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及集团架构
恒大地产集团发展历史及组织架构.

中原地产·河北分公司
研 究 部
CENTALINE HEBEI MARKETING RESEARCH DEPARTMENT
研 究 部
CENTALINE HEBEI MARKETING RESEARCH DEPARTMENT
恒大战略实施
第一阶段(1996-2004年):规模取胜 1996年,恒大确立「小面积、低价格」的发展模式,这是根据 应当时企业发展战略「规模取胜」而作出的决定。这战略乃依 据当时我们对目标市场及市场规模的分析、对目标市场内一般 消费者负担能力的评估及我们可供使用的财务资源估计而定。 1996-1997年,只在广州开发1个项目,至 2004年,恒大同时开发十多个项目,员工人 数由不足20人急升至2004年超过2000人。
中原地产·河北分公司
研 究 部
CENTALINE HEBEI MARKETING RESEARCH DEPARTMENT
恒大产品
目前,恒大已战略性地进入广州、天津、重庆、沈阳、武汉、成都、南京、西安、长沙、 合肥、南宁、南昌、石家庄、等全国27个主要城市,拥有项目70个,覆盖高端、中端及 中高端、旅游地产等多个产品系列。
恒大工程监理
恒大物业管理
一级物业管理资质 不断升级“精品物业管理标准”,引 入“对焦式”全新服务,社会化、专 业化、市场化服务优势日益凸显
恒大集团聚集了房地产开发各个环节的团队,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开发过 程中的各项成本,为项目开发实现高性价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原地产·河北分公司
研 究 部
CENTALINE HEBEI MARKETING RESEARCH DEPARTMENT
恒大集团主席 ----许家印致辞
中原地产·河北分公司
恒大地产集团发展历史及组织架构资料PPT课件

而 后 引 领 市 场
以 市 场 为 基 础
Marketing Research
中原地产市场报告(中国 ·河北)
中原地产·河北分公司
研 究 部
CENTALINE HEBEI MARKETING RESEARCH DEPARTMENT
中原地产·河北分公司
研 究 部
CENTALINE HEBEI MARKETING RESEARCH DEPARTMENT
恒大究竟是什么样的企业?
中原地产·河北分公司
研 究 部
CENTALINE HEBEI MARKETING RESEARCH DEPARTMENT
恒大简 介
恒大地产集团(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3333)成立于1997年2月, 公司总部在广州,是集房地产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物业管理于一体 的现代化大型房地产综合企业。 至今,恒大地产集团已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基础,以钢铁冶金为龙 头,以能源、交通为两翼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大型集团产业链。拥有恒 大集团全资恒大地产集团、恒大钢铁集团、恒大电力集团、恒大交通 集团、恒大物业集团等五大产业集团,恒大科技大学等三十余家企业。 公司于2009年11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中国标准化运营的精 品地产领导者,连续七年荣登中国房地产企业10强。 集团拥有中国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 规划研究院、中国一级资质的建筑施工公司、中国一级资质的建筑监 理公司、中国一级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
恒大人明白:唯有脚踏实地、精耕细作,才能造就百年老店、基业长 青。恒大人同样深信:我们的一切努力,最终都能从市场中获得公平的回报, 赋予投资者和员工最为满意的回馈。过去、现在和未来,正是所有同道中人 的信任与支持,给了恒大在这激越年代里大步前行的勇气。 雄关漫道,携手同跃。
13本集团历史管理及架构知识

68集团的历史和结构集团历史腾讯计算机于1998年11月在中国成立,并开始运营。
因为外国投资公司不能在中国提供增值电信服务,同时千年声乐有限公司(“MVL“)和IDG 科技创投Investments,Inc.(“IDG”(请参阅下面的“您的公司”段落)表示有意投资腾讯计算器,因此本集该集团于1999年底重组了其业务。
结果,该公司作为该集团的控股公司而成立,并成为该集团的控股公司。
腾讯科技成立为外商独资企业。
2004年初,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实时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建立了第二家外资企业时代的朝阳科技,主要创始人在中国成立了另一家运营公司。
季开x Times朝阳科技和Century Kaixuan成立于2004年,因此在成立之前的三个财政年度被合并。
没有对本集团的收入或利润贡献。
我们的组12创始人(出售前本集团股份的所有者)50%),其中10在小组中任职。
我们的公司。
我们公司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
准备这个公司’的股份在联交所和公司上市’的注册地点已二零零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英属维京集团将该岛更改为开曼群岛。
公司成立之初,只有马化腾持有一股已发行股份。
2000年在三月份,所有主要创始人和另外两名创始人,MVL与IDG分配了公司股份,并且MVL和IDG在2000年7月认购了更多股票。
不是主要创始人的其他五位创始人持有公司股份这些副本是在2000年8月购买的。
在2001年6月,卫生部取得MVL 所有持有的股份和确定的创始人和IDG持有公司’股,以及IDG还将其股份转让给其全资子公司普通话海洋投资有限公司(“普通话海“)。
2003年8月,该公司回购了普通话海保持所有股份,以便创始人共同持有公司’股本50%,和卫生部抱另一个50%。
见本招股说明书附件记录7“权益变动”部分。
本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
腾讯科技和时代朝阳科技是公司的间接全资子公司。
它是根据中国法律建立和组织的。
该公司由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公司全资拥有控股公司持有这些外资独资企业的股权。
集团简介发展历程及三大板块

集团简介发展历程及三大板块一:集团简介融辉集团2004年9月创建于湖北麻城,注册资金16610万元。
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投资开发为主导,跨地域、多元化发展的大型集团公司.经过十多年的稳步发展,集团已逐步形成以房地产为主业,以医药、美容养生、旅游休闲、度假村等多个健康新兴产业为辅业,主业与辅业“两轮驱动,双翼齐飞”的良好态势发展壮大。
融辉集团以“诚信、务实、创新"为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谋发展的经营理念,引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集团在地产事业方面先后投资开发了融辉第一城、周口融辉城、银泉名座等多个高品位小区,并涉足商贸、酒店、建材、园林绿化、美容养生、文化传媒、商场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集团总资产规模已达50亿元。
融辉集团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投入公益资金达6000万元.集团先后获得全国爱心公益企业、中国房地产最具品牌价值企业、河南省园林小区、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湖北省用户满意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集团发展历程2004年集团成功投资开发的湖北麻城融辉第一城,现已成为麻城市商业中心和住宅典范。
2010年集团北上河南,开发建设豫东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周口融辉城;同年集团还投资开发了湖北咸宁银泉名座房地产项目。
2011年集团收购了湖北咸宁楚天瑶池温泉度假村,现为国家AAAA级度假景区。
2017年集团重组福建源华林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年旗下福建省源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又收购广州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常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集团生物科技2017年6月,集团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重组福建源华林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注册资金已从3000万元增至12000万元,目前集团已累计在源华林业完成投资1.5亿元。
源华林业在技术方面已拥有无患子种植省级标准和无患子皂苷萃取等三个国家发明专利,在产品方面已研发制造出原森堂、沐幻园、圆缘德等系列功效皂。
在产品方面已研发制造出原森堂、沐幻园、圆缘德等系列功效皂.2017年10月,源华林业全资子公司福建省源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广州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常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拥有牡丹蔻颜坊和御廷膜方等品牌,这些品牌涵盖美白、护肤、抗衰老等系列产品。
介绍公司的发展历史、组织和运营情况

介绍公司的发展历史、组织和运营情况一、发展历史公司成立于1990年,起初是一家小型家具制造企业。
在当时,公司只有几个员工和有限的生产设备。
然而,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公司逐渐扩大了生产规模,并在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公司开始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并改善生产流程。
这使得公司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并且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逐渐地,公司开始拓展国内市场,并与一些大型连锁家具商达成合作关系。
2005年,公司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国际市场。
通过参加国际家具展览会和与海外买家洽谈,公司成功进军了欧美市场,并与一些知名的国际品牌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一家家具制造和销售一体化的综合性企业。
目前,公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多家分支机构和销售网点,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
二、组织结构公司的组织结构清晰,分为总部和各个部门。
总部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决策,并提供各种支持和资源。
各个部门负责具体的业务运营和管理。
总部设有市场部、生产部、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等。
市场部负责市场调研、销售和推广等工作;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和生产管理;财务部负责财务预算和资金管理;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
公司还设有研发部门,致力于产品创新和技术改进。
公司注重科技创新,不断引进最新的设计理念和生产技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运营情况公司的运营情况良好,拥有一支高效的团队和先进的生产设备。
公司的产品包括各种家具,如沙发、床、餐桌等,涵盖了不同风格和价位的需求。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公司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产品检验,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公司注重客户的需求和体验,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和售后服务。
与此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总结起来,这家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小型家具制造企业发展成为一家国际化的综合性企业。
历史、重组及企业架构

1.業務歷史1.1業務里程碑本集團迄今為止發展的主要里程碑如下:年份事件╱里程碑2002年本集團的首要附屬公司柏雅思顧問(亞洲)有限公司於香港註冊成立,提供軟技巧能力培訓課程業務我們首間「樹仁薈」品牌直營培訓中心設於香港旺角,提供樹仁薈的People Impact Program課程(目前稱為EQ課程)2005年我們聘請了美國華盛頓的一間大學的解剖及神經生物學系教授全職擔任總裁,提供培訓和商業諮詢並協助我們改進課程2007年我們授權香港一間中心特許經營者,並簽訂首份課程特許經營協議2008年我們聘請了另外四名於全球知名大學任職的教授兼職擔任我們的專業學術顧問,就我們的課程之成效提供客觀及獨立觀點並協助我們改進課程我們於中國成立了資優樂園,標誌著我們踏足中國市場的第一步我們授權第一間中國特許經營者,並簽訂了首份IQEQ課程及資優博士課程的特許經營協議2010年我們榮獲香港南華傳媒之「2010年優質教育培訓機構」2011年我們榮獲新加坡Franchising and Licensing Association之「2011年度最佳國際特許經營者」2013年我們授權新加坡第一間區域發展商及一間澳門的中心特許經營者2014年我們的新加坡區域發展商授權首間次級特許經營者2015年我們被香港的一間公共媒體推薦為2015年最注目Playgroup 2016年我們分別授權阿聯酋及美國的區域發展商2017年我們授權菲律賓一間區域發展商及緬甸一間次級特許經營者2018年我們授權澳洲一間區域發展商1.2過往特許經營中心下表載列特許經營中心的過往變動: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已開業的特許經營中心數目已停止營業的特許經營中心數目於年末的特許經營中心數目2007年1–1 2008年1–2 2009年2–4 2010年9211 2011年7315 2012年179 2013年8710 2014年15619 2015年61114 2016年5316 2017年4515 2018年3216 2019年(直至最後可行日期)––16往績記錄期間前特許經營中心的變動本集團自2007年起採納特許經營業務模式。
学习公司组织架构及发展历史心得

学习公司组织架构及发展历史心得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一直关注着不同公司的组织架构及其发展历史。
通过对多家公司的观察和研究,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发展历史对于其长期成功非常重要。
以下是我在学习公司组织架构及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一个公司的组织架构是实现有效运营和高效管理的基础。
无论是小型初创企业还是大型跨国公司,一个良好的组织架构都能够使员工工作更加有序,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公司的组织架构通常包括董事会、高层管理团队、部门和团队等层级结构。
不同的层级之间有明确的权力和责任分配,这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激励员工发挥潜力,并确保公司整体运作的顺畅。
其次,一个公司的发展历史对于了解其文化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公司的发展历史是其成长和演变的记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公司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了解公司的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并与之共鸣。
我发现,成功的公司往往秉持着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并通过这些价值观来塑造员工行为和组织氛围。
而这种文化的传承源于公司的发展历程,它会影响公司的决策和运营,进而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学习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发展历史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每个公司都有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通过研究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汲取经验教训,借鉴成功之道,避免重蹈覆辙。
例如,在研究某些失败企业的发展历史时,我发现一些公司由于没有及时调整组织架构和适应市场需求而遭受重大损失。
从中我认识到,一个灵活适应市场环境的组织架构对于公司的持续成功至关重要。
此外,我还学习到一些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组织架构,取得了长期发展和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
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起来,学习公司的组织架构及其发展历史是非常有价值的。
通过对不同公司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组织架构对公司运营的重要性,发现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
企业架构发展历史和各大模型简要介绍

什么是企业架构(EA)?(2008-09-27 11:24:20)企业架构企业架构(EA,Enterprise Architecture)作为将组织战略目标映射到IT总体目标的蓝图设计,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广泛使用的顶层设计方法。
1.企业架构的发展史1987年,John Zachman在IBM Systems Journal上发表名为A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的文章,提出企业架构的初步概念。
Zachman理论发展到今天,称之为“企业架构框架”(EAF,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简称为“Zachman框架”,Zachman也被公认为企业架构领域的理论开拓者,现有的企业架构框架大都由Zachman 框架派生而来。
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Clinger/Cohen 法案(又称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案)。
该法案指出政府部门缺乏展现、协调和管理整个信息系统建设、使用、维护的总体框架,授予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很大权力来强制实行一些标准,以“分析、跟踪和评估行政机构在信息系统方面进行的所有大规模投资的风险和成效”。
尽管“Clinger/Cohen法案”从未提及企业架构的概念,OMB 还是将此法案解释为对整个美国政府采纳企业架构的强制性要求。
1999年,美国联邦CIO委员会发布了FEAF( 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Clinger/Cohen 法案”所使用的术语“IT架构”(IT Architecture),现在被解释为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
如今,OMB 已要求每个政府机构都要开发一个企业架构框架,并要证明如何使该企业架构框架与 FEAF 保持一致。
如美国国防部开发了DoDAF,美国财政部开发了TEAF,美国环保署开发了EPAF,等等。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演变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演变本文阐述了企业集团为了处理好所有权和经营权、集权与分权关系,促进及保持成员企业在市场经中高效运转,在组织结构的演变中常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为我国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基础。
标签: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进入WTO以来,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企业集团成为当今市场竞争的主力,市场经济的主宰。
如何更深刻地认识企业集团,领会其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审视企业实际的基础上组建企业集团,这一课题是摆在各个企业的经营者面前的必答题。
一、企业集团的由来早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西方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经济联合体,例如19世纪初出现的以契约、协定为纽带的企业联合体卡特尔、辛迪加;19世纪末在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单一法人形态的垄断经济联合体“托拉斯”;20世纪初,德国出现了“康采恩”,这是由多个企业通过相互参股、控股等方式联合在一起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到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大型的经济联合体企业,其中既有单一法人形态的托拉斯,又有由多个法人组成的企业联合体。
二战以后,这种企业联合体的组织形式在全世界,尤其是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国家迅猛发展起来,其联合方式和组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点都是以一个母公司为主体,以资产为主要纽带,以契约合同等方式与其它企业所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通过并购、联合、重组后的特大型企业联合体无论从规模还是组织形态上都比过去的托拉斯、康采恩有较大的区别和变化,人们把这些企业联合体称为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这个词首先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开始提出来的,当时特指三菱、三井等六大集团,后来扩展到丰田、松下、东芝等集团。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1]。
企业集团由核心企业主导的多层次企业联合体,真正实现了企业组织与市场机制的相互替代,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整体功能,相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复星国际

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一、复星集团发展历程(以时间为线索):1992年广信科技1994年复星医药(原上海复星实业有限公司成立)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复地(原上海复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投资友谊复星2002年投资豫园商城/投资建龙集团2003年投资医药控股/南钢联合成立2004年复地香港上市(2011年5月13日下市)/投资招金矿业/复星实业在200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招金矿业香港上市2007年投资海南矿业2008年投资分众传媒2009年国药控股上市2010年投资法国CLUBMED集团/凯雷复星(上海)股权投资企业成立二、主要业务⏹医药健康:复星医药医药工业(医药药品制造)医药商业(医药分销、医药零售)医疗器械医学诊断医疗服务⏹房地产:复地⏹钢铁:南钢联合、建龙集团⏹矿业:海南矿业、金安矿业、招金矿业、山焦五麟、遵义世纪、华夏矿业⏹零售服务业及战略投资:永安保险、豫园商城、分众传媒、私募股权(复星创富、复星创业、复星谱润、凯雷复星)资料来源:官网主页三、复星国际组织架构资料来源:复星国际2010年报复星系结构⏹第一层“复星集团”即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中心的金融产业平台,是整个集团的金融中心,资本中心和资金中心⏹第二层产业集团层面推动各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群体⏹第三层专业公司层面以提高竞争力为主线的专业公司四、复星国际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成员执行董事:郭广昌(董事长)梁信军(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汪群斌(执行董事、总裁)范伟(执行董事、联席总裁)丁国其(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吴平(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秦学棠(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非执行董事:刘本仁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凯先章晟曼阎焱权利: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所有重要事项,包括批准及监管所有政策事宜、整体策略及预算、内控及风险管理制度、重大交易、财务信息、委任董事及其他重要的财务、运营事宜。
学习公司组织架构及发展历史心得

篇一:《学习公司管理制度的心得体会》学习《管理规则》的心得体会公司管理制度是公司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规定或条例。
公司规范管理制度是实现公司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一个有效的、合理的、适合公司发展的管理制度能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形成一种良好的公司文化。
因此,公司的管理制度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指导员工工作的行为规范。
作为一名刚刚来到公司的新员工,通过这次学习公司的《管理规则》受益良多。
首先,提高了自己遵守公司制度的自觉性,强化了自己的规则意识,明白了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只有了解并遵守公司的管理制度,做好“自我约束”才能保证自己今后的工作不违反公司制度,并且是合理合规的;其次,为自己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依章办事,切实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任何工作的开展必须在遵守公司制度的前提下,只有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严谨、规范,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如果不遵守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不仅会耽误工作的开展,更会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再次,企业的良性发展需要一个安定、向上、有序的工作环境,而良好秩序的创造,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只有大家共同依章办事,跟企业共同进步,才能创造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家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如果大家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企业的发展将会是一盘散沙。
公司的《管理规则》涵盖了管理模式、办公管理、治安管理、奖惩、勤政廉政等十一部分,可以编入印章的管理与使用、办公物品的采购与发放、会议管理制度这几部分进行补充。
社会在不断进度,我们的公司制度也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公司制度会更加完备,更好的为公司与个人的发展服务。
篇二:《公司学习心得》学习心得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来带公司四个月了,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恒大地产集团发展历史及组织架构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技术创新
恒大地产集团将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引进国际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 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同时,恒大也将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
人才培养
恒大地产集团将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通过提 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恒大,为企业发展提 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分公司及子公司
分公司
恒大地产集团在全国各地设有分公司,负责当地的房地产开 发和运营。
子公司
恒大地产集团拥有若干子公司,涵盖了物业管理、商业运营 、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盈 利能力。
03 恒大地产集团业绩概览
恒大地产集团财务状况
01 02
营收与利润
恒大地产集团在过去的几年中,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根据公 开数据,恒大地产的营收已经连续多年超过千亿规模,而净利润也持续 保持在较高水平。
恒大地产集团秉承“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成为中国房地产行 业的领导者。
恒大地产集团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97-2000年)
公司成立初期,以开发住宅项目为主,逐渐积累经验和资源。
扩张阶段(2001-2005年)
公司开始向全国扩张,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同时开始涉足酒店和商业 领域。
高速发展阶段(2006-2010年)
恒大地产集团发展历史及组织架构
目录
• 恒大地产集团概述 • 恒大地产集团组织架构 • 恒大地产集团业绩概览 • 恒大地产集团未来展望 • 恒大地产集团成功因素分析
01 恒大地产集团概述
恒大地产集团简介
恒大地产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中国广州。
《集团公司组织架构》课件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总结词
鼓励技术创新
总结词
推动产品升级
详细描述
集团公司应鼓励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和 保持竞争优势。
详细描述
通过技术创新,集团公司应不断推动产品 升级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满 足客户对产品性能和功能的需求。
国际化拓展与合作
总结词
拓展国际市场
未来发展方向
分析公司未来的业务拓展 方向,以及在行业中的竞 争优势。
公司的组织文化
核心价值观
阐述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如何影响员工和企业
的行为。
团队精神
介绍公司的团队合作精 神,如何促进员工之间
的交流与合作。
创新精神
强调公司的创新精神, 如何鼓励员工勇于尝试
,不断突破自我。
社会责任感
描述公司对社会的责任 感,如何通过自身的努
资源共享
提倡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包括 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
03
集团公司管理层
董事会成员介绍
总结词
董事会成员是公司的决策层,负责制 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
详细描述
董事会成员通常由公司内部和外部的 股东代表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行业 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公司带来战 略性的指导和支持。
05
04
市场营销部门
负责市场调研、品牌推广、销售渠道 建设等市场营销工作,提升集团公司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部门间的协作机制
协作流程
介绍集团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作 流程,包括信息传递、任务分配 、进度跟踪等环节,以提高工作
效率和协同效应。
沟通机制
强调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 定期会议、工作汇报、信息共享等 方式,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 和合作顺畅。
Intel CPU及其架构 发展史

intel_的 CPU 发展史(图文)谈到处理器,就应该知道著名的摩尔定律(到目前为止,还是对的) 。
摩尔定律: 1965 年戈登摩尔在《电子学》杂志(Electronics Magazine)第 114 页发表 了影响科技业至今的摩尔定律: 1、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 18 个月就翻一番。
2、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 18 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二分之一。
3、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 18 个月翻两番。
附: 钟摆理论: 在奇数年,英特尔将会推出新的工艺;而在偶数年,英特尔则会推出新的架 构。
简单的说,就是奇数工艺年和偶数架构年的概念。
英特尔的钟摆策略,能够 体现英特尔技术变化方向。
当有英特尔钟摆往左摆的时候,tick 这个策略会更新 工艺,往右摆的时候,tock 会更新处理器微架构。
举个例子,05 年说 tick,英特 尔更新从 90 纳米走向 65 纳米;06 年是 tock,用英特尔推出酷睿架构,07 年走 向 45 纳米。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它不会在一年内两个技术同时出现。
每一年都可 以在上个技术上再提升一个规模。
钟摆策略发展趋势一般是今年架构、明年工艺,是让大家循序渐进,而且实 行钟摆策略也是带着整个行业按着这个钟摆形成一种共同的结构往前走。
intel 系列 CPU 及其架构:本文将对 intel 系列 CPU 及其架构做简要介绍,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又 称“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对于 PC 而言,CPU 的规 格与频率常常被用来作为衡量一台电脑性能强弱重要指标。
CPU 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 1971 年。
在那一年,当时还处在起步阶段的 Intel 公司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微处理器 4004。
这不但是第一个用于计算器的 4 位微处理器,也 是第一款个人有能力买得起的电脑处理器! 4004 含有 2300 个晶体管,功能相当有限,而且速度还很慢,当时的蓝色巨人 IBM 以及大部分商业用户对此不屑一顾。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及模式选择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及模式选择成功的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设计要满足三个条件:职能分工带来的高效率、灵活性以及低成本。
目前比较流行的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形式是事业部制以及超事业部制,但是它们无法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本文提出超U型组织结构作为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新形式,并且采用资源存折法以及市场链机制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一、企业集团组织结构演变的历程及效率分析企业组织结构主要经历了职能型阶段、U型阶段和M型阶段,组织结构的演变一直遵循着效率、灵活性以及成本原则。
当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比较单一的时候,往往采用职能型组织结构,职能型组织的各职能部门内部都是由具有相似背景的员工组成的,这种专业化可以明显地带来高效率,在高效率的同时,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又不失其灵活性。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所经营产品种类的增多,这种职能型的组织结构逐渐演变为U型组织结构。
U型组织结构的特点是,总部比较庞大,包括总裁领导下的执行委员会和一些职能部门(营销、财务、研发、生产等)。
总部通过职能部门对子公司和下属单位进行高度集中管理。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仍然可以发挥职能型组织结构由于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高效率,但是,这种高效率是以灵活性的丧失为代价的。
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高层领导倡导各职能管理的干部从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看待自己部门的工作,这是一句人人都会说,人人都明白的一个道理,但人人都做不到是一个事实。
主观上是干部们往往对企业的整体利益认识不足,彼得·圣吉教授在他的名著(第五项修炼)中一再强调:职能主管在工作中是不可能学会系统知识的;客观上是干部们各有其工作立场,或另外为了领导的要求,往往不得不做出对局部有利而对整体有害的事情。
而在企业规模较小、只经营单一产品的时候,公司的总经理可以从总体的角度来把握企业的运营方向,从而可以避免各职能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产生的短视行为;当发展成企业集团后,总经理就没有足够的能力与精力来把握企业的战略方向,整天被琐事缠身,进而企业就失去了方向与灵活性。
海尔组织结构

海尔的组织结构一、海尔集团组织结构发展历程海尔的发展过程进一步说明了"组织结构服从战略的原则".80年代,海尔同其他企业一样,实行的是“工厂制”。
集团成立后,1996年开始实行“事业部制”,集团由总部、事业本部、事业部、分厂四层次组成,分别承担战略决策和投资中心、专业化经营发展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职能。
张瑞敏认为这种高度分权对市场销售具有有效刺激,但又发现,这种个体户式的拼杀,会造成各事业部之间盲目竞争,竞相重复使用内外资源,于大局不利,有可能形成单位销售额上升而集团整体投资回报率不高的局面,不利于集团重点扶持未来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因此,海尔对分权的大小、多少有自己战略性的考虑。
对“夕阳型”的产品尽可能分权划小经营单位,让其随行就市;而对“朝阳型”的产业,如未来的数字化家电,则要集中人力和财力,做大规模,确保竞争力。
在企业的运作方式上,海尔集团采取“联合舰队”的运行机制。
集团总部作为“旗舰”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协调下属企业。
下属企业在集团内部是事业本部,对外则是独立法人,独立进入市场经营,发展“市场经济”,但在企业文化、人事调配、项目投资、财务预决算、技术开发、质量认证及管理、市场网络及服务等方面须听从集团的统一协调。
用海尔人人都熟悉的话说,各公司可以“各自为战”,不能“各自为政”。
张瑞敏说,集团所要求的,你必须执行,有问题我来负责、我来订正。
你可以提出建议,但绝不许阳奉阴违。
从本质上说,海尔的组织结构经历了从直线职能式结构到矩阵结构再到市场链结构的三次大变迁。
直线职能式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下面是最普通的员工,最上面是厂长、总经理。
它的好处就是比较容易地控制到终端。
直线职能在企业小的时候,“一竿子抓到底”,反应非常快。
但企业大了这样就不行了。
最大的弱点就是对市场反应太慢。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海尔改用矩阵结构。
横坐标是职能部门,包括计划、财务、供应、采购;纵坐标就是不同的项目。
复星国际治理结构

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一、复星集团发展历程(以时间为线索):1992年广信科技1994年复星医药(原上海复星实业有限公司成立)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复地(原上海复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投资友谊复星2002年投资豫园商城/投资建龙集团2003年投资医药控股/南钢联合成立2004年复地香港上市(2011年5月13日下市)/投资招金矿业/复星实业在200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招金矿业香港上市2007年投资海南矿业2008年投资分众传媒2009年国药控股上市2010年投资法国CLUBMED集团/凯雷复星(上海)股权投资企业成立二、主要业务⏹医药健康:复星医药医药工业(医药药品制造)医药商业(医药分销、医药零售)医疗器械医学诊断医疗服务⏹房地产:复地⏹钢铁:南钢联合、建龙集团⏹矿业:海南矿业、金安矿业、招金矿业、山焦五麟、遵义世纪、华夏矿业⏹零售服务业及战略投资:永安保险、豫园商城、分众传媒、私募股权(复星创富、复星创业、复星谱润、凯雷复星)资料来源:官网主页三、复星国际组织架构资料来源:复星国际2010年报复星系结构⏹第一层“复星集团”即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中心的金融产业平台,是整个集团的金融中心,资本中心和资金中心⏹第二层产业集团层面推动各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群体⏹第三层专业公司层面以提高竞争力为主线的专业公司四、复星国际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成员执行董事:郭广昌(董事长)梁信军(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汪群斌(执行董事、总裁)范伟(执行董事、联席总裁)丁国其(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吴平(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秦学棠(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非执行董事:刘本仁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凯先章晟曼阎焱权利: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所有重要事项,包括批准及监管所有政策事宜、整体策略及预算、内控及风险管理制度、重大交易、财务信息、委任董事及其他重要的财务、运营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