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综述
黄酮
• 黄酮类化合物不仅结构多样,而且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表 现出了不同的生物活性和功能。此外,在临床应用上, 许多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植物作为中药已有上千年的应
用历史。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和较低的毒
性。
抗肿瘤活性
解毒护肝和细胞保护作用 对机体内分泌和代谢的影响
• 抗肿瘤活性
• 抗肿瘤活性是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一个研究 热点。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细胞的增殖,主要表 现在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而对正常细胞 则无毒性和致突变作用,反而呈现抗氧化性和正 向免疫调节作用。关于黄酮类化合物促肿瘤凋亡 的作用机制,之前曾有文献报道异黄酮类化合物 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内Ca2+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从 而引发细胞凋亡。目前也有研究者发现,从甜橘 中提取的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Ca2+依 赖性凋亡通道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 原酮结构的化合物。他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 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羰基衍生物多 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
•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虽然 不及生物碱作用强,但由于分布广泛,种 类繁多,部分化合物在植物中含量较高, 而且多数化合物以结晶形式获得,因此对 这类化合物的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是天 然产物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发展
人类对它的认识过程
有关黄酮化合物的综述报道最早见著于1962年, 近几十年来,又有许多关于黄酮研究专著和综述问 世。 ●198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 室编译出版了《黄酮体化合物鉴定手册》,系统介 绍了1974年之前发布的黄酮类化合物1674个。 ●1994年Harborne等人再次出版了黄酮专著“The flavonoids ,Advances in Research since 1986”。 ●1995年Donnelly D M X 等人发表了“天然氧杂环: 异黄酮和新黄铜”。综合表明这些专著和综述的发 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活性研究综述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活性研究综述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包括中国。
马齿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领域,其草本部分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和药理作用。
本综述将重点介绍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其活性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法、醇提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水提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因为水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溶剂,并且可以提取到马齿苋中的大部分黄酮类化合物。
醇提法可以提取到更多的次枝黄酮和黄酮苷类化合物,但是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和提取效果的影响需要仔细考虑。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研究主要包括抗氧化活性、抗炎活性、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等方面。
抗氧化活性是黄酮类化合物最重要的活性之一,因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酚结构,可以通过捕获和清除自由基来发挥抗氧化作用。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主要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途径来展现。
抗炎活性是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另一个重要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等。
炎症反应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抗氧化和抗炎活性,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
抗菌活性研究表明,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一些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尤为突出。
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多种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并且具有很大的潜力作为药物和保健品的原料。
目前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活性机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等方面的问题。
黄酮类化合物综述
和转移,对多种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在保健品领域的应用
改善心血管健康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代谢,对预防和治疗心血 管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增强免疫力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对于免疫力 低下的人群具有保健作用。
抗衰老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延缓细胞衰老,保持 机体健康状态。
报告范围
•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本文将介绍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分类以及 各类黄酮化合物的特点。
•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本文将详细阐述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 质,如溶解性、稳定性等,以及它们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本文将介绍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分离 和纯化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代谢途径与产物
代谢途径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可以通过多种代谢途径进行转化和降解,包括羟基化、甲基化、糖基化等。
代谢产物
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产物丰富多样,包括黄酮、黄酮醇、异黄酮、花青素等,这些代谢产物在植物中 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抗炎、抗癌等。
05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及机制
抗氧化作用
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
抗氧化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能 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 应激损伤。
其他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过敏、抗病毒、抗 寄生虫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 症症状,对于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 作用。
心血管保护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的深入,其潜在的生物学活性及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
本文将综述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学活性的研究现状、常用研究方法及未来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产物,主要分为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几类。
这些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等,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抗氧化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衰老过程。
研究还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对某些慢性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抗炎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研究显示,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抗氧化等途径发挥抗炎作用。
抗肿瘤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其他生物活性: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生物活性,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然而,目前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多样,其生物学活性的发挥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物种、剂量、作用时间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目前对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透彻,需要加强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以便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纯化过程较为复杂,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对人体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未来需要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推动相关药物的开发和临床试验研究。
基因克隆技术: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可以了解黄酮类化合物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机制。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综述.总结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的综述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具有比较强的生物活性和生理作用,按结构可分为黄酮类和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和二氢黄酮醇类、查尔酮类、双黄酮类、异黄酮类以及其它黄酮类等。
目前,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解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双水相萃取分离法、半仿生提取法等,各种提取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
本文对上述几种提取方法近年来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做了简单综述,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应用提借鉴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性质;提取;分离;前景黄酮类化合物又称黄碱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属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类具有种生物活性的多酷类化合物,其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苷元的形式存在[1]。
许多研究己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安全、无毒,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镇静、利尿等作用外,它是大多数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对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特别是由基和抗癌、防癌的作用,使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与消费观念的改变,天然活性成分的保健食品成为现代人追逐的目标,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以纯天然、高活性、见效快、作用广泛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1.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指的是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联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重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为黄酮类(flavone)、黄酮醇类(flavonol)、二氢黄酮类(dihy-droflavone)、二氢黄酮醇类(dihydroflavonol)、异黄酮类(isoflavone)等15种。
大部分学者认为黄酮的基本骨架是由三个丙二酰辅酶A和一个桂皮酰辅酶A生物合成而产生的,经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了A环来自于三个丙二酰辅酶A,而B环则来自于桂皮酰辅酶A。
黄酮类物质的生理功能概述
黄酮类物质的生理功能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含有天然活性成分的功能食品已成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其中黄酮类物质作为一类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天然物质,也已成为当前国内外食品开发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本文就黄酮类物质的结构、生理功能作一综述,为深入研究开发黄酮类物质提供一些基础依据。
1 黄酮类物质概况1.1 定义黄酮类物质又称类黄酮物质,是以a-苯基苯并吡喃酮为主体的一系列物质的总称。
其主要类型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双黄酮、查耳酮和异黄酮。
1.2 理化特性黄酮类化合物多数为晶体,有颜色,少数(如黄酮普类)为无定形粉末。
游离的苷元中,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其余则无。
苷类由于在结构中引入糖的分子,故具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其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因具有酚羟基团,故显一定酸性,较易溶于碱液中。
2 黄酮类物质的生理活性2.1 黄酮类物质抗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自由基是引起癌症、衰老、心血管等退变性疾病的罪恶之源。
生物体内常见的自由基有,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烷氧基自由基等,自由基形成最早,羟基自由基作用最强,ROOH链锁反应循环最持久,清除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形成即中断,则可以从根本上预防体内形成过多的羟基自由基和其它活性氧自由基,达到防衰、抗癌、抗心血管病的目的。
生物类黄酮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其作用机理在于它阻止了自由基在体内产生的3个阶段:即与自由基反应阻止自由基引发;与金属离子螯合阻止。
羟基自由基生成;与脂质过氧反应阻止脂质过氧化过程。
2.2 抗癌、防癌作用黄酮类物质有大量的能产生抗癌作用的生物活性包括对酪氨酸激酶的抑制作用、一定的激素作用、抗增生效应、抗扩散效应、抗氧化作用、一定的免疫功能等。
理化等致癌因子使体内产生自由基,并以自由基的形式富集于脂质细胞膜的周围,引起脂质过氧化。
破坏细胞的DNA而致癌,类黄酮是自由基猝灭剂和抗氧化剂,能有效地阻止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细胞破坏,起到抗癌、防癌的作用。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综述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综述金花葵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其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因此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金花葵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低,提取工艺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如何高效提取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综述,综合分析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提供参考。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特性和药用价值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具有芳香性质的多羟基茂环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等方面显示出很好的药用价值。
目前,对金花葵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水提取、乙醇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微波辅助提取等多种方法。
1. 传统水提取法传统水提取法是将金花葵干燥的植物材料与水加热浸泡,再用溶剂将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浸出。
这种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但提取效率低,且水中可能含有杂质,不利于后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等)的高温高压性质,在超临界状态下将金花葵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溶解于达到高效提取的目的。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且溶剂易于回收,但设备成本高,不易推广应用。
4. 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在微波辐射的作用下,利用金花葵中黄酮类化合物对微波的吸收性,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提取。
这种方法不仅提取速度快,而且还能保持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但设备成本高,操作要求严格。
三、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传统水提取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适用于一些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但提取效率较低,不利于后续的纯化和提纯。
乙醇提取法适用于一些不溶于水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率较高,但乙醇的回收和处理成本较高。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综述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综述金花葵(Rudbeckia hirta L.)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也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
其种子和花瓣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特性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该植物的花瓣和种子中。
其主要成分包括异麻黄酮、木质素醇、黄烷醇和槲皮素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1. 传统提取方法传统的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取法、乙醇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水提取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提取效率较低;乙醇提取法提取效率较高,但可能导致对环境的影响;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则在提取效率和环保性方面均有优势。
传统提取方法存在提取效率低、操作复杂、环保性差等问题。
2. 新型提取方法为了克服传统提取方法的缺点,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新型的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包括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固相萃取法和纳米技术等。
这些新型提取方法在提取效率、操作简便、环保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1. 工艺条件优化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对提取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工艺条件优化包括提取溶剂的选择和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
通过正交实验等方法,可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提高提取效率。
2. 技术改进通过技术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
结合超声波或微波技术,可以提高提取速度和效率;采用固相萃取法,可以降低提取过程中的溶剂消耗;应用纳米技术,可以改善提取材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3. 质量控制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分析提取产物的成分和含量,可以确保提取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综述
山 东 化 工 收稿日期:2020-02-25基金项目:宿州学院科研平台开放课题项目(2017ykf05);宿州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KYLXYBXM19-101);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8A0443、KJ2017A441);宿州学院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实践教育基地(szxy2018xxhz02);宿州学院自然科学重点项目(2017yzd1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08085MC100);宿州学院教授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6jb02)作者简介:张 颖(2000—),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与安全; 通讯作者:王 晴(1993—),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与卫生。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综述张 颖,王 晴 ,钱玉梅,李红侠,曹稳根(宿州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摘要: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的各类植物中广泛存在,因其本身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以及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为相关功效产品的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TQ461;TS2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09-0096-02AReviewontheExtractionandBioactivityofFlavonoidsZhangYing,WangQing,QianYumei,LiHongxia,CaoWengen(SuzhouUniversity,Suzhou 234000,China)Abstract:Flavonoidswerewidelyfoundinallkindsofplantsinnature.Becauseoftheirpharmacologicaleffects,manyscholarshavefocusedonthisresearch.Toprovidetheoreticalreferencesforthefurther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relatedfunctionalproducts,theextractionmethodsofflavonoidsandtheirbiologicalactivitieswerereviewedinthispaper.Keywords:flavonoids;extraction;biologicalactivity 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很多样,同时结构也很多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综述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综述金花葵(Mirabilis jalapa L.)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植物,其花朵有着丰富的黄色素,其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作用,因此在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提取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旨在综述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醇、黄酮酮和黄酮苷等多种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具有抗衰老、抗癌、抗炎等作用。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和防腐等领域。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对其后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水提取、乙醇提取和超临界流体提取等多种方法。
传统的水提取方法简单易行,但产率低、时间长,且提取效果较差;乙醇提取方法提取效果较好,但存在有机溶剂残留的问题;超临界流体提取方法则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实现高效提取,且对产品的保留作用更好。
超临界流体提取方法逐渐成为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主要方法之一。
还有一些新型的提取方法也被应用于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包括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等方法,这些方法在提高提取效率的也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和质量,研究者们通过对提取工艺的优化,使得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针对超临界流体提取方法,研究表明,提取温度、压力、流体种类、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提取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可以增加溶剂的密度和扩散系数,从而提高提取效率;而料液比的适当选择可以避免过多的溶剂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综述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综述金花葵(Tithonia diversifolia)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又名墨西哥风铃花、橘根葵等,该植物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地区。
金花葵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尤为重要,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等领域。
本文将对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金花葵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橙皮素、槲皮素、山奈酚等成分。
这些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氧化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抗衰老和抗氧化作用。
2. 抗炎活性: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肠炎等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抗菌活性: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对细菌、真菌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用于抗菌药物的研发。
4. 其他活性: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肿瘤、降血脂、保护心脏血管等多种生物活性,在药用和保健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是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金花葵提取工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提取方法、提取工艺优化、提取设备等方面。
1. 提取方法目前,常见的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包括传统水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等多种方法。
各种提取方法均有其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提取方法对于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提取工艺优化在提取工艺方面,很多研究集中在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上,包括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剂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可以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3. 提取设备对于金花葵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设备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提取设备的改进能够提高提取效率,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综述类黄酮类化合物临床应用研究
综述类的黄酮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甙,一部分是游离形式,经长期自然选择过程而形成。
黄酮家族种类繁多,结构各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用功效,另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因此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临床价值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本文就其近年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目前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芳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1]。
现已发现数百种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
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和调节免疫、防治血管硬化、降血糖等功能。
还有许多黄酮类化合物被证明有抗hiv病毒活性[2]。
现对黄酮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1.1 对心脑循环系统的作用刘崇铭等试验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1mg?k gica,发现家兔心肌收缩力显著抑制,心室张力上升速率尤其明显抑制,显示ica能降低心肌氧耗。
另外还明显缩短心室射血前期,在心室内压下降的条件下,左心室射血期不变而等长收缩期缩短,反映降低总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有助于合并有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
上述实验结果为临床应用ica或tfe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了实验依据[3]。
静注黄酮类化合物于麻醉犬后,全部动物的脑血流量增加且血管阻力相应降低,还能使乙酸胆碱引起的脑内动脉扩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收缩减弱,使处于异常状态下的血管功能恢复正常水平。
还可改善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微循环障碍,使毛细血管前小动脉管径增加,流速加快。
说明黄酮类化合物对脑缺血、缺氧有保护作用。
1.2 对血管的作用1.2.1对外周血管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一方面通过抑制ldl-c氧化,清除自由基,降低血糖,增强还原性物质的表达等作用对心血管起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则经过直接扩张血管等非抗氧化作用直接影响心血管功能[4]。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特性的研究进展【综述】(精)
Review: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王仲承 0930*******【摘要】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的天然化合物, 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消炎杀菌等多种药用意义。
本文挑选其抗氧化的特性进行分析, 着力于揭示其在抗衰老、癫痫等神经性疾病的治疗等方面的药物开发前景与意义。
【关键词】黄酮 , 天然物提取 , 天然药物 , 抗衰老 , 抗氧化【正文】1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 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 2-苯基色原酮(flavone 结构的化合物。
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 能与强酸成盐, 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以黄酮(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黄色色素,包括黄酮的同分异构体及其氢化的还原产物。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在植物体中通常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游离态(苷元的形式存在。
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起着重要的作用。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母核上常含有羟基、甲氧基、烃氧基、异戊烯氧基等取代基。
由于这些助色团的存在,使该类化合物多显黄色。
又由于分子中γ-吡酮环上的氧原子能与强酸成盐而表现为弱碱性, 因此曾称为黄碱素类化合物。
[1]根据三碳键结构的氧化程度和β环的连接位置等特点,黄酮类化合物可分为下列几类:黄酮和黄酮醇;黄烷酮(又称二氢黄酮和黄烷酮醇(又称二氢黄酮醇;异黄酮;双黄酮类;异黄烷酮(又称二氢异黄酮;查耳酮;二氢查耳酮;橙酮(又称澳咔等。
黄酮类化合物中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很多。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 槐米中的芦丁和陈皮中的陈皮苷, 能降低血管的脆性, 及改善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用于防治老年高血压和脑溢血; 红茶绿茶中含有的儿茶酚等黄酮类物质还能够减轻自发性高血压的症状; 由银杏叶制成的舒血宁片含有黄酮和双黄酮类,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药物综述——黄酮类化合物
药物综述——黄酮类化合物关键词:黄酮类;来源;发展史;药理作用;不足之处摘要: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目前,黄酮类药物仍有些不足之处。
正文:1.发展史:黄酮类化合物的发现历史十分悠久。
早在二十世30年代初,欧洲一位药物化学家在研究柠檬皮的乙醇提取物时无意中得到一种白色结晶,将其命名为“维生素P”。
动物试验证实:维生素P的抗坏血作用胜过维生素C10倍。
2年后,这位科学家进一步发现:维生素 P实际上是一种由黄酮组成的混合物而非单一物质,故后来有人形象化地将维生素P更名为柠檬素。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保健产品首次引起国际医药界的注意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
法国一家保健食品厂商率先推出具有市场引导作用的黄酮类保健新品“碧萝芷”。
它是从法国地中海沿岸地区生长的一种主要树种“滨海松”树皮中提取的一种黄酮混合物。
由于碧萝芷能预防和治疗西方国家极为常见的冠心病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故上市后销售情况极为红火。
在上市10年以后,临床医学研究人员不断发现碧萝芷有不少令人感兴趣的新用途,其中包括抗哮喘、防止长期抽烟引起的脑动脉硬化与脑血栓形成以及降血压作用等。
据科学家研究,法国生产的碧萝芷含有极其复杂的黄酮成分,其中包括:儿茶素、表倍儿茶素、紫杉素、原花青素及其单体、2倍体、3倍体与多倍体混合物。
正是这些复杂的黄酮构成碧萝芷多样化药理作用的基础。
2.来源: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多酚类的内信号分子及中间体或代谢物,包括黄酮、异黄酮、黄酮醇、异黄酮醇、黄烷酮、异黄烷酮、查耳酮等,最集中分布于被子植物中。
如黄酮类以唇形科、爵麻科、苦苣苔科、玄参科、菊科等植物中存在较多;黄酮醇类较广泛分布于双子叶植物;二氢黄酮类特别在蔷薇科、芸香科、豆科、杜鹃花科、菊科、姜科中分布较多;二氢黄酮醇类较普遍地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异黄酮类以豆科蝶形花亚科和鸢尾科。
植物中存在较多。
在裸子植物中也有存在,如双黄酮类多存在松柏纲、银杏纲和凤尾纲等植物中。
黄酮类化合物综述
HO O OH
HO
O OH
OH
O
OH
O
芹菜素
木犀草素
11
1、黄酮类
天然黄酮A环的5、7位几乎同时带有羟基,而B环常常在4′ 位有羟基或甲氧基,3 ′位有时也有羟基或甲氧基。
黄酮苷主要为C-O-C键的糖苷,其中有生理功能的大部分 是C7位的糖苷,也有以C-C键项链的,前者易水解,后者 较稳定。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被子植物中的蔷薇科、芸香 科、豆科、杜鹃花科、菊科、姜科等70余科植物中。 陈皮中的橙皮苷及甘草中的甘草苷均为二氢黄酮化合物。
HO
O O olg
O
甘草苷
19
5、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
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存在于裸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姜科的 少数植物中,常与相应的黄酮醇类存在于同一植物体中。 水飞蓟中的水飞蓟素具有较强的保肝作用,临床上用于治 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代谢中毒性肝损伤等,取得了 较好的成果 O H
槐花米、紫苑、银杏叶、高 良姜 槐花蜜、荞麦叶、桑 椹子 问荆、棉叶 满山红叶、贯叶连桥 满山红叶 高良姜、银杏叶 问荆 满山红叶 桑枝 腊梅花 人参 14
3、双黄酮类化合物
双黄酮是由两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生成的二聚物。集中分 布于除松科以外的槐子植物中,尤以银杏纲为普遍,蕨类 植物的卷柏属中亦存在。
HO O H CH2OH CH2OH O H OH H OH O OH
水飞蓟素
20
6、异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C2上的苯基转移到C3的化合物为异黄酮。主要分布于被子植物 中,以豆科蝶形花亚科和鸢尾科植物中较多。 豆科植物葛根中所含的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4′,7-二葡萄糖苷、葛 根素和7-木糖葛根素等均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综述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1 引言黄酮 (flavonoids) 是一类具有C6-C3-C6基本母体的天然化合物,其中C3部分可以是脂链,也可以与C6部分形成五元或六元氧杂环。
根据C3部分的成环、氧化和取代方式的差异,黄酮又可分为黄酮类、黄酮醇类、查尔酮、橙酮、异黄酮、花青素以及上述各类的二氢衍生物。
近几十年来,已有许多关于黄酮研究的专著和综述问世[1-9],尤其是近年来Harborne 等人出版了天然黄酮化合物手册[10],书中列出了6467个已知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分子式、参考文献和生物活性信息。
这些专著的发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黄酮类化合物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
许多蔬菜、水果和药用植物中都含有此类成分。
如黄零、槐花、沙棘、甘草等中药中就有多种黄酮类成分,有些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可以用来治疗疾病[11]。
比如发现服用蜂蜜后可以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在皮肤、牙銀和咽喉等炎症处擦抹蜂蜜或蜂胶可以使炎症很快痊愈。
上世纪20年代,国外将槲皮素[12 ]用于临床,这样使黄酮类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目前,有许多黄酮类药物已经被用于临床。
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合成药物乙氧黄酮(立可定, Recordil ), 具有明显的扩冠作用,用于临床治疗慢性冠脉机能不全、心绞痛等。
黄酮哌酯在临床上用于下尿路感染性和梗阻性疾病、下尿路器械检查后或手术后尿道综合症等。
然而很多黄酮类化合物溶解性能较差、生物利用度不高、生物活性不够强,这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
如果以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先导,对其进行结构修饰,研究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活性优化就有可能发现活性更好、具有药用开发前景的化合物。
因此,设计和合成结构多样性黄酮类化合物库就显得非常必要。
2.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2.1 抗肿瘤作用在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的早期,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曾对200多个黄酮抗多种鼠肿瘤活性进行筛选, 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都没有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
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一、引言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其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本文将对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进行综述,以期深入探讨其在药物研究和应用中的潜力。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苯并吡喃酮骨架的化合物,其结构基本由两个芳香环和一个呈三元环的吡喃环组成。
黄酮类化合物的特点在于其共有的骨架结构,以及不同衍生基团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其结构特点和衍生基团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黄酮黄酮是最为简单的黄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由两个苯环和一个吡喃环组成。
黄酮可通过羟基、甲氧基、糖基等不同取代基团的变化形成多种衍生物,如槲皮素、山奈酚等。
2. 异黄酮异黄酮是黄酮的异构体,其在吡喃环上存在着取代基团。
常见的异黄酮包括芸香素、大豆黄酮等,这些化合物在植物中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3. 色素苷类色素苷类是黄酮类化合物与糖基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根据糖基的不同,色素苷可分为单糖苷、二糖苷、三糖苷等多种类型。
葡萄糖苷、鹅莓苷等常见的色素苷在食品和药物中广泛存在,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4. 氨基甲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黄酮化合物是黄酮与氨基甲酸酯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常见于豆科植物中,具有降低胆固醇、抗血小板聚集等保健作用。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应用黄酮类化合物以其丰富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这类化合物在药物研究、食品保健、农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 抗氧化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细胞氧化损伤。
其抗氧化活性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2. 抗炎活性许多黄酮类化合物表现出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等。
这使得黄酮类化合物在治疗炎症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药物价值。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在抗肿瘤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些化合物在多种植物中都有发现,如水果、蔬菜、草药和茶等,对人类健康有着潜在的益处。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综述黄酮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抗肿瘤活性的发现、抗肿瘤机制的探索以及临床应用的前景等方面。
我们将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结构特点、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方法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回顾和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我们将总结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主要研究成果,揭示其作用机制和可能存在的信号通路。
我们也将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和挑战,以期为其未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其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大量的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展现出显著的抗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活性,显示出其潜在的抗肿瘤应用前景。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通过干扰细胞周期的正常进程,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将肿瘤细胞阻滞在特定的细胞周期阶段,从而抑制其增殖。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通过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通路,黄酮类化合物可以触发肿瘤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黄酮类化合物还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减少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在机制方面,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与其对信号通路的调控密切相关。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多种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如PI3K/Akt、MAPK、NF-κB等,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影响基因表达、抑制血管生成等方式来发挥其抗肿瘤活性。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活性研究综述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活性研究综述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和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保健品领域。
马齿苋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黄酮类是一类天然的多种化合物,具有苯环和假苯环的结构。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甙、黄酮醇和异黄酮等。
黄酮甙是由黄酮醇和糖苷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有大豆苷、槐花苷和柠檬苷等。
黄酮醇是不含糖苷的黄酮类化合物,常见的有杂酚、芹菜素和木酚等。
异黄酮是结构与黄酮相似,但苯环或假苯环上有一个或多个氧原子替代的化合物,常见的有黄芩素、百里香素和动物鬼臼素等。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法、乙醇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
水提法以水作为溶剂,具有简单、安全和环保等优点,但提取效果一般。
乙醇提法以乙醇作为溶剂,具有提取效果好、操作简单和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但有些黄酮类化合物在乙醇中溶解度较低。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和热效应,能够提高提取效果和速度,但设备相对较贵。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氧化、抗炎、抗菌和抗肿瘤等方面。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强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抑制炎症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凋亡。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其提取方法和活性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马齿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提取方法不够优化和活性研究缺乏深入。
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取方法和加强活性研究,以实现更好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
O
O olg
O
甘草苷
19
5、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
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存在于裸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姜科的 少数植物中,常与相应的黄酮醇类存在于同一植物体中。
水飞蓟中的水飞蓟素具有较强的保肝作用,临床上用于治
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代谢中毒性肝损伤等,取得了
芦丁、橙皮苷、d-儿茶素、香叶木苷
对缺铁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槲皮素、芦丁、金丝桃苷、灯盏花素、葛根素 以及葛根、银杏总黄酮
降血压
柠檬素、石吊蓝素、淫羊藿总黄酮、银杏叶总 黄酮
抗菌消炎
黄芩苷、木犀草素
抑制肿瘤细胞 保肝
牡荆素、汉黄芩素
水飞蓟素、异水飞蓟素、次水飞蓟素
6
二、结构和分类
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苯基)连接的位置 (2-位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与B环构成环状结构等特 点,可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
O+ OH
花色素(anthocyanidin)
O
二氢查尔酮(dihyrochalcone)
O
OH
黄烷-3-醇
9
二、结构和分类
O
OH OH
黄烷-3,4-二醇(flavan-3,4-diol)
O CH
O
O
O
双苯吡酮(xanthone)
O
O O
橙酮(aurone)
O
双黄酮(bifavone)
10
1、黄酮类
2、抗氧化活性
黄酮为酚酸类化合物,在某些金属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其结构极易被氧化,所以 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保护细胞膜上的非饱和脂肪酸免于氧化。黄酮能捕获自 由基。大量文献报道了黄酮类化合物捕获自由基,降低其对机体危害的生物活性, 抗氧化是目前黄酮类化合物活性研究最多的领域,而且许多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
O O
黄酮(flavone)
O
OH O
黄酮醇(flavonol)
7
二、结构和特点
O
O
二氢黄酮(dihydroflavone)
O
O
OH O
二氢黄酮醇(dihydroflavonol)
O
O
异黄酮(Isoflavone)
O
二氢异黄酮(dihydroisoflavine)
8
二、结构和分类
OH
OH
O
查尔酮(chalcone)
25
三、生物活性
7、抗肿瘤作用
➢ 大豆异黄酮具有抑制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及某些肝癌和
胃癌细胞系的生长、增殖及抗促癌和诱导癌细胞分化的作用 。染料木素可抑 制动物肿瘤生长,对人体皮肤癌、乳腺癌、淋巴癌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国 内外细胞水平的研究表明:红三叶草异黄酮对苯并芘(β[ɑ]P)代谢有强烈抑制 活性,能抑制仓鼠胚胎细胞的β[ɑ]P—DNA结合。
R2O
R1 O
O
大豆素 R1=R2=R3=H
大豆苷 R1=R3=H,R2=葡萄糖基
OR3
葛根素 R2=R3=H,R1=葡萄糖基
大豆素-7,4′-二葡萄糖苷 R1=H,R2=R3=葡萄糖苷
7-木糖葛根素 R1=葡萄糖基,R2=木糖基,R3=H
葛根总黄酮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大豆素具有类似罂粟碱的解痉作用。 大豆苷、葛根素及大豆素均能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21
黄酮类化合物只要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的一系列化合物。
O O
O
色原酮
O
2-苯基色原酮
3
一、绪论
这类化合物大多数呈黄色,故得名黄酮。由于它们能与矿 酸成醚盐,所以过去也曾把黄酮类化合物成为黄碱素类化 合物。
目前该类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A与B)通过三个碳原子 相具互有连以接下而基成本的骨具架有:C6-C3-C6 结构特点的一系列化合物,
4、激素样作用
染料木素(genistin)、金雀花异素(5,7一二羟基4’一甲氧基异黄酮)、大豆 素(daid—zein)等异黄酮类化合物均有雌性激素样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它们与 己烯雌酚结构相似的缘故 。实施卵巢切除手术后,由于缺乏雌激素导致内皮细 胞功能紊乱,如果补充染料木素或17一β一雌二醇,症状就会改善。但是对于 是否运用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替代治疗还在争议之中。
黄酮苷主要为C-O-C键的糖苷,其中有生理功能的大部分 是C7位的糖苷,也有以C-C键项链的,前者易水解,后者 较稳定。
12
2、黄酮醇类
黄酮醇类化合物经常与花色苷元伴生,含于花瓣中。该类 化合物以山柰酚、槲皮素、杨梅素最为常见。
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种类较多,每一种黄酮醇又能形成多种 苷,如山奈酚可形成31个以上不同的苷,槲皮素可形成36 个以上不同的苷。
较好的成果
O
H
HO
O
H
CH2OH
CH2OH O
H
OH
H
OH
OH
O
水飞蓟素
20
6、异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C2上的苯基转移到C3的化合物为异黄酮。主要分布于被子植物 中,以豆科蝶形花亚科和鸢尾科植物中较多。
豆科植物葛根中所含的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4′,7-二葡萄糖苷、葛 根素和7-木糖葛根素等均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
广泛分布于被子植物中,以唇形科,玄参科,爵麻科、苦 苣苔科、菊科等植物中存在较多。该类化合物中以芹菜素 和木犀草素最为常见。
HO
O
OH
HO
O
OH OH
OH
O
芹菜素
OH
O
木犀草素
11
1、黄酮类
天然黄酮A环的5、7位几乎同时带有羟基,而B环常常在4′ 位有羟基或甲氧基,3 ′位有时也有羟基或甲氧基。
13
名称
槲皮素 芦丁 异槲皮素 金丝桃苷 山奈酚 问荆苷 杨梅素 桑色素 腊梅苷 人参黄酮苷2、黄酮醇类结构
O
OH O
存在处
3,5,7,3′,4′-五羟基 槲皮素-3-O-芸香糖 槲皮素-3-O-β-半乳糖 槲皮素-3-O-ɑ-半乳糖 3,5,7,4′-四羟基 山奈酚-7-O-(葡萄糖)2 3,5,7,3′,4′,5′-六羟基 3,5,7,2′,4′-五羟基 槲皮素-3-O-(葡萄糖)2 山奈酚-3-O-半乳糖-O-二葡萄 糖
9、抗炎作用
芦丁及其衍生物羟乙基芦丁(hydroxyethylrutin)、二氢槲皮素 (taxifolin)以及橙皮苷一甲基查耳酮(HMC)等对角叉菜胶等诱发的大鼠 足水肿、甲醛引起的关节炎及棉球肉芽肿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金荞 麦中的双聚原矢车菊苷元有抗炎、祛痰、解热、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提 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临床用于肺脓肿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27
三、生物活性
10、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有些黄酮衍生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的活性。有明显的扩冠作用,并已用于临 床治疗慢性冠脉机能不全、心绞痛等。草药毛冬青根已广泛用于临床,其中所含 的黄酮苷类成分 是其有效成分,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其流量,改善心肌营养,降 低心肌耗氧量,并直接作用于外周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由银杏 叶制成的舒心酮,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包括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及少量双 黄酮,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能扩张心血管。葛根黄酮也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以 葛根素为主要有效成分
24
三、生物活性
5、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黄酮类化合物还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黄酮是脑中腺苷受体的激 动剂 。腺苷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抑制性神经调质,可在大脑的能量 储存及能量需求之间提供信号,使之达到一种平衡。
6、抗病毒
Du等人对桑白皮进行了研究,并以单纯性疱疹Ⅰ型病毒株(HSV 一1)为药理模型进行了筛选,发现leachianone G具有抑制“维洛” 细胞上HSV一1病毒株的活性(IC=1.6 ug·mL-1,CC=15.5ug·mL-1 ), 而moralbalnone,kuwanon S,cyclomorusin,oxydihydromorusin活 性较弱(IC>1 00ug·mL-1 )。徐庆等人研究荔枝总黄酮(TFL)抗乙型肝 炎病毒,采用麻鸭为动物模型,结果显示TFL有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 并具有明显的抗炎、保肝作用。
槐花米、紫苑、银杏叶、高
良姜 槐花蜜、荞麦叶、桑
椹子
问荆、棉叶
满山红叶、贯叶连桥
满山红叶
高良姜、银杏叶
问荆
满山红叶
桑枝
腊梅花
人参
14
3、双黄酮类化合物
双黄酮是由两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生成的二聚物。集中分 布于除松科以外的槐子植物中,尤以银杏纲为普遍,蕨类 植物的卷柏属中亦存在。
O
O O
O
双黄酮
15
OH O
或
4
一、绪论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常连接酚羟基、甲氧基、甲基、异 戊烯基等官能团。
黄酮类化合物实际上存在于植物的所有部分,如根、心 材、边材、树皮、叶、果实和花中,花、叶、果中的黄酮 类化合物常以苷的形式存在,而木质部分中多为游离的黄 酮类,且大多存在于一些有色植物中,陈皮、槐米、枳实、 银杏叶、甘草等植物中都含黄酮类化合物。
活性远高于维生素c,同时毒性很低。
23
三、生物活性
3、酶抑制剂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许多酶的活性,如水解酶、氧化还原酶、DNA合成 酶、RNA聚合酶、磷酸酶、蛋白磷酸激酶、加氧酶以及氨基酸氧化酶等。多数 抑制都是变构抑制(指变构的分子不是直接与酶的活性位点结合,而是结合于 其他位点并引起酶结构改变而抑制酶活性),还有一些是竞争抑制。尽管黄酮 类化合物可以与几乎所有种类的酶作用,但是其功效局限于各个分支,不会导 致代谢紊乱,可能原因是它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