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良好的研究状态。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我关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2. 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 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和消极情绪-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适应能力3. 人际交往技巧的培养- 培养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 培养学生解决冲突和合作的能力4. 研究状态的调适-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和研究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研究中的困难和挫折- 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信心三、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教学- 设计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研究- 运用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2. 合作研究-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和交流-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3. 游戏化教学- 利用游戏元素设计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好奇心四、教学评估1. 观察评估-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2. 问卷调查- 设计简单的问卷,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态度变化3. 研究成果展示- 要求学生展示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材,如《心理健康启蒙读本》等2.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教学内容和多媒体资源3. 游戏道具:准备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游戏道具,如情绪卡片、合作拼图等六、教学安排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安排每周一至两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持续开展一学期。

七、教学反思与调整教师应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结果,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心理辅导大纲

小学生心理辅导大纲

《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英文名称:Pupil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代码:总学分数:2总学时数:32 其中理论学时数:18 实践(实验)学时数:14适用对象:小教本科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开课学期:六开课单位:全院二、课程教学目的小学生心理辅导是研究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和课堂观摩等三个部分。

本课程力求使学生掌握学生心理辅导的研究成果,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个别心理辅导过程和、团体心理辅导等基本理念,掌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以及小学生评估的特点与一般方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性质、问题和辅导技术与方法有所了解,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夯实良好的心理学基础。

同时,加强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三、先修课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理论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4课时,讲授)(一)主要内容第一节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意义(2课时)第二节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内涵(1课时)第三节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目标第四节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第五节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原教材第11章中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师的职责与素质、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共1课时)(二)教学要求了解小学生心理辅导学习的意义、研究对象和范畴;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掌握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三)重点和难点小学开展心理辅导的意义;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关系。

第二章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12课时,讲授、练习)(一)主要内容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第二节行为主义理论第三节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第四节理性情绪疗法(二)教学要求要求掌握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理性情绪疗法等几种派别的心理辅导(治疗)理论的基本观点、常用技术及其应用。

一年级上册的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一年级上册的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一年级上册的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目标
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提供简单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以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和研究成就。

教学内容
1. 身心健康
- 了解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学会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和饮食惯
- 掌握简单的放松和呼吸练,以缓解压力
2. 情绪管理
- 认识常见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 发展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深呼吸、找人倾诉等
3. 人际关系
- 探索友谊的重要性和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 研究尊重他人和分享的重要性
- 发展团队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4. 自我认知
-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人特长和兴趣
- 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 鼓励学生制定简单的研究目标和计划
教学方法
- 利用故事、图片和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心理健康知识
-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 提供简单的练和活动,让学生实践和巩固所学内容
评估方式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和作业
- 定期进行简单的心理健康知识测试
教学资源
- 心理健康教材和练册
- 图片、卡片和游戏道具
- 学生笔记本和绘画工具
时间安排
本教学大纲的内容将在一学期内完成,每周安排一到两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节课时为45分钟。

备注
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进展,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
以上为一年级上册的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供参考使用。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小学阶段。

本课程旨在帮助小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小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1. 增强小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自我关爱意识。

2.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3. 提升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增进同学间的友谊与团队协作。

4. 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5. 增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更加坚强、自信和独立。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心理健康基础知识1.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2.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3.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4. 自我关爱与心理健康第二章:情绪管理与调适1. 情绪的类型与特点2.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3. 情绪调适的方法与技巧4. 情绪释放与心理健康第三章: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1.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2. 沟通技巧的重要性3. 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4. 冲突解决与心理健康第四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 生活作息规律的养成2. 饮食健康的意义3. 运动锻炼对身体的好处4. 良好习惯与心理健康第五章:心理素质的提升1. 心理素质的定义与重要性2. 增强心理素质的方法与技巧3. 面对挫折与压力的应对策略4. 自信与独立心的培养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

五、课程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3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231023(二)课程英文名称:Education of Mental Health in school(三)开课对象:心理咨询选修(四)课程性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各大学心理学专业和教育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当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

本门课程就此讲述在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常见心理障碍的调适。

为广大心理学专业学生以后从事心理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教学目的:让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的一些基本知识及方法,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六)教学内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常见的心理疾病及治疗;以及家长,教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 36 学时分数: 2 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讲授法。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查科目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发展教学要点: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发展的阶段教学时数:10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实质一、发展的概念二、两种发展理论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二、人格发展的独有特点考核要求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实质一、发展的概念(掌握)二、两种发展理论(掌握)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领会)二、人格发展的独有特点(掌握)第二篇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教学要点:神经症;精神症及一些身心疾病。

教学时数:16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神经症一、神经衰弱二、焦虑症三、恐怖症四、强迫症五、疑病症第二节严重的精神疾病一、精神分裂症二、躁狂抑郁症三、反应性精神病第三节心身疾病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二、分类三、青少年常见的身心疾病1‘心脏神经症2、神经性心绞痛3.神经性呕吐4.神经性厌食5.偏头痛6.过度换气综合症第四节适应不良综合症一、学习适应不良所致的综合症1.学校恐怖综合症2.考试综合症3.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二、社会适应不良所致的综合症1.青年适应不良综合症2.溺爱综合症三、现代生活方式适应不良1、电视迷综合症2、自动化心理压迫综合症考核要求:第三篇客观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教学要点:家长及老师在教育中小学生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六年级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六年级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六年级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及任务六年级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包括: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自我,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2. 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应对各种情绪困扰。

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5.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认识自我: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缺点,认识自己的独特性。

2. 情绪管理:教授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掌握基本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放松技巧、积极思考等。

3. 人际交往:教授学生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沟通技巧、倾听技巧和表达技巧等。

4. 面对压力:帮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和影响,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5. 价值观与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6. 家庭关系:教授学生如何与家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7. 培养积极心态: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品质,如勇敢、自信、乐观、感恩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掌握情绪调节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何应对各种情绪困扰,如何与家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心理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课程教学大纲《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任务本课程是培养能适应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有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本课程力求使学生掌握学生心理辅导的研究成果,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个别心理辅导过程和小组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等基本理念,游戏辅导、心理剧等主要方法以及小学生心理咨询与评估的特点与一般方法。

树立科学的心理辅导观,能够熟练运用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技术和方法,懂得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加强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心理自我保健及适应能力。

本课程通过分析和解决小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为小学教育实践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学会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设计,提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夯实良好的心理学基础。

2、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心理辅导是一门综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专业性、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因此学生心理辅导如何开展对于未来的教师而言,显得非常重要。

课程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教材,并主动阅读相关参考资料文献、案例分析。

在了解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学习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包括概念、历史发展、咨询要素、咨询目标、咨询程序、会谈及会谈技巧、咨访关系等。

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是指向实践的,是实践中的理论,是操作的理论。

因此,学习者必须结合自己的经验去体悟、应用。

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具体的案例,识别常见的学生行为问题,把握学生行为背后掩盖着的深层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同时,学会撰写辅导案例的一般方法,能设计操作具体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集体课常规教学,教师课堂重点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个别问题集体讨论。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大纲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大纲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大纲【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大纲】一、课程背景与目的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和实施,使学生能够积极应对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认知与自我调适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1. 启蒙课程- 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初步认识和兴趣。

- 着重介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基本的积极情绪调节策略。

2.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 学习自我认知的概念与技巧,提高对自己特点和优势的认识。

- 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包括积极情绪表达、压力释放技巧等。

3. 社交关系与沟通技巧- 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等。

-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学习主动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解决问题与决策能力- 学习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能力。

- 培养良好的决策能力,学习权衡利弊和取舍的技巧。

5. 健康心理与逆境应对- 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态度,培养心理韧性和抗挫折能力。

- 掌握适应性应对方式,提升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6. 心理健康与社会责任- 增强学生对他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帮助意识。

- 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促进友善与包容的社会氛围。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采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材和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的吸收与理解。

2.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3. 情景模拟通过真实情境的模拟演练,让学生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地体验、观察和解决问题,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不同心理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课堂参与度、合作态度、讨论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能力。

2. 作业与实践评估布置个人或小组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评分,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教学大纲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教学大纲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能描述自己身心健康的感受。

2.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学会识别常见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并能表达自己的情绪。

3.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能力,学会正确处理挫折和冲突。

4.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友善相处并有效沟通。

5.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共同特点和差异,培养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引入通过互动游戏,帮助学生的情绪,并了解每种情绪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认识情绪介绍常见情绪的定义和示例,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情绪的表演,并分享彼此的感受。

3.情绪调节启发学生思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以及正确处理不同情绪带来的影响。

分享不同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冷静思考、积极参与等。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遇到挫折或冲突时的情绪调节经历。

4.人际交往引导学生思考友善相处和良好沟通的重要性。

分享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如倾听、尊重、表达感受等。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人际交往场景,并研究适当的表达方式。

5.尊重与包容引导学生思考个体的共同特点和差异,如性别、外貌、兴趣爱好等。

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态度,不歧视或嘲笑他人。

进行团体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到每个人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互动游戏:通过游戏引入和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情境,提高情景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团体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估教师观察:观察学生在游戏、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练和小组任务,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态度。

五、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用于展示情绪相关的图片和案例。

游戏道具:如卡片、骰子等,用于引导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

视频资源:展示情绪调节和人际交往的案例,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讲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讲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讲义一、第一章:认识心理健康1. 导入: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和相关理论。

4. 总结: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第二章:情绪管理1. 导入:讲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介绍情绪的定义、分类和调节方法。

3.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经历,讨论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

4. 总结: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

三、第三章:人际交往2. 教学内容:介绍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互动环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际交往的场景,练习交往技巧。

四、第四章:自我认知1. 导入:讲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介绍自我认知的定义、方法和意义。

3. 互动环节: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讨论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4. 总结: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五、第五章:学习心理1. 导入:讲解学习心理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学习心理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介绍学习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策略。

3.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讨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4. 总结:强调学习心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六、第六章:压力与应对1. 导入:讲解压力对小学生的影响,以及应对压力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识别压力源、压力表现,学习应对压力的策略,如放松技巧、时间管理等。

3.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面对的压力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应对压力的方法。

4. 总结:强调学会应对压力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减轻压力。

七、第七章:网络心理1. 导入:介绍网络心理问题,如网络成瘾、网络欺凌等,以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教学内容:讨论网络使用的利与弊,学习健康上网的技巧和自我保护意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28学时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1.课程为小学教育专业选修课程。

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师范生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系统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并能将之应用于日后的教育和教学中,为小教专业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本课程以师范专业的其他教育类课程如“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小学生认知与学习”为基础,同时以“心理咨询”理论为指导,旨在帮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侧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方法、技术的应用,是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本课程开设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一学期授完,由心理学专业教师任课。

作为小教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务使未来的小学教师树立基本的心身健康观念,了解学生心身健康的基本知识,全面把握学校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框架、运作机制、管理评价等。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以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为指导思想,在课程设计中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特点来设置本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

2.本课程主要包含两个模块,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与实施。

通过这两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基本任务,把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每周2课时,共28课时,计2学分。

3.课程应紧密联系小学实际,突出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与运用,注重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心理健康课程的主体性、活动性、体验性等特性。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纲要介绍一、课程背景1. 了解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2.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 提出校本课程的目标和意义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2.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技能3. 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4. 提升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三、课程内容1. 自我认知与自尊2. 情绪管理与表达3. 人际交往与合作4. 应对压力与挫折5. 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四、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2. 角色扮演3. 故事分享4. 实践活动5. 家庭作业五、课程评估1. 学生参与度2. 学生表现3. 学生反馈4. 教学效果评估第二章:自我认知与自尊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2.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的外貌、性格和兴趣2. 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不足3. 理解自尊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自我介绍游戏2. 优点卡制作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自我介绍的表现2. 学生制作优点卡的创意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第三章:情绪管理与表达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情绪2. 培养学生表达情绪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情绪类型2. 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3. 理解情绪对生活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情绪角色扮演2. 情绪日记写作3. 小组分享四、教学评估1. 学生情绪角色扮演的准确性2. 学生情绪日记的质量3. 学生参与小组分享的积极性第四章:人际交往与合作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 学习交往礼仪和技巧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3. 理解友好交往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交往礼仪情景剧2. 团队合作游戏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交往礼仪情景剧的表现2. 学生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参与度3. 学生对友好交往重要性的理解程度第五章:应对压力与挫折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压力与挫折2. 培养学生应对压力与挫折的策略二、教学内容1. 认识压力与挫折的来源2. 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3. 培养积极的心态三、教学方法1. 压力与挫折分享会2. 积极心态冥想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分享压力与挫折的真实性2. 学生参与积极心态冥想的投入程度3. 学生对应对压力与挫折方法的掌握情况第六章: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的关系二、教学内容1. 认识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的联系2. 学会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3. 理解健康生活对心理健康的益处三、教学方法1. 生活习惯分享会2. 健康生活行动计划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分享生活习惯的真实性2. 学生制定健康生活行动计划的完整性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第七章:课程总结与反馈一、教学目标1. 总结课程所学内容2.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二、教学内容1. 回顾课程重点内容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三、教学方法1. 课程回顾讨论2. 学习收获分享3. 学生意见收集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课程回顾讨论的积极性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的完整性3. 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质量第八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践活动二、教学内容1.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2.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步骤3. 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三、教学方法1.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竞赛2. 实践活动指导3. 小组合作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创意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3. 学生对实践活动意义的理解程度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一、教学目标1.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2. 指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关注心理健康二、教学内容1.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影响2. 学习与家长沟通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3. 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三、教学方法1. 家庭教育经验分享2. 家长沟通技巧培训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分享家庭教育经验的积极性2. 学生掌握家长沟通技巧的情况3. 学生对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理解程度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展望一、教学目标1. 总结全册教案内容2. 展望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二、教学内容1. 回顾全册教案重点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3. 探讨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三、教学方法1. 全册教案回顾讨论2. 学习收获分享3. 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展望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全册教案回顾讨论的积极性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的完整性3. 学生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展望的见解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课程纲要介绍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校本课程目标和意义的理解。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大纲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

通过这门课,学生将研究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研究和生活的挑战。

以下是该课程的主要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包括情绪、兴趣和价值观。

2. 教授学生情绪管理技巧,以帮助他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3. 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自尊心。

4. 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 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策略,以帮助学生应对潜在的心理问题。

教学内容单元1: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 的兴趣、价值观和优点。

- 研究目标设定和自我激励。

单元2:情绪管理- 识别不同的情绪和情感。

- 研究正面的情绪表达和处理方法。

- 掌握情绪调节和冷静下来的技巧。

单元3:社交技能- 研究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的技巧。

- 练积极的沟通和倾听技巧。

- 培养友谊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单元4:心理健康知识- 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应对策略。

- 研究如何寻求帮助和支持。

- 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

- 观看相关视频和演示。

- 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

- 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和解答。

评估方法- 课堂参与和表现评分。

- 小组项目和作业评估。

- 总结性测验和问卷调查。

教学资源-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 平板电脑和教学软件。

- 视频和多媒体资源。

- 心理健康宣传资料和小册子。

参考文献- 张三,心理健康教育手册,出版社A,2020年。

- 李四,儿童情绪管理指南,出版社B,2019年。

以上大纲将作为本课程的指导,用于四年级上学期的心理健康教学。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具体单元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与补充。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门课程,全面发展并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与技能。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一、引言- 简要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 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兴趣二、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并应对常见的心理困扰三、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概念- 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2. 积极情绪管理-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管理策略,如深呼吸、放松技巧等3. 良好的人际交往- 探讨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性- 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4. 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如何发展自信心和自尊心5. 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如何面对困难并找到解决方案6. 常见心理困扰的认识和应对- 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心理困扰,如压力、焦虑等- 应对心理困扰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和合作- 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 游戏和活动- 视频和图片展示- 个人写作和绘画五、教学评估-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的观察记录- 书面作业和小组项目- 课堂测验和问卷调查六、教学资源- 心理健康教材和参考书籍- 视频和音频资源- 图片和图片展示- 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七、教学计划- 设定每周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安排适当的课时和时间分配八、总结- 总结本学期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反馈- 反思并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大体信息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小学教育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程。

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一)使学生把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了解学校心理健康的内容和途径;(二)培育学生把握大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三)培育学生酷爱儿童、酷爱基础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术目标:引导学生把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大体内容和方式。

通过课堂教学、讨论、课堂实践等,培育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紧知识点包括:心理健康的大体原理和方式;小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小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小学生情绪、情感与心理健康;小学生意志与心理健康;小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二、进程与方式目标:培育学生初步形成观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学视角,自主地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教育教学活动。

教学中,可依照本地的情形和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本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展目标:培育学生酷爱青青年儿童、酷爱基础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增进学生自身心理进展,进一步完善心理素养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一般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道德与生活、道德与社会课程教学。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一、选用教材:郑雪、陈少华、张兴贵、曾毅著,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2006年4月第2次印刷。

二、推荐参考书:1)王书荃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2006年1月第1次印刷。

2)崔景贵著,心理教育范式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2007年1月第1次印刷。

3)杨佐廷主编,中小学生危机预防与干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2006年9月第1次印刷。

六、课程进度表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七、教学方式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学科,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尤其凸显。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学大纲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学大纲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小学生心理辅导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小学生心理辅导》是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或初等教育专业)、三年制师范类专业的学科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属性为理实一体课。

2、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要掌握有关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较熟练地运用心理辅导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如:构建良好辅导关系的技术、会谈技术、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游戏心理辅导技术等,同时,学生至少要熟悉2种以上的心理辅导理论并能在心理辅导中加以运用。

(2)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要掌握从事小学生心理辅导所需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人格素养以及伦理道德素养,并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加以完善。

(3)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要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并能在今后的小学教育中贯彻之。

3、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这些课程为学习《小学生心理辅导》提供知识和理论基础。

它们是《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础和必修课程。

后续课程:《班级管理》、《少先队工作》、《团体辅导》等。

这些课程需在学生掌握了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后方能学习。

它们是《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拓展课程。

4、课程主讲人主讲该课程的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心理辅导的知识和理论素养,并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最好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

二、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手段建议(1)课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训练法(在短学期进行)。

(2)教学组织形式单班教学;课堂教学、课内实训、课外见习实习。

3.教学手段运用建议多媒体教学。

三、课程考核1、考核方式变革的缘由和基本思路。

由于该课程为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并重,过去的考核大都倾向于理论部分,这使得学生不太重视技能训练,心理辅导能力很难获得提高。

因此,需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予以变革。

基本思路为:(1)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

在课堂教学中,精讲心理辅导的理论。

最新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学大纲

最新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学大纲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小学生心理辅导英文名称:psychological guidaue of pupil课程编码:14109D课程类别:职业技能课总学时:32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20学时)总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旨在帮助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感受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专业性质、基本原理、实施方法及组织管理,能以正确的视角对待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配合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为将来打下初步的专业基础。

另外,使学生能获得在做学生工作和学生群体管理方面从理念到方法的启发和借鉴。

三、教学基本要求心理辅导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

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操作程序与主要特点,能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去体悟、去应用,力求融会贯通。

第一章导论(2学时)(一)基本要求1、识记:心理辅导的概念2、理解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殊问题;3、了解小学生心理辅导的道德和规范和心理辅导发展历史(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性的助人活动(1学时)1、什么是心理辅导(重点和难点)2、什么不是心理辅导3、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了解)第二节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殊问题(1学时)1、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殊性(理解)2、心理辅导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节小学生心理辅导的道德与规范(1学时)1、心理辅导中的道德与职业规范(了解掌握)2、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几个特别的道德问题第四节心理辅导发展简史(1学时)1、心理辅导的形成与发展(了解)2、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了解)3、我国心理辅导的发展(了解)第二章、心理辅导教师(1学时)(一)基本要求1、理解要成为有效的心理辅导者,首要的是注重自身做人的素质;2、使学生理解如何提升做人的素质和做事(辅导)相应的心理素质。

3、了解心理辅导教师的心理保健知识(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辅导教师本身是心理辅导的首要因素(1学时重点)1、心理辅导教师的真诚2、心理辅导教师的接纳与尊重3、心理辅导教师的人格特质第二节成为有效心理辅导教师(自学)1、心理辅导教师的人性观与价值观2、心理辅导教师的自我概念第三节心理辅导教师的个人成长(1学时)1、心理辅导教师个人成长的意义2、心理辅导教师个人成长的重大课题3、心理辅导教师个人成长的方式与途径第四节心理辅导教师的心理保健(了解)1、职业枯竭现象2、职业枯竭的预防和干预3、心理辅导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途径第三章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有关理论(1学时)(一)基本要求1、理解六种疗法的理论与方法2、视自身的特点,着重掌握其中的一、二种理论(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精神分析疗法(2学时)1、精神分析疗法的人性观2、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3、精神分析疗法在当代的发展——客体关系理论4、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重点和难点)第二节阿德勒疗法(自学)1、阿德勒疗法的人性观2、阿德勒疗法的主要概念3、阿德勒疗法的辅导方法第三节以人为中心疗法(1学时)1、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人性观2、以人为中心理论的主要概念(重点)3、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辅导方法(难点)第四节行为疗法(1学时重点)1、行为疗法的人性观2、行为疗法的主要概念3、行为疗法的辅导方法第五节理性情绪疗法(2学时重点)1、理性情绪疗法的人性观2、理性情绪疗法的主要概念3、理性情绪疗法的辅导方法(难点)第六节现实疗法(自学)1、现实疗法的人性观2、现实疗法的基本概念3、现实疗法的辅导方法第四章心理辅导过程(1学时)(一)基本内容1、明确心理辅导目标的意义和层次2、理解心理辅导关系的特质与基本条件(重点)3、了解心理辅导过程各阶段的任务4、掌握心理辅导谈话的一、二种技巧(重点和难点),学会处理心理辅导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辅导目标(1学时)1、辅导目标对于辅导的意义2、心理辅导目标的不同层次第二节心理辅导关系(1学时)1、心理辅导关系的特征2、有效能辅导关系的基本条件(了解)第三节心理辅导过程的主要阶段(自学了解)1、心理辅导的预备阶段2、辅导中的探讨感应阶段3、心理辅导的行动阶段4、心理辅导的跟进阶段第四节辅导谈话(1学时)1、辅导谈话的特质2、辅导谈话的非语言信息3、辅导谈话中倾听与询问的技巧(重点掌握)第五节心理辅导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学时重点)1、移情与反移情对心理辅导的影响2、心理辅导过程中阻抗3、非自愿来访者的处理第五章小组心理辅导(1学时)(一)基本要求1、了解小组辅导的意义、类型、目标及小组动力的表现2、明确小组组长、组员的特质与特点(重点和难点)3、掌握小组辅导的过程与实施(重点)4、能从小组辅导的理念和方法看小组性班级的发展及管理(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小组辅导与小组动力(1学时)1、什么是小组辅导(理解掌握)2、小组辅导的种类(了解)3、小组目标(了解)4、小组动力第二节小组心理辅导的过程与实施1、开始阶段2、过度阶段3、投入阶段4、终结阶段第三节小组组长与组员(1学时)1、成功组长的人格特征(重点)2、组长必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术(重点)3、组长在小组中角色4、小组组员在小组中表现第四节小组辅导与小组性班级(自学)1、高效能小组性班级的性质2、小组性班级的发展3、小组性班级级教师应具备的小组技巧第六章小学生行为矫正(1学时重点)(一)基本要求1、使学生理解行为矫正的概念、意义、过程及基本原理2、掌握行为矫正的三种基本方法和四种扩展方法(重点)3、了解小学生三种行为矫正(难点)(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行为矫正概述(1学时)1、行为矫正的特点(了解)2、行为矫正的一般过程(了解)3、行为的观察与记录第二节行为矫正的基本策略(1学时重点)1、强化2、惩罚3、消退第三节行为矫正的扩展方法(1学时)1、塑造2、泛化3、代币制4、自我管理第四节小学生行为问题的矫正(1学时)1、学业不良2、注意缺陷3、恐惧与焦虑第七章小学生家庭辅导(1学时)(一)基本要求1、使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家庭2、理解家庭辅导的概念及有关理论(难点)3、逐步掌握小学生家庭辅导的实施(重点)(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家庭及其发展(自学)1、家庭及其功能2、家庭生命周期3、家庭发展的转折与压力第二节家庭辅导(1学时)1、家庭辅导及其特点(重点)2、家庭辅导的几个概念(难点)3、家庭辅导的发展及取向第三节小学家庭辅导的实施(1学时)1、家庭辅导的基本流程2、提问技巧第八章小学生绘画分析与辅导(1学时)(一)基本要求1、了解绘画辅导的概念及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意义(重点)2、理解小学生绘画发展的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掌握绘画中的心理赋意及绘画辅导的实施原则及情境要求3、逐步学会对小学生的绘画辅导(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绘画辅导及其意义(自学)1、绘画辅导及其由来2、绘画辅导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意义第二节小学生绘画辅导的一般问题(1学时)1、小学生绘画发展(了解)2、绘画中的心理赋意(重点和难点)3、绘画辅导的实施原则及情境要求第三节小学生绘画辅导的实施(1学时)1、绘画表现特征分析2、动态绘画概念分析(掌握)3、绘画辅导作用的发挥第九章小学生游戏辅导(1学时)(一)基本要求1、理解游戏辅导的意义2、理解游戏辅导情境安排要点3、掌握游戏辅导的原则与实施(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游戏与游戏辅导1、游戏的意义(理解)2、游戏辅导第二节游戏辅导的情境安排1、游戏辅导室的设置2、游戏辅导的玩具第三节游戏辅导的原则与实施(1学时掌握)1、游戏辅导的原则2、游戏辅导的实施第十章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其他方法(1学时)(一)基本要求1、了解心理剧辅导及其对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启发(难点)2、理解音乐辅导及其对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启发(重点)3、了解运动辅导(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剧辅导(1学时)1、什么是心理剧2、心理剧的要素及阶段3、心理剧演出的主要技术4、心理剧对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启发(难点)第二节小学生音乐辅导(1学时)1、什么是音乐辅导2、如何进行音乐辅导(重点)第三节小学生运动辅导(自学)1、体育运动辅导2、舞蹈辅导3、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4、5、运动辅导对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启发第十一章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管理(1学时)(一)基本要求1、使学生了解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收集、管理与使用是知识与方法2、懂得如何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室,如何进行管理3、了解小学生心理评定与诊断的原则和工具(二)(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收集、管理与使用(1学时重点)1、2、收集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意义3、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收集的原则、种类和方法4、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内容5、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第二节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与管理(自学)1、2、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3、学校心理辅导室的管理第三节小学生心理评定与诊断工具(1学时)1、心理评定与诊断的基本知识2、小学生心理评定与诊断常用工具3、小学生心理评定与诊断应注意的问题四、有关教学环节要求本课程是理论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一门课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一、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技巧,培养良好的情绪表达能力。

2.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应对学习中的挑战。

4. 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5. 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积极心态。

6.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

7. 教授学生基本的情绪表达和沟通技巧,提高学生的情感智慧。

二、授课内容1. 情绪管理* 认识情绪:让学生了解情绪的产生、种类和影响。

* 情绪表达:教授学生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如通过绘画、写作、运动等。

* 情绪调节:教授学生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

2. 自信心建立* 自我认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 成功经验: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功经历,增强自信心。

* 自我肯定:教导学生学会自我鼓励和自我接纳。

3. 学习适应能力* 学习方法: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如记忆技巧、阅读技巧等。

* 时间管理: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 应对考试:指导学生正确应对考试,减轻考试压力。

4. 人际交往* 沟通技巧:教授学生基本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反馈等。

* 交往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交往方式,如主动关心、分享、合作等。

* 解决冲突:教导学生如何处理冲突和矛盾,学会宽容和谅解。

5. 挫折教育* 挫折认知:帮助学生了解挫折的产生和影响,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 应对挫折:教导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技巧,如问题解决、寻求帮助、调整心态等。

* 挫折体验: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性的活动,体验挫折感受,提高抗挫折能力。

6. 自我认知与自我肯定* 探索自我: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明确自己的独特性。

* 接纳自我:教导学生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 自我肯定: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事物,肯定自己的成就,提高自我价值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培养能适应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有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本课程力求使学生掌握学生心理辅导的研究成果,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个别心理辅导过程和小组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等基本理念,游戏辅导、心理剧等主要方法以及小学生心理咨询与评估的特点与一般方法。

树立科学的心理辅导观,能够熟练运用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技术和方法,懂得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加强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心理自我保健及适应能力。

本课程通过分析和解决小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为小学教育实践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学会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设计,提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夯实良好的心理学基础。

2、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心理辅导是一门综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专业性、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因此学生心理辅导如何开展对于未来的教师而言,显得非常重要。

课程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教材,并主动阅读相关参考资料文献、案例分析。

在了解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学习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包括概念、历史发展、咨询要素、咨询目标、咨询程序、会谈及会谈技巧、咨访关系等。

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是指向实践的,是实践中的理论,是操作的理论。

因此,学习者必须结合自己的经验去体悟、应用。

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具体的案例,识别常见的学生行为问题,把握学生行为背后掩盖着的深层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同时,学会撰写辅导案例的一般方法,能设计操作具体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集体课常规教学,教师课堂重点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个别问题集体讨论。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广泛运用案例分析、课件演示、现场观摩、学生讨论教学,结合课外自我实践、自觉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来帮助其他同学克服心理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程适用专业与教学时数分配
本课程适用于初等教育各专业,本课程共34学时(按17周计算)。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二、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
本课程以小学生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主要内容,包括语言、认知、智力、情绪、个性与社会性、自我与性别角色、交往及道德的发展。

其中语言、认知、智力、情绪等部分的内容为重点内容。

难点在与学生缺乏实际经验,有的术语和概念理解起来较难。

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4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
1、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3、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重点及难点: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掌握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二章小学生心理辅导概述(4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
1、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含义、特点及任务
2、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
3、小学生心理辅导的过程和技巧
4、影响小学生心理辅导关系的因素
课程重点及难点:了解心理辅导的含义、特点及任务,掌握心理辅导的内容,把握影响小学生心理辅导关系的因素。

第三章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
1、精神分析理论、
2、行为主义理论
3、人本主义理论
4、认知疗法
5、森田疗法
6、现实疗法
课程重点及难点:理解所有的理论体系,运用理论体系
第四章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3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
1、小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3、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课程重点及难点:小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五章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与辅导(2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
1、小学生学习障碍的表现及矫正
2、小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及调适
3、小学生如何科学用脑
课程重点及难点:小学生学习障碍的表现及矫正,小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及调适
第六章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辅导(2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
1、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2、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
3、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与辅导
课程重点及难点:了解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
第七章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与心理适应问题的辅导(2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
1、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概述
2、小学生心理行为适应问题及辅导
课程重点及难点: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概述,小学生心理行为适应问题及辅导
第八章小学生不良行为问题与不良个性心理的辅导(2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
1、小学生不良行为问题及辅导
2、小学生不良个性心理的辅导
课程重点及难点:了解小学生不良行为问题及辅导,掌握小学生不良个性心理的辅导
第九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2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
1、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
2、学校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
3、社区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
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构建
课程重点及难点: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学校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社区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
第十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2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概述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实施与评价
课程重点及难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概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
第十一章小学生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2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
1、心理咨询概述
2、小学生心理咨询任务和内容
3、小学生心理咨询形式及过程
4、小学生心理咨询常用技术
课程重点及难点:小学生心理咨询任务和内容,小学生心理咨询形式及过程
第十二章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2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
1、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与评价概述
2、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与评价过程与方法
3、常见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量表及其使用
课程重点及难点: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与评价过程与方法,常见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量表及其使用
三、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与其相关学科《普通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具有前后相承的关系,其间相互渗透,彼此相容。

四、考核方式与要求
考核性质:考试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考核成绩比例构成:
(1)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2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分80%,总成绩60分为及格。

(2)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分。

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包括独立完成教师要求的文字教材中的相关练习和思考题。

五、成绩评定办法
成绩评定要求:平时成绩(作业、测试、提问等)占20%,期末成绩占80%。

六、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由郭黎岩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4月第1版
参考书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彭小虎、王国锋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2、《小学生心理辅导》陶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3、《小学生健康教育》郑日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4、《小学生心理辅导指南》吴增强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5、《小学生心理辅导》孙义农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6、《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沈德立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