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入门初级知识

合集下载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3、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4、实验法: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5、反射: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发应。

五、简答题1、简析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1)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像过程。

(2)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3)人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4)人有意识性,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要特征。

2、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生物学观点、行为主义观点、认知观点、精神分析观点、人本主义观点、现象学观点3、如何理解“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早在古希腊时期,有关心理问题的论述,心理学的思想就早已出现。

(3)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已经脱离哲学母体而分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心理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六、论述题1、论述科学心理学对心理实质的基本观点。

(1)心理的物质载体[1]心理现象的产生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实体[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2)人的心理的环境依存性[1]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2]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离开了环境的影响,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1]表现为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2]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4]人的心理的主体最重要的特点是人的意识性。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绪论1、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2、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

3、应用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理论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4、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应用心理学。

5、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研究动物心理)。

6、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7、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8、认知也叫认识。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9、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10、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11、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13、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无脊椎动物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脑,既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灵长类动物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只有人类才有思维,人的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大脑又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

所以,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14、客观现实即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15、心理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的产生人的心理。

16、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7、心理现象即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叫边缘科学。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法来揭示个体心理活动的规律。

2.心理学的起源: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其中以亚里士多德最早对心理学进行系统性研究和探讨。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案例研究等。

观察方法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来研究心理活动;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来研究因果关系;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大量个体的心理状况;案例研究则是深入研究少数个体的心理特点。

4.神经科学基础:神经科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基础,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和化学信息传递来实现大脑的功能。

5.心理活动的两大领域: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感觉与知觉、认知与思维、情绪与情感、学习与记忆、人格与社会等几个基本领域。

感觉与知觉研究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理解;认知与思维研究个体的思考、记忆和决策等心理过程;情绪与情感研究个体的情绪体验和情感表达;学习与记忆研究个体的学习和记忆机制;人格与社会研究个体的个性特征和社会交往。

6.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

心理发展领域包括婴幼儿发展、儿童发展、青少年发展和成人发展等。

儿童发展理论中的关键人物包括皮亚杰、维果茨基和爱因斯坦等。

7.性格心理学:性格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的个性特征和表现。

个体的性格特点往往是稳定而长期的,并从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

8.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9.病理心理学:病理心理学研究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研究对象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

10.实际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可应用于教育、临床、组织管理和广告营销等领域。

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促进有效教学;在临床领域,心理学可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心理疾病;在组织管理中,心理学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发展等方面;在广告营销中,心理学可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广告策略。

107个基础心理学知识

107个基础心理学知识

107个基础心理学知识1.心理学及其分支: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学科,它结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特点,成为两者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

2.基础心理学则是以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3.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大类。

4.心理过程涉及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而心理特性则包括需要和动机、能力、人格。

5.心理活动的本质: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活动不仅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还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是大脑活动的结果而非产品。

6.心理学的应用和研究方法: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及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个案法等。

7.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末,它的发展受到了哲学、神经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对个体差异的认识。

8.心理学的分支:除了基础心理学,心理学还包括其他分支如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这些分支关注不同年龄群体、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心理现象。

9.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10.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

1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是:感觉。

12.人类对外部是认识的最主要途径是:视觉。

13.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神经系统,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反射,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是射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或者感觉、运动、联络神经元。

14.神经系统包括中枢周围,中枢包括脑和脊髓,周围包括12 位脑神经31对脊神经15.大脑分为额顶枕颞,额叶,是意图和动机,顶叶触温动,枕叶是视觉,颞叶是听觉16.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初级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全)

初级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全)

初级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全)知觉与注意力-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理解-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模式- 下意识和意识层面的知觉- 注意力:个体有意识地选择和集中精力在某些感知范围之内记忆与研究- 记忆:将信息编码、存储和检索的过程- 感知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 形式记忆和语义记忆- 研究: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逻辑研究和经验研究思维与智力- 思维:人类产生和组织思想的过程- 形象思维、符号思维和概念思维- 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智力:个体用于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智力测验、智商和智力发展情感与情绪- 情感:个体对环境和事件的主观体验- 快乐、悲伤、恐惧等情感体验- 情感表达和情感调节- 情绪:具有较强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的情感状态- 情绪识别、情绪调节和情绪表达发展与人格- 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的变化和成长- 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发展- 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理论- 人格:个体特定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人格理论和人格特质- 人格测量和人格发展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过程- 社会知觉、自我概念、他人知觉- 面孔识别和情境辨别- 人际关系: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社会接触、社会影响和社会支持- 亲近关系和社会认同心理障碍与治疗- 心理障碍:心理功能异常或疾病状态- 焦虑障碍、情绪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心理障碍的诊断和评估-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干预来帮助患者康复- 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精神分析-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以上是初级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整理,涵盖了知觉与注意力、记忆与学习、思维与智力、情感与情绪、发展与人格、社会心理学以及心理障碍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心理学基础重点梳理

心理学基础重点梳理

第一章心理学概观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2. 行为: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

3. 意识:意识就是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4. 无意识:无意识活动也是人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借助于它来回答各种信号,而未能意识到这种反应的整个过程或它的个别阶段。

5. 描述:描述就是客观地陈述事实,不涉及价值判断,也不寻求原因,只是将研究问题的有关现象呈现出来。

6. 解释:解释就是揭示事实的原因,分析现象间的前因后果。

7. 预测:预测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区估计某种事物和现象的在将来发生的可能性。

8. 控制:控制就是采取措施,使事物朝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避免消极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第二节心理学的方法1. 科学方法:就是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对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命题进行证实或证伪。

2. 观察法:观察法是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法。

3. 观察者效应:观察者效应就是被观察者觉察到自己在被观察而引起的行为改变。

4. 观察者偏差: 就是观察者只看他们希望看见的东西,而对一些与研究者的期望不一致的现象视而不见。

5. 拟人化错误:是指将人类的思维、情感或动机加到动物身上去解释动物行为。

6. 实验法:实验法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心理学的实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7. 变量:变量是指可以量化的因素、特征或情境。

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8. 自变量:自变量是由实验者操纵的变量,它被假定为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

9. 因变量:因变量是自变量所造成的结果,如测验成绩。

10. 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是指除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可能影响因变量的条件。

11. 安慰剂效应:本意是指“药物”对病人所产生的纯心理作用。

在心理学实验中,安慰剂效应是指被试以为自己接受了自变量的影响而实际上所受的只是自己期望的影响。

心理学基础的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基础的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基础的知识点整理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意识和行为的科学。

它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心理学试图理解人类内在的心理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二、心理学的主要分支1、临床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治疗。

2、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影响的心理学分支。

3、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从胎儿到老年的发展过程。

4、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信息加工、思维和学习的心理学分支。

5、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与生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行为可以通过刺激和反应来塑造。

2、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如何获取、组织和运用知识,认为思维和行为是相互影响的。

3、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内在的成长潜力,认为人有能力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

4、心理动力学理论:关注个体内在心理力量的作用,尤其是潜意识层面的动力。

四、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实验法:在可控制的环境中对变量进行操纵,以观察其对被试行为的影响。

2、观察法:观察和记录被试的行为,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3、调查法:通过提问、问卷等方式获取被试的信息,包括个别访谈、集体访谈等。

4、案例研究:对个别被试进行深入、长期的跟踪研究,以了解其发展过程和变化。

五、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教育: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其认知和情感能力。

2、健康:如何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减少压力,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3、职业: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倦怠。

4、人际关系:如何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效果,促进人际和谐。

总之,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整理对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能为我们提供更有效的工作和学习方法。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动物及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的结构: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觉、思维、想象、记忆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学生异常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心理学产生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1.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法国17世纪唯理论(笛卡尔)、英国17-18世纪经验论(洛克、霍布斯)2.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1.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激情状态三种元素;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强调心理学的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2.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杜威、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

3. 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华生《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1920s-1950s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4.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德】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的整体性;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点】一、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通过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实验和分析,揭示人类思维、情感、记忆、认知、行为等方面的规律。

以下是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点。

二、感觉与知觉1. 感觉:感觉是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到的外界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2. 知觉:知觉是基于感觉信息的加工和解释,使我们能够理解和认识到感觉的意义和特征。

三、注意与意识1. 注意:注意是指人们在感知、思考和行为中选择和集中精力的一种心理过程。

注意力可以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两种形式。

2. 意识:意识是人们对外界和内界信息的知觉和理解。

它是人们主观体验和自我意识的基础。

四、学习与记忆1. 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实践获取新知识、技能或观念的过程。

学习有多种形式,包括条件反射、经典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等。

2. 记忆:记忆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经历中所获得并保存的信息,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等。

五、思维与智力1. 思维:思维是人们对事物进行认识和推理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等。

2. 智力:智力是指人们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智力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来评估,如智商测验和心理年龄等。

六、情感与动机1. 情感:情感是人类情绪体验的一种主观感受,包括愉快、悲伤、愤怒、恐惧等。

情感对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2. 动机:动机是人们追寻满足和避免负面体验的内在驱动力。

常见的动机包括生理需求、社会需求和成就需求等。

七、人格与性格1. 人格:人格是个体特质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致性。

人格特征包括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等。

2. 性格:性格是指个体在情绪、态度和行为上的稳定模式,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塑造。

常见的性格理论有五大人格特质理论和Myers-Briggs性格类型指标等。

八、心理障碍与治疗1. 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人们在思维、情感、行为和社交等方面出现异常的心理状态。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

基础心理学知识要点1.智力与认知:-智力是个体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学习和记忆是认知过程的基础,而注意力和思维则是学习和记忆的关键。

-认知失调是指信息处理中的不一致现象,可能导致思维的错误和决策的错误。

2.情绪与动机:-情绪是个体对内外刺激的主观体验,如喜悦、愤怒、恐惧等。

-情绪具有生物学和心理学两个层面,既有身体反应,也有认知和情感上的体验。

-动机是个体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可以通过满足基本需求来提高个体的幸福感。

3.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胎儿期到老年期的发展变化。

-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各个阶段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跨文化和多文化的角度也受到发展心理学的重视。

4.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人格是个体在情绪、思维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个体差异。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互动、影响和被影响的过程。

-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认同感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5.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正常状态。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存在异常或困扰,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心理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健康维护手段,可以帮助个体处理心理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

6.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人际关系是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感知。

-人际关系对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支持是指他人提供的情感、信息和实际帮助,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

7.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观察、调查、文献回顾等。

-心理学研究通常需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来验证研究假设和得出结论。

-心理学的研究通过量化和描述统计来理解心理现象和相关因素。

以上只是基础心理学的一些重要要点,心理学还有很多分支领域和深入研究,如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

通过学习基础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和他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07个基础心理学知识

107个基础心理学知识

107个基础心理学知识引言概述: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对于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107个基础心理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正文内容:一、认知心理学知识1.1 感知与知觉- 感知的定义和作用- 知觉的过程和特点- 感知与知觉的关系1.2 学习与记忆- 学习的类型和原理- 记忆的分类和特点- 学习与记忆的关系1.3 思维与解决问题- 思维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思维与解决问题的关系二、发展心理学知识2.1 儿童发展-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儿童情感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和特征2.2 青少年发展- 青少年身体和性别特征的发展- 青少年认知和社会发展的变化-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点2.3 成人发展- 成人生理和认知能力的变化- 成人情感和社会角色的发展- 成人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变化模式三、社会心理学知识3.1 自我与个体行为-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自尊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自我与个体行为的关系3.2 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 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 群体行为的原因和特征- 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的相互作用3.3 社会认知与社会影响-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社会影响的类型和机制- 社会认知与社会影响的关系四、临床心理学知识4.1 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 常见精神疾病的分类和症状- 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影响- 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4.2 心理评估与诊断- 心理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心理诊断的准则和流程- 心理评估与诊断的应用范围4.3 心理治疗与干预- 常见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 心理干预的原则和效果评估- 心理治疗与干预的应用领域五、健康心理学知识5.1 健康与心理状态- 健康的定义和评估指标- 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健康的作用5.2 应对与适应- 应对策略的类型和效果- 适应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应对与适应的关系5.3 健康促进与预防- 健康促进的原则和方法- 疾病预防的策略和效果- 健康促进与预防的重要性总结:本文从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五个大点阐述了107个基础心理学知识。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基础(一般)心理学既是心理学专业的“入门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探讨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心理学历史, 发展趋势, 理论体系, 派别和探讨方法等。

学习时要把握好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相像概念之间的区分。

然后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学习其他学科,进行比照学习——社心, 发心, 变态, 测验, 询问等。

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探讨对象及内容一, 心理学概述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探讨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 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二,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基础心理学的探讨内容如下图: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发展经验了四个阶段:感觉, 知觉, 思维萌芽, 思维。

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二,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一)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二)心理是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却不是产品。

(三)心理是在神经系统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

(四)心理现象既是机能又受制约。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记: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记。

二, 学派的纷争第四单元探讨原则和方法不作为考核重点,了解即可。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一, 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由细胞体, 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

树突接受刺激,轴突传递刺激。

二, 反射弧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三、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外周神经系统又叫四周神经系统。

四,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一、心理学概论1. 心理学的简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的研究学科,也是看待和比较各种心理现象、过程、行为及其物质和精神条件之间关系的学科。

2. 心理学的历史:心理学起源于古老的几个有名的文明,譬如古希腊的佐拉丁、古埃及的突尼斯和古印度的婆罗门家庭。

进而,它在17世纪被科学家发展成一门科学。

3. 心理学的目的:心理学的总体目的是研究和解释人类的行为、经历、情绪、思想等心理活动,以及他们在思维、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二、心理学常见分支1. 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一般分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几个大部分。

2.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记忆、注意力、语言理解和决策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这一分支研究的是客观世界中的信息如何形成认知模式,人们是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

3.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成长及其各种心理活动及影响因素的心理学分支,也可以指研究从胎儿到老年人整个人生的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领域。

4.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理论思想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它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理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5. 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研究领域的结合形态,它将心理学应用于工业、职业、商业、家政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6.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是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理论的领域,它研究心理现象及心理活动及其在实验环境下变化的规律,是促进心理学前进的主要动力。

7.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也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物质和精神环境间互动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涉及个体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结构、协作与争斗、社会信仰、分组与偏见等。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心理学概述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形式与规律不研究心理内容。

2、心理现象结构:认识过程:注意、感觉、知觉、记忆、言语、想象、思维 心理过程 情感:情绪、情感(喜、怒、哀、乐、愁、恨)心理 意志:动机、目的、行动现象个性倾向性: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3、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开展学生心理指导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4、 人的心理的本质1)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2)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3)神经系统结构 感觉(传入)神经元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运动(传出)神经元神经联络(中间)神经元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31对脊髓神经4)神经系统活动方式:反射与反射弧5)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6)反射是指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的规律性的答应活动。

它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7)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8)凡是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由词语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和动物条件反射的根本区别。

9)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以及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10)社会环境和社会生存条件(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决定作用。

11)人的心理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客观现实的主管映像12)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个人经验、知识水平、实际条件、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和制约。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它通过观察、实验和研究来揭示人类思维、情感、行为、个体差异等方面的现象。

以下是一些基础心理学知识点:1.感知和知觉:感知是指通过感官器官获取和处理外部刺激的能力,而知觉是指个体对感知信息的组织和解释。

感知和知觉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事物的反应。

2.学习和记忆: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经验和实践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记忆是指保存、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习和记忆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智力:智力是个体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和学习的能力。

智力测试(如智力商数)是衡量个体智力水平的一种常用方法。

4.情绪和情感:情绪是短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情感则是更持久、更深远的情绪体验。

情绪和情感对个体的行为和决策起着重要的影响。

5.人格:人格是个体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人格心理学研究人格类型、人格特征、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6.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死亡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包括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在不同阶段的身体、认知和社会发展。

7.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社会认知、团体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它探讨了群体行为、社会认知偏见、人际互动和沟通等社会心理现象。

8.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是研究和应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来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的学科。

临床心理学家通过评估、诊断和治疗来帮助人们克服各种心理困扰。

9.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个体思维过程的形成、表达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它探讨了注意力、记忆、思维、语言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10.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行为的观察和量化,认为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并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行为。

以上只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基础知识点。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包含了更多的深入和专业的内容。

心理学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它为个体提供了解决问题和改善生活的理论和方法。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发展阶段:1.无脊椎动物:感觉;2.脊椎动物:知觉;3.灵长类:思维萌芽; 4.人类:思维和意识。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学派纷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三部分,它是脑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呼吸、心跳,血压)的主要机构。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使睡眠和觉醒的神经机构。

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构成。

其中,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大脑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大脑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

简单心理学知识点

简单心理学知识点

简单心理学知识点简单心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现代的研究与发展1.心理学的感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现象的实质: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态度3.人体行为与个体心理的关系: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映动作或活动。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管能动态度:个体行为是其内隐心理活动的支配,反过来,个体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人在行为中得到表现的。

4.个体心理的结构及其关系: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个体心理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差异心理过程的稳定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整个心理过程,个性差异指个性在心理过程的发展与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与心理过程特点。

心理过程与个性差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总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反过来,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影响着心理过程,使个体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色彩。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这种相互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并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5.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一事件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冯特也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6.心理学中出现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思想:学派名称与年代主要人物研究对象基本观点构造主义1879-1900冯特,铁钦纳意识的结构意识内容可以分解为感觉,意象,激情三种基本要素机能主义1890-1930詹姆斯意识的功能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的要比结构更重要格式塔心理学1912-1940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意识的组织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1913-至今华生,斯金纳环境对人和动物外显行为的影响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精神分析学派1900-至今佛洛伊德决定行为的无意识因素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认知心理学1950-至今奈瑟,西蒙,皮亚杰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过程心理学需要了解人是如何获取,储存和加工信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1950-至今罗杰斯人类缩独有的特殊经验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7.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

心理学入门知识点

心理学入门知识点

心理学入门知识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学入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心理学入门知识点篇1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边缘学科。

基础心理学广义上是指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狭义的是指普通心理学(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学科)。

二、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认知: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也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情绪、情感: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间的关系。

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2、人格(个性):需求和动机(倾向性动态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特征静态的)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需要: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需要就变成了动机。

有了动机才可能去行动。

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气质: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三、心理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这一认识得到了人们生活经验,监床事实,心理发生、发展过程,脑解剖和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

心理是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自己)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是有能动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是大脑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事物形象,概念,体验。

常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常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常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理学的知识无处不在。

它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常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世界。

一、感知觉感知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比如我们通过眼睛看到颜色、通过耳朵听到声音、通过鼻子闻到气味等等。

而知觉则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它将各种感觉信息综合起来,让我们能够识别出一个完整的物体或事件。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红色的苹果时,“红色”是我们通过视觉感受到的颜色,这是感觉;而我们认出这是一个“苹果”,则是知觉的作用。

感知觉并非完全客观,它会受到我们的经验、期望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周围的景色更加美丽;当我们饥饿时,看到食物会更加敏感。

二、记忆记忆是我们存储和提取过去经验的能力。

它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只能保持几秒到一分钟左右,比如我们临时记住的一个电话号码。

而长期记忆则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甚至一生。

长期记忆又可以分为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关于如何做事情的记忆,比如骑自行车、游泳等技能。

陈述性记忆则是关于事实和知识的记忆,比如历史事件、数学公式等。

遗忘是记忆的一个常见现象。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这就提醒我们,在学习新知识后要及时复习,以巩固记忆。

三、思维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它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和创造新的想法。

常见的思维方式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思考,比如设计师在构思作品时可能会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的形象。

抽象思维则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思考,比如科学家在进行理论研究时。

思维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思维定式。

当我们习惯于用一种方式思考问题时,可能会忽略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要学会打破思维定式,开拓思路。

四、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入门初级知识什么是心理?或者心理是什么?看似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人类所有学科当中最难以确定的概念。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心理”的内涵本身使人难以把握。

换句话说,什么属于心理,什么不属于心理,其间的界限是什么?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说服不了谁。

大家知道,人是最复杂的,而心理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东西,各个心理学流派对心理这个概念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研究的内容和重点就更不同了。

每当人们提到心理学的时候,第一想到的就是心理疾病、精神分裂、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医生,而事实上真正了解的心理学到底是什么的人寥寥无几,多数考生在选择心理学这个专业的时候,其实并不了解这个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种盲目性,那么心理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呢?心理学的发展简史1879 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使得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科学,在于它的任务是从人们的千差万别的心理活动中发现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一般总提出两个问题。

一个是身心关系问题,即生理和心理的关系问题;另一个是客观和主观的关系问题,即客观世界怎样才能被人认识的问题。

如同所有的哲学派别都要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样,所有的心理学派也必须回答这两个问题。

心理学中有一个常提到的说法:“心理学有很长的过去,但只有很短的历史”。

西方哲学开始于古希腊时期,当时有三位有名的哲学家,其心理学思想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位是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370)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是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院子构成的,是公开否认灵魂不灭的思想家;另一位哲学家柏拉图(约公元前427~347)是个唯心主义者,认为灵魂与肉体完全不同,灵魂是永存不死的,它指导肉体,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第三位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他在灵魂问题上和德谟克里特相似,认为灵魂不能单独存在。

到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出现了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身心二者互不相干。

中国古代哲学中,很早就有关于身心关系的论述。

荀况(约公元前298~238)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认为先有身体而后有精神,精神依附于身体;王充(27~99)也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生理、意识不能脱离身体;范缜(450~515)进一步发展了身和心的关系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明确了身体是主体,而精神只是身体的作用。

中国古代医书中也有关于脑和精神关系的讨论。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一、构造主义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

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

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

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

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

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

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

行为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精神活动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接近的,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1878~1958)和斯金纳(1904~)。

华生的主要观点:(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

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

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三、机能主义机能主义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学派,它与实用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

机能派认为,意识是机体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目的的工具;心理学的任务是对意识状态“适应功能”的描述和解释。

它认为,意识状态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整体,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都是“本能”冲动的作用。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1842~1910)、杜威(1859~1952)和安吉尔(1869~1949)。

詹姆斯的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意识,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是思想流、意识流和主观生活流,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基本元素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容易破坏心理的整体,詹姆斯关于意识的观点有:(1)每一种意识都是个人意识的一部分;(2)意识是经常变化的;(3)每个人的意识都可以感到是连续不断的,每个人的意识状态都是意识流的一部分;(4)意识的选择性。

安吉尔的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内省法(主观观察)和客观观察法,尤其看重内省法,认为它是心理学的基本方法。

积极主张心理研究的领域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及其生理基础和外部行为,看重心理学的应用性研究,如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医疗心理学等。

四、格式塔主义格式塔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出现的反对冯特构造主义的一个学派。

诞生于1912年,“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意思为“形式”、“形状”,在心理学中用这个词表示的是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

格式塔也被译为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都是先验的“完形”,即“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是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是人的经验的先决条件。

人所知觉的外界事物和运动都是完形的作用。

人和动物的智慧行为是一种新完形的突然出现,叫做“顿悟”。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魏特墨(1880~1934)、柯勒(1887~1967)和考夫卡(1886~1941)。

魏特墨的主要观点:似动现象的视知觉问题实验研究,他认为似动现象就是一个格式塔,在心理现象上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的性质不存在于它的部分之中,而存在于整体之中。

考夫卡的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所谓心理物理场含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性,而这两极性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结构。

他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即外部实际的环境;行为的环境,即个人心目中的环境。

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

五、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在心理学界,这个理论是指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学体系,也称为精神病学和深蕴心理学。

分为古典和新的弗洛伊德主义。

什么是精神分析,按照弗洛伊德自己的说法,精神分析是他“研究和治疗”癔病(神经症)的方法。

弗洛伊德心理学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及其理论;第二部分是关于人的心理过程的理解。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领域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的世界,它最深层有着神奇的不能被人意识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1856~1939)、阿德勒(1870~1937)和荣格(1875~1961)。

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1)无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之为深层心理学,他构筑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一层次是潜意识系统,它是人的动力冲动、本能等一切冲突的根源,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储藏库,不受客观现实的调节,构成人们心理的深层基础;第二层次是前意识系统(下意识),是意识系统和潜意识系统之间的一个边缘部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执行着“检查者”的作用,其目的是保证适合本能,又要服从现实的原则;第三层次是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最外层次部分,是人的心理因素构成的“家庭”中的“家长”,它统治着整个精神家庭,使之协调。

(2)释梦理论,弗洛伊德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把梦的内容所表示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层意义,是梦的“显意”,指梦者可以回忆起来的梦的情境及其意义;一个是深层意义,是梦的“隐义”,指梦者通过联想可以知道隐藏在显意背后的意义。

六、日内瓦学派日内瓦学派心理学与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兼卢梭学院院长让·皮亚杰(1896~1981)的名字分不开,日内瓦学派的心理研究侧重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认识活动,皮亚杰以其创造性的研究影响了当代心理学界,他以儿童心智发展为基础,进而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变化,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日内瓦学派认为,心理学研究不仅不能离开生物学而且不能离开逻辑学,皮亚杰用符号逻辑研究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其认知心理学中引入了数理逻辑的概念,并把源于布尔代数的符号逻辑作为一种工具。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他的主要观点:(1)认识结构及其动态过程,皮亚杰的几个基本概念:图式(指人的一种心理机能结构)、同化(原生物学概念,指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过程,这里主要说明人类智力的发展也是生物的一种适应)、顺应(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来的图式建立新的图式,使认识图式发生质的变化的过程);(2)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提出心理发展四要素:a、机体的成熟因素;b、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时的练习和习得经验的作用;c、社会环境;d、对心理起决定作用的平衡过程(平衡过程是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在与外界物理和社会的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认识结果的过程,也就是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