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含萜类化合物

合集下载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1 简介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早在1930年代,就有学者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类维生素C的活性。

根据Pratt 的说法,黄酮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抗氧化剂。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病的防治和抗氧化抗衰老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富含黄酮类植物资源的评价和筛选已成为农学、医学和食品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甘草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植物资源。

甘草黄酮是甘草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心血管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因此,开展甘草深加工,充分利用甘草资源,提高资源附加值,前景十分可观。

1.1 甘草研究概况1.1.1甘草简介甘草(Glycyrrhizae radix,GR)又名甜草根、粉草、灵通、果老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甘草株高40~ 80cm,根茎粗壮,有地下茎,主根圆柱形,长1~ 2m,外皮红褐色至深褐色,茎横切面淡黄色或黄色,味甜,茎直立,密被白色短毛和刺状腺体,羽状复叶,小叶7 ~ 17片,卵形,圆形,长1~1 ~2.5cm宽3cm,总状花序腋生,花密:花冠蝶形,浅蓝紫色或紫红色,14~长25mm。

荚果长圆形、镰刀形或弯成环状,褐色,密被棘腺和短毛,种子2-8颗,扁圆形或肾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中国药典》记载的药用甘草为乌拉尔甘草、甘草黄酮和光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

甘草属心、肺、脾、胃经[1] ,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用于药用。

1.1.2甘草的功效、药理作用人类使用甘草已有近 2400 年的历史。

中国医学文献记载,甘草最早见于《神农百草经》,列为上品。

东汉医仲景(公元2世纪)邪气金疮肿,在《伤寒论》中,74%的方剂中都使用了甘草。

梁朝名医弘景(公元5世纪)在名医弘景(公元5世纪)编纂的《名医》中称其为“美草、蜜饯、古国”。

明世珍在其《本草纲目》中将甘草列为1074种中药的第一味,并入第一册12册。

清代吴启君在其《植物名实图》中也对甘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黄酮)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黄酮)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黄酮)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聚酰胺色谱常用于分离A.生物碱B.皂苷C.黄酮类化合物D.萜类化合物E.强心苷正确答案:C解析:聚酰胺色谱适用于分离含酚羟基的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多含有酚羟基,故本题答案选C。

知识模块:黄酮2.可与氯化锶反应生成黑色沉淀的是A.5,7,4’一三羟基黄酮B.7,4’一三羟基黄酮C.5,7,3’,4’一羟基黄酮D.5,7,4’一三羟基二氢黄酮E.7一羟基黄酮正确答案:C解析:黄酮类化合物如果有邻二酚羟基,可与氨性氯化锶反应,产生绿~棕~黑色沉淀。

知识模块:黄酮3.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I很强,而带Ⅱ较弱的化合物是A.查耳酮B.异黄酮C.黄酮醇D.黄酮E.二羟黄酮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黄酮类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特征。

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吸收光谱中主要存在两个吸收峰带。

峰带I很强,而带Ⅱ较弱的化合物是查耳酮。

黄酮和黄酮醇的紫外光谱中带I和带Ⅱ不存在明显的强弱关系,异黄酮、二羟黄酮及二氢黄酮醇除带Ⅱ吸收外,带I吸收很弱。

知识模块:黄酮4.某黄酮类化合物测定氢核磁共振谱,在δ2.8左右出现两组双二重峰(每一组双二重峰相当于一个质子),在δ5.2附近出现相当于一个质子的4重峰,表示该化合物为A.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异黄酮E.查耳酮正确答案:C解析:在二氢黄酮氢核磁共振谱中H一2因受两个不等价的H-3偶合,故被分裂成一个双二重峰,中心位于约5.2。

两个H一3各因偕偶(J=17.0Hz)和与H-2的邻偶也被分裂成一个双二重峰,中心位于2.80处,但往往相互重叠。

知识模块:黄酮5.下列黄酮类化合物水溶性最大的是A.查耳酮B.二氢黄酮C.异黄酮D.花青素E.黄酮醇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性大小,一般情况下,黄酮、黄酮醇、查耳酮平面性强的分子,分子间作用力较强,难溶于水;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因非平面性分子,分子排列不紧密,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溶解度稍大。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名称和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名称和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名称和黄酮是一类萜类化合物,它们通常是花青素和其他萜类的类似物质,具有独特的黄色色素。

它们存在于植物的多个细胞,植物的颜色和芳香等特征受它们的影响。

黄酮在植物状态下可以发生细微的变化,可以分成几种类别。

首先,有一类黄酮叫做黄酮苷,它是由一种植物黄酮和一种无机碱如硫酸钠结合而成。

它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抵抗室内污染,也可以在饮料中用作色素和香料,以提高口感和色泽。

其次,黄色醇或黄酮醇是一种醇类化合物,它具有芳香和艳丽的色泽,可以保留植物食用价值,同时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保护植物不受自由基的侵害。

它还可以用作颜料,使植物看起来更加漂亮。

另外,还有一类叫做酯类或醛类黄酮,它们是由羧酸和羧醇结合而成,它们也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植物不受高温的损害。

最后,还有一类叫做黄酮酮或苯酮,它们是酯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植物不受污染物的侵害。

总的来说,黄酮是一类重要的萜类物质,它们在植物中的含量至关重要,可以保护植物不受它们自身的衰变和室内污染的损害。

从营养角度来讲,黄酮也具有抗氧化和营养补充作用,可以提高食物的色泽和口感,增强植物的药用价值。

因此,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在营养,药用和颜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它们的独特性,它们也被广泛应用在食品,药品和植物颜色等方面,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营养和保护。

综上所述,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成苷类,醇类,酯类和苯酮类等几种,它们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植物不受室内污染和其他自身损害,也可以为人类带来营养,色泽和口感。

因此,要想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类别,也要了解它们的特性和作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应用它们。

中药成分分类 萜类 多酚类 黄酮类

中药成分分类 萜类 多酚类 黄酮类

中药成分分类萜类多酚类黄酮类《中药成分分类:萜类、多酚类、黄酮类》在中药的世界里,有许多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保健领域。

这些成分由各种草药和植物提取而来,其中包括萜类、多酚类和黄酮类。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些成分的分类、特性以及它们在中药中的应用。

1. 萜类(Terpenes)萜类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类成分,由多个异构体组成。

这些成分通常具有特殊的气味和生理活性。

萜类可以分为单体萜和多萜两大类。

1.1 单体萜单体萜是由五个碳原子(C5H8)组成的类萜骨架,根据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单萜、双萜和三萜。

1.1.1 单萜单萜在中药中广泛存在,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薄荷中的薄荷醇具有镇静和抗菌作用,而丁香中的丁香酚则具有止痛和抗炎作用。

1.1.2 双萜双萜是由两个单萜骨架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它们在中药中常被用于强化药效或改善药物的溶解度。

举例来说,柴胡中的黄柏酮和桃仁中的异诺肉桂酮都属于双萜成分。

1.1.3 三萜三萜是由三个单萜骨架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它们在中药中常被用于抗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方面。

人参中的人参三醇和白术中的白朮内脂就是典型的三萜类成分。

1.2 多萜(Polyprenols)多萜是由至少10个以色列桥连接的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其分子量通常超过1000。

它们主要存在于树脂和植物的叶绿体中,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活性。

松脂中的松油萜就是一种常见的多萜类成分。

2. 多酚类(Polyphenols)多酚类是一类含有多个酚基团的化合物,其特点是能与蛋白质、DNA 和细胞膜等生物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使得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

2.1 黄酮类(Flavonoids)黄酮类是多酚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亚类,常见于中药和食物中。

黄酮类可以进一步分为黄酮类、异黄酮类和花青素类。

2.1.1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调节免疫系统等多种作用。

在中药中,黄酮类成分广泛存在。

食品化学(谢明勇)11-第11章 次生代谢产物

食品化学(谢明勇)11-第11章 次生代谢产物

第11章次生代谢产物
主要内容
●11.1 概述
●11.2 黄酮类化合物
●11.3 萜类化合物
●11.4 生物碱
●11.5 其他次生代谢产物●11.6 本章小结与思考题
知识点
✓了解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类、命名及其生物合成途径;食品中的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性
✓掌握次生代谢的概念,及其在食品中的作用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的结构分类及其理化性质
✓了解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分析方法
✓了解食品中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生物碱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的结构分类
✓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的理化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功能作用
11.1 概述
✓11.1.1 次生代谢的概念
✓11.1.2 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类与命名
✓11.1.3 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11.1.4 食品中的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性
回目录
11.1.1 次生代谢的概念
初生代谢
在植物、昆虫或微生物体内的生物细胞通过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柠檬
酸代谢,生成生物体生存繁殖所必需的化合物,如糖类、氨基酸、脂肪酸、核
酸及其聚合衍生物(多糖类、蛋白质、酯类等)、乙酰辅酶A等的代谢过程。

所生成的物质称为初生代谢产物。

次生代谢
次生代谢是以某些初生代谢产物作为起始原料,通过一系列特殊生物化学反应
生成表面上看来似乎对生物体本身无用的化合物,如萜类、甾体、生物碱、多
酚类等,它们被称为次生代谢产物。

回本节。

中药成分分类 萜类 多酚类 黄酮类

中药成分分类 萜类 多酚类 黄酮类

中药成分分类 - 探索萜类、多酚类和黄酮类引言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其中萜类、多酚类和黄酮类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这三类中药成分,带您全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1. 萜类萜类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类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它们主要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如薄荷、艾叶等。

萜类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抗菌和抗炎等方面发挥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1 萜类的特点萜类化合物具有挥发性和芳香性,能够快速渗透皮肤,并具有快速镇静、止痛等作用。

•1.2 萜类的作用萜类成分可以通过芳香疗法、按摩等方式被有效地利用,对焦虑、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多酚类多酚类是另一类重要的中药成分,它们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在中药材中,如葡萄籽、山楂等都含有丰富的多酚类成分。

•2.1 多酚类的特点多酚类化合物富含酚羟基,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对抗氧化应激和减缓衰老具有显著的作用。

•2.2 多酚类的作用多酚类成分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是中药成分中的重要代表。

3.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成分中的又一重要代表,它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是许多中药材的重要活性成分。

•3.1 黄酮类的特点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中含有类黄酮骨架,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是许多中药成分中的重要代表。

•3.2 黄酮类的作用黄酮类成分对多种炎症性疾病、抗肿瘤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在中医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结与展望在本文中,我们简要介绍了中药成分中的萜类、多酚类和黄酮类,并探讨了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可以看出,这三类成分都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开发更多新的中药制剂,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个人观点作为中药成分的重要代表,萜类、多酚类和黄酮类在医疗保健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蜂胶的主要成分

蜂胶的主要成分

蜂胶的主要成分蜂胶的成分:蜂胶是一种成分极为复杂的化合物,在所有的蜂产品中,几乎可以说,蜂胶的成分是最复杂的。

不同产地、不同胶源植物的蜂胶的成分差异很大。

蜂胶的成分虽然很复杂,归纳起来,蜂胶的成分主有黄酮类化合物。

萜烯类、有机酸类、醇类、芳香性醛类、脂肪酸及多种氨基酸、糖类、酶类、维生素类和矿质元素等。

现将各大类化合物简单介绍如下。

1、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类具有多方面生理和药理作用的物质。

蜂胶的成分中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其品种和数量都非常丰富,有关科研人员从各种不同的蜂胶中,分离和鉴定的黄酮类化合物就有桶皮素等46种,其中,5,7-二羟基-3,4-二甲基黄酮和5-羟基4,7-二甲氧基双氢黄酮,首次从蜂胶的成分中发现,成为蜂胶中独特的有效成分。

不同产地、不同的胶源植物种类,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品种和数量不同。

罗国安等(1985年)测定了中国产的蜂胶样品,其黄酮平均含量为10.31%土0.29%。

医学工作者发现,许多治疗冠心病的中草药和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都含有黄酮类成分。

因此,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理作用的化合物。

2、挥发性油和萜类蜂胶经蒸馏,得到一些与水不能混合的油状挥发性物,叫挥发性油。

挥发性油具芳香气味,化学成分极为复杂,蜂胶的来源不同,其化学成分有所不同。

但其基本组成为脂肪族、芳香族和萜类等三种物质,以及它们的含氧衍生物,如醇、醛、酮、酸、酚、醚、酯和内脂等。

挥发性油是一种活性物质,蜂胶的成分中所含的挥发性油,具有止咳、解表、驱风、止痛、杀菌、抑菌和防腐的作用。

蜂胶的成分中含的该类化合物有单萜类、倍半萜类,此外,还含有抗菌和抑癌活性的双该类等物质。

3、有机酸类蜂胶的成分中现已分离出的有机酸有苯甲酸、对羟基甲酸、水杨酸、咖啡酸苯乙脂、阿魏酸等13种。

苯甲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组活性芳香族有机酸,具有很强的防腐力。

阿魏酸是中药当归的主要成分,有解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头痛等症。

天然药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

天然药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

天然药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药领域中,人们常常使用天然药物来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

这些天然药物往往包含一些常见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各种药理活性和医疗功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天然药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一、生物碱生物碱是一类在天然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例如镇痛、抗肿瘤和抗炎等。

咖啡因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碱,存在于咖啡、茶叶和可可中,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另外,罂粟中的吗啡也是一种生物碱,被广泛用于镇痛和麻醉。

二、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中常见的多环多羟基化合物。

它们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并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抗癌的作用。

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大豆中的大豆黄酮、茶叶中的茶黄素和柑橘类水果中的柚皮素等。

三、萜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其中,萜类类化合物的抗菌、抗炎和抗肿瘤活性备受瞩目。

例如,紫苏中的紫苏醇具有抗炎作用,柠檬中的柠檬烯具有抗菌作用。

萜类化合物还可以用于提取植物精油,用于芳香疗法和香料制作。

四、生物多糖生物多糖是一类多糖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的细胞壁、组织和分泌物中。

生物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癌和抗氧化活性。

例如,银耳中的银耳多糖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增强剂,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产生和功能。

此外,蘑菇中的多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常被用作辅助治疗癌症。

五、鞣酸类化合物鞣酸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中常见的多羟基苯酸类衍生物。

它们具有收敛、抗菌和抗炎的作用,常被用于治疗口腔疾病和皮肤病。

例如,栀子中的栀子鞣酸可以用于治疗牙龈炎和口腔溃疡。

另外,丹参中的丹参酮具有抗炎和抗凝血作用,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六、挥发油挥发油是一种具有强烈香气和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朵、叶子和根部中,具有抗菌、镇痛和镇静的作用。

薰衣草和迷迭香中的挥发油常被用于芳香疗法,帮助缓解焦虑和改善睡眠质量。

分析化学检识鉴别 (黄酮)

分析化学检识鉴别  (黄酮)
黄酮类显色鉴别反应
还原反应
盐酸-镁粉反应
1、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显红~紫红色
2、少数显蓝、绿色,B环上有-OH或-OCH3颜色随之加深
3、查耳酮、橙酮等无该显色反应;花色素引起假阳性反应
钠汞齐还原反应
1、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异黄酮类显红色
2、黄酮醇类显黄色~淡红色;二氢黄酮醇显棕黄色
三萜类化合物和甾体类化合物颜色鉴别反应大致相同
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很颜色反应




碘化铋钾试剂
即KbiI4,生成橘红色至黄色无定形沉淀
碘化汞钾试剂
即K2HgI4,生成类白色沉淀
碘-碘化钾试剂
即KI--I2,生成红棕色无定形沉淀
硅钨酸试剂
即SiO2·12WO3·nH2O,生成类白色或淡黄色沉淀
苦味酸试剂
Sabety反应
5%溴的氯仿液,产生蓝、紫、绿
Ehrlich反应
产生紫色或红色
对二甲胺苯甲醛
室温显蓝色,氢化yu在80℃加热10min显蓝色,继而转为绿色,最后转为黄色,在水蒸汽上蓝色可再现
通用显色剂...
硫酸
110℃出现颜色或荧光
五氯化锑
萜醇由灰到紫蓝,加热转为棕色;紫外灯下棕色荧光
三氯化锑
萜醇由灰到紫蓝,加热转为棕色;紫外灯下棕色荧光
无沉淀
沉淀
鞣质的化学性质
还原性
酚羟基多,易被氧化,能还原菲林试剂
与蛋白质沉淀
结合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作为提纯、鉴别的方法之一
与重金属沉淀
沉淀,在提取分离中此方法可除去鞣质
与生物碱沉淀
沉淀,在提取分离中此方法可除去鞣质
与三氯化铁作用

3.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3.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六)满山红: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六)满山红:
1. 临床药理作用
慢性支气管炎
2. 化学成分 有效成分:杜鹃素
高频考点小结
1. 黄芩的临床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
2. 葛根的临床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
3. 银杏叶的临床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
4. 槐花的临床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
THANKS
谢谢观看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主讲人:李萍
目 录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一)黄芩: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一)黄芩:
1. 临床药理作用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降转氨酶作用
可用于治疗过敏、喘息等疾病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一)黄芩: 2. 化学成分 有效成分: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苷
汉黄芩素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四)槐花:
2. 化学成分
有 效 成 分 : 主 要 含 有 芦 丁 ( 含 量 可 达 12% ~
16%)、槲皮素 其他成分:三萜皂苷、槐花米甲素、槐花米乙素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五)陈皮: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五)陈皮: 1. 临床药理作用 是治疗冠心病药物“脉通” 的重要原料之一 2. 化学成分 有效成分:主要有橙皮苷 挥发油
(二)葛根: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二)葛根:
1. 临床药理作用
解痉作用
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疼症状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二)葛根:
2. 化学成分:异黄酮类
有效成分:大豆素
大豆苷 葛根素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
(三)银杏叶:

含各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总结

含各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总结

中药总结含各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总结1、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苦参、山豆根、麻黄、黄连、延胡索、防己、川乌、洋金花、天仙子、马钱子、千里光、雷公藤2、含氰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苦杏仁、桃仁、郁李仁3、含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大黄、虎杖、何首乌、芦荟、决明子、丹参、紫草4、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秦皮、前胡、肿节风、补骨脂5、含木脂素化合物的常用中药:五味子、厚朴、连翘、细辛6、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黄芩、葛根、银杏叶、槐花、满山红、陈皮7、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穿心莲、青蒿、龙胆8、含挥发油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薄荷、莪术、艾叶、肉桂9、含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人参、三七、甘草、黄芪、合欢皮、商陆、柴胡10、含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麦冬、知母11、含强心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香加皮、罗布麻叶12、含有机酸的常用中药:金银花、当归、丹参13、含可水解鞣质的中药:五倍子中药鉴别术语1、常见溶剂分类与极性顺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石油醚2、生物碱碱性由强到弱的一般顺序:季铵碱>N-烷杂环>脂肪胺>芳香胺≈N-芳杂环>酰胺≈吡咯3、川乌中所含生物碱的毒性顺序双酯型乌头碱>单酯型乌头碱>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4、按苷键原子不同,苷类酸水解的易难顺序N-苷>O-苷>S-苷>C-苷5、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顺序含-COOH>2个以上β-OH>1个β-OH>2个以上α-OH>1个α-OH6、黄酮类化合物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7,4′-二OH>7-或4′-0H>一般酚羟基>5-OH 中药鉴定之科属完美总结·给药剂量准确,副作用较小·局部用药刺激性小·设备特殊成本高·封装不严泄露无法喷射·有内压受撞击易爆炸·抛射剂挥发制冷多次使用可引起不适2、气雾剂的分类1按用药途径:吸入、非吸入2按处方组成:二相气、液、三相气、液、固/液3按给药定量与否:定量、非定量3、喷雾剂的分类1按内容物组成:溶液型、乳状液型、混悬型2按用药途径:吸入、鼻用、皮肤/黏膜3按给药定量与否:定量、非定量4、吸入气雾剂/喷雾剂的吸收>>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肺部吸收>>影响因素::脂溶性、小分子吸收快、雾滴/粒粒径的大小5、气雾剂的构成1附加剂·溶剂:抛射剂兼,乳浊液水/油·潜溶剂:乙醇、丙二醇·抗氧剂:维生素C、亚硫酸钠·防腐剂:尼泊金乙酯·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硬脂酸三乙醇胺皂、聚山梨酯类、助悬剂司盘类、月桂醇2抛射剂碳氢化合物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易燃、易爆压缩惰性气体CO2、N2耐压要求高3耐压容器4阀门系统6、气雾剂、喷雾剂的质量要求1非定量阀门:喷射速率、喷出总量2定量阀门·每瓶总揿/喷次、每揿/喷主药含量、每揿/喷喷量·递送剂量均一性3吸入气雾剂·微细粒子剂量/粒度·递送速率和递送总量雾化·粒度中药5μm、10μm1、片剂的特点1按片服用,剂量准确2质量稳定包衣、包合3五方便4品种丰富5制备或贮藏不当影响崩解、吸收6某些易引湿受潮;含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下降7溶出不及胶囊剂及散剂,影响其生物利用度8昏迷病人和儿童不易吞服2、片剂分类1口服片:普通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片、泡腾片、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口崩片2口腔用片: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外用片:阴道片与阴道泡腾片、可溶片3、中药片剂的分类:全浸膏片、半浸膏片、全粉末片4、片剂的辅料赋形剂1填充剂稀释剂、吸收剂——助成型: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糖粉、乳糖、甘露醇、硫酸钙二水物、磷酸氢钙2润湿剂、黏合剂——黏结:水、乙醇、淀粉浆糊、糖浆、胶浆类、微晶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3崩解剂——碎裂:干燥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泡腾崩解剂、崩解辅助剂崩解机制:毛细管作用、膨胀作用、产气作用4润滑剂——润滑:硬脂酸镁、滑石粉、聚乙二醇、月桂醇硫酸镁钠、微粉硅胶5其他:着色、矫味5、片剂包衣的目的1隔绝,提高药物的稳定性2掩盖不良气味,增加顺应性3肠溶4缓释、控释,减少服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5隔离有配伍禁忌的成分,有助复方配伍6美观,便于识别6、包衣片的种类:糖衣片、半薄膜衣片、肠溶衣片、肠定位肠溶衣片、缓释衣片、控释衣片7、融变时限:阴道片30min8、崩解时限1普通:15min2原粉:30min3浸膏/半浸膏、糖衣1h4薄膜衣:化药30min,中药1h5含片10min6舌下5min7可溶3min8口崩1min9结肠、肠溶1h10泡腾5min11咀嚼片、冻干口崩片、溶出度、释放度×1、胶剂1特点及种类:滋补强壮;皮胶类补血、角胶类温阳、甲胶类侧重滋阴还有活血祛风作用;2胶剂的原料的种类与选用>>皮类:驴皮张大毛黑、质地肥厚、无病害者>>骨类:骨骼粗壮、质地坚实、质润色黄之新品>>甲类:板大质厚、颜色鲜明、未经水煮者>>角类:质重、坚硬、有光泽、角尖对光照呈粉红色的砍角3胶剂辅料的种类与选用>>冰糖/白糖:增加透明度、硬度,矫味>>油类花生油、豆油、麻油:降低黏度,便于切胶,收胶时利于气泡逸散>>酒类绍兴黄酒/白酒:矫味、矫臭,收胶时利于气泡逸散>>明矾:除杂、增加透明度2、膜剂、涂膜剂·药物的轻微腐蚀+药线的机械扎紧→切断痔核的血液供应,使痔枯落或置瘘管中,引流畅通→以利疮口愈合·线剂结扎,辅以药物→治疗肿瘤,止血抗炎4熨剂:细粉/提取液+煅制铁砂,外用·用时拌醋生热→热刺激及药物蒸气透入熨贴的部位→活血通络,发散风寒5糕剂:细粉+米粉/蔗糖→蒸制成块·含糖味甜可口,治疗小儿脾胃虚弱、面黄肌瘦等慢性消化不良性疾病;6丹剂·毒性大仅外用,注意剂量和部位,以免中毒·散剂、钉剂、药线、药条、外用膏剂·红升丹HgO、白降丹HgCl2、轻粉Hg2Cl27条剂纸捻·用桑皮纸黏药膏后搓捻成细条·桑皮纸搓捻成条,黏面糊,再黏药粉制成·外用——插入疮口或瘘管,引流脓液,拔毒去腐,生肌敛口8钉剂·细粉+糯米粉→搓成细长尖锐或锥形·外用——插入,治疗痔、瘘管及溃疡性疮疡9棒剂·皮肤、黏膜眼科→腐蚀、收敛1、丸剂的特点1传统缓释、长效慢性病、调和气血2新型滴丸速释水溶性基质急救3固体、半固体、黏稠性液体药物均可制成丸剂4提高药物稳定性,减少刺激性5糊丸、蜡丸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6制法简便,小量、大生产7某些剂量大,服用不便,尤其是儿童8易致溶散迟缓、微生物易超标2、丸剂的分类1.按赋形:水丸、蜜丸大、小、水蜜丸、浓缩丸蜜、水、水蜜、糊丸、蜡丸2.按制法1泛制丸:水、水蜜、浓缩、糊2塑制丸:蜜、水蜜、浓缩、糊、蜡3滴制丸:滴3、水丸水泛丸的特点1饮片细粉以水或水性液体制备2丸粒小,光滑便于服用3分层泛丸,提高稳定性,缓释+速释4易溶散,吸收快,显效快,解表消导5设备简单,小量、大生产6细粉泛制,易污染4、水丸的赋形剂1润湿剂、黏合剂:水制药纯水、新沸冷开水、酒黄、白、醋、稀药汁、糖液、含蜜水液<5%5、蜜丸的特点1蜂蜜:滋补、矫味、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解毒2滋补,慢性病治疗3还原糖可防止有效成分的氧化6、水蜜丸的特点1丸粒小、光滑圆整,易于吞服2节省蜂蜜、降低成本3利于贮存7、蜂蜜的要求1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2白黄褐3放久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4芳香味甜不酸不涩5无杂质6还原糖≥64.0%8、蜂蜜的品种:一等、二等、三等、等外品1可选用:荆条花、荔枝花、梨花、芝麻花、枣花、油菜花2切勿使用有毒:乌头花蜜、曼陀罗花蜜、雪上一枝蒿花蜜、9、蜂蜜的炼制1目的:除去杂质、破坏酶类、杀死微生物、降低水分含量、增加黏性2方法:生蜜加水煮沸,去沫滤过,继续加热炼制3规格:嫩、中、老·剂量准确,药物分散均匀·液体药物固体化·载药量较小,理想基质和冷凝剂较少,发展受限2常用基质的要求·熔点较低,60℃以上能熔化,遇骤冷又能凝成固体,药-基混合物室温下呈稳定均匀的固体状态·不影响主药·对人体安全3滴丸基质种类·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4000,6000、泊洛沙姆、硬脂酸聚烃氧40酯S-40、明胶、甘油明胶、硬脂酸钠·非水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蜂蜡、十八醇15、糖丸特点1味甜,易溶化2适合于儿童用药,多用于疫苗制剂16、丸剂的包衣1目的·提高药物稳定性:防止氧化、变质或挥发,防止吸潮及虫蛀·掩盖臭味、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控制药物作用速度或部位·改善外观,便于识别等作用2包衣种类与包衣材料①药物衣.朱砂:镇静、安神、补心.黄柏:利湿、渗水、清下焦湿热.雄黄:解毒、杀虫.青黛:清热解毒.百草霜:清热解毒②保护衣:薄膜衣、糖衣、有色糖衣、明胶衣③肠溶衣:聚丙烯酸树脂IⅡⅢ、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17、丸剂的质量要求1水分蜜丸、浓缩蜜丸:15.0%水蜜丸、浓缩水蜜丸:12.0%水丸、浓缩水丸、糊丸:9.0%散剂、胶囊剂2溶散时限小蜜丸、水蜜丸、水丸:1h浓缩丸和糊丸:2h滴丸:30min包衣滴丸:1h蜡丸:人工胃液2h×,人工肠液1h-肠溶衣片大蜜丸、破碎/分散后服用者:不检查颗粒剂1、颗粒剂的特点·剂量较小·服用、携带、贮藏、运输方便·色、香、味俱佳·包衣防潮、缓释、肠溶·具吸湿性,易吸湿结块2、分类1可溶颗粒:水溶颗粒、酒溶颗粒2混悬颗粒3泡腾颗粒4肠溶颗粒5缓释颗粒6控释颗粒3、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1水分:8.0%2粒度: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得过15%3溶化性可溶颗粒: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泡腾颗粒:5min混悬颗粒、检查溶出度/释放度:不检查1、分类1硬胶囊胶囊2软胶囊胶丸:滴制法、压制法3缓、控释胶囊4肠溶胶囊2、胶囊剂的特点掩盖不良气味,减小刺激性便于服用相对片丸,崩解溶出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隔绝光氧湿,提高稳定性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硬胶囊内容物——固体、半固体、液体3、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1水溶液/稀乙醇→囊壁融化2刺激性强易溶3易风化→囊壁软化4吸湿性→囊壁干燥脆裂4、软胶囊对填充物料的要求1小分子水溶/挥发有机物乙醇丙酮→囊壁溶化或软化2醛类→明胶变性3O/W→失水破坏5%4强酸、强碱5、明胶空心胶囊的囊材组成1增塑剂: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钠2增稠剂:琼脂3遮光剂:二氧化钛4着色剂:柠檬黄、胭脂红5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6增光剂:十二烷基磺酸钠7芳香矫味剂:乙基香草醛6、软胶囊的囊材组成1胶料:明胶、阿拉伯胶2增塑剂:甘油、山梨醇3附加剂:防腐剂、遮光剂4水1.0:0.4~0.6:1.0~1.67、胶囊用明胶:动物的皮、骨、腱与韧带中胶原蛋白不完全酸水解、碱水解或酶降解后纯化得到的制品,或为混合物8、胶囊剂崩解时限1硬胶囊:30min→薄膜衣片2软胶囊:1h3肠溶胶囊:人工胃液:2h×,人工肠液:1h√4结肠肠溶胶囊:人工胃液:2h×,人工肠液:3h×,人工结肠液1h√9、装量差异限度3大部分药物直肠吸收,避免首过作用的破坏4适用于不能、不愿口服给药的患者3、直肠给药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1直肠上静脉→门静脉→肝脏→大循环2直肠下静脉+肛门静脉→髂内静脉绕过肝脏→下腔大静脉→大循环3直肠淋巴系统4、影响直肠给药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1生理因素2药物因素3基质因素5、栓剂基质的要求硬度无配伍禁忌,无毒性、无过敏、无黏膜刺激性,不影响药物的含量测定熔点与凝固点相距较近具有润湿与乳化能力,能混入较多的水不易霉变,稳定6、栓剂基质的类型、代表品种及应用1油脂性基质可可豆脂:同质多晶性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椰子/山苍子/棕榈2水溶性及亲水性基质甘油明胶:阴道栓,鞣酸×聚乙二醇类7、栓剂的质量要求混合均匀外形完整光滑硬度适宜塞入腔道后应无刺激性应能融化、软化或溶化能与分泌液混合,逐渐释药内包材无毒固体原料药物:细粉或最细粉融变时限:脂肪性基质30min、水溶性基质60min8、贮藏、运输<30℃生物制品2℃-8℃1、特点:1保护、润滑、局部治疗2全身治疗作用经皮给药系统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循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破坏;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2、分类1软膏剂:油脂性基质软膏、水溶性基质软膏2贴膏剂橡胶贴膏、凝胶贴膏与贴剂3膏药:黑膏药、白膏药3、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释放皮肤、黏膜穿透真皮、皮下吸收体循环4、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1皮肤条件:应用部位、病变、温度、湿度、清洁2药物性质:油、水分配系数适宜,既有一定脂溶性又有一定水溶性;分子质量较小、药理作用强3基质的组成与性质①组成、类型和性质:乳剂型>吸水性凡士林+羊毛脂/硅酮/豚脂>烃类②pH:弱酸性药物pKa>基质pH>弱碱性药物pKa分子型增加③附加剂:表面活性剂、透皮促进剂④水合作用:油脂性基质封闭性强4其他: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与皮肤接触时间5、软膏剂、乳膏剂的特点:慢性皮肤病;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局部治疗;经皮吸收,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6、软膏剂、乳膏剂基质的质量要求黏度适宜,易于涂布;药物的良好载体,有利于释放和吸收;性质稳定,无配伍禁忌;无刺激性、过敏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易洗除,不污染衣物7、油脂性基质1特点:润滑、无刺激性、封闭、水合、保护软化作用强;油腻、疏水、药物释放较差、用水不易洗除;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2代表品种油脂类:动物油、植物油、氢化植物油类脂类:羊毛脂、蜂蜡黄蜡、白蜡、虫白蜡、鲸蜡烃类:凡士林黄、白、石蜡、液体石蜡硅酮类:二甲基硅油8、乳剂型基质1特点:亲水亲油,有利释放穿透吸收;可吸收创面渗出物;易涂布、易清洗;可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的皮肤病,忌用于糜烂、溃疡及化脓性创面;遇水不稳定药物不宜2代表品种及应用①0/W:吸水多、无油腻、易洗除,注意反向吸收;易干涸、霉变——保湿剂、防腐剂乳化剂:钠皂、三乙醇胺皂类、脂肪醇性硫酸钠类、聚山梨酯类②W/O:吸水少,透皮好,涂展佳乳化剂:钙皂、羊毛脂、单甘油酯、脂肪醇9、水溶性基质1特点:释药快、无油腻、无刺激;能吸收组织渗出液,可用于糜烂创面和腔道黏膜;润滑作用较差,易失水、发霉——保湿剂、防腐剂2代表品种:纤维素衍生物:MC、CMC-Na,聚乙二醇PEG10、膏药1特点与种类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皮肤贴敷黑膏药:饮片+植物油+红丹铅丹→炼制白膏药:饮片+植物油+官粉铅粉→炼制油润固体,用前烘软常贴于患处,亦可贴于经络穴位局部:保护、封闭及拔毒生肌、收口、消肿止痛全身:祛风散寒、行滞祛瘀、通经活络、强壮筋骨等功效,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弥补内服药的药力不足2基质组成①原料:植物油、红丹②基质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的铅盐11、贴膏剂VS贴剂1相同:薄片状、皮肤贴敷、不污染衣物→局部、全身2不同:贴膏剂:背衬层、药物贮库层、保护层橡胶贴膏:药物+橡胶→膏料→涂布于背衬材料;黏性强,固定敷料、保护伤口、防止皲裂,载药量小,作用时间短凝胶膏剂:药物+亲水基质→凝胶→涂布于背衬材料;黏性差,舒适性好,水合作用增加,有利吸收贴剂:背衬层、药物贮库层、黏胶层、保护层;可控释,作用时间长,减少给药次数骨架、控释12、软膏剂、乳膏剂的质量要求1软膏剂:粒度>180μm不得检出乳膏剂:25℃以下贮存,不得冷冻相同:避光、密封;“非无菌制剂”用于烧伤,标签标明,产品说明书注明,适应证明确“用于程度较轻的烧伤Ⅰ°或浅Ⅱ°”,注意事项下规定“应遵医嘱使用”;无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2膏药的质量要求膏药:药料提取药料炸枯→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含挥发性成分饮片、矿物药、贵重药应研成细粉膏体应油润细腻、光亮、老嫩适度、摊涂均匀、无飞边缺口,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且不移动黑膏药应乌黑、无红斑,白膏药应无白点密闭,阴凉软化点、重量差异3贴膏剂、贴剂的质量要求贴膏剂:含膏量、耐热性、赋形性贴剂:释放度、标签中应注明每贴所含药物剂量、总的作用时间及药物释放的有效面积相同:密封;黏附力、含量均匀度、微生物限度、有机残留溶剂;采用乙醇等溶剂应在标签中注明过敏者慎用一、特点与分类1、特点直接用于眼部无菌制剂滴入、冲洗、涂布、插入、注射、置于眼局部作用:清洁、保护、治疗2、分类1眼用液体:滴眼剂、洗眼剂、眼内注射溶液2眼用半固体制剂:眼膏剂、眼用乳膏剂、眼用凝胶剂3眼用固体制剂:眼膜剂、眼丸剂、眼内插入剂二、附加剂1、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钠、葡萄糖、硼酸、硼砂2、pH调节剂: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3、抑菌剂:三氯叔丁醇、硝酸苯汞、苯乙醇、羟苯乙酯4、黏度调节剂:MC、PVA、PVP5、其他:增溶剂、助溶剂、抗氧剂三、质量要求1、眼用制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装量:滴眼≯10ml,洗眼剂≯200ml,半固体≯5g混悬型:轻摇易分散,并应检查沉降容积比避光/遮光、密封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多剂量添加抑菌剂,标签注明眼内注射溶液、眼内插入剂、供外科手术用、急救用的眼用制剂:不得添加抑菌剂、抗氧剂,一次性包装不溶性药物:极细粉包装:无菌,透明度不影响可见异物检查2、眼用制剂质量检査项目与要求无菌渗透压摩尔浓度装量、装量差异检查含量均匀度×滴眼剂、眼内注射溶液:可见异物含饮片原粉、混悬型:粒度眼用半固体:金属性异物混悬型:沉降体积比四、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1、眼用制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角膜→房水→前房→虹膜、睫状肌→局部>>结合膜→巩膜→眼球后部→全身2、影响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药物的外周血管消除眼用制剂的pH及药物的pKa刺激性表面张力黏度中药化学歌诀一碱苦参豆麻黄,黄连延胡防金花;天仙川乌钱里光,雷公免疫抗炎服;二苷杏桃郁李仁,三醌大黄杖首乌;芦荟丹参决紫草,四香秦皮肿前补;木脂五味厚连辛,黄酮五葛银杏叶;槐花防陈满山红,六帖青蒿穿龙胆;七挥薄术艾肉桂,三帖皂苷八人参;三七甘芪合商柴,九是强心加布麻;牛黄熊胆胆汁酸,蟾酥毒配强心苷;麝香斑蛭动物药,双花当归有机酸;丹参兜铃毒慎用,鞣质倍子没食子;六种方法除鞣质,蜕皮激素牛膝含;一、薄层光密度法:1、秦皮:秦皮甲素不得少于1.36%;二、薄层扫描法扫描层薄,黄连小檗;内酯穿莲,牛黄胆酸,黄芪甲苷,槲齐苦碱,大青叶靛;1、黄连:以盐酸小檗碱计不得少于3.6%;2、苦参:含苦参碱不得少于0.080%;3、黄芪:黄芪甲苷不得少于0.040%;4、大青叶:靛玉红不得少于0.080%;5、槲寄生:含齐墩果不得少于0.17%;6、穿心莲:脱水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的总量不得少于0.80%;7、牛黄:含胆酸不得少于4.0%;三、气相色谱色谱气相,丁斑麝香;1、丁香:丁香酚不得少于11.0%;2、斑蝥:斑蝥素不得少于0.35%;3、麝香:麝香酮不得少于2.0%;四、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紫槐番乌,牛黛防牡;1、紫草:羟基萘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计算不得少于0.80%;2、槐花:含芦丁槐花不得少于8.0%,槐米不得少于20.0%;3、番泻叶:总番泻苷以番泻苷B计不得少于2.5%;4、制川乌:含乌头碱不得少于0.20%;5、牛黄:胆红素不得少于35.0%;6、青黛:在61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含靛蓝不得少于2.0%;7、防己:含粉防己碱不得少于0.70%;8、牡丹皮:单皮酚不得少于1.20%;高效液相测定品种26种微量升华品种高效液相儿茶蟾酥,何大白甘西人防杜,蓼三厚天龙丹芩木,吴翘血冬马栀金蒲;秦皮甲素薄层光度;1、儿茶、含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总含量不少于21.0%;2、蟾酥:含华蟾酥基和脂蟾毒配基总量不少于6.0%;3、何首乌:含2,3,5,4ˊ-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不得少于1.0%;4、大黄: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不得少于0.5%;5、白芍:含芍药苷不得少于0.8%;6、甘草:苷草酸不得少于2.0%;7、西洋参:人参皂苷Rb1不得少于1.0%;8、人参:生晒参、生晒山参、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总量不得少于0.25%;红参总量不得少于0.20%;9、防风:含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量不得少于0.24%;10、杜仲: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1%;11、蓼大青叶:含靛蓝不得少于0.5%;12、三七: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的总量不得少于3.8%;13、厚朴: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量不得少于2.0%;14、天麻:天麻素不得少于0.10%;15、龙胆:龙胆苦苷不得少于1.0%;16、丹参: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17、黄芩:药材黄芩苷不得少于9.0%,黄芩片不得少于8.0%,酒黄芩不得少于8.0%;18、木香:木香烃内酯不得少于0.60%;19、吴茱萸:含吴茱萸胺,吴茱萸次碱的总量不得少于0.20%;20、连翘:连翘苷不得少于0.15%;21、血竭:含血竭素不得少于1.0%;22、冬虫夏草:含腺苷不得少于0.010%;23、马钱子:含士的宁番木鳖碱应为1.20—2.20%;24、栀子:含栀子苷不得少于1.8%;25、金银花: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26、蒲黄:含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不得少于0.10%;微量升华何大黄,紫斑薄黛牡沉香;升华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体;现代汉语词典升华等1何首乌:升华得深黄色柱状或针簇状结晶,遇碱液显红色;2大黄:粉末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毛状结晶遇碱变红色;3大青叶:微量升华,可得蓝色或紫红色的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4斑蝥:取粉末0.15g用微量升华法,所得白色升华物,放置片刻,在镜下观察,为柱形、棱形结晶;5牡丹皮:粉末微量升华,显微镜下见长柱形结晶或针状及羽状结晶,于结晶上滴加三氯化铁醇溶液,则结晶溶解而呈暗紫色;丹皮酚的反应6沉香:取醇浸出物热浸法,进行微量升华,得黄褐色油状物,香气浓郁,于油状物上加盐酸1滴与香草醛颗粒少量,再滴加乙醇1-2滴,渐显樱红色,放置后颜色加深;7紫草:粉末0.5g在试管底加热,生成红色气体,并于壁上凝成红褐色油滴;8薄荷:粉末少量,经微量升华得油状物,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橙黄色,再加水1滴即变紫红色;9青黛用微火灼烧,有紫色烟雾产生;特殊加工方法的药材方法药材口诀忌铁器大黄、蟾酥忌火煅雄黄、雌黄反复搓揉玉竹、党参、三七玉竹揉搓三七党海金沙:置于火中燃烧发出爆鸣声且有闪光,无灰渣残留;乳香:遇热变软,燃烧有香气,冒黑烟,留有黑色残渣;降香:燃烧冒黑烟及油冒出,残渣为白色灰烬;沉香:燃烧冒浓烟,有黑色的油状物渗出,香气浓烈;血竭:少许置白纸上,在火上烘烤,熔化,无扩散油迹;对光透视呈鲜艳红色;火烧可产生刺鼻烟气,应无松香气;熊胆:用火烧可起泡,应无腥气;麝香:用火灼烧,可见麝香仁初迸裂跳动,后熔化,油滴似珠,香气浓烈四溢;无烧毛肉焦气,无火焰火星,残渣白色、灰白色;珍珠:用火烧之有爆裂声,并称层片状破碎,碎片银灰色,内外色泽一致,仍有珠光闪耀;蟾酥:取少许放于锡箔纸上,加热即熔融成油状;青黛:燃烧可冒出紫红色烟雾;雄黄:燃烧易熔融紫红色液体,并产生黄白色烟,有很强的蒜臭气;硫黄:燃烧易熔融,发出蓝色火焰,并有刺激的二氧化硫气体鉴别之水试菟丝子:水浸后表面有粘液渗出,水煮后,种皮破裂,吐出白色卷须状的胚;葶苈子:水浸后膨胀度≥3--南葶苈子;水浸后膨胀度≥12-北葶苈子;牵牛子:入水后,种皮龟裂状有明显的粘液渗出;石膏:熟石膏放入水中,变硬;蟾酥:遇水后泛起白色的乳状液;青黛:遇水后不将水染成深蓝色;海金沙:放于水中能浮于水面,加热后下沉;。

生地黄化学成分化学结构

生地黄化学成分化学结构

生地黄化学成分化学结构生地黄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和西南地区。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并且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

本文将介绍生地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化学结构及其作用。

1. 主要化学成分:生地黄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甾体类化合物、单萜类化合物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生地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占生地黄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60%以上。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矢车菊素、芍药苷、野菊花苷等。

2. 化学结构:生地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比较复杂。

其中,芍药苷的化学式为C23H28O13,分子量为504.46。

其结构由葡萄糖、苯乙烯基和苯丙氨基三部分组成,具有明显的苷类结构。

此外,生地黄中还含有多种甾体类化合物和单萜类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也相对复杂。

3. 作用:(1)清热解毒生地黄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降低体温,消炎利咽,用于治疗热毒病。

芍药苷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表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肝炎等疾病。

(2)益肝养肾生地黄能够益肝养肾,具有明显的肝肾保护作用。

生地黄中的甾体类化合物和单萜类化合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肝、肾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对于肝肾疾患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滋阴润燥生地黄可以滋阴润燥,是用于滋补虚弱的良好食疗材料。

芍药苷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改善皮肤干燥、缺水等情况,常被用于护肤和美容。

综上所述,生地黄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甾体类和单萜类化合物等。

其中,芍药苷是其代表性成分,具有多种作用,如清热解毒、益肝养肾、滋阴润燥等。

因此,生地黄在中药和食品制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三 链 分 构 碳 部 结
O OH O
O OH O
O O
续表:
+ O OH
3' 2 2' OH 1' 1 6 5 3 4
花 素 色 类 (anthocyanidins)
7
查 酮 耳 类 (chalcones)
6'
O OH
O
1 2 3
橙 酮 类 (噢 弄类 ) 口 (aurones) 4 黄 烷 -3,4-二 醇 类 Flavan-3,4-diols 双苯吡酮类 口山 酮 类 Xa nt hones
黄 类 合 的 要 构 型 酮 化 物 主 结 类
名称 黄 类 酮 (flavones) 二 黄 类 氢 酮 (flavanoes) 异 酮 黄 类 (isoflavones)
三碳链部分结构
O O O O O O
名称 黄 醇 酮 类 (flavonol) 二 黄 醇 氢 酮 类 (flavanonols) 二 异 酮 氢 黄 类 (isoflavanones)
芦丁、橙皮苷、d-儿茶素等有Vit P样作用,能降低血管脆性 及异常的通透性,可用作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剂。
HO
O
O
OH OH
r ut inos e
OH r ut inos e O O O CH3
OH O 芦丁 rutin
OH O
橙皮苷 hesperidin
芦丁、槲皮素、葛根素、立可定等均有明显的扩冠作用。
4.镁盐:Mg(OAc)2甲醇溶液,常在纸上进行 Mg(OAc)2 二氢黄酮(醇类) 天兰色荧光 Mg(OAc)2 黄酮(醇)、异黄酮 黄~橙黄~褐色
★5. 氯化锶反应:在氨性甲醇液中反应 SrCl2 邻二酚OH黄酮 绿色~棕色乃至黑色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黄芩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全球的草本植物,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

它的根和茎具有清热解毒、干燥湿度、冷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感冒、咳嗽、痢疾等疾病。

为了更好地了解黄芩的药用价值,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黄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等,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炎等作用。

苯丙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绿原酸、咖啡酸等,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有机酸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苯甲酸、水杨酸等,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黄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具有抑制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

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抗菌成分。

黄芩还能够增强抗生素的效果,如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合用,能够降低抗生素用量,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黄芩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其抗病毒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

在病毒感染初期,黄芩能够抑制病毒的吸附和复制,从而减轻病毒感染的症状。

黄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其抗氧化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和有机酸类化合物。

长期服用黄芩可以改善身体的抗氧化状态,预防衰老和慢性疾病的发生。

黄芩具有利尿作用,能够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等症状。

其利尿成分主要是有机酸类化合物。

黄芩可以用于治疗尿道感染、肾炎等疾病引起的水肿症状。

黄芩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

内服时,可以单味药煎服,也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治疗各种疾病。

如与知母、栀子等配伍,可以治疗肺热咳嗽;与黄连、半夏等配伍,可以治疗胃热呕吐;与阿胶、地黄等配伍,可以治疗阴虚内热。

在外用方面,黄芩可以用于治疗痔疮、痈疽等疾病。

黄芩在中医美容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普济方》中记载的“三黄散”,就是以黄芩、黄连、黄柏为主要成分的外用制剂,可以治疗面部长疱、皮肤溃疡等。

藏药重要植物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理探究

藏药重要植物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理探究

藏药重要植物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理探究藏药是中国独有的药物传统,有着千年历史。

藏药的独特性在于其药性清凉,少有刺激和副作用,常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

其中,藏药中的植物化学成分是发挥功效的关键,因此本文将从植物化学的角度,阐述藏药中的重要植物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理。

一、藏药中的生物碱生物碱是藏药中最为重要的植物化学成分之一,其在药用中具有明确的功效。

生物碱分子中含氮原子,又称为含氮化合物,是由丰富的天然植物制成的物质。

在藏药中,常被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根据其作用机理,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含毒生物碱含毒生物碱是一种含有毒性的物质。

它们通常只用于特定的药物治疗,但也可以用于美容产品中。

含毒生物碱具有镇痛和止血作用,因此常用于腰痛、神经疼痛等症状。

2. 含有麻醉作用的生物碱这种生物碱常被用于治疗肌肉疼痛和手术后疼痛。

其作用机理是减轻疼痛感觉,使人感到困乏和放松。

3. 含有神经选择性的生物碱这种生物碱能够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使神经细胞受到抑制。

其常常用于治疗焦虑失眠、抽搐、躁郁症等症状。

二、藏药中的单体萜类化合物单体萜类化合物是藏药中的另一种重要植物化学成分。

这种化合物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可以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到。

藏药中的单体萜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治疗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其作用机理是增加胃液分泌和消化酶的活性,促进胃肠道的吸收和代谢。

三、藏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也是藏药中的重要植物化学成分。

它们是一类活性物质,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

其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疾病。

作用机理是通过增加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消除自由基产生的损伤。

四、藏药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也是藏药中的重要植物化学成分之一。

其在药用中主要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癌作用。

多糖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是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和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力。

结束语藏药是中国民间医学中的珍宝,其深厚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药用功效一直备受世人推崇。

《中药一》: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汇总!

《中药一》: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汇总!

1、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有黄芩、葛根、银杏叶、槐花、满山红和陈皮。

2、从黄芩中分离出来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素-5-O-β-D-葡萄糖苷、木蝴蝶素等。

3、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是中成药“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的主要成分,黄芩苷还有降转氨酶的作用。

4、《中国药典》以黄芩苷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5、黄芩苷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可溶于热乙酸。

遇三氯化铁显绿色,遇乙酸铅生成橙红色沉淀。

6、葛根含异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7,4,-葡萄糖苷及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苷。

《中国药典》以葛根素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7、葛根总异黄酮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大豆素具有类似罂粟碱的解痉作用。

大豆素、大豆苷、葛根素均能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症状。

8、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双黄酮和儿茶素等。

《中国药典》以总黄酮苷和萜类内酯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9、银杏叶制剂是血小板激活因子抑制剂,长期服用可能抑制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引起脑出血。

10、槐米含有芦丁、槲皮素、皂苷、白桦脂醇、槐二醇以及槐米甲、乙、丙素和黏液质等。

11、芦丁是槐米的有效成分,可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并用作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剂。

《中国药典》以总黄酮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12、陈皮中除含有挥发油外,还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橙皮苷具有和芦丁相同的用途也有维生素P样功效。

《中国药典》以橙皮苷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13、橙皮苷几乎不溶于冷水,在乙醇或热水中溶解度较大。

14、从满山红叶中已分离出杜鹃素、8-去甲基杜鹃素、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金丝桃苷、异金丝桃苷以及莨菪亭、伞形酮、木毒素、牻牛儿酮、薄荷醇等。

《中国药典》以杜鹃素为对照品对满山红进行含量测定。

栀子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栀子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栀子作用与功效与作用栀子,又名金钟花、黄雀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栀子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被誉为“中药之王”。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中,具有广泛的药理学和保健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栀子的作用与功效。

一、栀子的基本概况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属(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成熟果实。

果实入药后,经晒干、炒制或煮制而成。

栀子的物理性状为椭圆形或圆形,果皮为黄白色或黄褐色,果实质地较硬,香气浓郁。

栀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

二、栀子的化学成分栀子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经科学分析,其主要含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萘醌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单萜类化合物等。

其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为栀子苷、栀子总苷、栀子内酯、栀子酸等。

三、栀子的药理作用栀子具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抗菌作用:栀子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栀子的主要活性成分栀子苷和栀子内酯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2. 抗氧化作用:栀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防止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氧化损伤。

3. 消炎作用:栀子中的栀子苷和栀子酸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症状,促进炎症的消退。

4. 利胆作用:栀子苷和栀子酸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胆汁的分泌,增加胆汁排泄量,改善胆固醇代谢紊乱、胆石症和胆囊炎等疾病。

5. 抑制肿瘤作用:栀子中的化合物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6. 保护肝脏作用:栀子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7. 调节血脂作用:栀子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减少血管损伤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8. 抗凝血作用:栀子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和血栓性疾病有一定的益处。

萜类和黄酮的关系

萜类和黄酮的关系

萜类和黄酮的关系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萜类和黄酮这两种神奇的物质呀!
先来说说萜类吧。

萜类就像是大自然的魔法小助手,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呢。

你想想看,那些香香的精油,很多就是萜类化合物在发挥作用呀!萜类的作用可多了去了,有的能帮助植物抵御外敌,比如抵抗病虫害啥的。

而且,一些萜类还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呢,这是不是很厉害?
那黄酮又是什么呢?黄酮就像是植物的小卫士。

它在植物中也很常见哦。

黄酮有着抗氧化的本领,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在保护着植物。

而且呀,对我们人类的健康也有着不小的贡献呢。

那萜类和黄酮有啥关系呢?它们就像是植物世界里的好伙伴呀!它们常常一起在植物中发挥作用,共同为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努力呢。

就好比一个团队里的两个得力干将,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萜类和黄酮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应用。

比如在医药领域,它们能帮助我们治疗疾病,让我们更健康;在美容方面,也能发挥大作用,让我们的皮肤变得更好呢。

难道你们不觉得萜类和黄酮很神奇吗?它们虽然小小的,却有着大大的能量和作用。

它们就像是隐藏在自然界中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发现和利用。

总之,萜类和黄酮是非常重要的两类物质,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为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的运转贡献着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酮类化合物含萜类化合物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连接位置及连接方式不同,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黄酮苷类。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性状,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

2、溶解性:一般游离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水溶液中。

3、酸碱性,酸性,多数为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中。

;碱性,γ-吡喃酮环上的醚氧原子,因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故表现有微弱的碱性。

4、显色反应包括还原试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黄酮类化和分子重常含有下列结构单元故常可与铝盐、铅盐、锆盐、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硼酸显色反应、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有黄芩、葛根、银杏叶、槐花、陈皮、满山红
按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进行分类,可分为单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三萜、四萜、多萜。

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主要有四类,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其他类化合物
挥发油的通性,性状,多具浓烈的特异性臭味,其嗅味常是其品质优
劣的的重要标志;挥发性;溶解性,挥发油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乙醚、二硫化碳、油脂等亲脂性有机溶剂,在高浓度的乙醇中能溶解;物理常数;稳定性;化学反应
酸值、酯值和皂化值是不同来源挥发油所具有的重要化学常数,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有穿心莲、青蒿、龙胆
含挥发油的常用中药有薄荷、莪术、艾叶、肉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