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通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5土壤肥料PPT课件

5土壤肥料PPT课件
于豆料植物固定空气中氮素。 ❖ ④ 钾能加速同化作用使产物流向储藏器官。 ❖ ⑤ 钾能提高植物抗逆性。
24
❖ (4)钙素
❖ 植物体内钙对细胞壁的形成、促进细胞分裂和植物根系、根 毛的发育,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 (5)镁素
❖ 植物含镁量一般占干重的0.2%~0.6%,镁是叶绿素的成分, 植物缺镁时可产生缺绿症;镁离子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它 对碳水化合物代谢,植物体内的呼吸均起着重要作用;镁还 能促进蛋白质、脂肪的合成。
13
❖ 速效态养分是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的养分。土壤中 的养分形态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土壤环境条件的 变化,养分形态可以进行相互转化。难溶态的养分 可以分解转化为缓效态或速效态养分,速效态养分 也可能被土壤固定转变为不易被植物吸收的难溶态 养分。速效性养分、缓效态养分含量一般低于难溶 态养分。
14
❖ 土壤养分形态一般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类,无 机态养分又有:水溶性养分、交换性养分、缓效态 养分、难溶态养分等四种类型,其中水溶态养分和 交换态养分合称为速效态养分。
❖ (8)锰
❖ 缺锰时,叶脉间失绿,叶脉及周围仍保持绿色。严重时叶 脉间产生黑褐色小斑点,并扩大增至整个叶片,或发展成 焦灼坏死组织而脱落。
28
❖ 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氢、氧,是植物新陈
代谢和合成蛋白质的最基本元素,由于植物在生长过程 中,需要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使得大气中的碳被植物 吸收,同时植物需要不断补充水分,使植物体对碳、氢、 氧的需要得到满足。
29
❖ 另外,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微量元素 中的铁能促进植物叶绿素的形成,还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 组成成分,它影响着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硼在花 中的分布以柱头和子房含量最多,能刺激花粉的萌发和花 粉管的伸长,使受精顺利进行;锌在植物体内参与生长素 的合成,同时又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

土壤肥料学PPT课件2024新版

土壤肥料学PPT课件2024新版

耕作改良
合理耕作,如深松、深翻等,改善土壤通气性。
工程措施
种植防护林、草被植物等,增加地表覆盖,防止风蚀和水蚀。
生物措施
农业措施
法律措施
01
02
04
03
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修建梯田、水平沟等工程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改坡地为梯田,等高种植,合理轮作和耕作等。
增施有机肥
大量施用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合理施用化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科学施用化肥。
深耕深松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种植绿肥和牧草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06
CHAPTER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
01
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
水利改良
选择耐盐作物品种,合理轮作和耕作,增施有机肥等。
农业改良
种植绿肥、牧草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生物改良
施用石膏、磷石膏等化学改良剂,降低土壤碱性。
化学改良
石灰改良
施用石灰或石灰石粉等碱性物质,中和土壤酸性。
绿肥改良
种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pH值。
肥料改良
增施碱性肥料,如草木灰、钢渣磷肥等。
避免过量施肥
不同的作物和土壤对肥料的需求有所不同,要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作物的肥料种类。
注意肥料种类选择
掌握正确的施肥技巧,如深施基肥、集中施用种肥、及时追施叶面肥等,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注意施肥技巧
04
CHAPTER

《土壤肥料学通论》课件

《土壤肥料学通论》课件
土壤肥料学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农民合理选择施肥方法、提高 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农业环境。
结论及展望
通过学习《土壤肥料学通论》,我们掌握了土壤肥料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 用,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大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 实践中,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合理的肥料施用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浪费和污染。学习肥 料施用的原则和方法,能够科学地制定施肥方案。
土壤肥力与土壤肥料改良
土壤肥力是土壤中养分和生物活性的度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了解土壤肥力的评估和改良方法, 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土壤肥料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 用
土壤的组成与特点
土壤是由不同比例的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的复杂体系。了解土 壤的组成和特点,有助于优化土壤管理和增强农作物产量。
肥料的分类与作用
肥料按来源可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按养分含量可分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了解肥料的分类和作用,能 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养分供应。
肥料施用的原则与方法
《土壤肥料学通论》PPT 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包括主要内容概述、土壤的组成与 特点、肥料的分类与作用、肥料施用的原则与方法、土壤肥力与土壤肥料改 良、土壤肥料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结论及展望。欢迎探索土壤肥料 学的奥秘!
Hale Waihona Puke 课程概述通过本课程,学习者将深入了解土壤肥料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 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全面的知识基础。

《土壤肥料学》PPT课件

《土壤肥料学》PPT课件

.
20
.
21
花岗岩 喷出性岩浆岩
侵入性岩浆岩
.
玄武岩
22
2.沉 积 岩 沉积岩是由地壳表面早期形成的
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压实、胶结 硬化而形成的岩石。一般分为机械沉积 岩、化学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三类。
.
23
.
24
.
25
3.变质岩
各种先成岩在新的地壳变动或岩浆活 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下,使岩石的矿物重 新结晶,重新排列,改变其结构、构造和 化学成分,而形成的新岩石,称变质岩。
.
4
1.原生矿物
硅酸盐类 氧化物类 硫化 物类
磷化物类
.
5
2.次生矿物
次生硅铝酸 盐矿物
氧化物类矿物(结 晶和非结晶两种)
次生粘土矿物
简单盐类矿物(碳
酸盐类、硫酸盐矿物)
.
6
(三)主要成土矿物的性质
1、石 英
紫水晶
.
7
二氧化硅凝胶 (玛瑙)
烟水晶
不易风化,难分解,土壤中砂砾主要来源
.
8
2、长石 正长石 KalSi3O8
.
26
岩片,麻岩,石英,岩板岩,结晶片岩,千 枚岩,大理岩
.
27
.
28
第二节 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与土壤母质
一、风化作用的概念和类型
(一)风化作用概念 风化作用是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 圈各种营力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 过程。
.
29
(二)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 岩石发生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只
★ 风的作用
★ 水的作用
主要风和流水把岩石表层剥落的碎屑吹走、冲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讲课讲稿

《土壤与肥料》PPT课件讲课讲稿

①增施有机肥:
可以改变土粒之间黏着性的大小,还能改善土壤的其他性
质,所以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措施。
②客土法:
是指在黏土中掺砂或在砂土中掺黏粒以达到改良土壤质地回
的一种方法。但是,费工费时,却效果好,不适宜在生产目
上大规模推广。

第三节
一、 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功能
❖1 .原核微生物
❖细菌
❖蓝细菌
❖粘细菌
❖ 1. 土壤的概念 ❖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表面,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
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 内涵: “ 陆地表层 ” 是指土壤的位置, “ 疏松 ”
是指其物理状态,以区别于坚硬整块的岩石。

❖ 2. 土壤肥力的概念
❖ 西方土壤学家,传统地将土壤供应养料的能力称为 土壤肥力。
❖ 土壤肥力是土壤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水肥气热等 生活因素的能力。
❖ 土壤质地: 任何一中土壤,均是由粒径不同的各级 土粒所组成的,根据 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称质地。
❖2.土壤质地分类制
❖常用的有三种:国际制、卡庆斯基制、中国制。按照 各粒级土粒含量的不同对土壤质地类型进行划分称为 土壤质地分类。一般将土壤质地分成砂土、壤土和黏 土三个基本等级
回 目 录
四、 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
横轴远大于纵轴呈薄片状 ,老耕地的犁底层中常见 到,此外,在雨后或灌水 后所形成的地表结壳和板 结层,属于片状结构。
特点:片状结构不利于通 气、透水。会影响种子发 芽和幼苗出土,还加大土 壤水分蒸
卧土、平搓土
发,因此生产上要进行雨 后中耕松土,以消除地表 结壳。
5. 团粒结构
是指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团 聚体,其直径约为 0.25-10mm 。 粒径 <0.25mm 以下的 , 称微团 粒。

1绪论 《土壤肥料学》课件

1绪论 《土壤肥料学》课件
我国人均土地面积情况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13hm2 , 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l/3。人均林地 面积0.11hm2 , 占世界人均林地面积 的1/9。人均草地面0.28hm2 , 不到 世界人均草地面积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土壤肥力。土壤由母质 发育而来,在成土因素的作用下,在周而复始 的物质能量的循环和平衡中,土壤肥力不断发 育和演变。
据统计,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占 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蚀面积已发展至179.4万 km2,占国土面积的18.6%,每年流失表土约60亿t。 耕地中有667万~800万hm2,已发生次生盐化,有1.0 亿hm2草地退化。我国现已有重金属污染耕地2000万 hm2,农药污染耕地1300万~1600万hm2,受酸雨危害 的耕地达267万hm2。
三、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壳表层的岩石受到太阳辐射(热量)以及大气 圈、水圈、生物圈中水、氧、二氧化碳和生物的共同 作用,逐渐风化破碎,形成了一个疏松的外壳,叫做 风化壳。
风化壳的表层生物活动强烈,生物(包括植物、 动物、微生物)比较集中,积累了较多的有机质。这 个风化壳的表层就是土壤。
因此,土壤圈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和生物圈其它圈层相互紧密交接的的地带,构 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中心环节。
四、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要实行“科学种田”,就必须在全面了解 土壤基本性状,在切实掌握科学施肥的基础上, 才能充分发挥其他各项农业栽培技术措施的增 产潜力。
各项农业栽培技术措施的开展至少要考虑 “土、肥、水、种、密、保和工等”,其中土 (壤)、肥(料)是推行各项先进农业栽培技 术措施实施的基本保证。
土壤肥料学
韶关学院 林昌华
TEL:616556

土壤肥料学通论2PPT课件

土壤肥料学通论2PPT课件
• 耕作:耕层较均 。
第28页/共33页
上砂下粘:托水托肥
特点: ➢ 冲积性母质发育,水流速度有关,紧出砂,慢出淤 ➢ 淋洗:剖面水分自上而下淋洗,上轻下粘 ➢ 人为耕作:犁底层上部出现砂质
第29页/共33页
上粘下砂:漏水漏肥
• 地理分布特点: 水平方向,自西向东,从北向南由粗变细,
第30页/共33页
石砾 粗砂粒
细砂粒
粉粒
黏粒
第20页/共33页
土壤质地
• 土壤质地(soil texture):据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 划分的土壤类型。
• 种类:砂土、壤土、粘土
第21页/共33页
土壤质地划分
• 1、国际质地制
➢砂粒(2-0.02mm)、粉粒(0.02-0.002mm )、 粘粒(<0.002mm)划分: 以粘粒含量为主要标准: < 15%:砂质质地和壤质质地 15%-25%:粘壤质 >25%:粘土质
➢次 生 矿 物 : 原 生 矿 物 在 风 化 和 成 土 作 用 下 , 新 形

的矿
物,
如各
种盐

CO
2 3
、SO42-
、Si
、Cl-
次生粘土矿物:次生铝硅酸盐和氧化物,是土壤
粘粒的主要组成
第17页/共33页
2、土壤矿物的化学组成
• O、Si、Al、Fe、Ca、Mg、K、Na、Ti、C等 • SiO2、Al2O3、Fe2O3
➢粉粒含量>45%:粉质 ➢砂粒含量>85%:壤砂土或砂土
第22页/共33页
2、美国农部质地制
砂粒(2-0.05mm)、粉粒(0.05-0.002mm )、 粘粒(<0.002mm)

土壤肥料学完整课件

土壤肥料学完整课件

计划产量养分需求总量
计划产量指标 100
×
形成100kg经济产 量所需养分数量
土壤供肥量
无肥料区作物产量 100
×
形成100kg经济产 量所需养分量
指植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 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 率。
有两种测定方法:
示踪法和差值法
计划施 肥用量
=
计划产量所 需养分总量
肥料的养 分含量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3学时) 第二章 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3学时) 第三章 土壤与植物磷素营养及化学磷肥(2学时) 第四章 土壤与植物钾素营养及化学钾肥(1学时) 第五章 土壤与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与 微量元素肥料(1学时) 第六章 复混肥料(1学时) 第七章 有机肥料(1学时)
最小养分律(木桶理论):
植物产量受土壤中某一相对 含量最小的有效性因子制约的规 律。
报酬递减律:
在其它生产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单位肥料的作物增 产量却呈递减的趋势。
施肥技术包 括三个环节
施肥量确定 施肥时间 施肥方法
施肥量确 定依据:
植物计划产量的养分需求总量 土壤供肥量 肥料利用率
63.8
穗粒数
0.14 2.3 17.1
籽粒数/g.m2
0.03 1.0 14.0
1.溶液的组成
不同溶液组成叶片吸收速度不同 KCl>KNO3 >KH2PO4 尿素>其它N肥
2.溶液浓度及pH
在不引起伤害的前提下养分进入叶 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浓度升高而升高
大量元素 0.2~2%
微量元素 0.01~0.2%
微 量 元 素 的 有 效 性
5
6

土壤肥料学ppt课件

土壤肥料学ppt课件
9
精选编辑ppt College of Environment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Yangzhou University
化学肥料发展趋势:
高效化:不断提高肥料中养分的浓度 复合化:提高复合肥料在化肥中的比例 液体化:发展液体肥料 缓效化:延缓肥料施用后养分释放的速度。
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施肥 自然需求 正常的植物体
特定需求 施肥 达到特定的经济目的
➢ 合理施肥:通过施肥调节植物的自然营养过程,以获得理想的产 量或经济效益。即施肥并非简单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自然需求。
7
精选编辑ppt College of Environment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Yangzhou University
Si:单子叶植物硅的含量为双子叶植物的10-20倍,硅是水稻不 可缺少的元素。
Co:是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所不可缺少的。
24
1.3 肥料三要素
精选编辑ppt College of Environment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Yangzhou University
问题:所有必需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地位是同等 重要的,它们在农业上是否也同等重要?
目前已经发现并已得到公认的植物必需元素共有16种:
大量元素
中量元素
C、H、O、N、P、K、Ca、Mg、S、Fe、B、Mn、Zn、Cu、Mo、Cl
大量元素 (macro-element) [9种,在植物体内的含量
一般高于1/1000]
微量元素 (micro-element) [7种,在植物体内的含量 一般低于1/1000]
正常
缺磷
缺钾 缺氮
缺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掺 合 肥 料
由几种颗粒大小 较一致的单元肥 料或复合肥料经 简单混合而成
BB肥 (Bulk Blending)
精选ppt
要和土壤的供肥 情况配制
3
P NK
KP
P NK
N
KP
P NK
N
KP N
P NK KP N
P NK KP
P NK
N
KP
P NK
N
KP
N
肥料颗粒
混成肥料示意图
混成肥料实物
特点:颗粒均一;每个精选颗ppt粒中含有各种养分元素 4
高浓度 40.0
中浓度 低浓度
30.0
25.0
(二元) 20.0
70.0
50.0
40.0
2.0
2.5
5.0
90
90
80
3.0
3.0
3.0
注:如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精可选不ppt检测氯含量
9
精选ppt
10
6. 优缺点——优点:
(1) 养分全面,含量高: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
养元素,能比较均衡地、长时间地同时供给作物 所需要的多种养分,并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 相互促进作用,提高施肥的效果。
(2) 三元复混肥料:同时含氮磷钾三种养分; (3) 多元复混肥料:除氮磷钾三种养分外,同
时还含中量元素或微量营养元素等;
(4) 多功能复混肥料:除养分外,还掺有农药 或生长素类物质
精选ppt
6
4. 有效养分表示法
1) 分析式表示法:以N-P2O5-K2O的含量百分 数表示,如:
2) 15-15-15,表示含:N、P2O5 、 K2O均为15%
精选ppt
2
复混肥料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 制造方法 品 种
特点
复合 肥料
由化学方法制成 的肥料 (通常为 二元复肥)
磷酸铵 性质稳定,但其 硝酸钾 中的氮磷钾等养 磷酸钾 分比例固定
混 由几种单元肥料
混 合 肥
成 肥 料
或单元肥与复合 肥经加湿造粒而 成
尿磷铵钾
硝磷铵钾 氯磷铵钾
养分的含量和比
例可按作物的需
级别 高浓度复混肥料 中浓度复混肥料 低浓度复混肥料 低浓度复混肥料
精选ppt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复混肥料”主要技术指标
GB15063-2001
指标名称
总养分含量 (%) ≥
(N+P2O5+K2O) 水溶性磷占有效 P2O5百分率(%) ≥ 水分 (游离子),% 粒度% (1-4.75mm 或3.35-5.60mm) 氯离子含量 (Cl-) ≤
NH3 H2SO4
NH3 HNO2
磷酸二铵 硫磷酸铵 硝磷酸铵
NH3
CO(NH2)3 尿磷酸铵
NH3 NH4Cl
氯磷酸铵
氮肥 (尿素、硝酸铵等) 钾肥 (硫酸钾、氯化钾)
复混肥料
微肥 (Zn、B等)
KKK
肥料颗粒
PPP PP
KK
K NNN
P
PPP
NN
KKK KK
PP
N
P KKK
K
NNN
KK
NN
K
N
掺合肥料示意图 掺合肥料实物
特点:各个颗粒的组成与肥料的精整选p个pt 组成不一致
5
要求:单元肥料的颗粒要均一
3. 种类:按养分数量和功能可分为
(1) 二元复合肥料:同时含氮磷钾三种养分中 的两种养分,如氮磷二元复合肥料;
精选ppt
14
30 27
25
比 20
重 (
15
% )
10
5
0
10.6
18.3
10.4
13.2 9.4
4.5
1974 1978 1982 1986 1990 1995 2000
年份
复合肥在我国化肥消费中的比重
注:2000年数精选据ppt 为复混肥料比重
15
第二节 复合肥料的主要品种和性质
——经化学方法制成的复合肥料一般为二元 型复肥
① 13-0-46;② 0-52-35;③ 15-15-10-1(B);
? ④ 20-10-0-2(Zn) 分别表示:
2) 配合式表式法:用N : P2O5 : K2O及总浓度的 百分数表示,如:
“3 : 1 : 1, 45%”,转换为分析式为2:7-9-9
精选ppt
7
5. 分级
总有效养分含量
三元≥ 40% 三元:30%~39% 三元:25%~29% 二元≥ 20%
(2) 物理性状好,便于施用:肥料颗粒一般比较坚
实、无尘, 粒度大小均匀, 吸湿性小, 便于贮存和 施用, 既适合于机械化施肥, 同时也便于人工撒施。
(3) 副成分少,对土壤无不良影响:复混肥料所
含养分几乎全部或大部分是作物所需要的。施用
时既可免除某些物质资源的浪费,又可避免某些
副成分对土壤性质的不良影响。
一、氮磷复合肥
1. 磷酸铵 (ammonium phosphate)
成分: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混合物,
含N14%~18%,P2O546%~52%
性质:灰色粉末或灰白颗粒;
吸湿性小; 水溶性;化学中性精选ppt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16
NH3
磷酸一铵
磷 热法 (能源)


石 湿法 酸
(H2SO4)
2NH3
第十章 复混肥料
(Compound and Blending Fertilizers)
精选ppt
1
第一节 复混肥料及其发展动向
一、复混肥料概述
1. 定义: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 以上养分的肥料
2. 类型:复合肥料 (compound fertilizer) 混合肥料 (blending fertilizer)
(2) 各种养分在土壤中移动的规律各不相同,因 此复混肥料在养分所处位置和释放速度等方 面很难完全符合作物某一时期对养分的特殊 需求(难于满足不同养分最佳施肥技术的要求)。
精选ppt
13
我国:
60年代开始研制与生产,但进展缓 慢; 80年代加速发展。
目前复混肥料约占化肥消费总量的 26%~28% (复合肥约占18%,混合肥 料约占8%~10%)。
精选ppt
11
(4)配比多样性,有利于针对性的选择和施用:
复混肥料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特点和作 物的营养特性,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二次加工制成。 因此,产品的养分比例多样化,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和施用。从而避免某些养分的浪费,提高肥料的增 产效果。
(5)降低成本,节约开支:如生产1吨20-20-0的硝
酸磷肥比生产同样成分的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可降低 成本10%左右;1公斤磷酸铵相当于0.9公斤硫酸铵 和2.5公斤过磷酸钙中所用费用。
因此,应大力发展复精混选p复pt 合肥料 (100%?) 12
缺点:
(1) 许多作物在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有不同 的特点,各地区土壤肥沃度以及养分释放的 状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养分比例相对固定 的二元复合肥料难以同时满足各类土壤和各 种作物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