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登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登高》教学设计《登高》学情分析本课是高一必修三的诗歌单元,以含蓄蕴藉为美的中国古典诗歌,对于高一的孩子是一种熟悉的陌生。

程度稍好的孩子可能会模糊感觉到美,但难以言传。

程度稍差的孩子,只能是茫茫然,难知所云。

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古诗如浩瀚之洋,实现上述目标,教会学生驭船之法,让他们自己乘风破浪,应是最理想的选择。

叶圣陶说“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是本课的着力点。

掌握方法,分析得更准,理解得更透,读得会更动情,感悟会更深刻,受益会更多。

在学习《登高》之前,学生已经学了李白的《蜀道难》,已经懂得一些鉴赏诗歌的门路,有助于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高中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一般从意象和意境入手,尤其应关注情与景的关系,特别需要学生主观情感的参与,需借助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揣摩言外之意,对作品形式(音律、语言、结构)的分析也有重要意义。

学习《登高》也要注意这些。

本课在最后一个环节是展示学生对杜甫思想为人的了解,用自己的语言写作出来,学生学会通过当堂的学习,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登高》效果分析知识能力方面:1、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了杜甫的生平,特别是其作品作为诗史的影响。

2、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们掌握了一些重点的词语,通过这首“古今七律第一”,掌握了律诗的一般的写作手法。

3、通过分析本首诗歌,进一步品味到作者语言的精炼以及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进一步品味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方面:1、学习本课,让同学们掌握了一般律诗的吟诵的基本方法,学会了诗歌的基本的顿句和抑扬顿挫。

2、学会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以及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懂得利用这首手法分析诗歌。

3、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当堂写作能力。

8.2《登高》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2《登高》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登高》表现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使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具有很深的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杜甫生平及其作品风格;品味鉴赏诗歌语言,领会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诵读品味;解析意象,知人论世,感受体悟景中之情,体会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深刻理解杜甫积极入世的精神内涵;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探讨景与情的关系;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难点:领悟“悲”的内涵,鉴赏诗中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国家之秋的巧妙结合,认识杜甫“沉郁”诗风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挖掘语言内涵;想象还原,再现画面,缘景明情;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问带学,合作探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一、诵读明意入诗篇古人登高,或思亲怀人,或怀才不遇,或借古讽今,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但大多登高必忧,登高必愁。

为何登高必愁呢?见山川浩大,感人生渺小,悲从中来。

形成一种觉秋风而悲岁暮,闻寒蝉而叹余生,见落日而起乡思的模式化的人文心态。

那么处在人生暮年的杜甫在重阳佳节登高又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杜甫的世界,品味作者孕育其中的无限深情。

请同学们回顾朗读三原则——读准字音,读准断句,读出感情。

学生根据断句提示进行朗读练习,自读、范读、齐读。

二、知人论世悟诗情1.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那是肯定不行的。

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杜甫和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①名人评价●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登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2)精选全文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登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2)精选全文
总结:秋风凛冽,诗人站在高处,身处广阔高远的天地之间,顿觉自己渺小,一种哀伤之情油然而生。我们把带着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称为意象。
(B生分析)
猿啸哀: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ang。”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鸟飞回:鸟在天地间盘旋,形单影只,从而表现出作者很孤独。作者在另外一首诗把自己喻作天地之一只孤单的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教师引导::这些意象放在一起,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明确:凄清萧瑟的氛围;凄清悲壮的秋景图。)
教师给学生自由、自信,能够正确引导,做到的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要求。
教学目标
1、抓住景物特征,分析诗歌意象和意境。
2、通过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我所带的133班是文科中的一层次班,学生的语文基础不错,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很强,她们对语文存有浓厚的兴趣,,但她们自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够,自律能力不足,对古诗词的学习和鉴赏不够,缺乏对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思辨能力,在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和一些技巧上有许多不足。因此,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尤为重要。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所以本文就侧重让学生通过“四学模式”进行导学、自学、互学、展学的合作探究,学会从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上去把握全诗,透入灵魂深处去品味人生,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明确:
抓住四个关键词:诗圣诗史三吏三别沉郁顿挫
第三组张小兰同学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在肯定该同学的发言时,能够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以及怎样全面的理解所问问题,得出更好的答案。

8.2《登高》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2《登高》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登高》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第八课。

二、教材解析:在新旧教材转变的过程中,《登高》作为经典律诗依旧占据了一席之地,其秋江景色和高浑悲情以及沉郁顿挫的诗风都是值得审思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主张语文阅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并带着收获和新的思考走出来,解决更多同类型的文本。

本课以“反差”为依托讲解《登高》,学生通过“反差”能够感受的作者晚年诗作中的情感、沉郁顿挫的诗风,对杜甫“诗圣”的称号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阅读经验与鉴赏能力,但是缺乏将鉴赏结果整合起来获得新认识的意识,对沉郁顿挫这一诗歌风格的理解也还停留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更无法运用”的阶段。

四、教学目标:1.探究诗歌中的“反差”,把握情景,体会诗歌内涵。

2.从“反差”中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思考杜甫“诗圣”之称的内涵,领会杜甫的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由“反差”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六、思维导图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人生足迹图吗?明确:“诗圣”杜甫。

在这幅足迹图中,我们能够读出少年杜甫的足迹和老年杜甫足迹分布的不同,中原足迹密集,晚年则不断向西南呈线性延伸,这一“反差”背后暗藏了“诗圣”杜甫由踌躇满志走向漂泊落寞的一生。

当老年杜甫行至西南地区的夔州,写下“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会蕴含怎样的思绪和内涵呢?一生足迹的“反差”又会以怎样的方式体现出来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登高》,感受“诗圣”杜甫的情与思。

(二)环节一:于情景中见反差1、寻“反差”之面思考:晚年诗人漂泊西南,写下了不少佳作,这些作品含茹了诗人一生的经历。

请结合诗词说明《登高》是如何体现“反差”的。

明确:①广漠与渺小的反差提示:关注视角的变化。

明确:从视角发现广漠——从意象发现渺小远近、俯仰、纵横之间,时空的广漠尽显;在广漠的时空中,却有在急风、高天中哀鸣的猿;在清渚白沙中盘旋的鸟。

8.2《登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2《登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高》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人教版必修三《登高》是高一下学段进行的教学内容,鉴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诗词文本的学习任务,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要求,《登高》在教学设计上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格调的审美情趣,丰富并提升人生境界。

二、学习目标1.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意象,品味意境;2.体悟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博大的胸怀。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反复吟诵,把握诗歌的节奏与基调;2.细读文本,品读诗歌的意象与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难点: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感受与理解。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分析法五、教学时数1个课时六、教学步骤与内容(一)新课导入——名家评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郭沫若先生拜访杜甫草堂时写下的一句话,短短十六个字,呈现了一个体察民间疾苦的诗人形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杜甫的《登高》,感悟诗人笔底的波澜,感受诗人伟大的形象。

(板书题目、作者)(二)走近杜甫,识其人古人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为人,可乎?那肯定是不行的。

我们要学习杜甫的诗歌,首先要了解一下杜甫的为人。

同学们在课下肯定已经查阅了很多关于杜甫的资料,此刻,老师想知道:在大家的心目当中,杜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自由发言)预设1.学生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说明杜甫是一个不以个人安危为念,而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的忧国忧民的人;预设2.学生从课本中杜甫的画像里,看出了杜甫眼神中的愤怒与无奈,说明杜甫是一个渴望改变现实的人;预设3.学生引用《望岳》的诗句,说明杜甫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引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说明杜甫是一个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总结:刚才三位同学或用诗句或通过课本插图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心目中的杜甫,非常好。

其实说到底,杜甫是一个有情怀的人。

梁启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情圣杜甫》,他认为杜甫是一位感情丰富的人,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地品读这首诗歌,感受他的情感世界。

高中语文_登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登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语⽂_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登⾼》教学设计【学习⽬标】1.认知⽬标:了解杜甫⽣平及写作背景。

品味诗歌的意象,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法。

整体感受诗⼈的感情。

2.能⼒⽬标:通过引导学⽣⾃读,唱读,即以歌曲的形式唱出来。

3.情感⽬标:让学⽣从杜甫的爱国情怀中汲取崇⾼的精神养料。

【学习重点】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奠定的感情基调;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感受诗⼈的情感。

【学习难点】鉴赏关键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从⽽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过程】⼀、导⼊以王维的《九⽉九⽇忆⼭东兄弟》导⼊,“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引出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的这⼀天,全家都要⼀起登⾼“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称“登⾼节”。

可是有这样⼀位⽼⼈,⾐衫褴褛,⽼眼混浊,满⾝疾病,年过半百,只能漂泊异乡。

他步履蹒跚的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对处于战乱的国家,⾯对万⾥之外的故乡,⾯对漫天的落叶,⾯对滚滚长江⽔,百感千愁涌上⼼⼆、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称少陵野⽼,世称杜少陵。

祖籍湖北襄阳,⽣于河南巩县。

怀有远⼤的政治理想,但因奸⾂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适⼀流⼤诗⼈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年。

755年,⾃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已饿死,⽽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活,强烈的阶级对⽐,使诗⼈留下了“朱门酒⾁臭,路有冻死⾻”的千古绝唱。

⼀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部员外郎,世称杜⼯部。

他是我国唐代伟⼤的现实主义诗⼈,代表作:“三吏”、“三别”。

其诗显⽰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推崇他为“诗圣”。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

有《杜⼯部集》。

三、背景介绍《登⾼》这⾸诗是杜甫于767年重阳节所写,之前我们介绍到杜甫卒于770年,这是他晚期作品。

《登高》课堂教学学情分析

《登高》课堂教学学情分析

《登高》课堂教学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目的《登高》这首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诗。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

唐诗作为中国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分析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鉴赏唐诗的方法,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1、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2、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教学方法: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只有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

所以我将采取诵读法,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吟诵,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其进入诗歌的情境。

在本诗的鉴赏中,由于学生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运用讲析法和点拨法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也将采用朗读法、讨论法、赏析品读法开展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将用这样一段话: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

”自古及今,多少文人登临高处,感慨万千。

陈子昂泪流满面地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痛苦悲怆;王维落寞哀伤地吟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孤寂无奈;李白自信豪迈地唱出:“登高壮阔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恢弘与壮阔。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登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登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 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 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两种课程的主 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 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 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也许可 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需要通过学 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 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极为重要。
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 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 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 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 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 精神就无从谈起。 二、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 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 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 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 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 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 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 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 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3、课程规划—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 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 课程)。 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 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登高》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语文

《登高》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登高》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登高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阶段的学习已经对诗歌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对于杜甫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掌握了诗歌分析的方法。

我所带的两个班级学生基础相对而言基础较为薄弱,在题目的选取上应注意降低难度。

二、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杜甫生平及其作品风格;品味鉴赏诗歌语言,领会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诵读品味,体会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三、教学重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领会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赏析诗歌情景交融艺术手法。

五、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问:登高是哪项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这一节日有哪些习俗?(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登高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活动之一,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我国古代文人就有登高赋诗的传统,767年的这一天杜甫登上高处,写下了“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登高》,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杜甫的世界,品味诗歌孕育的无限深情。

(二)作者、背景介绍(设计意图: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杜甫的认识,帮助学生品读诗歌)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诗人。

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

其主要作品有“三吏”“三别”等。

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

著有《杜工部集》。

背景: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

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民不聊生。

高中语文_杜甫诗三首之《登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杜甫诗三首之《登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高中)《登高》课堂设计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家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2、反复吟咏中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哀思过程与方法:1 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学习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

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准确、规范、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突破】抓住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字、对比、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突破。

【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投放杜甫画像ppt1请同学们看这幅画像,想必大家都认识这位老人,他是谁?(杜甫)提到杜甫,后世评价很多,其中鲁迅的评价特别引人注目。

(ppt2显示,学生齐读)“文士可以是民族的灵魂和良知,却难以成为民族的脊梁。

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

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毛泽东同志曾经说:“他(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人民诗人。

”图像是正在登高写诗的杜甫,“诗是吾家事”以及“吾祖诗冠古”就是杜甫诗中所言,他的爷爷杜审言就是五言律诗的奠基者之一。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读杜甫的《登高》,与杜甫同行一段路,聆听杜甫的心声,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

投放课题ppt3和ppt4目标ppt5简介二、整体感知:1. 诵读是学习诗歌的最重要的方法,杜甫因其诗歌艺术上的“沉郁顿挫”之风被称为“诗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读?ppt6诵读方法老师范读,齐声朗读,自由朗读。

“反复朗读吟咏又是体会诗歌感情的最重要的方法,请大家反复朗读,题目是登高,什么时节,诗人怎样的状态下登高的?(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读完你最主要的感受是什么?悲“悲”是文章的诗眼ppt7因何而“悲”课件出示写作背景ppt8三、品读鉴赏:1.[鉴赏首联] 诗言志”,诗歌的感情又往往通过描写的意象来抒发的,ppt9首联描写了哪些意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问题1:首联共写了哪几种意象(景物)?六种:风、天、猿、渚、沙、鸟问题2:这意象的特点分别是怎样的?急、高、啸哀、清、白、飞回问题3: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完成导学案第一题:选取你喜欢的景物,仔细品味里边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怀?ppt10急风:三峡疾风猎猎,使人感到非常冷。

登高教学反思

登高教学反思

《登高》教学反思一、学情分析高中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很突出,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对语文不是很感兴趣,惧怕背诵默写赏析古诗词,因此在学习中表现出缺乏耐心、烦躁和逃避等情绪。

二、存在的问题1、有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很高,甚至有厌学情绪。

2、无正确的学习方法,缺乏有效的巩固手段。

3、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导致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无明确的计划。

4、部分家庭的家长在子女的教育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

5、高中语文课程难度增加以后,学生心理压力较大,自信心明显不足而且学习动力不足的迹象也已经显现。

三、采取的措施1、把握好教学进度,有条不紊的做好复习工作。

要及时和年级组老师沟通,保持教学进度的一致性,做到紧而不乱。

2、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对于中等生紧抓不放,对于后进生要积极做好转化工作。

3、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

选取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方法科学合理的学生代表发言,在班级内传授自己的经验;4、同时开展“结对子”活动,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5、因材施教,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习兴趣,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6、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措施。

上好每一堂课,抓基础,稳基础,精讲精练,逐步提高。

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7、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8、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因材施教,了解学生个性,不加重学习负担。

进行课外辅导、个别辅导结合,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反复诵读,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体会诗歌情感。

2. 合作赏读,感受诗人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赏景物,品复杂情感【学法点拨】四读法——音读——意读——情读——美读。

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结合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来理解诗歌主旨。

课时:1课时一、检查预习1.梳理有关诗人杜甫的文学常识。

(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杜甫被世人尊称为(诗圣),他流传下来的1400多首诗是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所以他的诗有(诗史)之称。

(3)将以下出自杜甫的诗句补充完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杜甫的古乐府诗“三吏”“三别”分别是什么?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5)解释一下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沉郁顿挫"本是杜甫《进雕赋表》评扬雄、枚皋辞赋的词语,后人以之指杜诗的风格特色。

何谓"沉郁顿挫"?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杜诗提要》)一般认为,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2.明确字音,划分节奏(用 \ 符号)()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自由朗读,疏通诗意首联: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水清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

颔联: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

颈联: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尾联: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于是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二、导入师: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近杜甫,学习他这篇被明代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登高》,进一步感受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沉情感。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三、教学过程(一)下面让我们自由、反复地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音,明确节奏,试从诗中找一个字或词来表达你的读后情感体验。

)单读→最后师生齐读师:读后获得了怎样的情感体验?明确:这个字就是“悲”学生:诗人先悲了秋师:“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让我们来赏读诗歌中的景1、提问:诗人登高望远,看到了哪些景物?请找出一二两联中描写的景物,说一说它们有何特点。

(3分钟)(提示:景物 + 特点)(1)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思考。

(2)学生交流成果,请生展示,学生点评。

(3)明确:急风、天高、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长江急风——秋天的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吹在诗人心里,寒凉彻骨。

天高——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孤单。

哀猿——哀猿声声,使人感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清渚和白沙——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

飞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无边落木——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不尽长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

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同时,人生的短暂而渺小和历史的悠远而不可逆转,也让诗人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

诗人仰望着茫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这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油然而生。

2.下面咱们讨论一下,还可以从哪些写景角度,或者用词,或者手法,使景物表现不同的情感。

(诗人动用了哪些技巧,让景、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呢?)教师适当归类扩展:描写:形态、动作、声音、色彩。

感官:视觉、听觉。

角度:远近俯仰修辞:夸张。

典型意象。

叠词。

师(总结):这些都告诉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要细细体会诗人是如何运用各种写作手法,突出景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使之与情感一致。

从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悲苦。

首联和颔联融为一体,诗人通过典型的意象,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图景,营造了一种雄浑高远、苍凉悲壮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孤寂悲凉、因韶华易逝而壮志难酬的感怆。

3.诵读提示:首句要读得高亢激昂,次句要读得回环婉转。

第二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然后作延长音(木、江)。

4.插入背景ppt.展示学生介绍师:诗人被大自然的声音震撼了,不由得想得了自己生命的旋律。

55岁可能正是人生的金秋,是“夕阳无限好”的时候。

可是对于长期飘零在外、体弱多病的杜甫来说,他深切的感到自己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将过早地结束人生的旅程。

师(过渡):但是诗人在晚年的艰辛,又岂只是景物能够传达的?于是诗人的感情如长江之水喷薄而出,大家齐诵后四句。

(二)诗人登高望远,抒发了怎样的悲愁?请结合三四两联诗句分析。

(1)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思考。

(2)学生交流成果,请生展示,学生点评。

(3)明确:1.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

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

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

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苦恨”两词所蕴含的深意?艰难:既指个人处境(孤苦无依、四处漂泊、年老多病)又指国家命运苦恨:常年在外漂泊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白发日渐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

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大情操的诗人形象。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

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

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

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

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自我反思、自我劝勉中表现对生命的执著。

(忧国忧民的,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

3.诵读提示:第三联的“悲”“常”“病”“独”等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宜慢读,并读出自怜自嘲的况味。

4.小结: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疾病缠身,独自登高望远,慷慨悲歌:悲萧瑟凄凉之秋;悲漂泊天涯的孤苦,悲老弱多病的无奈;忧国忧民,感时伤逝。

千古哀情,悲秋绝唱,令人哀悸。

5.板书:悲(景:自然之秋;己:人生之秋;国:国家之秋。

)四、熟读成诵结合对诗文的理解,大声朗读、背诵。

→齐背五、当堂达标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六、拓展迁移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试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与《登高》诗中传达的情感有何不同?明确:诗人通过“片云”、“孤月”意象,描绘了高远天空中一片浮云形单影只,漆黑暗夜中一轮孤月高挂的画面,营造了以一种凄清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长期飘零在外而孤独落寞、知音难觅的情感。

诗人通过“落日”、“秋风”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落日图,营造了一种雄壮开阔的意境,体现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精神。

七、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登高》。

2.结合景物描写,选取《登高》中你最喜欢的一联,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不少于100字。

最后送同学们两句话,“有多深的情怀,就有多厚重的人生;有多高的志向,就有多宽广的世界。

”希望你们也将胸怀天下的担当融入自己的血液,不辜负青春,不辜负梦想,创造们好的未来!谢谢大家!八、课后巩固案1.默写《登高》,。

,。

,。

,。

2.结合景物描写,选取《登高》中你最喜欢的一联,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不少于100字。

示例: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

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

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

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

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

极为沉郁顿挫。

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

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

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