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海西家园》教案 - 副本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

(2)让学生掌握描述海西家园的相关词汇和句型。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用英语描述家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家乡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掌握描述家乡的词汇和句型。

(2)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准确描述家乡。

(2)如何在对话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海西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的景物。

(2)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呈现:(1)教师展示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

(2)学生听录音,跟读并模仿发音。

3.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海西家园的景点进行介绍。

(2)学生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分享彼此的家乡。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相关词汇和句型,学生进行填空练习。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提出建议。

四、作业布置:1. 抄写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英语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交流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词汇和句型的准确性,以及短文的表达清晰度。

3.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六、教学策略: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英语。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让学生掌握海西家园的基本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从地图、图片等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能对海西家园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海西家园》1. 导入:展示海西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

2. 学习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点。

3. 介绍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如古建筑、传统节日等。

4. 分析海西家园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第2课《海西人文》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故事,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人文特色。

2. 学习海西家园的民俗风情,如饮食习惯、民间艺术等。

3. 探讨海西家园人文精神的内涵,如勤劳、善良、团结等。

4. 分析海西家园人文发展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第3课《海西自然》1. 导入:展示海西家园的自然景观,如山水、湖泊、植被等。

2. 学习海西家园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3. 介绍海西家园的生物多样性,如动植物资源等。

4. 分析人类活动对海西家园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4课《海西经济》1. 导入:展示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产业、交通、旅游等。

2. 学习海西家园的经济特色,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等。

3. 探讨海西家园经济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4. 分析海西家园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5课《海西文化》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文化遗产。

2. 学习海西家园的传统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3. 探讨海西家园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如传承、创新等。

4. 分析如何弘扬和发展海西家园的文化。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西家园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海西家园的特点。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课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海西家园》以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及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旨在培养小学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与道德品质,通过引导小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社会生活,培养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愿望与能力,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与途径;通过引导小学生运用探究、合作、社会实践等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海西家园》是一套让我们认识自己家乡自然、社会、文化、科技等内容的地方课程教科书。

《海西家园》;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色专题。

这些专题既自成体系,循序渐进,又互相渗透,彼此关联。

他包括了“绿色海西”、“蓝色海西”、“人文海西”、“红色海西”、“科技海西”、“五缘海西”这六大块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海西家园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教学目标1、通过“绿色海西”了解我省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2、通过“蓝色海西”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

3、通过“人文海西”了解福建精彩的文明进程。

4、通过“红色海西”追思革命先辈的创业艰难。

5、通过“科技海西”了解科技传统,培养科学精神。

6、通过“五缘海西”了解福建与台湾的渊源。

五、具体措施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1、世遗土楼似明珠教学目标:1、了解土楼的由来。

2、了解土楼的分布、土楼的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理解土楼似明珠、世所罕见。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一、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等自然环境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2)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3)水资源:闽江、九龙江等3. 教学活动(1)图片展示:展示海西家园的自然景观,如山水、湖泊、河流等。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并分享各自的见解。

(3)游戏互动:设计一个关于家乡自然环境的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二、第二章:家乡的人文环境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人文环境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历史文化:闽南文化、船政文化等(2)民俗风情:方言、节日习俗、饮食习惯等(3)特色产业:茶叶、海鲜、水果等3. 教学活动(1)故事分享:讲述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历史底蕴。

(2)民俗展示:展示家乡的民俗风情,如舞蹈、歌曲、美食等。

(3)小组探讨: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家乡的特色产业,并分享各自的见解。

三、第三章:家乡的生态环境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状况、环保措施、可持续发展等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生态环境状况: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水质等(2)环保措施: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化行动等(3)可持续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低碳生活等3. 教学活动(1)数据统计:展示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数据,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生态状况。

(2)实例分析:分析家乡的环保措施,让学生明白环保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如何实现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并分享各自的见解。

四、第四章:家乡的发展与变化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西家园的发展历程、建设成果、未来规划等知识。

地方 海西家园 小学四年级下册地方教学工作计划表 教案-

地方 海西家园 小学四年级下册地方教学工作计划表 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课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海西家园》以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及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旨在培养小学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与道德品质,通过引导小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社会生活,培养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愿望与能力,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与途径;通过引导小学生运用探究、合作、社会实践等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海西家园》是一套让我们认识自己家乡自然、社会、文化、科技等内容的地方课程教科书。

《海西家园》;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色专题。

这些专题既自成体系,循序渐进,又互相渗透,彼此关联。

他包括了“绿色海西”、“蓝色海西”、“人文海西”、“红色海西”、“科技海西”、“五缘海西”这六大块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海西家园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教学目标1、通过“绿色海西”了解我省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2、通过“蓝色海西”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

3、通过“人文海西”了解福建精彩的文明进程。

4、通过“红色海西”追思革命先辈的创业艰难。

5、通过“科技海西”了解科技传统,培养科学精神。

6、通过“五缘海西”了解福建与台湾的渊源。

五、具体措施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1、世遗土楼似明珠教学目标:1、了解土楼的由来。

2、了解土楼的分布、土楼的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理解土楼似明珠、世所罕见。

海西家园 教案

海西家园 教案

海西家园教案教案标题:海西家园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海西家园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对家园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海西家园的历史和文化。

3. 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海西家园的美丽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海西家园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包括地理坐标、气候、地貌等。

2. 讲解海西家园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历史名人、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

第三步:阅读理解(20分钟)1. 分发海西家园的相关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步:思维拓展(15分钟)1.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海西家园的旅游景点?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第五步:合作实践(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海西家园的旅游景点。

2. 学生们需要合作完成景点的名称、特点、景点图、宣传口号等。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设计,并进行评选。

第六步:总结回顾(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对海西家园有了什么新的了解?你们对家园的保护有什么想法?教学评估: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和小组设计的质量来评价。

2.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通过思维拓展和小组合作实践来评价。

3.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小组设计和展示的过程来评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海西家园的美丽景色和独特文化。

2. 组织学生参加海西家园的保护活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文化底蕴。

(2)使学生掌握海西家园下册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1. 学习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等。

2. 分析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地理特点1. 学习海西家园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

2. 探讨海西家园地理特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章:文化底蕴1. 学习海西家园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

2. 了解海西家园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传承。

第四章:重点知识点梳理1. 对海西家园下册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讲解。

2. 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练习和巩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西家园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文化底蕴。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

3. 知识掌握程度评价:通过测试、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海西家园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五个章节,计划安排10课时完成教学。

每课时40分钟。

教案编写:六、第四章:重点知识点梳理(续)2. 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练习和巩固。

七、家乡的保护与发展1. 学习海西家园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污染、生态破坏等。

2. 探讨保护家乡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八、社会实践与探究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深入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文化底蕴。

(完整)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完整)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完整)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海西家园教案一、引言家园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它强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海西家园教案是指海西家园学校针对四年级下册的教育教学安排和计划。

本文将详细探讨海西家园教案的设计和实施。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将掌握课程要求中的各项知识点和技能,加深对综合能力的理解和掌握。

2. 能力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语文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采用讲解、朗读、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2. 数学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游戏、模型、实践等方法进行教学。

3. 英语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交际能力。

采用唱歌、交流、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教学。

4. 科学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采用实验、互动、小组合作等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考试评价通过定期考试,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采用笔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2. 项目评价通过课程设计的项目作业,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表达能力上的水平。

采用展示、述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3. 综合评价通过课程中的日常表现、参与度、课堂互动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情况。

采用综合评价、评语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教学环境和资源1. 教学环境海西家园学校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包括宽敞明亮的教室,丰富多样的教学设施,以及良好的教学氛围。

2. 教学资源海西家园学校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七、教学计划1. 第一周- 语文:朗读和演讲训练- 数学:加减法口算练习- 英语:基础词汇学习- 科学:观察物体的形态和属性2. 第二周- 语文:诵读古诗文- 数学: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 英语:日常生活用语练习- 科学:物质的状态和变化3. 第三周- 语文:书写规范训练- 数学:空间图形的构造- 英语:阅读理解训练- 科学:植物的种植和生长4. 第四周- 语文:阅读和写作训练- 数学:分数的加减运算- 英语:口语练习和表达训练- 科学:动物的特征和分类八、总结通过海西家园教案的实施,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新版第1课到第13课)小学四年级上册《海西家园》课时教案

(新版第1课到第13课)小学四年级上册《海西家园》课时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第1课:宜居土楼列世遗教学目标1.了解土楼的由来。

2.了解土楼的分布、土楼的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理解土楼似明珠、世界罕见。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系统了解有关土楼的情况。

二、讲读课文。

1.介绍土楼的由来。

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总数约三千余座。

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的、利用生土夯筑成土墙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

主要分布地区以福建西南山区,客家人和闽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包括以闽南人为主的漳州市,闽南人与客家人参半的龙岩市。

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2.了解土楼的分布: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

在龙岩的永定、武平、上杭及漳州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

3.了解土楼的构造和特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4自然段。

土楼主要是圆形(少数是方形),土木结构,墙体以生土掺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舂压筑成。

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

4.土楼被列入世界名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5--6自然段。

2008.7.6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5.阅读加油站,让学生读《神秘的古城堡》、《漳州土楼》。

三、总结全文。

总结全文并指导完成课后“查一查”、“做一做”。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了解了土楼的分布、土楼的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理解了土楼似明珠、世界罕见。

第2课:木拱廊桥跨险谷教学目标1.了解木拱由来。

2.木拱廊桥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学校边的高速路高架桥是我们每天要通过的,但是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无法用钢筋水泥架设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的木拱桥。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木桥图片。

2.了解为什么要架木拱桥。

先祖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拓展对外的交通大道。

四年级上册海西家园全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海西家园全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海西家园》是一套让我们认识自己家乡自然、社会、文化、科技等容的地方课程教科书。

《海西家园》;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容,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色专题。

这些专题既自成体系,循序渐进,又互相渗透,彼此关联。

他包括了“绿色海西”、“蓝色海西”、“人文海西”、“红色海西”、“科技海西”、“五缘海西”这六大块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进入四年级学习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海西家园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三、教学目标1、通过“绿色海西”了解我省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2、通过“蓝色海西”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

3、通过“人文海西”了解精彩的文明进程。

4、通过“红色海西”追思革命先辈的创业艰难。

5、通过“科技海西”了解科技传统,培养科学精神。

6、通过“五缘海西”了解与的渊源。

四、具体措施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教学进度详见教学进度表省地方教材《海西家园》(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绿色海西1、武夷山水双世遗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武夷山水奇特自然风光。

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古迹。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武夷山是一赠给世界各国朋友的“名片”。

这“名片”记录着武夷山奇特自然风光的美誉,还记录着武夷山获得的世界级荣誉。

国际友人有了这“名片”,将对武夷山更回充满向往之情,武夷山的知名度也将随之提高。

2、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武夷山的地理位置。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景观,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

2. 第二课时: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学会从历史角度描述家乡的特色。

3. 第三课时:海西家园的民俗风情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民俗风情,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家乡的风土人情。

4. 第四课时:海西家园的人民生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人民生活,学会从人民生活的角度描述家乡的特色。

5. 第五课时:海西家园的发展变化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发展变化,学会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描述家乡的特色。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家乡的特色。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展示法,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讲授新课:分别讲解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人民生活和发展变化。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色。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对家乡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海西家园的作文。

2. 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家乡的资料,加深对家乡的了解。

3. 开展家庭访问活动,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家乡的温暖。

4.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美好明天出谋划策。

六、第六课时:海西家园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

(2)使学生掌握海西家园的基本概况,包括人口、面积、行政区划等。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调查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特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2. 第二课时:海西家园的地理特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海西家园的地理特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海西家园的地理特点对发展经济的优势。

3. 第三课时: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底蕴。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 第四课时:海西家园的基本概况(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海西家园的基本概况。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海西家园的基本概况对发展规划的意义。

5. 第五课时:热爱家乡,保护环境(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教学难点:让学生实际行动起来,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海西家园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美丽风光,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报告评价:对学生进行的实地考察进行评价,看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小学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主题:让我们一起保护海西家园一、语文课程名称:阅读理解——海洋的美丽家园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问答。

2. 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课堂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完成相关作业。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海洋环境的珍视,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爱护海洋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理解生字生词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2. 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句型,能够准确使用。

3. 引导学生思考,体会海洋的多彩与壮观之美,并表达自己对环保的热爱与支持。

二、数学课程名称:分数的概念及简单化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比较大小。

2. 理解分数化简的概念,能够应用分数化简法。

3. 能够灵活地应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的定义和含义,能够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分数。

2. 理解分数化简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

3. 能够应用分数的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英语课程名称:海洋生物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英语老师讲述海洋生物的介绍,并正确朗读所学习的句型和单词。

2.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3. 能够进行口语交流,以海洋生物为话题,与同学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重点:1. 紧扣“海洋生物”的主题,掌握与主题相关的知识。

2. 学习新单词和句型,增强听说能力,培养语感。

3. 进行互动式教学,配合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四、科学课程名称:保护海洋环境教学目标:1. 理解海洋环境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 掌握环保知识,并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措施。

3. 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强化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介绍海洋污染、渔业过度开发等问题,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2. 学习如何进行环保,如何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并探讨如何将环保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最新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详案(全)

最新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详案(全)

1、世遗土楼似明珠教学目标:1、了解土楼的由来。

2、了解土楼的分布、土楼的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理解土楼似明珠、世所罕见。

教学重难点:1、了解土楼为什么是:世界建筑的奇葩,中华文化的瑰宝。

2、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系统了解有关土楼的情况。

二、讲读课文。

1、介绍土楼的由来。

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总数约三千余座。

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的、利用生土夯筑成土墙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

主要分布地区以福建西南山区,客家人和闽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包括以闽南人为主的漳州市,闽南人与客家人参半的龙岩市。

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2、了解土楼的分布: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

在龙岩的永定、武平、上杭及漳州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

3、了解土楼的构造和特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4自然段。

土楼主要是圆形(少数是方形),土木结构,墙体以生土掺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舂压筑成。

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

4、土楼被列入世界名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5--6自然段。

2008.7.6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5、阅读加油站,让学生读《神秘的古城堡》、《漳州土楼》。

三、总结全文。

总结全文并指导完成课后“查一查”、“做一做”。

2、木拱郎桥怀古韵教学目标:1、了解木拱由来。

2、木拱郎桥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1、木拱郎桥结构工艺的独特。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以教材资料为主截图体,以学校边的高速高架桥为背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学校边的高速路高架桥是我们每天要通过的,但是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无法用钢筋水泥架设的。

四年级上册《海西家园》优秀教案

四年级上册《海西家园》优秀教案

四年级上册《海西家园》优秀教案1、武夷⼭⽔双世遗教学⽬标:1、让学⽣了解武夷⼭⽔奇特⾃然风光。

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古迹。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家乡的图⽚,资料。

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1、谈话导⼊武夷⼭是⼀张赠给世界各国朋友的“名⽚”。

这张“名⽚”记录着武夷⼭奇特⾃然风光的美誉,还记录着武夷⼭获得的世界级荣誉。

国际友⼈有了这张“名⽚”,将对武夷⼭更回充满向往之情,武夷⼭的知名度也将随之提⾼。

2、阅读课⽂,思考以下问题:(1)武夷⼭的地理位置。

(2)武夷⼭⽔有哪些奇特⾃然风光。

(3)武夷⼭地名的由来。

3、请学⽣阅读课后的资料。

4、说⼀说,你的家乡有什么风景名胜?5、总结课题,课后延伸请收集有关资料,为家乡的⼀处风景名胜制作⼀张名⽚。

2、⽯⿎名⼭多史迹教学⽬标:1、让学⽣了解⽯⿎名⼭有哪些景点。

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古迹。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名⼭的图⽚,资料。

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1、出⽰资料。

⿎⼭,耸⽴于福州东郊,闽江北岸,离市区仅17公⾥。

据传⼭上有巨⽯如⿎,每当风⾬⼤作,便簸荡有声。

⿎⼭海拔969⽶,它既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也是福州主要风景区。

⿎⼭胜迹以涌泉寺为中⼼,分东西南北四路,计⼀百六⼗多景。

⿎⼭有历代名⼈摩崖题刻约四百段,集中在灵源洞深处,真、草、⾪、篆皆备,宛如⼀座书法宝库。

涌泉寺在⿎⼭半⼭腰的⽩云峰麓。

因寺中有⼀泉⽔涌出,故名。

该寺已具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现寺门上的匾额“涌泉寺”三字为清康熙皇帝所书。

涌泉寺掩映在层峦叠嶂,苍松翠柏之中,游客来此有“进⼭不见寺,⼊寺不见⼭”之感。

主体为天王殿、⼤雄宝殿、法堂以及藏经阁、钟楼、⿎楼、明⽉楼、⽩云堂、⾹积厨、圣箭堂等25个殿堂,构成完整的建筑组群,布局精巧,规模宏伟,有“闽刹之冠”的美称。

2、阅读课⽂,思考问题:3、学⽣默读课⽂完成课后的填⼀填。

4、说⼀说:在⿎⼭涌泉寺的⽯墙上,“知恩报恩”四个字。

你知道其间的意思是什么吗?结合学习和⽣活的经历,说⼀说你对这四个字的理解。

闽教版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闽教版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1、世遗土楼似明珠教学目标:1、了解土楼的由来。

2、了解土楼的构造。

3、了解土楼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1、了解土楼为什么是:世界建筑的奇葩,中华文化的瑰宝。

2、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以土楼的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的教学主载体,理解土楼似明珠、世所罕见。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系统了解有关土楼的情况。

二、讲谈课文。

1、介绍土楼的由来。

土楼是勤劳智慧的客家人民在改选和保护自然的同时,创造的独一无二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丽家园。

2、土楼的构造和特点。

3、土楼被列入世界名录。

三、总结全文。

2、木拱郎桥怀古韵教学目标:1、了解木拱由来。

2、木拱郎桥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1、木拱郎桥结构工艺的独特。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以教材资料为主截图体,以学校边的高速高架桥为背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学校边的高速路高架桥是我们每天要通过的,但是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无法用钢筋水泥架设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的木拱桥。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木桥图片。

2、了解为什么要架木拱桥。

3、了解木拱郎桥现今的分布。

4、重点了解木郎桥的二蜈蚧结构。

5、木拱郎桥被敖联合国教科文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

三、总结。

1、总结全文。

2、引导完成课后作业。

3、千年古堰木兰陂教学要求:1、了解木兰陂是福建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2、了解木兰陂全景,和钱四娘建坡筑陂。

教学重点:知道木兰陂是福建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

1、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并思考:木兰陂位于哪里?它的构造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2、交流讨论。

3、反馈交流。

二、学习《三筑木兰陂》。

三‘完成“相关链接”。

四、师生共同完成“说一说”、“做一做”。

五、总结全文。

4、人鱼和谐千年颂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例子。

2013-2014学年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2013-2014学年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1、世遗土楼似明珠教学目标:1、了解土楼的由来。

2、了解土楼的构造。

3、了解土楼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1、了解土楼为什么是:世界建筑的奇葩,中华文化的瑰宝。

2、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以土楼的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的教学主载体,理解土楼似明珠、世所罕见。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系统了解有关土楼的情况。

二、讲谈课文。

1、介绍土楼的由来。

土楼是勤劳智慧的客家人民在改选和保护自然的同时,创造的独一无二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丽家园。

2、土楼的构造和特点。

3、土楼被列入世界名录。

三、总结全文。

总结全文并指导完成课后“查一查”、“做一做”。

2、木拱郎桥怀古韵教学目标:1、了解木拱由来。

2、木拱郎桥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1、木拱郎桥结构工艺的独特。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以教材资料为主截图体,以学校边的高速高架桥为背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学校边的高速路高架桥是我们每天要通过的,但是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无法用钢筋水泥架设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的木拱桥。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木桥图片。

2、了解为什么要架木拱桥。

3、了解木拱郎桥现今的分布。

4、重点了解木郎桥的二蜈蚧结构。

5、木拱郎桥被敖联合国教科文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

三、总结。

1、总结全文。

2、引导完成课后作业。

3、千年古堰木兰陂教学要求:1、了解木兰陂是福建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2、了解木兰陂全景,和钱四娘建坡筑陂。

教学重点:知道木兰陂是福建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

1、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并思考:木兰陂位于哪里?它的构造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2、交流讨论。

3、反馈交流。

二、学习《三筑木兰陂》。

三‘完成“相关链接”。

四、师生共同完成“说一说”、“做一做”。

四年级上册地方海西家园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地方海西家园教案设计

合用标准文档课时计划课题第一课武夷山川双世遗第1 课时总 1课时授课知识与技术:让学生认识武夷山川奇怪自然风光。

过程与方法:认识家乡的景色名胜古迹。

目标感情、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大好河山的情怀。

重点认识武夷山川奇怪自然风光。

难点教具收集相关家乡的图片,资料。

1、发言导入武夷山是一张馈送世界各国朋友的“名师片”。

这张“名片”记录着武夷山奇怪自然风光生的美名,还记录着武夷山获得的世界级荣誉。

国活际友人有了这张“名片”,将对武夷山更回充满动向往之情,武夷山的出名度也将随之提高。

过2、阅读课文,思虑以下问题:程(1)武夷山的地理地址。

(2)武夷山川有哪些奇怪自然风光。

(3)武夷山地名的由来。

3、请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

4、说一说,你的家乡有什么景色名胜?5、总结课题,课后延伸教学随笔请收集相关资料,为家乡的一处景色名胜制作一张名片。

师生活动过程教后记课时计划课题第一课石鼓名山多史迹第1课时总2课时授课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师生活动过程知识与技术:让学生认识石鼓名山有哪些景点。

过程与方法:认识家乡的景色名胜古迹。

感情、态度、价值观:学会理解、欣赏家乡的景色名胜。

认识石鼓名山的景点。

收集相关石鼓名山的图片,资料。

1、出示资料。

授课漫笔鼓山,耸立于福州东郊,闽江北岸,离市里仅17 公里。

据传山上有巨石如鼓,每当风雨大作,便簸荡有声。

鼓山海拔 969米,它既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也是福州主要景色区。

鼓山胜迹以涌泉寺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路,计一百六十多景。

鼓山有历代名人摩崖题刻约四百段,集中在灵源洞深处,真、草、隶、篆皆备,如同一座书法宝库。

涌泉寺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麓。

因寺中有一泉水涌出,故名。

该寺已拥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现寺门上的匾额“涌泉寺”三字为清康熙皇帝所书。

涌泉寺掩映在崇山峻岭,苍松翠柏之中,游客来此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感。

主体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以及藏经阁、钟楼、鼓楼、明月楼、白云堂、香积厨、圣箭堂等 25个殿堂,组成完满的建筑组群,布局优良,规模宏伟,有“闽刹之冠”的美称。

地方海西家园四年级下册地方教学工作计划表教案-

地方海西家园四年级下册地方教学工作计划表教案-

地方海西家园四年级下册地方教学工作计划表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课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海西家园》以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及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旨在培养小学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与道德品质,通过引导小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社会生活,培养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愿望与能力,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与途径;通过引导小学生运用探究、合作、社会实践等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海西家园》是一套让我们认识自己家乡自然、社会、文化、科技等内容的地方课程教科书。

《海西家园》;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色专题。

这些专题既自成体系,循序渐进,又互相渗透,彼此关联。

他包括了“绿色海西”、“蓝色海西”、“人文海西”、“红色海西”、“科技海西”、“五缘海西”这六大块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海西家园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教学目标1、通过“绿色海西”了解我省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2、通过“蓝色海西”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

3、通过“人文海西”了解福建精彩的文明进程。

4、通过“红色海西”追思革命先辈的创业艰难。

5、通过“科技海西”了解科技传统,培养科学精神。

6、通过“五缘海西”了解福建与台湾的渊源。

五、具体措施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武夷山水双世遗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武夷山水奇特自然风光。

2. 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古迹。

教学重点:武夷山奇特风光介绍教学难点: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活动式□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武夷山是一张赠给世界各国朋友的“名片”。

这张“名片”记录着武夷山奇特自然风光的美誉,还记录着武夷山获得的世界级荣誉。

国际友人有了这张“名片”,将对武夷山更回充满向往之情,武夷山的知名度也将随之提高。

二.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武夷山的地理位置。

(2)武夷山水有哪些奇特自然风光。

(3)武夷山地名的由来。

三. 请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四. 说一说,你的家乡有什么风景名胜?五.总结课题,课后延伸请收集有关资料,为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制作一张名片。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二、石鼓名山多史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鼓名山有哪些景点。

2. 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古迹。

教学重点:介绍石鼓名山的景点教学难点: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活动式□教学过程:一. 出示资料鼓山,耸立于福州东郊,闽江北岸,离市区仅17公里。

据传山上有巨石如鼓,每当风雨大作,便簸荡有声。

鼓山海拔969米,它既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也是福州主要风景区。

鼓山胜迹以涌泉寺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路,计一百六十多景。

鼓山有历代名人摩崖题刻约四百段,集中在灵源洞深处,真.草.隶.篆皆备,宛如一座书法宝库。

涌泉寺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麓。

因寺中有一泉水涌出,故名。

该寺已具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现寺门上的匾额“涌泉寺”三字为清康熙皇帝所书。

涌泉寺掩映在层峦叠嶂,苍松翠柏之中,游客来此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感。

主体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以及藏经阁.钟楼.鼓楼.明月楼.白云堂.香积厨.圣箭堂等25个殿堂,构成完整的建筑组群,布局精巧,规模宏伟,有“闽刹之冠”的美称。

二.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 学生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的填一填。

2. 说一说:在鼓山涌泉寺的石墙上,“知恩报恩”四个字。

你知道其间的意思是什么吗?结合学习和生活的经历,说一说你对这四个字的理解。

三. 总结本课把收集的资料制作成小卡片。

四.板书设计五.作业设计三、九龙飞瀑溪水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九龙飞瀑有哪些景点。

2. 培养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介绍九龙瀑布的景点教学难点:让生说有关描写瀑布的诗句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活动式□教学过程:一.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描写瀑布的诗句“古往今来,描写瀑布的诗句有很多,请同学们先把你们收集的诗句读给大家听一听,老师也收集了一些。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二.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九龙飞瀑的地理位置?福建的瀑布有哪些?你对负离子了解多少呢?三.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阅读课后的资料1. 小组合作完成书上的填一填。

2. 说一说它们分布在哪里,有哪些特点?四. 总结本课五.板书设计六.作业设计四、客家圣山冠豸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冠豸秀有哪些景点。

2. 培养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冠豸秀的景点教学难点:收集有关冠豸秀的图片,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活动式□教学过程:一.出示冠豸山的图片,教师讲述,激发学生兴趣冠豸山有山奇.水秀.谷幽.岩深之神秀。

有中开一谷的苍玉峡,惊而不险的丹梯云栈,放眼万里的一线天,冷风袭人的雪洞,山泉琮琮的莲花洞。

身姿绰约的姐妹岩,撩人遐思的玉女池等。

目前可游览的景观有四十余处,摩崖石刻三十九处,另有规模壮观的亭.阁.寺庙.书院.山房等十余处。

二.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冠豸山的地理位置?2.冠豸山为什么被誉为“客家神山”,“生命神山”?3.冠豸山有哪些奇特的自然风光?4.冠豸山有哪些自然资源特色?三. 请学生说一说1.你还了解哪些名山知识,并做好记录。

2. 说一说家乡的同让你联想到什么?四.总结本课,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六.作业设计五、都市海岛鼓浪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教学难点:有关大海的知识的扩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活动式□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播放《鼓浪屿之歌》,学生听完后说一说,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鼓浪屿。

二. 教师简介有关鼓浪屿的知识并出示相关图片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

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

三. 学生阅读课文,对鼓浪屿了解有进一步的了解1.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鼓浪屿在哪里?鼓浪屿有哪些著名景点?鼓浪屿独特的文化传统是怎么形成的?2. 完成课后练习:鼓浪屿码头的造型像什么?你知道这种造型设计有什么含义吗?.了解一下你家乡附近岛屿的情况。

四.总结本课五.板书设计六.作业设计六、海上仙都太姥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姥山的有关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介绍太姥山教学难点:介绍其他名山的特色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活动式□教学过程:一. 出示图片,激趣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你们是否有到过这些地方游玩过呢?”二. 介绍有关太姥山的知识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 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

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巍峨秀拔,气势雄伟,奇岩怪石,千姿百态,景色独特,蔚为奇观。

主峰海拔917.3米。

登临绝顶,极目东海,水在天际流,峰从海中出,不愧以“山海大观”著称于世。

它北望雁荡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势,雁荡.武夷地处通衢,声名远扬,而太姥僻居海隅,知之者鲜。

相传尧时老母种兰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

闽人称太姥.武夷为双绝,浙人视太姥.雁荡为昆仲,实在颇有见地。

三.学生默读课文1.说说你对太姥山的了解。

2.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太姥山的由来?太姥山的地理位置?太姥山有哪些著名景点?3. 出示图片,你能给太姥山的这些景点取个有个性的名字吗?4. 天下名山众多,各有各的特点,请通过查资料,写一写你所知道的名山的特色。

四.全课总结五.板书设计六.作业设计七、海上蝴蝶展翅飞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东山岛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东山岛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东山岛的有关知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活动式□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你们是否有到过这些地方游玩过呢?”二.介绍有关东山岛的知识东山岛地处福建省南端,它由43个小岛组成,总面积有194平方公里。

东山岛位于东山岛东北部的铜山古城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当时为防御倭寇侵犯,江夏侯周德兴在此以石垒城,设立水寨坚守海防。

古城几经战争洗礼,如今雄风依存,城楼宏伟壮观。

被誉为“海峡西岸旅游岛”的东山岛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这里的海水湛蓝如天空,沙滩绵长柔软,阳光明媚充裕,树林深深莽莽,白帆点点,海鸥翱翔,是一个优良的旅游度假胜地。

主要的旅游点有风动石景区.马銮湾及乌礁湾海滨森林公园等。

三.学生默读课文,说说你对太姥山的了解1.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东山岛的由来?东山岛的地理位置?东山岛有哪些著名景点?2.出示图片,你能给东山岛的这些景点取个有个性。

四.全课总结五.板书设计六.作业设计八、千礁百岛似仙境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千礁岛的自然风光。

2.通过阅读,调查.说一说,了解福建的自然风光。

教学重点:了解千礁岛的自然风光教学难点:了解福建的自然风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活动式□教学过程:一.基本阅读阅读书本P39-41的内容二.阅读加油站半洋石帆.海坛天神三.拓展阅读明日海岛都市通过阅读这么多的资料,你了解了什么?你喜欢这些地方的自然风光么?四.查一查平潭岛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为什么?五.说一说你知道中国十大岛屿在哪里吗?请查阅资料,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写下来。

排序岛屿名称所在省份面积其他有关知识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九、古老的畲族风情美教学目标:1.了解畲族风情美,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走进少数民族,让心灵与此相融。

教学重点:了解畲族的风情教学难点: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活动式□教学过程:一.基本阅读阅读书本P46-49二.阅读加油站灿烂的民间艺术三.拓展阅读古老的畲族传说读了这么多畲族的资料,你了解了什么?你喜欢畲族么?四.查一查你想知道畲族还有哪些民间习俗和文化艺术吗?可以通过向邻近的畲族人民了解,也可以通过访问民俗专家.查阅历史文献,上网查找等搜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与同学一起交流。

五.说一说请你做一回小导游,向来宾讲述家乡流传的民间故事,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十、千载悠悠客家情教学目标:1.了解客家文化,激发热爱祖国乡的情感。

2.了解客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民间艺术,激发热爱福建的情感。

教学重点:介绍客家文化教学难点:介绍客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民间艺术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活动式□教学过程:一.基本阅读阅读书本P50-51二.阅读加油站客家民间艺术1.闽西汉剧2.客家山歌三.拓展阅读游大龙.走古事四.说一说客家人有哪些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民间艺术?五.说一说你有过唱着童谣做游戏的快乐时光吗?搜集本地的童谣,进行分类整理。

001.摩挲摩挲肚儿,开小铺儿,又卖油来又卖醋。

002.黄毛儿丫头去赶集,买个萝卜当鸭儿梨,咬一口喉儿辣的,谁让你专门儿挑大的!003.数一数二数老张,老张的媳妇会打枪,枪对枪,杆儿对杆儿,不多不少十六点儿。

004.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

要媳妇儿干吗呀?点灯说话儿,熄灯做伴儿,明儿早晨起来梳小辫儿。

005.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

二年级的小地主,一打一跳舞。

三年级的耍大刀,四年级的上子弹。

五年级的一开枪,六年级的就滚蛋。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十一、美丽石头会唱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了解福建的寿山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