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0655-1993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合集下载

乳化沥青实验的各项指标

乳化沥青实验的各项指标

乳化沥青实验的各项指标乳化沥青实验的各项指标及其检测江阴市鑫路建筑设备有限公司唐炜表征乳化沥青和乳化改性沥青主要技术性能的指标有两个:一是表征乳状液物理力学性能的指标;二是表征路用性能的蒸发残留物性质指标。

1、实验用乳化沥青的制作① 实验设备小试可用 JM-5 乳化沥青实中试可用 JM-30 乳化沥青实专业实验室可用 JM-30A 乳验机验机化沥青实验机手工配比,循环过磨出料调速配比,一次过磨出料② 实验数据(维实伟克实验室)自动计量配比,一次过磨2、筛上剩余量及其检测剩余量包括粗颗粒、结皮和结块。

粗颗粒、结皮和结块造成喷洒设备的堵塞,或与集料拌合不均,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其来源是:机械分散的效果不好沥青颗粒粗大;乳化的效果不好,形成结皮及沉淀。

所以从筛上剩余量可以看出乳化剂或乳化机械性能的好坏、配方或工艺是否合理。

试验要在乳液完全冷却或基本消泡后进行,把规定数量的乳液徐徐注入1.18mm(或1.20mm)筛孔的筛中过滤,求出筛上残留物占乳液质量的百分比,以此来判定乳液的质量。

3、蒸发残留物含量及其试验把乳化沥青中的水蒸发掉,留下的沥青(包含微量的助剂)叫蒸发残留物。

沥青是乳液中实际要有的成分,从节省运输费用、降低助剂(乳化剂、稳定剂等)的生产成本考虑,乳液中的沥青含量应高些;但是乳液的浓度高,增加了沥青颗粒碰撞、凝聚的机会,所以从乳液的贮存稳定性角度考虑,乳液中沥青的含量应低些;再一方面乳液的浓度影响乳液的粘度,而从施工角度考虑,特定场合应用的乳液,粘度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粘度过大会影响渗透性,年度过低会使乳液流失,因此乳液中的沥青含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必须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一般的乳液蒸发残留物在 50%~62%之间,根据具体使用场合,参见有关的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标准。

将一定量的乳液加热脱水后,残留物占乳液的百分比即蒸发残留物含量。

4、粘度及其试验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季节和路面结构,对沥青乳液粘度的要求不同,透层油要求粘度低些,否则渗不下去,贯入式路面工程中要求粘度大些,否则一下子流下去了,上面的砂石料没有足够的沥青裹覆层;高温下粘度太低容易快裂。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沥青路面雾封层材料还原剂类雾封-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沥青路面雾封层材料还原剂类雾封-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沥青路面雾封层材料还原剂类雾封材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沥青路面雾封层材料:还原剂类雾封材料》编制组2017年9月目录一、工作简况 (1)二、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 (2)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技术经济认证或预期的经济效果 (7)四、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18)五、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18)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结果和依据 (18)七、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8)一、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雾封层是沥青路面广泛使用的早期预防性养护技术,即在沥青路面上喷洒专门配置的制剂或特殊乳化沥青稀释液,使老化的旧沥青得以还原再生,进而提高旧沥青的录用性能指标,封闭道路表面的孔隙和微裂缝,抑制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改善路面外观,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这种技术不久施工工艺简单,而且开放交通迅速,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但该类材料在沥青路面施工规范的标准中尚无技术要求。

实际工程中,所用材料质量差别大,效果也良莠不齐,产品质量差会导致路面抗滑性能下降,危害行车安全。

因此,亟需通过标准的制订来规范产品质量,改善路用性能。

2016年交通运输部在“关于下达2016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的通知”(交科技函【2016】506号)中下达了《沥青路面雾封层材料还原剂类雾封材料》标准制定工作,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持编制,计划编号:JT2016-127。

1.2 协作单位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多次组织行业专家进行研讨,并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工作和大量的试验验证工作,得到了相关单位的支持、协助与配合,取得了大量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和试验数据,保证标准的编制质量。

协作单位名单如下:(1)科来福(无锡)路面养护设备有限公司(2)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3)上海尔润实业有限公司科来福(无锡)路面养护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尔润实业有限公司负责收集国内外还原剂样品,进行标准的验证工作;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作为标准的使用单位,负责进行标准的验证工作。

乳化沥青试验检测项目

乳化沥青试验检测项目

乳化沥青试验检测项目一、引言乳化沥青是一种将沥青与水和乳化剂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乳化形成的胶状物质,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可溶性。

乳化沥青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和维护中,因此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乳化沥青试验检测项目的相关内容。

二、试验目的乳化沥青试验的目的是评估乳化沥青的性能和质量,以确保其满足工程要求。

具体试验项目如下:1. 乳化沥青含量试验乳化沥青含量试验是通过测定乳化沥青与沥青混合料中的乳化沥青含量,来确定其质量。

试验使用的仪器包括电热板、电子天平、离心机等,试验步骤包括取样、干燥、筛分、称重等。

2. 乳化沥青稳定性试验乳化沥青稳定性试验是通过测定乳化沥青在水中的分离稳定性,来评估其乳化效果。

试验使用的仪器包括离心机、温度控制仪等,试验步骤包括制备试样、离心、观察分离情况等。

3. 乳化沥青粘度试验乳化沥青粘度试验是通过测定乳化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的粘度,来评估其流动性。

试验使用的仪器包括粘度计、恒温水浴等,试验步骤包括准备试样、控制温度、测定粘度等。

4. 乳化沥青胶结时间试验乳化沥青胶结时间试验是通过测定乳化沥青在水中形成胶状状态所需的时间,来评估其胶结性能。

试验使用的仪器包括胶结时间仪、计时器等,试验步骤包括制备试样、记录胶结时间等。

5. 乳化沥青干燥时间试验乳化沥青干燥时间试验是通过测定乳化沥青在一定温度下干燥至一定含水率所需的时间,来评估其干燥性能。

试验使用的仪器包括干燥箱、天平等,试验步骤包括制备试样、放入干燥箱、测定含水率等。

6. 乳化沥青耐乳化性试验乳化沥青耐乳化性试验是通过测定乳化沥青在水中的分离和沉淀情况,来评估其耐乳化性能。

试验使用的仪器包括离心机、试管等,试验步骤包括制备试样、离心、观察分离情况等。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试验项目,可以得到乳化沥青的含量、稳定性、粘度、胶结时间、干燥时间和耐乳化性等指标。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将试验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评估乳化沥青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记录表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记录表

4
5
上支管部分
下支管部分
试验次 数
试样容 器与 乳液质 量(g)
试样容 器与玻 璃棒及 残留物 质量(g)
蒸发残 留
物质量 (g)
蒸发残留 物含量 PA(%)
试样容 器与玻 璃棒质
量 (g)
试样容 器与玻 璃棒及 乳液质 量(g)
试样容 器与玻 璃棒及 残留物 质量(g)
蒸发残 留
物质量 (g)
蒸发残留 物含量 PB(%)
1 备注:
SS1=∣PA1-PB1∣ =
2
SS2=∣PA2-PB2∣ =
SS12平均值
试验:
校核:
试验日期: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国道G302白城绕越线工程建设项目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记录编号: 委托单编号
JJ0822
样品描述
样品编号
试验条件
试验依据
主要检测设备
品种及代号
适用范围
贮存时间
乳液制造时室温
时间(d)
室温最高温度(℃)
室温最低温度(℃)
乳液是否有分层、沉淀或变 色等情况
1
2
3

交通工程质量检测和工程材料试验收费标准

交通工程质量检测和工程材料试验收费标准

交通工程质量检测和工程材料试验收费标准工程材料试验收费标准一、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项目(单价:元)序号检测项目试验规程单位单价备注每样脱水过滤1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T0603-1993样100 另加80元2沥青针入度T0604-2000项1103沥青延度T0605-1993项1104沥青软化点T0606-2000项1105沥青溶解度T0607-1993项2006沥青蒸发损失T0608-1993样2007沥青薄膜加热试验T0609-1993样2008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T0610-1993样2009沥青闪点试验T0611-1993样20010沥青含水量试验T0612-1993样10011沥青脆点试验T0613-1993样15012沥青灰分含量试验T0614-1993样20013沥青含腊量试验T0615-2000项300014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T0616-1993样10015改性沥青针入度T0604-2000项11016改性沥青针入度指数JTJ052-2000项100017改性沥青软化点T0606-2000项30018改性沥青延度T0605-1993样30019改性沥青运动粘度T0619-1993项150020改性沥青闪点T0611-1993项50021改性沥青溶解度T0607-1993项40022改性沥青离析、软化点差T0661-2000样60023改性沥青弹性恢复T0662-2000样300改性沥青旋转薄膜加热24JTJ0610-1993项200(含质量损失)25改性沥青低温延度JTJ052-2000项80026改性沥青燃点T0611-1993项150序号检测项目试验规程单位单价备注27改性沥青脆点T0613-1993项30028改性沥青化学组分T0618-1993项150029改性沥青动力粘度T0620-2000项110030沥青标准稠度试验T0621-1993样40031液化石油沥青蒸馏试验T0632-1993样30032液体石油沥青闪点试验T0633-1993样20033煤沥青蒸馏试验T0641-1993样30034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T0651-1993样20035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T0652-1993样10036乳化沥青微粒离子电荷试验T0653-1993样20037乳化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T0654-1993样10038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T0655-1993样20039乳化沥青水泥拌和试验T0657-1993样20040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T0658-1993样20041乳化沥青与矿料的拌和试验T0659-1993样20042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T0705-2000件50制件另加43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T0709-2000组80 50元/个44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试验T0710-2000个5045路面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T0711-1993组15046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试验T0714-1993个10047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T0715-1993个10048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T0716-1993个10049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组1840不含制件50沥青混合料饱水率试验T0717-1993个15051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T0719-1993块1500不含制件52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T0721-1993样600 53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试验Y0725-2000样700 54沥青集料理论级配设计个20055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TJ052-2000个3200 56沥青混凝土抗压强度组10057沥青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组200序号检测项目试验规程单位单价备注58沥青混凝土抗压模量组55059沥青混凝土抗弯拉模量组60060沥青含量测定T0722-1993组50061最大理论密度测试JTJ052-2000组150062浸水马歇尔试验T0709-2000组300不含制件63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T0709-200组350064T283试验组5800不含制件65小梁低温弯曲试验组13200不含制件二、集料试验项目序号检测项目试验规程单位单价备注66碎石容量样5067粗集料筛分试验T0302-2000组10068粗集料表观密度试验T0304-2000组8069粗集料视密度试验T0304-2000组8070粗集料含水率试验T0305-1994组5071粗集料含泥量试验T0310-2000组8072粗集料针片状试验T0311-2000组8073粗集料有机物试验T0313-1994组8074粗集料坚固性试验T0314-2000组28075粗集料压碎值试验76粗集料磨耗试验T0317-2000样20077粗集料软弱颗粒含量试验T0320-2000样100 78粗集料磨光值试验T0321-1994样150079粗集料冲击值试验T0322-2000样12080粗集料吸水率及表面含水率试验T0307-1994组8081粗集料针片状含量T0311-2000组水泥砼80T0312-2000组沥青路面82细集料筛分试验T0327-2000组80 83细集料密度试验T0328-2000组80 84细集料吸水试验T0330-2000组50 85细集料含水率试验T0332-1994组50 86细集料含泥量试验T0333-2000组80 序号检测项目试验规程单位单价备注87细集料砂当量试验T0334-1994组20088细集料有机质含量试验T0336-1994组8089细集料云母含量试验T0337-1994组8090细集料中轻物质含量试验T0338-1994组8091细集料膨胀率试验T0339-1994样10092细集料坚固性试验T0340-1994组28093细集料SO3含量试验T0341-1994组130三、水质分析试验项目序号检测项目试验规程单位单价备注94水质分析JTJ056-84项13095总固体JTJ056-84-09样10096PH值JTJ056-84-12样5097游离二氧化碳JTJ056-84-14样10098侵蚀性二氧化碳JTJ056-84-17样10099总碱度JTJ056-84-18样100100氯离子JTJ056-84-23样100101硫酸根JTJ056-84-25样100102总硬度JTJ056-84-34样100103钙离子JTJ056-84-39样100四、岩石试验项目序号检测项目试验规程单位单价备注104含水率试验T0202-1994样50105密度试验T0203-1994样50106吸水率试验T0208-1994组45107饱水率试验T0209-1994样100108抗冻性试验(硫酸钠法)T0211-1994样200109坚固性试验T0212-1994组300110单轴坑压强度试验T0213-1994组140不含加工费111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劈裂法)T0214-1994组400 112抗折强试验T0216-1994组1500113抗剪强度试验T0215-94组1500114抗压静弹性模量试验T0217-1994组1500序号检测项目试验规程单位单价备注磨耗试验T0221-1994组200五、水泥及粉煤灰试验项目序号检测项目试验规程单位单价备注116水泥全套物理试验JTJ053-1994样350117水泥细度T0501-1994组25118水泥安定性T0502-1994组50119水泥凝结时间T0502-1994组50120标准稠度JTJ053-1994组25121水泥胶砂强度T0503-1994组300122水泥比重T0504-1994组50123水泥比表面积T0505-1994样100124水泥胶砂强度快速试验T0508-1994样200125水泥化学分析GB176-87项200126砂浆配合比设计JTJ053-1994项200127砂浆稠度试验JTJ053-1994项90128砂浆抗压试验JTJ053-1994组30129砂奖抗渗试验JYJ053-1994组200130粉煤灰细度样100131粉煤灰烧失量GB176-96组100132粉煤灰需水量比个100133粉煤灰三氧化硫个100134粉煤灰比表面积GB176-96组500135粉煤灰化学分析GB176-96组1000136粉煤灰全套试验GB176-96组1300137矿粉筛分试验(水洗法)T0351-2000组100138矿粉密度试验T0352-2000组80139矿粉亲水系数试验T0353-2000组200六、水泥混凝土试验项目序号检测项目试验规程单位单价备注140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试验JTJ0511-1994组201.每加一种外加剂加20%费14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抗压)JTJ053-1994项600 用。

乳化沥青试验方案

乳化沥青试验方案

乳化沥青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1.评价乳化剂的稳定性和性能,确定适用的乳化剂类型和用量;2.确定乳化沥青的稳定指标和性能参数,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二、试验仪器和材料:1.试验仪器:乳化沥青试验仪、旋转粘度计、悬浮液离析仪、温度计等;2.试验材料:乳化剂、沥青、水、试验药剂等。

三、试验步骤:1.乳化剂稳定性试验(1)取一定量的乳化剂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放置静置,观察乳化剂是否分离或沉淀。

(2)观察乳化剂悬浮液的稳定性,记录出现沉淀或分离的时间。

2.乳化沥青悬浮液试验(1)取一定量的沥青样品,加入适量的水和乳化剂,搅拌均匀,制备乳化沥青悬浮液。

(2)使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乳化沥青悬浮液的粘度,记录粘度值。

3.乳化沥青稳定指标和性能参数试验(1)取一定量的乳化沥青悬浮液,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悬浮液的稳定性,记录出现沉积物或分离的时间。

(2)使用悬浮液离析仪测定乳化沥青悬浮液的离析度,记录离析度值。

(3)使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乳化沥青悬浮液的粘度,记录粘度值。

(4)根据试验结果,评价乳化沥青的稳定性和性能,确定适用的乳化剂类型和用量。

四、数据处理:1.乳化剂稳定性试验结果记录表,包括乳化剂样品的沉淀和分离情况。

2.乳化沥青悬浮液粘度试验结果记录表,包括乳化沥青悬浮液的粘度值。

3.乳化沥青稳定指标和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记录表,包括沉积物或分离时间、离析度值和粘度值。

五、试验注意事项:1.试验前应检查试验仪器的工作状态和准确性,并进行校准。

2.试验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乳化剂和沥青,以免对身体造成危害。

3.试验过程中注意实验室卫生和废弃物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评价乳化剂的稳定性和性能,确定适用的乳化剂类型和用量。

同时,根据乳化沥青的稳定指标和性能参数,为工程施工提供合理的乳化沥青配方和操作指导。

以上为乳化沥青试验方案的大致安排,具体的试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试验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T 0655-1993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T 0655-1993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T 0655-1993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非经注明,乳液的储存温度为乳液制造时的室温,储存时间为5d,高扭矩需要也可为1d。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2.1沥青乳液稳定性试验管:玻璃制,带有上下两个支管口,开口部配有橡胶塞或软木塞。

2.2试样容器:小铝锅或磁蒸发皿,300mL以上。

2.3电炉或电热板。

2.4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2.5滤筛:筛孔为1.18mm。

2.6其他:温度计、气温计、玻璃棒、溶剂、洗液等。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3.1.1将稳定性试验管分别用溶剂(可用汽油)、洗液和洁净水洗净并置温度105℃±5℃的烘箱中烘干,冷却后用塞子塞好上下支管出口。

3.1.2将均匀的乳化沥青试样约300mL通过1.18mm滤筛过滤至试样容器内。

3.2试验步骤3.2.1将过滤后的乳液试样用玻璃棒搅匀,缓缓注入稳定性试验管内,使液面达到管壁上的250mL标线处。

注入时应注意支管上不得附有气泡。

然后,用塞子塞好管口。

3.2.2将盛样封闭好的稳定性试验管置于试管架上,在室温下静置5昼夜。

静置过程中,经常观察乳液有否分层、沉淀或变色等情况,做好记录并记录5d 内的室温变化情况(最高及最低温度)。

当生产的乳液计划在5d内即用完时,储存稳定性试验的试样也可静置1昼夜(24h)。

3.2.3静置后,轻轻拔出上支管口的塞子,从上支管口流出试样约50g接入一个已称质量的蒸发残留物试验容器中;再拔开下支管口的塞子,将下支管以上的试样全部放出,流入另一容器;然后充分摇匀下支管以下的试样,倾斜稳定性管,将管内的剩余试样从下支管口流出试样约50g ,接入第三个已称质量的蒸发残留物试验容器内。

3.2.4 分别称取上下的两部分试验质量,准确至0.2g ,然后按本规程T 0651“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方法测定蒸发残留物含量A P 及B P 。

4 计算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按式(T 0655-1)式计算,取其绝对值。

养生条件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养生条件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养生条件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刘 涛὇重庆重交再生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Ὃ重庆401147Ὀ摘要:为探究养生条件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与其强度形成机理,研究了养生时间、养生温度、表面风速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显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随着养生时间延长而提升,且在前6d 提升较快;养生温度低于50℃时,随着养生温度升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逐渐提高;养生温度超过50℃时,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有所降低;在相同养生温度及养生时间下,增大表面风速可以加快混合料上表面乳化沥青的破乳速率,小幅度提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在乳化沥青破乳结束后,由于沥青对集料的粘结作用与水泥水化产物强度的形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也逐渐形成。

关键词:养生条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强度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U 414Eff ect of Curing Conditions on Road Performance of Emulsifi 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tureLIU Tao(Chongqing Zhongjiao Renewable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 Ltd., Chongqing 401147,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 uence of curing conditions on the road performance of emulsifi 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ture and its strength formation mechanism, the infl uence laws of diff erent curing time, curing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wind speed on the road performance of emulsifi 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tur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ad performance of emulsifi 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ture improv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uring time, and it improves rapidly in the fi rst six days; When the curing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50 ℃, the road performance of emulsifi 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ture gradually improv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uring temperature; When the curing temperature exceeds 50 ℃, the road performance of cold recycled mixture decreases; Under the same curing temperature and curing time, increasing the surface wind speed can accelerate the demulsifi cation rate of emulsifi ed asphalt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ixture and slightly improve the road performance of the mixture; After the demulsifi cation of emulsifi ed asphalt, the strength of emulsifi 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ture is also gradually formed due to the adhesion of asphalt to aggregate and the strength of cement hydration products.Key words: curing condition; emulsifi 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ture; road performance; strength formation mechanism*基金项目:重庆交通大学科技项目-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研究及应用(cqjt-2020-058);重庆市科委项目(cstc2019jcyj-msxmX0763)。

乳化沥青低温储存稳定性检测方案

乳化沥青低温储存稳定性检测方案

乳化沥青低温储存稳定性检测方案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乳化沥青在低温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2.试验目的
测定各类乳化沥青在低温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3.试验依据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20-2011/T 0656-1993
4.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试验设备
锥形瓶、冰箱、恒温水槽、天平、滤筛、烘箱、温度计、棉纱、软木塞或橡胶塞、溶剂、洗液、蒸馏水等
6.取样方法
粘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4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

7.方法与步骤
7.1准备工作
7.1.1将锥形瓶洗净,并置温度105℃±5℃的烘箱中烘干,冷却后称其质量,准确至O.lg。

7.1.2将乳化沥青通过1.18mm筛。

7.1.3将冰箱温度调节至-5℃±0.5℃,将恒温水槽水温调节至
25℃±0.5℃,并保持恒温。

7.2试验步骤
7.2.1在锥形瓶中,称取已过筛的试样100g,并盖好软木塞密闭。

7.2.2将盛有试样的锥形瓶置于-5℃±0.5℃的冰箱中存放30min。

冷却后立即取出置于水温为25℃±0.5℃的恒温水槽中,保持lOmin。

并照此步骤重复一次。

7.2.3取出盛样锥形瓶作适当搅拌,观察乳液试样状态与原试样有无变化,并按本规程T0652做筛上剩余量试验,检查有无粗颗粒剩余物。

8.报告
试验应报告有无粗颗粒或结块情况。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及低温储存稳定性试验记录表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及低温储存稳定性试验记录表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及低温储存稳定性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Hale Waihona Puke 2-13任务单号试验环境
试验日期
试验设备
试验规程
试验人员
评定标准
复核人员
品种及标号试样描述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
试验次数
部位
容器及玻璃棒质量(g)
容器+玻璃棒+试样质量(g)
试样质量(g)
容器+玻璃棒+残留物质量(g)
残留物质量(g)
残留物
含量
(%)
储存稳定性测值
(%)
储存稳定性(%)
1
上PA
下PB
2
上PA
下PB
储存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温度范围
低温储存稳定性
试验
次数
两次冻融后试样过滤情况结果描述
低温储存稳定性测值
低温储存
稳定性
1
2
结论: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设计)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设计)

设计文献有关材料技术规定沥青混合料技术规定(1)粗集料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规定表1所用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方正、扁平、针片状旳成分较少。

质量应符合表2旳规定。

粗集料与沥青旳粘附性应不不不不大于4级。

(2)细集料沥青路面旳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合适旳颗料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表3旳规定。

沥青混合料用细料质量表2(3)砂本项目公路路面用砂采用机轧砂,其规格应符合表4旳规定。

(4)石屑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时通过4.75mm或2.36mm旳筛下部分。

采石场在生产石屑旳过程中应具有抽吸设备,沥青混合料中,选用S15。

石屑规格应符合表4旳规定。

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表 4(5)矿粉沥青混合料旳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旳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旳矿粉,原石料中旳泥土杂质应除净。

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表7.5旳技术规定。

拌和机旳粉尘可作为矿粉旳一部分回收使用。

但每盘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旳25%,掺有粉尘填料旳塑性指数不得不不大于4%。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规定表5(6)道路石油沥青旳技术规定选用90号A级沥青,所用沥青旳质量应符合表6规定旳技术规定。

沥青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开寄存。

除长期不使用旳沥青可放在自然温度下存储外,沥青在储罐中旳贮存温度不合适低于1300C,并不得高于1700C。

道路石油沥青在贮存,使用及寄存过程中应有良好旳防水措施,防止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中。

道路石油沥青旳技术规定表6(7)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构成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构成见表7。

沥青混合料中矿料旳级配构成范围表73稀浆封层技术规定(1)乳化沥青乳化沥青应符合国家现行原则《乳化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旳有关规定》;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规定表8注:[1] P为喷洒型,B为拌和型,C、A、N分别体现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乳化沥青;[2] 粘度可选用恩格拉粘度计或沥青原则粘度计之一测定;[3] 表中旳破乳速度、与集料旳粘附性、拌和试验旳规定与所使用旳石料品种有关,质量检查时应采用工程上实际旳石料进行试验,仅进行乳化沥青产品质量评估时可不规定此三项指标;[4] 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状况选用试验时间,一般采用5d,乳液生产后能在当日使用时也可用1d旳稳定性;[5] 当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贮存或使用时,尚需按T 0656进行-5℃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规定没有粗颗粒、不结块;[6] 假如乳化沥青是将高浓度产品运到现场经稀释后使用时,表中旳蒸发残留物等各项指标指稀释前乳化沥青旳规定。

乳化沥青作业指导书

乳化沥青作业指导书

检测范围及项目一.见证取件乳化沥青1.1破乳时间1.2针入度1.3延度1.4软化点1.5筛上剩余量1.6与集料的黏附性1.7存储稳定性1.8 蒸发残留物含量乳化沥青1.1破乳时间1.1.1试验目的与试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乳化沥青的拌合稳定度试验,以鉴别乳液属于快裂(RS)、中裂(MS)、或慢裂(SS)的型号。

1.1.2 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T 0658-1993)1.1.3 仪器设备:拌和锅、金属勺、天平、标准筛:方孔筛,4.75mm、2.36mm、0.6mm、0.3mm、0.075mm。

蒸馏水、其他:烧杯、量筒、秒表等。

1.1.4试验步骤:1.将工程实际使用的集料(石屑)过筛分级,并按拌和试验用矿料颗粒组成比例表的比例称料混合成两种标准级配矿料各200g。

拌和试验用矿料颗粒组成比例(%)2.将A组矿料200g在拌合锅中拌合均匀。

当为阳离子乳化沥青时,先注入5mL蒸馏水拌匀,再注入乳液20g;当为阴离子乳化沥青时,直接注入乳液20g。

用金属匙以60r/min的速度拌和30s,观察矿料与乳液拌和后的均匀情况。

3.将拌和锅中的B组矿料200g拌和均匀后注入30mL蒸馏水,拌匀后,注入50g乳液试样,再继续用金属匙以60r/min的速度拌合1min,观察拌合后混合料的均匀情况。

4.根据两组矿料与乳液试样拌合均匀情况按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分级表确定试样的破乳速度。

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分级2.报告试验结果报告拌和情况及破乳速度分级、代号。

1.2针入度1.2.1试验目的与试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0C,荷重100g,贯入时间为5s,以0.1mm计。

针入度指数PI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宜在150C、250C、300C 等3个或3 个以上温度条件下测定针入度后按规定的方法计算得到,若300C时的针入度值过大,可采用50C代替。

浅谈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浅谈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稳定剂是为了提高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而掺入的一 种物质, 通常分为无机稳定剂和有机稳定剂两大类。无 机稳定剂可以调节连续相的密度, 利用盐类离子的电解 效应增加沥青微粒之间双电层效应从而增大其相互排斥 作用, 阻止微粒之间的凝聚, 防止因微粒尺寸的增大而 出现微粒沉淀速度加快现象的发生; 有机稳定剂则可以 调节水相的粘度, 并使沥青微粒表面形成一种界面膜, 同样也阻止了沥青微粒之间的凝聚, 减慢沥青微粒的沉 淀速度, 前面提到的增稠剂其实也属于有机稳定剂的范 畴。 2.3 生产工艺及运输、储存的影响
关键词: 乳化沥青; 储存稳定性; 性能;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U414
文献标识码: B
乳化沥青在国内 的 使 用 已 经 有 20 多 年 的 历 史 , 它 良好的经济性和使用的便利性是普通的道路石油沥青所 不能替代的, 但随之带来的储存稳定性( 即离析) 不足却 给乳化沥青的应用带来了障碍, 使得乳化沥青不能长期 保存, 或是已离析的乳化沥青用在路面上导致石料表面 沥青膜不均匀, 色泽不一致, 甚至出现部分不能成型的 情况。因此, 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 视。
的粘度须要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以内。表 3 是中科院广州 化学研究所的数据, 可以明显看 出 增 稠 剂 对 改 善 5d 储 存稳定性的作用。
表 3 增稠剂用量与储存稳定性关系/ %
增稠剂掺量
增稠剂
0.2
0.4
0.6
0.8
1.0
PVA
8.3
7.8
5.4
3.9
2.5
HEC
8.0
6.1
3.4
3.2
2.3
再来看表 1 和表 2, 从表 1 普通乳化沥青的数据来 看, 在去除 8 号乳化沥青的影响时, 其余样品的储存稳 定性与恩氏粘度有比较好的相关性, 粘度越大则稳定性 越好, 且相关系数 R2 达到了 0.7 以上, 这也进一步证明 了斯托克公式对与普通乳化沥青的适用性。但从表 2 的 数据来看, 改性乳化沥青的稳定性与其粘度的相关性由 于改性剂的加入变得不明显, 因此, 改性剂对改性乳化 沥青稳定性的影响很大。同样从表 1 可以看出普通乳化 沥青的稳定性与残留物含量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除一些 特殊的乳化沥青外, 在残留物含量较低时, 稳定性试验 值会随残留物含量的增加有微弱减小的趋势, 但当含量 超过 60%左右时, 它们的相关性已基本消失, 原因也是 由于随着沥青含量的增加, 整个乳化沥青体系的粘度也 会随之增大, 但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 沥青微粒之间相 互作用的影响已经超过粘度的影响。表 2 中改性乳化沥 青的稳定性与残留物含量从表中的数据看来基本不存在 相关性, 改性剂的加入使得沥青含量的影响减弱。所以 在适当的范围增加基质沥青含量有助于提高普通乳化沥 青的稳定性。 2.2 各种外掺剂的影响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方案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方案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方案乳化沥青是将沥青通过添加乳化剂和水形成乳化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施工。

为了确保乳化沥青的质量符合要求,需要进行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

以下是一个针对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的方案,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等。

试验目的:1.评估乳化沥青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

2.确定乳化沥青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3.评估乳化沥青储存期对其性能的影响,为合理控制储存期提供依据。

试验方法:1.光学显微镜观察法2.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法3.力学性能测试法4.贮存试验法试验步骤:1.准备试样:从工程中取得一定数量的乳化沥青试样,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为标准试样。

2.光学显微镜观察法:a.将标准试样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乳化沥青的分散状况和表面结构。

b.对比不同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下的乳化沥青试样,分析其变化规律。

3.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法:a.将标准试样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乳化沥青的微观结构和形貌。

b.对比不同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下的乳化沥青试样,分析其变化规律。

4.力学性能测试法:a.使用万能试验机对标准试样进行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

b.对比不同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下的乳化沥青试样,分析其力学性能的变化。

5.贮存试验法:a.将标准试样分别置于不同储存条件下,如常温、高温、低温等。

b.定期取出试样,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法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乳化沥青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

6.结果的分析与总结:根据试验结果,综合分析乳化沥青的分散状况、表面结构、微观结构、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评估乳化沥青在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总结出乳化沥青的储存条件和储存期的合理控制范围,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通过上述试验方案可以对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估,为乳化沥青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保证道路施工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T0654-1993乳化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

T0654-1993乳化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

T0654-1993乳化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SYD-0654乳化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器)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评定各类乳化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以以评定其抗水损坏的能力。

2仪器与材料2.1 标准筛:方空筛31.5mm、19.0mm、13.2mm、2.36mm2.2 滤筛:筛孔为1.18mm、0.6mm2.3 烧杯:800~1000ml。

2.4 烘箱:装有温度自动调节器。

2.5秒表2.6 天平:感量不大于0.1g2.7 蒸馏水2.8 道路工程实际使用的碎石。

2.9 其他:细线或细金属丝、铁支架、电炉、玻璃棒3阳离子乳化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试验方法3.1 准备工作3.1.1将道路工程用碎石过筛,取19.0~31.5mm的碎石颗粒洗净,然后置105℃±5℃的烘箱中烘干3h。

3.1.2 从烘箱中取出3~4颗碎石冷至室温逐个用细线或细金属丝系好,留出尾线作悬挂用。

3.2试验步骤3.2.1 取两个烧杯,分别盛入400ml蒸馏水及经1.18mm滤筛过滤的300ml乳液试样。

3.2.1用线或金属丝系好的石料颗粒放入盛水烧杯浸泡1min后,取出再置试样中浸泡1min。

然后,取出石料颗粒在室温下悬挂20min。

3.2.3 将凉后的石料颗粒浸入已盛水1000ml的烧杯中,用手提线使石料上下移动水洗乳液薄膜,移动速度为30次/min,上下移动距离为50mm。

3.2.4 上下移动3min后,用纸片粘出浮在水面上的沥青膜,然后将石料颗粒提出水面,观察在石料颗粒表面裹覆沥青膜的面积。

4阴离子乳化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试验方法4.1.1 取试样约300ml置于烧杯中。

4.1.2将道路工程用碎石过筛,取13.2~19.0mm的碎石颗粒洗净,然后置105℃±5℃的烘箱中烘干3h。

4.1.3 取出碎石约50g在室温以间距30mm以上排列冷却至室温,约1h。

4.2 实验步骤4.2.1将冷却的碎石颗粒排列在0.6mm滤筛上。

沥青路面材料质量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材料质量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材料质量技术要求1.1 一般规定1.1.1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1.1.2 沥青路面集料的选择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应尽可能就地取材。

质量符合使用要求,石料开采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1.1.3 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1.2 道路石油沥青1.2.1道路石油沥青的质量应符合表1.2.1-1规定的技术要求。

各个沥青等级的适用范围应符合表1.2.1-2的规定。

经建设单位同意,沥青的 PI值、60℃动力粘度,10℃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

道路石油沥青的适用范围表1.2.1-21.2.2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1.2.2.1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宜采用稠度大、60℃粘度大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分区的温度水平选用沥青等级;对冬季寒冷的地区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

当高温要求与低温要求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满足高温性能的要求。

1.2.2.2当缺乏所需标号的沥青时,可采用不同标号掺配的调和沥青,其掺配比例由试验决定。

掺配后的沥青质量应符合表1.2.1-1的要求。

1.2.3沥青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开存放。

除长期不使用的沥青可放在自然温度下存储外,沥青在储罐中的贮存温度不宜低于130℃,并不得高于170℃。

桶装沥青应直立堆放,加盖苫布。

1.2.4道路石油沥青在贮运,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0655-1993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非经注明,乳液的储存温度为乳液制造时的室温,储存时间为5d,高扭矩需要也可为1d。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沥青乳液稳定性试验管:玻璃制,带有上下两个支管口,开口部配有橡胶塞或软木塞。

2.2试样容器:小铝锅或磁蒸发皿,300mL以上。

2.3电炉或电热板。

2.4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2.5滤筛:筛孔为1.18mm。

2.6其他:温度计、气温计、玻璃棒、溶剂、洗液等。

3方法与步骤
3.1准备工作
3.1.1将稳定性试验管分别用溶剂(可用汽油)、洗液和洁净水洗净并置温度105℃±5℃的烘箱中烘干,冷却后用塞子塞好上下支管出口。

3.1.2将均匀的乳化沥青试样约300mL通过1.18mm滤筛过滤至试样容器内。

3.2试验步骤
3.2.1将过滤后的乳液试样用玻璃棒搅匀,缓缓注入稳定性试验管内,使液面达到管壁上的250mL标线处。

注入时应注意支管上不得附有气泡。

然后,用塞子塞好管口。

3.2.2将盛样封闭好的稳定性试验管置于试管架上,在室温下静置5昼夜。

静置过程中,经常观察乳液有否分层、沉淀或变色等情况,做好记录并记录5d 内的室温变化情况(最高及最低温度)。

当生产的乳液计划在5d内即用完时,储存稳定性试验的试样也可静置1昼夜(24h)。

3.2.3静置后,轻轻拔出上支管口的塞子,从上支管口流出试样约50g接入一个已称质量的蒸发残留物试验容器中;再拔开下支管口的塞子,将下支管以
上的试样全部放出,流入另一容器;然后充分摇匀下支管以下的试样,倾斜稳定性管,将管内的剩余试样从下支管口流出试样约50g ,接入第三个已称质量的蒸发残留物试验容器内。

3.2.4 分别称取上下的两部分试验质量,准确至0.2g ,然后按本规程T 0651“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方法测定蒸发残留物含量A P 及B P 。

4 计算
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按式(T 0655-1)式计算,取其绝对值。

B A s P P S -= (T 0655-1)
式中:s S ————试样的储存稳定性(%);
A P ————储存后上支管部分试样蒸发残留物含量(%);
B P ————储存后下支管部分试样蒸发残留物含量(%)。

5 报告
5.1 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两次测定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要求时,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以整数表示。

5.2 试验报告应注明乳液储存的温度变化范围与储存时间。

6 允许误差
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5%,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