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8601e9524de518964b7d62.png)
18她是我的朋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重点、难点或关键:1.理解生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题、审题1.板书课题,读题。
2.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二、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A、读准生字的音,联系上下文理解。
B、把课文读通。
C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1.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2.交流: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
B、课文中哪几段是写阮恒献血的经过。
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读生字组成的词。
3.讲生字结构,指导书写。
五、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树立正确地友情观。
2.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或关键: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具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1 指名读生字词。
2 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讲读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课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
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B、输血迫在眉睫。
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A、“迫在眉睫”中的“迫”是什么意思B、用“如果.......就.........说话。
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D、指导朗读。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优秀10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a975f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4.png)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优秀10篇语文教案-《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片段一】教师:阮恒在献血过程中的神态、心理、动作有什么样的变化?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来读课文,把表现他变化的句子画出来,可以出生读,也可以默读。
(生自由读书,用笔在书上勾画)教师: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你勾画的句子?(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勾好的句子。
)教师:请同学们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思考,针对阮恒的这些表现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再次读文,思考提问)教师:请把你的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和你一起思考。
(学生提问题)教师:你们很会读书,也很会提问,现在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学文)【反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在这节课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文本。
在学生大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指导,使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同时顺利地进入文本。
“针对阮恒的这些表现你有什么问题吗?”让他们自己深入研读文本,在思想上、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
【教学片段二】教师:刚才同学们读出了紧张、害怕、痛苦,你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阮恒由啜泣,到呜咽,到最后的持续不断的哭泣,我们感觉到他的痛苦在不断加深,谁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的心情。
(学生感情朗读有关文字)教师:我们仿佛看到在草地上,一根针扎进了阮恒的胳膊,血正一点一点地从他的身体里抽出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他觉得自己的血要流完了。
下面请大家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读出自己的感情。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教师:阮恒矛盾、害怕,但并没有抽回自己的小手,这是为什么?再读这部分,注意阮恒的动作,再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读文思考)教师:读完课文,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要对自己有信心。
(学生交流读后感)【反思】这是一篇特别感人的文章,我将纯真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让学生通过对朗读中感情基调的把握来进一步理解课文,达到对课文的深入体会和理解。
她是我的好朋友教案
![她是我的好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1ea213ff00bed5b9f31dcb.png)
小学导学案单元五课型新课课题18.她是我的朋友主备人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的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教学重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
教学难点理解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能受到启发和教育,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第1课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中备课或课后反思一、温故互查:1、通过自学,我会正确认读下面词语。
输血血型是否草垫掩盖拳头制止轻柔周围确认护士医院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我理解了下列词语的意思。
血型输血迫在眉睫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请小老师带读二会字学生齐读,同桌互读检查读音一、我想提醒大家书写时要注意的字是:血”字的词。
书面语(一般为固定词语)读“(xue)”,口语(一般单独出现)读(xie):“输血”、“流血”、“血管”,应读书面语;“献血”、“抽血”、“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这句话里的“血”和“小姑娘失去的血”中的“血”应读口语。
二、引入新课1.导语:说到朋友,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之间也一定会有许多难忘的事情吧!今天,老师也要为你们介绍两位战争时期的好3、小老师带读四会字,三、整体感知课文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学习课文l-4自然段)。
l.指名读前四个自然段。
思考:为什么要给小姑娘输血呢?从哪个词看出情况危急(迫在眉睫),哪些句子又写出了迫在眉睫?说话练习:用“如果……就……”说一句话。
2.思考:为什么要让小孩给小姑娘输血?3.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小姑娘的危险境地吗?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记忆、书写生字词。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7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9b868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c.png)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精选7篇语文教案-《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她是我的朋友》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
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
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
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⒈深入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住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的理解,体会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⒈能感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
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㈠复习导入⒈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7课《她是我的朋友》(板书课题,齐读)⒈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⒈抓关键词,了解危急师:在第一部分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事情“迫在眉睫”?为什么会“迫在眉睫”呢?(结合课文的句子复习)(理清事情起因和所面临的严峻情况,明白给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是刻不容缓的。
)⒈(过渡)师:情况万分紧急、输血迫在眉睫,在这紧要关头是谁挺身而出,主动献血?——阮恒。
㈡探究体验,朗读感悟⒈学习阮恒献血前的动作表情的语句①师:对,他就是阮恒,他献血前是什么样的动作表情呢?谁来找出这句话?(出示课件“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②师:全班同学把这句话齐读1遍③质疑。
《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
![《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b4393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6.png)
《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模板(通用1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模板,欢迎阅读与收藏。
《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朋友”的含义,愿意大胆讲述与朋友间的故事。
2、知道好朋友之间要有爱相处,互相帮助。
3、愿意和好朋友做游戏,感受朋友间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重难点: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朋友间要友爱相处,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1、课件ppt。
2、雪花片积木。
活动过程:一、出示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1、教师介绍手偶。
2、教师讲述故事。
师: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好东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动小桌子,猴弟弟就会一起来抬,猴弟弟不会系鞋带,猴哥哥会帮他系鞋带……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
3、提问:①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时是怎么在一起的?②你有好朋友吗?③你的朋友是谁?你们喜欢在一起干什么呢?二、说说我的好朋友。
1、出示图片一。
师:你看,他们在干什么?师:师:你喜欢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吗?幼:喜欢师:为什么?幼: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很快乐。
师小结: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玩,你会觉得很开心。
除了玩,和我们的好朋友之间还能做什么呢?2、教师出示图片二。
教师: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一起玩,还能做什么?幼儿说一说,教师随后出示图片教师: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
他们在干什么?师: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不是这样做的呢?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在一起玩,也可以互相帮助。
3、出示图片三。
师:好朋友在一起还能干什么?师:还能一起完成任务呢。
4、教师小结: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好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朋友越多越快乐。
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05749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0.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案1【教学目标】:1、读懂文中描写人物神情、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心情,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3、体会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加深对“朋友”一词理解;4、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的内心活动;2、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题质疑1、同学们,许多英雄模范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令我们感动,他们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可是今天,毅然献出自己鲜血、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生命去挽救朋友生命的,竟是一个小男孩。
大家想不想了解他的故事?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板书课题、齐读),相信学过之后大家一定会对“朋友”这个词有新的理解。
二、默读全文,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师:说说初读课文之后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口头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提炼后给BBS论坛发新帖子)2、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这回你们可以大声地朗读,还可以与同桌讨论,共同来给刚才的问题回复帖子。
(生回帖后全班浏览)3、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急需输血、冒死献血)4、小结:是啊!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睫,在这紧急的关头,终于有一个小男孩愿意为小姑娘献血,他就是阮恒。
三、理解重点语句,探究人物心理1、阮恒给小姑娘献血的过程中是怎么想的呢?在这一单元的导读和本课的预习要求中都提到了要抓住描写人物神情、动作的语句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学习方法(师板书:神情、动作、内心活动),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句子画“~~~~”,从这些句子中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多读几遍,还可以在书上及时把自己的感悟以批注的形式记录下来。
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d7884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f.png)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朋友”一词的含义,学会关爱他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的朗读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情感,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懂得友谊的珍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朋友”一词的含义。
(2)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她是我的朋友”。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朋友?你和朋友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板书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3)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让学生造句,巩固记忆。
四、课堂练习:1. 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 学生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进行情感教育,强调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合作情况,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教师应收集并批改学生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反馈:教师应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覆盖,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四下《她是我的朋友》教案之一
![四下《她是我的朋友》教案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e2665b7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2.png)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之一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情感营养,学会关爱朋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那你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朋友的文章——《她是我的朋友》。
2.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大意,找出课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语句。
3.讨论交流师:同学们,你们在课文中找到了哪些重要的语句?请分享一下你们的感受。
生1:我觉得“朋友就是那个在你需要帮助时,愿意伸出援手的人”这句话很重要,它表达了朋友之间的互助精神。
生2:我喜欢“朋友就是那个在你快乐时,愿意与你分享喜悦的人”这句话,它让我感受到了朋友之间的快乐分享。
师:很好,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课文中的主人公小主人公是如何表现出朋友之间的情感的。
4.分析课文(1)小主人公在朋友受伤时,是如何关心照顾朋友的?(2)小主人公在朋友需要帮助时,是如何伸出援手的?(3)小主人公在朋友康复后,是如何表达喜悦的?5.小组讨论(1)你觉得小主人公的朋友是如何看待小主人公的?(2)如果你是小主人公的朋友,你会如何看待她的行为?(3)从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关于朋友的知识?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会珍惜朋友,传递温暖。
7.作业布置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朋友的作文,题目自拟,要求表达真挚的情感。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2.在分析课文时,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到朋友之间的情感。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幼儿园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
![幼儿园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d2466d14f78a6529647d53d9.png)
幼儿园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导语:教会小朋友们谁是好朋友,像猴哥哥和猴弟弟那样,整天呆在一起,你帮我我帮你,你关心我我关心你,这就是好朋友。
我们小(2)班的小朋友每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这也是好朋友。
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园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教学目标:1、初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颜色的感受和想象。
2、尝试与不同的朋友相处,体验关爱朋友的愉悦之情。
教学准备:形容各种颜色场景的图片、小白鼠和大象的图片教学过程:1、出示老鼠和大象的图片,讲故事第一部分2、提问:1)小白鼠想和谁做好朋友?为什么呢?2)大象为什么不愿意和小白鼠做朋友呢?3)为什么大象末末愿意和娜娜做朋友呢?3、出示各种颜色场景的图片,讲故事第二部分4、提问:娜娜给末末形容了好多的颜色,你们还记得怎么形容的嘛?1)红色象征了什么?2)末末为什么喜欢黄色?3)蓝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4)什么颜色可以变成绿色?5)白色像什么呢?6)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黑色,如果你什么都看不见,你会有什么感觉?7)末末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8)你喜欢娜娜还是末末?师小结:两个好朋友都喜欢,好朋友之间能互相关心帮助,同样也能让自己变的快乐幸福。
5、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请小朋友自由辩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颜色的感受和想象。
附故事:你是我的好朋友第一部分:娜娜是一只非常特别的小白鼠,因为她不愿意和老鼠做朋友,一心想找一只大象做朋友。
妈妈觉得娜娜太任性了,“你怎么和大家不一样?为什么想和大象做朋友呢?”娜娜告诉妈妈:“大象很美丽,很可爱呀,而且他们很善良,不像阿宝一伙儿那样凶巴巴的。
”阿宝是一群小白鼠的头儿,他们总喜欢搞恶作剧吓唬大象,有这样的同类,娜娜感到很羞愧,她下定决心要找到一只大象做朋友。
妈妈对娜娜说:“你想找大象做朋友当然是好事,不过,你也看见了——大象怕老鼠。
”娜娜心里嘀咕:“都怪阿宝那帮家伙总是干坏事,大象可能觉得所有的老鼠都跟他们一样坏。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例析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ccaab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8.png)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教案例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2. 帮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她是我的朋友》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战争年代,用自己的勇敢和善良去帮助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传递了友谊、爱心和勇敢的价值观念。
2. 课文插图:分析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引导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体会主人公的勇敢和善良。
3. 生字词: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新句,如“子弹”、“孤儿院”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主人公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战争年代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主人公的勇敢和善良。
2. 情感教学法:以故事情节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主人公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4.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重点字词。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实践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收获。
2. 评价方法:a) 观察法: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情感表现等。
b) 作业评价: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水平。
c)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7a322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a.png)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学习和掌握描述人物特征的词汇和句型。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持久的友谊观念,学会欣赏和珍惜友谊。
3.学习策略:通过朗读、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描述人物特征的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如何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型来描述一个人。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词卡、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友谊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友谊的兴趣,引出本课的话题:“她是我的朋友”。
2.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简单讨论并分享自己与朋友的经历。
Step 2 展示词汇 (10分钟)1. 教师出示词卡,介绍描述人物特征的词汇,如kind, funny, smart, helpful等。
教师先读出词汇,然后学生跟读。
2.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猜测词汇的意思,并与他们的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看法。
3.教师以幽默的方式设计游戏,让学生快速描述一个人物的特征,并用所学词汇表达。
例如,教师快速出示一个图片,学生需要迅速说出特征词汇。
Step 3 学习句型 (20分钟)1. 教师出示句型“Who is your friend? What is she like?”,并教授这两个问题的构成和回答方式。
2.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以及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掌握这两个句型的应用。
3.通过配对练习,学生运用所学句型描述自己的朋友,并与同伴交流。
Step 4 阅读对话 (15分钟)1.教师给学生分发一篇关于朋友的对话,学生熟悉对话内容。
2.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并尝试理解对话中人物的特征。
3.学生回答由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加深对对话的理解。
Step 5 小组合作 (2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成员来描述自己的朋友。
2.学生需要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来描述自己的朋友,并用英语交流。
3.教师根据小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
Step 6 温故知新 (10分钟)1.教师通过学生的描述来回顾词汇和句型。
小手哪里去了教案反思
![小手哪里去了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d362147ddccda38376baf39.png)
小手哪里去了教案反思【篇一:教案及反思】《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初步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
2、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初步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难点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初步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流程一、精彩回放,引入新课1、播放音乐:《朋友》“朋友一声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2、古代圣贤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第18课(板书课题:〈她是我的朋友〉)细细地品味朋友的含义。
(1)、生读题。
(2)、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她”是指谁?(小姑娘)“我”又是指谁?(阮恒)在“我”和“她”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阮恒给小姑娘输血)二、情感激励,引导自学过渡语:是啊,小姑娘的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睫,阮恒用自己的鲜血来挽救小姑娘的生命,他的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自学5——11自然段(1)自由朗读,并用“_”画描写阮恒表情及动作有关句子。
(2)细细品味句子,并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从中的体会。
2、学生按要求进行自学三、以读促悟,情感交融(一)阮恒献血前的表现1、指名回答:“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又举了起来。
”2、找出描写阮恒动作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生作答:“颤抖” “举起来” “放下去” “又举起来” (1)我从“颤抖”一词中体会到阮恒很害怕。
(2)我从“举起来” “放下去” “又举起来”体会到阮恒在犹豫。
(3)我从“又举起来”体会到阮恒很坚强。
……4、阮恒把手“举起来——放下去——又举起来”,他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呢?(1)完成填空:(他把手“举起来”心里想:______ 又把手“放下去”心里想:______把手“又举起来” 心里想:______)(2)生作答5、有感情地朗读(二)阮恒献血时的表现过渡语: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找到了阮恒献血前的表现,并体会出他的心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她是我的朋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她是我的朋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aa12fc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3.png)
【导语】⼩学语⽂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门学科,它不仅具有⼯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是故,⼩学语⽂应在⼀般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扩⼤视野,展开更⼴泛的研究,我们须正视且须加以重视其重要地位。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她是我的朋友》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她是我的朋友》原⽂ 我听说过这样⼀件事。
战争时期,有⼀天,⼏发炮弹落在⼀所孤⼉院⾥。
两名⼉童当场被炸死。
还有⼏名⼉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姑娘。
附近医院的医⽣和护⼠接到消息,带着救护⽤品迅速赶到了。
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过多⽽死去。
输⾎迫在眉睫。
医⽣和护⼠都不具有她的⾎型。
有⼏名未受伤的孤⼉却可以给她输⾎。
⼀位⼥医⽣告诉这⼏个孤⼉,如果他们不能补⾜这个⼩姑娘失去的⾎,她⼀定会死去,问是否有⼈愿意献⾎。
⼀阵沉默之后,⼀只⼩⼿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放下去,然后⼜举起来。
“噢,谢谢你。
”医⽣说,“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
” 叫阮恒的⼩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
他的胳膊⽤酒精擦拭后,⼀根针扎进他的⾎管,抽⾎过程中阮恒⼀动不动,⼀句话也不说。
过了⼀会⼉,他突然啜泣了⼀下,全⾝颤抖并迅速⽤另⼀只⼿捂住脸。
“疼吗,阮恒?”医⽣问道。
阮恒摇摇头。
但过了⼀会⼉,他⼜开始呜咽,并再⼀次试图⽤⼿掩盖他的痛苦。
医⽣⼜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摇了摇头。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眼睛紧闭着,⽤⽛咬着⾃⼰的⼩拳头,想竭⼒制⽌抽泣。
医⽣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轻柔的声⾳安慰他。
男孩⽴刻停⽌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样。
事后,医⽣对周围的⼈说:“他是以为⾃⼰就要死了。
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都给那个⼩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问。
医⽣转⾝向那个⼩男陔提出同样的问题。
⼩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第二课时)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eeaa1deb14e852458fb5747.png)
可以带点颤音来 朗读 , 一 一 , 举 放 举 要读出语速 的
1 .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 堂小练笔 , 系上下文 联
变化 , 特别是最后一个 “ 举起来”语气要坚定 。学 思考( , 出示课件 ) 请 同学们拿 出作业纸, 。 医生会对 生通过 自己的朗读 , 通过 自己的表演 , 能够明白阮 阮恒说些什么呢?写下来 , 写好后 , 同桌的 同学互 恒在献与不献 的过程 当中, 心理是 十分矛盾 的, 斗 相说 一说 。谁 愿意说 一说 ?
6 从 这 句话 可 以看 出这 几 个孤 儿符 合 为 小姑 己的 痛苦 表 露 给别 人 看 ,从课 文 中哪 些 句子 可 以 .
师小结 : 我们走进 了阮恒 , 了解 了他动作 背后
的事 , 对孤儿们来说是从未遇到过的考验。 输血的 的心思,让我们 带着 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来读一 读 这几段 话 。 出阮恒 内心 的情 感 变化 。 读 确是 迫在眉 睫 。 7 同学们带着迫在眉睫的心情 , . 请 齐声地 朗读
儿院的孤儿阮恒 , 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 , 毅然献 出 这 个 问题 浏 览课 文 , 找答 案 , 而 了解 事情 的起 寻 从 自己的鲜血 , 救 了同伴 的生命 。课 文通 过对 阮恒 因和所 面临 的严 峻情 况 ,明 白给 小姑 娘 输血 是 救 挽 献血表情 、 动作的真实描述 , 生动地展现 了他为救 命 的关 键 , 不容缓 。 ) 刻 朋 友 而无私奉 献 的优 良品质 。 3学生 自由读课 文 。 . 复 习 。 入新课 导 4学生讲述 自己的理 解 。( . 课件 出示 句子 )
争是十分激烈 的, 因为他一直认为 , 献血就意味着 ( 评析 : 除“ 解 死亡” 警报 。引导学生领会虽然 要付 出自己的生命 啊! 但为了救小姑娘 , 最后还是 输血不会死 , 是虚惊 , 但他那纯洁无瑕 、 为朋友 愿 下定决心举起手来 , 自己的死来换他人 的生。) 献出一切 的美好心灵却放射出夺 目的光彩。) 以 2 . 请学生读读找 出的句子 。 2阮恒献 血后 , . 小姑 娘 醒 了 , 听 了医生 的话 , 她
幼儿园小班社会课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
![幼儿园小班社会课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888103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a.png)
幼儿园小班社会课教案: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名称:你是我的好朋友适用年龄:幼儿园小班教学目标:1. 学习与他人建立友谊和相互帮助的重要性;2. 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3. 提升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
教学准备:1. 布置整理好的教学环境;2. 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图片、玩具、幼儿简单书籍等;3. 准备音乐或歌曲。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0分钟)1. 观看歌曲视频《你是我的好朋友》,激发幼儿对友谊的兴趣;2. 玩游戏:“找好朋友”,教师将每个孩子的照片与名字分散在教室的各处,幼儿们根据自己的照片找到自己,并找到与自己的照片相同名字的好朋友。
二、导入课题(5分钟)1. 找出并组织课题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好朋友;2. 引入问题:“你认为朋友是什么?”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展开活动(30分钟)1. 分享个人经历:鼓励每个幼儿分享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倾听他们的故事;2. 群体活动:“伙伴拍桌子”,幼儿坐成一圈,教师在圈内拍桌子一次,幼儿们按顺序继续拍桌子,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集中注意力;3. 角色扮演:“好朋友帮忙”,教师示范情景,让幼儿们分组表演,如帮助教师搬运玩具,帮助小朋友找玩具等,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相互关心。
四、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强调好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的重要性;2. 鼓励幼儿互相表扬,分享今天的收获。
五、延伸活动(10分钟)1. 分组活动:“互相关心”,教师将幼儿分为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倾听并分享彼此最近几天的经历,倾听者在纸上记录下来,然后整理让其他小组成员了解;2. 幼儿自由游戏:提供一些合作游戏,如拼图、堆积等,鼓励幼儿与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
六、课堂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2. 教师总结幼儿们今天的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开展,幼儿们充分理解到与他人建立友谊和相互帮助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她是我的朋友6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她是我的朋友6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0ace410eb4daa58da1114a0b.png)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动作、神情的变化中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课文具体、真实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设计特色:在扎实有效的词句学习中,深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有关抽血、输血的常识。
教师:课件(课文插图及主要段落、教学主要环节要求等。
)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导入朋友如秋雨,细腻又满怀诗意;朋友如腊梅,纯洁又傲然挺立。
朋友,是我们身边不可缺的人。
你是否为你的朋友做过什么事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第18课中,一个十岁的小男孩为他的朋友做了什么让人感动的事。
生初读课文。
板块二:整体感知“她”是那个她?“她”是谁呀?(板书:小姑娘)“我”又是谁呀?(板书:阮恒)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故事?(在一次战争中,一个小姑娘受了重伤,急需输血,一个叫阮恒的小男孩给她输血的事。
)会读书的人不仅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还能将一篇文章读成一个词。
谁来试试?(朋友、输血……)老师把这篇文章也读了很多遍,我看这篇文往深看,往深想,最后这篇文章也被我读成了两个字,先告诉你们第一个字,那就是----(板书“死”)还有一个字等课文学完后,不用老师告诉你们自己就知道了。
板块三:体验求悟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课文中带有“死”字的句子,小声读一读。
1、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
这句话让你感觉战争怎么样?(很激烈、惨烈)2、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情况紧不紧急?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迫在眉睫)什么叫迫在眉睫?你起来,给讲一下,迫在眉睫,这里面说了人身上的两样东西,哪两样?(眉毛和睫毛。
)对呀,危险的情况已到了眼前了,快到眉毛和眼毛了,情况紧急吗?(紧急。
)读出情况的紧急。
3、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设计她是我的朋友导入语大全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设计她是我的朋友导入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c44425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1.png)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设计导入语大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分享、表演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友谊,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友谊的美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导入语:1.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相信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些特别的朋友,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她是我的朋友》,去感受那份深厚的友谊吧!第一课时1.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引导,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4.学生表演,展示朋友之间的互动。
第二课时1.复习课文,回顾友谊的内涵。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学生分享,讲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
4.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友谊的美好。
5.课堂小结,教育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导入语:1.各位同学,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她是我的朋友》,感受到了友谊的美好。
那么,如何才能让友谊更加深厚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第三课时1.复习课文,回顾友谊的内涵。
2.学生分享,讲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
3.教师引导,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4.学生表演,展示朋友之间的互动。
5.课堂小结,教育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第四课时1.复习课文,回顾友谊的内涵。
2.学生分享,讲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
3.教师引导,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4.学生讨论,探讨如何让友谊更加深厚。
5.课堂小结,教育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导入语:1.各位同学,经过几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她是我的朋友》这篇文章,也学会了如何去珍惜友谊。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她是我的朋友》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她是我的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a58b1c7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d.png)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8 课《她是我的朋友》教课方案第一课时【教课目的】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掌握多音字“血”在详细词语中读音。
能力目标: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感情目标:抓住描绘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语句,领会人物内心活动,感觉朋友之间的诚好友谊。
【教课要点】1.有感情地朗诵描绘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
2.抓住描绘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领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觉朋友之间的诚好友谊。
【教课难点】抓住描绘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领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觉朋友之间的诚好友谊。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课前活动:认识篆体“朋友”1.出示篆书“朋”,请生猜。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玩个游戏怎么样?就玩个“猜猜看”游戏吧。
有两个要求: 1)要英勇想、英勇猜。
2)说话声音要宏亮。
睁大眼睛仔细看。
出示篆书“友”,请生猜。
(这是什么?)师:这就是汉字的一种字体,叫篆书。
它就是“朋”。
在古代,“朋”是一种钱币计量单位,跟着时代发展,字形发生了变化。
人们又给予它新内涵。
“朋”就像两个人并肩而立,亲近无间,存心思吗?来,再猜一个?2.出示篆体“友”,请生猜。
3.随机掲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朋友的故事,出示:她是我的朋友。
(齐读并书空)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过渡:课文预习了吗?相信大家把生字词读通,课文读顺了。
进入“预习我最棒”检查环节。
1.课题中的“她”指谁?“我”呢?2.认读生字词,出示:发抖哭泣哭泣火烧眉毛全力遏止师:这些词语都不太好读哦,谁来自信地试一试。
指生读—随机指导后再个别读——齐读(重申“哭泣”)3.指导读准多音字“血”出示: xueXie师:同学们再看这个字,它有两种读音,当这个字读“ xue”时,谁会读这些词?出示: xue 输血血型血管(指生读)师:当它读“ Xie ”时,这些词又怎么读?出示:Xie 流血献血抽血失掉的血全部的血(指生读后齐读)4.打乱次序读多音字“血“师:此刻这些词都会读了吗?看,打乱次序你还会吗?不作声,先在内心读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她是我的朋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她是我的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4dbd9e4cde80d4d8d05a4f3e.png)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复备人:一、教学内容《她是我的朋友》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
课文生动地描写了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真切地反映了他献血时的复杂心情,最后点名了阮恒献血的原因,体现了阮恒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高尚品格。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动作和神情,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从而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阅读要求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读中感悟,读通读懂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
3、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动作和神情,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阮恒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高尚品格,并从中受到教育。
2、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从而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等,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他献血时的复杂心情,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一件事来表现品质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做好预习。
3、教学时,遵循先学后教原则,给足学习时间,调动主体自主发展学习课文前,重视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以探究、询问式的提问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给足思考的时间,绝不走过场,搭“花架”。
充分鼓励学生该画的在书上画下来,该写的在纸上写下来,该说的自己要主动地说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她是我朋友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精神品质。
2.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并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2.指导学生体验并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课文1、导入课文师: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让我们再次走进18课,仔细品味朋友含义。
(板书课题:18她是我朋友)她指谁?我又指谁?在阮恒和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生:口述二、情感激励、引导自学师:是呀,小姑娘的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睫,阮恒用自己的鲜血来挽救小姑娘的生命,她的表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然后认真的读一读,仔细的体会体会,把你读懂的句子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生:(自学、交流、讨论)三、朗读感悟,汇报交流1、交流阮恒献血前的表现师:谁先找到了描写阮恒鲜血的动作、表情的句子了?出示课件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
生:读“一阵沉默之后……又举起……”颤抖是神情激动有些紧张,从这个词中我感到阮恒有些害怕,不知该不该这样做。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理解真好。
生:阮恒把手举起来,放下来,又举起来,通过“举、放、举”这几个词,我感到阮恒好像有些犹豫不定。
师:你能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来理解,非常好。
生:从阮恒的动作中,我感到阮恒害怕、犹豫、担心。
师:体会得很深刻,老师也感受到了阮恒的害怕、犹豫、担心。
谁能模仿出阮恒当时的表情、动作呢?生:模仿。
师:大家试着体会体会。
师:一个人的表情和动作也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心,请你把自己当作阮恒说说,此时心里会怎样想?(重点引导阮恒的内心世界)谁想把这个部分读一读。
生:读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这段,好吗?从老师的朗读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老师读的语速不一样,开始慢,中间快,后来更快了。
生:老师最后的“举起来”,语气非常坚定。
生:读。
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害怕、犹豫,却不乏勇敢,喜欢勇敢的孩子就可以再站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2、交流阮恒献血时的表现师:刚才,同学们找到阮恒献血前表情和动作的词语来体会的,你们很会学习。
谁找到了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句子了。
生:读“阮恒……也不说……”(出示课件 2 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一动不动,看出来他还是有些害怕,连动都不敢动了,我打针的时候也是不敢动。
我怕针扎疼了或扎到别的地方。
师: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体验非常好。
生:阮恒一句话也不说,感到很担心,很紧张。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小阮恒们来听听你们的心里话吧。
生:我不能动,一动就会影响医生抽血,抽不到血,小女孩怎么办?生:我会在心里告诉自己,阮恒不要怕,等她好了,就可以和她一起玩捉迷藏了。
师:阮恒的血静静地流入了小女孩的身体,阮恒的神情,动作发生着变化,请同学们继续找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
课件3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疼吗?阮恒?”医生问道。
阮恒摇摇头。
生:(读句子)从“啜泣、颤抖”看出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所以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发抖。
生:阮恒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的害怕,所以他迅速地用手捂住了脸。
我从“捂”这个词看出,阮恒想掩饰自己的害怕。
生:这句话我感受到了阮恒心里也很痛苦,很悲伤,但他又不想让别人看到给别人带来麻烦,我也感到他很坚强。
师:是呀,血已从阮恒的身体抽出来了,他心里虽然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但是为了救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害怕和痛苦,多么可爱的小男孩啊。
(教师的语气先是沉重,然后激昂)接着来吧,谁还找到了。
生:读“但过了一会……他又摇了摇头”(出示课件4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
)我从“呜咽、掩盖”这两个词,感到阮恒害怕了,他以为自己要死了。
生: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响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饰他的痛苦。
师:真让人感动。
生:读“接着……抽泣。
”(出示课件5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从“哭泣、咬住”这两个词,体会到,阮恒心里痛苦极了,悲伤极了,所以不停的哭,但是他仍然想控制自己,想救小女孩。
生:我感到阮恒真是个英雄,他那么痛苦、悲伤,甚至都有些绝望,可是还尽量控制自己不哭,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早就哇哇地大哭出声了。
我很佩服他。
师:阮恒你真的好伟大,是个真正的小男子汉。
可以不惜自己的一切,用生命换取真情。
此时情此景,让我感动,让我们全班的同学感动。
阮恒,你是我们心中的榜样。
师:说的好,请同学们读这段话(过了一会……想竭力制止哭泣。
)指名学生读。
在这段话中出现了三个词语“啜泣、呜咽、哭泣”,你是怎么理解的?生:都是哭的意思,三次哭泣说明阮恒越哭越厉害,三次不同的哭,我看出抽血的时间越长,阮恒越觉得离死越近,他内心的害怕和痛苦,也在不断加剧。
师:请同学们看着屏幕,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体会一下他的内心想法。
(配乐)生:(谈体会)师:同学们的体会很深刻,就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课文体会阮恒此时的心情。
(生读,配乐)3、交流阮恒献血后的表现师:阮恒如此紧张、痛苦、害怕,是什么原因,是因为针刺痛了吗?生:不是,以为自己要死了。
生:以为要把他身上的血都抽给了小姑娘,把小姑娘救活,自己就死了。
师:面对这样紧张、痛苦的小男孩,谁来安慰他呢?生:阮恒,你放心吧,输了血,你也不会死的。
生:……师:文中医生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安慰阮恒的?生:文中医生用轻柔的语气来安慰阮恒的。
师:请你也用轻柔的语气来安慰一下阮恒吧?生:(不要怕,只需要你的一小部分血就可以挽救那个小女孩的生命;你不会有危险,马上就好了……)师:听到这样轻柔地安慰,阮恒停止了哭泣,可为什么阮恒以为献血会死,还会这样做呢?因为生:“她是我朋友”师:现在假如你就是阮恒,献血前你是多么地害怕、紧张,但你还是毅然做出了决定,那是因为生:“她是我朋友”师:献血时你心里越来越害怕,甚至全身发抖。
可你还是掩盖了自己的痛苦,那是因为你想到了生:“她是我朋友”师:在孤儿院里,我们每天朝夕相处,她有困难,我理当鼎立相助,因为生:“她是我朋友”师:我不能再哭了,坚强点,我要挽救她的生命!因为生:“她是我朋友”师:此时我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一切都源于生:“她是我朋友”女生:“她是我朋友”男生:“她是我朋友”齐:“她是我朋友”师:“她是我朋友”多么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此时,你理解这句话做题目的真正含义了吗?生:突出了友谊。
生:使人容易接近。
生:比较亲近。
生:更能体现阮恒舍己救人的好品质。
师:生命是可贵的,阮恒面对死都不怕,你眼前这位小英雄想说点什么?生:阮恒,你太勇敢了,为了朋友,你宁愿牺牲自己,是我的榜样。
生:你是个舍己救人的英雄。
……三、联系生活,拓展升华师:从同学们的言谈中,老师高兴地看到了在这个课堂上,每个人都受益匪浅,从阮恒身上,我们会感到了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是啊,千金难买真正的朋友,就让我们同学之间也发挥真正的友情吧!此时,想对你的朋友说上几句心里话吗?想给朋友几句赠言吗?现在就动笔写一写吧?(学生写,配乐)生:汇报自己的赠言。
师:听了同学们的赠言,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让我们带着这种友谊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吧!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4自然段,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起因,现在,让我们借助画面,再回到那令人惊心动魄的场景之中。
(放录相)师:情况万分紧急,输血迫在眉睫,那么,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医院的医生带着医药用品来到了那所孤儿院。
但是,医生和护士们都没有具备这个小姑娘的血型。
其中有一个叫阮恒的小男孩儿,他献出自己的鲜血,救了那个小姑娘。
师:大家说,他说的对不对?(对。
)师:那么,阮怛在输血的过程中,到底是怎样想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自由地朗读一下课文的5——11自然段。
重点体会一下文中描写阮恒神情动作的语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开始。
18她是我朋友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精神品质。
2.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并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2.指导学生体验并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20、她是我的朋友二、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要点:知道小女孩伤势严重,要马上输血。
知道了小男孩为小女孩输血。
)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问题:小男孩在献血时,心里怎么想?)(板:内心活动)四、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
(板:神态、动作) 预习时,同学们已经把有关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了出来,现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
2、我们要从小男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思考·练习2的句子可以帮我们的忙。
出示课件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
(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先指名读重点句,再问课文提了什么问题。
3、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他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模仿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
联系《爬天都峰》理解犹豫的心情。
(板书:举放举犹豫)4、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1)指名读。
(2)老师范读。
老师也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
你们自己再把句子读一读,体会小男孩害怕、犹豫的心情。
(3)再指名读。
(4)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这个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三)重点句2、3、41、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但是仍然数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为小女孩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