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诊疗要点

合集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引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出现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的出血。

它是临床中常见的急性腹痛症状之一,也是一种危险的情况。

约15%的急诊就医原因是因为上消化道失血。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输液、输血、内镜检查或外科手术,所以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诊断症状和体征上消化道出血可引起大量异色便、呕吐物和黑便。

患者可能出现呕血、恶心、上腹部或胃部疼痛、头晕、乏力等症状。

在体检时,患者可能有低血压和心跳快的情况出现。

诊断方法医史收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相关疾病、药物过敏情况和家族病史。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患病的程度和病因。

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内脏出血的原因。

这是通过插入一根灵活的小型摄像头管子,从肛门处进入结肠,然后沿着肠道向上移动到胃部。

其它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指示进行其他检查。

例如,胃镜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和血液测试。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通常依赖于出血的原因和出血量的多少。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初步处理停止出血停止上消化道出血可能需要在医院或急诊室进行,开始时是通过补充体液和输注血液来维持血压,这可以缓解头晕或失去意识的症状。

制定计划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健康,然后制定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

非手术治疗在大多数情况下,上消化道出血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非手术治疗。

这些方法包括:内镜止血使用内窥镜定位撕裂或溃疡部位,并使用夹子或方法进行止血。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减缓或停止出血,并促使溃疡或出血部位愈合。

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止血药。

手术治疗在某些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这种治疗方式一般用于非出血性溃疡,如胃泌素瘤或酒精性肝病。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症状。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地拯救患者的生命,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本文提供了一些常规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因此,在实施任何治疗方案之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呕血/便血》(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年)。

(1)呕血:呕吐液呈咖啡色或暗红色, 吐血量多者可呈鲜红色, 多夹有食物残渣, 混有胃液;初起常有恶心, 胃部不适或疼痛, 脘腹有压痛, 肠鸣音活跃;出血量多者可见头晕心慌, 面色苍白, 汗出肢冷, 甚或晕厥, 以及心率增快, 血压下降。

(2)便血:血液随大便而下, 或血与粪便夹杂, 或下纯血;出血部位偏下消化道者, 多见便下鲜血;出血部位偏上消化道者, 血色污浊而暗, 或色黑呈柏油状;可伴有畏寒、头晕、心慌、气短及腹痛等症;出血量过多, 可有昏厥、肢冷汗出、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腹部按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 南昌)》(《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主编, 中华内科杂志, 2015年)。

(1)症状及体征: 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 可伴有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

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

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 而无显性出血, 此类患者不应漏诊。

(2)内镜检查:无内镜检查禁忌症, 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ANVUGIB)诊断可确立。

(3)应避免下列情况误诊为ANVUGIB: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人食管, 服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引起粪便发黑。

对可疑患者可行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二)证候诊断1.胃热炽盛, 络破血溢证: 吐血色红或紫黯, 常夹有食物残渣, 伴脘腹胀闷, 甚则作痛, 口臭, 便秘, 大便色黑,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

2.脾不统血, 血溢脉外证:吐血或黑便缠绵不止, 时轻时重, 血色暗淡, 伴食少, 体倦, 面色萎黄, 神疲乏力, 心悸气短, 面色苍白, 舌质淡, 脉细弱。

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诊断:1.病史询问: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出血时间、频率、颜色、量多少等方面的信息。

2.体检: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进行评估。

此外,医生还会注意观察患者的黏膜、皮肤、腹部等有无明显出血迹象。

3.实验室检查: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血型、血液生化等,以帮助确定出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4.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有上消化道内镜和放射性核素肝脾扫描。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出血的部位和程度,还可以进行活检。

肝脾扫描可以检测出血部位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点。

治疗:1.一般支持性治疗:针对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失血,需要保持患者呼吸通畅,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并补充凝血因子。

2.止血药物治疗:根据出血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止血药物。

例如,对于静脉曲张出血,常用硝酸异山梨醇或硝苯地平进行扩张治疗,并可以给予硬化剂注射。

3.内镜止血:对于明确出血部位的患者,可以通过内镜技术进行止血。

内镜止血包括四种方法:热凝、机械压迫、注射药物和夹闭。

4.药物治疗:除止血药物外,还可以追加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抗胆碱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以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和促进溃疡愈合。

5.外科手术治疗:在内镜治疗无效或不适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行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包括止血手术和切除病变部位手术。

预防:1.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最重要的方法是治疗原发病,如消化道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等。

2.保护胃黏膜:避免饮酒、吸烟和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注意合理饮食、作息规律,减少精神压力。

3.药物预防:对于有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可以给予药物预防,如普萘洛尔、硝酸异山梨醇等。

4.定期随访:对已经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

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诊性疾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检和相关检查。

治疗包括一般支持性治疗、止血药物治疗、内镜止血、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2023年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诊疗指南(精选干货)

2023年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诊疗指南(精选干货)

2023年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诊疗指南(精选干货)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准确的诊疗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本指南提供了一些精选的干货,帮助医生和健康专业人士进行诊断和治疗。

病因与诊断- 消化道溃疡出血常见病因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使用、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应激等。

- 患者常出现上腹疼痛、呕血、黑便等症状。

胃镜检查是常规首选方法进行诊断。

急性出血控制- 对于活动性出血患者,优先进行内镜止血治疗。

内镜下可采用多种止血措施,如电凝、黏膜使用、血管组织粘合剂等。

- 若内镜治疗无效,可考虑应用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进行止血。

治疗与管理- 对于非活动性出血患者,应加强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以预防溃疡再出血。

- 患者需忌烟、忌酒,并且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 进行碱化胃液治疗,以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伤害。

并发症与预后- 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溃疡再出血、穿孔和梗阻等。

及时有效的治疗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患者治疗后应定期复查,随访及时纠正诱因,预防再次发作。

以上仅为本指南的精选干货,详细的诊疗方案和管理措施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在诊断和治疗中,请确保按照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和判断。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请咨询专业医生。

> 注:本指南的内容仅适用于2023年,未来有可能根据新的研究和指南进行更新。

请关注最新的医学信息。

参考文献1. 章伟. 消化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处理[J]. 实用医学杂志, 2019, 36(13): 2147-2148.2. 杨小川, 焦继涛.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内镜、内科、外科治疗进展[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16(02): 132-139.。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原则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原则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原则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肠镜检查、血液检查、超声检查等来确定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2. 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维持循环稳定、纠正低血容量状态、保持水电解负衡、纠正失血性休克等,以维持体内血流灌注。

3. 止血治疗: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采用内镜疗法(如内镜止血、内镜下黏膜切除)、血管介入治疗(如经血管介入栓塞术)、手术治疗等方法,以尽早止血。

4. 对症治疗:根据具体病情,可采用胃肠道保护药物、抗酸药物、抗生素、止血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以减少胃肠道损伤和控制病情发展。

5. 预防再次出血:根据出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药物治疗(如抗凝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改善生活方式等,以预防再次出血的发生。

总之,对于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原则是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出血部位和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止血治疗、对症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病情复发率。

儿童消化道出血诊疗ppt精选课件

儿童消化道出血诊疗ppt精选课件
2.如果儿童出血过多就应该及时补充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严重贫血者应输血。
3.平时儿童的父母可以控制儿童的饮食,选择少食多餐,尽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 辣刺激饮食。而且尽量保持大便的通畅,可以选择有助于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蜂蜜水。
谢谢
儿童消化道出血诊疗ppt 精选课件
演讲人
儿童的消化道和抵抗力都比较脆弱,稍微由于饮食失误和护理不当都会引起消化道出 血,儿童出现消化道出血后要根据出血量来确定治疗方法,如果出血量较大应立即住 院接受完整的治疗。根据病因要进行内镜下止血、西咪替丁抑酸、禁食等治疗。
1.止血:选择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如果使用药物止血效果不佳,则可以通过内镜 止血治疗,内镜下可喷洒凝血酶或电凝、钛夹止血等,原因不明的出血还可选择介入 治疗。

消化道大出血诊疗规范

消化道大出血诊疗规范

消化道大出血诊疗规范【临床表现】1.呕吐、黑便、便血:上消化道大出血多表现为黑便,黑便呈柏油样,伴或不伴呕吐,呕血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样,如出血量大,则为鲜红或兼有血块。

下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便血,呈暗红甚至鲜红色。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较大、失血较快者科表现为头昏、乏力、心悸、出汗、恶心、口渴、黑蒙或晕厥等。

病人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皮肤湿冷,呈灰白色或紫灰花斑,施压后褪色经久不见恢复。

静脉充盈甚差,体表静脉塌陷,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重者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3.发热:多数病人在休克被控制后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

发热机制尚不清楚。

【诊断要点】根据患者具有呕血或黑便或便血的症状均应考虑有消化道出血。

【急诊治疗】1.一般急救措施: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吸氧。

2.积极补充血容量:立即配血,尽快用大号针进行静脉输液,或经中心静脉插管输液、测量中心静脉压。

输液开始宜快,用生理盐水、林格液、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替品。

尽早输入足量全血,以恢复血容量与有效循环。

最好保持血红蛋白不低于90~100g/L。

3.局部药物:可用8mg去甲肾上腺素盐水、5%孟氏液、凝血酶口服或胃管注入。

4.止血药物:可应用酚磺乙胺(止血定)、巴曲酶(立止血)、维生素K1等。

5.降低门静脉压药物:血管加压素、生长抑素(善宁或思他宁),主要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6.抑酸药物:可选用奥美拉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7.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8.内镜直视下止血:可经内镜对出血灶喷洒止血药,注射硬化剂治疗曲张的静脉,或经内镜做高频电凝、钛夹止血,用激光、微波止血。

9.放射介入治疗:适应于消化道动脉性大出血,治疗方法为经导管动脉超选择栓塞术和经导管灌注血管收缩剂。

10.急诊手术治疗适用于:(1)内镜不能控制的动脉出血。

(2)24小时内输血超过1600ml,经其他内科治疗不能控制的出血;(3)患者年龄超过50岁,有动脉硬化的动脉出血者;(4)恶性肿瘤大出血者。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消化道出血是指血液从食管、胃、小肠或结肠等消化道部位出血的病症。

由于消化道出血原因复杂,病情危重,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推荐流程:1.临床评估: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出血的频率、程度和症状等。

同时还需了解有无相关的医疗史,如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手术等。

实施全身体格检查,注意查体包括血压、心率、皮肤黏膜等情况,检查是否有腹胀、腹痛或肝脾肿大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肝功能、凝血功能等。

这些检查可以为后续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3.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是诊断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对于不明原因出血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通过胃镜、结肠镜等内窥镜进行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消化道黏膜,了解病变部位、程度和性质等信息。

4.影像学检查:如经经内镜超声内镜、CT、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辅助内窥镜的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5.必要时还要考虑其他特殊检查:如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动态血管造影等。

6.病因诊断:根据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上述检查结果,进一步确定出血的原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道肿瘤、血管畸形、克隆病、异物刺伤等。

7.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的病因和出血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可以首先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如止血药物、镇静剂等。

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严重,需要考虑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止血、血管内栓塞术等。

8.随访和复查: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评估病情的变化。

对于有慢性或复发性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随访,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总之,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内窥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全面评估病情,确定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及时干预治疗。

同时还需注意术后的随访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术后复发。

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小肠出血诊断
• (一)初步临床评估 • 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用以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可能的出血部位和原因。
同时,应采集病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等相关病史,其中也包括近期 是否做过消化道外科手术或者内镜下治疗的病史,以及在便血前是否进行过直肠 灌肠等局部治疗的病史。 • 体格检查应该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以及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等全身 体格检查,并应进行肛门指诊。 • (二)出血严重度与预后判断 • 病情严重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当患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时也提示失血量 较大。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是判断失血量的重要指标。
治疗
• (二)药物治疗 • 1.小肠出血的药物治疗 • 出血病变部位不明或病变弥漫,不适用内镜治疗、手术治疗或血管造影栓塞治
疗和治疗无效者,可考虑采用药物治疗。针对小肠出血的药物中生长抑素及其 类似物和沙利度胺有一定疗效。 • 2.结直肠出血的药物治疗 • 常用止血药物有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蝮蛇蛇毒血凝酶(巴曲亭)等。 • (三)内镜下治疗 • (1)热凝固治疗。(2)金属夹止血。(3)黏膜下注射。(4)联合方法。
小肠出血诊断
• 小肠出血的诊治流程图 • 根据出血的部位、速度、出血量及相关病因,可表现为缺铁性贫血、粪便隐血
试验阳性、黑便、血便、呕血或全身循环衰竭表现如头晕、乏力、心悸、晕厥 等。 • (2)体格检查: • 对于怀疑小肠出血的患者,需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及全身体格 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是否存在腹部压痛及腹部包块;详细的肛门指检。 • (3)辅助检查: • 1)影像学检查。2)内镜检查。
治疗
• (一)支持治疗 • 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尤其是对于急性大出血患者,应先复苏再治疗。 • 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循环容量缺失程度、出血速率、年龄和并发症情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2.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 一旦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尽早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并备好止血药物和器械。 见有食管或胃曲张静脉出血或是发现粗大曲张静脉和胃内血液而无其他可以识别的出血原因 时,EGVB诊断即可成立。 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ANVUGIB诊断则可确立。
出血是否停止的判定
反复呕血便血,便血次数频,黑色→暗红,肠鸣亢进 !出血未止 Hb、RBC压积持续↓ !出血未止 大出血2~3天后如BUN仍不下降,除肾功能受损外 可能!出血未止 治疗后循环功能改善,意识模糊→清醒,体力渐恢复 出血已止
(三)原发病的治疗
对出血的病因比较明确者,如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及抗溃疡治疗。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一般推荐同时服用PPI或黏膜保护剂。
EGVB活动性出血的止血措施
血管活性药物 内镜治疗 双气囊填塞压迫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S 外科手术
1.药物治疗: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
血管加压素减少门脉血流量、门体侧支循环血流量和曲张静脉压力。 但有明显的增加外周阻力、减少心排出量和冠脉血流量等副作用 ,止血率 60%~80%,不降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硝酸甘油可增强血管加压素的降门脉压力作用 ,减少其心血管副作用提高止血有效率和耐受性 ,对存活率无影响 。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
定义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的某个或多个部位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在屈氏(Treitz)韧带以上。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在屈氏韧带以下。包括下段空肠、回肠、结肠、直肠和肛门。

2024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2024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2024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24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主要包括出血病因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下面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胃和/或十二指肠的大出血,造成呕血和/或黑便。

病因多样,可能包括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消化道血管畸形等。

此指南强调了对患者进行基本的临床评估和治疗原则,以及根据特定情况选择适当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1.临床评估:-快速整体评估病情是否稳定,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红蛋白水平。

- 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采用Rockall评分或Blatchford评分系统进行评估。

-利用内镜检查进行风险评估和确定出血原因,可以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包括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或结肠镜检查。

2.治疗原则:-确保病人的气道通畅,过程中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快速进行血液输注,根据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输血需求情况决定输血量。

-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进行胃酸抑制治疗,可以减少溃疡病变的继续出血。

-确定出血病因和根据特定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策略。

根据内镜检查的结果,可以选择内镜止血、血管内介入或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

3.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和内镜止血。

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和抗酸剂等。

-对于高风险患者,推荐进行内镜止血和PPI维持治疗。

4.再出血的处理:-重新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尤其是血压和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

-确认再出血的原因和位置,可以通过内镜检查和放射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再次内镜止血、血管内介入或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

以上是2024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的主要内容。

该指南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原则的明确,为医生提供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指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适当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上消化道出血诊疗规范

上消化道出血诊疗规范

上消化道出血诊疗规范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常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虽然近年诊断及治疗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在高龄、有严重伴随病患者中病死率仍相当高,临床应予高度重视。

【病因】上消化道疾病、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引起的出血亦不少见。

血管异常引起的出血虽少见,但诊断有时比较困难,值得注意。

【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取决于病变性质、部位和出血量与速度。

一、呕血与黑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之后,均有黑粪。

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伴有呕血。

若出血量较少、速度慢亦可无呕血。

反之,幽门以下出血如出血量大、速度快,可因血反流入胃腔引起恶心、呕吐而表现为呕血。

呕血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样,这是血液经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

如出血量大,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则为鲜红或有血块。

黑粪呈柏油样,粘稠而发亮,系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

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内推进快,粪便可呈暗红甚至鲜红色,酷似下消化道出血。

呕吐物及黑粪隐血试验呈强阳性。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急性大量失血由于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

一般表现为头昏、心慌、乏力,突然起立发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心率加快、血压偏低等。

严重者呈休克状态,表现为烦燥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等,血压下降、脉压差变窄、心率加快。

休克未改善时尿量减少。

三、贫血和血象变化慢性出血可表现为贫血。

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急性失血后贫血,但在出血的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可无明显变化。

在出血后,组织液渗入血管内,使血液稀释,一般须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出血后24~72小时红细胞稀释到最大限度。

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UGIB)是指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黏膜破损引起的出血。

该病情较为常见,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下面是关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指南。

诊断:1.病史询问:询问患者发病时间、出血量、呕血或便血的情况,是否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是否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等。

2.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黏膜的颜色,寻找出血迹象(如呕血、黑便、皮肤瘀点等)。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水平,以及血型、Rh因子等。

4.影像学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可以观察出血部位、出血程度及进行局部止血。

处理:1.确定病情稳定性: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确定是否需要临床干预,如气管插管或胃肠减压。

2.补液和输血:根据患者的循环状态,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红细胞,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3.药物止血:常用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抗酸剂、抗生素和促胃黏膜修复药物等,但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4.内镜治疗: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在补液稳定后进行内镜检查和治疗。

内镜治疗包括止血夹夹取、电凝止血和喷射治疗等。

5.根除幽门螺杆菌:如病情稳定,应考虑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根除治疗,以减少再出血的风险。

预防:1.合理用药:避免滥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和抗凝药物等容易引起消化道溃疡的药物。

2.减少饮酒:大量饮酒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诱因,应适量饮酒。

3.避免抽烟:吸烟会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应戒烟。

4.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进行根除治疗。

并发症:1.恶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是恶性溃疡的症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内镜检查和治疗。

2.再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再出血的风险,应密切观察,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再出血。

3.急性肾损伤:由于出血造成的低血压和缺氧等原因,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应积极进行液体复苏。

2023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指南

2023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指南

2023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指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部位的消化道出血。

由于其症状突然、出血量大、病情危重,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2023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指南进行详细阐述。

一、诊断标准1. 主要症状及体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包括呕血、黑便、鲜红色便血和贫血等。

体检时可触及腹痛、腹塌等症状。

2. 诊断方法(1)放射学检查:包括胃肠道X线检查、CT血管造影和射血流动力学检查等。

(2)内镜检查:包括上消化道内镜、腹腔镜和直肠十二指肠镜检查等。

3.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结合放射学或内镜检查结果,可以做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二、治疗原则1. 确定病情严重程度根据出血的程度和患者的一般状况,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程度。

轻度出血可自行止血,中度出血需要介入治疗,重度出血需要紧急手术。

2. 控制出血(1)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禁食、忌烟酒、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2)药物治疗:口服或静脉注射药物,如止血药物、负压吸引等。

(3)内镜治疗:通过内镜介入止血,如电凝、激光光凝、血管内注射等。

3. 预防并发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伴发休克、贫血等并发症,要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水平稳定。

三、注意事项1. 术前准备若经过评估后决定进行手术治疗,需要准备术前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2. 术中操作术中要注意操作规范,尽量减少创伤,掌握合适的止血方法,并及时处理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

3. 术后处理手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效果,按照术后护理要求进行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常见问题解答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是什么?常见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克罗恩病等。

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哪些可能的并发症?可能的并发症包括休克、贫血、感染等。

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处理原则

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处理原则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其急诊处理原则如下:
1.评估病情:首先要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稳定性。

检查血压、脉搏、呼吸等参数,以判
断是否存在严重失血并确定患者是否需要立即抢救。

2.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维持正常的氧合和通风。

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气
道管理措施,例如头部抬高或进行气管插管。

3.补液和输血:根据患者的失血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状态,迅速静脉补液和输血。

选择适当
的液体类型(晶体液或胶体溶液)并监测血压、尿量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

4.控制出血源:如果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应迅速找到并控制消化道出血的来源。

可通过内
窥镜检查、介入放射学技术或外科手术来实现。

止血措施可能包括电凝、夹闭出血血管或使用止血药物等。

5.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药物可以用于控制消化道出血。

例如,质子泵抑制剂(PPI)
或H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或黏膜损伤的愈合。

其他药物如血管加压素类药物也可用于控制出血。

6.监测和观察: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化迹象,如意识状态改变、严重低血压等,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急诊处理消化道出血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全面评估和处理。

以上原则提供了一般的指导,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判断确定。

消化道出血诊疗要点

消化道出血诊疗要点

消化道出血诊疗要点消化道出血指的是消化道问题引发的出血现象,主要表现就是便血以及呕血,很多胃肠疾病都会引发消化道出血。

而消化道出血的部位指的是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同时消化道出血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如果患者的病情较轻,有时无任何不良反应;如果患者的病情较重,则会出现便血以及呕血,长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现象,危害患者生命。

一、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消化道自身可能感染了炎症、消化道反复受到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消化道出血的次要原因是消化道附近的器官发生病变所导致消化道出血。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内镜技术广泛使用,所以消化道出血又被分为三部分:上消化道出血、中消化道出血以及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以上的部位发生出血的现象;而中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到回盲瓣这段区间内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是盲肠结肠直肠等部位。

不同部位的出血原因也大不相同:上消化道出血多于发食管、胃部、十二指肠等部位。

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很多种,比如上消化道有炎症、溃疡、损伤等,一般情况表现为饭后或者晚上腹部疼痛;急性胃黏膜病变,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过量饮酒所导致的;消化道附近的器官发生病变;败血症等传染疾病;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尿毒症,药物过敏等也会引发上消化道出血。

而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就是小肠部位的各种疾病,第一、小肠出血通常是因为小肠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引起。

第二、结肠出血通常是因为结肠恶性肿瘤,或者良性肿瘤的破裂出血所引起,而结肠黏膜血管破裂出血比较少见;第三、上段直肠通常是恶性肿瘤或良性肿瘤引起的出血,而下段直肠以及肛管的出血病因是痔疮或者肛裂。

少部分病人直肠下段和肛管的出血,可能是由于良恶性肿瘤引起。

二、消化道出血应该如何治疗首先要明确一点,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应该是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而不是自己去药店买药。

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首先要确保患者的呼吸要顺畅,避免出现因为呕血而窒息等现象的发生。

消化道出血诊疗要点

消化道出血诊疗要点

第二十五章:消化道出血(重点)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出血,按照出血部位可分为上、中、下消化道出血,其中,60% ~70%的消化道出血源于上消化道。

临床表现为呕血、黑粪或血便等,轻者可无症状,重者伴有贫血及血容量减少,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部位与病因】【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岀血量、出血速度、出血部位及性质,与病人的年龄及循环功能的代偿能力有关。

1.呕血:是UGIB的特征性表现。

出血部位在幽门以近,出血量大者常有呕血,出血量少则可无呕血。

出血速度慢,呕血多呈棕褐色或咖啡色;短期出血量大,血液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则为鲜红或有血块。

2.黑便: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

多见于UGIB,高位小肠出血乃至右半结肠出血,如血在肠腔停留较久亦可呈柏油样。

3.便血:多为MGIB或LGIB的临床表现,UGIB出血量>1000ml,可有便血,大便呈暗红色血便, 甚至鲜血。

4.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急性大量失血由于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

表现为头晕、心慌、乏力,突然起立发生晕厥、肢体冷感、心率加快、血压偏低等。

严重者呈休克状态。

5.贫血和血象变化: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但在出血的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可无明显变化。

在出血后,组织液渗入血管内,使血液稀释,一般须经3~4小时及以上才出现贫血,出血后24-72(平均32小时)小时血液稀释到最大限度。

贫血程度除取决于失血量外,还和岀血前有无贫血基础、出血后液体平衡状况等因素有关。

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计数即见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

急性出血病人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在出血后骨髓有明显代偿性增生,可暂时出现大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则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6.发热与氮质血症:消化道大量出血后,部分病人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持续-5天后降至正常。

发热的机制可能与循环衰竭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有关。

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道出血诊疗要点
发表时间:2019-08-20T10:34:52.5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7期作者:李晓静[导读] 消化道出血指的是消化道问题引发的出血现象,主要表现就是便血以及呕血,很多胃肠疾病都会引发消化道出血。

巴中市恩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省巴中市,636600 消化道出血指的是消化道问题引发的出血现象,主要表现就是便血以及呕血,很多胃肠疾病都会引发消化道出血。

而消化道出血的部位指的是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同时消化道出血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如果患者的病情较轻,有时无任何不良反应;如果患者的病情较重,则会出现便血以及呕血,长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现象,危害患者生命。

一、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消化道自身可能感染了炎症、消化道反复受到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消化道出血的次要原因是消化道附近的器官发生病变所导致消化道出血。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内镜技术广泛使用,所以消化道出血又被分为三部分:上消化道出血、中消化道出血以及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以上的部位发生出血的现象;而中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到回盲瓣这段区间内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是盲肠结肠直肠等部位。

不同部位的出血原因也大不相同:上消化道出血多于发食管、胃部、十二指肠等部位。

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很多种,比如上消化道有炎症、溃疡、损伤等,一般情况表现为饭后或者晚上腹部疼痛;急性胃黏膜病变,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过量饮酒所导致的;消化道附近的器官发生病变;败血症等传染疾病;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尿毒症,药物过敏等也会引发上消化道出血。

而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就是小肠部位的各种疾病,第一、小肠出血通常是因为小肠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引起。

第二、结肠出血通常是因为结肠恶性肿瘤,或者良性肿瘤的破裂出血所引起,而结肠黏膜血管破裂出血比较少见;第三、上段直肠通常是恶性肿瘤或良性肿瘤引起的出血,而下段直肠以及肛管的出血病因是痔疮或者肛裂。

少部分病人直肠下段和肛管的出血,可能是由于良恶性肿瘤引起。

二、消化道出血应该如何治疗
首先要明确一点,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应该是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而不是自己去药店买药。

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首先要确保患者的呼吸要顺畅,避免出现因为呕血而窒息等现象的发生。

如果患者的出血量比较大,一定随时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吸氧、卧床休息等,同时我们还要做到开放静脉通道,要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如果出血量较大,那么就可能发生贫血的现象,所以要做好各项准备。

那么在药物治疗方面,使用像奥美拉唑之类的药物去进行治疗,还有一些能够改善内脏血流得药物辅助治疗。

同时,在活动性出血期间,对患者的要求是禁食,这时患者无法食用各类食物,所以还要注意对患者进行营养的补充。

那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一定要去医院进行胃肠镜检查,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让医生了解出血的位置以及出血的性质,这样就能够在胃肠镜的状态下辅助止血,能够有效的解决上消化道出血的问题,同时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如果下消化道出血属于慢性出血,那么可以采用寻找病因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痔疮出血,我们就可以采用药物注射等方式来进行止血;如果是直肠、结肠息肉等引起的出血,我们可以选用肠镜的方式来切除息肉;如果下消化出血是大出血,那么一定要告诫患者禁止摄入任何食物,并且要卧床休息,并且及时止血;如果病人生命体征是稳定的,那么接下来就要找到出血的部位,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结肠镜检查,如果找到了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止血方法,我们要根据出血原因来选择各种止血方法。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选择性的血管栓塞,可以在介入放射线的帮助下找到出血的血管,然后进行栓塞止血。

三、消化道出血应该如何预防
仅仅是做好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应该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把预防工作放在第一位。

首先,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消化道出血的现象比较常见,因为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等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

所以对于慢性肝病的患者来说,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其次,肝病患者应该得到足够的休息,由于肝病导致患者的肝功能逐渐减弱,所以需要多休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劳逸结合,可以采用太极,散步等方式进行放松,但是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消化道很多的伤害都是来自平时的饮食,所以要想预防消化道出血症状的出现,要尽量多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细腻的食物,切忌食用粗糙的食物,避免因为粗糙食物而引起食道或者是胃底曲张的静脉而造成消化道的出血,在进食时尽量的能够做到细嚼慢咽。

最后,更多的保持轻松愉悦的情绪,不要过度的紧张,长期紧张的情绪对消化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结:综上所述,消化道出血这种现象不仅仅要做好治疗工作,配合医生治疗,谨遵医嘱,同时还要做好预防工作,保证一个健康的身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