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及头颈部影像学诊断-WF汇编
第八章神经系统及头颈部

神经系统及头颈部影像学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一、颅脑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一)颅骨平片1、颅内高压征是颅内病变常见的表现。
儿童主要表现为头颅增大,囟门增宽、颅缝分离、脑回压迹增多、颅骨变薄等;成人主要表现为鞍底、鞍背骨质模糊或消失,颅骨变薄等。
2、颅内肿瘤定位征①局限性颅骨改变:脑表面或靠近颅骨肿瘤常表现为颅骨局限性增生、吸收变薄或局限性骨质破坏。
脑膜瘤常表现为靠近肿瘤的颅骨局限性增生、少部分表现为邻近肿瘤的颅骨吸收变薄,三叉神经瘤常表现为岩骨尖破坏、听神经瘤常表现为内听道扩大。
②蝶鞍改变:鞍内肿瘤(如垂体瘤)常表现蝶鞍扩大、鞍旁肿瘤表现为鞍底受压下陷,可见双鞍底,鞍上肿瘤常表现为蝶鞍变平、鞍背缩短。
③钙化:根据肿瘤的钙化可初步判断肿瘤的位置和性质,根据颅内正常生理钙化的移位情况可判断肿瘤的大致位置和大小。
(二)DSA是诊断颅内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如脑动静脉畸形(A VM),DSA能直接显示畸形血管、脑梗死DSA能直接显示闭塞或狭窄的血管,颅内占位性病变DSA能显示正常的脑血管受压移位、聚集或分离、扭曲或牵直等,但随着CT、MR 的不断更新,DSA面临着CTA和MRA的严峻考验。
(三)颅脑CT1、CT平扫密度的改变①高密度病变:常见于新鲜的出血、钙化等;②等密度病变:某些肿瘤、恢复期的血肿、早期的脑梗死等;③低密度病变:见于炎症、脑水肿、脑梗死、脑软化、囊肿、脓肿及囊性肿瘤等;④混合密度灶:常见于出血性梗死或上述各种密度病灶混合存在。
2、CT增强扫描特征①均匀性强化:常见于脑膜瘤、动脉瘤、神经鞘瘤等;②非均匀性强化:常见于脑胶质细咆瘤、转移瘤或血管畸形等:③环状强化:常见于脑脓肿、部分转移瘤和胶质细胞瘤等、脑血肿吸收期可呈环状强化;④脑回样强化:是脑梗死的一种特征性强化:⑤无强化:脑囊肿、脑水肿等。
【脑回样强化】一般与梗死后血脑屏障破坏、新生毛细血管增生,同时伴侧支循环形成、局部大量血流过度灌注有关。
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诊断

脑内血肿MRI表现
T1WI
T2WI
Acute
Gd-DTPA
急性期 (脱氧Hb)
脑血肿MRI表现 subacute(早期)
亚急性早期:正铁Hb,缩短T1
脑血肿MRI表现 Subacute
亚急性晚期:RBC破裂,缩短T1 延长T2
脑血肿MRI表现
Chronic
慢性早期:出现含铁血黄素,缩短T2
动脉瘤CT
3、鞍上池层面
中脑midbrain、小脑cerebellum、颞叶temporal lobe、 额叶frontal lobe 、小脑幕 tentorium of cerebellum、鞍上池suprasellar cistern、中脑 导水管mesencephalic aqueduct
4、基底核与内囊层面
血管性水肿(vasogenic edema )
最常见 机制:血脑屏障破坏 C T:均匀低密度,无强化 M R:长T1、长T2信号,无强化 见于:肿瘤、炎症、梗塞、外伤
血管性水肿(vasogenic edema )
炎症
脑转移瘤
细胞毒性水肿(cytotoxic edema)
细胞内含水量增多 缺血、缺氧致钠钾ATP酶系统失常 常见于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塞 只能被MR的DWI序列显示(高信号)
脑膜瘤 Meningioma均匀性强化
多发脑膜瘤 Meningioma
CSF
贴脑膜、脑膜尾征
包 绕
平扫CT
平扫 T1WI
T2WI
比较一下哪种方法 显示病灶最多?
增强 T1WI
垂体瘤pituitary adenoma
占脑肿瘤8%~20%,鞍区最常见的肿瘤 功能性、非功能性 内分泌症状、视神经受压 微腺瘤:肿瘤小于1厘米 巨腺瘤:肿瘤大于1厘米 侵袭性垂体瘤:侵犯周围结构 垂体癌:病理学有远处转移证据
《头颈部影像诊断》PPT课件

疾病诊断的复杂性
疾病表现多样
头颈部疾病表现多样,同一种疾病在不同个 体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给诊断带来挑战。
病变与正常组织的鉴别困 难
有些病变与正常组织相似,难以区分,需要 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判断。
CHAPTER 05
影像诊断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
利用AI技术进行影像分析,提高 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
CHAPTER 02
头颈部影像诊断流程
影像获取
01
02
03
影像设备选择
根据检查需求选择合适的 影像设备,如X线、CT、 MRI等。
影像采集参数设置
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设 置合适的影像采集参数, 如曝光条件、扫描层厚等 。
影像采集操作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影 像采集,确保获取高质量 的影像。
影像解读
详细描述
血管性疾病在头颈部影像诊断中也比较常见。常见的头颈部血管性疾病包括动脉瘤、血管狭窄、血栓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血管的形态、血流情况以及血管病变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治 疗依据。
其他疾病
总结词
除了肿瘤、炎症和血管性疾病外,头颈部还可能发生其他疾病,其影像诊断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
炎症
总结词
炎症是头颈部常见的病变之一,其影像诊断有助于判断炎症 的类型和程度。
详细描述
炎症在头颈部影像诊断中也比较常见。常见的头颈部炎症包 括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炎症 的部位、范围以及炎症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为临床医生 提供治疗依据。
血管性疾病
总结词
血管性疾病也是头颈部常见的病变之一,其影像诊断有助于判断血管的病变程度和范围。
影像诊断名词解释及征象汇总——(头颈)神经系统

1.Duraltail sign:硬膜尾征,脑膜瘤附着处的脑膜受肿瘤细胞浸洞,MRI増强扫描后邻近脑膜发生鼠尾状强化,称硬膜尾征。
2.東腰征:垂体腺瘤向鞍上生长受鞍隔東缚,致冠状面月中瘤呈葫芦状。
3.桥小脑角综合征:听神经瘤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侧听神经、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受损以及小脑症状。
4.帽征:在T2WI上,髓内室管膜瘤的一侧或两侧,可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导致的低信号,称“帽征”。
5.施万细胞癌:又称神经鞘瘤,为最常见的椎管内肿瘤,起源于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故称为施万细胞瘤。
6.椎管内硬脊膜动静脉瘘: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血管畸形,指供应硬脊膜或者神经根的动脉,与管髄的引流静脉在硬脊膜处交通。
7.垂体微腺癌:指直径≤10mm并局限在鞍内的垂体腺瘤。
8.垂体大腺瘤:为直径>10mm的垂体腺瘤。
9.脊髓震荡:属最轻的脊髓外伤类型,为短暂的脊髓功能抑制所致,脊髓形态一般正常。
10.GBM: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多表现为混杂密度,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单个或多个脑叶受累;易出血,常有重度水肿;增强扫描时,肿瘤常呈花环状强化。
1l.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脊能退行性疾病,可为先天性,或者继发于外伤、感染和肿瘤,病理上包括中央管扩张积水和脊髓空洞形成2个类型。
12.CTM:CT脊髓造影,多与脊髓造影配合使用,一般在脊體造影后l-2小时内进行CT扫描。
13.DAI: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头部受到瞬间旋转暴力或弥漫施力所致的脑内剪切伤,引起脑灰白质、胼胝体、脑干及小脑神经皱缩肿胀、断裂、点片状出血和水肿,常合并其他脑损伤。
14.SAH:蝶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珠网膜下腔所致。
有外伤性和自发性,自发性中以颅内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血管时形多见。
15.颅内出血:主要包括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畸形出血和脑梗死或加脑血管检塞后再灌注所致的出血性脑梗死等。
16.AVM:动静脉畸形,是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多表现为脑内异常血管团,多发生于幕上,绝大多数为単发。
神经系统及头颈部影像学诊断-WF

Absolute CBF (A)
τ D= time for the lower edge of the bolus to reach the tissue (B)
A patient with right carotid occlusion and small right side infarction (arrow)
MRI平扫示鞍上池、环池内见条形异常信号影,T2WI、T1WI、FLAIR均为高信号
脑血管病
► 脑梗死 ► 脑出血 ► 动脉瘤
脑梗死
► 原因
cerebral infarction
§ 脑血栓形成 § 脑栓塞 § 血压过低
► 发病率:为脑血管病首位 ► 病理
§ 缺血性脑梗死 § 出血性脑梗死 § 腔隙性脑梗死 ►好发于基底节区、脑干、小脑等 ►病灶大小:5~15mm
CT平扫示右侧基底节肾形 脑脊液样低密度区,边界 清晰锐利。
女性,66岁,右侧颞顶叶异常信号。T1WI(A)呈不均匀等高信号, T2WI(B)及FLAIR(C)呈不均匀低信号,周围可见环形水肿带。
女性,48岁,右侧基 底节区片状异常信号影 。T1WI(A)呈不均匀 低信号,内可见散在片 状高信号影,T2WI(B )及FLAIR(C)呈不 均匀低信号,边缘可见 水肿带,右侧侧脑室前 角受压闭塞。
►MRI
§ §
►
T1WI稍低或混杂信号 T2WI均匀或不均匀性高信号 恶性程度越高,囊壁和壁结节强化越明显
a. CT平扫,示左侧 基底节区类圆形等密 度肿块影,内可见小 片状囊变坏死区;b. 增强检查,病变实质 部分明显强化。
CT平扫(a)见右侧额 叶大片低密度影,边界 不清,右侧侧脑室前角 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左 移;增强扫描(b)肿 瘤不均匀轻度强化,瘤 周水肿无强化。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

脑挫裂伤
CT
硬膜外血肿
指脑膜血管损伤,脑膜中动脉常见。 硬膜与颅骨 内板之间形成血肿。
梭形;常发生在外伤的局 部,伴有 颅骨骨折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血液积聚于硬膜下腔; 颅骨内板下方见弧线形或新月形高
密度影,常同时存在的脑挫裂伤和脑 内血肿
Subdural hematoma MRI
不同平面显示不同的解剖结构 增强CT:血管、脉络膜丛和硬膜
等可发生强化,密度增高 正常脑组织强化不明显。
20
正常影像表现--CT
正常影像表现--头颅MRI
一、 脑
检查方法 正常影像表现 基本病变影像表现(CT、MRI) 常见病变影像诊断
头颅CT基本病变
1. 平扫密度改变: (高、中、低)密度病灶
转移瘤
来源于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脑实质单发或多发结节状肿块,大小
不等。单发时肿 瘤通常较大。 位于皮髓质交界区,瘤周水肿明显
转移瘤
常见疾 颅内感染 脱髓鞘疾病 先天性畸形
脑挫裂伤 脑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胼胝体发育不全 Chiari畸形
胼胝体发育不全
Chiari畸形
二、脊髓
检查技术 正常影像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常见疾病影像诊断
二、脊髓
检查技术 正常影像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常见疾病影像诊断
X线检查(脊柱
平片、脊髓造影)
CT检查
MR检查:主 要方法
中枢神经系统 影像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一、脑 二、脊髓
一、 脑
检查方法 正常影像表现 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常见病变影像诊断
头颈部的影像诊断共95页文档

头颈的影像诊断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平扫示两侧额叶低 密度区中有多发散在 小灶性高密度出血灶
CT平扫示右侧颞叶团块状高密度出血灶(A ,↑),脑组织肿胀。左侧顶部合并硬膜下 血肿(B,▲ )双侧幕上半球脑沟(B,↑) 、大脑纵裂、环池及小脑幕增宽呈高密度,
中线结构左偏
MRI平扫T2WI(A )示左侧脑干、顶 叶小片状高信号影 (↑),水抑制序 列(B)及T1WI( C、D)均为高信 号
三、常见疾病影像
►颅脑外伤 ►脑血管病
§ 脑梗死 § 脑出血 § 动脉瘤
►颅脑肿瘤
常见疾病
颅脑外伤
► CT为首选
§ 显示骨折、早期出血好 § 方便快速 § 螺旋扫描可快速进行全身检查
► MRI适应症
§ CT检查阴性 § 亚急性期 § 慢性期
► 平片已少用
§ CT未普及的地区
颅脑外伤
►脑挫裂 ►脑内血肿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Dural matter
Epidural space subidural space
CT平扫(A、B)示左顶部 颅骨内板下方梭形高密度 区,边缘光滑,其前方有 少量硬膜下积液(A,↑) ,右侧脑室体部外方见一 小梗死灶(A,↑);血肿 前缘有一圆形小气影( B,↑)
女性,30岁,右侧额顶部 颅骨内板下方双凸透镜形 高信号影。T1WI(A)为 均匀稍高信号,T2WI(B )为高信号,中线结构轻 度向左侧移位。
τ D= time for the lower edge of the bolus to reach the tissue (B)
A patient with right carotid occlusion and small right side infarction (arrow)
检查方法
显示脑代谢 § ECT
检查方法
显示脑血管
§ 脑血管DSA § MRA:无创,无需对比剂 § CTA: 需要对比剂 § TCD: 无创,仅显示大血管血流情况
DSA
MRA
TCD
CTA
检查方法
显示脑功能
§ DWI、DTI § PWI、ASL § BOLD § ECT
DWI
Perfusion Imaging
Absolute CBF (A)
首选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磁共振(MRI)
——是颅脑最好的检查方法 ►优点:
§ 软组织分辨率最高 § 任意面成像,有利于观察解剖关系 § 检查序列多
►T1WI, T2WI, PDWI等 ►缺点:
§ 钙化、骨化、早期出血灶显示不如CT § 价格贵
检查方法
CT
——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优点
§ 显示骨和钙化优于MRI § 显示早期出血优于MRI ►缺点 § 对脑组织的分辨率不如MRI
系统回顾
►医学影像学分为哪几大类? ►那些检查是有辐射的? ►各种检查的优缺点。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
Radiology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宋铁军 汪飞 鲍克志
一、检查技术
检查方法
► 头颅MRI ► 头颅CT ► ECT、PET ► 脑血管造影 ► 经颅TCD ► 头颅平片
►颅骨平片
§ 颅骨破坏 § 颅板增厚 § 颅板变薄 § 骨折线
depressed skull fracture
skull destruction
基本病变表现 basic imaging sign
►CT
§ 占位效应 § 脑水肿 § 脑积水 § 脑萎缩 § 病灶的强化表现
平扫密度改变
►高密度灶:钙化(肿瘤、血管畸形)、出血 ►低密度灶:坏死、水肿、液体、气体和脂类 ►等密度灶:肿瘤、出血某一阶段 ►混杂密度灶:多种成分病变,多见 ►钙化:正常生理钙化、血管畸形、少突胶质瘤等
女性,68岁,左额顶部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 异常信号影。T1WI(A、D)呈均匀高信号 ,T2WI(B)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内可见片 状更高信号影,FLAIR(C)呈高信号,左侧 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轻度右侧移位。
硬膜外血肿
► 部位
§ 颅骨与硬膜之间
► 发生率
占颅脑外伤的2~3 %
Ø 临床
§ 急性:85% § 亚急性:12% § 慢性: 少见
►SPECT ►PET-CT
§ MRS
SPECT
注意缺陷障碍
Single pixel MRS
正常影像解剖
平片
CT
► 以听眦线为基线向上连续扫描9~12层;层厚10mm
MRI
T1WI axial
T2WI axial
FL
基本病变 basic imaging sign
硬膜下血肿
► 出血部位
§ 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
► 发生率
§ 颅脑外伤的5~6%
► 临床
§ 急性硬膜下血肿 ► 多与脑挫裂伤同时存在 ► 症状重
§ 慢性硬膜下血肿 ► 轻微头痛 ► 有或无明确外伤史
Epidural space
subidural space
Dural matter
CT平扫示左额颞部 颅骨内板下方新月 形高密度区,血肿 范围较广。
§ 长T1、长T2信号:肿瘤、脑梗死、炎症等 § 脑脊液信号:囊性变、囊肿(FLAIR序列变黑) § 短T1、长T2信号:脂肪、黑色素瘤等 § 无信号:钙化、晚期疤痕组织 § 血管流空信号:多为无信号
长T1、长T2病灶,肿瘤
水肿
T2WI高信号
囊性病灶
钙化无信号
►增强
§ 环状 § 均匀 § 不均匀 § 脑回状
高密度
High density
占位效应
混杂密度 mixed density
等密度 isodensity 低密度水肿 Low density 占位效应
钙化 calcification
基本病变表现 basic imaging sign
MRI
与CT类似的表现
§ 占位效应 § 脑积水 § 脑萎缩
► 信号改变复杂
蛛网膜下腔出血
► 颅内血管破裂进入蛛网膜下腔。 ► 病因
脑挫裂伤
脑挫伤:脑内散在出血灶,静脉淤血、脑血肿和肿胀 脑裂伤:伴有脑膜、脑或血管撕裂 ► 发病部位
§ 着力点附近 § 着力点对冲部位
► 病理
§ 脑水肿 § 坏死液化 § 散在小出血点
脑挫裂伤
►CT
§ 低密度病灶内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 § 边缘模糊 § 占位效应
►MRI
§ 脑水肿 ►T1WI呈低或等信号 ►T2WI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