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精品】在计算机教学中巧妙渗透德育教育
在计算机教学中巧妙渗透德育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巧妙渗透德育教育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以德树人仍是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德育教育不是阶段性的,也不是思政治课的专属,它是一种终身教育,是一种在新形势下可以有多方影响和渗透的教育。
作为一切信化教育起点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以其独特的方式去渗透德育教育,在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品德情操。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是多样化的,它可以贯穿于好的案例、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素材、好的教学情境乃至整个教学的始终。
通过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如下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
一、巧妙设计教学案例,进行德育渗透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学案例很重要,好的教学案例,学生学习起来是主动的、轻松愉悦的,如在进行PPT教学中,如果传统的只讲知识点怎么用,那学生显然感到很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我们用心地构思贴近学生生活、学习,能够与其产生共鸣的案例,那结果会截然不同。
假如你是一位军校教员,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针对军人这个特殊的授课对象,为他们量身定制有特色的案例。
我给我的学生们制作了一个战争影视宣传PPT案例,所选的影片都是学员最喜欢的,甚至是他们的偶像,引起他们的关注,在通过PPT相关知识点的融合制作出有声有色、图文并茂、有视频、震撼人心的作品,不仅培养了学员的审美观、艺术感和操作技能,更通过此作品培养了学员的爱国热情,激发出大家的军人使命感,这样,学员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不但掌握了知识、体会到成就感,又进行了心灵的洗礼,不失为一种渗透德育教育的好方法。
二、挑选合适教学素材,进行德育渗透在上计算机实践课时,作为传授知识载体的教学素材的选取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当然,教学素材也要挑选贴近学生熟悉的、关心的,对于部队的学员,可以选择“贴近部队、贴近岗位”的内容作为教学素材。
根据当代学生的年龄和心态,他们关注的焦点、试试新闻、国际热点、流行元素、甚至是一首能够引起共鸣的、积极向上、励志歌曲的歌词如(《当兵当不够》、《咱当兵的人》等军营歌曲),都可以作为教学素材,当这些素材作为操作对象时,就变成了知识、时尚、思想、情感的结合体,学员在用所学知识操作它的同时,还会欣赏他,思考它,不仅提高了操作技能,还在思想进行无形的爱国教育,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策略刍探
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策略刍探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教育领域,计算机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道德问题。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认识计算机教学中的道德问题在计算机教育中,道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虚假信息:网络上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和不当内容,如果学生不能正确辨别和使用网络信息,就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对其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2. 网络侵权行为:未经授权的转载、盗链、抄袭等网络侵权行为屡见不鲜,如果学生对这些行为缺乏道德约束,就会丧失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3. 网络安全问题: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个人隐私泄露等安全问题可能对学生造成各种不良影响,甚至威胁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4. 网络沉迷:长时间过度使用计算机可能导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将道德教育融入计算机教学的方方面面,以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
二、渗透道德教育的策略探讨1. 以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案例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
教师可以选择计算机领域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如网络侵权、网络诈骗、网络欺凌等,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深入了解相关的道德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和判断力。
2. 融入道德教育的课程设计在计算机课程的设计中,可以融入一些道德教育的内容。
在网络安全课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同时也需要强调网络安全的道德意义,培养学生在使用网络时的责任感和规范意识。
在信息检索课程中,也可以介绍如何正确获取和利用网络信息,并提醒学生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信息获取习惯。
探析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探析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一、时时处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立志为祖国效力。
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就要时刻不忘关心和注意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的建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主义历史观和爱国信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讲授计算机发展简史时,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研制计算机的时间相对较短,更要通过介绍国内计算机研究历史,让学生知道我国在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银河系列。
在计算机CPU研制方面,我国已经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龙芯”芯片,而且“龙芯3号”其低成本、低功耗的技术使国内CPU赶上并超过领先水平。
通过这些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为我国赶上发达国家而刻苦学习。
在讲授计算机软件知识的同时,介绍中国软行业的求伯君、王江民等为中国的软件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和所付出的艰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生。
在讲授软件的版权问题时,让学生明白使用盗版软件的危害,使学生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不使用盗版软件,自觉维护正版软件的利益。
二、发挥教师“教育智蔽”,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在机房上课不同于课堂,班级的约束力小了,学生的自觉性降低了;在微机室吃东西,并将此产生塑料袋、餐盒、果皮等杂物丢弃在桌面上或隐蔽处;屏幕保护出现不文明的用语;部分学生玩游戏不听课,不按要求开关机。
为此我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固定座位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不断提醒学生发挥主人翁及小组的协同作用,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其次课后有学生及时检查,轮流值日,把卫生问题、不按程序关机等问题提出来交给学生去讨论,教育并引导他们自律自理。
第三注意每节课上课前要让学生看到的是一个整洁的机房,看到的是电脑完好,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四教师的良好素养,娴熟、规范的演示,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演示过程中,教师要规范操作,不能随意输入,如在“文件管理”和“文件存盘”的教学就蕴含着培养学生分门别类地管理文件、为文件取个好名字的好习惯的目标,教师若随便给文件取个名字,随便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就会把坏习惯传给学生,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十分注意自身的表率作用。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自觉按照规定的学习计划,自觉遵守学习规则,自觉完成学习任务,自觉参加学习活动,自觉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业,自觉珍惜时间,自觉追求学习进步,自觉遵守学校的纪律。
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共事,学会支持他人,学会团结协作,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分享和关心他人,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和谐相处,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学会拥抱多元文化。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学会珍惜资源,学会参与公益活动,学会维护环境,学会尊重他人,学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学会参与社会文明建设,学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分析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将计算机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渗透德育核心思路1. 注重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通过计算机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法律法规,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等。
2. 培养创新精神计算机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一些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项目实践,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德育的一种体现。
3. 关注学生的动机和情感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动机和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合理设计的课程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德育核心思路的体现。
二、具体实施步骤1. 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计算机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有趣、生动且具有挑战性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实验操作、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注重示范引导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注重示范引导,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
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课程在初中阶段变得非常重要。
时代要求我们在培养高技术人才的同时,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素质,教育部的课程改革中要求,在计算机教育中要渗透一定的德育内容。
因此,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就初中计算机教学德育渗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措施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德育渗透问题一、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2008年教育部提出:当前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
现在是信息时代,要更快速地了解更多信息,要通过网络。
可是,网络上的信息量都是爆炸性的,什么样的信息都有,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的人,才能在接受信息时进行道德过滤,才能把造成社会危害的信息过滤掉,所以计算机能力培养对学生来说很重要。
当前初中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正处于一个黄金的可塑阶段,但由于他们的道德素质浅薄,对不良信息和诱惑缺乏判断和抵制的能力,容易对其成长造成影响,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心性成长至关重要。
所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还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
在培养学生获得计算机技能,跟上时代潮流的同时,规避网络上不良信息对青少年成长造成的不良影响。
所以如何在计算机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一大难题。
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计算机技术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工作能力、水平的不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1.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对道德教育的渗透重视不够。
在计算机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计算机能力技术的培养,而忽略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班主任和政治老师的任务,自己教好计算机知识和培养能力就成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还有的教师,没有足够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或者融入的方法不对,学生很反感,严重阻碍了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且学生本身缺少自我保护意识,暴露在网络混乱的环境下是十分危险的。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新课改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计算机教学是高校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人们带来的潜在危害也随之增加。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也是越来越重视。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需要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提高计算机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本文就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德育渗透计算机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高校教学中也不断得到重视,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于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重视不足,导致很多大学生虽然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技术操作能力,但是不能够利用这种能力为社会的发展谋福利,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干危害人们财产健康的事情,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低下,为实现自身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的权益。
因此,需要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更多的计算机人才为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二、加强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策略分析1、加强教师德育水平的提升2、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培养3、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近年来,网络诈骗事件不断发生,很多高校学生迷恋网络,对网络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深信不疑,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等使很多学生对互联网流连忘返,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中,有70%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其中有很多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出现成绩下降,最终导致退学甚至是转学的事件出现。
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走上犯罪的道路。
有人因为受网络诈骗导致自杀。
这些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利用互联网安全事件实例帮助学生认清网络的危害,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走向正确使用网络的道路。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分析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分析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教学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主要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德育核心思路的渗透对计算机教学来说则是一个新的挑战。
将德育核心思路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却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一、德育核心思路的渗透意义德育核心思路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感,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在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种技能,但是优秀的程序员和电脑工程师不仅仅是技术的操作者,更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
将德育核心思路渗透到计算机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更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德育核心思路的渗透方式1. 以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德育核心思路的渗透方式首先要以德育为先。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故事、展示正能量视频、举办道德与技术结合的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阳光的心态,养成吃苦耐劳和奉献的精神。
2. 以项目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德育核心思路的渗透方式还可以通过项目为主的教学模式来进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计算机和德育结合的项目活动,比如开展计算机助残活动、开发有益社会的手机应用等。
通过这些项目活动,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计算机技术与德育之间的联系,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以体验为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德育核心思路的渗透方式还可以通过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来进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企业、社区等地方,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培养
浅谈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培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计算机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计算机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德育培养,引导学生健康、积极地应对计算机时代的挑战,成为了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计算机教育应当注重啃硬骨头、咬实考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计算机观念和道德素养。
需要强调的是,计算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引导,教育学生正确的计算机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
1.计算机教育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和媒介,本身并没有道德观念。
然而,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会利用计算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侵犯他人隐私或进行不当言论。
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计算机伦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道德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2.计算机教育要注重学生的责任感。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互联网上的虚拟空间越来越重要,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千差万别,学生可能会接触到一些低俗、恶俗或不良的信息。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导向,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让他们能够主动拒绝不良信息,积极参与到创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中去。
二、计算机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计算机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是推动计算机教育朝着德育培养的方向发展的重要内容。
1.计算机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计算机是一门数据处理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编程设计。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创新自由,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并给予认可和鼓励。
2.计算机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策略刍探
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策略刍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道德教育成为了一个必须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一、计算机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教学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教育中。
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影响。
而且,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还会接触到一些需要道德判断的问题,比如网络安全、盗版软件、信息隐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否则就容易出现不良的行为。
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行为和习惯也可能会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而且没有规范学生的使用行为,那么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进行一些不当的操作,如上课时上网、玩游戏等,这些行为都会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计算机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策略,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1.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科技知识、技能和态度,是现代信息社会所需的一种综合素质。
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来渗透道德教育。
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明白网络资源的利与弊。
也要教育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在网络上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以及不随意泄露他人的隐私信息。
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潜移默化地渗透道德观念。
2. 宣传网络道德规范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宣传网络道德规范的方式来渗透道德教育。
可以在课堂上定期组织相关的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向学生传授网络礼仪、网络道德、网络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上网和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德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韩茂盛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但如何将认识落实到行动,使德育真正“到位”、“就位”,还远远没有解决。
我认为,如果在学科教学中没有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不能真正到位,加强德育将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对于我们计算机教师来说,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中学计算机的教学目的之一。
下面试从三方面来论述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一、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所谓习惯,就是指由重复和练习巩固下来并完全变为某种动作的需要,它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注意这个问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注意对计算机病毒的查杀,以确保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持久地开展计算机教学。
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当然,这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其关键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即要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也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即屏幕上出现如下信息“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时,才能关闭电源,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且使他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分析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分析计算机教学已成为中职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技能及创新能力。
而随着社会严重缺乏道德伦理为导向的现象,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将德育核心思路助力于计算机教学中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对学生的道德规范进行明确。
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准确地遵循规则操作计算机,同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规范。
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在学生错误或不合理的行为中及时指出,并告诫学生实践社会道德规范。
而在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中,也应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了解知识版权,不盗版、不抄袭,增强尊重知识的意识。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计算机教育需要学生互相帮助、交流沟通,团队合作更是计算机应用中实现项目的基础。
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应培养学生形成以团队利益优先为目的的共同价值观,做到集体主义意识与个人能力的协调发展。
再者,引导学生注重长远利益与责任担当。
学习计算机技术只是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一小部分,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责任担当、忠诚专业、奉献社会的品质。
与此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注重长远利益,不仅仅是眼前眼前的获益,将长远的利益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建立一种更高层次的价值观。
最后,帮助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实现创新创造。
计算机应用的领域广泛,学生需要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实现学校、社会、个人和谐发展。
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让学生发现本人可以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从而从内心深处理解德育核心思路。
总之,德育核心思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这不仅是学校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人类文明、传统道德、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全面扎实的教育,全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工作技能,增强服务社会和创新驱动能力,成为面向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的人才。
浅谈如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如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的教学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德育。
在计算机课中渗透德育可从学生的习惯培养、教法改革、网络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展开。
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电脑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日益熟练,从中接收到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而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德育基础浅薄,更容易过分依赖计算机。
对信息缺乏思辨能力,更容易受一些不良的信息影响。
因而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信息素养。
但从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只重视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提高,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所以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势在必行,不容忽视。
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计算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许多问题,如计算机病毒、黑客、网络犯罪等,这就对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责任感和信息道德,才能抵制不良信息的污染,自觉地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
因此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中渗透德育是使中职学生养成强烈的信息责任感和良好的信息道德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现状的客观需要。
目前,中职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不良现象:一是缺乏应有的计算机应用公德意识。
如学生在上机时删除或更改他人文件夹中的内容,修改桌面、设置屏保密码,调整显示器的显示参数,技术好一点的学生下载一些破解程序,破解还原卡保护密码,任意修改注册表和CMOS参数等。
二是同学间缺少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教师设置的稍有难度的作业,技术比较好的学生不屑与其他同学交流,不愿意为其他同学答疑解惑;技术较差的学生在请教技术较好的同学碰钉子后,为了完成作业,要么抄袭其他同学的,要么网上下载他人的作品改头换面,一交了事。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试论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任何一门学科中,如果没有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不能真正到位,加强德育教育将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对于计算机教师来说,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真正落实“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成为每一位计算机教师所关注的课题。
1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现今,计算机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经越来越广泛。
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软件盗版、黑客行为,小学生对某些问题的是非辨别不清,很容易把“罪犯”当“英雄”。
为此,我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比如,在介绍计算机病毒知识时,通过事实使学生明白:cih病毒的爆发,给人类产生巨大的危害。
它损坏了上千万台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甚至使网络瘫痪。
所以,不论因为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在讲解盗版软件与正版软件的问题上,我告诉学生,软件是人类智力的创作成果,它的研制和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非法复制软件的行为是可耻的。
对于网上“黑客”问题,我首先说明:对于网络攻击者,他们的本名应该是”骇客”,主要为某些电脑公司服务,帮助他们检测网络的漏洞,他们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受到各大公司的欢迎。
但是在他们之中,却有少数人图谋不轨,妄图制造混乱,以此谋利,这些人根本不配称为“骇客”,他们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为所有网络爱好者所不耻。
对于我们小学生,现在更应该掌握必备的网络攻击防范技术,保护自己计算机的安全。
2明确学习动机,正确对待游戏其实学生对学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是抱有较大兴趣的,可以说,其学习的兴趣不需要教师进行调动。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却发现一个问题,目前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电脑游戏的热爱,上课时,对玩游戏的渴望超过了对知识的渴求。
个别同学计算机知识学得不怎么样,但谈论起游戏来却眉飞色舞,如数家珍,甚至沉迷于“网吧”中。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分析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分析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教学一直是重要的课程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了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单纯的技术教学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
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的意义。
德育是中职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而计算机教学作为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实践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
通过计算机教学,学生可以培养自律、合作、创新和责任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意识素养和道德水平,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通过德育核心思路的渗透,可以使计算机教学不再只是技术的传授,而是真正成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
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乐于学习、勤于实践的品质。
其次是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再者是利用计算机教学资源进行德育教育,结合学科特点,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注重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并注重道德规范的培养。
最后是加强师德建设,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辅导等方面,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一些中职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等的影响,道德素养普遍较低,需要学校和教师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
其次是教师的问题,一些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只关注技术的传授,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需要引导和培训教师,提高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德育水平。
最后是学校设施设备的问题,一些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条件相对薄弱,需要加大对计算机设施设备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也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克服因市场经济造成的学校思想教育的淡薄和学生道德修养的缺失,以及社会公德等方面消弱的倾向。
尤其是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缺少理想和信仰、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他们既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价值观,又没有把优秀的传统价值继承下来,导致很多学生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他们迫切需要孝心、爱心和感恩心的教育,学会平等、尊重和承担责任。
要为四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为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构建学校教育的新体制、新内容、新形势、新网络,构建课堂教学的新内涵。
尤其是构建课堂教学的新内涵。
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而德育工作的实施,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仅仅依靠班主任开班会和学校开大会来倡导“八荣、八耻”是不够的,我认为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是诸方面中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这是因为学生每天都在学习,都要接收各门课程的新知识,而我们每个任课老师每天都要上课,都要传授知识,要学会寓德于教。
要做到寓德于教,就需要每个任课老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每个老师不仅要精通个人的专业知识,同时要精通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革命理论知识、生活哲理,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社会等知识;并能不失时机的、巧妙的、自然的、科学的把这些知识联系起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得到启发。
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寓德于教绝不仅是政治课的事。
其实每个学科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教材。
就看你肯不肯去发现、去挖掘,善不善于去探讨。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计算机课程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熟练操作计算机已成为现代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成为必然。
首先,我们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于计算机教学中。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分析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分析计算机科技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应当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出发,分析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核心思路。
要注重道德礼仪的教育。
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起点出发,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并教授如何在网络世界中尊重他人的隐私、维护信息安全等基本的道德原则。
教师还应强调学生在网络社交中的礼仪和风险防范意识,如不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不传播虚假信息等。
教师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展示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对网络文明和道德的认知。
要关注信息伦理的培养。
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信息伦理,明晰信息和知识的价值及使用的界限。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来源、真实性和可信度,并引导学生遵守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等方面的法律和道德准则。
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和管理自己的个人信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伦理意识。
要强调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社会影响和责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场景和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信息安全、网络欺凌等社会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推动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计算机技术的优缺点,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对新技术的质疑意识。
要强化实践环节的德育渗透。
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让学生亲自实践计算机技术,并在实践中培养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程序设计竞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等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纪律意识。
在实践环节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要注重渗透德育,教师可以从道德礼仪教育、信息伦理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环节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分析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核心思路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也变得至关重要。
随着对技术的重视,德育教育却常常被忽视,导致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缺乏道德的约束和引导。
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核心思路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学生的道德品质,更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计算机教学中,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就意味着要将道德要求渗透到计算机教学的方方面面。
学校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
要重视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去利用计算机技术,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觉维护网络安全。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德育核心思路的渗透还要求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德育教育。
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遵守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计算机使用的基本规范,严禁利用计算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要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让他们感受到技术的强大同时也加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学会正确使用计算机技术。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德育核心思路的渗透还要求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多人协作,而团队合作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引导学生要尊重他人,理解并包容不同的意见。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让他们在团队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学会团结合作。
在团队合作中,学会通过合理的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培养正确的团队合作意识,注重团队利益,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孟州职专王光明
摘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在教授学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性格放在首位,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重要方面。
作为教师,应本着爱护、理解的态度,多采用疏导而非堵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
关键词:疏导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网络道德因特网计算机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在教授学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性格放在首位,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重要方面。
在计算机教学中,我深深感到学生精力沛,思维活跃,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或强行规定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而应该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挖掘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深层动机,本着爱护、理解的态度,多采用疏导而非堵的方式,正确引导,不但可以将不良的行为和心理转化为一种正面的影响,使计算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现在的学生节约意识不强,花钱大手大脚,特别是每到节假日或同学
生日,总要买一些贺年片或生日贺卡互赠。
现在的贺卡便宜的几天,贵的十几元几十元都有,买贺卡不知要花掉学生多少钱,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新年之际,又到买贺卡高峰,我便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计算机上自己制做贺卡,并通过网络发送贺卡。
这样既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又满足了学生之间相互传情达意的愿望,同时也教育学生知道金钱来之不易,知道家长的艰辛,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踏实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
在上机操作练习时,有的同学不认真训练,提高技能,而是擅自拷贝其它同学的作业,以求蒙混过关。
为此,一方面,对这些同学成绩作不及格处理,从根本上杜绝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
另一方面,我们以此事为例,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教育学生在学习中应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
同时,还教育学生,计算机课上教的复制拷贝知识是让大家用来提高工作效率,而非用于投机取巧。
明白“知识要用于正道”的道理。
3、通过美化操作,加强爱国教育,提高爱国热情
在进行《录入与排版》教学时,讲完图形操作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让学生每人做一面国旗。
但是,学生做完以后,发现有人做的看起来很别扭,不给人美的感觉。
学生问我原因,我就让学生从大小、比例、布局等方面查找原因。
很多学生竟然只知道国旗是长方形,却不知道长宽比例;知道由五颗星组成,却不知道怎样布局。
我就带领学生上网查
找这些数据,学生才明白“国旗形式为长方形,长宽三与二之比;五星体呈椭圆形,椭圆形中,大星的一个角尖正向上方,而四颗小星因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中央,大星外接圆半径和小星外接圆半径的比例是三与一之比,使大小比例关系比较协调。
椭圆形图案仅占旗面的四分之一左右,这样的比例关系使重点集中,旗面开朗。
”学生按照这些数据进行修改后,自己感觉太美了,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
这节课学生不仅完成了本节上机操作,无意中还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
计算机网络正在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
然而,计算机网络也像其它事物一样,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效应。
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当他们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外部信息时,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1、明确动机,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计算机是一种学习和工作的工具,也是一种娱乐工具。
目前很多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网络游戏的热衷。
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有一定的帮助,而且爱玩是人的天性,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把电脑游戏视作计算机应用的全部,沉迷于此则只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同时市面上的许多游戏并不适合学生玩,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问题,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
学生们在游戏中往往是被刺激的效果、精美的画面所吸引,而对其中的思想性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
目前社会上的许多游戏实际上不是为学生开发的,其中许多血腥、暴力甚至色情的场面对他们是有害的。
这时,我们要教育学生,现在还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帮助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作为高级的游戏机。
另外,还可以引导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自己编出更好玩、更有趣的游戏软件,如果要实现这种目标必须现在就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将来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设计师。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2、去伪存真,合理取舍网络信息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知识越多说明学习越成功,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加入互联网正是看中了互联网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
其实,知识传播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
通过互联网络,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住处的有效利用。
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更为重要。
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其危害不亚于网络游戏。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
例如,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
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取用网络信息。
为了帮助大家正确使用网络信息,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上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去实现自主学习。
3、明辨是非,努力规范网络行为
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
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正常”行为。
例如:一些同学自恃计算机水平高,他们通过网络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随意删除别人的软件及作品,破坏别人正常的工作与学习。
对于这些“不正常”行为,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潜在危害。
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一旦不正常的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
现在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取一些作业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帐户里取一笔金钱;现在可能只是恶作剧,删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实干,到别的企业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
对于以上这些行为,我们应当尽早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法律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是非的分辨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如何帮助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损害,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培养教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4、防微杜渐,培养高雅情操
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超大型时空信息世界。
在网上,各种信息鱼目混杂,泥沙俱下,有很多不良信息便通过网络方式泛滥。
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另一方面,上网浏览时帮助学生选择适合
他们看的内容:如教师引导学生搜索精美的图片,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5、分清虚实,正确处理网络与现实的关系
网络是个虚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可以成为自己满意的角色,按照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调兵遣将,体验到现实世界不能做到的事情,从而产生一种成功感。
因而他们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或整天沉迷于网络聊天,或进行网络游戏,或进行网恋,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时教师应先了解虚拟世界在哪方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然后深入探究他们在现实世界的生活和喜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网络与现实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总之,作为计算机教师,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还应该德育教育。
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才是教育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吴军,11、赵呈领,1
2、许雄.《中国电化教育》。
2、《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若干问题的探讨》.张青.《中国电化教育》,2000.3。
3、关于internet对教育负面影响的思考.苏春景.聊城师范学院教科所.《电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