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推荐项目清单

合集下载

2017年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项目共9项

2017年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项目共9项

、张喜生、何健标、宋晶、董世学
公司
(高等教育类,3项)
序号
获奖成果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人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1
中山大学全员育人“大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
陈春声、李萍、李辉、陈敏、沈成飞、莫华、黄毅、钟明华 、郭文亮、石德金、胡雪莲
中山大学
2 基于“4I”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 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MOOC建设与共享应用
阚雅玲、谭福河、门洪亮、黄雪薇、张晓青、熊自先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南 沙大酒店;广州蓝豆软件科技有限 公司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3
深职院--华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课 证共生共长”模式研制与实践
马晓明、王永学、王隆杰、王苏南、徐平利、周建勋、卢鹏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华为技术有限
王迎军、邱学青、李正、项聪、孙一民
华南理工大学
李清泉、黎圳大学
郑希付、张卫、刘科荣、刘学兰、叶苑秀、罗品超
(职业教育类,3项)
湛江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广州市电化教育馆)
华南师范大学
序号
获奖成果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人
1
基于实习效能提升的酒店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 实践
董家彪、曾小力、邓 敏、朱小彤、黄伟钊、罗长春、郝 臻、杨 结、杨书帆、许洁超
2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零售店长人才培养体系的构 建与实践
附件1:特等奖项目
序号
获奖成果名称
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项目(共9项)
(基础教育类,3项) 成果主要完成人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1 中学“情思历史”教学的建构与实践
陈洪义、徐洁、刘剑、叶志文、吴小华、林亮

第七届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拟奖项目

第七届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拟奖项目

第七届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拟奖项目1.成果名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重度智障儿童人性化课程研究与建设成果主持人:梁敏仪、王志超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成果主要合作者:王涛、申承林、张明霞获奖等级:特等奖2.成果名称:幼儿园节日主题教育课程的研究与探索成果主持人:丁晓钟、唐伟华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福利处成果主要合作者:冷永凤、于静、范桂宁、于娴、庄柳媚、黄红玲、杨丽玲、徐红获奖等级:一等奖3.成果名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主持人:郑炽钦、李夏萍主持人所在单位:广东实验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李子良、周映平、曹雁、戎振纲、全汉炎、罗易、蓝敏、张明明、谢家祭获奖等级:一等奖4.成果名称: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区域推进模式的研究成果主持人:黄宪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成果主要合作者:谭国华、李伟成、钟阳、谭健文、黄丽燕获奖等级:一等奖5.成果名称:“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成果主持人:林少杰、唐立坚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深圳市布心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徐莉云、陈森兰、邱勋海、郑丽嫦、刘建华获奖等级:一等奖6.成果名称:基于流利和基于准确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比较研究成果主持人:赵玉书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第41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何树声、周新文获奖等级:一等奖7.成果名称: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七步教学法”成果主持人:李松华主持人所在单位: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成果主要合作者:林峰、孙仲钦、黄秀银、杨少强、汪盛祥获奖等级:一等奖8.成果名称:地理课程资源的区域性开发与整合成果主持人:李万涛主持人所在单位: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成果主要合作者:刘宏光、陈月平、蔡林梅、杨金燕、曾君获奖等级:一等奖9.成果名称:“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果主持人:梁世安、刘志伟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初级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谢景如、冼奴远、叶耀词、林萍、黄慕标获奖等级:一等奖10.成果名称:以科技教育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索成果主持人:杨翠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禅城区东鄱小学成果主要合作者:谭顺兴、钟远文、冯斌、陈柏光、杨月云获奖等级:一等奖11.成果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区域教研体系的构建与探索成果主持人:黄世勇、陈明宏主持人所在单位: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成果主要合作者:冯继有、何晋中、陈春艳、梁剑玲、兰岚、朱光明、阮志远、喻文喜、黄伟祥获奖等级:一等奖12.成果名称:惠州市城乡教育联动发展探索与实践成果主持人:雷国富主持人所在单位:惠州市教育局成果主要合作者:古昌平、范卫萍、易正新、刘川、刘中长获奖等级:一等奖13.成果名称:中学语文学思一体教学法成果主持人:郑如鹏主持人所在单位:雷州市第一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唐文涛、吴文超、陈宝梁获奖等级:一等奖14.成果名称:“创意学与教”园本课程及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成果主持人:肖玲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成果主要合作者:高菲、杨丽玲、邓娟红、张少茜、古文婷、陈穗敏获奖等级:二等奖15.成果名称:广州市小学低年段英语课程建设成果主持人:赵淑红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成果主要合作者:黄丽燕、鲁宗干、Arthur John获奖等级:二等奖16.成果名称: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整合的实效性研究成果主持人:费伦猛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成果主要合作者:连思烁、林强、黄素雯、周公畅、梁淑仪获奖等级:二等奖17.成果名称:在国家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主持人:周慧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成果主要合作者:周顺彬、朱捷仪、董晓海获奖等级:二等奖18.成果名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研究成果主持人:黄健华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成果主要合作者:林晓玲、张颖晖、谢少媚、凌美娟、段少玉获奖等级:二等奖19.成果名称:开发校本课程,提升学校办学实力成果主持人:刘仕森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执信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何勇、张水平、陈民、王万里、刘琴获奖等级:二等奖20.成果名称:关注生命,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程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主持人:邹燕平、唐秀清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协和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蔡焯基、何庆辉、黎龙辉获奖等级:二等奖21.成果名称:农村地域小学数学课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主持人:蓝房有主持人所在单位:增城市派潭镇中心小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梁家伟、张汝环、张素文、熊红妹、夏展榴获奖等级:二等奖22.成果名称:特殊儿童艺术课程研究与开发成果主持人:关小蕾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少年宫成果主要合作者:解慧超、夏婷婷、陈君君、罗倩、钟瑜获奖等级:二等奖23.成果名称:论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理念成果主持人:叶文梓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果主要合作者:无获奖等级:二等奖24.成果名称:以科学院为主导的中学科技教育模式探讨成果主持人:佘国治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高级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李志芳、张磊、熊娟、吴小梅、岳素玲获奖等级:二等奖25.成果名称:高中生解决物理问题思维原态及其教学对策研究成果主持人:刘晓晴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宝安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吕建龙、曾国贤、魏继军、唐俊丽、杜?获奖等级:二等奖26.成果名称:课程素质化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主持人:刘良斌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华侨城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蔡日建、吴永学、李文龙、王稀临、于景林获奖等级:二等奖27.成果名称: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问题与对策──基于一所样本学校的案例研究成果主持人:叶延武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成果主要合作者:无获奖等级:二等奖28.成果名称:发展性课堂评价的实践探索成果主持人:吴磊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无获奖等级:二等奖29.成果名称:幸福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主持人:吴小金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六约小学成果主要合作者:周平、刘伟芬、何国荣、刘文红、王莹莹获奖等级:二等奖30.成果名称: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资源库(智障版)成果主持人:黄建行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成果主要合作者:曹艳、顾斌、王文坚、王宇航获奖等级:二等奖31.成果名称: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科研、教研与培训有机整合的研究成果主持人:刘放主持人所在单位: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成果主要合作者:江风、夏周强、李雪红、余志君、陆春凤获奖等级:二等奖32.成果名称:“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特色教育模式研究成果主持人:胡海建主持人所在单位:珠海市金湾区教育局成果主要合作者:刘欣、苏锦灵、乐晓华、蔡乐花、袁根深获奖等级:二等奖33.成果名称:“教学案”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主持人:唐立主持人所在单位:珠海市金湾区三灶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魏玮、周建平、黄锦康、张晓珍获奖等级:二等奖34.成果名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四元(实验、思辨、构模、演绎)教学法”成果主持人:陈月香主持人所在单位:珠海市金湾区第一小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杜江波、李俊坤、卢美红、彭捷晓获奖等级:二等奖35.成果名称:构建三元整合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成果主持人:徐缅姬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华英学校成果主要合作者:潘运动、罗嘉莹、卢楚瑛、梁健玲、陈玉姬获奖等级:二等奖36.成果名称:新课程背景下顺德地理课程建设研究成果主持人:冯毅、尹爱良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顺德区教学研究室成果主要合作者:杨涵伟、梁金、黄书刚、翁祥辉获奖等级:二等奖37.成果名称:构建大课间体育课程实验研究成果主持人:黄少珊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小学成果主要合作者:陈玉鸣、裴志刚、闻峰、饶志军获奖等级:二等奖38.成果名称: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园、家庭、社区和谐发展研究成果主持人:孙映华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北?镇第二幼儿园成果主要合作者:伍惠芳、沈小燕、饶?、何敏获奖等级:二等奖39.成果名称:基于网络环境的乡土教育资源开发研究成果主持人:黄浩森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教育组成果主要合作者:李淑娉、吴志锋、黎新准、陈美霞获奖等级:二等奖40.成果名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成果主持人:卢仕明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中心小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杨小华、李雪梅、黄桂兴、张小燕、黄惠仪获奖等级:二等奖41.成果名称:高中生英语课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成果主持人:林慧君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三水区华侨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邓意同、卢志强、童强、姚康林、吴玲获奖等级:二等奖42.成果名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与研究成果主持人:朱河清主持人所在单位: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成果主要合作者:罗光信、钟海英、霍艳丽、邓泽挺、黄宏伟获奖等级:二等奖43.成果名称:“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成果主持人:王更强主持人所在单位:东莞市第一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胡超、曹峰华、付春梅、林书娴、王贵娟获奖等级:二等奖44.成果名称:“采用辅助教材,加强普通中学英语教学”实验研究成果主持人:刘笃锋主持人所在单位:东莞市东莞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陈宇明、黄玉海、蔡东科、吴淑玲、周玮获奖等级:二等奖45.成果名称:传统文化挖掘与校本课程构建研究成果主持人:文均庆主持人所在单位:东莞市厚街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无获奖等级:二等奖46.成果名称:小学语文随阅小作“一点八式三径”模式研究成果主持人:熊莺主持人所在单位: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成果主要合作者:陈丽华、彭才华、梁玉英、谭淑娟、梁思明获奖等级:二等奖47.成果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和谐研究型教研组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成果主持人:王锡文主持人所在单位:中山市第一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陈国祥、吴荣华、程祥利、彭巧燕、欧阳旭、乔瑞获奖等级:二等奖48.成果名称:发展教育--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办学特色探索与实践成果主持人:张海经主持人所在单位:中山市实验高中成果主要合作者:马荣林、区新建、李升平、吴明红、熊红云获奖等级:二等奖49.成果名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法与技术研究成果主持人:梁木荣、黄国洪、麦丽华主持人所在单位:肇庆市教育局教学仪器管理站成果主要合作者:陈伟宁获奖等级:二等奖50.成果名称:基于多向交流的重写式作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成果主持人:周华章主持人所在单位:江门市实验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陈丽英、梁滨获奖等级:二等奖51.成果名称:新疆班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成果主持人:何迪川主持人所在单位: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林翠、魏羲之、曾伟波、潘春丽、李艳芳获奖等级:二等奖52.成果名称:有声到无声,以读促写,全面提高读写综合能力成果主持人:曾伟坚主持人所在单位:韶关市第八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无获奖等级:二等奖53.成果名称: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挥成果主持人:李泽兰主持人所在单位:始兴县风度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曾向阳、刘初元获奖等级:二等奖54.成果名称:“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实验研究成果主持人:李应荣主持人所在单位:仁化县教育局教研室成果主要合作者:张小英、黄桂涛、朱祖新、刘杰、何先招获奖等级:二等奖55.成果名称:欠发达地区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改革启动新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成果主持人:徐惠、朱活强主持人所在单位:清远市华侨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刘松、黄少坚、余耀强、陈琳、肖志丽获奖等级:二等奖56.成果名称: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成果主持人:熊宏华主持人所在单位:清远市第一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潘新南、韦莲英、叶天才、方丽娟获奖等级:二等奖57.成果名称: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校本化实施与创新研究成果主持人:陈志能主持人所在单位:河源市河源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袁桥明获奖等级:二等奖58.成果名称:“恋诗·练字·炼人陶情·学艺·笃行”--学校特色创建探索和实践成果主持人:古芹巧主持人所在单位:蕉岭县人民小学成果主要合作者:徐娜琴、林燕翎、钟丽玲、古绮芬、徐杞凤获奖等级:二等奖59.成果名称:让识字教学法更趋“有理”与“合法”--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科学分类与运用研究成果主持人:林惠生主持人所在单位:汕尾市教育局教研室成果主要合作者:李汉儒、李翠华、姚淑华、刘应铁获奖等级:二等奖60.成果名称:美术课“画道统一,画话互动”教学的研究成果主持人:林芝主持人所在单位:汕尾市实验小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无获奖等级:二等奖61.成果名称: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的研究成果主持人:黄锐辉主持人所在单位:揭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成果主要合作者:洪胜潮、林雁、卢荣坤、吴素玲、黄旭东获奖等级:二等奖62.成果名称:中等卫生学校物理学教改教材《物理应用基础》成果主持人:李长驰主持人所在单位:汕头市卫生学校成果主要合作者:刘振义、王延康、肖光华、许加宾、张辉群获奖等级:二等奖63.成果名称: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校本德育课程的研究成果主持人:杨德文主持人所在单位:汕头市龙湖区金涛小学成果主要合作者:黄松龙、林卫冰、李漫丹、谢容容、吴璇玉获奖等级:二等奖64.成果名称:小学“多维互动,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主持人:卢春梅主持人所在单位:潮州市城南中英文学校成果主要合作者:金醉芳、谢映华、林涟、黄惠真获奖等级:二等奖65.成果名称:利用潮汕乡土资源丰富幼儿教育活动实践研究成果主持人:郑莹主持人所在单位:潮州市绵德幼儿园成果主要合作者:杨嘉、林娟、李静敏、郭健、王湘真获奖等级:二等奖66.成果名称:中职学生实习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成果主持人:黎业飞、梁水生、刘志生主持人所在单位:罗定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果主要合作者:沈标、张栗文、赖杰获奖等级:二等奖67.成果名称:以实验为载体――化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实施成果主持人:黄显连主持人所在单位:阳春市第一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陈乐意、李剑镔、梅利娟、李大君获奖等级:二等奖68.成果名称:讲课中的“欣赏”和“创造”成果主持人:吴耀英主持人所在单位:阳西县实验小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李百舟、何丹、江宗球、张秀梅获奖等级:二等奖69.成果名称:基础·能力·创新――中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提高能力”研究成果主持人:黄文毓主持人所在单位:茂名市教育局教研室成果主要合作者:杨贺、吕进智、何军健、叶蔚、杨平获奖等级:二等奖70.成果名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成果主持人:黄超主持人所在单位:高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成果主要合作者:韩名广、盘广煜、李进、李全获奖等级:二等奖71.成果名称:紧扣新教材,践行新作文成果主持人:胡兴桥主持人所在单位:湛江第一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杨耀明、史云广、董建华、江海燕、康文丽获奖等级:二等奖72.成果名称:校园网环境下中学数学SDSC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主持人:段亚东主持人所在单位:湛江市第二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潘进尤、郑国伟、黄杨华、旷冬云获奖等级:二等奖73.成果名称: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策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成果主持人:刘永红主持人所在单位:湛江市第四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丁宝琴、陆萍、揭益莲、黄亚道、陈小琼获奖等级:二等奖74.成果名称: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途径与方法研究成果主持人:黄岱、刘少敏主持人所在单位: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成果主要合作者:黄晓燕、梁巧珍、周翠娇、黄琳静、梁琼玲获奖等级:二等奖75.成果名称:探索区域性研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成果主持人:张颖主持人所在单位:湛江市霞山区教育局教研室成果主要合作者:陈韦先、杨清、梁观伍、陈爱湘、吴彩凤获奖等级:二等奖。

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项目(共300项)

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项目(共300项)

成果主要完成人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12 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
潘毅、赖萍、林冰、黄晓瑜、潘兆娱、谭映红
茂名市低埒小学
13 中学作文多维教学体系研究 14 提高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教学质量研究 15 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写作训练的实践研究
茹清平
罗文成、蒋彩林、朱志洲、张成靖、蓝巧灵、 常凤媛
彭水兰
佛山市顺德区罗定邦中学
28 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许乐冰、周莉刁、王赟、林素芳、林晓霞、林 琦媛
29
运用Phonics提高小学生认读拼写能力的教学研究
肖美华、林润姬、朱俏蓉、曾献秀、范燕婷、 冼萍
30
初中“积分争星”自主德育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徐少霞、石琴、邓艺群、邓艾淇、林丽梅、金 玲玲
序号
获奖成果名称
42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
43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使用教材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主要完成人
谢棣奇、郭志勇、何志刚、潘志参、莫丽影、 罗江
程小杰、陈鹏生、张伟煌、黄海歆、李秀林
44 普通高中天文学课程开发与实践
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学
45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研究 46 高中物理3
城乡结合区小学语文“六三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林爱珠、周立聪、熊梅、吴潘虹、沈建东、陈
研究
文伟
4 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路径研究 5 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性评价方式的研究
邱桂平、吴汉生、张良、杨晓燕、曹铭珍、徐 永朝
刘松、吴桂凤、李小花、阮红杏、蓝国辉、李 少兴
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践研究
附件3:二等奖项目
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项目(共300项)

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申请表

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申请表
(4)、课程教学各自为政,缺乏沟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师为了强调 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各自成体系,既忽视了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层层递 进的衔接关系,又存在教学内容严重重叠。既浪费教学资源又降低教学质量。
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方向的全体教师均参加了本项目研究。本项目团队共有 核心成员 5 名,在该项目核心成员的带动下,相关教师也积极参与大纲、计划、课 堂与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建议修改了部分人才培养计划,取得了初步的成 效。
加味“八珍汤”中药对散打运动员某 些血液生化指标的生物学研究
校级优秀共产 党员 校级优秀毕业 论文指导教师 惠州市第十二 届优秀科学学 术论文一等奖 全国高等院校 体育教学训练 论文报告会一 等奖 全国高等院校 体育教学训练 论文报告会一 等奖 广东省第八届 大学生运动会 论文报告会二 等奖
三、 项 目 参与团队 团 队
2.负责人和项目团队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
近年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团队所承担的主要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如下:
教学改革项目: (1) 惠州学院教学质量工程:体育保健学重点课程、惠州学院 2007.08 下达 (2) 惠州学院教学质量工程:体育保健学精品课程、惠州学院 2009.08 下达 (3) 惠州学院教学质量工程:运动解剖学重点课程、惠州学院 2011.08 下达 (4) 惠州学院教研教改项目: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各课程
处理 毕业论文
授课对象 学时
07-13 级 本科生 07-13 级 本科生 07-13 级 本科生 07-08 级 本科生 07-11 级 本科生
07-11 级 本科生
07-12 级 本科生
54 学时 /年
36 学时 /年
36 学时 /年

广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广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完
成单位名称
主管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完
成单位名称
主管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五、推荐、评审意见
学校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或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及专长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本人签名:
年月日
课题组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完成人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年月
最后学历
参加工作时间
年月
高校教龄
专业技术
职称
现任党
政职务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本人签名:
年月日
课题组负责人签名:
表决情况
投票人数
推荐省级一等奖
赞成票数
主任签名:
反对票数
推荐省级二等奖
弃权票数
主任签名:




推荐单位公章
年月日



第八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推荐项目汇总表【模板】

第八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推荐项目汇总表【模板】
附件:
第八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
推荐项目汇总表
序号
推荐成果名称
成果主要
完成人姓名
成果主要
完成单位
成果所
属学科
备注
1
独立设置医学院校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王新华、刘俊荣、吴他凡、林爱华、刘世明、刘宇平、曾王兴
广州医科大学
医学
十一届/一等奖
2
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医学基础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徐霞、梁耀铭、邓小燕、吴晓蔓、林勇平
广州医科大学
医学
十五届/一等奖
8
《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谭理连、毕肖红、吴丹桂、陈德基、利晞、余林、郭艺
广州医科大学
医学
十四届/一等奖
9
基于CDIO的信管专业工程素养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梅松青、周洪建、张俊妍、毕志升、温川雪、曾莉
广州医科大学
工学
十五届/一等奖
罗健东、章喜明、马宁芳、李锦新、朱晓琴、戴建威、阳范文、陈晓明
广州医科大学
医学
十四届/一等奖
3
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李建华、郑建民、吴他凡、张慧群、张辉、马宁芳、徐名颂
广州医科大学
医学
广州市第九届/一等奖
4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实践体系构建及教学模式研究
王家骥、李芳健、马金香、陈骁熠、蒋义国、王培席、刘宇珊、赵倩
广州医科大学
医学
十三届/一等奖
5虚实结合的医学检验翻转教来自平台邓小燕、彭亮、林梅双、刘荣静、吴晓蔓
广州医科大学
医学
十四届/一等奖
6
与国际接轨的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立项通知

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立项通知
我院申报的8个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获得省级立项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立项通知(粤教高函【2015】72号),我院申报的8个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获得立项。分别是: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负责人
1
数控技术专业(数控木工机械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第二类项目
第三类项目
史会全
7
校企协同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素养培育心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第三类项目
徐学绥
8
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课程岗位式教学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创新与应用
第三类项目
黎红艳
莫玉梅
2
艺术设计类“学习—展览—竞赛—实战—交流”五维立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第二类项目
彭清林
3
“蓝领”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第二类项目
赖小平
4
协同育人模式下会计管理型课程群的数字化环境建设与应用
第二类项目
李艳
5
校企协同创新型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第二类项目
李冬梅
6
“住宅空间设计”的课程改革与实施

1.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申报说明

1.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申报说明

附件1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申报说明一、项目培育标准与条件遴选培育项目的定义、内涵要求、执行标准、条件范围等,应符合以下国家和地方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等法规法令要求:(一)对拟作为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的项目,建议参照《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国务院令第151号)第二条要求作为项目培育目标执行:“本条例所称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

具体条件要求,应参照该条例第五条执行:“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内首创的;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

”(二)对拟作为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的项目,应参照《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实施细则》(粤府函[1997]31号)第三条要求作为培育目标执行:1.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在开展课程、教材、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索教学规律,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成果;2.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教学规律,在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开展教学评估,加强专业(学科)、教师队伍和学风建设,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成果;(三)结合学校实际和项目特点,推广、应用已有的教学成果,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显著效果的成果。

其它具体条件要求应参照该条例有关条款执行。

如第五条规定:“申请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成果须经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不包含方案设计、研究的时间在内)。

二、遴选培育项目要求(一)遴选原则与思路。

按照“分类指导,分层遴选,重在培育,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启动项目遴选建设与培育工作。

各校要结合实际并参照上述标准和条件等,在开展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培育工作基础上,遴选确定国家和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进行重点建设,通过二、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培育出一批具有较高质量和水平的教学成果奖项目。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92
以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陈国杰、谢嘉宁、李斌、张潞英、周有平
93
融合专业、创新思维与人文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刘玉华、古广灵、黄伟雄、范彦斌、徐银燕
94
构建化学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肇庆学院
郝向英、郭海福、李湘、梁巧荣、钱初洪、吴贤格、覃亮、吴利欢、李志伟、李妍
安然、苏宏元、崔淑慧
20
人才培养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
韩金龙、刘洊波、张凤春、杨俊、崔岭
21
构建科技创新活动平台,提高土木工程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
王湛、季静、陈庆军、杨医博、郭文瑛
22
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光电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
文尚胜、姚日晖、吴为敬、王丹、彭俊彪
广州大学
苏育志、陈爽、梁红、董文、赵建华
76
地方院校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州大学
徐俊忠、汪晓曙、马达、王丹、吴开俊
77
地方高校分析类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广州大学
曹广福、叶瑞芬、袁文俊、王晓峰、赵红星
78
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广州大学
张春良、王一军、江帆、萧仲敏、庞志
广东工业大学
于兆勤、郭钟宁、吴福根、丁政、邓海祥
54
产学研结合卓越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程良伦、王春茹、周晓辉、何小敏、刘洪涛
55
结合地方城乡建设的建筑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2014年度广东省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名

2014年度广东省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名

1中山大学基于SMEL创业模式的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第一类项目任荣伟2中山大学新常态下嵌入式实体化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第一类项目朱孔军3中山大学强体质·重能力·益终身——大学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深化与创新实践第一类项目张新萍4中山大学基于Blackboard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移动-微课程”学习模式的探讨第一类项目梁培文5中山大学恢复生态学教材创新与实践教学的优化第一类项目彭少麟6中山大学信息技术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教育实践探索第一类项目王国利7华南理工大学面向国际化的城市设计型建筑创新人才培育改革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孙一民8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韩国强9华南理工大学依托教学团队,实施“以生为本,多元融合”的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第一类项目朱长江10暨南大学综合性大学财经菁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第一类项目郑少智11暨南大学基于协同育人基地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宋献中12暨南大学多学科全英语授课示范平台的构建——国际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第一类项目邓永忠13暨南大学《高级财务管理》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第一类项目丁友刚14暨南大学建构与解构:IT & T情景下卓越旅游人才培养机制与协同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章牧15暨南大学文化自觉理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渗透法”的实践与创新第一类项目程京武16暨南大学信息化背景下《自然保护概论》通识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第一类项目黄柏炎17暨南大学中国法“走出去”的融通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朱义坤18暨南大学数字营销时代卓越广告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杨先顺19华南农业大学以“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为双引擎的生态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第一类项目章家恩20华南农业大学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在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刘金山21南方医科大学现代医学教育环境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吕志平22南方医科大学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打造医学检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第一类项目王前23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完善与实践研究第一类项目冯前进24南方医科大学构建新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第一类项目邹飞25广州中医药大学基于中医卓越人才培养理念的岭南医学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第一类项目冼绍祥26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核心人才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朱鮀华27华南师范大学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第一类项目张倩苇28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城优质课程、辅修专业共享实践研究第一类项目罗一帆29华南师范大学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层次六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第一类项目张臣30华南师范大学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体育应用人才第一类项目周爱光31华南师范大学基于多元平台协同共享的经管创新人才“五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彭璧玉32华南师范大学基于创意与创新意识协同培养的人才孵化体系探索与实践(以数据库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为例)第一类项目陈启买33广东工业大学面向制造业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体系改革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成思源3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运用“读后续写”教学模式,科学提高外语教学效第一类项目王初明3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多语种翻译 人才培养体系的第一类项目仲伟合3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两轮驱动、三标并重、四位协同”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温宾利37汕头大学聚焦能力、科学评鉴、服务未来――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毕业生追踪调查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第一类项目郑少燕38汕头大学回归人文与传承创新---以HEART为核心的中国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杨棉华39汕头大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加强医学生健康促进教育第一类项目何萍40汕头大学融合媒体传播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白净41汕头大学利用潮汕本土资源,培养实战型摄影人才第一类项目谢琳42汕头大学学习结果导向(OBE)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林鹏43汕头大学公益课程:高校立德树人实践教育新模式第一类项目宋垚臻44广东财经大学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财政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第一类项目姚凤民45广东财经大学法商融合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晏宗新46广东财经大学财经类高校SYB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刘红红47广东财经大学高校协同实践育人项目化运作模式研究——以多层次共同演化理论为视角第一类项目吴琦48广东医学院零度课程模式下的英语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杨劲松49广东医学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型、高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实践研究第一类项目禹玉兰50广东海洋大学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卓越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叶春海51广东海洋大学基于现代产业导向的动物生产类复合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改革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尹福泉、安立龙52广东海洋大学基于项目驱动的食品专业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第一类项目章超桦53广东海洋大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学习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第一类项目高秀梅54广东海洋大学水产类本科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谭北平55广东海洋大学地方高校试点学院综合改革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关志强56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生产监控教学演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第一类项目蔡肯57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院专业基础课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唐永葆58广州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工作室课题制教学改革研究与实施第一类项目陈江59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联合毕业设计课题的研究与实第一类项目杨岩60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与职教师资的模式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许玲61岭南师范学院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罗海鸥62岭南师范学院精短文学的创意写作第一类项目刘海涛63韩山师范学院加强区域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本土化人才----韩山师范学院开展区域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林伦伦64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基于结果教育(OBE)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过程装备制造工艺》课程为例第一类项目宣征南65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化特色自动化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创新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刘美66广东金融学院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第一类项目马龙海67广东金融学院基于协同创新的广东金融学院金融ERP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第一类项目范忠宝68广东金融学院基于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吴晓义69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四个“并重”,协同育人 ——教师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陈彩燕70惠州学院协同创新培养服装应用型人才第一类项目彭永宏71五邑大学全产业链视角下的高层次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一类项目肖健华7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地方院校应用型理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刘玉华7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产业链,艺术设计寓教于研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第一类项目陈炬74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高职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动态适应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第一类项目陈的非75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融入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廖俊杰76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构建“轻工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第一类项目李作为77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产教合一教学公司的会计等财经专业实战型实践教学仿真平台的研究与开发第一类项目刘志娟78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标准引领、平台模拟、校企协同”高职涉外商贸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李芹79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的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王玫瑰8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通信类专业学生工程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秦文胜81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教育等级证书理论研究与实第一类项目郑伟光82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协同培育创新型高职机电装备类人才的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陈雪清83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附加值高职机电复合人才创新培养第一类项目徐月华84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纺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李竹君85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段班祥86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信息导向、资源互动”的财金类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刘捷萍87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导向的高职智能交通专业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曹成涛88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基于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医疗器械类专业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金浩宇89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第一类项目王晓敏90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产教融合实现分层培养高职“大金融”复合型人才探索与研究第一类项目张宏博9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六双三真一体化”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郭盛晖92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校企协同 “一载体、双主体、三融合”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朱志坚9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将“可持续设计教育模块”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第一类项目熊涛涛94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建职业院校专业文化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刘洪一95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朱方来96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之都产业背景下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周利群97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发达产业支撑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胡延华98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第一类项目万志坚99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于CDIO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刘 俊100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政校企”、“行校企”合作的双三元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刘华强101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研究第一类项目黄锦棠102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 校企协同 立体育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顺德模式的创新实践第一类项目姚美康103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改革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夏伟104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激励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刘毓105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与实践研究第一类项目齐振彪106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有效衔接的专业课程质量保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周俪107广东白云学院基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校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曾小彬108广东东软学院基于协同育人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第一类项目杨利109广东东软学院校企协同构建计算机类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体系与实第一类项目杨利110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协同整合高校信息化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服务体系有效机制的应用研究第一类项目姚立宁111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民办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一体两翼”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宣依娜112广东文理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及软件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张汉君11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张明远114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自主选择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第一类项目涂淸云115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第一类项目司玉娟116广东开放大学基于移动学习的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第一类项目周凌117中山大学创新·融合·协同:新媒体公共传播人才培育机制第二类项目张宁118中山大学创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实践与探索第二类项目邓少芝119中山大学大学英语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第二类项目王东风120中山大学共享型医学实践大平台的构建及优化研究第二类项目高国全121中山大学构建口腔医学本科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第二类项目程斌122中山大学《咬合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第二类项目阎英123中山大学新世纪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第二类项目张美芬124中山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临床病理教学实践研究第二类项目王连唐125中山大学模拟技能操作培训应用于耳鼻喉科临床教学实践的探索研究第二类项目陈穗俊126中山大学微课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类项目闫振文127中山大学传染病临床视听教材的制作和应用第二类项目张晓红128中山大学基于国内强校教育合作平台的《性医学》精品视频课程建设(一期)第二类项目张滨129中山大学提高医学生基础实验技能的研究与实践第二类项目汪雪兰130中山大学通识教育体系下“英语公众演说”课程深化改革与实践第二类项目邓志辉131中山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新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第二类项目邹小勇132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康复治疗学系实践教育双语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创新第二类项目黄东锋133中山大学粤东三家教学医院内科学教学模式的系统改革与实第二类项目黄斌134中山大学“5+3“背景下中山大学医科教学基地的规范化管理与持续化建设第二类项目严励135中山大学提高模糊容忍度,基于认知理论改革英语通识课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类项目赖鹏136中山大学基于金融实验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第二类项目陈玉罡137中山大学全人教育,作育英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本科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类项目徐信忠138中山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海洋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第二类项目何建国139中山大学创建全员化、多元化、立体化学生工作模式,培育海洋科学创新人才第二类项目陈省平140中山大学常规训练结合研究性实践构建《生物学实习》的模式和途径第二类项目廖文波141中山大学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考核方式,提高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类项目万安华142中山大学中法合作核能高端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第二类项目王彪143中山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类项目陈敏144中山大学华南特色的生物学野外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的构建第二类项目项辉145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OOC课程建设研究第二类项目张新长146中山大学英语专业创意写作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第二类项目戴凡147中山大学大学法语课程与多元语言多元文化能力培养第二类项目蒲志鸿148中山大学大学英语课程转型背景下“学术英语”课程模块的构建与实践第二类项目齐曦149华南理工大学以提高创新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第二类项目李旻150华南理工大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实践第二类项目彭小兰151华南理工大学以评促学——大学英语国家精品课程写作自我评估系统的支架作用研究与实践第二类项目徐鹰152华南理工大学多维空间的机械设计类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第二类项目徐晓153华南理工大学实验教学资源协同配置与优化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大学生能力与素质提升需求第二类项目张补宏154华南理工大学“路面工程”全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类项目胡迟春155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实训基地体系构建第二类项目王湛156华南理工大学基于过程耦合与质量控制的成人高等教育平台构建与应用第二类项目刘芳157华南理工大学实践驱动的卓越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构建第二类项目项聪158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类综合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第二类项目张宪民159华南理工大学优化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第二类项目王迎军160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第二类项目邱学青161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全英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第二类项目苏成162华南理工大学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创新环境类人才培养体系第二类项目朱能武163华南理工大学基于设计任务驱动的机械类课程改革第二类项目李琳164华南理工大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第二类项目夏正林165华南理工大学面向国际化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化工原理课程建设与改革第二类项目钟理166华南理工大学构建多元化集成教学资源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类项目左保河167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类本硕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类项目殷素红168华南理工大学构建“六个融合”的多元化《工程图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第二类项目王枫红169华南理工大学融通式人文通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第二类项目曹智频170华南理工大学基于“双导师”制的本科生实习体系建构第二类项目刘善仕171华南理工大学以学生为中心多模式、多通道、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类项目李斌172华南理工大学面向区域行业发展的食品专业校企协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第二类项目曾新安173华南理工大学执业导向的城乡规划原理课程建设与改革第二类项目王世福174华南理工大学构建多元化教学与实践体系培养创新型应用数学人第二类项目吴敏175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第二类项目刘社欣176华南理工大学自主学习、互动探索式“高分子物理”动态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评价第二类项目童真177华南理工大学轻化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第二类项目陈广学178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式”工程训练中心管理体系建设第二类项目郑志军179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实践和探索第二类项目刘志超180华南理工大学融媒时代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第二类项目周建青181华南理工大学网络工程研发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类项目何克晶182华南理工大学基于虚拟仿真的机械基础教学创新与实践第二类项目李静蓉183华南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第二类项目文尚胜184华南理工大学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改革与实践第二类项目韩金龙185华南理工大学以厚基础与自主研学培养为核心的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建设与实践第二类项目吴玉香186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型大学MOOC建设与应用的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第二类项目梁宇涛187华南理工大学基于职业发展理念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第二类项目扶健华188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继续教育服务与质量研究及其改革实践——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方法与评价体系第二类项目王全迪189华南理工大学校企协同-基于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制造的车辆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第二类项目李巍华190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第二类项目左文明191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型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效度提升的探索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第二类项目周建新。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获奖项目公示名单-推荐下载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获奖项目公示名单-推荐下载
郑少智、刘少波、程静、王兵、陆超云
31 应用型广告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暨南大学
杨先顺、星亮、朱磊、李苗、阳翼
基于“三本位”理念的动物医学专业建设的改
32
华南农业大学 廖明、郭霄峰、姜峰、马勇江、陈晓梅
革与实践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农业工程类专业建设模式
罗锡文、杨洲、贾瑞昌、洪添胜、杨丹
33
华南农业大学
36
华南农业大学
与实践

基于“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的动物科学专
江青艳、辛其兴、谢青梅、张守全、孙
37
华南农业大学
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宝丽
贴近产业的工程化本科软件人才培养探索与实
林丕源、刘财兴、陈湘骥、田绪红、肖
38
华南农业大学


39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罗必良、万俊毅、罗明忠、彭东慧、罗 华南农业大学
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多学科融合优势,创新
7
中山大学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
陈春声、邓少芝、陈慧、吴晓枫、王金 发、刘济科、陈敏
8 体系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创新
中山大学
朱孔军、李明章、谷晓丰、任荣伟、黄 山、靳翔鹏
9 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历史学本科教学体系改革 中山大学
刘志伟、吴义雄、赵立彬、黄国信、袁 丁、吴滔、何文平
研究与实践

以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为抓手构建本科教学质量
李大胜、陈然、黄大乾、江青艳、黄文
34
华南农业大学
保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
孙远明、吴青、柳春红、雷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广州中医药大学
林培政、李赛美、钟嘉熙、廖世煌、黄仰模
31
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创新何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成效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吕玉波、陈志强、卢传坚、徐志伟、邓铁涛
32
中医素质塑造的开拓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广州中医药大学
潘毅、严灿、徐志伟、吴丽丽、宋述财
33
七年制中西医结合系列教材的研究与建设
以“名”“高”“特”为主线,打造教育技术学名牌专业
华南师范大学
叶力汉、徐福荫、曾艳
38
校企联合培养计算机高职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魏良模、邹桂章、李振坤、陈舒怀、徐海水
39
地方工科院校电类学生工程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广东工业大学
鲍鸿、谢云、王钦若、陈少华、罗小燕
40
以就业竞争力为导向,创建有区域特色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74
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学在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应用
广州医学院
黄敏齐、张建国、严小玲、陈观贵、丘理子
75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两课”“三进”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广州医学院
董玉整、伍天章、白丽萍、詹勤彬、王小丽
76
基于网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
深圳大学
王志强、喻建平、蔡平、张会生、陈柏荣
广东工业大学
郭钟宁、骆洁嫦、于兆勤、陈蓝、钱燕鸣
41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章云、陈林康、金爱娟、梁慧冰、谢莉萍
42
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教材)
广东工业大学
邓则名、邝穗芳、程良伦
43
土木工程类专业当代测绘科学技术教学系统研究

我院又获7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我院又获7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体 上 去把 握技 能、理 论 、 价值 观 这三 个 因 素 ,
社 会 生存 ,其 实现 途 径是 通过 工 作 过程 ,去 习
从而 达到 更好 的教育 教 学效果 。
七 、构 成 与生成 能力 从 构成 到 生成 ,是 从显 性 到 隐形 ,从 共 性到个 性 的过程 。具体 的能 力是客 观共 性 的 , 因构 成呈 现 有形 的显性 状 态 ;特 定 的 能力 是人 本 个性 的 ,因生成 而呈现 无 形 的隐形状 态 。 两 种 能力 对应 于 不 同的工 作 过程 :形式 上 的工作 过程 和 实 质上 的工作 过 程 。形 式 上 的工 作 过程 是共 性 的,它 包 括程 序 、 流程 、 步骤 、 环 节等 :实质 上 的工 作 过程 是个 性 、无形 的 , 它包 括 因直觉 、感 知 、灵感 、顿悟 等所 形成 的 、
高度 个 性化 的经验 和 策 略 , 以及 人 所特 有 的 完
整 的思维过 程 。 来自职业 教 育 发展 与 改革 过 程 中 的种种 困惑之 时 , 会 比较 容 易地得 以 “ 解惑 ” 从而更 加坚 定前行 。 ,
职 业教 育及其 课程 目标 ,首 先要 实现人 的 参考文 献 :
了职业 教 育 的 改革 与 发展 需要 实 践 的检 验 ;职
业 教 育 所 关 注 的 职 业 又 是 在 教 育 影 响 下 的职 业 ,这 决 定 了职 业 教育 的改革 与 发展 还 需要 哲 学 的考 量 。通 过 哲 学 思辨 ,我 们对 职 业 教育 的

些根 本 性 问题会 有 更 为清 醒 的认 识 ,在面 对
[]丁云龙. 1 论技术 的三种形态及其演化 [] 自然辩证法研究, 06 (2 J. 2 0 , 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推荐项目汇总表 .doc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推荐项目汇总表 .doc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2 “三下乡”优秀队员名单清远桃李三下乡服务队 11人1.钟华龙 11体育教育C班2.郭柯彤 11物理教育B3.陈浩东 11中文C班4.何莎娜 11物理教育A班5.詹晓妹 10 应用心理B班6.李涵 10应用心理B班7.杨桂好 10美术油画班8.卢桢泓 10中文A班9.李舒 11级中文D班10.李泽仪 11学前教育本B班11.曾湄媛 10体育教育B班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星光队 4人1.古良芮教育系11级公共事业管理2.李始航教育系11级公共事业管理3.郭美莹教育系10级应用心理4.许欣教育系10级应用心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肇庆怀集服务队 4人1.陈海燕 H11外语系英语教育本四A班2.周昌达 H10生物系生物科学本四A班3.黄容 H10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本四A班4.潘春苗 H10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本四A班梦想之野 6人1.杨嘉玲 10级教育系学前教育2.陈贺文 11级英语教育D班3.杨雄洁 10级中文教育A班4.叶观音 11级电子信息BTEC A班5.邹建发 11级体育教育A班6.王丝贤 10级中文教育A班7.范建红 10级体育教育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社区助理服务队 15人1.刘家丽 11-生物系2.张嘉系 11-中文-汉语言文学3.刘继宁 11-教育-公共管理4.蒋敏 11-教育-公共管理5.陈爱玲 11-生物系6.彭佳宝 11-教育-公共管理7.钟美珠 11-教育-公共管理8.邓艳玲 10-生物-生物科学9.王子君 10-中文-汉语言文学10.张伟玉 11-教育-公共管理11.曾奎丹 11-教育-应用心理12.邓思薇 11-教育-公共管理13.张敏灵 11-教育-公共管理14.吴春梅 10-英语-商务英语15.赖宇容 10-物理-物理教育政法系“采夏之光”爱心支教服务队 6人1.陈小勇2.凌凯雄3.张明海4.林晓婕5.唐梦桦6.吴晓雷星空队 12人1.李春萍 11英语教育D班2.叶炜任 11学前教育D班3.曾凯琪 11英语教育D班4.陈瑞霞 11英语教育D班5.钟秋娜 11英语教育D班6.陈伟星 11应用心理B班7.谢天文 10体育教育B班8韦彩虹 11英语教育D班9.黄青海 10学前教育B班10.杨香梅 11语文教育E班11.李林静 11英语教育D班星星之火燎原队 8人1.许连生 11中文汉语言文学B班2.陈梅香 10中文语教班3.余树瑶 10中文汉语言文学A班4.卢志豪 11计算机软件开发A班5.黄丽容 10中文语教班6.潘婉莹 11中文语教班7.关琦珊 10中文汉语言文学A班Sunflower 太阳花 7人1.王汶雅 11级外语系英教E班2.黎翠蔼 11级外语系英教E班3.张文炜 11级美术系油画班4.张极彬 10级体育教育A班5.杨子鑫 11级物理BTEC A班6.庄璐捷 11级外语系英教E班雨露·羽翼队 7人1.叶平生 10数学C班2.莫慧娟 10中文汉语言A班3.岑美愉 11政法BTEC旅游管理A班4.谢通 11美术环境艺术设计班5.叶平沛 11中文汉语言C班6.林佩芬 11中文汉语言C班计算机科学系梦启晨曦三下乡服务队 8人1.李科 11级计算机科学系1.陈泽钰 11级计算机科学系3.陈梓茹 11级计算机科学系4.刘春娴 11级计算机科学系5.梁圣杰 11级计算机科学系6.肖均嫣 11级外语系7.郑毅佳 11级音乐系8.吴哲 11级化学系育海棠支队 5人1.陈灿辉 10美术综合绘画2.吴东梅 11中文汉语言文学3.刘海娟 10化学教育4.彭叔敏 10化学教育5.陈妙卿 10化学教育广二师志愿服务队 4人1.何燕芳 10级美术系油画班2.吴丹 10级美术系油画班3.周少妍 10级美术系油画班4.周淑余 10级美术系油画班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爱心行”三下乡队伍 3人1.钟适 11级中文系语文教育专业2.陈雪丹 11级中文系语文教育专业3.赖彩虹 11级中文系语文教育专业梦启航 4人1.林振华 10级美术系产设2.张骏 10级美术系综合B3.伍惠雯 11级美术系油画班4.李燕玲 11级美术系油画班Firefly 7人1.黄思媚 11级英语师范2.区惠珠 11级英语师范3.程冬菊 11级英语师范4.周辉煌 11级商务英语5.王翠娟 11级英语师范6.李永红 10级美术国画7.肖静 11级数学系甘霖三下乡服务队 8人1.朱锦瑶中文11级现代汉语言文学2.梁君婷中文11级现代汉语言文学3.吴锦丹中文10级汉族言文学专业4.李思妮外语11级英语教育5.李伟豪美术10级环境艺术设计6.何良健数学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7.陈嘉仪外语11级英语教育8.何伟英外语10级商务英语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绿光社会实践服务队 6人1.陈雅文 10物理教育2.潘伟杰 10物理教育3.卢笑玲 11学前教育4.林剑维 11体育教育5.张燕莉 11学前教育6.黄光璇 10物理教育破晓崛起 5人1.蔡保仕 11级音乐教育2.林贤 10中文3.郭丽丽 11级音乐教育4.于安洋 11级音乐教育5.陈燕玲 10级中文三下乡萌芽队 7人1.罗艳宝 11级水彩班2.廖卉欣 10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B班3.林倩雯 11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C班4.吴颖涛 11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D班5.欧紫霓 10级美术系综合班6.黄冰心 11级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B班7.何浩妍 11级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天使之队 4人1.朱炳辉 11级数学系C班2.袁沛生 11级数学系C班3.陈婉君 10级数学系B班4.刘志菊 10级数学系B班夏帆队 9人1.杨钧诚 11级体育系2.张幸慈 11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3.李文霞 11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4.陈允 11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5.林嘉华 11级数学系6.罗曼瑜 11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7.叶瑾 11级外语系8.李慧茹 11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9.叶凯 11级体育教育C班携爱征程 6人1.赖晋宇 11级教育系应心b班2.吴炜乐 11级教育系应心b班3.何玉雁 11级教育系应心b班4.陈凯兴广东警官学院11级经济犯罪侦查5.卢金慧 11级教育系应心b班6.钟柳青 11级教育系应心b班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心在转爱心支教服务队 13人1.佘炜超 H11中文本四A班汉语言文学师范2.区燕华 H11中文本四A班汉语言文学师范3.刘颖 H10中文本四A班汉语言文学师范4.江汉辉 H11美术国画班美术师范5.庄晓珊 H11外语本四G班英语师范6.肖蓉潞 H11中文本四A班汉语言文学师范7.曾慧勤 H11外语本四G班英语师范8.吴丹文 H10中文本四A班汉语言文学师范9.陈丽霞 H10中文本四A班汉语言文学师范10.张秋琼 H11外语本四G班英语师范11.骆雯婷 H11中文本四A班汉语言文学师范12.杨曦 H11中文本四A班汉语言文学师范13.梁彩婵 H10中文本四A班汉语言文学师范星期八 6人梁德华——美术系动漫设计陈锦荣——美术系动漫设计容庚凤——政法系旅游管理朱茵——政法系思政黄美丽——政法系思政黄宇慈——中文系本四扬帆肇庆三下乡服务队 5人1.彭凌敏 H10级生物系生物科学B班2.汤静文 H10级生物系生物科学B班3.黄桂华 H10级生物系生物科学B班4.黄洁平 H10级生物系生物科学B班5.江苗怡 H10级生物系生物科学A班政法系恩予三下乡服务队 6人1.彭舒琼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2.赖嘉宏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3.幸敏峰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4.梁峻玮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5.罗艳芬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6.林晓缦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夏日彩虹三下乡服务实践队 6人1.巫益勇 10中文B2.李科成 10中文B3.石玉莹 10中文A4.彭小婷 11外语教育A5.杨韬 H11中文C班6.陈艾文 10美术环境艺术设计增城中新镇中心小学队 7人1.陈榕 11数学E班2.钟伟坚 11物理系3.肖楚娇 10应用心理A班4.彭裕浓 11外语E班5.阮小珊 10应用心理A班6.林晓琪 11学前B班7.洪佳彬 11级体教B班Dreamhigh 7人1.姚丹萍 11级外语系英教E班2.郑佳妮 11级外语系英教E班3.卢键泽 10美术系产品设计班4.李美美 11级外语系英教E班5.张焰方 10美术系产品设计班6.郑佳昀 11中文系B班7.陈泽芳 11级外语系英教E班乐昌九峰“三下乡”服务队9人1. 邱洁 10级教育系应用心理学B2. 蚁汝望 11级生物系生物科学A3.张年丰 11级教育系学前教育专科A级4.黄雅婧 11生物系生物科学A5.蔡婷婷 10级教育系应用心理A6.王思诗 11级教育系公共事业管理B7.邹秋莲 11级教育系学前教育本科A8.陈子君 10级教育系应用心理B9.林权 11级教育系公共事业管理B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行知服务队 7人1. 莫青云 10生物系生物科学2. 甄彬彬 10体育系体育教育3. 李晓军 11音乐系音乐教育4. 冼楚欣 10音乐系音乐教育5. 吴耀桉 10美术系水彩师范6. 王瑶 10教育系应用心理7.扬子江 10中文系汉语言文学超能量三下乡支教队 14人1.杨敏萍美术系10级水彩班2. 朱英豪美术系10级水彩班3.徐文红 10商务英语4. 李海云 10商务英语5. 周春红 10商务英语6. 陈林珊 10商务英语7. 陈丽珠 10商务英语8. 陈银旋教育系10级应用心理本四A班9.郑荣权美术系11国画班10. 贺晴 11中文系11. 曾志权 11数学系12. 邓丽萍 10中文系13. 胡翠恩 11中文系14. 蔡小凤 11数学系共236人。

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

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历
工作单位
分工
签名
二、培育背景
1、项目依托
2、项目培育的意义
3、项目现状分析
三、已有成果及培育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
2.负责人和项目团队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
3.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1.
2.
3.
4.
5.
6.
六、负责人所在学校评审、推荐意见
1、学校教务处评审推荐意见
(公章)
处长签字:
年 月 日
2、学校推荐意见
(公章)
学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四、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改革实践内容、改革实践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预期推广、应用范围、受益面等)
4.本培育项目已有或预期特色与创新之处
五、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
金额(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合计
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
申 请 书
项目名称:
负 责 人:
申请学校:(盖章)
联系电话:
传 真:
电子邮箱:
广 东 省 教 育 厅 制
二○一四年十一月
一、项目简表
一、项



项目名称
项目层次
项目类别
校内立项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
二、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海滢 吕 桂
吴让科 郑 磊
吴元魁 吴补领 王 前
郑维扬 陈爱华 刘 洪
夏欧东 黄国志 曾其毅
第 4 页,共 4 页
第 2 页,共 4 页
目推荐项目 曾志嵘 欧阳钧 董为人 余林中 杨 柳
吕志平 肖 炜
李本富 杨 谊
冯前进 冯前进 游文玮 刘叔文 蔡文智 翟惠敏 罗晨玲 王惠珍 张立力 万成松 第 3 页,共 4 页
目推荐项目清单
项目负责人 陈晓光 邹 飞
陈平雁 黎诚耀 严金海 曾 楠
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推荐项目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所在单位 学生处 人事处 教务处 教务处 教务处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中医药学院 中医药学院 中医药学院 中医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药学院 药学院 护理学院 护理学院 护理学院 护理学院 护理学院 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 学院 项目名称 筑梦引航工程—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 工作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视域下高校教师培养及评价体系构建的研 究 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导向的本科教学治理机制改革 与实践 以拔尖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的卓越医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 践 "开放互补、共享互利"的区域高等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改 革与实践 解剖学电子教学资源创建与应用 基于在线医学课程整合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式改革与实践 中药学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与实践 《中医外科学》创新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现代医学教育环境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选择 传承创新,新世纪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 践 数据恢复鉴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校企联合工学互促的应用型网络程序人才培养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完善与实践研 究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药学专业化学类实验课程整合实践 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助产师资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护理人文师资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临床护理情景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与实践 临床护理教师培训内容框架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Moocs背景下《健康评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实 践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第 1 页,共 4 页
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推荐项目清单
序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所在单位 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 学院 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 学院 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 学院 生物技术学院 人文与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项目名称 医学寄生虫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构建新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高端生物统计学人才链式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输血医学专业高等教育模式与实践 医学生人文素质综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理论教育与政治认同互动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 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典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医学英语创新课程体系,培养医学生医学领域国际 交流能力 “四轮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 研发虚拟临床实验室教学系统,开创医学检验技术实验 教学全新模式 基于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改革与 实践 以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口腔医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 研究 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打造医学检验创新人才培 养新模式 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五年制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网络平台的“理论与临床一体化”外科学教学模式 探索与实践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 康复医学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临床妇幼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