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合璧

留学美国的经历影响了梅贻琦。他甚至于全盘接纳希腊人 崇尚体育的精神。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很瞧不起体育 ,一度把体育课的学时和任课教师砍去一半,把享有声誉 的马约翰教授(我国著名体育家)降格为“主任训练员” 。梅贻琦到任后,则给予他和其他系科教师同等的职称和 待遇。二人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把清华发展为“体育大 校”。这种注重体育的校风一直延续到西南联大。

依照梅贻琦“先通后专”的原则,清华的学生从第二学 年起才进入专业领域,而在第一年实行通才教育,即大一 年级不分系,文、理、法、工学院的学生在一年级都修习 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方面的共同必修课 ,共计36~38学分,占总学分的27.2%~28.3%。这样学 生便能拥有较宽的知识面,为进行专深研究打下广博的基 础。进入二年级后,学生开始学习本院系必修基础课和专 业课程。必修课数目并不多,不苛于求通求全,而选修课 则科目繁多,学生可以跨系自由选择。

反观当今的教育领域,片面强调知识的吸收、传承,忽视 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标准 的教育体制的确存在着诸多弊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校长 曾表示,中国大学要想成为世界一流,需要至少二十年、 甚至五十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中国大学过早地划 分了专业,忽视了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因此,无论是对于 学生的我们,还是对于当今的教育工作者,梅贻琦所推崇 的“通才教育”思想都能带来许多深刻地启示。
思乡家书



这封家书是用毛笔书写于当时流行的“八行信笺”,共有 6页,共计1200余字。 梅贻琦在家书起首处问候了父母康健之后,说到了“金仲 藩(fān)兄现居义思韩朴顿,距此处约四百里,故不得 常相见,惟以信通音问,尚不寂寞。” 梅贻琦在信中写道:“六弟足下别来四月,思念之情与 日俱深。迩来正怀想殷殷,忽于十六午飞来家信,内附吾 弟手书,环读三四周,欢喜莫名。凡吾所欲知者,吾弟皆 一一告之,可见弟之爱我切,故思有以慰我也。”
3.2德智体美群劳诸育并举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关于德育,梅贻琦认为“明明德 或修己工夫中之所谓明德,所谓己,所指乃一人整个之人 格”,所谓整个之人格,“至少应有知、情、志三个方面 ,而此三方面皆有修明之必要。他所推行的德育,主要是 爱国主义和健全人格两大项,这两方面从根本上来说也是 统一的。梅贻琦在1934年12月3日的总理纪念周上讲话中 说:“养成勤俭德行,尊重团体秩序,是最关重要”,“ 希望吾们更造成健全人才,以备国用”。这是梅贻琦德育 思想的体现。





1931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对日八年抗战期间,清华、 北大、南开合组成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以校务委 员会常委身份主持校务。然后,担任清华大学(北京)校 长直至1948年。后去美国。 1955年,应诏返台;在台湾新竹市创办新竹清华,筹办 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新竹清华大学前身)。 1958年7月,任台湾当局“教育部部长”,兼清华大学校 长。 1959年,兼任台湾当局“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联 席主席(副主席)。 1960年5月,患病入台大医院疗养。
3.1教育思想核心——通才教育


在那篇梅贻琦拟纲,潘光旦执笔的文章《大学一解》中, 梅贻琦首先提出了“通才教育”这一核心观念。 正是奉行这种思想,清华大学得以在二十世纪三 、四十 年代在各个领域培养出了众多卓越、一流的百度文库才,创出了 清华校史上的“黄金时代”。

梅贻琦认为在大学期间,“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 应在通而不在专。”(梅贻琦《大学一解》)。梅贻琦再 《大学一解》中写道“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 之一大通病,固已渐为有识者所公认,然不足者果何在, 则言之者尚少”。他认为要想实现“在明明德,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就必须在大学阶段给学生以充 分的通识训练,使学生“知类通达”。
思乡家书


梅贻琦在信中念念不忘赴美之前借过三位同学的书籍未及 归还,他详细嘱托二弟梅贻瑞设法找到这些书籍代为归还。 他写道:“盖兄所欠人,务欲偿还,不然则我以为无心, 人疑其有意,苟得之事,兄不屑为。至于人或欠我,不必 深追”,所以后来清华大学的师生们一致赞誉梅贻琦校长 是品格高尚的谦谦君子。 梅贻琦还在信中答复了二弟梅贻瑞对于“赴美留学生为何 有两个人直接进入大学,而其他人被安排在中学,其中是 否存在舞弊情事”的询问……
往事略集——惜才爱才


“对知识分子心态了解之深,当时少有如他的人。”梅贻 琦的儿子梅祖彦回忆。梅贻琦在礼聘教师方面,尽了自己 最大的努力。 做教务长时,他实际主持了清华国学研究院的院务。曾亲 自到火车站接赵元任先生。他和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即 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特别是陈寅恪与赵元 任,“一直保持着诚挚的友谊”。
清华永远的校长
梅贻琦
1.生平简介 2.往事略集
2.1思乡家书 2.2嗜酒君子 2.3中西合璧 2.4自由探讨 3.1通才教育 3.2多育并举 3.3学术自由 3.4大师论
3.教育思想
4.评价小结
生平简介




梅贻琦(1889.12.29——1962.05.19),字月涵,天津 人。 1904年,入敬业中学堂(南开学校前身)学习。 1908年,入保定高等学堂学习,一年后考取庚子赔款奖 学金留学生。 1910年,入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研究电机工程。 1915年春,学成归国,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工作半年; 后应清华邀请前去执教,教授英文、几何。 1925年,清华增设大学部,梅贻琦担任物理系首席教授。 1926年4月,他被全体教授推选为教务长。
往事略集——中西合璧



1889年,梅贻琦生于天津。其父(梅曾臣)中过秀才,后沦 为盐店职员,甚而失业,家境亦每况愈下,“除去几间旧 房庇身以外,够得上是准无产阶级了。” 但梅贻琦的父亲始终没有放弃对子女的教育。梅贻琦自幼 熟读经史,且善背诵。他的同仁回忆说,有一次梅贻琦表 示,“假如我们之中有谁背诵任何中国古经传有错漏,我 可以接背任何章节。” 梅贻琦后来成为天津南开学堂的第一班学生,是张伯苓的 得意门生,也是首批清华招考的留美公费生。其同届同学 徐君陶回忆,自己在看榜时,见一位不慌不忙、不喜不忧 的学生也在那儿看榜。看他那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觉察不 出他是否考取。后来在船上碰见了,经彼此介绍,才知道 是梅贻琦。
惜才爱才

王国维1927年夏在颐和园自杀,也是梅贻琦亲自去园内 收殓并料理后事的。 延揽人才的诚意在华罗庚身上得到极好的体现,华罗庚从 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人,先做小学教员,后为店员,被破 格召进清华大学加以培养;又破格从一位系资料员转升为 助教,而且被允许修习大学课程;破格被送到英国剑桥大 学去“访问研究”;最后又破格未经讲师、副教授阶段而 被聘为教授,上述过程大多是在梅贻琦的亲自过问下实现 的。
思乡家书


梅贻琦写道:“运动一节,兄颇著意练习,惟不敢涉险, 望转禀明堂上放心可也。” 梅贻琦1909年赴美留学时是清朝宣统元年,正值辛亥革 命前夕,国内政局动荡。梅贻琦关注国内局势,所以他在 信中提出:“报纸,此处皆为西文,于吾国事不详,故兄 欲家中订阅一份好报,阅毕积数日或十数日邮寄兄处,则 所费不多而两有裨益也。”
惜才爱才

梅贻琦特别鼓励中西学术交流,积极支持教师出国讲学与 在国外发表论文。 他实行休假制度——教授工作一定年限后,就可以休假一 年,可赴欧美研究,学校开支一半薪水,还给予往返路费 。这个传统在西南联大时结出硕果:西南联大的教师名士 如云,共开出1600门课程,且各人学术及兴趣爱好迥异 ,互为印证。

梅贻琦将学分制和选修制相结合并运用于通识教育之中, 而且很好地兼顾了各专业课程的特点及专业的个性。这给 学生提供了纵横交错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做到深广并重, 而且在广泛选课中,照顾了个人的学习兴趣、个性差异, 而含有因材施教的特点。这样的制度不仅有利于培养眼界 、思路开阔、知识面广、专业目标明确的“通才”,而且 有利于调动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以科研促教学 ,以新知创见教好新课的压力。这也正是梅贻琦通才教育 思想在教学中的集中体现。




1961年2月,奉准辞台湾当局“教育部长”,仍兼原子能 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2年2月,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2年5月,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委员 会主任委员。同月19日上午11时病逝台大医院。 梅贻琦先生是清华大学(含北京、新竹)历史上任期最长 的校长(1931年 - 1948年、1955年 - 1962年)。被誉 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师承:张伯苓) (高徒:沈从文、杨振宁、汪曾祺、邓稼先……)
中西合璧


当时人们留美都选的是中国人熟知的学校,比如徐君陶选 麻省理工,梅贻琦却单独去到了东部的伍斯特理工学院。 徐君陶后来才听说那是一个有名的工业大学,认为梅贻琦 的选择确和一般人不同。 梅贻琦曾撰文总结自己的留学观,他告诫行将赴美的学生 ,“诸君在美的这几年,亦正是世界上经受巨大变化的时 期,将来有许多组织或要沿革,有许多学说或要变更。我 们应保持科学家的态度,不存先见,不存意气,安安静静 地去研究,才是正当的办法,才可以免除将来冒险的试验 ,无谓的牺牲。”

为了强调教师的引导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梅贻琦提出了 著名的“从游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 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 ,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教师的人 格和学术精神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达到“不为而成”, 这是很高明的教育方法。

梅贻琦主张的“智育”的核心是“通才论”,此处不再赘 述。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梅贻琦所推行的智育非常注重抓 学风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教学纪律方面,首先从教师抓起 。对于学生,有关考勤,考试的纪律也十分严明。对于这 些纪律梅贻琦都严格地掌握执行。清华大学的入学标准也 十分严格,一律凭考试成绩。然而对于真正优秀的特殊人 才,学校也会不惜破格录取。华罗庚从小店员成为清华大 学的教授经历“三破格”便是典型的例子。


大学着眼于“通识”的训练,才能便于学生在毕业后能接 受更高深、更专门的学问或研究。否则,“以无通才为基 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大学 一解》)梅贻琦自己提出了“大学而不重专门,则事业人 才将焉出”的问题,他回答说培养专才“固别有机构所在 ”,例如“大学之研究院”,各类“高级之专门学校”和 “社会事业本身之训练”等等。 梅贻琦所提倡的这种“通才教育”并非西方“Liberal Education”的简单搬移,而是一种以中国古代儒家“大 学”教育思想为基础,博采近代中外大学教育思想的精粹 融合而成的具有独立性的思想体系。
往事略集——嗜酒君子

梅贻琦嗜酒,并且在这一点上也堪称“君子”,以至于被 酒友们尊称为“酒圣”。考古学大师李济回忆:“我看见 他喝醉过,但我没看见他闹过酒。这一点在我所见过的当 代人中,只有梅月涵先生与蔡孑( jié)民(蔡元培)先生才 有这种‘不及乱’的记录。”
嗜酒君子


曾有一篇纪念他的文章,标题就叫《清华和酒》。“在清 华全校师生员工中,梅先生的酒量可称第一……大家都知 道梅先生最使人敬爱的时候,是吃酒的时候,他从来没有 拒绝过任何敬酒人的好意,他干杯时那种似苦又似喜的面 上表情,看到过的人,终身不会忘记。” 1947年,抗战胜利后清华第一次校庆,在体育馆摆了酒 席,由教职员开始,然后1909级,逐级向校长敬酒。梅 贻琦总是老老实实的干杯,足足喝了40多杯。
往事略集——思乡家书

1909年6月,清朝外务部考试录取了首批赴美留学生47人, 其中有后来成为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梅贻琦于1909 年11月到达美国,因错过了大学开学时间,被安排在马萨 诸塞州的格罗顿中学插班复读,至1910年才正式进入马 萨诸塞州的伍斯特理工学院学习。梅贻琦在格罗顿中学复 读期间,于1910年1月26日(星期三)的中午,收到了来 自家乡天津的第一封家书,4天以后于1月30日(星期日) 的中午书写了回信。这封回信由梅贻琦二弟梅贻瑞的后人 珍藏至今,已经有103年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