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达技巧的判断-试题及答案分析

合集下载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项练习及答案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项练习及答案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项练习及答案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

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表达方式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描写方式:(1)动静结合(2)虚实结合(3)点面结合(4)正面侧面(5)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的描写(6)明暗、冷暖等色调形态(7)各种感觉:视、听、触、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是直接呐喊出心中的不满,表明了自己与权贵们决绝的决心。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而是通过借景抒情、移情于物、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通等方式来抒发感情。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无比的喜爱之情。

当读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家人的思念跃然纸上。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要读懂诗歌就要掌握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

在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兴、象征、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用典等。

(1)比兴欲言此物,先言彼物。

比兴手法是古代诗歌中较常见的,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借孔雀失偶起兴,引起所要叙述的恩爱夫妻被迫分离的凄楚故事,为全诗定感情基调。

(《孔雀东南飞》)(2)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将封建统治集团的穷奢极欲、醉生梦死,与劳动人民的被奴役、被掠夺、冻死路旁的悲惨状况,作了鲜明的对照。

(3)象征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及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4)运用典故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叫“用典”。

诗歌鉴赏分析表达技巧题型的答题方法与解答步骤

诗歌鉴赏分析表达技巧题型的答题方法与解答步骤

诗歌鉴赏分析表达技巧题型的答题方法与解答步骤
诗歌鉴赏分析表达技巧题型的答题方法与解答步骤
分析表达技巧题
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难点,主要考查对一些艺术技巧的认识、理解与运用。

它包括的技巧手法很多,容易混淆,导致考生容易失分,不可忽视。

所以,我们要掌握它包括的每一种手法的准确内涵及效果。

同时,我们也要把握这类题型的考查形式和答题思路。

表达技巧的术语:
表达技巧,在广义上指艺术特色,包含很广,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法、语言特色和篇章结构等方面考虑;在狭义上主要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方面考虑,也可以涉及篇章结构。

此外,每一种手法的表达效果也有比较规范的表述,复习时候应注意掌握。

它的设题模式一般有四种:①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②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③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④在具体语境中,区别分析两种手法。

它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模式:分析表达技巧的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首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其次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法是怎样运用的,然后指出这种技法怎样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情感,最后考虑在深刻凸显诗歌主题方面或者诗歌的结构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它的答题模式不是固定的,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回答,
最基本的答题模式是:XXX(手法),体现在……(结合诗句分析),抒发了……感情(展现了……效果)。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解析版)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解析版)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考点解读★★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技巧点拨★★❖常见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9.“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专题六: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专题六: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考点解读★★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技巧点拨★★❖常见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9.“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古诗歌鉴赏之常见的表达技巧类题型及解答方法与步骤

古诗歌鉴赏之常见的表达技巧类题型及解答方法与步骤

古诗歌鉴赏之常见的表达技巧类题型及解答方法与步骤常见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2.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以小见大点面结合主次远近通感白描绘声绘色等)描写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反语、反复、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引用4.结构形式: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二.考查点[考查点一:鉴赏诗歌的抒情手段]1.设题角度:一般考查方式是指出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以及有何表达效果。

2.知识储备:抒情手段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是用来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的。

抒情手法作用直接抒情直接抒情能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感染读者、引起强烈共鸣的效果。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借事抒情选取生活中一些细节、场景、片断和事件来抒情达意,品读此类诗歌要洞幽发微,体情察意。

(《秋思》唐代张籍)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例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诗歌表达技巧的判断 试题及答案分析

诗歌表达技巧的判断 试题及答案分析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判断”专项训练【一】试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并体会这种技巧运用的表达效果:1、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7、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9、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14、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6、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1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8、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2、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判断”专项训练【二】试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并体会这种技巧运用的表达效果:2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25、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26、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27、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9、谁渭河广?一苇杭之。

谁渭河广?曾不容刀。

【】3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第10练 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课件)-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全国通用)

第10练 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课件)-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全国通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B.“三四句实写落花飞举飘扬”分析错误,三四句意 思是“又像随落花飘飞,像在梦中飞到了西江”,这是虚写,不是实写。故选B。
2. 《宋诗三百首评注》评价本诗“想象悠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答案】①诗歌首句以春草起兴,通过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畅想,表达了 诗人对门人前途无限的美好祝福;②紧承首联,第三句以落花为比,形 象生动地想象出门人漂泊江西的羁旅生活;③最后四句,诗人借典抒情, 合理联想门人在江西的游学,既有作为老师对门人善自择居、慎于交友 的谆谆嘱咐,又有对门人不负所学、施展抱负、早日折桂的美好祝愿。
【参考答案】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写景艺术:由远及近,由外到内。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意象 丰密,色彩和谐。“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以动 写静,动静结合。如“苔径逐篱斜”。 叙事艺术:对比衬托。如“蓑翁”与“健饭”。铺陈写实。如“高话”以 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如“汲水自浇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想着过上‘骑黄鹤’而逍遥世外、逃避现实 的生活”分析错误。故选C。
4.首联是如何写景的?首联的写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首联通过视听结合来写景。第一句侧重于视觉描写,写天色青苍,寒气 无处不在;第二句侧重于听觉描写,描写北风“抽打”枯桑,发出凄厉的 声响。 作用:①寓情于景,通过对冬日凄寒景色的描写,表达作者内心的愁苦 与凄冷。②照应诗歌题目,奠定了诗歌凄苦的基调。
直接抒情
【识记清单】
又称直抒胸臆,即以 第一人称“我”为抒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情主体,直接表达作 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一吐

易错点31 诗歌鉴赏之手法辨识不清(解析版)

易错点31 诗歌鉴赏之手法辨识不清(解析版)

2022年高三语文高考易错点快攻易错点31 诗歌鉴赏之手法辨识不清【典例分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明妃曲(节选)①陆游汉家和亲成故事,万里风尘妾何罪?掖庭终有一人行,敢道君王弃蕉萃②?双驼驾车夷乐悲,公卿谁悟和戎非!太古以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注)①此诗作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当时诗人70岁,居于故乡山阴。

当时南宋政府对金人多采和亲的政策。

②蕉萃:同“憔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中,陆游认为汉与匈奴和亲是外交惯例,昭君是和亲制度的牺牲品。

B.第三、四句借昭君的心理活动描写,塑造了留恋君恩、怨而不怒的昭君形象。

C.第六句,诗人委婉表达了对南宋和亲政策的立场,暗示了群臣与其政见不合。

D.“双驼”点明塞漠之地,“无寸草”写出塞漠的荒僻,暗示昭君异域生活不易。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最后两句对全诗情感表达的作用。

【答案】1.B2.①一语双关,回味悠长。

“春”既指节令,又指家国前途。

“无”“何”等字眼暗指家国前途未卜,安昌无期。

②以景结情,委婉含蓄。

域外之地寸草不生,何来春意,诗人委婉批判了南宋朝廷和亲制度的弊端。

③以问结尾,增强语气。

最后两句紧承前文,不仅追问“春归”之时,更在委婉质问南宋朝廷苟且偷安。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留恋君恩、怨而不怒”错误。

第三、四句意为“既然宫女中终会有一人要远嫁出行,我又怎敢说君王是嫌弃我这卑陋的宫妃”,无留恋君恩,有怨有怒。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太古以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意思是,自古以来域外之地寸草不生,何来春意?从修辞手法看,“春”字运用了双关修辞,表层含义指的是节令的春天,深层含义指的是国家的春天,即国家的未来;“借问春从何处归”运用反问修辞,以问结尾,加强了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批判语气。

从表现手法看,“太古以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这句话用在尾联,既是写景句,又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和亲制度的批判,以景结情,含蓄蕴藉。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真题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真题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真题解析从诗歌体裁、诗歌内容主题和主观题考查方向三个方面,梳理全国卷(含新高考)近五年的诗歌鉴赏真题,具体如下:8高考题考查内容7年份试卷篇目内容主题主观题考查2018全国Ⅰ卷李贺《野歌》(唐诗)写自己困顿中仍不失豪迈气概,对未来仍充满希望。

分析诗句含意与情感全国Ⅱ卷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宋诗)写自己醉中写草书,仿佛看见山河万里清平气象。

分析意象的作用全国Ⅲ卷王建《精卫词》(唐诗)赞美精卫(鸟)的精神。

分析形象与情感2019全国Ⅰ卷陈与义《题许道宁画》(宋诗)评价一幅画有诗意,意境深远。

分析诗句含意与情感全国Ⅱ卷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唐诗)展现真实才学,表达远大心志。

分析场景描写作用全国Ⅲ卷刘禹锡《插田歌(节选)》(唐)描绘热闹欢快的农家劳动场景。

分析语言风格2020全国Ⅰ卷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唐诗)叙述自己的教书生活,期待与友人相聚。

分析思想感情全国Ⅱ卷王安石《读史》(宋诗)认为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有差距,读史时要有批判精神。

分析诗歌道理与启示全国Ⅲ卷陆游《苦笋》(宋诗)借苦笋赞美魏征那样的正直有节操的人。

分析意象与情感关系全国Ⅰ卷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唐诗)送别友人,表达对先贤庞德公的仰慕。

分析意象与情感关系2021全国Ⅰ卷辛亦疾《鹊桥仙·赠鹭鸶》(宋)与鹭鸶对话,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分析语言特色全国Ⅱ卷陈师道《和南丰先生之作》(宋)赞美曾巩放弃隐居,出山做官。

分析诗歌内容新高考Ⅰ卷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唐诗)劝勉被贬友人白居易不要对仕途灰心。

分析内容与情感新高考Ⅱ卷陆游《示儿子》(宋诗)要求子孙读书躬耕,心怀国家。

分析内容与情感【总结】从上表可以看出,所选择诗歌基本上是唐宋诗词,而且多是名家的非名篇。

多集中在酬唱、咏物、题画、劝勉、评论等方面诗词,主题正面、情感积极向上,或体现理性思考的诗歌。

即便有离别思念,也是饱含劝慰;即便有厌世归隐,也是透出积极入世情怀;即便有困顿失意,也是失意中透着豪迈与希望;即便有批判,更多是理性思考……总之,近五年全国卷的诗歌已然没有被贬万里的失意思乡,没有生离死别的离恨情愁,没有人生失意的愁景悲情,所选择的诗歌材料也必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诗中“独”字好在哪里?【答案】(1)幽篁、深林、明月。

营造了月夜山林清新幽静的意境。

(2)“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解析】【分析】(1)作者在写景上运用物象幽篁、深林、明月,写人则用独坐、弹琴、长啸。

看似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意境,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据此理解作答。

(2)本题要深入挖掘“独”字在表达作者情感上的作用。

“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故答案为:⑴幽篁、深林、明月。

营造了月夜山林清新幽静的意境。

⑵“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意境的把握,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明确诗中所写景物及营造的意境。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注意结合“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句意,明确“独”的本意,语境意义及传达出诗人的心境。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②度深松。

青山霁③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①精舍:寺庙,这里指柏林寺。

②微径:指小路。

③霁:雨停天晴。

(1)发挥想象,描绘“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的优美意境。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技巧,并分析评价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在这里重点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方面加以讲解。

需要说明的是,对表达技巧进行分类,素来没有统一标准。

我们在此梳理的,也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些术语。

在具体的试题中,考生要从多角度思考。

高考真题回顾(部分)(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①,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①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答案】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说】题干中的“艺术手法”是一个很宽泛的问法,考生需要多角度考虑。

考生最容易想到的是“情景交融”,毕竟这是诗歌的常见手法。

从结构上看,这句写景的句子位于诗歌尾联,属于“以景结情”的手法。

至于“虚实结合”,则可以从“更待”一词看出。

诗歌中的“虚写”,往往会有一些提示词,例如《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中,“念去去”一词,一个“念”字,引起了想象、虚写。

苏轼《江城子·记梦》一词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料得”引起了虚写。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一句中的“遥知”也是想象虚写。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表达技巧题型及答题模式..

表达技巧题型及答题模式..

2.评析手法之手法自助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或哪一联)运用怎样的 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 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3)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的?
2.评析手法之手法自助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借景抒情 )
5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互文
6 .樯橹灰飞烟灭。
7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咏鹰》( 衬托 )
( 借代 )
( 白描 ) 8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借代,对比 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设问 ⑶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夸张 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双关对偶拟人 ⑸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 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设问 ⑺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拟人
链接高考
1. [2004年·全国Ⅰ卷]这首词的上半片是如何描写春色的? 试对此进行分析。 2. [2005年·全国Ⅰ卷]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 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3. [2006年·江苏卷]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 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4. [2007年·安徽卷]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来写鹰的?请简要分析。 5. [2008年·山东卷]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 的?请简要分析。 6. [2009年·重庆卷]“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 7. [2009年·安徽卷]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 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一、表达技巧的种类(一)修辞手法:(二)表达方式:抒情可分为:(三)表现手法:(四)行文结构:(五)材料取舍:。

二、能够判断诗句中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解析】比喻、拟人。

2.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解析】反复。

3.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解析】夸张。

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解析】互文。

5.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设问。

6.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解析】双关。

7.裴迪《送崔九》“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解析】用典。

8.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解析】反问,。

9.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对偶。

(二)表达方式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解析】直抒胸臆。

2.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解析】借景抒情。

3.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解析】托物言志。

4.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析】借古讽今。

5.贾岛《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解析】多角度描写。

(三)表现手法1.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解析】今昔对比,。

2.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解析】虚实结合。

3.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解析】运用反语,。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详解与对点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详解与对点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详解与对点练习(附答案解析)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运用比喻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

运用夸张可以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运用拟人可以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如: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句子表示两个相对、相近或相关的一种修辞方式。

运用对偶可以使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

——崔颢《黄鹤楼》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

运用排比可以使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运用反复可以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

运用借代可以使诗歌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设问: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运用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双关: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有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2)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答案】(1)不能。

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2)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根据诗歌内容及主题,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等来理解。

“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聊与焦躁。

因此,“闲”的意思是无聊,如果换成“忙”,就与诗歌当时的意境不吻合了。

(2)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示例: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处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故答案为:⑴不能。

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⑵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炼字能力。

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写作的背景灯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4-写景手法(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4-写景手法(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4-写景手法(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典例引领】一、(2022·新疆·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魏)曹丕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1.下列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游子羁旅古体诗,它以情景交融的典型笔法,表现了游子深切的思乡苦情。

B.前十二句为第一层,写景为主而兼叙事,营造清冷寂寥的氛围,为后面的抒情蓄势。

C.后六句为第二层,直接抒发游子思乡的感情,最后两句更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D.本诗语言平易质朴,描写细腻,情景相生,感情深沉,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这首诗的写景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案】1.C2.①运用叠词突出特点。

“漫漫”“烈烈”等叠词的使用,突出了秋夜的漫长和北风的寒凉,强化了诗人的情感。

②调动多种感官写景。

“秋夜长”“北风凉”将心理感觉与触觉相结合,写出北方秋夜深沉、萧瑟、凄清的特点;“天汉回”“草虫鸣”“雁南翔”视听结合,写出秋夜的寂寥与空阔。

③俯仰结合立体描绘。

诗人仰观明月银河,俯察清波白露,立体描写出了秋夜的天地景观,营造了清冷寂静的意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最后两句更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有误。

诗人因还乡无望,只有向风长叹,肝肠断绝了,这个结尾直抒胸臆,余情袅袅,令人回味,但不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运用叠词“漫漫”“烈烈”,思心愁绪满怀的人最不耐长夜的煎熬,而飒飒秋风自又分外增一层凄凉之感。

叠词的使用,突出了秋夜的漫长和北风的寒凉,强化了诗人的愁绪。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试题(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篇章手法)(解析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试题(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篇章手法)(解析版)

第23天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试题(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篇章手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①杨巨源两河②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

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

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圣代止戈资庙略③,诸侯不复更长征。

(注)①自玄宗后期重用宦官以来,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严重威胁到大唐帝国的稳定。

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裴度被宪宗任用为宰相,三年内平定了藩镇割据,唐朝再次实现了统一。

这首诗是观看平叛军队回来时的唱和之作。

②两河:唐安史之乱后,称河南、河北二道为两河。

③庙略:皇室宗庙的功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了“征人回”的背景,从“万方清”三字可见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

B.颈联说战争结束了,部队回原驻地;旆旌寄回了家乡,和平已到来。

C.尾联诗人以喜悦的心情歌颂平藩战争的丰功伟绩,总括全诗,深化主题。

D.整首诗激越豪迈、雄浑悲凉,展现了征人的风采,给人雄健昂扬的感受。

2.颔联是怎样刻画征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通过“立马”“望云”“射雕”等细节刻画(动作描写),凸显了征人矫健的身姿与昂扬的气概。

②以宁静的“秋塞”、傍晚晴丽的天空、秋水等美的意象,衬托征人美的形象。

③以点带面。

通过个体征人形象的细致刻画,表现群体征人的精神面貌。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整首诗激越豪迈、雄浑悲凉”错误,这首诗观看平叛军队回来时的唱和之作,表达了作者所处时代人民期盼和平的共同心愿。

没有体现“悲凉”。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

颔联“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承首句“万方清”荡开,“立马”“望云”“射雕”等,对征人的细节刻画,凸显了征人矫健的身姿与昂扬的气概。

秋塞静、晚天晴、秋水美,以具象兴抽象,衬托征人美的形象。

对句射雕临水,因对仗和平仄而倒装,实际意思是临水射雕。

2020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2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解析版)

2020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2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解析版)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常常涉及的内容。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考查考生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的能力。

综观近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考查形式。

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仅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

2.考查内容。

主要有:(1)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如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第14题;(2)考查辨析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3)考查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如2018年高考浙江卷第20题;(4)考查结构上的谋篇布局。

考生在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视整首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其次,从诗歌的结构入手,理清诗歌的思路,辨析其表现手法;最后,纵览全篇,多角度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

预计2020年浙江高考仍会侧重于综合考查表达技巧,因此,考生不可掉以轻心。

考向一抒情方式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花【明】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感遇【唐】李白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两首诗都刻画了“菊”的形象,但在表达情感时二者的作用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唐诗借景抒情,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开放,感知秋天的来临,从而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菊花是情感的触发点。

李诗托物言志,以菊自喻,通过写菊的“茎疏叶且微”,虽“自有芳菲”却“徒沾清露辉”,正当盛时却无人采摘,来象征自己不得赏识的际遇。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

题干没有明确指出诗中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因此,考生在解题时,第一步就是要明确两首诗分别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诗歌中的抒情方式一般有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两种。

第二步就是要明确两首诗歌抒发的情感,从唐诗“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中可知,本诗抒发的是游子思归之情,而写菊就是借景抒情;李诗主要展现了“自有芳菲”却“徒沾清露辉”,无人采摘的菊的形象,写菊实则是在写诗人自己,诗人只不过是借菊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志,因而是托物言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判断”专项训练【一】试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并体会这种技巧运用的表达效果:1、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7、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9、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14、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6、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1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8、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2、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判断”专项训练【二】试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并体会这种技巧运用的表达效果:2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25、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26、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27、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9、谁渭河广?一苇杭之。

谁渭河广?曾不容刀。

【】3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1、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3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34、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35、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3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7、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

【】38、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39、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40、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41、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42、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4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4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判断”专项训练【三】试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并体会这种技巧运用的表达效果:45、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4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47、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4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4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5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51、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5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53、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5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5、木叶空,山容瘦。

【】5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5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8、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5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0、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6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6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64、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6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判断”专项训练【四】试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并体会这种技巧运用的表达效果:67、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6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9、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7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7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7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7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76、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77、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79、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80、小轩窗,正梳妆。

【】81、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8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8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5、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86、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8、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判断”专项训练试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并体会这种技巧运用的表达效果:1、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比喻)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欲扬先抑)3、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借代)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比喻、设问)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比拟)6、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拟人)7、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以小见大)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拟人)9、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咏风》)(比拟)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比兴)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衬托<反衬>,借景抒情)1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对比)1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对比或反衬)14、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炼字)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白描)16、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对比)1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叠词、情景交融或乐景衬哀,哀景衬乐)18、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烘托或借景抒情、细节)1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渲染或借景抒情)2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渲染或借景抒情)2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夸张)22、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

(顶真)2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细节)2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细节、渲染或借景抒情)25、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设问)26、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比喻、借景抒情)2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细节)2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细节)29、谁渭河广?一苇杭之。

谁渭河广?曾不容刀。

(夸张)3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直抒)31、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拟人)3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拟人)3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夸张)34、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魏二》)(借景抒情、虚实相生)35、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动静结合)3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37、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

(借代)38、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用典)39、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夸张)40、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双关)41、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反衬)42、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借景抒情)4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细节)4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比喻)45、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细节)4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直抒)47、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以景结情)4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4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象征)5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51、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视听结合,借景抒情)5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白描)53、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对比反衬)5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细节)55、木叶空,山容瘦。

(炼字)5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直抒)5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象征)58、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侧写,侧面烘托)5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借景抒情)60、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虚实结合)6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托物言志)6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用典)6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侧面描写)64、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视听结合)6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描、对比)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判断”专项训练【四】67、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对比】6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正衬】69、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侧面描写】7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7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叠字】7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文】7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比喻】7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拟人】76、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借代】77、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用典】7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比兴】79、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虚实】80、小轩窗,正梳妆。

【虚实】81、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细节描写】8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色彩渲染】8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白描】8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托物言志】85、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欲抑先扬】86、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直抒】8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借景抒情】88、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