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游沙湖》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游沙湖》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游沙湖》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游沙湖》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游沙湖》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实录《游沙湖》是一篇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思想的现代文学作品,对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拓宽视野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探究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游沙湖》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能够理解小说中丰富的内涵和含义。

2、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

2)能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1)文本资料:《游沙湖》一篇2)多媒体课件:电子课件、图片、视频等。

3)教学辅助资料:词汇表、阅读指导、教案等。

2、教学环境1)实验室2)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游沙湖”这个题目,让学生自由畅想沙湖这个场景,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沙湖的异想天开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阅读(30分钟)老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游沙湖》,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同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关键词汇,让学生写在本子上进行记录,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

这个环节应该占教学时间的一半左右。

3、解读(20分钟)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心得分享给全班,老师在这个环节应该主要扮演引导的角色,让学生在共同交流、互相互动的氛围中快速增加阅读经验。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辅导学生的课后作业时发现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能力的不足,对学生加强课下学习内容的指导。

4、分组讨论(40分钟)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把全班分成三到四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分析和解读文本中的深层次意义。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学生们独立思考,组织论据,加深对本文的理解和思考。

5、总结(10分钟)让两个小组先在黑板上展示一下自己组织的学习成果和最后的结论,然后学生可以利用老师给出的一些资源,诸如背景知识等材料,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一个自己的结论。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游沙湖》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游沙湖》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游沙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确游记的文体特色;理解掌握解读文本的三重境界。

2.过程与方法:精磨细研、疏文通意;知人论世;比照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明确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及其不屈不朽的风骨。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诗词积累量,并且也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古文进行疏文通意,然而对于诗文背后的情感不甚明了,至于情感产生的原因则更是摸不着头脑。

基于此,本课时尝试给学生一个拓宽思维的点。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解读文本的三重境界。

2.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运用知人论世法、比照迁移法理解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及其不屈不朽的风骨。

教学过程:一学时新设计:一、导入: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这样说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对于苏东坡的生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沙湖也在其境内。

他究竟在这里收获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在沙湖的游览中寻踪觅迹。

二、精磨细研,疏文通意1.析标题、明文体、找文眼。

(明确:游记;游记要包括人、景、情的内容;异)2.访“异人”、寻“异景”。

(1)圈点勾画,找出文章中出现了哪些异人。

(明确:庞安常,善医而聋、以眼为耳;苏轼,善文而厄、以手为口)(2)找出异中有何同,为什么不用耳。

(明确:不用耳、不用口;残疾)(3)苏轼为何不用口?以《洗儿》为例看苏轼“异”为何因。

(明确:政治失意、内心孤独,他不能也不愿为世俗所累,不想因世俗的功名沉浮、是是非非所牵绊。

)(4)找出“异景”有哪些。

(明确:“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景物澄澈明净,内心纯净;“兰溪,溪水西流。

”常理水往东流,但此时却在西行;“洗笔泉,水极甘。

”按理浑浊,现在清冷甘冽。

)2.悟“异情”: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明确:由低落—积极—乐观、释怀、旷达。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六单元游沙湖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六单元游沙湖教案
科目: 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 星期年月日
单元(章节)课题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本节课题
《游沙湖》
三维目标
1、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
2、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3、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4、采用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5、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体会真挚情感的能力
落实,流畅
品味
探究
细节小事如何感人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脑海中仿佛留下一些图片为什么这些事让我们记忆深刻,为什么这些人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因为作者抓住了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包括:外貌、神态、服饰、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
请找出令你感触最深的细节仔细品读(可大声自由读),并且说说令你感动的理由
领悟感情
传达感情的方式
探讨
主旨探讨
作者为什么这么悲?又怎样理解作者的喜与悲呢?
理解文章意图,文章是用来干什么的,提高对写作的认识
情感
体验
写一份述说令你感动的亲情、友情小故事的课堂发言稿,然后要求学生诵读自己的发言稿
设计理由:琐事、琐谈虽是生活的星星点点,但它们是生命长流中最动人的浪花;是我们用心灵感受过的且感受最深的、历久不忘的记忆,所以这些我们平常熟视但只有感觉而不怎么认识的事,一经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便能以“小”、“琐”事令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
课堂检测内容
拓展
理解
网上查阅作者简介
预习内容布置
学案“提升部分”
提炼的课题
作文的选材
教学重难点
分析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感受文中流露出的深情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六单元游沙湖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六单元游沙湖

2、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居易《醉歌》诗:“谁道使君 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 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诗借 “黄鸡催晓”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苏轼却奉劝大 家“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 乐观的人生情怀!
反其意而用之
从苏轼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当时怎样 的思想感情?
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 聪明领会超过一般人,用纸给
字,辄深人意。余
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
戏之曰:“余以手
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
为口,当以眼为耳, 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
皆一时异人也。”
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 的怪人。”
• 疾愈,与之同游清 泉寺。寺在薪水郭 门外二里许,有王
•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 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
再见
翻译
•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
沙湖,亦曰螺师店。 •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
予买田其间,因往 相田得疾。闻麻桥 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遂往求疗。安常虽 聋,而颖悟绝人, 以纸画字,书不数
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 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 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 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 里请他看病。
作者写庞安常只是为了突出庞安常的个性特点吗?
从作者文中“戏”言可以看到,作者写庞安常,其 实也是在写作者自己。
苏轼在第一部分中写了自己的什么?是怎样 写自己的?
异 和庞安常进行类比
1、庞安常以眼为耳 苏轼以手为口——都是一代异人。
2、庞安常“颍悟绝人”却隐居乡间,只能作一村医 苏轼曾被仁宗皇帝夸赞为替儿孙寻得的“相才” , 又诗文绝世,却一生不幸,贬居僻远——拥有相同 的境遇。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游沙湖》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游沙湖》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人生。
六、归纳总结
本文篇幅短小,但有事,有人,有景,有情。人生
最为失意之处,却也成就了这一天才。可谓塞翁失马焉
知非福。是另一种形式的成全。
作为语文教学,一堂课无外乎讲教学练四个环节,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是主导,学是主体,可临到教学
时又时常忘记,练少讲多。在这堂课中,我尽力做好一
个主持人的角色,以一个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问,引导学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游沙湖》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
《游沙湖》

《游沙湖》选自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本文记叙了苏轼与一位医术高明、聪明绝顶的聋
大夫日常交往的特点,以及同游清泉寺的经历。本课的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是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理解这篇短文表现出
的思想情绪。教学难点是学习苏轼文笔特色:重自然轻
1.找出游沙湖所见之景,有什么特别之处? 溪水西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一般情况下,水是 往东流的,而这里的溪水却是向西流的。可见,作者记 的人“一时异人”记的景也是“一地奇景”。 2.赏析词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下阕用 典: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 “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 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苏轼在这里反用其意,“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发”指 年老,“黄鸡”指代白居易诗中的年华易逝的感慨。全 句的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老了就消极悲观,人生也会返 老还童。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 3.从苏轼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当时怎 样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体会作者的感情 (人生态度) 自信,乐观,旷达。 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如果一个人不 放弃希望,那么他会永远乐观。心态决定命运。我们无 法改变命运的起起伏伏,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乐观、积极的心态会让我们永远看到希望。相反,悲观 消极的心态只会使人失去信心与希望。笑看困境,笑看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游沙湖》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游沙湖》教学设计

《游沙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落实基础知识,理解文意。

2 .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3 .学习苏轼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

一、导入新课一一复习旧知、介绍作者导入同桌交流你所知道的苏轼,生平、故事或者印象深刻的诗词(出示ppt )介绍写作背景1、狱中写给苏辙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2、在黄州时的小记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 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 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二、自读课文,疏通字词对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整理以下字词、完成句子翻译1、因往相田2、颖悟绝人3、书不数字4、辄深了人意 6、萧萧暮雨子规啼 7、是日8、剧饮5、余戏之日5、余戏之日⑴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⑵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三、整体感知问题1:作为一篇游记作品,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作品有哪些不同?(学生自读第一段明确:其他作品主要写景,这篇文章主要写人)问题2:庞安常这样一“异人”,可记的事迹行状必然很多,作者选材时却只突出他这一点,联系诗人当时处境,体会作者的情绪变化。

(明确:有慨叹,更见乐观)拓展延伸问题:阅读苏轼的《临江仙》和苏轼关于快乐的认识,根据文中“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用一句话写写你的心得。

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毂(hll)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营营:为名利所纷扰。

» (hu)纹:波纹)少时乐,浅乐也;老时乐,深乐也。

顺境乐,浅乐也;逆境乐,深乐也。

(例如:与其白发唱黄鸡,不假设垂髻把秒惜。

人生虽可再少,惜时当在今天;寄希望于明天,付行动于今朝。

虽言人生有再少,我辈当重第一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六单元 游沙湖 苦斋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六单元 游沙湖 苦斋记

游沙湖一、相关背景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只是一个虚衔,无权过问公事),安置在本州居住。

次年二月,他到达黄州,一直住到元丰七年才离去。

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因治病求医,在庞安常家住了几天,病好以后,又和他同游清泉寺,《游沙湖》就是这时写的。

二、内容提要本文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无拘无束的行文方式,通过描写一个异人——庞安常耳聋心明,一处奇景——兰溪水向西流,表现了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一、一词多义1.相①因往相.田(《游沙湖》)动词,观察②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副词,互相2.疾①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游沙湖》) 名词,病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动词,痛心③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 动词,痛恨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 形容词,强,猛烈3.是①是.日剧饮而归(《游沙湖》) 代词,这②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形容词,正确③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二、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君看流水尚能西.西:向西去(2)名词作状语下临兰溪,溪水西.流西:向西2.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动词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善:擅长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为”为判断词)②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也”表判断)2.省略句遂往求疗(“遂”前省略主语“予”)1.语言朴素、自然、清淡从艺术上看,作者以极其朴素、自然、清淡的语言写出了非常丰富复杂的感情,并且有层次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变化——由寓慨于谐,发展到开朗、积极、乐观,由萧疏简淡的叙述到朗声高唱,思想感情的抒发越来越浓烈,读时令人情不自禁地也要伴随作者歌唱起来。

2.用笔经济全文只有一百七十二字。

写游览所见景物,只简略点出逸少洗笔泉、兰溪水西流。

而对兰溪景物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则留到歌词中表现。

游沙湖 教学设计

游沙湖 教学设计
上阙写景,下阙抒情
写了什么样的景?意象意境 下阙如何抒情?抒情手法有哪些?
直接和间接
用典抒情
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①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乐府•相和歌辞•长歌行》:“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 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 再后悔。
展示漫画,问学生,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发。 漫画上还有一行文字:某些时候你会觉得很艰难,但这时候,你可能收获最大。 历史上这些伟人都在逆境中成就了自我。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 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从意象、手法、情感三个角度鉴赏《浣溪沙》 接下来苏轼用了自己的一首词,这首词占了全篇四分之一的字数。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词
ft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三个问题:写了什么? 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对应三点:意象、手法、情感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中有恨、有失意有落寞,,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 经历了人生巨大落差的苏轼肯定会有消极情绪,但这种消极的情绪并没有缠绕他很久,他 就开始带领全家买田种地盖房子,光交朋友,甚至是烹饪,做一切他觉得快乐的事情。这 是何等的潇洒!黄州虽然是苏轼政治生涯的低谷,但是这座长江边的小城,却成为了苏轼 文学创作的圣地。《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的巅峰之作。而苏轼 也正是在经历这次磨难之后,由一位由一个洒脱不羁的才子,变成了一位冠绝古今的文豪!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游沙湖》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游沙湖》教学设计

游沙湖(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新宁一中黄美华教学目标1、解决字词,品味“文无定法,贵在鲜活”的小品文特色2、对文本情趣的深刻感知,对文章理旨的深入探讨3、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学习其文本体现的作者精神重点难点解决字词,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学习文本体现的作者精神感知文本情趣,理解文章理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师生对话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苏轼为官几起几落,可以说在新旧两党的夹缝中度过了他坎坷的一生,说起他人生最大的转折应该是?一场“乌台诗案”使苏轼被贬黄州,在此期间,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官场的失意却成就了他文学创作的颠峰。

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两赋一词(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篇传世名作。

那么苏轼经历了一贬再贬,他是否一蹶不振了呢?他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以后生活的呢?在同一背景下,苏轼还写了一篇小短文《游沙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体会其又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活动2【练习】文学常识填空文学常识填空苏轼,字 ______,号 ______,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人是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苏轼与其父______ .其弟______ 都是散文家,号称:”三苏“。

苏轼是个文艺全才,诗、散文、词、书法、绘画都有成就。

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

活动3【活动】初读课文,积累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蕲水( qí)辄(zhé)浸溪( jìn )再少( shào )相田(xiàng)2.词语释义①相田:观看田地。

相,察看。

②颖悟:聪慧拔尖。

③是日:当天。

④剧饮:豪饮,痛饮。

3.词类活用庞安常善医而聋(形容词作动词,擅长)下临兰溪,溪水西流(名词作状语,向西)君看流水尚能西(名词作动词,向西流)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形使动使……受苦(劳累挨饿))4.判断句式①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判断句)②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判断句)③予买田其间(省略句)活动4【活动】再读课文,通译全文⑴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游沙湖》教学设计2

《游沙湖》教学设计2

《游沙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重要字音、字义。

如,相、善、辄、蕲、西2、朗读文章,理解文意。

3、学习苏轼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1、理解文中“异人”的内涵。

2、理解苏轼《浣溪沙》一词所表现的情感。

3、理解苏轼在本文中的心路历程。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引导、点拨、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苏轼词《浣溪沙》)引入本文。

二、朗读1、学生默读,结合文下注释,理解文意,并用自己的话概况两段文字的内容。

2、学生个别读,把握节奏、语速。

3、教师纠正字音和语速,范读。

4、学生齐读。

三、重要字词的理解因:因为相xiàng :观察善:擅长辄zhé:就蕲qí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四、整体感知1、请学生自由发言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教师总结)内容:第一段写苏轼得病,求异人庞安常治疗。

第二段苏轼病愈后,与庞安常同游清泉寺,并作《浣溪沙》一词。

2、多媒体展示句子,让学生小组讨论,理解其深刻含义。

①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点拨:苏轼为什么买田?(教师明确)买田可以看出苏轼已准备在黄州安居下来,平淡的走完人生,一代文豪,却遭遇诽谤,突出了他被贬此地的低落、抑郁的情绪,加上生病,情绪更加悲观。

②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点拨:庞安常“异”在哪里?诗人“异”在哪里?(教师补充)庞安常,字时安,湖北蕲水人,儿时读书过目不忘,博物通古今。

及长耳聋,但自学研习中医,尤善针灸,为人治病,十治九愈,救人无数,为乡里口碑。

(教师明确)他自幼聪颖,长大后耳聋,却可以自学中医,救人无数,可见庞安常的“异”是“怪异”、甚至“灵异”。

苏轼以手代口,用手中的笔抒发思想,成为一代诗文绝佳的士子;结合背景,贬居黄州,也是因诗文得祸,这是苏轼的痛。

可他遇到了庞安常,看到了他在人生低谷时居然自学中医,救人无数,仿佛一线阳光照亮了他的人生,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所以他“戏之曰”,表现了他的情绪好转,开始有了起色。

《游沙湖》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游沙湖》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游沙湖》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点拨法教学,即教师三言两语,略做启发;学生熟读精思,期在成诵。

“熟读”点拨,有“领读”、“通读”、“译读”、“速读”、“竞读”、“标读”等六种。

其中关键在“标读”,即有提示诵读:先摘取原文字词做板书,辅助机械记忆,此为词语标读;后提炼原文内容做板书,促进理解记忆,此为文意标读。

“精思”点拨有两种:其一,设问背诵。

即教师依据对文章的深层理解,打乱原文顺序,从文脉、技巧、内容等角度设置问题,让学生从记忆库中提取有关文字来回答的背诵。

其益处在于深化理解原文。

其二,一言心得。

即要求学生在熟读成诵之后,感悟文章主旨,以书面形式一言以蔽之。

其目的在于砺练悟性,使学生自觉陶冶情操。

其益处在于提高效率:短,则思凝;平,则易写;快,则省时。

点拨法对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养成文言的敏锐语感、领悟文章的写作艺术、优化人文的自我修养,具有明显效应。

变“满堂灌”为“点拨法”,是文言教学法的飞跃。

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有关“熟读”点拨的理念。

三维目标(简)1知识能力:字词过关,理解文意2过程与方法:点拨发问,引导学生动脑思考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苏轼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简)1学习苏轼文笔特色:重自然轻学问,涉笔成趣。

2透过文章学习苏轼本人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颠峰”。

教具准备电子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浪线画人生(2)用眼前这有如山峦状的浪线来形容一个人的话你会想起谁?为什么呢?苏轼的人生亦是如此,为官几起几落,可以说在新旧两党的夹缝中度过了他坎坷的一生,说起他人生最大的转折应该是?乌台诗案,进而被贬到一个极为贫困的地区:黄州,今天湖北黄冈一带,为团练副史,心情可想而知。

二.相关词做赏析:(8)师:人生呢,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人刚受到突如其来的打击,难免会感到压抑,慨叹生活,那苏轼有没有这样呢?在今天,我们不能穿越时空隧道,再回到苏轼的身旁,对他说:老轼,您在被贬官之后的此时此刻有什么样的心情?那我们怎么知道他当时是怎样的心境呢?透过他流传后世的作品来感受。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5游沙湖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5游沙湖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游沙湖知识与能力:1.在预习的基础上疏通文意,质疑释疑,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2. 理解品悟重点词句,感悟苏轼在逆境中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和情怀。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他在逆境中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和情怀。

教学重点:品悟词句,感悟苏轼在逆境中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和情怀。

教学难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法、学法:活动式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画图。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成败起伏,而苏轼的一生尤其的波折,就如同这张波形图。

低谷部分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这一时期。

还有谁记得他是因为什么被贬谪到黄州吗?二、背景介绍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苏轼被监禁的四个月中他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然后被贬谪到黄州,可以说苏轼经历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打击。

而恰恰是这一时期却使苏轼由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了文学创作的巅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小散文《游沙湖》,来共同体会作者在其中寄予的情感。

三、感知研读1、学生齐读,质疑释疑。

2、品读词句,感悟思想。

自由朗读本文,挑出文章中给你感触最深的词句,说明理由。

A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概括他们共同特点的词:异人在黄州苏轼认识很多人,为何只写庞安常?类比庞:残疾,也可以有超人的本领,成为一个高人苏:困境,也会有另外的收获,活得精彩。

乐观他面对困境的态度在他的黄州生活及诗词文章中都有所体现,能举例说说?总结:通过举例,我们发现困境中的苏轼依然可以乐观、旷达、淡然的生活,所以他选择了庞这个人物与自己进行类比,给我们呈现出乐观的人生态度。

B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异水:比喻乐观、旷达、自信为什么希望自己再年轻呢?壮志未酬学过的诗词中哪一首能体现这种情感?大江东去浪淘尽,淘尽了无数的英雄,也淘尽了时光,而今,流水能西,人生为何不能再少呢?一位乐观的苏轼跃然纸上。

文章的题目是《游沙湖》,可是并没有以记游为主,重点不在游而在感,无论是异人还是异水都能看到一个乐观旷达的苏轼,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游沙湖》,去感受苏轼的乐观情怀。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5游沙湖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5游沙湖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游沙湖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一、导入与屈原比,他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他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韩柳比,他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与李白比,他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与杜甫比,他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 请问,他是谁?苏轼。

二、解题:初读全文,感受“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三、精读第一部分:一州——自闲无官一身轻,江湖寄余生。

师泛读“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丝店。

予买田期间,因往相田,得疾”这几句给我们交代了什么信息?生:出游的原因——买田其间,前往相田。

此时的苏轼,在黄州购田置地,甘为农夫,乐于农耕。

不仅如此,他还造了“雪堂”,建了“远景亭”,开荒“东坡”,自号“东坡居士”,此时的苏轼正所谓“自闲无官一身轻,江海寄余生。

”他被贬黄州,却乐天安命,然“得疾”,得疾之后又当如何?第二部分:一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亦相知。

全班齐读“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皆一时异人也”作者为了“治疾”,碰到了谁?庞安常。

看图填表。

PPT4或许这对苏轼来说,在这偏远僻静的黄州也算有了一点意外的收获,得一知音,正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亦相知”。

所以,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交友。

第三部分:一泉——一洗人间万古愁,尘世少白头。

第二段,男生齐读“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溪水西流”看看这段文字给我们交代了哪些信息?时间:疾愈人物:庞安常地点:清泉寺 PPT5景物: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兰溪,溪水古人常有“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慨,是源于我国特殊的地势和水这一意象有特别的含义,然而,作者见到往西而流的溪水,是不是感到特别的“诧异”?所以,这里的水,对于苏轼而言,是什么水?异水作者大病初愈,与友人在外郊游,偶遇清泉,正所谓“一洗人间万古愁,尘世少白头”。

《游沙湖》教学设计

《游沙湖》教学设计

《游沙湖》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游沙湖》教学设计3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游沙湖》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字词过关,理解文意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苏轼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透过文章学习苏轼本人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颠峰”。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1、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只是一个虚衔,无权过问公事),安置在本州居住。

次年二月,他到达黄州,一直住到元丰七年才离去。

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因治病求医,在庞安常家住了几天(见《与陈季常》),病好以后,又和他同游清泉寺,《游沙湖》就是这时写的。

本文和后面的《记承天寺夜游》、《游白水》,都选自《东坡志林》(五卷本),见原书卷一"记游"类。

这三篇游记小品,长不过二百来字,短不到百字,作者信笔而书,无意作文,随手挥洒,自然天成;插叙生活片断,流露心境情怀,真率亲切,如见其人。

苏轼的这类短文,为明代公安派所推崇,对晚明小品有直接的影响。

《游沙湖》这篇着重写一个异人:庞安常耳聋心明;一样奇景:兰溪水向西流。

行文无拘无束,生动活泼,时而漫记戏言,时而引录词作,表现了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诵读提示)注意字音、语调、情感。

2、学生朗读课文3、疏通文意,质疑答疑三、文本解读,品味鉴赏1、探究本文写作特色(1)形式新颖作为游记,却与我们学过的游记写法不同。

它篇幅短小,不以记游为主。

文章开头以简约的笔法交代了沙湖的地理位置和作者此行的因由,因为得病,所以遇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庞安常。

一个耳聋却颖悟绝人的“异人”。

(2)取材鲜活2、解读“奇人”“奇水”①奇(异)人②奇(异)水3、揣摩作者情感乐观!旷达!“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英雄所见略同,苏轼在《游沙湖》中也有同样的话:“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游沙湖教案新(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游沙湖教案新(1)

《游沙湖》教学实录师:一说到苏轼,就容易联想到他的《赤壁赋》,不知哪位同学还记得《赋》中优美的句子?生(杂然答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记得真清楚,那么有谁还记得苏轼作《赤壁赋》的背景呢?生1(脱口而出):他被贬了师:为何而贬?生2(补充道):乌台诗案。

师:能不能具体点?生3:王安石辞去宰相后,奸臣从苏轼诗文中罗织罪状,诬陷他,说他“包藏祸心”,不久就把他逮捕,投入监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师:是的,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

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

同年,苏轼还写了一篇小短文《游沙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游沙湖》,体会其又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板书)游沙湖二、夯实基础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全文。

要求:通过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分钟后,一生范读,范读后该生提出了一个字音问题生1:老师,“因往相田”的“相”字是读xiāng还是读xiàng呢?师:你觉得呢?生1:我觉得应该读xiàng吧,因为是观察之意。

但是,我和同桌刚刚查字典,字典中xiāng 的读音也有“察看”的意思。

不知道应该读哪个。

师:翁文全做得很好,通过查字典,发现“相”的读音有问题。

看看哪位同学能够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2:我觉得应该读xiāng,因为我们常说“相亲”,“相亲”与“相田”的结构是一样的。

生3:我觉得该读xiàng,因为我们学过“伯乐相马”。

或许,两种都可以?师:看来我们的同学分两种不同的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沙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品味“文无定法、贵在鲜活”的散文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知情趣、探究理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 学习苏轼文笔特色:重自然轻学问,涉笔成趣。

2 透过文章学习苏轼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颠峰”。

【教学难点】
了解黄州东坡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生预习】
了解苏东坡的黄州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与屈原比,他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他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韩柳比,他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与李白比,他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与杜甫比,他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请问他是谁?
二、解题,介绍沙湖
三、介绍时代背景
王安石辞去宰相后,奸臣从苏轼诗文中罗织罪状,诬陷他,说他“包藏祸心”,不久就把他逮捕,投入监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
案”。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
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

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

在同一背景下,苏轼还写了一篇小短文《游沙湖》。

四、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填空
五、学生朗读课文,完成字词习题,并翻译课文
六、分析课文、
1.解题:作为一篇写游记的作品,《游沙湖》和我们以往学过的作品有哪些不同?
a 篇幅短小 b并没有以记游为主
2、文章第一部分写什么?是怎么写的?
1)、开头以简约的笔法交代了沙湖的地理位置和作者此行的因由。

因为得疾,所以遇到了一个人。

对于庞安常,作者是怎样描写的?“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辄深了人意。


2)、这样一位“异人”,可记的事迹必然很多,
庞安常字时安,湖北蕲(qí)水人,儿时读书过目不忘,博物通古今。

及长,耳聋,自学研习中医,尤善针灸,救人无数,为乡里口碑。

苏轼在另一篇文章写到:“予来黄州,邻邑人庞安常者,亦以医闻,其术大类骧(名医,蜀人单骧),而加之以针术,绝妙。

然患聋,自不能愈,而愈人之病如神。

……元丰五年三月,予偶患左手肿,安常一针而愈,聊为记之。

”3)、“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其用意又何在呢?
从作者文中“戏”言可以看到,作者这样写人,其实也是在写自己。

安常“以眼为耳”成一巧手神医,自己“以手为口”,是一代诗文绝佳的士子。

安常“颍悟绝人”却隐居乡间,只为一名村医,自己诗文绝世,却被贬居僻远。

同为天涯沦落之人。

生理上有缺陷的,也可以有超人的本领,成为一个高人,我呢,被贬到这里也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同为异人嘛。

所以从此刻思想开始慢慢转为积极。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3、第二部分写游沙湖,文章这个时候才进入正题,在写游沙湖所见了。

病好了,自然有了游玩的兴致,于是见到了王羲之洗笔泉,赏泉水之清泠,(赏泉水之清泠)让我们可以感受其心境之轻快。

(心境之轻快)在这仅
一行字中看出作者淡化了沙湖的景物描述,(但写到了“溪水西流”),从这
里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处?
点拨:地理上我们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所以一般情况下,水是向东流的,文学作品中也常有描写:比如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浪淘尽,滚滚长江东逝水等等。

而且许多时候大家喜欢用水流逝形容青春的一
去不复返。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东流的水看多了,西流的水就引起了作者注意,(觉特殊之景)我们看下
文他赋予了西流的水怎样的意义?看他高兴之余所写的《浣溪沙》,浣溪沙,
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名。

找同学读一下《浣溪沙》:请学生翻译该词。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
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
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用典: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谁道使
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
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白诗称“黄鸡催晓”,“白日催年”,人就是在黄
鸡的叫声、白日的流动中一天天变老的,因此他慨叹“腰间红绫系未稳,镜里
朱颜看已失”。

苏轼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休将白发唱黄鸡”。

“白发”,
指年老,“黄鸡”,指代白居易诗中的年华易逝的感慨。

全句意思是不要因为
自己老了就消极悲观,人生也会返老还童。

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乐观
的人生情怀!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五.体会作者的感情(人生态度),是否一开始就是如此之豁达乐观呢?
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
樽还酹江月。

2 《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 《寒食雨二首》:中描绘大雨之中: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4 《答李端叔书》:得罪以来,深自闭塞。

……自喜渐渐不为人识。

师总结:这些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苏轼初到黄州也曾失意过,愤恨过,
悲伤过,思想上也消极过,记得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过:“凡成大事者首
先要有的境界是什么?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苏东坡在
被贬谪到黄州的时候,自己动手建了一座农舍,叫作“雪堂”,以雪命名,取
静适之意。

农舍后面有个亭,叫“远景亭”,东面山坡有几亩田地,因而就把
自己叫作“东坡居士”。

苏东坡一生都保持着这样一种从容坦然的心态,保持
着积极奋进的行为。

在整个贬谪的人生旅途中,他都能超然于艰难困苦之上,
精神的伟岸卓然屹立。

六、拓展训练,赏析《临江仙》
七、根据苏轼的生活态度,探究讨论“如何使人快乐?”
八、品味“文无定法、贵在鲜活”的散文特色
九、小结
风雨如晦,是另一种形式的成全。

黄州,这个本为苏轼官场的低谷,人生最为失意之处却也成就了这位天才,可谓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十、作业
1、以“心态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作文。

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2、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自己处于困境时的心灵告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