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精选PPT 15
CT 图像
1
5
4 6
8 3
2 7
• CT值--组织对X线的 吸收系数--密度
• 图像上越亮,说明CT 值越高,组织密度越 高
• 将水的CT值定为0, 骨皮质定为1000,空 气定为-1000;其余 介于中间
1、颅骨;2、小脑;3、松果体钙化;4、侧脑室前角;5、额叶;6、颞叶;
–显示骨折、肿瘤骨转移、网状内皮系统疾病、代谢 性骨病、骨纤、畸形性骨炎等
–观察颅骨骨折,有学者建议直接行CT
• 注意辨别正常颅缝、血管沟和骨折线 • 有时可看见颅内钙化,如松果体钙化、肿瘤钙
化等 • 侧位可观察蝶鞍的形态,如扩大提示垂体瘤等,
但不扩大也不能排除病变
精选PPT 4
脑血管造影
3 4
2 1
颅脑正常的MRI信号
T1WI T2 WI
18
骨皮质 低信号 低信号
骨髓质 脑膜 高信号 低信号
中 高 信 低信号 号
脑脊液 低信号 高信号
脑白质 脑灰质 血管
高信号 等信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等信号
精选PPT
中高信 号
流空信 号
流空信 号
颅脑X线解剖简介
精选PPT 19
平片-正位像
精选PPT 20
额窦
冠状缝 矢状缝
这是DSA图像,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1、颈内动脉颈段;2、颈内动脉虹吸部;3、大脑前动精脉选;PP4T、大脑中动脉;
5
DSA(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原理
• 最常用的是: 动脉DSA(intraarterial DSA) • 最常用的方法:时间减影法(temporal subtraction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医学下载吧
14
医学下载吧
15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一 脑肿瘤
2.脑膜瘤
最常见的颅内脑实质外肿瘤。
多发于40-60岁,女性多见。 好发于脑表面有蛛网膜颗粒的部位,幕上多见,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最多见
,其次为蝶骨嵴、嗅沟及前颅窝底、鞍结节、小脑桥脑角等。 多为球形或分叶形,血供丰富,包膜完整,分界清楚。少数呈扁平状或盘状
,沿脑表面蔓延。可见钙化。
CT表现:等或高密度,边界清楚,球形或分叶形,与大脑廉小脑幕 颅骨相连,明显均一强化。
MR表现:等T1等T2信号,边界清,有包膜,强化明显,有“硬膜尾 征”。
医学下载吧
16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一脑肿瘤
3.垂体瘤
鞍内最常见的肿瘤。>1.0cm为大腺瘤,<1.0cm为小腺瘤。 大腺瘤CT表现:蝶鞍扩大,葫芦状等或高密度占位,邻近组织受
医学下载吧
8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头CT图像
正常所见 三 CT图像
脊椎CT图像
医学下载吧
9
医学下载吧
10
医学下载吧
11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正常所见 四 MR图像
医学下载吧
12
脑肿瘤MR诊断
• 诊断要点
❖ 定位诊断 脑外肿瘤特点:靠近颅骨或脑膜、同侧的蛛网膜
下腔增宽、脑实质挤压征
直接征象:信号(囊性或实性、实性内是否有囊变、出 血、钙化、坏死)、大小、形态、边缘、数目
度出血灶。
医学下载吧
23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二脑血管病
3.动脉瘤
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及附近分支,是SAH的常见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分辨率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分辨率影像学诊断高分辨率影像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CNS)是人体的最重要的调控系统之一,包括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
许多疾病可以影响CNS,如肿瘤、卒中、感染和退行性变等。
为了准确诊断这些疾病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高分辨率影像学成为医生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高分辨率影像技术1.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MRI是一种非侵入式无剂量辐射的成像技术,能提供优质的解剖和功能信息。
MRI通过检测原子核自旋产生信号,并以高对比度显示组织结构及异常区域。
在CNS疾病的诊断中,MRI广泛应用于头颅CT扫描、脑卒中评估、肿瘤检测和神经退行性变等方面。
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CT扫描使用X射线束通过人体进行旋转扫描,并生成切面图像。
CT音像图提供了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很好地显示骨骼和血管结构。
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CT扫描常用于头颅外伤、出血和急性脑卒中等情况。
二、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 脑肿瘤MRI是脑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
通过MRI扫描可以明确观察到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并对与周围组织相互影响提供信息。
此外,MRI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以评估肿瘤周围区域的功能连接。
2. 脊髓肿瘤对于脊髓肿瘤,MRI也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工具。
它可以确定肿块是否位于蛛网膜下隙或脊髓内,并提供有关与周围神经组织和血管的解剖关系。
三、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在卒中评估中的应用卒中是CNS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及时准确的卒中评估对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在卒中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是一种通过X射线检测大脑和颈部动脉血液供应情况的诊断方法。
它可以显示动脉内的狭窄、堵塞或扩张等,帮助医生确定卒中类型和进行治疗规划。
2. 弥散加权成像(DWI)DWI利用MRI技术测量水分子运动,可检测急性卒中病例。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
➢ 信号
T1WI T2WI T2WI-FLAIR
低信号 高信号 低信号
aa
ba
ca
脊髓空洞
二、脊髓疾病
(五)椎管内血管畸形
X线:DSA检查能显示脊髓AVM供血动脉的起源、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走向
CT:增强检查病变血管呈迂曲条状、团块状强化,CTA检查可显示AVM全貌
MRI
➢ 普通检查: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 增强检查:点状、斑片状或弥漫脑回状强化,也可无强化
病毒性脑炎
一、颅脑疾病
(五)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
CT
➢ 平扫:多灶性低或等密度区,多无占位效应 ➢ 增强检查:活动期病灶有强化,慢性期则无强化
MRI:症状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是其主要特点
脑脓肿
结核性脑膜脑炎
CT
➢ 结核性脑膜炎:脑池内高密度渗出,可钙化;增强扫描后脑膜线样或结节状强化 ➢ 脑结核球和结核性脑脓肿:平扫为等或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MRI
➢ 结核性脑膜炎:脑底池结构不清,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同CT ➢ 脑结核球和结核性脑脓肿: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同CT
脑脓肿
CT
➢ 急性炎症期 平扫:大片状密度,边缘模糊 增强检查:无强化或不规则斑点状、脑回样强化
➢ 化脓坏死期 平扫:低密度区内出现更低密度坏死灶 增强检查:轻度不均匀性强化
➢ 脓肿形成期 平扫:等密度环,内为低密度并可有气泡影 增强检查:脓肿壁环形强化,完整、光滑、均匀
脑脓肿
MRI
脑脓肿
➢ 急性炎症期 平扫:稍低T1信号,稍高T2信号,边缘模糊 增强检查:无强化或斑点状强化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诊断学)
禁忌症及缺点
各种金属性物体严禁进入MRI检查室!
T1WI
T2WI
平扫
01
MRA
DSA检查
02
各种检查方法的优选(一)外伤颅脑外伤一般直接行CT检查。脊柱外伤一般先行平片检查,再对骨折节段进行CT检查,对于脊髓压迫情况的判断需要用MRI检查。(二)肿瘤颅内肿瘤选用CT或MRI检查。MRI特殊检查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椎管内肿瘤应首先选用MRI检查。(三)血管性疾病对于出血的急性期,CT检查敏感。出血的亚急性期和慢性期,MRI检查价值优于CT。脑梗死首选MRI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脑梗死。对于动脉瘤、血管畸形,可以选用CT或MRI,但MRI优于CT。CTA、MRA可显示大部分病变的血管改变。(四)炎症及脱髓鞘性病变炎症及脱髓鞘性病变,直接选用CT或MRI检查。(五)先天畸形颅脑和脊柱先天畸形,应首选MRI检查。
脑静脉
上矢状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正常CT表现(平扫)
颅骨及含气空腔脑实质皮质的CT值32~40HU,髓质的CT值28~32HU含脑脊液的间隙:脑室、脑池、脑沟呈水样低密度非病理性钙化:发现率较X线平片高
正常CT表现(增强)
脑实质轻度强化,灰质较白质明显脑血管明显强化其他:大脑镰、脉络丛、垂体、松果体明显强化
正常表现(MRI冠状1)
冠状位 T1WI
正常表现(MRI冠状2)
冠状位 T2WI
正常表现(MRI矢状1)
矢状位 T1WI
正常表现(MRI矢状2)
矢状位 T2WI
平扫
增强扫描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与异常影像学表现)
脑静脉与静脉窦
脑静脉造影
正常颅脑CT
Chinese gooseberry
颅脑CT的正常解剖
• 颅骨 • 硬脑膜 • 脑实质:大脑额、颞、顶、枕
叶及小脑、脑干 • 大脑深部灰质核团:尾状核、
豆状核、屏状核等 • 脑室系统:双侧侧脑室、三脑
室、四脑室 • 蛛网膜下腔:脑池、脑沟、脑
裂。脑池是蛛网膜下腔的局部 膨大:鞍上池、环池、桥小脑 角池、枕大池、外侧裂池和大 脑纵裂池及小脑上池等 • 血管系统
1、椎动脉 2、基底动脉 3、小脑上动脉 4、大脑后动脉
椎-基底动脉造影正位
椎动脉造影(侧位)
4 3 2 1
1、椎动脉 2、基底动脉 3、小脑上动脉 4、大脑后动脉
椎-基底动脉造影侧位
2、静脉与静脉窦期 (1)浅静脉:为分布于大脑表面的皮质 静脉。
(2)深静脉:分布于大脑深部的静脉。 (3)静脉窦
头颅正位
头颅侧位
正常颅缝
矢状缝 冠状缝 人字缝
头颅正位片 显示的颅缝
侧位片上的冠状缝和人字缝
颅压增高时显示颅缝增宽
颅底片显示冠状缝和矢状缝
脑膜中动 脉压迹
脑膜中动脉压迹
板障静脉 压迹
蛛网膜颗粒压迹
蛛网膜颗粒是一种正常的 解剖结构,是蛛网膜突入 到硬脑膜静脉窦内形成的 绒毛状或颗粒状突起,脑 脊液经此吸收循环。
第一节 正常影像表现
头颅X线平片
• 常规位置:头颅正侧位片 • 特殊位置: (1)颅底位 (2)汤氏位 (3)视神经孔位 (4)斯氏位 (5)卡氏位 (6)蝶鞍点片 (7)头颅切线位片
X线平片
1、头颅大小、形状; 2、颅板:内板、外板和板障; 3、颅缝; 4、颅板压迹:脑回压迹、脑膜中动脉压迹、 板障静脉压迹、蛛网膜颗粒压迹。 5、蝶鞍(侧位); 6、内耳道(正位) ; 7、生理性钙化:松果体钙化、大脑镰钙化、 床突间韧带钙化、脑室脉络丛钙化。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注重伦理和隐私 保护,确保患者权益和信息安全。
谢谢聆听
02
影像学表现
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神经根或周围神经增粗、肿胀
等改变。
03
诊断与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初步诊断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治
疗方式的选择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
05
与未来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01
Hale Waihona Puke 02033D打印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 像诊断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技术 •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与未
来
01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连接它们的神经纤维组成。 大脑是最高级中枢,负责思考、感觉、运动等功能;脊髓是 低级中枢,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功能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信息处理中心,负责感知、记忆、思维 、运动等活动,同时调节内脏器官功能、控制情绪反应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 默病、帕金森病等;另一类是脑血管 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症状
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各异,常见的有 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言语 不清、意识障碍等。
详细描述
核医学成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通过探测器获取图像。核医学成像常用于甲状 腺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
ADC )和 DWI图
右侧大脑半球梗塞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病例1
男性,53岁,右侧肢体麻木、头晕1天
病例1 DTT
两个梗死灶均未累 及皮质脊髓束,病 人肌力正常
★ 脑脊液腔隙,T1低,T2高信号 ★ 颅神经,Ⅱ、Ⅴ 、Ⅶ、Ⅷ、Ⅸ ★ 脑血管流空信号 ★ 颅骨与软组织
正常表现(MRI冠状1)
冠状位 T1WI
正常表现(MRI冠状2)
冠状位 T2WI
正常表现(MRI矢状1)
矢状位 T1WI
正常表现(MRI矢状2)
矢状位 T2WI
MRI新技术
第一节
★ 磁 共 振 波 谱 (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
病例2
女性,72岁,突发左侧肢体无力1天,肌力Ⅱ级
病例2 DTT
病灶累及右侧皮质脊 髓束,病人肌力下降
病例3
男性,65岁,右侧肢体无力1天,右侧肢体肌力Ⅲ级
病例3 DTT
右侧皮质脊髓束受压无中断,治疗后6天复查,压迫缓解
一、正常X线表现
(血管造影1)
第一节
★ 颈内动脉 ◆ 颅内有数个弯曲总称虹吸部 ◆ 岩段、海绵窦段、前膝段、床突上段和终 段 ◆ 前膝段先向前发出眼动脉,继而分出脉络 膜前动脉及后交通支向后走行,最终分为 大脑前、中动脉
一、正常X线表现
Hale Waihona Puke (血管造影2)第一节
★ 大脑前动脉 ◆ 水平段、上行段、膝段、胼周段和终段 ◆ 侧位,眶额动脉、额极动脉和胼缘动脉 ◆ 前后,水平段和上行段之间向对侧发出前 交通动脉,连接两侧的大脑前动脉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血清:55-65%
血液的CT特点
红细胞:35-45%
✓ 3)病理特点:脑小动脉微型动脉瘤或玻璃样变,破裂 出血,产生占位,推移周围脑组织
胶质瘤,Cho升高,Cr、NAA降低,有Lac峰
急性脑梗死, Cr、NAA降低,有Lac峰
5、功能性MR(fMRI): ✓ 利用MR成像技术反映脑的
生理过程和物质代谢等功 能变化,主要包括 ✓ (1)MR扩散加权成像 (DWI):反映水分子的 扩散速度,主要用于急性 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脑肿 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间脑: ✓ 丘脑、松果体、下丘
脑、视束、漏斗、垂 体及乳头体。 4)脑干: ✓ 包括中脑(四叠体、 导水管周围灰质、红 核、黑质、大脑脚)、 脑桥、延髓。
脑深部结构-分区:
✓1)基底节:尾状核 头、体部,壳核 及苍白球组成。
✓2)脑白质:半卵圆 中心、内囊、外囊、 胼 胝体等。
5)脑室系统和蛛网膜 下腔:
40HU) ✓ 慢性(>22天):低密度(0-20HU) ✓ 反复出血呈混杂密度;外伤史可能不明确
2020/3/16
✓ 常伴脑挫裂 伤或脑内血 肿,占位效 应较明显
✓ 硬膜外和硬 膜下血肿可 合并存在, 统称为颅内 脑外血肿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CT T1WI
T2WI T2WI T1WI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一 引言
✓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 影像学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
断有重要价值 ✓ 传统的X线检查方法应用范围限度很大 ✓ 80年代以后诊断主要靠CT、MRI
二 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医学影像-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
案例二:脑出血患者的影像诊断过程
01
02
03
04
患者信息
老年女性,突发头痛、呕吐, 伴左侧肢体偏瘫。
影像检查
CT平扫显示右侧额叶高密度 影,周围脑组织水肿。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 像学表现,诊断为右侧额叶脑
出血。
治疗建议
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等药 物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CT平扫表现为高密度影,MRI检查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低信 号。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平扫表现为脑沟、脑裂密度增高, MRI检查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 信号。
脑肿瘤
胶质瘤
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影,MRI检查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脑膜瘤
治疗和预防提供客观依据。
医学影像技术分类
根据成像原理和技术手段的不同, 医学影像技术可分为X线成像、 超声成像、核医学成像、磁共振
成像和光学成像等。
医学影像发展历史
自19世纪末X射线的发现以来, 医学影像技术经历了从简单的X 线平片到复杂的数字化影像的发 展历程,不断推动着医学诊断和
治疗水平的提高。
必要时手术治疗。
案例三:脑肿瘤患者的影像诊断过程
患者信息
中年女性,头痛、恶心、呕吐 逐渐加重,伴视力下降。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 像学表现,诊断为右侧颞叶脑 肿瘤。
影像检查
MRI T1WI显示右侧颞叶低信号 影,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 可见明显强化。
治疗建议
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根据病理 结果给予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
脊柱MRI
用于观察脊柱骨质、椎间盘、椎管内结构和椎旁软组织等,对脊柱骨折、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等病变的显示效果优于CT。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一、脑1、大脑(1) 脑皮层:表面光滑,对称,灰白质分界清晰。
(2) 侧脑室:大小对称,形态正常。
(3) 脑室周围白质:信号均匀,无异常高信号或低信号区域。
(4) 大脑基底神经节:对称,无明显异常。
(5) 大脑半球间沟回:正常走行,无异常扩张或闭塞。
(6) 大脑脑池:大小正常,形态规则。
(7) 脑脚:无移位或异常变形。
2、小脑(1) 小脑半球:对称,形态规则。
(2) 小脑蚓部:位置居中,无移位或异常变形。
(3) 小脑脑池:大小正常,形态规则。
(4) 腮下裂:未扩张。
3、脑干(1) 中脑、脑桥、延髓:形态正常,无明显异常。
4、脑脊液系统(1) 脑脊液循环通畅。
(2) 蛛网膜下腔、脑室:大小正常,形态规则。
5、血液供应(1) 硬膜外间隙:无异常血肿或积液。
(2) 大脑中动脉及分支:形态正常,无狭窄或闭塞。
(3) 大脑旁脑池:形态正常,无异常。
二、脊髓1、脊髓形态:连续、对称,形态规则。
2、脊髓髓中:信号均匀,无异常高信号或低信号区域。
3、脊髓腔:通畅,无异常。
附件:1、脑部MRI扫描影像。
2、脊髓MRI扫描影像。
法律名词及注释:1、大脑皮层:大脑表面的光滑灰质层,负责感知、认知和运动控制。
2、侧脑室:大脑内部含有脑室系统,侧脑室位于大脑的中央,负责产生和储存脑脊液。
3、脑室周围白质:脑室周围的白质区域,包含神经纤维束和轴突。
4、大脑基底神经节:位于大脑深部的神经结构,包括伏核、尾状核等,参与运动控制和情绪调节等功能。
5、大脑半球间沟回:位于大脑半球表面的褶皱结构,增加大脑表面积,与学习和认知能力相关。
6、大脑脑池:大脑表面与脑脊液相连的空隙,有利于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
7、小脑蚓部:小脑中央的结构,负责平衡和协调运动。
8、小脑脑池:小脑表面与脑脊液相连的空隙,有利于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
9、腮下裂:一种颅内正常解剖结构,位于脑下部。
10、中脑、脑桥、延髓:脑干的不同部分,负责调节呼吸、心跳和其他自主神经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脑脊液: T1WI为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
4 脑组织: T1WI灰质信号较白质低, T2WI灰质信 号高于白质.
5 脑血管呈流空低信号,流速慢为高信号;颅神经呈
等信号.
精选ppt
47
颅脑MRI断层解剖
精选ppt
48
精选ppt
49
精选ppt
50
精选ppt
51
精选ppt
52
精选ppt
精选ppt
39
精选ppt
40
三 CT的正常表现
1 颅底层面:眼眶、副鼻窦、岩锥、颞叶、 后颅窝等结构。
2 蝶鞍层面:额窦、额叶下面、蝶鞍及垂 体、鞍背、四脑室、小脑扁桃体。
3 鞍上池层面:即基底池呈五角形或六角 形,有六条边,视交叉、环池、脚间池
4 第三脑室下部层面:额叶、额角、尾状 核头、三脑室、丘脑、松果体、精选ppt
44
三 CT的正常表现
8 大脑皮层下部层面:大脑镰、中央沟、 顶叶。
9 大脑皮层上部层面:颅骨、大脑镰、中 央沟、顶叶。
精选ppt
45
精选ppt
46
四 MRI的正常表现
1 颅骨及窦腔:颅骨内外板T1WI及T2WI均为低信 号,板障则均为高信号,窦腔无信号
2 头皮 软组织:头皮肌肉T1WI为等信号, T2WI为 低信号;皮下脂肪T1WI为高信号, T2WI为稍高 信号.
一 颅脑
X线平片:颅内压增高
颅缝分离、增宽
精选ppt
59
层厚:8-10mm,间隔1-2mm;垂体或内听 道可采用薄层或高分辩扫描.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MR脑血管成像:3D/TOF-显示脑动 脉;2D/PC-显示脑静脉系统.
其它:弥散加权(DWI)-诊断早期脑梗塞;灌 注加权(PWI)-研究脑组织血循环及血流灌 注;fMRI-用BOLD技术活体功能定 位;MRS-波谱研究.
malformations(AVMs)cerebral artheriosclerosis
Contradictions: severe artheriosclerosis;coronary heart disease; dysfunction of heart and renal。
精选ppt
8
CT:横断面,扫描基线:眶耳线或听眦线; 层厚:10mm;层间距: 10mm。
53
五 脊髓
1 平片:显示椎骨及椎间隙. 2 脊髓造影: 3 CT:显示硬脊膜囊 脊髓 马尾 神经根. 4 MRI:T1WI脊髓为等信号,CSF为低信
号;T2WI脊髓为等或较低信号, CSF为明 亮高信号.
精选ppt
54
精选ppt
55
精选ppt
56
精选ppt
57
精选ppt
58
第三节 头颅异常的影像学表现
脊髓水成像:为重T2加权成像。
精选ppt
30
精选ppt
31
精选ppt
32
精选ppt
33
第二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 头颅平片
颅壁:内、外板及板障三层 颅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锯齿状
精选ppt
34
头颅平片
颅壁压迹:
①脑回压迹 ②脑膜中动脉压迹 ③板障静脉压迹 ④蛛网膜粒压迹
蝶鞍:
– 前后位:7~16mm,平均11.5mm – 深 径:7~14mm,平均9.5mm – 宽 径:8~20mm,平均15mm
精选ppt
35
精选ppt
36
头颅平片
岩 骨 及 内 耳 道 : 最 大 径 10mm , 平 均 5.5mm,不相差0.5mm
颅内生理钙化:
①松果体钙化 ②大脑镰钙化 ③床突间韧带骨化 ④侧脑室脉络丛钙化
精选ppt
37
精选ppt
38
二脑血管造影正常X线表现
脑血管解剖 正常X线表现
– 颈动脉造影 – 椎动脉造影
精选ppt
1
中枢神经系统 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 检查方法
一 颅脑 ✓ 头颅平片(plain film of skull) ✓ 脑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 ✓ 脊髓造影(myelography) ✓ 气脑造影与脑室造影 (基本淘汰 )
精选ppt
2
头颅平片
后前位,侧位;简单,经济,是首选方法
精选ppt
3
精选ppt
4
脑血管造影
将含碘造影剂引入脑血管中,使脑血管 显影的方法
颈动脉造影 动脉期、静脉期
椎动脉造影 静脉窦期
适应症:脑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血 管闭塞等
禁忌症:严重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疾病, 心肾功能不良
精选ppt
5
精选ppt
6
精选ppt
7
Indications: aneurysms,arteriovenous
精选ppt
16
精选ppt
17
精选ppt
18
精选ppt
19
精选ppt
20
精选ppt
21
精选ppt
22
精选ppt
23
精选ppt
24
精选ppt
25
二 脊髓
x线平片:常规正侧位,必要时加双斜位。
脊髓造影(Myelography): 经腰穿注入非离 子型造影剂,在透视下动态观察造影剂 的流动及形态,确定椎管有无梗阻和梗 阻部位 。
精选ppt
41
精选ppt
42
三 CT的正常表现
5 第三脑室上部层面:侧脑室前角的中部、 丘脑、基底节、内囊、三脑室、大脑大 静脉池等。
6 侧脑室体部层面:大脑纵裂池、大脑镰, 额、顶、枕叶、侧脑室体部、透明隔、 胼胝体膝、压部。
7 侧脑室顶部层面:纵裂池、大脑镰,脑 皮质沟回、半卵园中心。
精选ppt
冠状位:适用于垂体病变检查。
诊断范围: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等; CTA可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CT灌注 可发现早期脑梗塞。
精选ppt
9
精选ppt
10
精选ppt
11
CT Perfusion
精选ppt
12
MRI:扫描方向:横轴位, 冠状位, 矢状位
扫描序列:平扫:SE/TW1- 显示解 剖;FSE/T2-显示病变;增强扫描:增加病变 组织与邻近结构的对比;水抑制成像 (FLAIR)-压制自由水,突出病变;EPI序列用于急 重症、 小儿、 不配合的病人.
精选ppt
26
精选ppt
27
CT:
平扫:仰卧位,颈段头曲伸位,腰段双膝 屈曲位。层厚1-5mm,采用软组织窗及 骨窗观察。
增强扫描:用于肿瘤及血管性病变。CTM综 合了CT及脊髓造影的双重优点。
精选ppt
28
精选ppt
29
MRI:较CT有明显优势,可行冠、矢及横 断位成像,清晰显示脊髓的大小、形态, 脊髓内外的病变及对脊髓的压迫、移位 等。扫描层厚3-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