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专业建设规划之分析

合集下载

建筑智能化行业的现状分析

建筑智能化行业的现状分析

建筑智能化行业的现状分析投资银行部常国文(一)行业概况1、行业概况建筑智能化业务是指综合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将建筑物建设或改造成为智能建筑的全部工程,包括建筑智能化方案咨询、规划设计、定制开发、设备提供、施工管理、系统集成及增值服务。

建筑智能化业务一般通过承建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工程的方式开展。

传统的建筑工程主要涵盖建筑土建工程、机电安装工程、装修装饰工程三部分。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工程是在建筑工程中形成的一个新兴业务,也可称之为建筑电子工程,其目的在于为建筑提供舒适、安全的人居空间和高效、便捷的管理支持,同时也是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建筑工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GB50314-2015),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发布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工程包括智能化集成系统(IIS)、信息化应用系统(ITAS)、信息设施系统(ITSI)、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公共安全系统(PSS)、机房工程(EEEP)等六大系统工程,针对不同用途和特点的建筑,其系统和子系统的配置有所不同。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工程一般包括下图所示的系统和子系统工程:资料来源:《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1)智能化集成系统(IIS)智能化集成系统(Intelligent Integration System)是指为实现建筑物的运营及管理目标,基于统一的信息平台,以多种类智能化信息集成方式,形成的具有信息汇聚、资源共享、协同运行、优化管理等综合应用功能的系统。

通过智能化集成系统管理员可以监控各子系统的运行状况信息并进行管理控制,该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中枢联系。

(2)信息化应用系统(ITAS)信息化应用系统(Information Application System)是指以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系统为基础,为满足建筑物的各类专业化业务、规范化运营及管理的需要,由多种类信息设施、操作程序和相关应用设备等组合而成的系统。

智能化建设工程方案模板

智能化建设工程方案模板

智能化建设工程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智能化建设工程是指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高新技术装备,实现建筑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

而智能化建设工程方案,更是一项需要综合考量各方因素的规划和设计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策划方案,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步骤。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是某城市市政局的一项重要工程,旨在对该市的公共建筑及相关设施进行智能化建设,包括但不限于政府办公楼、文化设施、公共交通、环保设施等。

本项目的目标是提高市政设施的运行效率、节约能源、提升市民服务水平、加强城市管理,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需求分析1.改善市政设施管理状况,提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2.提高城市设施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增强城市的应急处理能力;3.提升城市设施能效,降低能源消耗,推动城市绿色环保;4.提升市民服务水平,提高市民满意度;5.实现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四、解决方案1.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建设智能化控制系统。

通过对市政设施进行传感器、监控系统的装备,实现对建筑设施、环境、设备的实时监控和调控。

建设智能化决策系统,为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2.完善市政设施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构建城市数字信息网络,为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建设智能化建筑设备,例如采用智能化照明系统、供暖系统、空调系统等,以降低能源消耗,改善设施使用效果。

4.开发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实现设施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测、故障预警、设备维修保养等功能,提升设施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5.开展城市设施智能化技术培训,提高管理者及工程师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能力。

五、工程方案1.智能化建筑设备方案(1)照明系统:采用LED照明产品,结合传感器、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自动调节,增加光感应、人体感应等功能,精准照明,节能环保。

(2)供暖系统:采用智能化温控、远程控制等设备,实现供热设施的智能管理,提高舒适度,降低供热成本。

高职院校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群建设分析

高职院校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群建设分析

高职院校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群建设分析摘要:近年来,智能建造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这也推动了国内建筑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建筑业开始升级转型。

对于智能建造技术来说,打造高水平的智能建造技术群具有极大的意义。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如何打造智能建造技术的专业群,概述了建设技术专业群的关键作用,针对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设对策,希望能够提升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质量,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智能建造;高职院校;技术专业群;建设引言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这也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必须要利用智能建造来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专业群。

现阶段,建设智能建筑专业群需要考虑建筑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岗位变化情况、智能化升级、产业信息化等趋势。

为了给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必须要改变培养模式,从源头上解决建筑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不符的矛盾。

1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群建设的必然性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优秀的建筑企业也越来越多。

传统建筑业的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这就会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影响到了政府的正常监管工作,而且还会造成恶性循坏。

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才能解决建筑行业中出现的问题。

此外,为了实现产业技术的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要建设技术专业群。

对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建设来说,关键是要打造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够和世界接轨的专业群。

受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所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主要根据具体职业需求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为了适应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利用新的专业群可以做到专业和产业之间的无缝衔接,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好的适应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这也是职业教育跟上建筑业产业创新的内在需求。

2 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群建设策略2.1构建一个技术核心、五个工作链的专业体系为了满足现阶段产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专业体系,该体系以BIM技术为基础,涉及到智能维护和运行、智能制造、智慧管理、智慧施工、智慧优化设计这五个工作链。

智能工程建造规划方案设计

智能工程建造规划方案设计

智能工程建造规划方案设计一、概述智能工程建造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和设备,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

这种新兴的建造模式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降低建造成本和风险,使建设过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

本文将就智能工程建造的规划方案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智能工程建造的特点1. 信息化:智能工程建造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信息接入、共享和实时监控,实现信息的高效流动和互通。

2. 数字化:智能工程建造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数字化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提高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和周期。

3. 智能化:智能工程建造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设备和技术,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智慧化,提高工程的生产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三、智能工程建造的规划设计1. 智能工程建造的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工程的规模、性质和要求,确定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具体应用方案,确定建造的目标和指标。

2. 智能工程建造的规划设计应该合理确定智能设备的采购和配置,规范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实现智能设备的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3. 智能工程建造的规划设计应该兼顾工程的建设周期和成本,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和成本预算,合理安排智能工程建造的实施计划和监控方案。

4. 智能工程建造的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研究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四、智能工程建造的实施步骤1. 制定智能工程建造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确定智能工程建造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拟定实施的战略和策略。

2. 确定智能工程建造的实施组织和管理机制,完善智能化设备的采购、配置与管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 加强智能工程建造的科研与技术创新,不断完善智能工程建造的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4. 建立智能工程建造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信息接入、共享和实时监控,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和安全性。

浅析建筑业智能建造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建筑业智能建造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建筑业智能建造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智能建筑是一种将工业化建设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方式,它可以提升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实现建造过程的优质以及高效,同时还能节省电力和降低环境污染。

它是实现我国建筑业高品质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根据目前的国情,智能制造应用领域仍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必须加强对现有建筑智能建造业的更新和改进,以实现智能化和工业化的和谐发展,并建立一个完整的智能建造模式。

本文将详细阐述当前建筑业智能建造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企业;智能建造;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引言:智能建造是一种将IT、智能和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创新建设方法,它应用BIM信息、物联网、3D打印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高新技术,实现智能工地的建设,并通过设计和管理实现动态调整,从而极大地改善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

随着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各相关技术之间的融合和发展变得更加迅速,它不仅使设计、生产、建筑、管理等环节更加信息化和智能,而且还引领着新一轮的建筑业革命。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智能化、信息化和工业化已成为各国重点研究的方向。

在建筑行业中,应用智能建造已成为必要,有助于推进国内建设工程的转型升级。

智能建造将在建筑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

1.建筑业智能建造的概述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种新的高度,它不仅包括电子计算机、通信手段和控制手段等,而且还可以透过优化结构、信息系统、服务质量和信息管理等四大要素,使其形成一套以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为中心的集成化管理服务体系,为客户创造更加安全、舒心、快捷的个性化建设条件。

随着我国政府不断推进科学发展观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智能建筑也在不断发展,它们既环保又节能,既实用又先进,而且与我国国情相得益彰,更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2.建筑业智能建造发展现状2.1智能建筑助力节能减排在我国,智能建筑设计的宗旨与国家的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相一致,因此,智能建筑设计的特色是节能环保、实用性强,并且可持续性。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实践、发展与未来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实践、发展与未来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实践、发展与未来前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对数字化城市、绿色与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为适应现代建筑电气行业的迫切需要,满足建筑电气行业中从事产品开发、系统集成、工程设计、设备安装、施工、监理和物业管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建设一个集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职业资格培训考证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教育部建筑电气化与智能化专业的定制原则,并结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 智. 体. 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意识、具备执业注册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技术,数控理论及应用,通信原理,建筑环境与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分析、设计和一定的开发与研究能力。

二、课程体系构建根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教学指导小组的课程设置原则,专业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要紧密围绕培养目标,较好地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统一要求与体现特色的关系以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加强素质教育的关系等。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课程体系不仅具有电、控、计算机、建筑多学科融合的特点,特别强化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传统的电类课程基础上,增加基于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等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

以“建筑环境与设备为对象、自动控制为手段、网络技术做支撑、掌握系统集成是关键”的知识主线,建立较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

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建设管理思路

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建设管理思路

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建设管理思路一、前期规划与设计阶段的管理思路:1. 充分了解用户需求:与用户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其使用需求和功能要求,确定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方向和范围。

2. 综合规划设计:制定综合规划方案,考虑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功能划分、信息流动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智能化技术的合理应用。

3. 项目管理: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进度和成本,制定项目管理计划,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二、施工阶段的管理思路:1. 组织施工队伍:根据项目需要,组织专业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智能化设备。

2. 监督施工质量:建立施工质量监督体系,实施现场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3.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施工期间不发生安全事故。

三、验收与调试阶段的管理思路:1. 确保按照设计方案实施:对建筑物的智能化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系统按照设计方案实施,并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2. 进行系统调试:对智能化系统进行全面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互联互通,同时也要进行系统的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

3. 做好系统的使用培训:向用户提供系统的使用培训,确保用户能够熟练操作智能化设备,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和效益。

四、运营与维护阶段的管理思路:1. 设置运营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负责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工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建立维护体系: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处理故障和问题,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进行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对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并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益。

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建设管理思路应该确保与用户的需求相匹配,从前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调试、运营与维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管理,以确保建筑物的智能化系统能够按质按量完成,并能够稳定运行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

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

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舒适、便利生活的追求,建筑智能化成为了当今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介绍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包括智能化建筑的概念、设计原则和应用案例等。

一、建筑智能化的概念和意义建筑智能化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建筑物结合,通过传感器、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建筑物的智能监控、自动化控制和智能服务等功能。

智能化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为居住者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化的生活环境。

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地优化建筑物的功能和性能,提高建筑质量和人居环境。

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建筑物能够自动感知环境变化,自动调节照明、空调等设备,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智能化设计方案还可以提供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保护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原则1. 可持续性原则: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应考虑建筑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以实现优化能源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用户体验原则:建筑智能化设计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3. 技术先进性原则: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应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建筑运行管理。

4. 安全性原则: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应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包括防火、防盗、防水等方面的安全需求。

三、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应用案例1. 智能照明系统:通过感应器、光线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实现灯光的智能调节,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此外,智能照明系统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自动调整照明亮度和颜色,提供适宜的照明效果,提升用户的舒适感。

2. 智能空调系统:智能空调系统可以通过感应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来感知室内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和温度,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3. 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安防系统可以通过门窗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视频监控设备等,实现对建筑物的安全监测和报警功能。

2020-2024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分析预测

2020-2024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分析预测

2020-2024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分析预测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政策环境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0年7月3日,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快建筑工业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信息化水平、培育产业体系、积极推行绿色建造、开放拓展应用场景、创新行业监管与服务模式等重点任务,以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指导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

加强技术攻关,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商业化应用,加快突破部品部件现代工艺制造等一批核心技术。

推进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

探索适用于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新型组织方式、流程和管理模式。

《指导意见》强调,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产业基础、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大幅下降,环境保护效应显著。

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2019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根据我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等一系列支持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表明未来几年国家将继续倡导和推广建筑的节能化、生态化、绿色化。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与实践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与实践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与实践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证。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为了培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应用型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特别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拓展实践教学内涵,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现状1、根据教育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制定原则,并结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意识、具备执业注册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领域的方案制定,工程设计,强弱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工作,并初步具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我校本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技术,控制理论与应用,通信原理,建筑环境与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分析、设计和一定的开发与研究能力。

2、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科学。

目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缺乏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较少,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更新较慢,与企业生产脱节。

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大多依附理论课程开设,实验内容以演示型和理论型为主,缺乏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被动完成实验操作,缺乏积极主动思考,效果差。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具备“双师”素质的实践教学人员比例不高,大部分课程实验教学由理论课教师兼任,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深层次的认识,重理论、轻实践;大量年轻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难以胜任实践教学指导工作。

建筑规划的建筑智能化设计

建筑规划的建筑智能化设计

建筑规划的建筑智能化设计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追求,建筑智能化设计成为了建筑规划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建筑智能化设计是将智能科技与建筑相结合,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效率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规划中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并阐述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首先,建筑智能化设计具有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建筑的舒适性和环保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建筑智能化设计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节建筑的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参数,使建筑实现节能减排,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推动建筑可持续发展。

其次,建筑智能化设计对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建筑中,安全问题是一直存在的隐患。

而引入智能系统后,建筑可以通过智能监测和报警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智能化的消防报警系统可以自动监测火灾状况并触发喷水装置;智能化的安防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内外环境的全方位监控。

这些智能化设计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建筑智能化设计对提高建筑的效率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建筑中,许多工作都需要人工进行,效率较低。

而通过智能化设计,许多工作将被机器实现,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比如,智能化的电梯系统可以自动识别人流量,进行自适应调度,实现提前预判、高效运行,减少人们在等待电梯时的时间;智能化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车牌识别技术实现无人值守,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

这些智能化设计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建筑的效率性,还为人们提供了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最后,建筑智能化设计对提高建筑的可定制性和人性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传统建筑中,往往只能迎合一部分人群的需求,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而通过智能化设计,建筑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比如,智能化的家居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自动调节温度、光线等参数,提供个性化的居住体验;智能化的商业建筑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提供更符合顾客需求的服务。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附件2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定位1.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6号文件),近年来,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等文件精神为指导,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根据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客观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考虑珠三角地区经济、技术、社会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结合我院的实际,主动适应珠三角地区经济、以服务智能建筑产业发展为导向,在学院规划统一指导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融“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从本专业实际出发,突出特色优势,培养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专业定位以建筑楼宇岗位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岗位职业能力体系为依据,围绕消防、安防、楼宇自控、建筑通信网四大模块,培养以设计、安装施工和管理为主的楼宇智能化高技能人才。

让教师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跟踪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尤其是节能技术、自控技术、信息化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新动向,及时预测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需求的变化,培养掌握新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从技术优势上,提高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密切关注全国普通本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及其相关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准确定位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分工培养智能建筑人才市场需求的不同层次的人才。

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

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

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1. 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

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是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和管理过程中,以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智能化技术来优化建筑设计和管理流程。

2. 建筑智能化的意义建筑智能化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对建筑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改造和增强。

智能化设计方案可以为建筑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好处:1.提高生活质量:智能化设计方案可以提供更舒适、便捷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住户可以实现对照明、温度和安全系统等的便捷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2.提高能源效率:智能化设计方案可以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对照明、空调和电器设备的智能控制,可以精确地调节能源消耗,减少浪费,降低能源成本。

3.优化空间利用:智能化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优化建筑的空间利用。

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灵活的空间划分,满足多种不同的使用需求,提高建筑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4.提高安全性:智能化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通过智能安防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建筑环境,及时发现并应对各种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

5.提升环境可持续性:智能化设计方案可以促进建筑的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和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监控,降低碳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3. 智能化设计方案的应用3.1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是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了各种智能化设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通过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内各种设备和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监测。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可以节约能源,提高管理效率和便利性。

例如,在办公楼中,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灯光、空调和安防系统的集中控制,提高办公环境的舒适度和可用性。

3.2 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是智能化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调节。

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建设管理思路

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建设管理思路

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建设管理思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智能化建筑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使建筑在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方面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节能环保,由此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建设管理中,我们需要树立全新的理念和思路,以适应这一新趋势的发展。

一、科技创新与工程管理现代智能化建筑针对的是未来城市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来实现智能化建筑的设计和施工。

工程管理应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BIM(建筑信息模型)、智能监控系统等,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控制。

这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更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传统的工程管理往往只关注项目的建设阶段,却忽略了建筑的使用、运营和后期维护等环节。

而在智能化建筑的工程管理中,需要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将工程管理的视野从建设阶段拓展到整个建筑使用周期。

全生命周期管理意味着在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阶段全面考虑,注重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三、多方合作的团队模式智能化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采用多方合作的团队模式,将设计、施工、设备供应商、技术服务商等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协同作战的团队。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方的专业优势,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团队管理中,需要强调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四、智能化技术的集成应用智能化建筑的管理不只是单一领域的问题,它需要集成应用各种智能化技术。

在建筑设计阶段,可以运用BIM技术进行建筑模型的全方位设计和管理,实现建筑设计、施工模拟、工程量清单、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度集成。

在建筑使用阶段,可以运用智能监控系统对建筑的能耗、环境、安全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的深度思考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的深度思考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的深度思考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涉及到建筑物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设备、材料等。

合理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还能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

因此,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时,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首先,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

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功能需求,比如住宅的功能需求包括生活、娱乐和休息等,办公楼的功能需求包括办公和开会等。

因此,在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次,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空间布局。

建筑物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决定了智能化系统的布置和连接方式。

因此,在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合理安排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的位置和连接方式,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另外,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建筑智能化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因此,在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时,要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方便后期的升级和扩展。

此外,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建筑智能化系统涉及到用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至关重要。

因此,在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时,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系统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操作。

最后,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能源效率。

建筑智能化系统能够监测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情况,并根据需求自动控制设备的运行,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优化。

因此,在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时,要考虑系统的能源效率,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器,优化系统的控制策略,以降低能源消耗。

综上所述,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结构与空间布局、系统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安全性与保密性以及能源效率等方面,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工程智能建造施工方案(3篇)

工程智能建造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本项目采用智能建造施工方案,实现施工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二、施工方案概述1. 项目名称:XX工程2. 项目地点:XX市XX区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X万平方米,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4. 施工周期:XX个月5. 施工单位: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三、施工方案内容1. 施工组织与管理(1)成立智能建造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协调和监督。

(2)建立健全智能建造项目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信息流通和协同作业。

(3)采用BIM技术进行施工图纸的数字化管理和施工进度模拟,提高施工效率。

2. 施工技术(1)采用BIM技术进行施工设计,实现施工图纸的数字化管理和施工进度模拟。

(2)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施工模型,提前发现设计缺陷,提高施工质量。

(3)应用机器人技术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提高施工效率。

(4)采用无人机进行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测,实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

3. 施工设备(1)引入先进的智能施工设备,如智能混凝土泵车、智能钢筋加工设备等。

(2)采用智能化施工设备管理系统,实现设备运行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

4. 施工材料(1)选用环保、节能、耐用的建筑材料,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2)采用绿色建材认证体系,确保施工材料的环保性能。

5. 施工安全(1)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

(3)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四、施工进度计划1. 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2. 施工阶段:XX个月3. 竣工验收阶段:1个月五、项目效益分析1.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智能化施工技术,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进度。

2. 降低施工成本: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降低工程成本。

3. 提高施工质量:运用BIM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确保施工质量。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摘要】智能信息技术在当前的社会中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智能化工程成为了该行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各种基本职能正常运行的关键。

智能建筑具有智能化、集成化的特点,能够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首先介绍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特征,然后分析目前在推进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问题;改进要点一、建筑智能化工程概述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综合运用多种智能信息,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优化等因素充分结合在一起,达成自我感知、信息传输等的综合智慧目标,最后构成一个建筑、人和环境充分协调的综合体,从而为人们创造出安全、高效、方便、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当前,我国智能化技术和信息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使得建筑智能化成为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化建筑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成为房地产工程中的一个全新卖点。

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适应性比较强,能够适应多种变化的环境。

比如,对房间格局进行灵活的变化,也可以对建筑中的设备进行随意位置或者是性能的改变。

同时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环保性。

虽然工期比较长,但是却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不仅能够加强各个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另外也能够创造一个新型的环境,真正做到节约资源,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

二、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技术应用制度存在漏洞在建筑电气项目的智能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成本超支、质量问题、人为操作不当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建设单位中采用智能技术经验不足,导致管理上存在一定缺陷,特别是在管理体制上会有漏洞,造成了问题后,很难按照制度标准来起诉有关人员,导致相关人员在工作时出现模棱两可、敷衍了事的情况。

建筑智能化重点难点分析及措施

建筑智能化重点难点分析及措施

建筑智能化重点难点分析及措施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基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实现对智能建筑的项目管理与控制。

本文分析了某酒店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及对策,并探讨了智能化各子系统的特点和应对措施,希望对实现智能化技术与建筑的有机融合,保障智能化工程质量、进度、造价、安全与文明生产的合同目标,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项目概述酒店位于东部沿海某市江滨东路,地下一层为后勤用房、设备机房、厨房、非机动车库,地下二层为停车库、设备机房;一层是酒店大堂,二层为酒店包房区域;三四层为酒店宴会厅,五层为游泳、健身房区域;六至二十三层为酒店客房区域,共有客房316间,总建筑面积62000平方米。

项目智能化工程包含以下子系统:(1)综合布线系统;(2)计算机网络系统;(3)程控交换机PABX系统;(4)卫星及数字电视系统;(5)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门禁系统、车辆管理系统;(6)无线对讲系统;(7)客房控制管理系统;(8)电动窗帘系统;(9)BA系统;(10)智能照明系统;(11)电梯六方通话系统;(12)能源计量及管理系统;(13)弱电机房工程;(14)管线系统;(15)UPS及防雷接地系统。

系统设备全部采用主流且在国内得到成熟应用的产品,工期总日历天数240天,与土建、装修同步竣工,质量合格。

二、项目施工难点分析及对策本酒店是一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管理的五星级酒店,智能化系统的功能设置、点位布置都要充分满足酒店管理方的具体使用需求,适应管理集团的管理方式。

本项目建设体量大,酒店管理团队要求严,同时,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质量和安全目标要求高。

施工中多工种同时作业,对工程的组织、协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难点一:“高”设计标准高:本项目智能化子系统较多,基本采用了目前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再加上施工质量要求高,所以施工的技术难度大。

另外,项目为高层建筑,工艺要求较复杂,设计风格具有现代、时尚、地方特色。

建筑智能化营造设计分析

建筑智能化营造设计分析

建筑智能化营造设计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电子技术的兴起,人工智能以海量数据采集和处理为特征,深入城市环境与建筑。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了智能建筑的开发,到90年代建筑智能系统已发展成熟。

智能化建筑,是运用专门的设计手段将原有的建筑结构系统进行优化升级的功能性设计,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便利、任性化的居住环境,为建筑者提供一个工作更高效、更便于监控的工作环境。

随着国内社会的发展,智能家居产品的普及,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全球变暖等环境危机,环境智能建筑在我国的需求变得异常迫切。

我国于2015年更新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其中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地加入建筑环境之中,建筑将不再只是一个提供空间和场所的静态客体,而转变为一个具备信息处理和动态处理能力,且能自主实时感知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s)。

因此,通过设计,在建筑与智能之间建立互动,是未来商业及住宅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1智能化建筑设计目标分析智能时代带来了人、环境与建筑的组织性重构。

智能化建筑的出现是为了在满足其基本职能的基础上,改变建筑主体对其使用者和所处建筑环境的新知觉。

因此,我们要秉持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加强对智能环境下人性化建筑设计的目标进行分析。

1.1节能性2014年,在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Nordhaus)的《气候赌场——变暖世界的风险、不确定与经济》一书中所提到的全球变暖再次阐述了我们讨论智能环境建筑的初衷。

在社会能源消耗上,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占据整个总量的三分之一。

智能化建筑已经是大势所趋,未来智能化建筑首要设计目标就是节能化。

所谓建筑的节能化,大致可细分为两部分:一是注意在建设建筑群体时,以低碳材料和低碳建筑技术为支撑,采用一定的技术完善建筑的能耗问题,注重建筑的节能处理建设;二是将传统的生态智能技术尽可能地运用在未来的建筑群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智能化专业建设规划之分析范同顺,杨晓玲(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100101)摘要:本文就建筑智能化专业建设所涉及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原则及内容、课程(科目)的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规划、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式的规划、专业规划应体现校企合作及双证书教育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阐述了观点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智能建筑;专业规划;分析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540(2004)04-077-03也就是说,本专业高等教育规划的实质是要解决好输入(招生)、输出(就业)和内容(专业及课程设置)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这也是本专业能否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本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即是以转变高等教育思想和传统观念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对建筑智能化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与专业公司、设计公司和建筑等企业合作,走产学研之路。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向导,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密切联系工程实际。

加强专业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原则,整合课程体系,及时更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

校企结合、产学研并举,全方位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

3课程(科目)的改革1、遵循“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原则开设了“建筑智能化导论”课程。

建筑智能化技术涵盖面较宽,3A系统包括了建筑自动化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方方面面,而且日益发展和不断地完善,它是以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作为学科的专业理论基础,所以具有相当的专业理论深度。

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专业的主要内容以及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明确学习的专业目标和主要专业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础。

2、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要懂施工规范,否则影响设计质量;同样,施工人员也要理解设计意图,否则也不利于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所以对专业课“建筑配电系统”进行整合,教学计划增加了配电系统工程设计的有关内容。

加强工程设计方面的教学内容,计划开设《建筑电气设计》课程。

3、整合“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与工程概预算”课程,并与专业实践活动相配合,用以提高专业知识体系的实践性。

根据实际工程中弱电内容越来越多、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和相关的技术人员奇缺的实际情况,强化弱电内容。

施工技术与工程概预算是建筑行业非常需要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学生从学校到就业做到“无缝链接”、平稳过渡的必要知识贮备。

4、整合“电梯控制系统”课程,以实际电梯模型为控制对象增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

5、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强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训和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

6、重点研究专业课程实训项目的建设工作,各门专业课都编制了实训指导书。

我校智能建筑控制工程实训室二期建设即将进入实施阶段,本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4实践教学环节的规划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首先根据现有的实训、实验条件策划实践环节内容。

开设空调控制系统、消防控制系统、电梯监控系统、数据库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训等实训课程,并编写相应的实训教材或实训指导书。

为了增强实训效果,采取每个学生单独过关的考核方式,把提高实训质量落在实处。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计划用六个学期完成理论教学。

第七、八学期,把学生派到企业中去,根据工程的实际条件和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意愿确定其课题研究方向,每个学生将在某个子系统领域进行重点的、有目的的学习和研究。

在这个阶段,指导教师实行导师制,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特长承接指导任务,按专业子系统划分对学生进行重点指导。

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和自觉性。

这样规划的前提条件是前三年的理论课程要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改革。

强化专业教研室对各种课程教学计划制定的参与力度。

并且应研究这两个学期实施阶段过程中学生的管理问题。

在校外实训教学过程中,注意实训过程的监控,避免失控。

一方面指导学生如何适应实训环境,尽量避免各种干扰,积极主动的与技术人员联系,严格按实训具体计划进行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要经常与学生和实训单位领导和主要技术人员联系,重视各方面的反馈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在有利于完成实训任务的前提下及时调整实训进度或内容。

由于毕设课题是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具有实时性的特点。

所以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毕设课题,78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2卷收稿日期:2004-06-20第12卷第4期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12 No.42004 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Industry 2004建筑智能化专业建设规划之分析范同顺,杨晓玲(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100101)摘要:本文就建筑智能化专业建设所涉及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原则及内容、课程(科目)的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规划、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式的规划、专业规划应体现校企合作及双证书教育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阐述了观点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智能建筑;专业规划;分析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540(2004)04-077-031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目标是以面向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现代化智能建筑中各类设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大中型建筑企业、设计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机关、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各种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建筑工程的工程设计、设备安装、运行管理及技术开发等工作。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备语言交流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创新意识;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理论、方法,具有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必要的职业基本技能。

2课程设置原则及内容在制定课程模式的过程中,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的需要为核心,以专业培养目标作为制定课程模式的依据,即完全围绕着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的需要进行课程的设计,这种设计不但体现在课程名称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具体内容中。

培养目标决定了能力培养的方向,在教学计划中以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心环节。

能力培养的实现是靠具体的、符合能力培养要求的教学内容来完成。

本专业的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基本素质与能力;②外语应用能力;③计算机应用能力;④工程设计能力;⑤楼宇自动化设备调试、运行、维护能力;⑥智能建筑设备管理能力。

在进行专业规划的分析和构思阶段,应注意到,专业课程规划的结果,一是要能够把符合条件的学生招进来,二是要比较容易的把学生送出去。

实际上高等教育要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说到底是要具有如何经营好高等教育的理念。

这也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高等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

所以相应的专业规划及课程的设置和开发面临这样几个问题:首先专业方向及课程的设置或开发要取得考生和家长的信任和要求;再者满足一定行业范围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对高新技术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并且应可持续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有序、健康的发展。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预测技术难点并进行分析和备案,作到辅导及时、有效。

可在第七学期内小范围、有针对性的开设专业课程。

5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式的规划本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的规划,始终围绕着学生顺利就业来展开。

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工作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因为这是企业最需要的,也是学生就业最需要的。

大力支持或动员毕业生自己寻找毕设实习单位,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参与毕设实习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以及在工作中建立起团队意识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加强。

6专业规划应体现校企合作及双证书教育与智能建筑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经签定合作办学的协议。

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成立校外专业指导委员会,经常性的征求校外专家和企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本专业建设的意见。

建立毕业生或企业用人信息调查与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同时,积极地寻找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建筑智能化理论与实践方面课题的深入研究。

以此带动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进而使专业学科的建设有一个质的飞跃。

结合本专业与智能建筑企业关系比较密切的特点,我们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考取国家承认的项目经理、电气工长、概算员及网络技术等职业上岗证书和其他相关的等级证书。

在专业课的内容设置上兼顾到了学生考证的需要。

由于在专业课的内容设置上兼顾到学生考证的需要,所以其他学生就业后如工作需要,也可以很容易考取相关证书。

7师资队伍建设规划①鼓励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课题的研究,每年申报研究课题。

每位专业教师每年至少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

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和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

③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会议、专业年会以及有关的展览会等。

④专业教师有计划的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每年参加业务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

⑤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动向,增强实践能力,促进教学及专业改革。

THE ANALYSE OF SPECIALITY PROGRAMMINGABOUT INTELLIGENT BUILDINGFANTong-shun,YANG Xiao-ling(School of Automation,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explains the viewpoint and specific method of establish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speciality that in-cudes training objective,coursecharacteristics,principle and contant of course offered,reform of curriculum,planningof teaching andwayofmaincapabilitytraining ,courses refecting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nd twocerticateeducation,training of teachers.Key Words:intelligent building; speciality programming; analyse79第4期范同顺,杨晓玲:建筑智能化专业建设规划之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