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与哲学思想

合集下载

天人合一 总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天人合一 总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天人合一总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天人合一的概念和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天人合一是一种哲学思想,源于古代中国的儒家文化和道教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它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人的修身养性,调和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境界。

天人合一思想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在这种理念下,人们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同时,人们也注重与他人的良好人际关系,强调互助与合作,建设和谐社会。

天人合一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天人合一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同时,天人合一也提倡人们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约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总之,天人合一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

它在实践中引导人们关注个人修养、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撰写,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示例: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讨论和总结。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天人合一这个概念进行简要的概述,说明其背后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基础。

接着,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结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从三个要点阐述天人合一的意义和实践。

第一个要点将着重讨论天人合一在个体修身方面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自我反省和修养达到心身的和谐统一。

第二个要点将聚焦于天人合一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重点研究如何通过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感受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融。

第三个要点将探讨天人合一在社会层面的意义,探究如何通过倡导合作与公平,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历代儒家如何理解“天人合一”

历代儒家如何理解“天人合一”

历代儒家如何理解“天人合一”2018-03-06 09:19 来源:寰视书社“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六千多年前伏羲氏时代,《系辞下传》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八卦的每一卦体都由三个线段所组成,每个线段有一个象征意义:上象征天,下象征地,中间象征人,称之为“天地人三才”。

这是“天人合一”最早的说法。

儒家对“天人合一”哲学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孔子作《春秋》,上揆天之道,下质诸人性。

相传他作的《易传》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世界是“人与天地参”。

“三(参,即叁)”表示天、地、人,以及三者有机统一和谐发展。

什么是“天”?儒学认为,“天”就是自然界。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荀子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莫知其所以成,夫是之谓天。

”(《天论》)也就是说,“天”是创造了人和万物的自然界,是四时运行、万物生长的自然界。

《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也就是说,天之道是“始万物”;地之道是“生万物”;人之道是“成万物”。

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生成”与“实现”是统一的,这就是“天人合一”。

南宋·马远《孔子像》孟子以“诚”这一概念阐述天人关系,他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是天的根本属性,“思诚”即求诚(认识诚)以合乎诚的境界是人之道,因而他以“诚”作为“天人合一”的理论指向。

孔子之孙子思作《中庸》,他把“诚”视为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

”他要求人以“诚”这一道德修养达到天人合一境界。

天人相分

天人相分

荀子之天人相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每次想到《劝学》当中这两句,都会被荀子的那种富于哲理的思想所感染。

借此谈论一下我看完《天论》之后的一些认识及想法。

天人关系即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大致包括天命与人事的关系、自然界与人的关系、自然与人为的关系等。

对于天人关系,荀子在其《天论》一文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可概括为“天人相分”。

“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天人关系问题的两大思潮。

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想必我们大家很了解,他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注重自然界与人的联系和影响,反对以人为破坏自然。

这种思想在文学上也有体现。

比如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人以悠然的心情所看到的南山之景也是悠然的。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则展示了自然运动的勃勃生机与大自然的和谐圆满,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之后的轻快欣喜和对于自然真谛的深刻体悟。

但“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不少荒谬的违背科学的地方。

“天”是最高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间统治者的权力是天之所授,因此古代称皇帝为天子,君王自己也宣称是天之子,每逢重要节日祭天。

这实际上是要使人迁就乃至屈服于天。

如老子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崇尚自然的基础上,将人道与天道统一起来。

荀子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在那种王权至上的时期能够提出不同于天人合一的观点,即天人相分。

荀子明确指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两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

《天论》开篇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社会的治乱“非天”、“非时”、“非地”,自然运动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也决定不了人间吉凶祸福。

这种唯物论的观点大概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

他认为人天各司其职。

天的职分在于造就万物,包括人类。

他将自然的这种功能称为“天职”、“天功”。

人也有人的职分。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人类的“治”是能够与天地并立的职能,其含义:一、面对自然界,人能主动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即“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浅析“天人合一”的三个层面及其悖论

浅析“天人合一”的三个层面及其悖论

2022第01期·总第579期“天人合一”观念源远流长,被看作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内容极其庞杂,自古及今社会各界学者对之有着不同的认知。

一般认为,“天人合一”是谈人和自然的统一问题,也有人认为是言自然理性和道德理性、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统一的问题。

但无论怎样理解,首先它们的结论是建立在承认“天人合一”合理合法性基础上的。

不过,“天”究竟指何种意义上的天,“人”是何种意义上的人,这是对“天人合一”进行分析甄别的前提,因为作为“天人合一”的关键,古代的“天”“人”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概念,它们各自有多重内涵。

例如“天”有自然的天、意志的天、物质世界的天(自然界)等,由此又衍生天道、天理、天命、天心等相对应的观念。

而“人”也有自然的人、精神世界的人等区别。

这样不同意义上的“天”“人”组合是不是“合一”?如何“合一”?它们“合一”的理论根据何如?“天”“人”关系在古人看来是不是都是“合一”?或者说,“合一”的内涵究竟有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在什么意义上的“合一”?有没有相反的观点?“天人合一”就其理论的实质而言,不过是对“天”“人”关系问题的一种解释或认知。

“天”“人”之间关系究竟如何,这需要我们用史实与逻辑推理做进一步讨论。

一、自然哲学的“天人合一”及其悖论较早从自然角度论述天人关系的是老子,《老子·二十五章》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从此处可以看出,在宇宙中“天”“人”与“道”“地”之间单从存在的角度[作者简介]丁虎,中共贵阳市委党校马列部副教授,哲学博士。

摘要: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可以分三个层面来理解:自然哲学的“合一”以“气”为本,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是物质的统一体;道德哲学的“合一”以人之心性为基础,“天人合一”是人格魅力和审美的最高境界;而政治哲学的“合一”主要以儒家的“仁道”原则为依据,目的是为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提供理论支撑。

天人合一 解读

天人合一 解读

天人合一解读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天和人的关系实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

在这个统一中,人与天成为了一个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维护着宇宙的平衡和秩序。

“天人合一”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十分深邃,它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的认识。

它强调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生活中的一种态度,是对于宇宙万物、人类社会、自己生命的一种体认和把握。

“天人合一”观点是东方哲学思想的精髓,在自然与人文高度污染的今天,用现代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重新认识和解读这一命题是完全必要的,它不仅关系到个人与群体的世界观问题,更关系到整体人类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浅析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浅析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浅析[摘要]: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它把宇宙人生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看作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

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者对于“天人合一”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即都体现了中国人热爱于探索自然规律,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天人合一”思想仍然对于中国当代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现代意义“天人之辩”是我国古代哲学争论的一个中心问题,实质上也是中国古人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

而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反映了传统哲学试图从物质大自然找到人类精神现象产生根源的一种尝试,也表现了古代哲人极为重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顺从、适应的协调关系。

尽管在这种传统思想中夹杂着一些唯心主义的糟粕和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但也不乏有一些合理的思想精华,特别是显现了中国人智慧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贯穿于其中的精神实质(强调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一致),对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天人合一”的内涵“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庄子的思想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天人合一,真正能做到天人的人一定是圣人。

所谓圣人就是完美、心灵自由的人。

庄子认为圣人、或称为致人,与大一(即宇宙)是一体,宇宙永在,因此圣人也长生不老”。

可以从中看到在庄子眼里要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必须是充满智慧的圣人,并且能够超越现实的界限和宇宙为一体,思想在宇宙之中,并翱翔于宇宙之中达到真正的致乐。

董仲舒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符。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

天人合一和天人二分哲学观念的异同

天人合一和天人二分哲学观念的异同

天人合一和天人二分哲学观念的异同【摘要】:中国讲“天人合一”强调“天道”,自然不可认识;西方人则认为“天人二分”,人是万物之灵,自然可被认识。

(但不是说中国只有“天人合一”而西方只有“天人二分”,而是中国其主流思想是“天人合一”,西方的主流思想是天人二分)。

那究竟是什么使得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对自然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本文从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观点的起源进行探讨分析二者的异同。

因为哲学教人明辨——求因——批判。

【关键词】:天人合一天人二分哲学分析【正文】:一、不同的经济和生存环境产生不同的宗教和信仰(一)天人合一江河赐予了中国古老文明,“天人合一”被孕育其中。

我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大多分布在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或冲积平原上,从东北的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流域到中原的渭河、黄河流域,南方的江汉、江淮流域和珠江三角洲都留下了中华民族祖先的足迹,尤其是长江和黄河更是以其宽广的胸襟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经形成了“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尚书·禹贡》)的中华大国。

泱泱大国,江河纵横,土地肥沃,物种繁多,有着丰饶的生存资源。

这些都是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依山傍海的希腊以及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无法媲美的。

中国的地大物博不仅给她的子民提供了完全的自足生存条件,还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让生长在这片沃土上的人们和文化能够不断地自我调节和更新。

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上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让中国在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之前,长期成为东方乃至整个世界最富足、最强大的国度,再加上中国处于一个半封闭的边缘地形(一面临海,三面环山),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和外界相对隔绝的孤立状况,海洋对于远古的中国人来说,仅仅意味着陆地的尽头、自然的天限,激发不起人们的兴趣。

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独立的发展,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成果,并能保持自成一体的延续性。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篇一 :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试论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

,)它不但是中国哲学——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的思想体系,如道家、佛家的出发点和归宿。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维结构是以“儒”为主干的,但是其三维结构的两翼——“道”、“佛”也对“天人合一”思想作了不同的解释。

因此,全面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就应该联系“儒”、“道”、“佛”对它不同的解释,并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一、产生“天人合一”思想的社会历史条件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中,由于地理环境、民族特质、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合力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多元文化团,再加上春秋以来,社会处于急速变革时代,因而产生了纷纭多端的诸子百家学说。

但是当我们拨开诸子学说表面那种光怪陆离的外貌,就会发现他们所阐述的学说里,有着两个共同的基本元素,这就是“天”与“人”。

不论哪一学派、哪位思想家,展开论述的首要问题都是“天”、“人”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绝不是偶然的。

我国古代是个大陆农业型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命运都系于农业收成的丰欠。

寒暑时至,风雨调匀,就能获得好收成,稍有不和不顺,就会遭致灾害,甚至饿殍遍野。

古代人们为了从听命于天的境遇中解放出来,使生活条件得到些许的改善,人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观察天象、了解寒暑风云变化的规律,并试图在理论上作出解释。

人们早就意识到土地是“财之本”,不误农时是“货之源”,“天”和“人夕”相结合就构成了社会财富的主要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神看成是天地一切的主宰,凡事求卜,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的蒙昧崇拜人神关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学派建立了各自的天人观,其中,儒家学派的天人观构成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脉。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简介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视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

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他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

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上为《大易识阶》米鸿宾的主要观点,但《开启中医之门》的作者李阳波则很不满意董仲舒所提出来的天人合一观,他解释说:董提出这个观念主要是讲天的情况与人的情况的统一,实际上,作为天的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是很难模拟的,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植物、动物及人的本身,他们的生长衰老、他们的变化却无法逃脱天的支配。

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讲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生理状态的合一,而不是天与人的社会结构的合一。

为了作出这样一个划分,李阳波就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中有关社会观的这一部分划出去,而保留其谈生物的部分,并且径直把它称为“宇宙生物观”。

因为中医是研究天、地、人之间的术数转换变化关系的一门学问。

在他看来,天人合一就已把中医小了一截。

李阳波同时认为钱学森也看到了中医、气功、人体特异功能的一些情况,从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议的潜力,看到了人天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所以也摒弃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而改作了“人天观”。

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剖析?冯友兰

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剖析?冯友兰

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剖析?冯友兰中国传统哲学,从先秦时代至明清时期,大多数(不是全部)哲学家都宣扬一个基本观点,即“天人合一”。

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确实值得深入的考察。

在中国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谓“天人合一”具有复杂的涵义,今试加以剖析。

一、“天人合一”成语的来历所谓“天人合一”,可以看作一个命题,也可以看作一个成语。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而这个成语则出现较晚。

汉代董仲舒曾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1) 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2),但是没有直接标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语。

宋代邵雍曾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3)“际天人”即是通贯天人,也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但也没有提出这四个字。

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语的是张载,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4 )他又说:“合内外,平物我,自见道之大端。

”(5)“天人合一”亦即内外合一。

程颢也讲“天人一”,他说:“故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

”(6)但他不赞同讲“ 合”,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

”(7)程颢讲“不必言合”,可能是对于张载的批评。

张程用语不同,但是他们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思想还是基本一致的。

我们认为用“天人合一”来概括这类思想还是适当的。

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天,在不同的哲学家具有不同的涵义。

大致说来,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

由于不同的哲学家所谓天的意义不同,他们所讲的天人合一也就具有不同的涵义。

对于古代哲学中所谓“合一”的意义,我们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张载除了讲“天人合一”之外,还讲“义命合一”、“仁智合一”,“动静合一”,“阴阳合一”(8) ;王守仁讲所谓“知行合一”(9)。

“合”有符合、结合之义。

古代所谓“合一”,与现代语言中所谓“统一”可以说是同义语。

合一并不否认区别。

合一是指对立的两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入思考——天人之分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入思考——天人之分思想

的侵略。 三十年代,他主张主观之“我”与客观之“非我”之间应该是对立
基础上的统一,而不是冥合式的统一。首先,将我与非我看成一个整体, 认为只要整体中有对立面,我们就能积极地认识社会自然,发展人类的科 学知识,这也是天人分而不离思想的体现,天和人是分开的,但这是在一 个整体内部的有秩序的分开,并不是完全无关联。按照天人思想来解释, 我就是人,非我就是天,人需要不断开发自然,来达到认识天的程度,这 过程中可能违背自然规律,这就形成了我与非我的对立,但这种对立是在 人与天总体上和谐统一的基础上的对立,否则,人与自然便无法共存。很 显然,他反对把我和非我冥合为一个东西,而主张将他们分开,形成对立 面,不过这是以对立统一为前提的。这样就出现了我能否认识非我的一个 问题,冯先生在此提出了立言思想,即注重对知识问题的研究,注重对哲 理问题的研究,而不是向其他人那样注重立德、立功,功利主义,这样就 跨过了道德境界,来到了天地境界,成为圣人,“成为圣人,是尽人之所 以为人,唯有圣人才是完满的人,才能充分认识我与非我的问题。因为天 和人是分而不离的,只要抓住这种天人思想的精髓,即天和人、自然和人 为的对立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终有一天,我能够认识非我。
参考文献 [1] 汪先全 .“天人合一”——冯友兰一以贯之的思想 [J]. 中州学刊, 1993(2) [2] 徐诚 .“天人合一”及其现代意义 [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2010,26(3) [3] 徐子恒 . 天人合一下学上达——初探孔子人性思想 [J], 世纪桥 2018(6) [4] 陈世清 .“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从冯友兰中西哲学观看中 国哲学的发展方向 [J]. 纪念冯友兰诞辰 110 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 [5] 李明军 .《天人合一与中国文化精神》[M].2015.11

解读_天人合一_

解读_天人合一_

解读 天人合一朱长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哲社部,安徽合肥230026)!摘要∀ 天人合一可以从天人感应,天人合德,人与自然相和谐统一等不同层面来理解其特定意蕴。

西方文化强调天人相分,彰显的是认知理性精神,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凸现的是实践理性精神。

天人合一观成为解决当前生态环境危机的指导性哲学依据。

!关键词∀ 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天人合一观是我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含义十分丰富。

当前,讨论天人合一思想价值的文章颇多:一方面,天人合一的正面意义受到了重视和肯定;另一方面,其消极影响也被神秘主义者、迷信、伪科学的宣传者搞得玄玄乎乎。

这促使我们思考如下问题: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 观的真正意蕴;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如何理解 天人合一 观的价值等等。

一天的含义多种多样(冯友兰先生认为有五种含义),相应地,天人合一的含义也多种多样。

择其要者为天人感应、天人合德、人与自然相和谐相统一等类型。

天人合一的价值性命题: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可能影响最为深广,一直深入到民间,流传到今天。

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这句广为人知的话,典型地反映了国人这种根深蒂固的信念。

古代阴阳五行家是从 天人感应 的层面理解 天人合一 的。

天人感应 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它们同构或同类。

所谓同构或同类,既是指人的个体在形体结构或属性方面与阴阳五行相配而与天相似,又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与天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节奏或节律。

按照阴阳五行家所说的 类同相召,气同则和,声比相应 ∃的感应原则,不仅人的行为可以影响自然界运行的秩序,而且从天象变化中可以发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因此,他们主张, 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须其时,慎因其类。

&根据阴阳消息和五行秩序,采取相应的政治措施,调节自己的行为。

运用 天人感应 的原则为人的政治生活提供一个超越的依据,这样, 天 也就获得了价值性的意义, 天人合一 在本质上只能视作一个价值性的命题。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1、释“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指把宇宙人生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看做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的一种思维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人合一”代表了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和境界,成为历代儒家的思想模式。

传统儒学以“究天人之际”为最大学问,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不仅关涉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且把天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思考,把宇宙本体与社会人事及人生价值密切相联。

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在儒学发展历史上存在三种模式。

一是从孔子到苟子直至刘禹锡倡导的自然论“天人合一”模式。

孔子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里的“天”已不是商周时流行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神的存在,而是一种最高的客观意志,是自然社会的主宰。

他提出“知天命”、“畏天命”等一系列命题,即是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

荀子则进一步提出“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唐代刘禹锡则较系统地阐述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理念。

当然,荀子、刘禹锡也并不否定天与人有统一的关系。

二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有神论“天人合一”模式。

他把“天、”神秘化,“天”成为有意志、有目的、有道德属性的最高主宰,具有了“神”的灵性,他的神学化的“天人相类”与“天人感应”学说,旨在寻求天人的和谐统一,维持现存的社会秩序。

三是从孟子直至宋儒所开创的心性论“天人合一”模式。

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在他看来,天道即是“仁”与“人,,的统一,人只要能保存本心,涵养善性,也就与天道相通,融为一体了。

宋儒发扬光大了孟子的心性论学说,宋明理学中的天道主要是“理”和心性。

从张载正式提出“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到二程的“天人本无二”,直到王阳明的“万物一体”,在他们看来,人只要把自己内在的德性发扬出来,就能与天道合而为一了。

《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总结天人合一的思想

总结天人合一的思想

总结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该思想主张天地间存在一种天人之道的共通性,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去和谐共生,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这个思想中,天代表着宇宙、自然的秩序,人则代表着人类社会和个体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道家,后来也影响了儒家和佛家等其他哲学流派。

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道构成,而人类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应该追求与道的合一,超越个人欲望和界限,寻找真实自我的内在平衡和和谐。

儒家则将天人合一的思想用于社会伦理和政治治理中,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追求社会秩序的和平和稳定。

佛家则将天人合一的思想引入到个人修行和悟道的层面,以寻找个体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和双向影响。

人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和秩序,顺应自然潮流,遵循自然的节奏。

反之,自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和资源,人类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遵守天地间的公平法则。

这种互动是相互影响的,人类的行为会影响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命运。

只有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才能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个体的修行和内心的平衡至关重要。

个体应该摆脱欲望的束缚,追求真理和智慧,尽量达到无我无欲的境界。

只有消除个体的私欲和私利,才能融入到更大的整体中。

同时,个体也应该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修行,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个体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都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基础。

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深远。

它强调个体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强调个体的修行和内心的平衡,倡导辩证思维和包容性的态度。

这种思想对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行为和价值观都与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关,如尊长、孝悌、和谐、易学等等。

对天人合一的看法

对天人合一的看法

我对天人合一的看法“天人合一”是中国哲人的基本主张,是中国文化统摄一切的主导理念,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

这一思想命题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是朴素辩证的北宋大哲张载第一次正式而明确、严密而系统地提出的。

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光辉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哲人“与物为春,万物一体”的思想观念与理想信念,同时亦揭示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和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体认到“天人一体”,深刻体认到人与自然的亲缘性、同构性与一体相关性;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明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乐、和睦、和谐与和融,就是要获得那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传•;系辞上》)、“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的理想状态与思想自觉。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即是主张“天人不二”、“天人合一”。

而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众所周知,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则是主张以“主客二分”“二元对立”为最主要的思维模式,从而“天人相分”。

“中学”亦即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与“西学”亦即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二元对立”、“天人相分”、“主客二分”进而推崇竞赛和征服——恰成反照。

中国哲学这种“天人合一”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就其最具有现代性的启发意义的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体相关的问题意识。

当然,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并且必须承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艰深微妙,作为绵亘数千年的中国主导性思想文化理念,作为弥漫于全社会的文化传统,在自身的衍变演化的文化苦旅中,既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有芜杂怪谬的内容成分,对此,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充分肯定:中国古代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与理想,略作一番现代转化和话语革新,就可以策略性地转型为一种“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8]的思想理念。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
道家天人合一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联系与融合。

道家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宇宙是一体的。

因此,道家哲学强调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追求与自然、宇宙的和谐一体。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还包括:
●人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不受外界的干扰。

●人要追求自然的真理,不能沉迷于人为的信仰。

●人要追求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人要追求内心的平衡与协调,使自己的心理、情感、
身体、精神达到和谐一体。

●人要追求与宇宙的和谐一体,使自己的生活、工作、
学习、思考与宇宙的规律相协调。

●人要追求自然的真理,不能沉迷于人为的信仰。

道家
思想认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人要谨慎思考,探究
真理,而不是盲目地信仰人为的信仰。

●人要追求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道家
哲学强调人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培养良好的道
德品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人要追求内心的平衡与协调,使自己的心理、情感、
身体、精神达到和谐一体。

道家思想认为,人的心理、情感、身体、精神是相互联系的,要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境界。

●人要追求与宇宙的和谐一体,使自己的生活、工作、
学习、思考与宇宙的规律相协调。

道家思想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要与宇宙和谐相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哲学中的“天⼈合⼀”思想在中国哲学中,“天⼈合⼀”的思想⼀直是⼀个主流思想,“⼈”被视为是与“天”同体的存在,因此具有本源性、主体性的地位。

《中国哲学史》编写组认为,中国传统的哲学家往往都持“天⼈合⼀”的整体⾃然观,“他们善于从整体着眼,重视整个宇宙的统⼀性,喜欢研究贯通天地万物的统⼀之‘道’。

⽆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认为天地万物本质上是⼀个整体,有着共同的本原或本性……⼈是天地⾃然的⼀部分,⼈的⾝体是天地演化、阴阳⼆⽓运⾏的产物,⼈的精神是天地之德的显现”。

(《中国哲学史(上册)》,⼈民出版社、⾼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6页)⼀、“天⼈合⼀”思想的早期萌芽“天⼈合⼀”思想的早期萌芽出现在中国的《易经》中。

《易经》中的⼀个⾮常重要的概念是“天德”,《尚书·吕刑》⽈:“惟克天德,⾃作元命,配享在下。

”意思是说,只有尊承天德,才能配有天命,从⽽享有天所赐予的福禄。

“德”⼀般是对“⼈”⽽⾔的,将“德”与“天”相连的“天德”,不仅是指统摄天地⼈的最⾼道德本体,同时也具有连通天地⼈的思想,认为“⼈”只要达到“天”对“德”的要求,即可与“天”相通。

这也应该是中国哲学“天⼈合⼀”思想的最初形态,这种思想形态也普遍存在于中国早期诸⼦百家的哲学思想中,即⽤“德”将“天”与“⼈”连为⼀体:“德”既是“天德”,是“天”的最⾼规范,同时⼜是对⼈之为“⼈”的最⾼要求。

中国哲学的⿐祖、儒家创始⼈孔⼦的思想,应该说是上述“天⼈合⼀”思想形态的最好体现。

孔⼦哲学体系的核⼼概念是“仁”,也即“德”,是为⼈的最⾼道德概念。

他⽤“仁”来定义“⼈”,“仁者,⼈也”,(《论语·中庸》)并将“恭、宽、信、敏、惠”规定为“仁”所包纳的全部五种品德,认为“能⾏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论语·阳货》)孔⼦的另⼀重要思想是“天命论”,即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最⾼主宰,提倡要信仰天、敬畏天命。

不过孔⼦同时也认为,⼈只要达到天对⼈之德的要求,就可与“天”相通。

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专题二:“叩天问地”
————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讨论的主要问题
天人关系讨论的是人在宇宙中的位 置,并由此进一步讨论人生的价值和 意义的关系问题。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形成 了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天人相分,天 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天人相分
这一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各有不 同的职分:自然界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 移,不能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治乱; 人的职分在于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利 用规律来控制自然,获得自由。
1、“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哲学的区别
与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对,西方哲学 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天人相分”。这一思想不 但表现在哲学上,也表现在科学上。从哲学上 来说,这种自然和人对立的思想发展成为主客 二元对立的思想,这个表现在哲学上就是割裂 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从科学上,天人相分的 观点,把自然界作为一个独立的外在世界,把 自然作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所改造的对象,那么 人就可以驾驭自然,战胜自然,发现规律为人 类所用,这种现象导致了科学的发展。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
“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 起……天能生物, 不能辨物也;地 能载物,不能治 人也”——《礼论》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
“天行有常,不 为尧存,不为 桀亡”
——《天论》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大天而思之,孰 与物畜而制之;从 天而颂之,孰于制 天命而用之。”
——《天论》
最尊也”。
家、拥有至高无上的 权力,一切臣民都应 该服从,从而使统治 者的地位更加神化。
“唯天子受命于 天,天下受命于 天子”。
天人感应——“灾异谴告”
“天人感应”还表 现在人类社会的治 乱与天道运行之间 的关系上。具体来 说,人类社会的治 乱兴衰会影响到天 道的运行;反过来, 天也会通过灾异或 者是祥瑞来体现它 对人间社会治理情 况的评判。

从“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看人与自然

从“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看人与自然

Commen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Hulmm from the Angle of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and"the Distinctiveness of Heaven and
Man"
作者: 韩俊;李尚明
作者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出版物刊名: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32-34页
主题词: 天人合一;天人相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不论是中国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天人相分”,都没有处理好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天人合一”一味强调人类必须顺从自然,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事事,缺乏对
大自然的探索精神;而“天人相分”则一味强调以人为中心,征服自然,虽然促进了自然科学
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我们应该吸取两者之精华而摒弃其糟粕,处理好人与自
然的关系,为我们创建和谐社会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与哲学思想
一朴素的哲学观点“天人观”
自古天人关系就是哲学史上一个广为讨论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最为大众化的问题。

在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想成了两种广为流传的思想潮流,可以用“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来作概括。

一方面主张天人合一:就是说天、人相通乃至相类,天性乃至天形即是人性、人形,知人即可知天,知天即可知人。

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注重自然界与人的联系和影响,反对以人为破坏自然。

例如道家,特别是庄子学派中的一些人物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被动的。

因而提倡无为,绝对地顺应自然过程。

当代西方某些环境悲观主义者主张人类放弃现代文明,回到原始时代,与这种思想是一致的。

但“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不少违背科学的地方。

强调“天”是最高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间统治者的权力是天之所授,因此历代帝王都以天子自居以此来使人们屈服于自己的统治也就间接地屈服于天道,如老子所主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崇尚自然的基础上,将人道与天道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主张天人相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

《天论》开篇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社会的治乱“非天”、“非时”、“非地”,自然运动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也决定不了人间吉凶祸福。

也就是说天人各自有其职分,天人各具其道、各行其道。

例如战国时代的荀子肯定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制天命而用之”,即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显示出开发自然的进去精神。

但天人相分过于强调“不求知天”的思想暴露了它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反对对自然规律做深入探索。

早期西方世界对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也有专深的研究。

在西方文明的形成和重要发展时期——希腊、罗马时代,形成了“自由”、“民主”的文化基础。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曾出现类似中华民族那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如:赫拉克里特就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毕达哥拉斯则把天看成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他们依赖宗教信仰,相信神的拯救等等与大自然的联系.但是,这种整体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反,是那种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天人相分”观得到了发展并蔚为大观。

西方民族的“天人相分”观是一种机械论宇宙观。

二两者的哲学关系相互补充相互矛盾
“天人合一”是整体直观思维,它与“主客二元”(即“天人相分”)的概念分析思维完全不同。

其实这两种思维方式也象非理性与理性一样,都是人类认识主客观世界所不可缺少的。

而“天人合一”思想与“天人相分”的关系是既相互补充又相互矛盾。

互补思想就是要求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因此在面对现代工业社会所出现的重大社会问题应当寻求一种综合的、整体解决方案“天人合一”是,只从单个学科考虑“天人相分”往往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天人关系的哲学指导意义
1 “天人合一”的时代新视角人类生命意识:
自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实质上是人类生命运动的结果,是人类生命的延续。

人类发展科技和追求社会进步,尊重自然和保护生存环境,最终是为了追求人类自身生命的发展;而人类自身生命的存在又必需以社会和自然的生命存在为前提。

所以,我们应当把社会和自然作为有生命意义的共同体来观照,树立人类生命意识,将自己与自然、社会视为一个生命的有机整体,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自然和社会,从而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类与自然、社会得到和谐的发展。

“天人合一”是人类生命意识的归宿,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因为人类的终极关怀是生命的发展,是将天、地、社会视为人类生命的共同体,追求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现代生态意识必须首先树立人类的生命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天人合一”。

2保护环境提供哲学指导
人对自然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为人类谋取一个适宜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即以人为本。

只要有利于人类长远的根本利益,只要不违背基本的自然规律,不破坏自然界的总体平衡,不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对自然环境作合理适当的改造是有必要的。

实际上,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每一个阶段都是对自然的深化认识和不断的改造自然,否则我们现在过的依然是茹毛饮血的生活。

从这一点看,又符合“天人相分”之“制天命而用之”的观念。

总体而言天人相分是立足于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具科学性。

今天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天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意蕴不啻是一剂难得的济世良药!
3对和谐社会的指导
1 论儒家天人关系及其现代价值姚庆华安徽大学硕士论文
2 经典文本中的天人关系_陈绿洲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九期
3 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及思维模式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