和稳定的要求。各类围堰简述如下: a.土围堰适用于水深在2.0m以内,流速小于0.5m/S的情况下, 围堰易采用松散的粘性土填筑,堰顶宽一般为1-2m,临水面边坡1:2一1:3,堰内最小边坡l:1,坡角距基坑边不小于1.0m,筑堰前应先清理堰底树根、草皮、石块等杂物,填土出水面应分层夯实。

桥梁明挖及扩大基础施工方案.doc

桥梁明挖及扩大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二、施工方案 (1) 2.1 干处明挖基础施工 (1) 2.1.1 施工工艺 (1) 2.1.2 工艺流程 (3) 2.1.3 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4) 2.2 水中明挖基础施工 (7) 2.2.1 草袋围堰施工 (8) 2.2.2 钢板桩围堰施工 (9) 2.3 浇筑素混凝土垫层 (13) 2.4 凿除伸入承台的超灌桩头混凝土 (14) 2.5 钢筋工程 (14) 2.6 支立模板 (14) 2.7 砼浇筑 (15) 2.8 基坑回填 (18) 三、施工进度安排 (18) 四、资源配置 (18) 4.1 劳动力配置 (18) 4.2 施工设备配置 (19) 五、质量安全保证及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9)

桥梁明挖及扩大基础施工方案 5.1 质量保证措施 (19) 5.2 安全保证措施 (20) 5.3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2)

桥梁明挖及扩大基础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新建锦州至赤峰铁路综合三标路线全长40.2km ,桩号为DK82+950 至 DK123+150,本标段共有20 座桥,桥梁总长度为8838.28m,其中特大桥 5 座、特大桥总长度为6441.105m;大桥8 座,总长度2000.28m;中桥 5 座,总长度396.9m ;小桥 2 座,总长度259.3m 。 本标段桥梁基础结构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和桩基础两种型式,其中明挖 基础混凝土总量为4785.57m 3 。 二、施工方案 2.1 干处明挖基础施工 2.1.1 施工工艺 根据本工程特点选择坑壁无支护开挖,基坑坑壁边坡按照施工规范选 定。当基坑土层湿度过大,容易造成基坑坑壁边坡坍塌,则基坑坑壁坡度 要采用该湿度下土的天然坡度,当基坑通过不同的土层时,则边坡坡度可 分层选定,并在土层地质变化处留宽度0.2m左右平台。基坑开挖采用人 工配合机械开挖。自卸汽车弃土。 基坑开挖断面尺寸应考虑基坑排水、汇水、施工材料安装和人工作业 位置等要求,无水土质基坑底面,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周边各加宽0.5m

地铁安全作业指导书

地铁安全作业指导书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地铁安全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 武广客运专线5标段北乡特大桥位于广东省乐昌市北乡镇,距乐昌市约8Km,北接大瑶山3#隧道出口,南接东塘隧道,中心里程 DK1934+979.17,桥跨布置为1×24+123×32m简支箱梁,24米桥跨布置在武汉台处,桥全长4063.36米。 我项目队负责北乡特大桥的基础、墩台等下部结构的施工。全桥共计125个墩、台,30#墩、47#墩、63#墩、66#墩、67#墩、73#墩、78#墩、79#墩、80#墩、81#墩、82#墩、83#墩、84#墩、87#墩、88#墩、118#墩共计16个墩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其余墩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根据地质情况分为1.0米、1.25米。最长桩长为20#墩,桩长62米;墩身除57#墩采用圆柱形墩身外,其余墩均采用矩形空心墩,最高墩30#墩,墩高12.5米;桥台采用矩形空心台。 2、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安全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北乡特大桥承台及明挖扩大基础施工采用明挖法。 2.1、选择合适的基坑坑壁的坡度 基坑坑壁的坡度是施工安全的决定因素。请根据地质情况、设计图纸并结合《明挖扩大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承台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下列坑壁坡度表选用适当的坡度开挖施工。

坑壁土 坑壁坡度 基坑顶缘无载重基坑顶缘有载重基坑顶缘有动载砂类土 1:1 1:1.25 1:1.5 碎石类土 1:0.75 1:1 1:1.25 粘砂土 1:0.67 1:0.75 1:1 砂粘土 1:0.33

1:0.5 1:0.75 粘土带有石块 1:0.25 1:0.33 1:0.67 未风化页岩 1:0 1:0.1 1:0.25 岩石 1:0 1:0 1:0 2.2、必须从速从快施工 为使明挖基坑暴露时间不超过边坡的自然稳定时间,必须从速从快施工。基坑开挖后应探明基坑中心与四周向下5米的范围内是否有溶洞,若没有,基坑一旦成形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应当即报检灌注混凝土,第一层混凝土满灌。如果因天气或人员不足等因素,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就应把坑壁坡放缓,以保持坑壁的稳定和施工的安全。 2.3、加强对坑壁坡顶的检查

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

6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工艺 6.1 适用范围 6.1.1 本工艺适用于常规桥梁工程混凝土扩大基础施工 6.2 施工准备 6.2.1 材料要求 1桥梁工程混凝土扩大基础所需水泥混凝土宜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合站生产的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 2混凝土扩大基础所需钢筋、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本标准第1,3 章规定。模板制作与安装,应符合本标准第2章规定。 6.2.2 施工机具与设备 确定预拌混凝土供应商,搅拌站(拌合站)生产保障能力;运输设备、泵送浇筑设备、振捣设备、养护保温设备,常规作业工具等。 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在设施完善、管理严格的强制式搅拌站拌制,预拌混凝

土必须有规定资质、并应选择备用搅拌站。 混凝土运输罐车、泵车、混凝土输送泵、输送钢管、布料管等;振捣棒 (器)、抹平机、刮杠、抹子等,测温计、测温仪、测温埋管等。 623 作业条件 1方案制订的浇筑工艺、浇筑顺序、控制措施、安全措施已交底。 2拌合站设备运行可靠;运输设备、泵送(布料)设备、振捣养护设备数量充足、进场就位;水电、配电系统安全可靠。 3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安装)已完成,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4运输线路畅通。 6.2.4 技术准备 1混凝土扩大基础技术准备同本标准第 4.2节规定。 2桥梁混凝土结构,应在不同季节选择有代表性结构进行试浇筑,并通过测温或计算分析,事先确定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参数的合理控制值。 3明确流水作业划分、浇筑顺序;确定混凝土供应、运输、浇筑、养护工作计划;确定机械设备规格型号、数量,确定水电保障,工具、材料、劳动力需要量。 确定所需混凝土坍落度和初凝、终凝时间,落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确定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完成进度计划的措施;确定检验方法及混凝土试件组数。 确定并培训混凝土工程关键工序的作业人员和试验检验人员。 4落实组织、指挥系统。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方案

明挖扩大基础 1、基础定位放线 在基础开挖前,先进行基础的定位放线工作,以便正确地将图纸上的基础位置准确地设置到桥址上来。放样工作系根据桥梁的中心线与墩台的纵横轴线,推出基础边线的定为点,再放线划出基坑的开挖范围,具体的定为工作视基坑的深浅而有所不同。基坑较浅时,可使用挂线板划,拉线挂锤球进行定位;基坑较深时,用设置定位桩形成定位线等进行定位,基坑各制点标高及开挖过程中标高的检查按一般水准测量方法进行。 2、施工方法 对刚性扩大基础的施工,一般采用明挖,根据开挖深度、边坡土质、渗水情况、及施工场地、开挖方式、施工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本标段因河床干涸、无水,故可采用放坡开挖及坑壁支撑开挖方法。 a、放坡开挖 (1)、测量放线应在基础开挖前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用经纬仪测出墩、台基础纵、横中心线,放出上口开挖边桩,边坡的放坡率可参照下表2-1。基坑下口开挖的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渗水的土质,基底平面尺寸可适当加宽50cm-100cm,便于设置排水沟和安装模扳,其它情况可放小加宽尺寸,不设基础模板时,按设计平面尺寸开挖。 (2)、开挖作业方式以机械作业为主,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运输作业辅以人工清槽。单斗挖掘机(反铲)斗容量根据上方量和

运输车辆的配置可选择0.4~0.1立方米,控制深度4一6m。挖基土应外运或远离基坑边缘卸土,以免塌方和影响施工。 明挖基础放坡开挖坑壁坡度表表2-1 (3)、施工注意事项 ①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并防止水沟渗水,以避免地表水冲刷坑壁,影响坑壁的稳定性。 ②坑壁缘边应当留有护道,静荷载不少于0.5m,动荷载距坑边缘不小于1.0m,垂直坑壁边缘的护道还应适当增宽,水文地质条件欠佳时应有加固措施。 ③应经常注意观察坑壁边缘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以确保安全施工。 ④基坑施工不可延续时间过长,自开挖至基础完成,应抓紧时间连续施工。 ⑤如用机械开挖基础,在挖至基底时,应保留不少于30cm的厚度,在基础浇筑圬工前用人工挖至基底标高。

扩大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沪昆客专段CKGZTJ-9标段桥梁工程 编号:明挖扩大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0年10月31日发布 2010年11月1日实施

沪昆客专段桥梁工程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围 适用于沪昆客专段CKGZTJ-9标段桥梁工程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2 作业准备 2.1 业资料准备 2.1.1 设计图纸已自审、会审和交底,操作人员已接受技术交底,有符合规及施工要求的地质报告; 2.1.2 开工报告已经审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已经检验合格。 2.1.3 基坑开挖的防护方案编制完毕,并已审批;防护方案满足现场施工安全需要。 2.2 外业资料准备 2.2.1 现场征地拆迁工作已完成,施工便道及临时工程布置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图现场核对已完成,满足施工需要。 2.2.2 既有架空电线、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已进行现场核对、迁改或采取保护措施。 2.2.3 桥梁弃渣场位置已选定,弃渣场防护施作完毕。 2.2.4 靠近隧道洞门围的墩台,隧道边仰坡开挖、防护施作完毕。 2.2.5 现场已经进行测量放样,对工班长及作业人员进行交桩。 2.2.6 基础施工所用的材料、机具已到位,满足施工需要。 3 技术要求 3.1 设计提供的地质条件满足施工需要。 3.2 原材料已进场检验,混凝土配合比以确定,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3 技术交底已交至作业工班,作业人员已熟练掌握作业容;对作业人员已进行技术、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现场核对→测量放样→基坑开挖→边坡防护→基底检测→钢筋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扩大基础施工工艺

6 扩大基础施工 6.1 施工工艺框图 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框图

6.2 施工工艺文字说明 (1)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前,精确放样出基础开挖边线,并根据基础深度、地形地质条件,适当放坡。开挖边线用白灰标在地面上。对放样后的轴线控制桩加放护桩,所放 的护桩必须加固,并注意保护。 (2)基础开挖 ①基础开挖前,必须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基础的放样结果进行检查确认后才能施工。 ②基础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挖,人工清底,石方开挖采用预裂爆破,人工风钻钻眼,火雷管起爆,爆破后人工撬挖、清理,对基底标高30cm以上部分,为不破坏地基承载力,采用人工撬挖或放小炮控制。 ③开挖的底面标高应遵照设计图纸,如开挖到基底标高时发现其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或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以便解决。 ④根据地质条件和现场情况,如果为保证既有交通或结构物安全的需要,基坑侧面需要支撑加固时,必须立即施作,以保证施工安全。 ⑤基础开挖时,必须保证有良好的防排水系统;基坑内有地下水出露时,在基坑内设集水井及时排除,并在下一步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保证混凝土不被水浸泡。有地面水时可考虑改河、筑岛和围堰等施工方案。 (3)钢筋的制作和安装 ①材料要求 本桥所使用带肋钢筋符合GB1499-1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光圆钢筋符合GB13013-1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钢筋的主要技术要求符合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册表403-1。 进场钢筋按JTJ055-83《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进行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量和冷弯试验;并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并立标识牌以识别;厂家提供的钢筋须附有质量保证书或检验合格证,并进行抽检,对于直径超过12mm的钢筋必须进行机械性能及可焊性能试验。 ②钢筋的保护与储存 钢筋存储时置于地面以上的平台、垫木上,并必须使其不受机械损伤及由于暴露而产生锈蚀和表面破损;安装后的钢筋,其表面无灰尘、锈蚀、松散锈皮、油漆、油脂、油或其他杂物。 ③钢筋的加工

刚性扩大基础施工工艺

刚性扩大基础施工工艺 1 施工方法 对刚性扩大基础的施工,一般均采用明挖,根据开挖深度、边坡土质、渗水情况及施工场地、开挖方式、施工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 A.放坡开挖 1.测量放线:用经纬仪测出墩、台基础纵、横中心线,放出上口开挖边线桩,边坡的放坡率可参照下表: 坑壁土质坑壁坡度 基坑顶缘无外载基坑顶缘有外载 砂类土1 :1 1 :1.25 碎石、卵石类土1 :0.75 1 :1 亚粘土1 :0.6 1 :0.75 软岩1 :0-0.25 1 :0.33 硬岩1 :0 1 :0 为避免雨水冲坏坑壁,基坑顶四周应做好排水,截住地表水,基坑下口开挖的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渗水的土质,基底平面尺寸可适当加宽50cm-100cm,便于设置排水沟和安装模扳,其它情况可放小加宽尺寸,不设基础模板时,按设计平面尺寸开挖。 2.开挖作业方式以机械作业为主,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运输作业辅以人工清槽。单斗挖掘机(反铲)斗容量根据上方量和运输车辆的配置可选择0.4~0.1立方米,控制深度4一6m。挖基土应外运或远离基坑边缘卸土,以免塌方和影响施工。 3.基坑开挖前,依据设计图提供的勘探资料,先估算渗水量,选择施工方法和排水设备,采用集水坑排水方法施工时按集水坑底应比基坑底面标高低50一100cm,以降低地下水位保持基底无水,抽水设备可采用电动或内燃的离心式水泵或潜水泵,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井点法适用于基坑土质容易流砂的砂土层,不能用直接排水法的情况下。降低地下水位效果较好。 图3-1为井点法施工示意图。在距基坑壁1.0m的土层内通过计算设置若干针形管,通过水泵从中抽水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由于各集水井的作用使基坑范围地下水位下降,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抽水,使基坑保持干燥无水。 4.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避免晾糟,一次开挖距基坑底面以上要预留20一30cm,待验槽前人工一次清除至标高,以保证基坑顶面坚实。 5.坑壁的支撑 坑壁的支撑方式可选以下几种: (1) 档扳支撑:适用于基坑断面尺寸较小,可以边挖边支撑的情况,档板可竖或横立,板厚5一一6cm,加方木带,板的支撑用钢、木均可。 (2) 喷射砼护壁是一种常用的边坡支护方法,在人工修整过的边坡上采用砼喷射机喷射砼,厚度一般为5-10cm(或特殊设计),砼标号C20,石子粒径0.5-1.5cm,喷射法随着基坑向下开挖1.0一2.0m,即开始喷射砼护壁,以后挖一节喷一节直到基底。 (3) 围堰:在有地表水的地段,开挖基坑应设置围堰,根据施工的不同环境,水文情况,围堰可以采用上围堰、草(麻)袋围堰、木板或钢板桩围堰等多种型式,施工时应注重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和现有设备,尽可能缩短工期,提高工效,保证安全。要求堰顶面至少高出施工期最高水位0.5一1.0m,围堰应尽量减少压缩河床断面,要满足强度和稳定的要求。各类围堰简述如下: a.土围堰适用于水深在2.0m以内,流速小于0.5m/S的情况下,围堰易采用松散的粘性土填筑,堰顶宽一般为1-2m,临水面边坡1:2一1:3,堰内最小边坡l:1,坡角距基坑边不小于1.0m,筑堰前应先清理堰底树根、草皮、石块等杂物,填土出水面应分层夯实。

地铁车站明挖基坑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

地铁车站明挖基坑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 1、监测目的 (1)、监测基坑结构应力和变形情况,掌握基坑围护结构的动态,验证基坑支护的设计效果,保证支护结构稳定、地表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并对工程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监控。为施工日常管理提供信息,保证施工安全。 (2)、提供判断基坑结构基本稳定的依据,确定车站主体结构的施作时间。 (3)、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施工方法和施工手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法,确保施工安全。 (4)、通过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基坑结构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修改或确认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参数。控制地表的下沉,确保地面交通顺畅和地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5)、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本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发展提供借鉴、指导作用。 2、监控量测流程图 监控量测流程图见下图: 3、监测项目及频率 监测项目及频率见下表: 4、监测点的选设 监测测量点可分为控制点和观测点(或测点)。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等。各种测量点的选设及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准点的选设必须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通视条件好、利于标石长期保存与观测。基准点的数量不少于3个,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或检验。 (2)、工作基点应选设在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联测观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位置,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设置在地表的工作基点:采用人工挖孔或大钻孔埋设法在地表设置的工作基点,其钢筋长度不应小于3m,直径为20mm,并作保护;

②设置在建筑物上的工作基点:应选择在地铁施工影响区以外、建成时间较长且有地下室的建筑物上设置。工作基点直径不得小于20mm,并作保护。 (3)、观测点选设在变形体上能够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并便于工作基点或邻近的基准点和其它工作点对其进行观测。 (4)、定期对基准点、工作基点进行检测。 监控量测流程图 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