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和天人二分哲学观念的异同
中国古哲学思考题
辨析“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在《论语•子路》里说的这句话常被人引述。
但是,对这句话具体涵义的理解常有许多不同,甚至存在一些曲解,有必要进行一番辨析。
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要是从表达个人见解方面讲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
大体上可以表述为:“君子尽管不苟同他人的观点,但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小人尽管附和、盲从他人的观点,但不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然而,一些人在谈及某些具体问题而加以引述时,却出现了某种过度阐释甚至明显曲解的情况。
曲解之一,对“不同”的性质不加区分,似乎无论什么样的“不同”都不影响保持“和”的关系。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说,如何由异质的“不同”而致“和”,才是需要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曲解之二,似乎“和”是不需要原则的。
孔子所说的“和”,是在遵循礼制基础上的协调,是有原则的。
做人须有原则,须明辨是非,这是孔子的一贯主张,也适用于对“和”的把握,他曾指责乡愿为“德之贼也”。
“和”诚可贵,但不能没有原则。
曲解之三,有意无意地把“同”与“和”对立起来。
“同”是“和”的必要条件之一。
就人际关系而言,如果毫无共同之处可言,要达到“和”是很难的。
孔子所反对的“同”,仅仅是指那种无原则的、不辨是非曲直的“苟同”。
因此,将“同”与“和”简单对立起来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孔子所讲的“和而不同”,本有其使用范围与特定涵义,但许多人不把同质的“差异”与异质的“不同”加以区别,使人不能正视矛盾,影响问题的解决。
更有甚者,一些人随心所欲地引用“和而不同”来为自己的错误辩解,似乎一宣称“和而不同”就可以不受任何公理、道义的约束了,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实际上是对孔子这句话的曲解。
辨析“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中国传统哲学的七个思想特点
中国传统哲学的七个思想特点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不论从其思想内容还是从其思想形式方面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这些特点在宇宙观、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各方面都有所表现。
一、关注现实政治伦理而忽略自然宗教美国的德克·布德(Derk Bodde)在1944年出版的《美国东方学会杂志》第62卷4号发表一篇题为“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的论文,文中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
”这确实揭示了中国文化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主要特点。
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大多数人都关心现实的政治伦理,都渴望从政做官,目的就是治理社会和教化人心。
内圣外王之道始终是中国文化的理想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始终是中国知识分子努力奋斗的目的。
中国哲学中,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最为发达,内容也最为丰富。
中国的教育史上,也始终都以这种政治伦理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
相比之下,中国哲学中的自然哲学内容就显得贫乏,诸子百家中很少有人把治学的重点放在自然研究上。
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才科学成分不足。
虽然在实用技术上中国古代有非常丰富的发明创造,但是这些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却很少被清晰揭示出来。
同样地,中国哲学也不关心宗教,对远离现实的宗教没有热情。
中国人对宗教的信仰不虔诚,一个人可以同时敬奉很多宗教的神灵,但是不论敬奉什么神灵,都是为了让神灵保佑自己的现实利益。
因此中国人没有基督徒和伊斯兰教徒以及印度教徒那样虔诚狂热的宗教感情,宗教生活是可有可无的。
正是这种文化精神,中国历史上才既没有发生西方式的科学革命,也没有陷入西方中世纪的黑暗时期,而一直以道德礼仪之邦的形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主张天人合一而反对天人对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哲学的主流思想是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认为,人类与自然本就是一个整体,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人类生存的一切需要都是自然界提供的,因此人必然无法脱离自然界,必然要依赖自然界,必须与自然界保持和谐一致。
中西方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差异性分析
中西方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差异性分析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各国文化间的交流、融汇日益频繁和广泛,以及纷繁的外来文化成果和各种文化思潮的渗透,对于中西方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以及差异性探源,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并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差异。
关键词:文化意识;思维方式;差异性;比较一、前言纵观古今中外,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是其哲学思想,历经原始的选择和历史的淘洗形成相对稳定、经久不变且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思维方式,这不仅决定了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决定了人类一切物质文化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发展的方向。
因此若要揭示合而不同或殊途同归的事物表象后不被人察觉的事理逻辑,找出最为重要的、影响人类文化出现差异性的核心因素,必然要从文化结构入手,探源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差异性。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结构始终以“三元(源)化生万物说”“一元四素全息论”为基础;以“天人合一”为基本观念;擅长圆道思维;求宇宙万物动态的平衡关系。
而西方文化结构以“四根说”“机械、还原论”为基础,以“主客二分”为基本理念,倾向于线性思维,求宇宙万物静态的存在原理。
本文以此为线索,探源并厘清中西方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差异之所在。
中西方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差异性探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各国文化间的交流、融汇日益频繁和广泛,以及纷繁的外来文化成果和各种文化思潮的渗透,对于中西方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以及差异性探源,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并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差异。
二、三元(源)化生万物说与四根说《子华子・大道》说“大道有源,其源甚真,名曰空洞,空洞无有,是生三元”,三元决定着天地万物的内在本质,造就宇宙万象的千姿百态。
此三元按特质分为:物元(源)性物质、质元(源)性物质、体元(源)性物质,因其万物各具阴阳显隐特性又可分为显态三源物质与隐态三元物质,前者是后天类物质,后者是先天类物质。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本文概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核心观念之一,它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深刻理解。
这一思想源于古代农耕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历史演变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影响,以期揭示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含义,阐述其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天人合一”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在各个文化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本文还将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的启示,以期为推动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通过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系统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与特点“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宇宙的和谐统一关系。
这一思想内涵丰富,特点鲜明,既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也反映了他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
“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与自然和谐共处,遵循自然规律,不得违背自然之道。
二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的行为应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相一致。
三是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和思想应与宇宙的运行规律相一致,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思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体性。
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整体联系,认为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是动态性。
这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种变化。
三是实践性。
什么是“天人合一”?
什么是“天人合一”?今天咱们谈谈“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天人合一”一直以来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古代哲学非常重要的世界观,或者是中国传统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特征。
但是“天人合一”这个说法,其实是在宋代才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也很少被提及。
虽然在不同时代的古典文献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与所谓“天人合一”相近或相似的表达,但它的含义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确定的。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的,各种与“天人合一”相似或相近的表达,其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而不是相同的。
所以简单说:第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说中国古已有之。
但“天人合一”这个说法,其实是后世学者从中国古代文献中总结发展出的一个说法,并且又为我所用地,进行了重新定义。
第二,“天人合一”的思想或者概念,在中国古代并没有被认为是传承有序的,非常重要的,或者主要的中国文化特征。
是大约20世纪以后,经过一些现代学者的再度引申发挥后,才开始被称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所谓“核心价值观”的。
那么“天人合一”在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大致概括起来有四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认为:所谓“天人合一”的本意,是说“天人一体”,“天人不分为二“的意思。
比如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庄子《齐物论》这里的所谓“天”指的就是“自然”,按今天的话说,大概的意思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万物与人和谐共生,是一个整体”的意思。
所以季羡林先生说,他认为“天人合一”的意思。
就是“人与自然要成为朋友,不能成为敌人。
”第二种理解认为:所谓天人合一的本意是说“天人感应”的意思。
表达的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
“天人感应”论认为,所谓“天”是有意志的,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也能感动天意,由此二者合而为一体。
简单说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论”,最早是战国时的思想家子思、孟子首先提出的,到汉代儒家董仲舒继承了这个理论,把其发展为了“天人感应论”。
浅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与哲学思想
浅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与哲学思想一朴素的哲学观点“天人观”自古天人关系就是哲学史上一个广为讨论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最为大众化的问题。
在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想成了两种广为流传的思想潮流,可以用“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来作概括。
一方面主张天人合一:就是说天、人相通乃至相类,天性乃至天形即是人性、人形,知人即可知天,知天即可知人。
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注重自然界与人的联系和影响,反对以人为破坏自然。
例如道家,特别是庄子学派中的一些人物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被动的。
因而提倡无为,绝对地顺应自然过程。
当代西方某些环境悲观主义者主张人类放弃现代文明,回到原始时代,与这种思想是一致的。
但“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不少违背科学的地方。
强调“天”是最高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间统治者的权力是天之所授,因此历代帝王都以天子自居以此来使人们屈服于自己的统治也就间接地屈服于天道,如老子所主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崇尚自然的基础上,将人道与天道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主张天人相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
《天论》开篇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社会的治乱“非天”、“非时”、“非地”,自然运动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也决定不了人间吉凶祸福。
也就是说天人各自有其职分,天人各具其道、各行其道。
例如战国时代的荀子肯定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制天命而用之”,即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显示出开发自然的进去精神。
但天人相分过于强调“不求知天”的思想暴露了它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反对对自然规律做深入探索。
早期西方世界对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也有专深的研究。
在西方文明的形成和重要发展时期——希腊、罗马时代,形成了“自由”、“民主”的文化基础。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曾出现类似中华民族那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如:赫拉克里特就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毕达哥拉斯则把天看成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他们依赖宗教信仰,相信神的拯救等等与大自然的联系.但是,这种整体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天人关系的四种观点
天人关系的四种观点
1. 天人一体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天和人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天是人类活动的依据和指导,人是天命的体现和实践者。
天人一体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类应该顺应天时地利,与自然共生共荣。
2. 天人相异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天和人是具有不同属性和地位的存在,天是超乎人类的存在,人类只是天的下属和被支配者。
天人相异观点强调人类应该顺从天命,不违背天理,以避免祸患和灾难。
3. 天人对立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天和人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天是人类的敌人或竞争对手。
天人对立观点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和智慧,克服天的限制和压迫,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4. 天人相恋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天和人是相互吸引、相互追逐的存在,天和人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和互惠互助的关系。
天人相恋观点强调人类应该与天相互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这种观点在一些宗教和哲学体系中有所体现,例如道家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入思考——天人之分思想
的侵略。 三十年代,他主张主观之“我”与客观之“非我”之间应该是对立
基础上的统一,而不是冥合式的统一。首先,将我与非我看成一个整体, 认为只要整体中有对立面,我们就能积极地认识社会自然,发展人类的科 学知识,这也是天人分而不离思想的体现,天和人是分开的,但这是在一 个整体内部的有秩序的分开,并不是完全无关联。按照天人思想来解释, 我就是人,非我就是天,人需要不断开发自然,来达到认识天的程度,这 过程中可能违背自然规律,这就形成了我与非我的对立,但这种对立是在 人与天总体上和谐统一的基础上的对立,否则,人与自然便无法共存。很 显然,他反对把我和非我冥合为一个东西,而主张将他们分开,形成对立 面,不过这是以对立统一为前提的。这样就出现了我能否认识非我的一个 问题,冯先生在此提出了立言思想,即注重对知识问题的研究,注重对哲 理问题的研究,而不是向其他人那样注重立德、立功,功利主义,这样就 跨过了道德境界,来到了天地境界,成为圣人,“成为圣人,是尽人之所 以为人,唯有圣人才是完满的人,才能充分认识我与非我的问题。因为天 和人是分而不离的,只要抓住这种天人思想的精髓,即天和人、自然和人 为的对立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终有一天,我能够认识非我。
参考文献 [1] 汪先全 .“天人合一”——冯友兰一以贯之的思想 [J]. 中州学刊, 1993(2) [2] 徐诚 .“天人合一”及其现代意义 [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2010,26(3) [3] 徐子恒 . 天人合一下学上达——初探孔子人性思想 [J], 世纪桥 2018(6) [4] 陈世清 .“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从冯友兰中西哲学观看中 国哲学的发展方向 [J]. 纪念冯友兰诞辰 110 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 [5] 李明军 .《天人合一与中国文化精神》[M].2015.11
先秦天人观:古代造物艺术的思想渊薮
118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李 娟,钟志强 先秦天人观:古代造物艺术的思想渊薮
首先,荀子赞赏了人类活动的价值、目 的,对人之欲望加以了肯定,在某种程度上, 这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荀子·王制》 提 出:“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 致其用”[8]84 表现出荀子对造物技艺满足人类 欲望的肯定。荀子认为,人能利用自然为社会 谋求福利;人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自然资 源的特性改进技艺,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 欲求。其次,荀子的“天人相分”思想在技艺 观方面表现为强调“由技进艺”,即技术可适 应物性与人的欲求不断提升、娴熟,最终达到 与天地合一的完美境界。《荀子·性恶》 认为: “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 非故生于人之性也”。与道家求真不同,“伪” 于荀子而言是一种进步的肯定。荀子认同且赞 赏“人为”(造物活动),肯定人造器物可胜过 自然之物;物经加工之后比其原始状态更适合 于人类社会的需求,审美上也可能更突出。可 见,荀子对器物制作工艺持肯定的态度,并以 之为人类社会文理隆盛的必要条件。最后,在 “天人相分”思想的影响下,技艺观为造物艺 术在美学上也争得了一席之地。《诗品》 云: “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 金’。”汤惠休评价的是谢灵运与颜延之的诗歌 风格,然而,其评语也是源于古人对自然物和 人工造物之美的经验比较。物身上显现的人为 之美与自然之美的属性其实质都是人类审美理 想的一种反映,这两种审美观都是受到“天人 相分”思想影响下的“艺术观”的体现,只不 过是一个源于荀子的天人之分,另一个则是源 于庄子的思想。
第 36 卷第 4 期 2021 年 7 月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Vol.36 No.4 Jul.2021
东西方思想观念异同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3、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了解传统文化,不可不知“天人合一”
了解传统文化,不可不知“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这个思想又叫“天人相应”、“天人和谐”、“天人统一”等等,内涵大致上都相同。
主要是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所以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
由此得出结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在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这个思想中,“天”的含义也是双重的,有时指上帝,有时指大自然。
西方人认为大自然和万物是上帝创造的,既然创造出来了,人类如何对待它?在这方面,西方人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协调自然。
中华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这正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突出表现。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有双重含义。
一是有意志、人格化的“天”,其实也就是上帝;其意志即为“天命”。
二是无意志、非人格化的天,其实就是大自然。
我们现在是对“天人合一”作新的诠释,当然主要是讲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拿“天”来指大自然的观念的确占有一定的文化比重,这不是偶然的。
从文化比较来看,世界上多数民族和所有的宗教都认为最初是上帝创造了宇宙和万物;但中华民族却没有得到全民族信仰的宗教,所以对“上帝”的观念比较淡薄。
中国有道教,道教出于道家,当它在汉代后期正式成为宗教时,当然也宣扬上帝及其统属的仙官与神将。
但道教推尊道家学派的代表老子为教祖,而老子早在春秋时代就指出是“道”创造了宇宙和万物。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指事物运动的规律,或有规律的运动。
这种运动创造了宇宙本体(“道生一”);这个本体一分为二,成为阴与阳的对立统一(“一生二”);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事物(“二生三”);这种新的事物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三生万物”)。
在这种说法中没有“上帝”存在的余地,一切都是事物运动的结果。
既然道教的祖师都不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所以道教宣扬上帝就远不及其他宗教宣扬上帝那样有力度和影响了。
天人合一
1、释“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指把宇宙人生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看做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的一种思维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人合一”代表了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和境界,成为历代儒家的思想模式。
传统儒学以“究天人之际”为最大学问,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不仅关涉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且把天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思考,把宇宙本体与社会人事及人生价值密切相联。
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在儒学发展历史上存在三种模式。
一是从孔子到苟子直至刘禹锡倡导的自然论“天人合一”模式。
孔子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里的“天”已不是商周时流行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神的存在,而是一种最高的客观意志,是自然社会的主宰。
他提出“知天命”、“畏天命”等一系列命题,即是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
荀子则进一步提出“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唐代刘禹锡则较系统地阐述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理念。
当然,荀子、刘禹锡也并不否定天与人有统一的关系。
二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有神论“天人合一”模式。
他把“天、”神秘化,“天”成为有意志、有目的、有道德属性的最高主宰,具有了“神”的灵性,他的神学化的“天人相类”与“天人感应”学说,旨在寻求天人的和谐统一,维持现存的社会秩序。
三是从孟子直至宋儒所开创的心性论“天人合一”模式。
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在他看来,天道即是“仁”与“人,,的统一,人只要能保存本心,涵养善性,也就与天道相通,融为一体了。
宋儒发扬光大了孟子的心性论学说,宋明理学中的天道主要是“理”和心性。
从张载正式提出“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到二程的“天人本无二”,直到王阳明的“万物一体”,在他们看来,人只要把自己内在的德性发扬出来,就能与天道合而为一了。
《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关于天人合一的理解
关于“天人合一”的理解“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中最古老、最广泛的概念。
它不但是中国国家哲学(也不妨称之为国家宗教)的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的思想体系,不论是属于大传统还是小传统,如道家、中国化了的佛家、法家、阴阳家、兵家、农家、医家,以至风水、气功、武术、房中术……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近代以来,中国大传统中的“天人合一”说已经大大式微,但是在小传统中近年却不但重新抬头,而且日见流行,但是,我们在这里只能讨论大传统中的“天人合一”。
儒家的“天人合一”之说起源应在孔子以前,亦即应在巫术时代或万物有灵论的时代。
“天人合一”,何谓“天”?何谓“人”?历来有不同的解释。
如天,即有所谓主宰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自然之天、人格之天的分类法,还有与此大同小异的分类法。
其实在大传统的文献中,这些概念的界限未必清楚,古人用“天”这个词的时候,也未必有那么多讲究,我现在只想从其历史的发展,由带有极端的迷信色彩到脱去迷信而只意味着宇宙或大全的过程来区分为四类。
根据史学与考古学,中国在周以前,天的概念并不发达,发达的倒是“帝”或“天帝”的概念,大体上就是祖先神或其扩大。
部落酋长或者巫师可以直接与之对话。
人间一切事情都要通过占卜,得到能降人祝福,决人休咎的“帝”的旨意以后,才能决定。
商朝的最后一个君王纣,在死到临头的形势下,仍然说什么“我生不有命在天?!”这个天还是迷信色彩极其浓厚的主宰的天与命运的天。
后来到了周朝,“帝”的概念为“天”所替代。
天虽然似乎还执掌人的命运,但是迷信色彩已大为减少,到孔子、孟子与老子、庄子,天的意义已有了越来越强烈的哲学色彩,到荀子甚至遭到完全的否定,但是在墨子,特别是阴阳家那里还有相当浓厚的迷信色彩,这方面的影响一直遗留到三千年后的今天。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种天。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一方面民间流行十分迷信的纤纬学说,一方面大儒董仲舒又提出一个完备的“天人感应论”,把天的一切都与人的一切相比附,比如说“人有三百六十节,象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有四肢,副四时数也……”。
对天人合一的看法
我对天人合一的看法“天人合一”是中国哲人的基本主张,是中国文化统摄一切的主导理念,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
这一思想命题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是朴素辩证的北宋大哲张载第一次正式而明确、严密而系统地提出的。
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光辉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哲人“与物为春,万物一体”的思想观念与理想信念,同时亦揭示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和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体认到“天人一体”,深刻体认到人与自然的亲缘性、同构性与一体相关性;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明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乐、和睦、和谐与和融,就是要获得那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传•;系辞上》)、“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的理想状态与思想自觉。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即是主张“天人不二”、“天人合一”。
而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众所周知,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则是主张以“主客二分”“二元对立”为最主要的思维模式,从而“天人相分”。
“中学”亦即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与“西学”亦即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二元对立”、“天人相分”、“主客二分”进而推崇竞赛和征服——恰成反照。
中国哲学这种“天人合一”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就其最具有现代性的启发意义的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体相关的问题意识。
当然,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并且必须承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艰深微妙,作为绵亘数千年的中国主导性思想文化理念,作为弥漫于全社会的文化传统,在自身的衍变演化的文化苦旅中,既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有芜杂怪谬的内容成分,对此,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充分肯定:中国古代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与理想,略作一番现代转化和话语革新,就可以策略性地转型为一种“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8]的思想理念。
绿色美学的坚实内核——解读郭因的三大和谐理论
绿色美学的坚实内核——解读郭因的三大和谐理论●●●第26卷第5期2005年l0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malofHuaibeiCoalIndustryTeachersCollege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 o1.26NO.50ct.2005美学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绿色美学的坚实内核解读郭因的三大和谐理论李景刚(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淮北235000)摘要:三大和谐理论是郭因绿色美学思想的内核,从郭因三大和谐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哲学视角的转变和审美观念的转变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解读.郭因的三大和谐是对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理论背后暗含了哲学视角的转换,三大和谐理论是对传统主客二分模式的超越;郭因并把以三大和谐理论为内核的绿色美学看成一种生活观念,把审美作为了一种生存范畴.关键词:郭因;三大和谐;绿色美学中图分类号:B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34(2005)05—0020—03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充满着二律背反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人类享受着物质文明的发达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幸福和满足,但也深刻地体验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带给我们的痛苦;感受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与畸形;品尝了自己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在我们为科技的进步,物质水平的提高欢欣鼓舞的时候,人类社会的生态危机,人态危机,心态危机正以一幅触目惊心的现实图景摆到了人类面前,人类的现实生存受到了挑战.现实的残酷,使人类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不得不寻求一个新的发展之路.政治家,科学家都在为此努力,然而不从根本上转变人类的生存观念,任何努力都终将是苍白无力的.所以,人类现实生存的种种危机,只能依靠生存观念的转变.那么,人类生存观念的转变又要依靠什么来实现呢? J—M-费里指出,"未来环境的整体化不能靠应用科学或政治知识来实现,只能靠应用美学知识来实现.""(P27)我们可以这样说,不仅未来环境的整体化需要美学知识来实现,而且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不得不靠应用美学知识来实现.郭因以美学家的敏锐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危机,于是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以现实生活为依据, 以前人的理论为基础,适时地提出了绿色美学.绿色美学是对当下人类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里面蕴涵了郭因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与体验.作为一种新的美学形态,三大和谐理论是其坚实的内核.郭因认为要实现人类社会的稳步发展,必须要走动态和谐之路,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动态和谐.在郭因看来,三大和谐不仅是其绿色美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内容,而且是文化的根本追求,是人类的根本追求.在各种美学理论异彩纷呈的今天,当我们用"大美学"的视野重新去审视郭因的思想观点的时候,我们发现郭因的三大和谐理论对我们当下的美学研究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启示意义.我们认为,郭因的三大和谐理论不仅是对前人理论的总结,而且还有自己的理论创新.古今中外,分别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或人与人的和谐或人自身的和谐的先知先觉是很多的.郭因的贡献就在于他不仅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而且他还就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把三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使其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动态过程.我们要理解郭因的三大和谐理论,必须先要知道他对"和谐"这一概念的界定.郭因认为,"和谐"从积极的意收稿日期:2005—06—29作者简介:李景刚(1977一),男,山东临沂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20义说,是多样统一,多元互补.从消极的意义说,是并行而不相悖,并育而不相害.在此基础上,郭因指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郭因看来,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人与人的和谐是保证,人自身的和谐是动力与归宿.他说:"我所做的只是把前人曾分别主张的三大和谐以一为基础,一为保证,一为动力的关系串在一起,并把这三大和谐看作人类理所当然的根本追求,文化的理所当然的根本追求,美学的理所当然的根本追求."【]㈣"这样,三大和谐就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整体和谐,郭因把三大和谐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三大和谐是动态统一的,但三者之中人自身的和谐是主要的因素,郭因认为,目前人与自然,人与人不和谐,归根结底乃是人自身的不和谐,只有实现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才会成为可能.我们认为,郭因的这种观念是科学的,因为人类是构成现实世界的核心要素,人类有什么样的观念,人类在具体的实践中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只有人类的思维和观念发生了变化,认识到自己乃是宇宙中的一份子的时候,人类自身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宇宙的关系及人际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倘若,人内在的和谐都无法实现,那么人类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岂不变成了无稽之谈.郭因还对三大和谐理论的理论内涵做出了界定,在他看来,三大和谐理论的理论内涵不应该简单地按照字面意义来理解,它应该包括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郭因说:"我们所讲的人与自然和谐,既包括人与天然自然的和谐,又包括人与人工自然即社会物质环境的和谐,还包括对人类提出的保护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开发与节用资源的要求和节制自身繁殖与提高自身质量的要求.我们所谈的人与人的和谐,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和谐.我们还提出了人自身的和谐,其中包括生理的和谐,心理的和谐,生理与心理的和谐."I2]㈣s 由此可见,三大和谐的理论内涵是很丰富的,它涵盖了人类存在的各种层面的和谐.高科技的信息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有很大变化,但三大和谐总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感慨:在我们提倡"可持续性发展""构筑和谐社会"和"节约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具有怎样的开创性; 在人情冷漠,人性异化,人性危机的商品社会,他的"人"的和谐理论又有着怎样的积极指导意义!从西方哲学发展史来看,古典哲学中的主客二元论长期统治着人类的思维.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人类把所有外在于我们自身的事物都看成是客观的,甚至是和我们人类相对的.所以,人类很自豪地把自己看成是宇宙的核心和主导;把自己看成是衡量宇宙万物的尺度,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哲学观和宇宙观反映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就表现为人类想要征服和主宰自然的企图;人类要"为自然立法"的梦想,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更加深了人们的这种观念.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主客之间的鸿沟在古典哲学中难以弥补.我们似乎可以在康德的"自然向人生成论"中看到希望,然而康德终究没有摆脱主客对立的二元论的思维模式的束缚.这样.人类变本加厉地向自然索取自己生存所需要的资源,人类似乎已经成了自然和宇宙真正的主宰者,人类陶醉于胜利者的幻象中.然而,人类索取得越多,人类自己面临的威胁也就越大,"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3"""人类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和诗意,现实把各种危机残忍地摆到了人类面前.无论是从哲学学理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人类自身生存的角度,人类都需要寻找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西方哲学在进退维谷的时候,海德格尔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古典哲学, 以期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找到新的理论资源.值得欣慰的是,他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找到了哲学的出路,同时也为人类的发展找到了出路,西方哲学从"主体一客体"的人生结构转向了"此在与世界"的人生结构,新的哲学观念的产生使人类的生存走入了澄明之境.从哲学的视野来考察郭因的三大和谐理论,我们认为三大和谐理论在更深层面上是对传统哲学观和宇宙观的发展和超越.郭因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易经)》一文中说:"在中国,这三大和谐的思想则早就相当完整地出现于'五经之首'的《易经》."(郭因:《山高水阔——我的审美跋涉》(第一册),安徽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学会编印,第26 页.)他认识到《易经》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追求宇宙整体和谐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正在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正在成为挽救地球,挽救人类的良方.同时,郭因又把《中庸》中提到的"道中庸"与"致中和"联系在一起,作为其三大和谐的理论源头.可以这样说,郭因的三大和谐是在中国独特的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一种具有"人——世界"意味的理论,是受到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滋养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超越意识的理论.我们之所以认为郭因的三大和谐理论具有超越意味,就在于三大和谐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世界"的人生结构."人——世界"的人生结构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与世界",而这种观念和中国哲学所讲的"天人合一" 还是有差异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人类早期对待宇宙万物的一种朦胧的意识,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主体和客体的意识并不是很突出;而"人一世界"的人生结构是在"主体一客体"的人生结构基础上对二元论哲学的超越,它是"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或"后主题性的天人合一"(张世英语).这种哲学观念主张,人类与世界万物的关系是内在的,人类是寓于世界万物,融于世界万物的.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人与万物不是对象性的关系,而是共处和互动的,人21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在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指出,郭因的三大和谐理论就是一种动态统一的理论形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郭因是在中国古典哲学的滋养中形成自己的理论的,但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并没有局限于中国传统哲学,他在自己的理论中多次提到他的三大和谐理论也是受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性复归的思想的影响.从这里我们能发现,郭因的三大和谐理论不再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翻版,而是蕴涵了新的哲学观念,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超越.总之,仔细研读和体会郭因的三大和谐理论,我们就能够发现在三大和谐的下面隐藏着郭因哲学观念的发展,在这种哲学观念中,他对待自然,理解宇宙的视野才会更广阔.也正是因为具有了整体和谐,万物相通相融的宇宙观,三大和谐理论才能作为绿色美学的坚实内核而存在.从上文的论述可以发现,郭因的三大和谐理论是对传统"天人合一"的超越,它蕴涵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念.也正是哲学观念的转变让郭因以三大和谐为理论内核的绿色美学不仅仅是一种美学形态,而在更大意义上使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观念——人类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他把"审美"作为了一个生存范畴.中国哲学和美学重人生体验,它们一直与人生哲学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核心问题不是探讨美的本质是什么,而是一直在追问审美对我们的现实人生有何价值和意义.在中国美学的视野中,审美无疑就是一个生存范畴.由于中国哲学的体验性,中国人虽然把审美作为一个生存范畴身体力行着,但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依然是"天人合一"的朦胧状态.在西方,康德,席勒,马克思等都在探讨审美对于人生的意义,然而他们始终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下来理解世界,解释审美,终究没有给我们一个圆满的答案.海德格尔以荷尔德林晚年一首风格独特的诗歌来探讨"人诗意地栖居",他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抽象地认识人的诗意栖居的,他认为只有通过"诗化""仁爱的惠临""以神性度测自身"才能实现诗意地栖居.虽然他把人的在世结构看成"此在与世界",但我们总感觉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离我们太遥远,我们也很难企及.郭因在吸收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精髓,在借鉴西方哲学与美学的理性思辨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的三大和谐理论,是把审美看成了更具普遍意义的生存范畴.首先,22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西方美学的抽象思辨在郭因的三大和谐理论中具有了实践意义的可操作性.郭因所倡导的三大和谐不同于其它学科之处是他乃从审美的角度来提出三大和谐的,他认为只有递进地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谐,人类才能进入和谐的状态.绿色美学的目标才能实现.可见,郭因对人类涛意栖居的憧憬不再是审美乌托邦,而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在郭因看来,现实生活的根据要比理论的根据更加重要,所以他更注意理论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以三大和谐为理论内核的绿色美学不仅是一种美学形态,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观念,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应该要有"绿色"的意识,他说:"在我看来,人类的最佳选择是研究和实践一种绿色的文化,绿色的美学,走一条绿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种绿色的文明,创造一个绿色的世界,从而有效地奔向全人类共同幸福这一共产主义的红色目标."[41(P66)把绿色美学作为一种生活观念,还要用它来积极的指导实践活动,从而美化人类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郭因的《可持续发展与三大关系》,《关于生态城乡建设的思考》,《绿色文化,绿色美学与城市建设的若干美学问题》等文章把绿色美学和生态城乡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这都是绿色美学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在《绿色文化,绿色美学,文明模式与人类应有的选择》一文中郭因明确地指出:以三大和谐为理论内核的绿色美学应该是人类文明共同之路,是全人类应有的选择.该文充分体现了郭因的美学观念,在他看来,人们不仅要在理论上x,-j-=大和谐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在生活观念上也要具有三大和谐的审美意识,人类要把审美作为一个生存范畴,要以审美的思维,和谐的眼睛来看待世界,理解世界,只有以三大和谐为内核的绿色美学才有挽救地球,挽救人类的可能,人类也才能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参考文献:[1】转引自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1郭因.关于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答客问.我的绿色观[M】.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4.[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人民出版社,1995.【.4】郭因.绿色文化,绿色美学,文明模式与人类应有的选择.我的绿色观【M】.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4.责任编校金得存。
从天人相分到天人合一
从天人相分到天人合一低碳经济概念是影响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的重要概念,同时也要意识到它对人类哲学观念的深刻影响。
在我看来,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人类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反思现代性,从而意味着新的现代性或后现代的到来。
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认为保护地球的生态自然环境很重要。
为什么这项任务这么紧迫?是因为人类活动所导致的过量碳排放。
人类活动过量碳排放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工业文明以及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类依托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
因此,我们有必要检讨支撑现代工业文明的哲学观。
从人类历史看,人类最初是与自然一体的,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哺育了人类。
人与自然界的分野在于人的觉醒,人类意识的产生使人们感到了人与自然的区别。
当人们开始能够完全从对自然的依赖进而发现自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时,人与自然也就真正分野了。
早期人类虽然也有了与自然相区分的意识,但由于农业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关系,仍然对自然充满敬畏之情。
人类感到真正能够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产生的意识。
然而,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征服实际上是对自然的掠夺和严重破坏,其对地球生态平衡的破坏远远大于以往全部人类活动的总和。
工业文明的兴起是人类对自然的胜利。
然而,人类在向自然开战的时候,忘记了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
现代工业文明对待自然的哲学就是,把自然当成是一个永远开采不完的采石场,而金钱收入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准则。
正如舒马赫所说:“现代人没有感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感到自己命定是支配和征服自然的一种外来力量。
他甚至谈到要向自然开战,忘却了:设若他赢得了这场战争,他自己也将处于战败一方。
”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维进程来看,首先是人类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区别,然后人类由于工业革命的胜利,开始有了征服自然、主宰甚至掠夺自然的意识。
然而,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使得20世纪中后期的人类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是一种征服主宰的关系,而是一种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影响阐述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影响阐述中国儒家“天人合一” 的和谐思想在远古时期就有提出,远古巫术礼仪中的“乐”和“礼”就是和谐思想的萌芽,“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我国教育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本题意义的最高范畴是“道”。
从“道”这个本体的角度来看,天人关系体现为“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客体与主体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道与人道分属于自然和社会两个不同的领域。
天道表达着“道”的自然的、客体的方面,人道表达着“道”的社会的、人文的、主体的方面。
一、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负面影响人道与天道在其所指的范围来看是炯然而异的,一个指向客体,一个指向主体。
但是由于传统哲学中独特的本体论和人性论,又使得主客体、天道与人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就有了以这种联系去思考天人关系的思维倾向。
从天道与人道相异的角度,传统哲学中形成了“天人相分”的思想;从天道与人道相连的角度,传统哲学中则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1. 人性是天道与人道的关键,“至诚”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人性是天道与人道的关键,也是它们之间关系的枢纽,而“至诚”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正如《中庸》中的“尽性参天”思想,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中还说到“唯天下之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也。
”这就是说唯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充分发挥人的天性,能充分发挥自己天性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别人的天性;而后才能充分发挥万物的天性,才能帮助天地化育万物,最后才能与天地化为一体。
这也说明了“至诚”的境界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人性的必然归宿,只要人达到了至诚的境界,符合了天所要求的最高境界,人就达到了至善至美,也只有遵循效法天道,才能够使人的活动符合于“礼”,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教育哲学复习思考题
(0284)《教育哲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每空分值为1 分,共30 个小题)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些学派中又以儒、墨为盛,称为。
2.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天人合一、政教统一、、知行一致。
3.在天人之辩中,有不同的主张,概言之不外乎两大类:,天人相分。
4.性善说以为代表。
5.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个等级,从上到下为“圣人之性” 、“中民之性” 、。
6.中国古代的创世说就其主要方面而言,大致有天命史观、圣人史观、、民本史观。
7.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观主要有进化论、退化论、。
8 庶、富、的思想首先由孔子系统地提出。
9.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
10.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包含着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不变调整自身是言行及改进自己的思想观念,达到“君子和而不同”的要求。
11.在中国的古代书籍中,对于“知”字大致有三种涵义:知识;智慧;。
12.的关系,是教学论中的认识论的问题。
13.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特点。
14.重视诗教与的作用,是儒家审美教育的主要特点。
15.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以为主导。
16.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坚持;坚持科学分析态度;立足于现代化的科学态度。
17.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哲学思想。
18.是第一个制定归纳法的哲学家。
19.第一个把进步主义教育和实用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的是。
20.极力主张通过教育改造社会为改造主义奠定基础的是布拉梅尔德。
21.由于要素主义坚持“传统教育”理论的某些论点,因而又被称为“”。
22.与进步主义强调的变是无所不在的观点相反,要求返回到绝对原则。
23.存在主义哲学是现在西方主义思潮的代表,它以研究人的哲学为标榜。
24.提出“存在先于本质”的法国思想家是,他是存在主义哲学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也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思想家。
25.分析哲学是现代西方最流行的哲学流派,包括逻辑实证主义和26.科学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被称为现代西方的三大思潮。
浅述张岱年的天人合一观
浅述张岱年的天人合一观作者:陈一鸣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19期摘要对于张岱年先生的天人合一观,他是立足于中国哲学史上的观点所形成的自己的见解,所谓“合一”,有分才有合,故,张岱年先生的“天人合一”既强调天与人相分别,又强调天与人相统一。
其中,“天人合一”观念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张先生认为对于“天人合一”与“天人有分”观念是“交参互含”的,应当批判的继承,在张载和二程的思想基础上,解决了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重新肯定了天人合一观念。
同时,正确理解天人关系,能够使人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保持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天人合一张岱年人与自然作者简介:陈一鸣,河北大学政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B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7.113关于“天人合一”观念,历代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天人合一观念起于先秦,成形于汉宋,发展于清代。
张岱年先生从中国哲学史出发,梳理“天人合一”的相关思想概念,最后立足于张载、二程的思想,认为对于“天人合一”要批判的继承,立足实际。
从思想层面,解决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从现实层面,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开中国文化综合创新之路。
一、张岱年的“天人合一”观的思想渊源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天人合一”均有不同的论述,大体来说,即天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于“天人合一”的来源,《诗经·大雅·荡之什》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豁德。
”主要意义是说人的常性与生俱来就是追求美善是其德。
《左传》记郑子太叔说,“礼”是“天经”“地义”“天地之经纬”,把天地之理与人间之事联系起来,从伦理道德层面讲天人关系,“礼”使天与人产生联系,进而“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人合一和天人二分哲学观念的异同
【摘要】:中国讲“天人合一”强调“天道”,自然不可认识;西方人则认为“天人二分”,人是万物之灵,自然可被认识。
(但不是说中国只有“天人合一”而西方只有“天人二分”,而是中国其主流思想是“天人合一”,西方的主流思想是天人二分)。
那究竟是什么使得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对自然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本文从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观点的起源进行探讨分析二者的异同。
因为哲学教人明辨——求因——批判。
【关键词】:天人合一天人二分哲学分析
【正文】:
一、不同的经济和生存环境产生不同的宗教和信仰
(一)天人合一
江河赐予了中国古老文明,“天人合一”被孕育其中。
我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大多分布在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或冲积平原上,从东北的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流域到中原的渭河、黄河流域,南方的江汉、江淮流域和珠江三角洲都留下了中华民族祖先的足迹,尤其是长江和黄河更是以其宽广的胸襟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经形成了“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尚书·禹贡》)的中华大国。
泱泱大国,江河纵横,土地肥沃,物种繁多,有着丰饶的生存资源。
这些都是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依山傍海的希腊以及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无法媲美的。
中国的地大物博不仅给她的子民提供了完全的自足生存条件,还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让生长在这片沃土上的人们和文化能够不断地自我调节和更新。
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上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让中国在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之前,长期成为东方乃至整个世界最富足、最强大的国度,再加上中国处于一个半封闭的边缘地形(一面临海,三面环山),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和外界相对隔绝的孤立状况,海洋对于远古的中国人来说,仅仅意味着陆地的尽头、自然的天限,激发不起人们的兴趣。
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独立的发展,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成果,并能保持自成一体的延续性。
但是另一方面,造成了国民固步自封的保守意识和盲目自尊的大国心态。
大自然给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厚的物资财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直至今天农业还是中国的第一产业。
农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上天的“庇佑”,所以自古以来占主流的自然观思想都是“天人合一”。
(二)天人二分
大海孕育的西方文明,“天人二分”暗藏其中。
西方文明发祥地位于亚欧大陆西侧的欧洲,它西、南、北三面环海,东与亚洲接壤,就像是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个巨大半岛。
整个欧洲都离海比较近,所以说,海洋成为欧洲自然环境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另外作为西方文化最早发源地的古希腊罗马文明,更是与大海密不可分。
希腊罗马文明的中心位于欧洲南部的地中海地区。
那里既没有广袤的草原,也没有东方那种肥沃的大河流域,只有那些被重叠的山峦和起伏的波涛分隔成小块的岛屿、沿海平原和盆地,这种特殊的地理形态形成了古代克里特———迈锡尼人和后来的希腊人独特的“两栖类式的生活”,与众不同的海洋文明也就孕育而生了。
由于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就不能像中国那样自给自足,这样就注定了大海孕育下的人民必须走出去,或是向天“要”东西。
这就是为何黑格尔在讨论历史的地理基础时骄傲的说:“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们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里,把他卷入到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
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为的有限的圈子。
”这句话非常生动形象的阐明了中西文化产生差异的地理自然基础。
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农业根本无法满足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存需要,于是人们不得不把目标转向山林和大海寻找生活资源,发展畜牧业、渔业以及向海外的迁移与征服都成为谋求生存的重要途径。
久而久之,工商业文明孕育而生。
自然既然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人们对他的态度就肯定不能是顺从而是要征服。
换句话说,就是天人之间不是一体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天人二分”,就要求人们必须去探索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征服大自然,从而改造大自然,使大自然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的分歧点
(一)关于主客体
“天人合一”的神秘主义认识论,将哲学意义上的主体和客体完全混为一体,认为只要人能够达到至善至仁的精神境界,就能顺应天理,合于天道。
可见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认识论,主要是以此来将儒家学说依附于政治,使之成为封建帝国时代的国家意志,上升为“君权神授”伦理根据。
“天人合一”属于中国古典哲学认识论的范畴。
它将认识的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关系一体化,并以此作为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出发点,具有原始的神秘主义倾向。
以“天人二分”为主流思潮的西方哲学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人是万物之灵”,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征服和控制的强烈欲望——战胜,征服为主流意识;天人相争的武器是科学,是知识——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代表着西方科学技术至上思想。
(二)关于自然认识论
中国古典哲学中,老庄反对人为而因循自然,主张天下万物本于自然,法于自然,自生自灭,无须人为地参与其中。
老庄天人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
从宏观意义上讲,天就是自然、天然,事物本来的状态,而人则是指人力所为,天人合一就是合于自然,要求人们回归到本然的状态。
老庄极为推崇自然之道,即“天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所崇尚的理想境界是“万物将自化”的自然无为状态。
西方哲学认为,自然可以认识,自然的法则必须不断发现。
人们通过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为人们服务。
他们崇尚自由平等,认为天赋人权。
在“天人二分”的认识论基础上,哲学形成三大体系: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前者形成了“社会科学体系”;后两者的主体部分构成了分门别类的“自然科学体系”,从而形成了正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世界知识宝库。
三、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的归结点
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的共同的核心是一种“绝对精神理念”。
下面将从中国的老子、庄子和西方的柏拉图、黑格尔入手作具体分析:
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起源于易学。
老子的“道”不是客观存在的真是物质实体,而是虚构的恍惚不定的精神本源。
庄子崇尚绝对的精神自由,认为只有守住精神,才能够达到与天伦合一的自由之境。
而西方哲学起主流思想的“天人二分”,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认为所有的理念构成了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世界,即理念世界,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
他的理念论把精神性的实体“理念”看作万物的本原,理念独立存在于一切事物和人之外,理念世界是原型,是第一性的,是起绝对性作用的,而物质世界或具体事物世界则是第二性的,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任何事物都是“绝对精神”自己展开的,自己实践的结果。
所谓的“物质”只是一种“现象”,你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的本质都是精神的,现象都是“精神的现象”而已。
绝对精神是宇宙间的一种神秘的力量,(和中国哲学中的“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按照“正——反——合”的规律不断变迁,生长,演绎万事万物。
总之,道与绝对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
整个世界,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是他们的产物。
道创造了一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绝对精神第一步外化为自然,后来外化为社会人类,最后,它又通过人的精神回归自身。
绝对精神的外化过程类似于道的创生过程。
道是模糊的,粗糙的,朴素的,没有近代科学基础。
绝对精神是精致的,经过哲学加工的,内含着近代科学的诸多启示。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是近代西方世界的辩证法大师。
参考文献:
[1]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9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9.5
[3]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系中国哲学研究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
[4]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5]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6]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