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脑病的护理

合集下载

医院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性脑病的应急预案

医院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性脑病的应急预案

医院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性脑病的应急预

1.使患者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放置开口器或牙垫,防止舌咬伤。

2.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安定IOmg静脉推注。

如缓解不明显可给予鲁米那0.Ig肌内注射,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

如抽搐不定期发作可给予鲁米那0∙1g,每6~8h肌内注射一次。

3.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2~3L∕min),行心电监护。

4.根据医嘱积极进行原发病治疗:使用激素冲击治疗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神志、心率、血压、尿量变化,书写护理记录。

6,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诱发癫痫的发作。

对烦躁患者给予约束,避免意外发生。

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脑病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脑病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脑病的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脑病的护理【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脑病护理的关键是全面熟悉病情变化,制订合理护理方案,尤其对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关键。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脑病;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体免疫性免疫复合体病,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常因肾功能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而死亡。

狼疮性脑病(CNS-S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临床表现。

现就例CNS-SLE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狼疮性脑病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50~65岁,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我们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维护患者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减轻其关节疼痛对生活的影响,使其保持体温正常,无水、电解质紊乱等,并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经治疗患者全部好转出院。

2 护理体会 CNS-SLE 又称为神经精神性狼疮(NPL),是SLE的危重病症,也是狼疮危象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主要临床表现为器质性脑病综合征、癫痫发作和精神异常。

在SLE早期并发狼疮性脑病的发病率为25%,在治疗过程中可达到60%[1]。

2.1 全面熟悉病情变化,制订合理护理方案首先根据患者病情及脏器受累情况,制订出合理有效护理方案。

如血小板很低,为预防出血,加强对易出血部位的保护,必要时输血小板治疗。

为防治患者癫痫再次大发作,病床应设立护栏,准备好压舌板、开口钳及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

对出现精神异常患者,加强安全护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2.2 急性期护理 2.2.1 癫痫发作的急救准备好压舌板、开口钳及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

一旦发生癫痫大发作,严重角弓反张、昏迷时,应多位护士与医师积极配合,争分夺秒。

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开口器和舌钳,防止舌头咬伤及舌后坠,吸痰、吸氧。

维持静脉输液通道畅通,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应用镇静剂和脱水剂。

狼疮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狼疮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狼疮性脑病的护理体会摘要】综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脑病的概念,治疗,及预后,重点介绍了狼疮性脑病的护理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和出院指导。

【关键词】狼疮性脑病护理体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其中狼疮脑病是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7.3%~34.8%。

主要表现为癫痫、昏迷、颅内压增高、脑血管病、精神异常等,给临床治疗和护理造成极大的困难。

目前对狼疮脑病的护理国内报道较少。

我科从2008-2010年共收治了50例红斑狼疮患者,其中8例并发狼疮性脑病,发生率为16%,通过积极治疗和全面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文8例患者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标准,并有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

男2例,女6例,年龄15-30岁,平均23.2岁。

病程5~20个月。

其中精神失常4例,表现为兴奋乱语、烦躁不安,睡眠极少;癫痫发作6例,表现为两眼上翻、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和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发作次数最高达5次/d,急性期平均每人发作3-4次/d,发作后2例出现昏迷;脑部器质性病变3例。

1.2 治疗及预后:采用标准激素疗法,即强的松lmg/(kg?d)(大剂量)连用8周,以后每周减5mg,减至0.5mg/(kg?d),改为隔日口服1mg/(kg?d),6个月后,仍按上述方法减量,减至隔日0.4mg/(kg?d),维持治疗。

环磷酰胺10mg/kg加入2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连用2d,每半月1次,连用4次后改为每3个月1次[2]。

可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7例患者抢救成功,死亡1例-死亡率12.5%,有3例出院后复发再次住院。

2 护理体会2.1 基础护理: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导致患者身体抵抗力低下,易合并感染,所以做好基础护理非常重要。

①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饭前饭后漱口,以离子水含漱2-3次/d。

1例重症狼疮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1例重症狼疮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1例重症狼疮性脑病的护理体会狼疮性脑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严重的并发症,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各脏器和组织的免疫性疾病,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时称为狼疮脑病(CNS-SLE),也称为中枢神经系统狼疮,主要表现为癫痫、昏迷、情绪和精神异常等[1],厦门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重症狼疮性脑病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以“突发神志不清、躁动伴发热半天”为主诉于2008年4月4日入院。

入院前3周于我院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病、干燥综合征,口服泼尼松及雷公藤多甙治疗3周,否认结核史。

入院查体:T 38.9℃,P 105次/min,R 21次/min,BP 126/76 mm Hg,神志模糊,偶有躁动,对答及查体不配合,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无受限,鼻唇沟对称,咽反射(++),颈抵抗,颏胸2横指,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巴氏征(-),痛觉对称存在,双侧腱反射(++),病理征未引出。

全身皮肤及口唇黏膜干燥,四肢甲周皮肤见红斑,辅助检查:(2008-4-4)本院头颅CT:幕上脑室积水,脑实质未见异常。

入院后完善血、尿、粪常规、血生化、腰椎穿刺脑脊液、胸片、免疫学相关检查、头颅MR等检查,予抗病毒、抗痨、激素冲击即对症补液支持治疗,住院治疗期间患者于2008年4月17日出现痫性发作,予抗癫痫治疗,后未再发作。

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广泛受损表现(高级皮层功能、锥体束锥体外系、脑膜等受累表现、痫性发作),免疫学指标ANA、ds-DNA、ssA、Sm、nRNP/Sm、核糖体P 蛋白、组蛋白均阳性,C3(0.40 g/L),C4(0.11 g/L)降低,血GLO升高。

2008年4年22日查肝功能见:ALT 1378 U/L, AST 132 U/L,考虑:药物性肝损害。

予保肝后,复查肝功能酶学指标明显好转(2008-4-23)AST 156 U/L,ALT 67 U/L,(2008-4-24)AST 70 U/L,ALT 125 U/L。

狼疮脑病护理措施

狼疮脑病护理措施

狼疮脑病护理措施什么是狼疮脑病?狼疮脑病,也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erebriti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它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一种病理表现,属于SLE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狼疮脑病可以导致炎症性改变和功能障碍,影响大脑和脊髓的正常功能。

症状和表现狼疮脑病的症状和表现可以因个体差异而有很大的变化。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记忆力和思维功能问题•焦虑、抑郁和其他精神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如肌无力、感觉异常和痉挛•癫痫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中风和脑膜炎等护理措施1. 病情监测监测患者的病情对于及时发现狼疮脑病的恶化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头痛、精神状态、运动功能和神经异常等,并记录下来。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自身抗体水平和脑脊液分析等,以评估病情的变化。

2. 用药管理狼疮脑病的治疗通常包括免疫调节治疗和对症治疗。

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3. 心理支持狼疮脑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精神和情绪上的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失眠等。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疾病的困扰,并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4. 定期康复训练狼疮脑病可能导致患者的功能障碍,如肌无力和运动障碍等。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5. 饮食注意饮食对于狼疮脑病的治疗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和水果。

同时,还应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肪和高糖食物,以控制体重和减少患者的炎症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护理
【收稿日期】2012-01-16
(上接55页) 3 出院指导
积极配合治疗,出院后按治疗方案服 药,不可随意增减或停药,要了解医师的 治疗方案,及时反映治疗中的反应,使医 生掌握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外 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经常坚持锻炼,根 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避免 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注意个人卫生,保 持皮肤清洁,勤换衣服。保持心情舒畅。 春季预防感冒,避免花粉刺激引发过敏反 应。夏季注意避开阳光,不得贪凉饮冷。 秋季气候干燥,易出现呼吸道损伤,要预 防复发性口腔溃疡。冬季注意保暖,避免
采用SPSS统计软件13.0进行统计学 分析,采用c2检验,以P ﹤0.01为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1)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表2)
3 结语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
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 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达到愉快的状 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4],舒适护理 顺应了整体护理的发展,补充完善了“以 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 使患者享受到了更安全、舒适、有效的护 理服务,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我科利用 舒适护理的“创造性”将改进的舒适护理 模式运用于骨牵引患者的护理全过程,使
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因患者长期应用 激素,指导患者进食含钙高的食物,多吃 新鲜蔬菜,多喝牛奶。
2.2.5 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 剂的护理 (1)积极预防感染:狼疮脑病 因大剂量应用激素,使免疫功能低下,防 止感染尤为重要。保持房间温度,湿度适 宜,病室安静,整洁,限制探视,医护人员 和家属进入病房均要戴口罩。勤换内衣, 保持皮肤清洁,协助病人翻身按摩受压部 位,防止压疮发生。保持口腔清洁,饮食上 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 及鼻饲,提高机体免疫力。有真菌感染的 患者给予碳酸氢钠漱口及制霉菌素涂口 腔。保持会阴及肛周部清洁,每日要清洗, 对留置导尿患者应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 换集尿袋。合并皮疹及皮肤破溃者避免光 照,不用化妆品,避免抓挠。(2)副作用及并 发症的观察;狼疮脑病在应用大剂量激素 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满月脸、 肥胖、胃肠道反应、多毛、血压增高、心率 改变等,用药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药 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使他们做好准备, 配合治疗[2]。告知病人冲击治疗期间注意 输液速度,护士在用药过程中要加强巡 视,注意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应用环磷酰 胺可能会出现脱发,胃肠道反应,出血性 膀胱炎等,要做好解释工作,告知病人此 现象是暂时的,停药后可改善,指导病人 多饮水,注意观察尿液颜色,胃肠道反应 较重者,可给予保护胃粘膜及止吐药物应 用,如有心慌、胃痛、恶心、黑便等症状时 及时通知医生。还要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 功能。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攻击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性表现为各种疼痛、关节炎、皮疹和全身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淋巴结增大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护理患者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的重要性
1、重视患者的身心健康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疲劳、关节炎、活动障碍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应尽量减少他们的痛苦,鼓励他们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比如放松活动、体育锻炼等,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还应引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发展。

2、强化环境护理
1)应注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净,多通风,避免空气污染,保护病人免受病毒和细菌的侵害。

2)要注意毛发的均匀,避免头皮发痒,大的部位需要定期清洗。

3、注意护理遵医
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应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不可自行更改。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常面临语言和肢体功能的损害,对于这些患者的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康复护理中,诊断和评估是基础,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的康复护理提供指导。

语言功能康复护理和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则是康复护理的重点,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和提升语言和肢体功能。

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计划并进行效果评估,是保证康复效果的关键环节。

康复护理的实际意义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为他们重返社会提供支持。

未来应该加强科研力量,推动康复护理的不断发展,从而为更多类似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康复护理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与可能。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康复护理,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诊断,评估,计划,效果评估,实际意义,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身体组织,导致炎症和损伤。

而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则是SLE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之一,通常表现为认知障碍、神经系统症状和脑功能障碍。

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和免疫调节等。

一般认为,SLE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健康的组织和细胞,导致炎症和损伤,最终导致脑部功能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头痛、痴呆、抽搐、认知障碍、行为异常等。

这些症状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

医学界普遍认为,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早期的康复护理对于病情的控制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语言和肢体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脑病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脑病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脑病的中西医护理体会作者:赵文艳马玲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11期【关键】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脑病;中西医护理【中图分类号】R59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2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慢性、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以关节和皮肤病变为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随着病情进展,也可侵犯多个脏器系统,导致肾脏、心脏、肺、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的损伤,在这些内脏表现中,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或称为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NPSLE)在SLE 的发生率为21%~95%,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神经和精神病学临床症状,作为SLE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临床挑战[2]。

1 发病机制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量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内分泌调节异常、环境因素等都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而血脑屏障功能障碍、脑血管病变、血清和脑脊液自身抗体介导的损伤脑组织作用等因素导致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中医认为狼疮性脑病之因在于风、火、痰、瘀、气等病理因素客于元神之府,蒙蔽清窍,扰乱神明则心神不安,神明失守,发为精神错乱,狂躁不安,意识丧失,情志抑郁,行为异常等诸症[3]。

2 治疗2.1 西医治疗急性活动期通常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冲击治疗,病情危重时可以考虑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等。

2.2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根据患者舌脉象、症状体征等运用辩证论治的原则辨证分型,给予合适方剂。

通知运用中药外洗剂对局部皮损进行湿敷后用中药药膏对皮损处涂擦。

从整体观念调理阴阳气血,改善人体内环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内脏损害;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复发,有效稳定病情。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怎么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怎么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怎么护理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其中脑部受累导致的脑病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

脑病可以表现为多种症状,如头痛、认知障碍、抽搐等,严重的脑病甚至可以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于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患者,护理十分重要。

护理原则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护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原则:1. 关注早期症状脑病的早期症状可能比较轻微,如头痛、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当患者出现这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早期的干预和治疗,可以降低脑病的进展风险。

2. 定期复诊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监测。

定期复诊有助于及时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并及时发现并应对任何新的症状。

3. 合理用药脑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表现,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物进行控制。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遵守医生的指导,按时进行药物的使用和调整剂量。

4. 管理并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抑郁症、焦虑症、癫痫等。

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神经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症状有重要作用。

患者应避免疲劳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饮食上应注意均衡营养,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糖分和饱和脂肪。

适量的锻炼有助于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6. 密切监测病情患者应密切监测自己的病情,注意观察身体和脑部的症状变化。

如出现新的症状或旧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护理措施除了以上的护理原则,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控制病情:1. 提供支持与关怀患者在面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折磨时,需要得到家人和医务人员的关心与支持。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常规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常规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常规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患者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使机体多系统多脏器受损,从而引起不同脏器受损以后的不同临床症状。

因此在护理上,应细致全面地观察病情,除做好一般护理外,还必须根据患者受损脏器情况做好各种特殊的护理。

一、一般护理要点:1、要体贴病人疾苦,做好思想开导工作,解除患者恐惧心理和思想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向患者普及狼疮知识,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3、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

4、发热时,按发热病人常规护理,避免受凉,积极预防并治疗感冒。

5、不宜晒太阳,室内阳光过强时,应挂窗帘。

禁用紫外线等光性疗法,或服用感光药物和食品,如中药补骨脂和蔬菜中的芹菜等。

外出要打遮阳伞,戴遮阳帽,穿长袖上衣和长裙、长裤。

6、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应注意副作用的出现,积极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病毒、细菌感染。

7、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情绪和正常心态,避免过度劳累。

8、给予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糖、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饮食。

忌食海鲜及辛辣食品,戒除烟酒。

二、特殊护理要点1、狼疮性肾损害:有5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狼疮性肾炎,引起严重临床后果,因此对狼疮肾的护理至关重要,其护理要点是:(1)不论急性、慢性狼疮肾炎活动期,还是狼疮肾肾功能不全及衰竭期,都应卧床休息。

当疾病活动控制和缓解后,慢性狼疮肾炎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2)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限制蛋白入量,补充体内蛋白应给予瘦肉、牛奶等优质蛋白,忌食豆类及其它植物性蛋白。

使用激素血糖升高者,给予低糖饮食。

(3)严重水肿及少尿者,注意营养补给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按医嘱要求准确输入液体或口服中药(4)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严密观察尿量,水肿严重者每周称两次体重,腹水者每三天量一次腹围。

(5)伴高血压者,定时监测血压。

(6)预防感染,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一切处置严格无菌操作。

(7)肾功能衰竭者,按肾衰护理常规处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狼疮性脑病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狼疮性脑病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狼疮性脑病的护理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脑病护理的关键是对本病的全面了解及熟悉本病在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对并发症及时发现及护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脑病并发症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脑病(CNS-S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临床表现,常见于慢性SLE终末期或SLE急性发作的重症病例,一旦出现,多提示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大脑损害可出现精神障碍,如兴奋、行为异常、抑郁、幻觉、强迫观念、精神错乱、癫痫发作、截瘫、大小便失禁、感觉运动障碍,严重的为颅内出血,脑疝而导致死亡,所以在临床中对狼疮性脑病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视。

现对我院收治狼疮性脑病患者护理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狼疮性脑病患者5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0~41岁,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我们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与方法,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减少病痛及经济负担,并使患者情绪稳定,信心倍增,其中除一名患者中途自动放弃治疗外,余全部好转出院。

1.2典型病例患者,江洋,女,27岁,于长春208医院明确诊断为SLE,双下肢无力5个月,间断发热4个月,间断性癫痫发作。

入院查体:T:36.8℃,P:88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一般状态较差,营养不良,呈恶病质,抬入病房,留置导尿,肺部听诊呼吸音清,心脏浊音界正常,心率88次/分,律整,无异常杂音。

腹软,未触及异常包块,肝脾略大,肝肾叩诊无叩击痛。

肠鸣音4次/分,无移动性浊音,双上肢肌力尚可,双下肢肌力低,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Ⅰ级,下肢无浮肿,关节活动不灵活,无红肿,双侧膝关节以下针刺感觉减退,双上肢腱反射正常,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未引出。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护理难点分析及对策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护理难点分析及对策
保 护 。定 时 观 察 心 律 、 率 、 压 及 心 电 图 的 变 化 ; 心 血
严 格控 制输 液量 , 液 速 度 பைடு நூலகம் 输 0滴 / n 避免 情 绪 激 mi ; 动 及剧 烈运 动 , 以减 轻心脏 负 担 ; 应用 营养 心肌 的 药
物 。③ 肺 的保护 。注 意监 测体 温 、 吸频率 、 呼 呼吸 深 度 及血 气分 析变 化 。高 热者 每 小 时 测 体 温 1次 , 注 意 热 型变化 。体 温 异 常 , 与 疾 病 的 加 重 有 密切 相 常 关 。为降低 对骨 髓 的 抑 制 作 用 , 量 不 用解 热镇 痛 尽
L 例 ; 血 管意 外 1例 ; 贯 性 脊 髓 炎 1例 。本 组 2 脑 横 宿例合 并 1 或多 个其 它器 官 受 累 , 中 2 个 其 0例合 并 肾脏损 害 ,4例 合并 血 液 系统 受 累 ,O例 中高度 发 1 2 热 , 4例 出现 面 部 蝶 形 红 斑 或 其 它 部 位 充 血 性 皮 1 疹 ,5例 发 生 口腔 溃 疡 , 1 6例 出现 高 血 压 , 2例 出 现 心包积 液 , 另有 8例 合 并 肺 部 感 染 或肺 不 张 。经使 用糖 皮 质 激 素 、 疫 抑 制 剂 等 治 疗 , 转 2 例 免 好 8 (75 ) 8 . ,自 动 出 院 2 例 ( . 5 ) 死 亡 2 例 6 2 ,
可用 力按 压 , 以免 造 成 骨 折 或 关 节 脱 位 , 免 坠 床 。 避 记 录 、 察药 物 疗 效 。密 切 注 意 患 者 的 意识 、 孑 、 观 瞳 L 生命 体征 及肢 体 活动 变化 及有 无脑 水肿 及脑 疝 的迹 象 。任何 不 良刺激 均 可诱 发 患 者 癫 痫 再 次 发 作 , 应 保 持病 房安 静 。患者 条件 许可 时住 单人 病 房 。护理

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标签: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脑炎;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存在多种免疫异常,加上需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发展,使SLE 患者极易合并感染。

该疾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

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所致脑实质和脑膜炎症,与环境和自身抗病能力有关,发病前2~14d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严重的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病毒性脑炎患者4例,通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

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病毒性脑炎患者4例,均为女性;年龄16~45岁,平均30.5岁;患者均有发热、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其中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2例患者有躁动现象,1例患者有出走倾向。

1.2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9~22d。

2.护理2.1一般护理2.1.1发热护理每4h测体温1次,并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

当体温超过38.5℃时应及时给予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头部放置冰帽,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肌注复方氨林巴比妥2ml,做好降温后记录。

将体温控制在38℃以下,以减少大脑氧的消耗,防止并发症。

2.1.2饮食护理患者因头痛、恶心呕吐致食欲差,对于拒绝进食或有意识障碍者给予留置胃管,结合静脉补充营养,保证患者充足的热量。

每日补充适量的水和电解质,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神志清楚后拔出胃管,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嘱患者避免进食光敏感食物,以免诱发SLE 活动。

2.1.3皮肤护理加强全身皮肤护理,尤其应注意口腔、外阴、臀部及指甲的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水洗脸,不可使用碱性肥皂和化妆品。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脑病36例临床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脑病36例临床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脑病36例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狼疮性脑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SLE并发狼疮性脑病患者为干预组,对其实施严密观察、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选取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2例为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SLE并发狼疮性脑病患者给予积极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能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脑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Clinical nursing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36 patients with SLE complicated with SLE encephalopathyGuo Ru(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Municipality, Huizhou Guangdong 51621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and its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36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complicated with SLE encephalopathy. Methods: 36 SLE patients selected from thos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from January 2007 to December 2010 were taken as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patients in this group were provided with close observation, dietary guidance,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are. The other 32 SLE patients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03 to December 2006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y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9%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71.9%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nursing interventions can enhance patient’s awareness of the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outcomes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treatment of SLE complicated with SLE encephalopathy.Key words SLE; SLE encephalopathy;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和脏器、极其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血管炎是主要病理变化[1]。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导致患者在语言和肢体功能方面出现障碍。

本文通过介绍该疾病及其影响,阐述了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康复护理方案的制定包括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定期评估。

针对语言功能康复,可以通过语言治疗和沟通技巧训练来提升患者的交流能力。

肢体功能康复则侧重于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

在实施康复护理时,需重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情况,确保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通过康复效果评估可以了解患者康复进展情况。

康复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以完善康复护理方案,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康复护理、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康复方案、康复效果、评估、重要性、发展方向、患者、实施1. 引言1.1 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及其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部位。

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自身免疫反应失衡、炎症介质释放等因素相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会出现多种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记忆力减退、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严重时还会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恢复功能,同时降低并发症和减少复发率。

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通过专业护理团队的综合评估和个性化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社会融入度,从而为其长期康复和生活质量带来积极影响。

1.2 重要性和必要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病程迁延,易复发。

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在语言和肢体功能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给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护理查房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护理查房

0年,系统性红斑狼疮2月,高血压2月,经我科医生
会诊后,因病情需要于10月8日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
简要病史
体温:36.3℃,脉搏:82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150/80mmHg,患者发育
正常,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心率82次/分,心律
齐,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四肢末端关 节天鹅颈样畸形。
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
表现有全身多系统、多种器官损
害的症状。病程以病情缓解和急 性发作交替为特点。有内脏损害 者预后较差。 本病好发于15--40岁生育年龄的
女性,男女发病之比为1:5-10
概念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的精神神经系
统损害,可以是中枢或周围神经系
统的弥漫性或局灶性损害的后果,
有时也称为狼疮性脑病或狼疮性周
围神经病。
概念
临床症状多样,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活 动期患者大多数有乏力、发热、体重下降等全 身症状
1、皮肤与粘膜
80%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皮疹,包括颊部呈 蝶行分布的红斑、盘状红斑、指掌部和甲周红
斑、指端缺血、面部及躯干皮疹,其中以颊部
蝶形红斑最具特征。
临床表现
面 部 蝶 状 红 斑
光 过 敏Βιβλιοθήκη 盘 状 红 斑偏瘫
癫痫
8、消化系统表现
约30%患者有食欲减退、腹痛、呕吐、腹泻 或腹水等,其中部分患者以上述症状为首发, 若不警惕,易于误诊。
9、血液系统表现
活动性SLE中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 减少常见
10、眼 约有15%患者有眼 底变化,如出血、视乳 头水肿、视网膜渗出物 等,其原因是视网膜血 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无菌性脑膜炎、脑血管病、脱髓鞘综合症、头痛 (包括偏头痛和良性颅内高压)、运动失调(舞蹈 症)、骨髓炎、癫痫发作、急性精神错乱状态 焦虑症、认识障碍、情感障碍、精神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脑病的护理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脑病护理的关键是全而熟悉
病情变化,制订合理护理方案,尤其对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关键。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脑病;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
种自体免疫性免疫复合体病,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常因肾功能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而死亡。

狼疮性脑病
(CNS-S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临床表现。

现就12例CXS-SLE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狼疮性脑病患者,全部为
女性,年龄50~65岁,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我们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维护患者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减轻其关节疼痛对生活的影响,使其保持体温正常,无水、电解质紊乱等,并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经治疗患者全部好转岀院。

2护理体会
CXS-SLE又称为神经精神性狼疮(NPL),是SLE的危重病症,也
是狼疮危象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主要临床表现为器质性脑病综合征、癫痫发作和精神异常。

在SLE早期并发狼抢性脑病的发病率为25%, 在治疗过程中可达到60% Edo
2.1全面熟悉病情变化,制订合理护理方案首先根据患者病情
及脏器受累情况,制订岀合理有效护理方案。

如血小板很低,为预防
岀血,加强对易岀血部位的保护,必要时输血小板治疗。

为防治患者癫痫再次大发作,病床应设立护栏,准备好压舌板、开口钳及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

对出现精神异常患者,加强安全护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2.2急性期护理2. 2.1癫痫发作的急救准备好压舌板、开口钳及各
种抢救药品
及器材。

一旦发生癫痫大发作,严重角弓反张、昏迷时,应多位护士与医师积极配合,争分夺秒。

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开口器和舌钳,防止舌头咬伤及舌后坠,吸痰、吸氧。

维持静脉输液通道畅通, 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应用镇静剂和脱水剂。

保护抽搐肢体,不可用力按压,以免造成骨折或关节脱位。

各种不良刺激均可诱发癫痫的再次发作,各项临床操作必须轻柔,应劝说家属减少探视,并关好门窗, 放好窗帘,使患者处在安静和舒适的环境中。

对出现精神异常的患者, 加强生活护理,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病床设立护栏,加强巡视,做好防护。

2. 2.2癫痫后昏迷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
情况,立即报告医师。

体温高低与疾病轻重的关系其为密切,高热是木病特征之一,热型复杂多变。

狼疮危象时,体温可突然升高并持续高热,继发感染或药物反应时亦可岀现体温升高。

高热使脑耗氧量增加,脑损害加重,可以诱发癫痫发作及剧烈头痛,必须及时控制。

可以应用冬眠疗法,密切观察呼吸变化。

头痛、脑压升高患者要观察有无脑出血及脑水肿,观察脱水药物的作用,应用甘露醇时速度要快, 以保证脱水效果。

2. 2.3其他狼疮脑病大多合并血液系统受累,要密切观察贫血
表现及有无出血迹象。

本组患者都有贫血表现,应嘱绝对卧床,禁止外伤,严防脑及其他部位出血。

狼疮脑病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注意观察患者尿量和血压的变化,对高血压患者侮2h测量血压
1次。

观察24 h尿量变化,量岀为入,宁少勿多。

给予低盐、优质蛋
口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

在少尿期禁用含钾较多的食物及药物,每
R检查肾功能.血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

2.3用药护理环磷酰胺和大剂量激素冲击是治疗狼疮脑病的主
要方法,但是在用药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毒副作用,对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
及护理是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体温及呼吸
系统和大小便的异常,区别是原有症状还是新的症状出现。

2.4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2.4.1注意给药进度大剂量激素及环磷酰胺静脉注射时应控制
好药物的滴速。

如太快,容易发生意外;太慢,则达不到冲击疗效。

如果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0・5~l・0g要求在滴完,过快可导致突然心跳停止而死亡,在滴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脉搏和血压的变化,每15~30 min测血压、脉搏1次。

2. 4.2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狼疮脑病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抽血
检查患者的肾功能和血常规,并向患者介绍有可能岀现的某些症状及预防方法,如使用环磷酰胺可能有胃肠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等,可嘱患者多饮水,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向胃肠道反应明显者解释停药后
此现象可得到改善。

使用抗疟药者应注意观察其视力,使用激素要观察患
者有无消化性溃疡岀血、患者的精神变化及睡眠情况。

2. 5并发症防治2. 5.1防治感染狼疮脑病治疗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
免疫抑制剂
[2],如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等,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应尽星
切断各种感染途径。

将患者安排在单人房间或隔离房间,保持空气新鲜,
每R紫外线消毒,患者及陪护人员戴口罩。

帮助患者勤翻身,每
2 h 1次,骨突岀部位经常按摩以增加血液循环,防止压疮的发生。

每R朵贝液常规漱口,清洁口腔,2次/d,会阴部也需定时清洗,保持清洁[3]。

对留置导尿管者严格无菌操作,每R更换尿袋,每周更换尿管。

一旦出现高热,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

对昏迷不能进食者,给
予鼻饲营养混合奶或静脉补充高价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 5.2预防脑水肿对于高热患者应积极给予物理降温,如头置
冰袋.温水擦浴,必要时给予退热药如非當体类抗炎药物。

S有脑水肿者,积极给了脱水降压治疗,此外还需有效控制血压,可用5%葡萄糖注射液50 011+乌拉地尔50 Dig持续泵入,根据血压情况调节滴数,
监测血压并记录。

2. 5.3预防消化道出血每R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及胃肠道症
状,定期查大便隐血。

若有岀血,可口服或鼻饲冰盐水lOOml加去甲肾上腺素8 mg,并应用洛赛克。

防治应激性溃疡,每天观察患者大便
的性状及颜色,定期做大便潜血试验,以及时发现消化性溃疡岀血。

2. 6缓解期护理2. 6.1饮食护理给予半流质饮食。

水肿、心力衰
竭者给了低盐
及高蛋口饮食,有肾脏损害者应控制蛋口质的摄入,高血压者低盐饮食,有肝脏损害者应限制脂肪的摄入,注意少食多餐。

2. 6.2心理护理SLE患者大多性格内向.抑郁,护理人员应多
与其沟通,消除患者消极紧张情绪。

给患者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合理安排其生活。

讲解SLE的治疗、预防、诱发因素及处理对策等,使患者对SLE有一个全而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4]。

狼疮性脑病市于精神异常、偏瘫、大小便失禁等临床表现,加上病程长、病情反复的特点,因此这些患者中很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护理中
应多与患者沟通,解释所患疾病类型,可能诱发的因素以及治疗中可
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鼓励患者诉说心理感受, 给予理解和同情,动员
家属和社会积极配合,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 能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

2.7加强出院指导该类患者抵抗力差, 易感染,而感冒是诱发木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应积极预防感冒,R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防湿, 要根
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活动如步行、做操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应减少社交活动, 以避免交叉感染。

按时服用糖皮质激素如甲基强的松龙,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减量,不得随意停药或减少激素用星。

避免使用可诱发SLE或使SLE病情加重的药物如青霉胺、磺胺类、金制剂等。

避免R晒,约
1/3的SLE患者对R光过敏,诱发皮疹或加重SLE病情,应指导患者
外岀打伞,穿长袖衣裤。

定期门诊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尿常规, 以确保药物的作用。

尽量不用化妆品。

若出现抽搐、头痛、情绪行为异常、发热、尿蛋口增多等症状应立即来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周沛兴,何家荣•实用内科疾病神经系统损害医学•天津:天津
科技翻译岀版公司,1994, 182-185.
2姜宗培,李俊,陈雄辉,等•联合冲击治疗法治疗狼疮性脑病的
临床研究•新医学,2001, 32 (4) : 211-212.
3田英.30例狼疮脑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 35 (5) :273-275.
4畅芳丽,李俊,邢秀红•鞘内注药治疗狼疮脑病21例护理体会.
齐鲁护理杂志,2005, 11 (20) : 1500-150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